描写琵琶样子的语句
D1月朦胧,星朦胧,柳色亦朦胧,夜儿静,风儿轻,传来琵琶声,如今月下谁家女,犹奏司马《琵琶行》,水呜咽,乐铮铮,催人泪满襟,浔阳上,乌蓬中,羁旅感慨生,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
D2我爱民族乐器琵琶,所以我更爱弹奏它。琵琶的声音,如流水般一样清脆,特别是它的轮指,弹奏起来是那么的动听,谁听了都会陶醉。平时在家里,忙碌了一天的爸爸妈妈在休息时,我便会给他们弹上一曲,给全家人带去音乐的快乐,消除全身心的疲劳。
D3琵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汉代,刘熙所著的《释名释乐器》中就说:“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由此可知,琵琶源于我国少数民族,多为“马背上的民族”(游牧民族)在马上演奏的乐器。到唐代,琵琶大兴,大诗人白居易专门写有长诗《琵琶行》,对琵琶的艺术魅力大加赞赏,并描绘得有声有色。
D4观历史反而发现,琵琶倒是红颜们悲剧的见证,多了些哀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四条弦指下多惆怅,似急雨夜敲窗。有明妃怨曲传千古,换白傅新诗泣数行。”;“一片相思木,声含古塞秋。琵琶是谁制,长拨别离愁。”但上天并不负人,他让伟大的诗人遇到了凄美的音乐,让深刻的思考碰到了柔媚的情感,而这种沟通有时甚至跨越了时空,让历史为人类树立了一种悲剧,震撼永恒的时空。
D5一声弦起,琵琶曲《龙船》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生动地描绘出来;琵琶独奏《渭水情》以细腻委婉的旋律让人们从音律中深刻领会到渭水两岸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人们乐观爽朗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感受到演奏者对故乡无限的眷恋与思念之情;张雅迪演奏的《逸笔草草》时而指如飞花,时而轻轻挑拨细弦,使人沉醉其中;琵琶独奏《秦俑》、《昭陵六骏》、《天鹅》……将古韵风雅的琵琶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
D6如今我已经可以熟练地弹奏许多名曲了,如:《阳春白雪》、《昭君出塞》、《十面埋伏》……我不仅得到了艺术上的滋养,还锻炼了意志力。每当我弹起琵琶,在我的脑海中便会闪现出一条用音符铺成的光明大道,这条大道一直通向了一座巨大的音乐殿堂,伴随着悠悠的琴声,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翱翔在其间。我爱我亲密的“小伙伴”———琵琶,愿你动听的声音伴我到永远。
D7凄风凋碧,览寒江之烟波孤月;冷雨落红,听幽岸之斑竹滴泪。羽觞随波,把盏独倾;楚情郁结,知音难觅。忽闻琵琶,情切切以惊魂;似听仙乐,意绵绵而动魄。觅丝竹听高山流水,千呼万唤;邀歌女遇他乡知音,琵琶遮面。身着百蝶绣罗裙;头饰五凤攒珠钗。脂膏不着,玉颜搜趣网乃凝露之泽;朱粉不施,秀姿有盈袖暗香。绛唇未启,绮情溢面;含词未吐,气若幽兰。自名柳烟,歌尽桃花扇底风;名属教坊,舞低杨柳楼心月。暮去朝来,红颜渐故;委身商贾,秋扇见捐。形单影孤,欢情何所寄;空船独守,弦弦声声思。
D8今读《琵琶行》,叹服美丽的音乐之声和情感之真,而恰恰这两点才是诗篇的最美所在。笔者以为《琵琶行》要赏析也必须从这两者出发,否则只是雕琢于辞藻或从众所趋。而这其中,感情却是本诗的核心。从诗歌的小序可以知道,诗歌创作的冲动来自于琵琶女的弹奏“自叙少小时欢乐事,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很明显是在情绪的冲动下,完成的本篇,情感自然注满全文。
D9琵琶丝丝润我心,尘埃越越漫飞舞,当不住!迷离双眼的视线,弦自断,掩不了!柔情动人的英姿。试问:世间多情在?海枯石烂未尽时,鬓已白,又何妨!缠绵情意续。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只盼伊人好容颜!
