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鉴赏性文字的写作
一、 鉴赏性文字的几基本框架
第一步、要鉴赏的对象
第二步、赏析有关的内容
第三步、用概括性的文字小结
二、 多角度鉴赏反思本次教研为了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我开了一堂鉴赏性文字写作。鉴赏题是中考的一个考点,要求学生掌握其基本筐架,对鉴赏对象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这两方面进行评析,语言表达要通顺得体。教学中我从两篇范文入手,引出课题,然后从第二篇范文让学生分析概括出鉴赏性文字写作的基本筐架,鉴赏的角度,从而使学生明白可以多角度鉴赏,最后让学生当场写作,写后交流。由于时间紧,学生完不成,自己觉得挺遗撼,反思上课情况,一是在引出课题时化时太多,读后感的基本筐架可以不复习;二是高估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是课堂气氛不活跃,没有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认真的备课,合理安排时间,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 鉴赏性文字的几基本框架
第一步、要鉴赏的对象
第二步、赏析有关的内容
第三步、用概括性的文字小结
二、 多角度鉴赏反思本次教研为了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我开了一堂鉴赏性文字写作。鉴赏题是中考的一个考点,要求学生掌握其基本筐架,对鉴赏对象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这两方面进行评析,语言表达要通顺得体。教学中我从两篇范文入手,引出课题,然后从第二篇范文让学生分析概括出鉴赏性文字写作的基本筐架,鉴赏的角度,从而使学生明白可以多角度鉴赏,最后让学生当场写作,写后交流。由于时间紧,学生完不成,自己觉得挺遗撼,反思上课情况,一是在引出课题时化时太多,读后感的基本筐架可以不复习;二是高估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是课堂气氛不活跃,没有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认真的备课,合理安排时间,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如何从内容和表现手法来赏析句子行个好,帮个忙
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
(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
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3.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浮现的美好事物”比作“心中的海市蜃楼”,两者相通之处是“再也无法拥有”,“心中的海市蜃楼”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
2.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
(1)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A.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句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己》)
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B.点睛句:画龙少不了眼睛.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眼睛.
例句5:“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邹韬奋《我的母亲》)
赏析:从这种复杂心态里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一位希望儿子上进但又十分疼爱儿子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有这样的句子文章的主题也力透纸背.
C.结尾句:对上文的概括或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的思考余味无穷.
例句6:“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曲志红朱冬菊李斌《袁隆平的“寻梦园”》)
赏析:用袁隆平美好的梦结尾,不仅能使文章篇末点题;也进一步突出袁隆平一生在不断追寻着自己“梦”(理想),并不断追求更高目标、更远大的理想的精神.
另外文中一些警句,议论抒情句也是值得关注的.
注意点:赏析要建立在整体感知阅读的基础上,不是摘字择句,断章取意,脱离文本,而是要充分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联系人物形象,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上下文来品评.
(2)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
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6种: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照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例句7:“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赏析:这是一个过渡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
例句8: 2008江西省中考阅读题《年的召唤》中的题目(第19题):请简要说说第⑧段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
赏析:我们在思考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时,应把思考角度明确为“这句话在结构上和主题上各有何作用?”结//www.souquanme.com构上与题目相照应,也就是点题;主题上点明中心,表达对故乡对亲人的爱.
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9: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
赏析:“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例句10: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
赏析:能换别的近义词吗?如“堆”,不能,因为是小雪,用“堆”不贴切,“顶”写出了小雪后小树特有的意蕴,轻巧灵动,一如后面的比喻,“像日本看护妇”.
句子在语言方面常见的有以下特点:有的准确生动(或平实),有的形象、生动、具体,也有的准确严密,还有的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等.一个句子本身具有怎样的语言特点,要根据文体和语境的不同而定.要抓住句子的整体特点和句中的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二)从内容情感上看句子
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例句11.2008盐城市中考阅读题《父子》中的题目(第21题):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
赏析:我们思考这个句子时,在句子前面加一个“为什么”,转化为“为什么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根据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他对儿子某些品德的散失的不满.“扫把”代表着节俭、勤劳的品德,这些人类美好的品德永远有存在的价值,永远不会让人丢面子.进一步说,他实质上是说他不会给儿子丢面子.
例句12.2007常州市中考阅读题《风吹一生》中的题目(第16题):说出第五段中“他被风彻底地从车上吹了下来”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明祖父老了,就如同自行车上的一样物体被风彻底的吹了下来,再也不能骑车了!如果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的拟物修辞除去,用自己平实的话表达就是:祖父老了,再也不能骑车了.
(三)从写作方法上看句子
可从三个方面考虑:看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1.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刻画人物,表现环境的描写句往往对表现人物性格起烘托渲染作用.
例句13: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世间最美的坟墓》)
赏析:与这优美恬适的风景为伴的是埋葬于此的大作家托尔斯泰,可看出与大自然相伴的托尔斯泰,与大自然一样永存,从而反衬出其伟大人格.
2.从表现(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例句14:“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山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赏析:以大海周围的景物岛、山、星星为衬托,把大海熟睡的“恬静美”推进一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是一幅清丽、温柔、恬静的“海睡图”.
例句15:“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赏析:作者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歌颂,表明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多角度赏析句子
同一个句子,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赏析.学生只要找准一个切入点,从某一个角度去赏析即可.
例句16:“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湿润着房中的一切.”
赏析:1.抓关键词进行赏析:用“冲”、“粘”、“润湿”形容潮来时的动作,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轻纱般的柔美.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作者运用三个比喻来描摹海潮.“细雨”、“朝雾”、“暮烟”三个喻体,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是春雨蒙蒙,是晓雾弥漫,还是暮烟霭霭?给人以沾衣欲湿且虚幻迷离的感觉,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
3.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角度分别描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形态、气息、动作.以“细雨”、“朝雾”、“暮烟”形容潮来时的形态,以“腥气”、“咸味”形容潮来时的气息.
三、句子赏析的落脚点
每个句子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有的饱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或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因此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从哪个角度入手),落脚点却在于分析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
例句17: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袭击过来,猛烈地冲向岸边,冲击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
赏析:可从修辞(拟人)的角度入手,落脚点在于分析此句表现的内容.此句表现了大海愤怒时壮观的场景和磅礴的气势.
例句18:“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
赏析:可以选择艺术手法(直接抒情)作为切入点,落脚点在于分析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文章的主旨.在惊涛骇浪面前,胆小懦弱的人会感到恐惧,勇敢坚强的人却感到愉悦.海潮激起作者的心潮,由此发出由衷的赞叹,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透过鲁彦热爱大海的感情,看出了他那积极进取、勇敢搏击的人生态度,至此,全文主题得以升华.
总之,赏析句子的方法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明确答题规律,掌握答题方法,清晰答题角度,多练多思,就一定能提高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首先要看看这些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等. 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物 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 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 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 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 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 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 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 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社会环境 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第四部分
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 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概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 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第六部分
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分类别、 下定义、作引用.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第七部分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 ②转折复句 ③条件复句 ④递进复句 ⑤选择复句 ⑥因果复句 ⑦假设复句 ⑧承接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 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白杨礼赞》
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衬托 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
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对比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
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 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
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 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
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另外》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 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慨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 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 ②转折复句 ③条件复句 ④递进复句 ⑤选择复句 ⑥因果复句 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www.souquanme.com、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
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3.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浮现的美好事物”比作“心中的海市蜃楼”,两者相通之处是“再也无法拥有”,“心中的海市蜃楼”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
2.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
(1)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A.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句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己》)
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B.点睛句:画龙少不了眼睛.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眼睛.
例句5:“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邹韬奋《我的母亲》)
赏析:从这种复杂心态里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一位希望儿子上进但又十分疼爱儿子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有这样的句子文章的主题也力透纸背.
C.结尾句:对上文的概括或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的思考余味无穷.
例句6:“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曲志红朱冬菊李斌《袁隆平的“寻梦园”》)
赏析:用袁隆平美好的梦结尾,不仅能使文章篇末点题;也进一步突出袁隆平一生在不断追寻着自己“梦”(理想),并不断追求更高目标、更远大的理想的精神.
另外文中一些警句,议论抒情句也是值得关注的.
注意点:赏析要建立在整体感知阅读的基础上,不是摘字择句,断章取意,脱离文本,而是要充分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联系人物形象,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上下文来品评.
(2)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
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6种: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照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例句7:“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赏析:这是一个过渡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
例句8: 2008江西省中考阅读题《年的召唤》中的题目(第19题):请简要说说第⑧段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
赏析:我们在思考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时,应把思考角度明确为“这句话在结构上和主题上各有何作用?”结//www.souquanme.com构上与题目相照应,也就是点题;主题上点明中心,表达对故乡对亲人的爱.