D10长安月落繁华上,一笔相思一念长,若有浮生卷,凝眸睥睨两相望,谁来解这琵琶调,相思肠,不过是隔世经年的念想,那一夜忽梦骏马白衣郎,丝绢扇眉目扬,冷锋剑 绮罗香,女子的琵琶调了又调,小轩窗,挥笔写下执念多少,唐宋篇 元清调 檀香绕 无人赏,你我还隔着时空的天涯轻笑,笑你不知山高路长,笑我不知曲水流觞,这琵琶调,夜下空奏南国无雪消。
D11多才善弹,美丽和婉;年长色衰,嫁人不着。“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琵琶女早已暗含悲剧。她的怨艾与伤感、“闵然”,虽只是女子自叹命薄,但其心事透琵琶声而跳跃,其情感随乐声以共鸣。莫名的惆怅与低徊,才使琵琶女伤感万端之时,随手弹奏,“忽闻水上琵琶声”,有了动人的乐声,有了一段佳话。诗才卓著,积极用世。一朝被贬,心绪难平。黄芦苦竹,呕哑嘲哳。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天涯同客。琵琶弹曲,骚客著文。感女想己,借事鸣意,意透文字,字蕴诗情。
D12出仕长安,尽忠京都,面折廷诤,天诏左黜。离帝京而谪洵阳,绝洞庭而至江州。湓江低湿,满目尽黄芦苦竹;浔阳荒僻,两耳乃鹃啼猿鸣。春江花朝,唯诗词以相伴;秋水月夜,竟浊酒而为朋。风瑟瑟兮欲雨,云漠漠兮生烟。茕茕孑立,心以何忧;锦瑟流年,情以何堪?
D13琵琶声中闻杨柳,声声催天雨。谁念西风独自凉,只教断肠人望尽归来路。竹林摊琵琶,独自闲行独自吟。借问寂寞难耐否,斯人如逝。拆泪两行,泪落地即为相思雨。何以解忧,只怕一醉方休,来时醉卧云端笑人间。
D14琵琶女弹奏的好,更好的是白居易用文字描述出了音乐的美。并且诗歌本身不仅是为了说琵琶女弹的好,更是要用音声来说情感。即在传达出音乐美的同时,也表现出女子心意不平,忧虑万千。《霓裳羽衣曲》来源说法不一,如有唐玄宗自创说,刘梦得诗云:www.souquanme.com“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年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元微之《法曲诗》云:“明皇进旧曲,玉座流新制,凤管迭参差,霓裳竞摇曵。”,但无一例外,皆不伤感。可诗人分明听到“别有幽愁暗恨生”。听话听音,听曲听调,才能欣赏音乐之情和弹奏者之情,把握弹奏者的脉搏。从另一个角度讲,只有曲情合一,方可最美而动人,所谓“尽美矣,又尽也”。
D15一曲琵琶语,今生前世的点滴都被那一只素手拨弄着,午夜的颤音,究竟是谁还在灯下无眠?十指穿越灵魂的空洞,凄凄琵琶语,让我再梦你一回。
D16一首琵琶语,低眉续弹,续续弹,自叹息……多少红颜知事品人间真情永恒,怎奈人世苍凉……素手弹琵琶,只叹红颜已老。不如昔,自悲戚……少年不泛愁滋味,一纸书信,鸿雁连连……
D17幽幽的琵琶声响起,悠悠的穿越千年,你能禅透这[琵琶语],你就懂我了。我们可以不相爱,甚至永不相见,但是我对你的眷恋哟,就像这[琵琶语],悠悠的穿越千年......
D18午夜梦难回,从你指尖滑过一曲琵琶语,我宁愿用我前世的相思,来换得你今生的回眸一笑;用我今生的燃烧,来等到你来生的花蝶双飞;用我来生的至情,换你八十年的至死不渝。其实,我愿意用尽我的所有,换一曲凄凄琵琶语,让我再做一个像梦一样的梦,再那般凄婉迷惘的,梦你一回……
D19琵琶声声催人泪下,韵律幽幽惹人心碎,山无陵,水无影,轻轻倾听,一缕情思难断心头,穿越时空去寻觅,旧梦依稀。人间多少哀怨,一声叹息,片刻消失殆尽,同是天涯有情人,信手得来,低眉续弹,弹尽心中无限事,眼里分明有泪,人生何事不别离?更是无处寄相思!
D20耳边荡开舒缓的旋律,我可以想象那个烟雨江南里款款走//www.souquanme.com出的女子,撑着小纸伞,挪移着小碎步,江南的女子,每一个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是一个有着无穷韵味的诗。一曲《琵琶语》,一场琵琶雨。
D2我爱民族乐器琵琶,所以我更爱弹奏它。琵琶的声音,如流水般一样清脆,特别是它的轮指,弹奏起来是那么的动听,谁听了都会陶醉。平时在家里,忙碌了一天的爸爸妈妈在休息时,我便会给他们弹上一曲,给全家人带去音乐的快乐,消除全身心的疲劳。
D3琵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汉代,刘熙所著的《释名释乐器》中就说:“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由此可知,琵琶源于我国少数民族,多为“马背上的民族”(游牧民族)在马上演奏的乐器。到唐代,琵琶大兴,大诗人白居易专门写有长诗《琵琶行》,对琵琶的艺术魅力大加赞赏,并描绘得有声有色。
D4观历史反而发现,琵琶倒是红颜们悲剧的见证,多了些哀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四条弦指下多惆怅,似急雨夜敲窗。有明妃怨曲传千古,换白傅新诗泣数行。”;“一片相思木,声含古塞秋。琵琶是谁制,长拨别离愁。”但上天并不负人,他让伟大的诗人遇到了凄美的音乐,让深刻的思考碰到了柔媚的情感,而这种沟通有时甚至跨越了时空,让历史为人类树立了一种悲剧,震撼永恒的时空。
D5一声弦起,琵琶曲《龙船》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生动地描绘出来;琵琶独奏《渭水情》以细腻委婉的旋律让人们从音律中深刻领会到渭水两岸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人们乐观爽朗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感受到演奏者对故乡无限的眷恋与思念之情;张雅迪演奏的《逸笔草草》时而指如飞花,时而轻轻挑拨细弦,使人沉醉其中;琵琶独奏《秦俑》、《昭陵六骏》、《天鹅》……将古韵风雅的琵琶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
D6如今我已经可以熟练地弹奏许多名曲了,如:《阳春白雪》、《昭君出塞》、《十面埋伏》……我不仅得到了艺术上的滋养,还锻炼了意志力。每当我弹起琵琶,在我的脑海中便会闪现出一条用音符铺成的光明大道,这条大道一直通向了一座巨大的音乐殿堂,伴随着悠悠的琴声,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翱翔在其间。我爱我亲密的“小伙伴”———琵琶,愿你动听的声音伴我到永远。
D7凄风凋碧,览寒江之烟波孤月;冷雨落红,听幽岸之斑竹滴泪。羽觞随波,把盏独倾;楚情郁结,知音难觅。忽闻琵琶,情切切以惊魂;似听仙乐,意绵绵而动魄。觅丝竹听高山流水,千呼万唤;邀歌女遇他乡知音,琵琶遮面。身着百蝶绣罗裙;头饰五凤攒珠钗。脂膏不着,玉颜搜趣网乃凝露之泽;朱粉不施,秀姿有盈袖暗香。绛唇未启,绮情溢面;含词未吐,气若幽兰。自名柳烟,歌尽桃花扇底风;名属教坊,舞低杨柳楼心月。暮去朝来,红颜渐故;委身商贾,秋扇见捐。形单影孤,欢情何所寄;空船独守,弦弦声声思。
D8今读《琵琶行》,叹服美丽的音乐之声和情感之真,而恰恰这两点才是诗篇的最美所在。笔者以为《琵琶行》要赏析也必须从这两者出发,否则只是雕琢于辞藻或从众所趋。而这其中,感情却是本诗的核心。从诗歌的小序可以知道,诗歌创作的冲动来自于琵琶女的弹奏“自叙少小时欢乐事,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很明显是在情绪的冲动下,完成的本篇,情感自然注满全文。
D9琵琶丝丝润我心,尘埃越越漫飞舞,当不住!迷离双眼的视线,弦自断,掩不了!柔情动人的英姿。试问:世间多情在?海枯石烂未尽时,鬓已白,又何妨!缠绵情意续。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只盼伊人好容颜!