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9: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
赏析:“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例句10: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
赏析:能换别的近义词吗?如“堆”,不能,因为是小雪,用“堆”不贴切,“顶”写出了小雪后小树特有的意蕴,轻巧灵动,一如后面的比喻,“像日本看护妇”.
句子在语言方面常见的有以下特点:有的准确生动(或平实),有的形象、生动、具体,也有的准确严密,还有的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等.一个句子本身具有怎样的语言特点,要根据文体和语境的不同而定.要抓住句子的整体特点和句中的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二)从内容情感上看句子
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例句11.2008盐城市中考阅读题《父子》中的题目(第21题):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
赏析:我们思考这个句子时,在句子前面加一个“为什么”,转化为“为什么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根据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他对儿子某些品德的散失的不满.“扫把”代表着节俭、勤劳的品德,这些人类美好的品德永远有存在的价值,永远不会让人丢面子.进一步说,他实质上是说他不会给儿子丢面子.
例句12.2007常州市中考阅读题《风吹一生》中的题目(第16题):说出第五段中“他被风彻底地从车上吹了下来”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明祖父老了,就如同自行车上的一样物体被风彻底的吹了下来,再也不能骑车了!如果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的拟物修辞除去,用自己平实的话表达就是:祖父老了,再也不能骑车了.
(三)从写作方法上看句子
可从三个方面考虑:看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1.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刻画人物,表现环境的描写句往往对表现人物性格起烘托渲染作用.
例句13: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世间最美的坟墓》)
赏析:与这优美恬适的风景为伴的是埋葬于此的大作家托尔斯泰,可看出与大自然相伴的托尔斯泰,与大自然一样永存,从而反衬出其伟大人格.
2.从表现(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例句14:“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山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赏析:以大海周围的景物岛、山、星星为衬托,把大海熟睡的“恬静美”推进一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是一幅清丽、温柔、恬静的“海睡图”.
例句15:“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赏析:作者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歌颂,表明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多角度赏析句子
同一个句子,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赏析.学生只要找准一个切入点,从某一个角度去赏析即可.
例句16:“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湿润着房中的一切.”
赏析:1.抓关键词进行赏析:用“冲”、“粘”、“润湿”形容潮来时的动作,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轻纱般的柔美.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作者运用三个比喻来描摹海潮.“细雨”、“朝雾”、“暮烟”三个喻体,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是春雨蒙蒙,是晓雾弥漫,还是暮烟霭霭?给人以沾衣欲湿且虚幻迷离的感觉,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
3.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角度分别描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形态、气息、动作.以“细雨”、“朝雾”、“暮烟”形容潮来时的形态,以“腥气”、“咸味”形容潮来时的气息.
三、句子赏析的落脚点
每个句子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有的饱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或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因此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从哪个角度入手),落脚点却在于分析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
例句17: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袭击过来,猛烈地冲向岸边,冲击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
赏析:可从修辞(拟人)的角度入手,落脚点在于分析此句表现的内容.此句表现了大海愤怒时壮观的场景和磅礴的气势.
例句18:“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
赏析:可以选择艺术手法(直接抒情)作为切入点,落脚点在于分析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文章的主旨.在惊涛骇浪面前,胆小懦弱的人会感到恐惧,勇敢坚强的人却感到愉悦.海潮激起作者的心潮,由此发出由衷的赞叹,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透过鲁彦热爱大海的感情,看出了他那积极进取、勇敢搏击的人生态度,至此,全文主题得以升华.
总之,赏析句子的方法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明确答题规律,掌握答题方法,清晰答题角度,多练多思,就一定能提高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首先要看看这些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等. 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物 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 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 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 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 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 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 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 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社会环境 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第四部分
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 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概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 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第六部分
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分类别、 下定义、作引用.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第七部分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 ②转折复句 ③条件复句 ④递进复句 ⑤选择复句 ⑥因果复句 ⑦假设复句 ⑧承接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 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白杨礼赞》
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衬托 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
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对比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
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 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
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 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
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另外》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 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慨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 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 ②转折复句 ③条件复句 ④递进复句 ⑤选择复句 ⑥因果复句 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www.souquanme.com、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语文句子怎么赏析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八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1) 比喻: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表达了xx的情感。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表达了xx的情感。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9)对比的作用:通过xx与xx相比,突出了xx的xx特点,表达了作者的xx之情。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2016年泰州中考19题,根据要求解答下列两小题。
(1)体会第④段“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抖抖就 是一阵雨”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赏析:“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用夸张手法说明云很低,“扯下”一词将云形象化,“抖抖就是一阵雨"写出了雨水之多,写出了雨与云的关系。
2.从句式的特点赏析。
常见的句式有:矛盾句、点睛句、双重否定句、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反问句、设问句、对偶句等。
(1)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句3.“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
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2)点睛句:画龙少不了眼睛。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眼睛。
例句4:“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邹韬奋《我的母亲》)
赏析:从这种复杂心态里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一位希望儿子上进但又十分疼爱儿子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有这样的句子文章的主题也力透纸背。
(3)散句整句
整句是指语言形式匀整,结构大致相同的一组句子,主要是以对偶、排比等形式出现。其表达效果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可以起到强调某种意义的加强语势的作用。
散句是指句式不同、长短参差的一组句子,其表达效果是富于变化,能够自如地表情达意。
例句5:“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赏析:这段文字运用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与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体会到作者对静谧、洁净、禅的世界的独特体验。
另外文中一些警句,议论抒情句也是值得关注的。
3.从句子的位置赏析。
(1)句段在文章开头的作用
结构上①总领全文;②点题;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④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营造氛围);
内容上⑤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⑦突出文章……的主题等。
(2)段落在文章中间的作用
结构上①承上启下(过渡);②承接上文;③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照应前文、题目、开头;④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与上文(或者下文)……形成对比等作用。
内容上⑤引出文章……的内容;⑥使文章内容丰富,情节起伏,增强感染力;⑦突出文章……的主题。
(3)语段在文章结尾的作用
结构上①总结全文;②照应开头(首尾呼应)或题目或文中……;
内容上;③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以震撼(不一定有);④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⑤写出了人物
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⑥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注意省略号);⑦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注意问号)。
4.抓住关键词赏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6: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
赏析:“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例句7:泰州2013年中考 19(1)请说出你对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牵”的理解。
赏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牵牛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她”完全被牵牛花所吸引,所陶醉,抒发了“她”对牵牛花的喜爱、迷恋之情。
例句8:泰州2013年中考 19.联系具体语境,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母亲见到我,连忙站起来,双手在围裙上揩了又揩。
赏析:通过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母亲情绪的细微波动,表现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与思念之深切。
(2)一跨出家门,我就开始想家;一走出母亲的视线,我就想母亲。
赏析:两次使用“一……就……”,运用反复修辞,强调了我对家的依恋,对母亲的爱之深,依恋之深。