D10长安月落繁华上,一笔相思一念长,若有浮生卷,凝眸睥睨两相望,谁来解这琵琶调,相思肠,不过是隔世经年的念想,那一夜忽梦骏马白衣郎,丝绢扇眉目扬,冷锋剑 绮罗香,女子的琵琶调了又调,小轩窗,挥笔写下执念多少,唐宋篇 元清调 檀香绕 无人赏,你我还隔着时空的天涯轻笑,笑你不知山高路长,笑我不知曲水流觞,这琵琶调,夜下空奏南国无雪消。
D11多才善弹,美丽和婉;年长色衰,嫁人不着。“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琵琶女早已暗含悲剧。她的怨艾与伤感、“闵然”,虽只是女子自叹命薄,但其心事透琵琶声而跳跃,其情感随乐声以共鸣。莫名的惆怅与低徊,才使琵琶女伤感万端之时,随手弹奏,“忽闻水上琵琶声”,有了动人的乐声,有了一段佳话。诗才卓著,积极用世。一朝被贬,心绪难平。黄芦苦竹,呕哑嘲哳。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天涯同客。琵琶弹曲,骚客著文。感女想己,借事鸣意,意透文字,字蕴诗情。
D12出仕长安,尽忠京都,面折廷诤,天诏左黜。离帝京而谪洵阳,绝洞庭而至江州。湓江低湿,满目尽黄芦苦竹;浔阳荒僻,两耳乃鹃啼猿鸣。春江花朝,唯诗词以相伴;秋水月夜,竟浊酒而为朋。风瑟瑟兮欲雨,云漠漠兮生烟。茕茕孑立,心以何忧;锦瑟流年,情以何堪?
D13琵琶声中闻杨柳,声声催天雨。谁念西风独自凉,只教断肠人望尽归来路。竹林摊琵琶,独自闲行独自吟。借问寂寞难耐否,斯人如逝。拆泪两行,泪落地即为相思雨。何以解忧,只怕一醉方休,来时醉卧云端笑人间。
D14琵琶女弹奏的好,更好的是白居易用文字描述出了音乐的美。并且诗歌本身不仅是为了说琵琶女弹的好,更是要用音声来说情感。即在传达出音乐美的同时,也表现出女子心意不平,忧虑万千。《霓裳羽衣曲》来源说法不一,如有唐玄宗自创说,刘梦得诗云:www.souquanme.com“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年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元微之《法曲诗》云:“明皇进旧曲,玉座流新制,凤管迭参差,霓裳竞摇曵。”,但无一例外,皆不伤感。可诗人分明听到“别有幽愁暗恨生”。听话听音,听曲听调,才能欣赏音乐之情和弹奏者之情,把握弹奏者的脉搏。从另一个角度讲,只有曲情合一,方可最美而动人,所谓“尽美矣,又尽也”。
D15一曲琵琶语,今生前世的点滴都被那一只素手拨弄着,午夜的颤音,究竟是谁还在灯下无眠?十指穿越灵魂的空洞,凄凄琵琶语,让我再梦你一回。
D16一首琵琶语,低眉续弹,续续弹,自叹息……多少红颜知事品人间真情永恒,怎奈人世苍凉……素手弹琵琶,只叹红颜已老。不如昔,自悲戚……少年不泛愁滋味,一纸书信,鸿雁连连……
D17幽幽的琵琶声响起,悠悠的穿越千年,你能禅透这[琵琶语],你就懂我了。我们可以不相爱,甚至永不相见,但是我对你的眷恋哟,就像这[琵琶语],悠悠的穿越千年......
D18午夜梦难回,从你指尖滑过一曲琵琶语,我宁愿用我前世的相思,来换得你今生的回眸一笑;用我今生的燃烧,来等到你来生的花蝶双飞;用我来生的至情,换你八十年的至死不渝。其实,我愿意用尽我的所有,换一曲凄凄琵琶语,让我再做一个像梦一样的梦,再那般凄婉迷惘的,梦你一回……
D19琵琶声声催人泪下,韵律幽幽惹人心碎,山无陵,水无影,轻轻倾听,一缕情思难断心头,穿越时空去寻觅,旧梦依稀。人间多少哀怨,一声叹息,片刻消失殆尽,同是天涯有情人,信手得来,低眉续弹,弹尽心中无限事,眼里分明有泪,人生何事不别离?更是无处寄相思!
D20耳边荡开舒缓的旋律,我可以想象那个烟雨江南里款款走//www.souquanme.com出的女子,撑着小纸伞,挪移着小碎步,江南的女子,每一个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是一个有着无穷韵味的诗。一曲《琵琶语》,一场琵琶雨。
描写琵琶的句子
琵琶(唐)李峤
朱弦闻岱谷,铄质本多端。半月分弦出,丛花拂面安。将军曾制曲,司马屡陪观。本是胡中乐,希君马上弹。
凉州词二首之一(唐)孟浩然
浑成紫檀今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从军行七首之一(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凉州词二首之一(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宫词(唐)张籍
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尽理昨来新上曲,内宫帘外送樱桃。
琵琶亭(宋)张于湖
江州司马旧知音,流落江湖感更深。万里故人明月夜,琵琶不作亦沾襟。浔阳江上琵琶月,彭泽门前杨柳风。两贤抵许不相似,哀乐虽殊吾意同。
琵琶亭(宋)刘敞
江头明月琵琶亭,一曲悲个万古情。欲识当时断肠处,只应江水是遗声。
清平乐(宋)晏几道
千花百草。送得春归了。拾蕊人稀红渐少。叶底杏青梅小。小琼闲抱琵琶。雪香微透轻纱。正好一枝娇艳,当筵独站韶华。
朱弦闻岱谷,铄质本多端。半月分弦出,丛花拂面安。将军曾制曲,司马屡陪观。本是胡中乐,希君马上弹。
凉州词二首之一(唐)孟浩然
浑成紫檀今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从军行七首之一(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凉州词二首之一(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宫词(唐)张籍
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尽理昨来新上曲,内宫帘外送樱桃。
琵琶亭(宋)张于湖
江州司马旧知音,流落江湖感更深。万里故人明月夜,琵琶不作亦沾襟。浔阳江上琵琶月,彭泽门前杨柳风。两贤抵许不相似,哀乐虽殊吾意同。
琵琶亭(宋)刘敞
江头明月琵琶亭,一曲悲个万古情。欲识当时断肠处,只应江水是遗声。
清平乐(宋)晏几道
千花百草。送得春归了。拾蕊人稀红渐少。叶底杏青梅小。小琼闲抱琵琶。雪香微透轻纱。正好一枝娇艳,当筵独站韶华。
弹琵琶好词好句?
D1月朦胧,星朦胧,柳色亦朦胧,夜儿静,风儿轻,传来琵琶声,如今月下谁家女,犹奏司马《琵琶行》,水呜咽,乐铮铮,催人泪满襟,浔阳上,乌蓬中,羁旅感慨生,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
D2我爱民族乐器琵琶,所以我更爱弹奏它。
琵琶的声音,如流水般一样清脆,特别是它的轮指,弹奏起来是那么的动听,谁听了都会陶醉。
平时在家里,忙碌了一天的爸爸妈妈在休息时,我便会给他们弹上一曲,给全家人带去音乐的快乐,消除全身心的疲劳。
D3琵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汉代,刘熙所著的《释名释乐器》中就说:“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
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
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由此可知,琵琶源于我国少数民族,多为“马背上的民族”(游牧民族)在马上演奏的乐器。
到唐代,琵琶大兴,大诗人白居易专门写有长诗《琵琶行》,对琵琶的艺术魅力大加赞赏,并描绘得有声有色。
D4观历史反而发现,琵琶倒是红颜们悲剧的见证,多了些哀声。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四条弦指下多惆怅,似急雨夜敲窗。
有明妃怨曲传千古,换白傅新诗泣数行。
”;“一片相思木,声含古塞秋。
琵琶是谁制,长拨别离愁。