句子在语言方面常见的有以下特点:有的准确生动(或平实),有的形象、生动、具体,也有的准确严密,还有的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等。一个句子本身具有怎样的语言特点,要根据文体和语境的不同而定。要抓住句子的整体特点和句中的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5.从表现(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联想、想像、对比、衬托、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伏笔和铺垫、以小见大、前后照应(呼应)、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例句9:“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赏析:作者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歌颂,表明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6.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 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2)人物描写
A、正面描写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B、侧面描写
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3)其他描写的几种形式:
(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二、多角度赏析句子
同一个句子,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赏析。只要找准一个切入点,从某一个角度去赏析即可。
例句10:“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社戏》)
赏析:1.抓关键词进行赏析:“踊跃”在这里是跳跃的意思,使得静态的山呈现出动态,化静为动,写出了在行船上看山这一特定的情景。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作者运用比喻,把淡黑的起伏连山比喻成踊跃的铁的兽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形态,表现了去看社戏时激动的迫不及待的心情。
3. 从描写角度赏析:运用环境描写,作者从嗅觉、触觉、视觉多个角度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烘托了去看社戏时的兴奋激动之情。
三、总结:
在做赏析之前,不妨先回归原位,理解分析:怎么写,写什么,为什么写。之后,再组织语言,按照一般表述格式陈述:
怎么写: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摘录)等词语,(对偶句,倒装等)句式,理解句子含义;
写什么:写出了(内容)或(对象)的(特征);
为什么写:要有原文意识主题意识。体会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
选自语文赏析句子方法
常见的修辞有八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1) 比喻: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表达了xx的情感。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表达了xx的情感。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9)对比的作用:通过xx与xx相比,突出了xx的xx特点,表达了作者的xx之情。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2016年泰州中考19题,根据要求解答下列两小题。
(1)体会第④段“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抖抖就 是一阵雨”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赏析:“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用夸张手法说明云很低,“扯下”一词将云形象化,“抖抖就是一阵雨"写出了雨水之多,写出了雨与云的关系。
2.从句式的特点赏析。
常见的句式有:矛盾句、点睛句、双重否定句、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反问句、设问句、对偶句等。
(1)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句3.“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
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2)点睛句:画龙少不了眼睛。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眼睛。
例句4:“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邹韬奋《我的母亲》)
赏析:从这种复杂心态里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一位希望儿子上进但又十分疼爱儿子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有这样的句子文章的主题也力透纸背。
(3)散句整句
整句是指语言形式匀整,结构大致相同的一组句子,主要是以对偶、排比等形式出现。其表达效果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可以起到强调某种意义的加强语势的作用。
散句是指句式不同、长短参差的一组句子,其表达效果是富于变化,能够自如地表情达意。
例句5:“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赏析:这段文字运用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与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体会到作者对静谧、洁净、禅的世界的独特体验。
另外文中一些警句,议论抒情句也是值得关注的。
3.从句子的位置赏析。
(1)句段在文章开头的作用
结构上①总领全文;②点题;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④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营造氛围);
内容上⑤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⑦突出文章……的主题等。
(2)段落在文章中间的作用
结构上①承上启下(过渡);②承接上文;③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照应前文、题目、开头;④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与上文(或者下文)……形成对比等作用。
内容上⑤引出文章……的内容;⑥使文章内容丰富,情节起伏,增强感染力;⑦突出文章……的主题。
(3)语段在文章结尾的作用
结构上①总结全文;②照应开头(首尾呼应)或题目或文中……;
内容上;③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以震撼(不一定有);④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⑤写出了人物
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⑥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注意省略号);⑦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注意问号)。
4.抓住关键词赏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6: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
赏析:“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例句7:泰州2013年中考 19(1)请说出你对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牵”的理解。
赏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牵牛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她”完全被牵牛花所吸引,所陶醉,抒发了“她”对牵牛花的喜爱、迷恋之情。
例句8:泰州2013年中考 19.联系具体语境,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母亲见到我,连忙站起来,双手在围裙上揩了又揩。
赏析:通过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母亲情绪的细微波动,表现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与思念之深切。
(2)一跨出家门,我就开始想家;一走出母亲的视线,我就想母亲。
赏析:两次使用“一……就……”,运用反复修辞,强调了我对家的依恋,对母亲的爱之深,依恋之深。
句子在语言方面常见的有以下特点:有的准确生动(或平实),有的形象、生动、具体,也有的准确严密,还有的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等。一个句子本身具有怎样的语言特点,要根据文体和语境的不同而定。要抓住句子的整体特点和句中的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5.从表现(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联想、想像、对比、衬托、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伏笔和铺垫、以小见大、前后照应(呼应)、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例句9:“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赏析:作者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歌颂,表明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6.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 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2)人物描写
A、正面描写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B、侧面描写
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3)其他描写的几种形式:
(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二、多角度赏析句子
同一个句子,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赏析。只要找准一个切入点,从某一个角度去赏析即可。
例句10:“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社戏》)
赏析:1.抓关键词进行赏析:“踊跃”在这里是跳跃的意思,使得静态的山呈现出动态,化静为动,写出了在行船上看山这一特定的情景。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作者运用比喻,把淡黑的起伏连山比喻成踊跃的铁的兽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形态,表现了去看社戏时激动的迫不及待的心情。
3. 从描写角度赏析:运用环境描写,作者从嗅觉、触觉、视觉多个角度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烘托了去看社戏时的兴奋激动之情。
三、总结:
在做赏析之前,不妨先回归原位,理解分析:怎么写,写什么,为什么写。之后,再组织语言,按照一般表述格式陈述:
怎么写: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摘录)等词语,(对偶句,倒装等)句式,理解句子含义;
写什么:写出了(内容)或(对象)的(特征);
为什么写:要有原文意识主题意识。体会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
选自语文赏析句子方法
收集描写性值得摘抄的语句的赏析(语句30-50)(初中)
我们老师让自己收集关于描写性的语句,并自己赏析。要在讲台上给同学们讲。语句要30-50字左右(自己抄黑板上),短小精悍,了了数语即可。关键的是赏析,比如:“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原文http://www.ywzx8.com/zk/fxst/200707/13893.html)主要是前半句,描写了时间的变化,富有诗意……高分哦,自己写也可以!1.春天来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2.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3.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一阵阵沁人心肺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蜜蜂,嗡嗡嗡地边歌边舞。
4.杉树枝头的芽簇已经颇为肥壮,嫩嫩的,映着天色闪闪发亮,你说春天还会远吗?
5.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6.春雨淅沥沥,淅沥沥,小草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春风笑盈盈,笑盈盈,小鸟说:“我要给您唱歌!我要给您跳舞!”春雨沙沙沙,沙沙vYKyhazAas沙,笋芽儿呀,快醒醒!快醒醒!春雷轰隆隆,轰隆隆,笋芽儿说:“我要钻出来!我要钻出来!”春风笑盈盈,笑盈盈,笋芽儿说:“我要长大!我要长大!”
2.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3.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一阵阵沁人心肺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蜜蜂,嗡嗡嗡地边歌边舞。
4.杉树枝头的芽簇已经颇为肥壮,嫩嫩的,映着天色闪闪发亮,你说春天还会远吗?
5.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6.春雨淅沥沥,淅沥沥,小草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春风笑盈盈,笑盈盈,小鸟说:“我要给您唱歌!我要给您跳舞!”春雨沙沙沙,沙沙vYKyhazAas沙,笋芽儿呀,快醒醒!快醒醒!春雷轰隆隆,轰隆隆,笋芽儿说:“我要钻出来!我要钻出来!”春风笑盈盈,笑盈盈,笋芽儿说:“我要长大!我要长大!”
要找一段好的描写性的段落(不少于150字的) 并要点评
无论是描写景物或是人物的都可以紧急啊!谢谢大家了先我给你好多,让你选择吧:
1.倾吐心声
生活如同春寒料峭的夜晚,当片片vYKyhazAas被风吹散的乌云以千奇百怪的形状在空中疾驰而过时,突然,在它们的缝隙中间的一块柔和而深邃的碧空上闪现出明亮的星星,预示着明天将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晴朗日子。
——高尔基《马卡尔生平一事》
我们学生的生活也应该是五彩斑斓的,其中一定有许多的人、事、物、景曾经拨动过你的心弦;你的情感体验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定有许多喜、怒、哀、乐让你久久不能忘怀。
请撷几朵生活中的浪花,写一篇文章,倾吐你的心声。
【思路点拨】
这类作文题,在构思时要开阔,在选材时要开放,在语言表达时要优美。
材料的提示内容很宽泛,可供选择的面就很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只要我们从材料的提示语里寻找到写作的灵感,就可以让自己的思绪飞扬,写出有特色的优美文章出来。
【精彩范文】
蝶舞翩翩
亮点导读:诗意语言 理性感悟
本文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运用了诗意的语言,二是对景物的理性感悟上。
作者写景的着眼点在于提炼枯叶与蝶的内在精神风貌,挖掘出它们坚强的意志品质,运用诗意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它们的内涵,充满理性的色彩,充分显示了作者娴熟的写景抒情的技巧。
羸弱的翅膀,枯叶的身躯却包含无穷的力量。稚嫩的脸庞,淡然的神采,却敢于展翅翱翔。
——题记
枯叶无情似有意
秋,近了。
树上生出无数硕大的果实,鸟儿们渐渐飞向远方,草枯了,叶黄了。枯叶们随风飞舞,带着蝶卵们隐蔽在树下,等待着春的来临。(拟人手法,语句优美)
冬,来了。
蝶卵们被严实地包裹在枯叶之中,慢慢地开始成长。枯叶们不忘蝶妈妈的拜托,细心呵护着这本与自己无关的生命,却又期待着自己将化为春泥的那一天。(化用“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时间一天天走过。
春,到了。
经过一个冬季的煎熬,蝶终于冲出卵囊,茧化成起舞之蝶,它想看那位细心呵护自己的枯叶,却只看见湿润的泥土。蝶哭了,哭得很伤心,但它却未曾看到,枯叶也哭了,哭得如此幸福!