”但上天并不负人,他让伟大的诗人遇到了凄美的音乐,让深刻的思考碰到了柔媚的情感,而这种沟通有时甚至跨越了时空,让历史为人类树立了一种悲剧,震撼永恒的时空。
D5一声弦起,琵琶曲《龙船》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生动地描绘出来;琵琶独奏《渭水情》以细腻委婉的旋律让人们从音律中深刻领会到渭水两岸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人们乐观爽朗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感受到演奏者对故乡无限的眷恋与思念之情;张雅迪演奏的《逸笔草草》时而指如飞花,时而轻轻挑拨细弦,使人沉醉其中;琵琶独奏《秦俑》、《昭陵六骏》、《天鹅》……将古韵风雅的琵琶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
D6如今我已经可以熟练地弹奏许多名曲了,如:《阳春白雪》、《昭君出塞》、《十面埋伏》……我不仅得到了艺术上的滋养,还锻炼了意志力。
每当我弹起琵琶,在我的脑海中便会闪现出一条用音符铺成的光明大道,这条大道一直通向了一座巨大的音乐殿堂,伴随着悠悠的琴声,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翱翔在其间。
我爱我亲密的“小伙伴”———琵琶,愿你动听的声音伴我到永远。
D7凄风凋碧,览寒江之烟波孤月;冷雨落红,听幽岸之斑竹滴泪。
羽觞随波,把盏独倾;楚情郁结,知音难觅。
忽闻琵琶,情切切以惊魂;似听仙乐,意绵绵而动魄。
觅丝竹听高山流水,千呼万唤;邀歌女遇他乡知音,琵琶遮面。
身着百蝶绣罗裙;头饰五凤攒珠钗。
脂膏不着,玉颜乃凝露之泽;朱粉不施,秀姿有盈袖暗香。
绛唇未启,绮情溢面;含词未吐,气若幽兰。
自名柳烟,歌尽桃花扇底风;名属教坊,舞低杨柳楼心月。
暮去朝来,红颜渐故;委身商贾,秋扇见捐。
形单影孤,欢情何所寄;空船独守,弦弦声声思。
D8今读《琵琶行》,叹服美丽的音乐之声和情感之真,而恰恰这两点才是诗篇的最美所在。
笔者以为《琵琶行》要赏析也必须从这两者出发,否则只是雕琢于辞藻或从众所趋。
而这其中,感情却是本诗的核心。
从诗歌的小序可以知道,诗歌创作的冲动来自于琵琶女的弹奏“自叙少小时欢乐事,感斯人言,是//www.souquanme.com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很明显是在情绪的冲动下,完成的本篇,情感自然注满全文。
D9琵琶丝丝润我心,尘埃越越漫飞舞,当不住!迷离双眼的视线,弦自断,掩不了!柔情动人的英姿。
试问:世间多情在?海枯石烂未尽时,鬓已白,又何妨!缠绵情意续。
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只盼伊人好容颜!D10长安月落繁华上,一笔相思一念长,若有浮生卷,凝眸睥睨两相望,谁来解这琵琶调,相思肠,不过是隔世经年的念想,那一夜忽梦骏马白衣郎,丝绢扇眉目扬,冷锋剑 绮罗香,女子的琵琶调了又调,小轩窗,挥笔写下执念多少,唐宋篇 元清调 檀香绕 无人赏,你我还隔着时空的天涯轻笑,笑你不知山高路长,笑我不知曲水流觞,这琵琶调,夜下空奏南国无雪消。
D11多才善弹,美丽和婉;年长色衰,嫁人不着。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琵琶女早已暗含悲剧。
她的怨艾与伤感、“闵然”,虽只是女子自叹命薄,但其心事透琵琶声而跳跃,其情感随乐声以共鸣。
莫名的惆怅与低徊,才使琵琶女伤感万端之时,随手弹奏,“忽闻水上琵琶声”,有了动人的乐声,有了一段佳话。
诗才卓著,积极用世。
一朝被贬,心绪难平。
黄芦苦竹,呕哑嘲哳。
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感斯人言,天涯同客。
琵琶弹曲,骚客著文。
感女想己,借事鸣意,意透文字,字蕴诗情。
D12出仕长安,尽忠京都,面折廷诤,天诏左黜。
离帝京而谪洵阳,绝洞庭而至江州。
湓江低湿,满目尽黄芦苦竹;浔阳荒僻,两耳乃鹃啼猿鸣。
春江花朝,唯诗词以相伴;秋水月夜,竟浊酒而为朋。
风瑟瑟兮欲雨,云漠漠兮生烟。
茕茕孑立,心以何忧;锦瑟流年,情以何堪?D13琵琶声中闻杨柳,声声催天雨。
谁念西风独自凉,只教断肠人望尽归来路。
竹林摊琵琶,独自闲行独自吟。
借问寂寞难耐否,斯人如逝..
D2我爱民族乐器琵琶,所以我更爱弹奏它。
琵琶的声音,如流水般一样清脆,特别是它的轮指,弹奏起来是那么的动听,谁听了都会陶醉。
平时在家里,忙碌了一天的爸爸妈妈在休息时,我便会给他们弹上一曲,给全家人带去音乐的快乐,消除全身心的疲劳。
D3琵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汉代,刘熙所著的《释名释乐器》中就说:“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
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
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由此可知,琵琶源于我国少数民族,多为“马背上的民族”(游牧民族)在马上演奏的乐器。
到唐代,琵琶大兴,大诗人白居易专门写有长诗《琵琶行》,对琵琶的艺术魅力大加赞赏,并描绘得有声有色。
D4观历史反而发现,琵琶倒是红颜们悲剧的见证,多了些哀声。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四条弦指下多惆怅,似急雨夜敲窗。
有明妃怨曲传千古,换白傅新诗泣数行。
”;“一片相思木,声含古塞秋。
琵琶是谁制,长拨别离愁。
”但上天并不负人,他让伟大的诗人遇到了凄美的音乐,让深刻的思考碰到了柔媚的情感,而这种沟通有时甚至跨越了时空,让历史为人类树立了一种悲剧,震撼永恒的时空。
D5一声弦起,琵琶曲《龙船》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生动地描绘出来;琵琶独奏《渭水情》以细腻委婉的旋律让人们从音律中深刻领会到渭水两岸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人们乐观爽朗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感受到演奏者对故乡无限的眷恋与思念之情;张雅迪演奏的《逸笔草草》时而指如飞花,时而轻轻挑拨细弦,使人沉醉其中;琵琶独奏《秦俑》、《昭陵六骏》、《天鹅》……将古韵风雅的琵琶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
D6如今我已经可以熟练地弹奏许多名曲了,如:《阳春白雪》、《昭君出塞》、《十面埋伏》……我不仅得到了艺术上的滋养,还锻炼了意志力。
每当我弹起琵琶,在我的脑海中便会闪现出一条用音符铺成的光明大道,这条大道一直通向了一座巨大的音乐殿堂,伴随着悠悠的琴声,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翱翔在其间。
我爱我亲密的“小伙伴”———琵琶,愿你动听的声音伴我到永远。
D7凄风凋碧,览寒江之烟波孤月;冷雨落红,听幽岸之斑竹滴泪。
羽觞随波,把盏独倾;楚情郁结,知音难觅。
忽闻琵琶,情切切以惊魂;似听仙乐,意绵绵而动魄。
觅丝竹听高山流水,千呼万唤;邀歌女遇他乡知音,琵琶遮面。
身着百蝶绣罗裙;头饰五凤攒珠钗。
脂膏不着,玉颜乃凝露之泽;朱粉不施,秀姿有盈袖暗香。
绛唇未启,绮情溢面;含词未吐,气若幽兰。
自名柳烟,歌尽桃花扇底风;名属教坊,舞低杨柳楼心月。
暮去朝来,红颜渐故;委身商贾,秋扇见捐。
形单影孤,欢情何所寄;空船独守,弦弦声声思。
D8今读《琵琶行》,叹服美丽的音乐之声和情感之真,而恰恰这两点才是诗篇的最美所在。
笔者以为《琵琶行》要赏析也必须从这两者出发,否则只是雕琢于辞藻或从众所趋。
而这其中,感情却是本诗的核心。
从诗歌的小序可以知道,诗歌创作的冲动来自于琵琶女的弹奏“自叙少小时欢乐事,感斯人言,是//www.souquanme.com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很明显是在情绪的冲动下,完成的本篇,情感自然注满全文。
D9琵琶丝丝润我心,尘埃越越漫飞舞,当不住!迷离双眼的视线,弦自断,掩不了!柔情动人的英姿。
试问:世间多情在?海枯石烂未尽时,鬓已白,又何妨!缠绵情意续。
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只盼伊人好容颜!D10长安月落繁华上,一笔相思一念长,若有浮生卷,凝眸睥睨两相望,谁来解这琵琶调,相思肠,不过是隔世经年的念想,那一夜忽梦骏马白衣郎,丝绢扇眉目扬,冷锋剑 绮罗香,女子的琵琶调了又调,小轩窗,挥笔写下执念多少,唐宋篇 元清调 檀香绕 无人赏,你我还隔着时空的天涯轻笑,笑你不知山高路长,笑我不知曲水流觞,这琵琶调,夜下空奏南国无雪消。
D11多才善弹,美丽和婉;年长色衰,嫁人不着。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琵琶女早已暗含悲剧。
她的怨艾与伤感、“闵然”,虽只是女子自叹命薄,但其心事透琵琶声而跳跃,其情感随乐声以共鸣。
莫名的惆怅与低徊,才使琵琶女伤感万端之时,随手弹奏,“忽闻水上琵琶声”,有了动人的乐声,有了一段佳话。
诗才卓著,积极用世。
一朝被贬,心绪难平。
黄芦苦竹,呕哑嘲哳。
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感斯人言,天涯同客。
琵琶弹曲,骚客著文。
感女想己,借事鸣意,意透文字,字蕴诗情。
D12出仕长安,尽忠京都,面折廷诤,天诏左黜。
离帝京而谪洵阳,绝洞庭而至江州。
湓江低湿,满目尽黄芦苦竹;浔阳荒僻,两耳乃鹃啼猿鸣。
春江花朝,唯诗词以相伴;秋水月夜,竟浊酒而为朋。
风瑟瑟兮欲雨,云漠漠兮生烟。
茕茕孑立,心以何忧;锦瑟流年,情以何堪?D13琵琶声中闻杨柳,声声催天雨。
谁念西风独自凉,只教断肠人望尽归来路。
竹林摊琵琶,独自闲行独自吟。
借问寂寞难耐否,斯人如逝..