从此,有了一种名叫“枯叶蝶”的蝴蝶,它从出生起便一刻不停地飞舞,因为它有枯叶的梦想——飞翔。(突出主旨)
枯叶不是无情物,化作蝴蝶欲飞舞。(引用,化用,语句整齐)
收起羽翼去飞翔
当羽的轻柔擦过眼前,当翼的剪影化上额头,当飞翔变得如此勇敢,每个人都会关注世界。(写景,表达感悟)
他们用泪,用思,用想,用画,张开了羽翼,却唯独忘记飞翔的方法。一切无言。
少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少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气势磅礴,梦在远方,虽然没有翅膀飞翔,却可以长出美丽的羽翼,当有一天,你敢于收起羽翼,才能够放心飞翔。
请收起羽翼飞翔吧!(祈使句,干脆有力)
羸弱的翅膀仍可以让枯叶蝶蝶舞翩翩,美丽地飞翔。
虽然我们没有翅膀,但我们仍可以收起羽翼,像蝶一般翩翩起舞,因为我们心中有一双空灵的“翅膀”。(以景寓人,拓展寓意)
变式创新:
本文标题就充满诗情画意,结构上运用了两个小标题,开头还有题记,文章形式优美,语言精炼,感悟深刻,前后连贯。对于写景抒情、表达感悟类散文的结构形式来说,值得同学们借鉴。
(曾维惠、徐赟荐评)
黑暗中的星星
重庆市江津区李市中学 焦晓红
亮点导读:童话故事 哲理启示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童话故事。文章的亮点是成功地刻画了一个瘦小的萤火虫终于成为最亮的星星的故事。
作者善于用对比的手法,来展示那只小萤火虫的形象,表达它的内心感受。着重写了它自己和别人对它鼓励的语言,激发了它刻苦锻炼的积极性,终于在暴风雨面前,它勇敢地搏击风雨,发出了耀眼的光芒。最后揭示了故事的寓意,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传说地上有多少萤火虫,天上就有多少颗星星。
在萤火虫的家族里,有一只瘦小的萤火虫,它的兄弟姐妹都看不起它,排斥它,它的世界布满那么冷清与孤寂,属于它的那颗星星也同样暗淡无光。(先抑后扬)
这只瘦小的萤火虫也曾经为此而伤心过,但它从未埋怨过上苍。从它的心底里传出一个声音:“不要悲伤,不要难过,去锻炼吧,只要你坚持锻练,你会变得非常地强壮。”(信念是精神的支柱)从此后,每当天边刚出现第一缕曙光,人们就会看到有一只萤火虫在天空中来回舞动的身影,直到天边的最后一缕霞光消失。
萤火虫的兄弟姐妹们都嘲笑它,说它是傻子。它的好朋友树木和花儿们都说:“你并不是傻子,你这样做会使你一天天地强壮起来。”于是,萤火虫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坚持锻练。它感觉它的翅膀就快要折断了,它伤心地哭了起来。花儿在一旁劝它:“要想强壮起来,就一定要承受痛苦,你看你现在不是比以前强壮多了吗?”就这样,萤火虫更有信心了。(鼓励是前进的动力)
一天晚上,四周一片寂静,一阵阵凉风迎面而来,好像就要下雨了。别的萤火虫都在找躲雨的地方,只有它在空中无忧无虑地飞来飞去。突然,大雨倾盆而下,萤火虫们都害怕极了,唯独它不怕,它勇敢地飞翔在空中,与暴风雨拼搏着。(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
雨停了,大地上的花儿和树木被吹倒了,萤火虫们也不见了。忽然,天空中出现了两颗明亮的星星,一颗是萤火虫,而另一颗是属于萤火虫的星星,它们发出的光,照亮了大地。
这只瘦小的萤火虫,成功了。它成为了世界上最明亮的星星。(鲜明的对比)
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像萤火虫那样勇敢、坚持,不要被困难所压倒。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其实,成功就在眼前,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变式创新:
运用童话的体裁,来揭示大自然里的现象所蕴含的哲理,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本文是很成功的。本文的写法,你可以改变对象,写其他的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如写“青蛙”“蝙蝠”等,会创造出更有新意的作品。
(曾维惠、方庆霞荐评)
【文题】材料:走进小说天地(暗合人教版9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生活就如同万花筒,有光明,也有阴暗;生活就像一条河,有清澈的小溪,也有混浊的泥沙;生活就像一个大舞台,有正义,也有邪恶……在你的生活积累中,是否认识到这些酸甜苦辣,是否联想到典型的故事情节里的人物形象?
请拿起你的笔,运用小说的创作手法,写作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
本题的材料实际是规定了写作的文体。小说是在典型的环境里,通过典型的故事情节来刻画典型的人物形象。小说要充分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等来刻画人物性格,可以虚构故事情节,注意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揭示一定的时代意义的主题。
【精彩范文】
难 题
山西省榆社县社城中学 董 丹
亮点导读:刻画人物 自我暴露
本文是一篇短小说。作者刻画了一个受贿而又害怕东窗事发的高局长的典型形象,揭示了官场腐败的一幕。文章选材具有时代意义,对于当今社会加大反腐力度,本文无疑是敲响了又一道警钟。
本文的亮点是人物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的生动形象,把高局长的人物性格特征刻画得惟妙惟肖,非常逼真。结尾点题,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高局长正翘着二郎腿,叼着一支雪茄烟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这时门铃响了,他赶紧起身去开门。(动作描写,刻画形象)
进来的是他的下属程主任,手里提着条烟, 他们局里正在选拔干部,局长一看便知其来意。想当初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现在也该享受一下别人的光顾了。
果然,大家寒暄了几句后,便入了正题,谈到了选拔之事,高局长只是随口附和着,眼睛始终不离开那条烟,心想,一条烟就想用动我?真是可笑!程主任终于起身告辞,临行特别嘱咐道,高局长,这包烟,您好好的品尝品尝。(一是心理描写——贪;一是言外有意——贿)
打发走程主任,他赶紧回屋关上门,迫不急待地打开那条烟,里边有一叠人民币,数了数,200张,这还差不多,高局长喜形于色。(动作描写有特色;糖衣裹着的炮弹)
安顿好这些,他又拿起报纸,若无其事的看了起来。忽然,一则消息映入眼帘:某大型国企老总因贪污公款,收受贿赂,被判有期徒刑20年。他笑了笑,自言自语,笨蛋!不能学得聪明点?手段高明点?学我!(虽有前车之鉴,却存侥幸心理)
嗡嗡嗡,一只长腿蚊子,把正在闭目养神的高局长给弄醒了,手一挥,真烦人! 高局长好象还在梦中,气急败坏的骂了一句,浑蛋!敢跟老子对着干?你还不是我说你上,你就上,我说你下,你就得下吗?!(自言自语,一语道破天机,一手遮天)那蚊子也受惊向窗口飞去。
那蚊子象是有些盛气凌人,也象是有些嘲笑局长,局长站起来想要弄死这个该死的虫子。突然,蚊子被角落里一张又晶莹又柔韧的蛛网网住了。高局长轻蔑地笑了,转身叨一支雪茄。
不知为什么,他忽然有些心烦意乱起来,脑子里总挥不去蚊子被粘的情形。不知什么竟想起这样一个词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预示悲剧即将重演)
他使劲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我这是怎么了?难道,我也会……可是又一想,我当初是怎么当的这个局长,还不靠送礼?现在社会都这样,我不收不是亏了吗?风水轮流转嘛。可万一事发可怎么办,眼下这到手的钱……唉!这可真是一道难题呀!(故事高潮,让人深思,令人回味)
变式创新:
善于虚构故事,细致刻画人物形象,运用各种描写方式,让人物在舞台是自我亮相,怎样把人物写活,是本文值得借鉴之处。文章蚊子的象征也很突出,也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如果写作“反腐败”“警钟”“诱惑”“丧失”之类的题目,本文很有借鉴价值。
(杨海燕、徐 赟 荐评)
我家的战争
山西省榆社县社城中学 王 旭
亮点导读:以古寓今 风趣幽默
本文的亮点很突出:写的内容是平平常常的三口之家的战与和,手法上却采用了三国故事来比拟。化古为今,活学活用,使本文在同类作文中出类拔萃。
作者以古寓今的构思,风趣幽默的语言,追求民主和谐的主题,均很突出。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作文。
虽然,我对画画一窍不通,但是让我用一画来表示我们家嘛(联想奇特,引人入胜)……行!这用三国鼎立,三分天下的三国时期地图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王,名王旭,在家乃天下川蜀的刘备也,老妈为东吴孙权,老爸则为魏国的曹操。(一一对应,以古寓今)
话说十六年前,刘备呱呱坠地。自此家中战火纷纷,销烟滚滚,局面甚为可观,孙刘二人对曹操,挟当家宝座以令诸候的行为极为不满,刘备遂立志反曹贼,兴汉室——争取民主自治!(解释说明,突出主旨)
时至刘备九年,爆发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之战——赤壁之战,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日,曹操醉醺醺的回营,神志不清,在营中突然无故大骂孙权,最后竟发兵卧室,孙权震怒,出兵餐厅,孙自知实力不敌曹,遂求于刘,孙曹之战一触即发。到头来,还是得我这足智多谋的刘备化解,曹一进屋便倒头大睡,而孙权则在房中历数曹之罪状。次日清晨,被训得体无完肤的曹操,气得口水飞流直下,曹几欲被淹死……终于知错,只得俯首认罪,如此严重“气管炎”,直叫刘备哭笑不得。(重点叙述家庭“赤壁之战”之事)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现已二十一世纪。此乃信息时代,川蜀刘备掌管键盘也,乃乐之者深陷其中,不思茶饭,不亦乐乎。曹刘二人见其如此痴迷于游戏,恐其久之难成大器,便相约联而攻之,只见曹孙之兵势如破竹,层层逼进,刘备知晓厉害,言之不敌,终于靠行动平息战事,忍痛割爱。虽如此,却悟出自古胜利一条路——学而不厌,用知识为自己加强装备。曹孙亦疲。(重点叙述对付“我”沉迷游戏之事)
三国间,虽时常免不了磕碰,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终于民主性越来越强。(前后照应,结构紧凑)此后战事渐少,日趋和睦。
这就是我们家的三国战争。
变式创新:
以古寓今,化实为虚,可以把本来很平常的东西,写得风趣幽默,充满情趣。这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一种写作技巧。本文很好运用了这种技巧,达到了自然风趣的效果。你在相关的写作活动中,是否掌握了这种出奇制胜的技巧呢?
(杨海燕、徐 赟 荐评)
【精彩范文】
千载琵琶作胡语
山东淄博临淄区实验中学 谭晨
亮点导读:精心拟题显风姿 独特材料话昭君
本文把一个昭君演绎得如此丰瞻与凄婉,叹服小作者的文笔与知识的储备。本文的可读点有二:一是文章的标题。“千载琵琶作胡语”,多么诗意的一笔,多么凄婉的一笔。这一笔,是昭君一生的写照,也是她一生千古的绝响。仅是这个题目,也会引领我们,走进那恢弘的历史,走进那曾经的大唐,亲赌她落雁的风姿。二是选取材料很独特。把昭君的一生,浓缩在七百余字之间很难,昭君的任何一个事迹,都可以写成一个长篇,但作者却用概述而诗意的语言,淡化了她的生活细节,凸显了她的心灵。正是对材料的这一处理,文章也就有了文化历史的厚重。
从山明水秀的秭归到灯红酒绿的长安,你微笑着走来;从金碧辉煌的宫廷到广阔无垠的大漠,你坦然面对。纵使有再多的幽怨与哀思也只能顺着琴弦流淌。昭君你就像恢弘历史画卷中的一泓清泉,低低地吟唱着唯美的诗篇……(形象新颖的比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江南水乡的清丽妩媚在你身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美丽,婀娜的身姿,美丽白皙的面庞,这是秭归给你的最好馈赠。无奈家乡的群山万壑留不住你。小桥流水的诗情画意虽是你所向往的田园生活,怎奈汉元帝的圣旨却要你去长安……你欲哭无泪。(写山水,其实是写人。)
来了长安,到了掖廷,看见金碧辉煌的宫殿,你心里曾有过说不出的欣喜。四周如云的美女都去给画师送礼以求得皇帝的宠幸,你摇摇头,不去理会。天真地认为自己的美丽不会埋没在后宫中,却没料到毛画师用手点在你画像上的瘕疵,成了你的致命残缺,冷清孤寂的生活过了一天又一天。曾经以为皇宫是温暖的地方,但现在你在里面瑟瑟发抖,以前的幻想成为泡影,你想逃。但怎么逃?(不流世俗的傲岸,也带出了作者自己的感悟。)
时匈奴单于来朝,你自请远行,皇帝看了你的上书,很随意地答应了,却没想到命运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你临走那天,丰容靓饰,竦动左右,皇帝见了你,惊为天人,但很快又追悔莫及。(作者随手一点,有生活的意义。)
随单于到了塞外,你内心的禁锢一下放松了,那里是个新天地。但很快你又寂寞了。生活风俗的差异使你无所适从,内心仿佛被抽空了,里面充斥的全是寂寞。你时常在冰冷的月下,将心灵的悲哀流淌成胡笳十八拍。那悲怆的琴声连大雁也不忍细听……(穿越千古的胡笳十八拍,成为绝响。)
但你的北行出塞化解了一百多年干戈的重冰。危难关头你挺身而出,完成了人格的升华,维持了汉匈奴双方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你舍小家为大家,选择 用柔肩去承受历史的重担,忍受着寂寞与悲凉。你是我们的骄傲!千载琵琶作胡语,昭君,你是站成在历史中永恒的风景。(高度评价昭君的出塞,有理性的分析。)
变式创新:
本文对昭君的评价极其到位,在对人物的刻画,点到为止。留下更多的空白,给人以想像。文学的天空,需要想像的翅膀,正是这一巧妙的留白,读者的思绪才能更好地飞翔。其次就是借助写景来刻画人物。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江南的山水,赋予昭君秀美的外在与似水般柔刚的灵魂。大漠的黄沙冷月,才更能衬托她那孤寂的心……正因如此,也便有了那千载的琵琶化作的胡语。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我们可以借鉴。本文写昭君,还可以选取他胡笳十八拍的内容,从内容入手分析她的形象,这个角度也容易出新。(吕毅然 荐评)
【精彩范文】
欣赏大自然
山东淄博临淄实验中学初三 徐柄棋
亮点导读:标题拟定匠心 选材典型精要
本文的针对自然的美而抒发的感想,是一首赞美自然的散文诗。
文章的结构很新颖。用题记的形式简洁导入,也是全文的统领。课文的主体部分,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写,层次条理清晰。每一个部分,都有一个小标题,在标题的拟定上,都用一四字偏正短语,用一定语突出各自季节的特征。在各个部分的组织材料上,也都在扣住季节的前提下,选取最能突出季节特征的材料。
四季是一首诗,是大自然亲手创造的诗。
——题记
(总起一笔,一个“诗”字,给文章定下感情的基调。)
灵动的春
每一年,第一个向我们报到的,无疑是春了。每一次,她都来得静静悄悄,一丝微风轻抹,田野也便有了鹅黄的嫩绿,当枝头也荡漾着些许淡绿,春,真的来了。(春来之早,点出了春来时的情态,有拟人的意味。)
春无疑是灵动的。(点出春的本质,过渡自然巧妙。)
清晨,少许的阳光懒懒地铺在河面上,给柔和的河面带上了些珍珠般的神秘。“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河面的垂柳,伴着这一阵风,也舞动着腰身,好似一个动人的少女。连树上的鸟//www.souquanme.com也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在这梦幻般的世界里,无人愿意去打扰。(和谐优美的画面,体现着“灵动”的意韵。)
我不奢望春天会给我带来繁花,只要春风遍布我心中每个角落,我就会充满信心,在黄叶上辍饮芳醇,耕着青春的犁铧。(不沉浸于事物的表面,而是理性看待事物的本质。)
潇洒的夏
仅仅一夜之间,夏便会用她的粗犷,豪迈代替了春的柔情蜜语。她那么潇洒,以至于春似乎都没留下什么足迹,到处呈现的便是夏的神气。(潇洒的夏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
清晨,纯蓝的天空让人感觉神清气爽,而悠悠悬挂在天空上的云朵也是一块白色的一块金色的,好像被洗染过似的。空气中也含着几分金黄,渲染着满目的葱绿,使周围的色彩斑斓绚丽。(从“细节”上写夏,让人沉醉流连,语言充满诗意。)
夏日刚到的暖风,惊醒了蛰伏已久的蝉。蝉鸣和着蝈蝈的二重唱,在风拂动树林时快时慢,时静时响的,这音乐便被映衬得更婉转了。(从声音的角度写夏。)
飘逸的秋
秋天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来临的。它不像春天那样,让我们为路边的一朵野花而惊喜;也不像冬天那样,让我们陶醉在那一场初雪的浪漫里。她那么飘逸,以至于都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不着秋之彩,但秋之情已露。)
当一片枫林染赤,再加上点潇潇细雨,那林间草地,也便是秋声了。在一片诗意的秋声中,秋虫的几声鸣叫,也有了几份洒脱的飘逸。(一个大的背景,听细雨潇潇与秋虫呢喃。)
傍晚,踏着斜阳的余辉,在林荫道上漫步,一片枯黄的叶子在空中转了几个圈后,最终落在地上,回归到母亲的怀抱。感觉那片树叶的飘逸,内心却涌起一份不明的惆怅。真可谓是:“一声梧桐一声秋,一枝芭蕉一分愁。”(有古人悲秋的情怀,使文章有了一顿的厚重感。)
唯美的冬
冬,它暮野苍茫,冷静凄清,但终也为自然之诗画上了一个完美又独特的句号。冬在我的眼中是自然的奇葩,漫天飞舞的雪花,傲霜而立的腊梅,“噼噼啪啪”打在窗台上的粒粒冰霰都在叙说着冬的心事。它们是如此的宁静、朴实、纯美、圣洁。冬,寒冷中磨砺着风骨,冰雪中蕴育着新的希望。它因为这份浪漫,也使冬天变得唯美起来。(选取角度很新颖,跳出了冬之寒冷而写。)