描写枇杷的好段
苏东坡“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有人问他:卢橘是什么果子?他说“枇杷是也”。后来有些书里也跟着说“枇杷,一名卢橘。”我想,这多半是苏学士“想当然耳”。因为,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说“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几样东西是并列陈述的。可见卢橘是卢橘,枇杷是枇杷,中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李时珍说:“注《文选》者,以枇杷为卢橘,误矣。”是很对的。
杨万里写枇杷诗道:“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荔枝多与核,金//www.souquanme.com橘却无酸。雨叶低枝重,浆流沁齿寒。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前面六句,对枇杷的性状还算描述准确,但没有诗味。虽然孔夫子说过,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但诗歌毕竟不是植物教科书。郭沫若写《百花齐放》,就是一个失败的著例。杨万里的这首枇杷诗倒像开了郭氏这类诗的先河。至于最后两句,更不知他说些什么。司马相如虽然在《上林赋》中写到了枇杷,但他并没有表现出馋涎欲滴的模样,也没有如孙猴子有偷蟠桃的记录,做不做园官有什么打紧?
还有一首有关枇杷的打油诗,道是有人送枇杷与人,附函说:送上琵琶两筐云云。收礼的人于是作诗道:“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诗虽俏皮,但一面吃着人家送来的枇杷,一面作诗嘲讽,也让人觉得不是滋味。中国字那么多,要不写错几个字,也难。如果写错两个字就要作首诗,这样的诗是可以无穷无尽的。记得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吧,刘半农是北大招考的阅卷官,因为考生写了几个错别字,便大发诗兴,做了好几首阅卷杂诗,把考生大大地讥讽了一顿。其中一首因学生把“留学”写成了“流学”,刘先生便道:“先生犯了弥天罪,罚往西洋把学流。应是九流加一等,面筋熬尽一锅油。”鲁迅很不以为然,写下了《“感旧”以后(下)》这篇文章,认为可笑的不是那些刚刚毕业的中学生,而是以此作为笑柄滥加讥讽的大教授。送枇杷的大概不是中学生,识字不多或许因为没钱读书,或许另有其他的原因。倒是那些自以为官高权重,本事比天大,到处题辞而又到处出丑、别字连篇的人,脸皮比城墙还厚,不妨刺他几句,但这样的人倒是很少有人去讥讽的。
杨万里写枇杷诗道:“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荔枝多与核,金//www.souquanme.com橘却无酸。雨叶低枝重,浆流沁齿寒。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前面六句,对枇杷的性状还算描述准确,但没有诗味。虽然孔夫子说过,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但诗歌毕竟不是植物教科书。郭沫若写《百花齐放》,就是一个失败的著例。杨万里的这首枇杷诗倒像开了郭氏这类诗的先河。至于最后两句,更不知他说些什么。司马相如虽然在《上林赋》中写到了枇杷,但他并没有表现出馋涎欲滴的模样,也没有如孙猴子有偷蟠桃的记录,做不做园官有什么打紧?
还有一首有关枇杷的打油诗,道是有人送枇杷与人,附函说:送上琵琶两筐云云。收礼的人于是作诗道:“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诗虽俏皮,但一面吃着人家送来的枇杷,一面作诗嘲讽,也让人觉得不是滋味。中国字那么多,要不写错几个字,也难。如果写错两个字就要作首诗,这样的诗是可以无穷无尽的。记得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吧,刘半农是北大招考的阅卷官,因为考生写了几个错别字,便大发诗兴,做了好几首阅卷杂诗,把考生大大地讥讽了一顿。其中一首因学生把“留学”写成了“流学”,刘先生便道:“先生犯了弥天罪,罚往西洋把学流。应是九流加一等,面筋熬尽一锅油。”鲁迅很不以为然,写下了《“感旧”以后(下)》这篇文章,认为可笑的不是那些刚刚毕业的中学生,而是以此作为笑柄滥加讥讽的大教授。送枇杷的大概不是中学生,识字不多或许因为没钱读书,或许另有其他的原因。倒是那些自以为官高权重,本事比天大,到处题辞而又到处出丑、别字连篇的人,脸皮比城墙还厚,不妨刺他几句,但这样的人倒是很少有人去讥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