四季的诗歌,记录着春的灵动,夏的潇洒,秋的飘逸,冬的唯美。四季像四首歌,各有动人的旋律,又像一曲交响乐,高低错落的四个乐章,和谐地融为一体……四季是诗,四季是画,四季带给我们美好的享受,四季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它也记录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所经历的365个日日夜夜。(总结上文,句式整散结合,新颖而有意味。)
变式创新:
本文的的对自然的一首赞歌。面对自然这一大的话题,作者巧妙切块,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而写,用小标题的形式框定写作的内容。春可写点好多,为了避免散乱,用一“灵动”加以“限制”,围绕该点,所选材料就不会散乱。我们在写大的话题时,不妨借鉴这种方法,给大的话题切块,每一块加一小标题框定写作范围。这种化大为小的写法,值得尝试。该文还可以从某一个景物,如山水、人文景观等的角度切入,由此阐发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吕毅然 荐评)
呼唤绿色
山东淄博临淄试验中学初三 于龙瑶
亮点导读:层层深入巧论述 物象提升主题深
本文是一篇有关保护自然环境的文章。在环保已经成为全球人类的共识的今天,作者没有用大的道理来论述,说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而是通过自己身边绿是消失带给自己的惆怅失望入手,来呼唤绿色的回归。作者把理想中的自然与现实中的自然加以对比,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面对现实,作者的思绪突破时空,内容也便有了厚重。曾经的绿色丧失殆尽,谁之过?不言而喻,忧患意识更加鲜明。
如果仅仅停留在绿的层面,文章很平,也就没有起伏了。作者在结尾,由绿引申,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归于“绿”下,把“绿”的内涵加以扩大,主题更加深入。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引用歌词导入,有种悲凉的意味。)
每当我情不自禁的哼起这首歌时,对那小女孩的敬意油然而生,同时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我是个在高楼大厦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从没见过真正茂密的森林,碧绿的山野,至于自由自在的小鸟,潺潺的小溪,对我而言更是遥远的传说了。对于大自然所有的印象,除了书本和电视,剩下的也只是些道听途说。在我的脑海里,白天,天空从来都是灰蒙蒙的,夜晚,繁星满天的景象我更是不得而知了,偶尔还有银色的月光,独自在那儿寂寞。(两个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主题。)
闲暇时出去散散步,可是,城市的喧杂声会让我心烦意乱,汽车喷出的尾气让我不敢呼吸,更让我惨不忍睹的是时时会看到一棵粗壮的大树被砍倒,我仿佛听到了它们痛苦的呻吟声。谁能想象,如今贫瘠的黄土高原,曾经也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现在只有地下厚厚的煤矿能证明它往日的青葱与生机勃勃,滚滚的黄河,曾经也是清澈见底,而如今连长江都已变成黄河。无奈返回家中,虽然我养的几株盆花和森林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对于绿色环保只是杯水车薪。然而,我终于是见到了绿,看到了生命的色彩和希望。(思绪灵活,突破时空的局限,有深刻的环保意识。)
在上帝没有创造人类之前,就已创造了自然,而自然是和谐的。青山环有绿水,蓝天缀有白云,众星必会捧月,花香定和鸟语。单是山的秀丽,海的辽阔,就足已让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感谢上帝赐予我们如此美好的世界。(令人深思的一笔,文章的力度也就有了。)
绿色,是生命永恒的基色,是和平的使者,焕发着青春的活力。我爱绿色,任花季喧嚣纷攘,我仍愿默守一抹新绿,任岁月消逝,我心依旧。我呼唤绿色,呼唤和平,呼唤健康,愿绿的广袤,绿的深遂,绿的清远永驻心田。我以生命独有的绿色答复对生命的谢意。(抒发自己呼唤绿色的美好心愿,使主题大而深。)
变式创新:
本文是针对“绿”的消失而写的,因为美消失了,才加以“呼唤”,作者呼唤的不仅仅是绿,而是人类生活中消失了的美好的事物以及情感。作者选取的角度很巧,如果来呼唤所有的美,文章势必很大很空。作者选取绿的一点而写,点准也便于写深。最后由该点加以适当引申,涵盖面也就广了,对消失了的所有美好事物的呼唤,也就得到了体现。在写多个事物时,集中笔墨详细写一点,然后一提其余的手法,我们可以借鉴。该文还可以全部采用画面组接的形式而写,如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一样,写回忆中的绿、现实中的绿,理想中的绿,把这三部分有机交叉融合,也会写出一篇好文章。 (吕毅然 荐评)
1.倾吐心声
生活如同春寒料峭的夜晚,当片片vYKyhazAas被风吹散的乌云以千奇百怪的形状在空中疾驰而过时,突然,在它们的缝隙中间的一块柔和而深邃的碧空上闪现出明亮的星星,预示着明天将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晴朗日子。
——高尔基《马卡尔生平一事》
我们学生的生活也应该是五彩斑斓的,其中一定有许多的人、事、物、景曾经拨动过你的心弦;你的情感体验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定有许多喜、怒、哀、乐让你久久不能忘怀。
请撷几朵生活中的浪花,写一篇文章,倾吐你的心声。
【思路点拨】
这类作文题,在构思时要开阔,在选材时要开放,在语言表达时要优美。
材料的提示内容很宽泛,可供选择的面就很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只要我们从材料的提示语里寻找到写作的灵感,就可以让自己的思绪飞扬,写出有特色的优美文章出来。
【精彩范文】
蝶舞翩翩
亮点导读:诗意语言 理性感悟
本文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运用了诗意的语言,二是对景物的理性感悟上。
作者写景的着眼点在于提炼枯叶与蝶的内在精神风貌,挖掘出它们坚强的意志品质,运用诗意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它们的内涵,充满理性的色彩,充分显示了作者娴熟的写景抒情的技巧。
羸弱的翅膀,枯叶的身躯却包含无穷的力量。稚嫩的脸庞,淡然的神采,却敢于展翅翱翔。
——题记
枯叶无情似有意
秋,近了。
树上生出无数硕大的果实,鸟儿们渐渐飞向远方,草枯了,叶黄了。枯叶们随风飞舞,带着蝶卵们隐蔽在树下,等待着春的来临。(拟人手法,语句优美)
冬,来了。
蝶卵们被严实地包裹在枯叶之中,慢慢地开始成长。枯叶们不忘蝶妈妈的拜托,细心呵护着这本与自己无关的生命,却又期待着自己将化为春泥的那一天。(化用“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时间一天天走过。
春,到了。
经过一个冬季的煎熬,蝶终于冲出卵囊,茧化成起舞之蝶,它想看那位细心呵护自己的枯叶,却只看见湿润的泥土。蝶哭了,哭得很伤心,但它却未曾看到,枯叶也哭了,哭得如此幸福!
从此,有了一种名叫“枯叶蝶”的蝴蝶,它从出生起便一刻不停地飞舞,因为它有枯叶的梦想——飞翔。(突出主旨)
枯叶不是无情物,化作蝴蝶欲飞舞。(引用,化用,语句整齐)
收起羽翼去飞翔
当羽的轻柔擦过眼前,当翼的剪影化上额头,当飞翔变得如此勇敢,每个人都会关注世界。(写景,表达感悟)
他们用泪,用思,用想,用画,张开了羽翼,却唯独忘记飞翔的方法。一切无言。
少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少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气势磅礴,梦在远方,虽然没有翅膀飞翔,却可以长出美丽的羽翼,当有一天,你敢于收起羽翼,才能够放心飞翔。
请收起羽翼飞翔吧!(祈使句,干脆有力)
羸弱的翅膀仍可以让枯叶蝶蝶舞翩翩,美丽地飞翔。
虽然我们没有翅膀,但我们仍可以收起羽翼,像蝶一般翩翩起舞,因为我们心中有一双空灵的“翅膀”。(以景寓人,拓展寓意)
变式创新:
本文标题就充满诗情画意,结构上运用了两个小标题,开头还有题记,文章形式优美,语言精炼,感悟深刻,前后连贯。对于写景抒情、表达感悟类散文的结构形式来说,值得同学们借鉴。
(曾维惠、徐赟荐评)
黑暗中的星星
重庆市江津区李市中学 焦晓红
亮点导读:童话故事 哲理启示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童话故事。文章的亮点是成功地刻画了一个瘦小的萤火虫终于成为最亮的星星的故事。
作者善于用对比的手法,来展示那只小萤火虫的形象,表达它的内心感受。着重写了它自己和别人对它鼓励的语言,激发了它刻苦锻炼的积极性,终于在暴风雨面前,它勇敢地搏击风雨,发出了耀眼的光芒。最后揭示了故事的寓意,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传说地上有多少萤火虫,天上就有多少颗星星。
在萤火虫的家族里,有一只瘦小的萤火虫,它的兄弟姐妹都看不起它,排斥它,它的世界布满那么冷清与孤寂,属于它的那颗星星也同样暗淡无光。(先抑后扬)
这只瘦小的萤火虫也曾经为此而伤心过,但它从未埋怨过上苍。从它的心底里传出一个声音:“不要悲伤,不要难过,去锻炼吧,只要你坚持锻练,你会变得非常地强壮。”(信念是精神的支柱)从此后,每当天边刚出现第一缕曙光,人们就会看到有一只萤火虫在天空中来回舞动的身影,直到天边的最后一缕霞光消失。
萤火虫的兄弟姐妹们都嘲笑它,说它是傻子。它的好朋友树木和花儿们都说:“你并不是傻子,你这样做会使你一天天地强壮起来。”于是,萤火虫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坚持锻练。它感觉它的翅膀就快要折断了,它伤心地哭了起来。花儿在一旁劝它:“要想强壮起来,就一定要承受痛苦,你看你现在不是比以前强壮多了吗?”就这样,萤火虫更有信心了。(鼓励是前进的动力)
一天晚上,四周一片寂静,一阵阵凉风迎面而来,好像就要下雨了。别的萤火虫都在找躲雨的地方,只有它在空中无忧无虑地飞来飞去。突然,大雨倾盆而下,萤火虫们都害怕极了,唯独它不怕,它勇敢地飞翔在空中,与暴风雨拼搏着。(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
雨停了,大地上的花儿和树木被吹倒了,萤火虫们也不见了。忽然,天空中出现了两颗明亮的星星,一颗是萤火虫,而另一颗是属于萤火虫的星星,它们发出的光,照亮了大地。
这只瘦小的萤火虫,成功了。它成为了世界上最明亮的星星。(鲜明的对比)
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像萤火虫那样勇敢、坚持,不要被困难所压倒。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其实,成功就在眼前,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变式创新:
运用童话的体裁,来揭示大自然里的现象所蕴含的哲理,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本文是很成功的。本文的写法,你可以改变对象,写其他的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如写“青蛙”“蝙蝠”等,会创造出更有新意的作品。
(曾维惠、方庆霞荐评)
【文题】材料:走进小说天地(暗合人教版9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生活就如同万花筒,有光明,也有阴暗;生活就像一条河,有清澈的小溪,也有混浊的泥沙;生活就像一个大舞台,有正义,也有邪恶……在你的生活积累中,是否认识到这些酸甜苦辣,是否联想到典型的故事情节里的人物形象?
请拿起你的笔,运用小说的创作手法,写作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
本题的材料实际是规定了写作的文体。小说是在典型的环境里,通过典型的故事情节来刻画典型的人物形象。小说要充分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等来刻画人物性格,可以虚构故事情节,注意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揭示一定的时代意义的主题。
【精彩范文】
难 题
山西省榆社县社城中学 董 丹
亮点导读:刻画人物 自我暴露
本文是一篇短小说。作者刻画了一个受贿而又害怕东窗事发的高局长的典型形象,揭示了官场腐败的一幕。文章选材具有时代意义,对于当今社会加大反腐力度,本文无疑是敲响了又一道警钟。
本文的亮点是人物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的生动形象,把高局长的人物性格特征刻画得惟妙惟肖,非常逼真。结尾点题,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高局长正翘着二郎腿,叼着一支雪茄烟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这时门铃响了,他赶紧起身去开门。(动作描写,刻画形象)
进来的是他的下属程主任,手里提着条烟, 他们局里正在选拔干部,局长一看便知其来意。想当初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现在也该享受一下别人的光顾了。
果然,大家寒暄了几句后,便入了正题,谈到了选拔之事,高局长只是随口附和着,眼睛始终不离开那条烟,心想,一条烟就想用动我?真是可笑!程主任终于起身告辞,临行特别嘱咐道,高局长,这包烟,您好好的品尝品尝。(一是心理描写——贪;一是言外有意——贿)
打发走程主任,他赶紧回屋关上门,迫不急待地打开那条烟,里边有一叠人民币,数了数,200张,这还差不多,高局长喜形于色。(动作描写有特色;糖衣裹着的炮弹)
安顿好这些,他又拿起报纸,若无其事的看了起来。忽然,一则消息映入眼帘:某大型国企老总因贪污公款,收受贿赂,被判有期徒刑20年。他笑了笑,自言自语,笨蛋!不能学得聪明点?手段高明点?学我!(虽有前车之鉴,却存侥幸心理)
嗡嗡嗡,一只长腿蚊子,把正在闭目养神的高局长给弄醒了,手一挥,真烦人! 高局长好象还在梦中,气急败坏的骂了一句,浑蛋!敢跟老子对着干?你还不是我说你上,你就上,我说你下,你就得下吗?!(自言自语,一语道破天机,一手遮天)那蚊子也受惊向窗口飞去。
那蚊子象是有些盛气凌人,也象是有些嘲笑局长,局长站起来想要弄死这个该死的虫子。突然,蚊子被角落里一张又晶莹又柔韧的蛛网网住了。高局长轻蔑地笑了,转身叨一支雪茄。
不知为什么,他忽然有些心烦意乱起来,脑子里总挥不去蚊子被粘的情形。不知什么竟想起这样一个词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预示悲剧即将重演)
他使劲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我这是怎么了?难道,我也会……可是又一想,我当初是怎么当的这个局长,还不靠送礼?现在社会都这样,我不收不是亏了吗?风水轮流转嘛。可万一事发可怎么办,眼下这到手的钱……唉!这可真是一道难题呀!(故事高潮,让人深思,令人回味)
变式创新:
善于虚构故事,细致刻画人物形象,运用各种描写方式,让人物在舞台是自我亮相,怎样把人物写活,是本文值得借鉴之处。文章蚊子的象征也很突出,也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如果写作“反腐败”“警钟”“诱惑”“丧失”之类的题目,本文很有借鉴价值。
(杨海燕、徐 赟 荐评)
我家的战争
山西省榆社县社城中学 王 旭
亮点导读:以古寓今 风趣幽默
本文的亮点很突出:写的内容是平平常常的三口之家的战与和,手法上却采用了三国故事来比拟。化古为今,活学活用,使本文在同类作文中出类拔萃。
作者以古寓今的构思,风趣幽默的语言,追求民主和谐的主题,均很突出。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作文。
虽然,我对画画一窍不通,但是让我用一画来表示我们家嘛(联想奇特,引人入胜)……行!这用三国鼎立,三分天下的三国时期地图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王,名王旭,在家乃天下川蜀的刘备也,老妈为东吴孙权,老爸则为魏国的曹操。(一一对应,以古寓今)
话说十六年前,刘备呱呱坠地。自此家中战火纷纷,销烟滚滚,局面甚为可观,孙刘二人对曹操,挟当家宝座以令诸候的行为极为不满,刘备遂立志反曹贼,兴汉室——争取民主自治!(解释说明,突出主旨)
时至刘备九年,爆发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之战——赤壁之战,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日,曹操醉醺醺的回营,神志不清,在营中突然无故大骂孙权,最后竟发兵卧室,孙权震怒,出兵餐厅,孙自知实力不敌曹,遂求于刘,孙曹之战一触即发。到头来,还是得我这足智多谋的刘备化解,曹一进屋便倒头大睡,而孙权则在房中历数曹之罪状。次日清晨,被训得体无完肤的曹操,气得口水飞流直下,曹几欲被淹死……终于知错,只得俯首认罪,如此严重“气管炎”,直叫刘备哭笑不得。(重点叙述家庭“赤壁之战”之事)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现已二十一世纪。此乃信息时代,川蜀刘备掌管键盘也,乃乐之者深陷其中,不思茶饭,不亦乐乎。曹刘二人见其如此痴迷于游戏,恐其久之难成大器,便相约联而攻之,只见曹孙之兵势如破竹,层层逼进,刘备知晓厉害,言之不敌,终于靠行动平息战事,忍痛割爱。虽如此,却悟出自古胜利一条路——学而不厌,用知识为自己加强装备。曹孙亦疲。(重点叙述对付“我”沉迷游戏之事)
三国间,虽时常免不了磕碰,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终于民主性越来越强。(前后照应,结构紧凑)此后战事渐少,日趋和睦。
这就是我们家的三国战争。
变式创新:
以古寓今,化实为虚,可以把本来很平常的东西,写得风趣幽默,充满情趣。这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一种写作技巧。本文很好运用了这种技巧,达到了自然风趣的效果。你在相关的写作活动中,是否掌握了这种出奇制胜的技巧呢?
(杨海燕、徐 赟 荐评)
【精彩范文】
千载琵琶作胡语
山东淄博临淄区实验中学 谭晨
亮点导读:精心拟题显风姿 独特材料话昭君
本文把一个昭君演绎得如此丰瞻与凄婉,叹服小作者的文笔与知识的储备。本文的可读点有二:一是文章的标题。“千载琵琶作胡语”,多么诗意的一笔,多么凄婉的一笔。这一笔,是昭君一生的写照,也是她一生千古的绝响。仅是这个题目,也会引领我们,走进那恢弘的历史,走进那曾经的大唐,亲赌她落雁的风姿。二是选取材料很独特。把昭君的一生,浓缩在七百余字之间很难,昭君的任何一个事迹,都可以写成一个长篇,但作者却用概述而诗意的语言,淡化了她的生活细节,凸显了她的心灵。正是对材料的这一处理,文章也就有了文化历史的厚重。
从山明水秀的秭归到灯红酒绿的长安,你微笑着走来;从金碧辉煌的宫廷到广阔无垠的大漠,你坦然面对。纵使有再多的幽怨与哀思也只能顺着琴弦流淌。昭君你就像恢弘历史画卷中的一泓清泉,低低地吟唱着唯美的诗篇……(形象新颖的比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江南水乡的清丽妩媚在你身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美丽,婀娜的身姿,美丽白皙的面庞,这是秭归给你的最好馈赠。无奈家乡的群山万壑留不住你。小桥流水的诗情画意虽是你所向往的田园生活,怎奈汉元帝的圣旨却要你去长安……你欲哭无泪。(写山水,其实是写人。)
来了长安,到了掖廷,看见金碧辉煌的宫殿,你心里曾有过说不出的欣喜。四周如云的美女都去给画师送礼以求得皇帝的宠幸,你摇摇头,不去理会。天真地认为自己的美丽不会埋没在后宫中,却没料到毛画师用手点在你画像上的瘕疵,成了你的致命残缺,冷清孤寂的生活过了一天又一天。曾经以为皇宫是温暖的地方,但现在你在里面瑟瑟发抖,以前的幻想成为泡影,你想逃。但怎么逃?(不流世俗的傲岸,也带出了作者自己的感悟。)
时匈奴单于来朝,你自请远行,皇帝看了你的上书,很随意地答应了,却没想到命运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你临走那天,丰容靓饰,竦动左右,皇帝见了你,惊为天人,但很快又追悔莫及。(作者随手一点,有生活的意义。)
随单于到了塞外,你内心的禁锢一下放松了,那里是个新天地。但很快你又寂寞了。生活风俗的差异使你无所适从,内心仿佛被抽空了,里面充斥的全是寂寞。你时常在冰冷的月下,将心灵的悲哀流淌成胡笳十八拍。那悲怆的琴声连大雁也不忍细听……(穿越千古的胡笳十八拍,成为绝响。)
但你的北行出塞化解了一百多年干戈的重冰。危难关头你挺身而出,完成了人格的升华,维持了汉匈奴双方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你舍小家为大家,选择 用柔肩去承受历史的重担,忍受着寂寞与悲凉。你是我们的骄傲!千载琵琶作胡语,昭君,你是站成在历史中永恒的风景。(高度评价昭君的出塞,有理性的分析。)
变式创新:
本文对昭君的评价极其到位,在对人物的刻画,点到为止。留下更多的空白,给人以想像。文学的天空,需要想像的翅膀,正是这一巧妙的留白,读者的思绪才能更好地飞翔。其次就是借助写景来刻画人物。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江南的山水,赋予昭君秀美的外在与似水般柔刚的灵魂。大漠的黄沙冷月,才更能衬托她那孤寂的心……正因如此,也便有了那千载的琵琶化作的胡语。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我们可以借鉴。本文写昭君,还可以选取他胡笳十八拍的内容,从内容入手分析她的形象,这个角度也容易出新。(吕毅然 荐评)
【精彩范文】
欣赏大自然
山东淄博临淄实验中学初三 徐柄棋
亮点导读:标题拟定匠心 选材典型精要
本文的针对自然的美而抒发的感想,是一首赞美自然的散文诗。
文章的结构很新颖。用题记的形式简洁导入,也是全文的统领。课文的主体部分,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写,层次条理清晰。每一个部分,都有一个小标题,在标题的拟定上,都用一四字偏正短语,用一定语突出各自季节的特征。在各个部分的组织材料上,也都在扣住季节的前提下,选取最能突出季节特征的材料。
四季是一首诗,是大自然亲手创造的诗。
——题记
(总起一笔,一个“诗”字,给文章定下感情的基调。)
灵动的春
每一年,第一个向我们报到的,无疑是春了。每一次,她都来得静静悄悄,一丝微风轻抹,田野也便有了鹅黄的嫩绿,当枝头也荡漾着些许淡绿,春,真的来了。(春来之早,点出了春来时的情态,有拟人的意味。)
春无疑是灵动的。(点出春的本质,过渡自然巧妙。)
清晨,少许的阳光懒懒地铺在河面上,给柔和的河面带上了些珍珠般的神秘。“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河面的垂柳,伴着这一阵风,也舞动着腰身,好似一个动人的少女。连树上的鸟//www.souquanme.com也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在这梦幻般的世界里,无人愿意去打扰。(和谐优美的画面,体现着“灵动”的意韵。)
我不奢望春天会给我带来繁花,只要春风遍布我心中每个角落,我就会充满信心,在黄叶上辍饮芳醇,耕着青春的犁铧。(不沉浸于事物的表面,而是理性看待事物的本质。)
潇洒的夏
仅仅一夜之间,夏便会用她的粗犷,豪迈代替了春的柔情蜜语。她那么潇洒,以至于春似乎都没留下什么足迹,到处呈现的便是夏的神气。(潇洒的夏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
清晨,纯蓝的天空让人感觉神清气爽,而悠悠悬挂在天空上的云朵也是一块白色的一块金色的,好像被洗染过似的。空气中也含着几分金黄,渲染着满目的葱绿,使周围的色彩斑斓绚丽。(从“细节”上写夏,让人沉醉流连,语言充满诗意。)
夏日刚到的暖风,惊醒了蛰伏已久的蝉。蝉鸣和着蝈蝈的二重唱,在风拂动树林时快时慢,时静时响的,这音乐便被映衬得更婉转了。(从声音的角度写夏。)
飘逸的秋
秋天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来临的。它不像春天那样,让我们为路边的一朵野花而惊喜;也不像冬天那样,让我们陶醉在那一场初雪的浪漫里。她那么飘逸,以至于都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不着秋之彩,但秋之情已露。)
当一片枫林染赤,再加上点潇潇细雨,那林间草地,也便是秋声了。在一片诗意的秋声中,秋虫的几声鸣叫,也有了几份洒脱的飘逸。(一个大的背景,听细雨潇潇与秋虫呢喃。)
傍晚,踏着斜阳的余辉,在林荫道上漫步,一片枯黄的叶子在空中转了几个圈后,最终落在地上,回归到母亲的怀抱。感觉那片树叶的飘逸,内心却涌起一份不明的惆怅。真可谓是:“一声梧桐一声秋,一枝芭蕉一分愁。”(有古人悲秋的情怀,使文章有了一顿的厚重感。)
唯美的冬
冬,它暮野苍茫,冷静凄清,但终也为自然之诗画上了一个完美又独特的句号。冬在我的眼中是自然的奇葩,漫天飞舞的雪花,傲霜而立的腊梅,“噼噼啪啪”打在窗台上的粒粒冰霰都在叙说着冬的心事。它们是如此的宁静、朴实、纯美、圣洁。冬,寒冷中磨砺着风骨,冰雪中蕴育着新的希望。它因为这份浪漫,也使冬天变得唯美起来。(选取角度很新颖,跳出了冬之寒冷而写。)
四季的诗歌,记录着春的灵动,夏的潇洒,秋的飘逸,冬的唯美。四季像四首歌,各有动人的旋律,又像一曲交响乐,高低错落的四个乐章,和谐地融为一体……四季是诗,四季是画,四季带给我们美好的享受,四季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它也记录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所经历的365个日日夜夜。(总结上文,句式整散结合,新颖而有意味。)
变式创新:
本文的的对自然的一首赞歌。面对自然这一大的话题,作者巧妙切块,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而写,用小标题的形式框定写作的内容。春可写点好多,为了避免散乱,用一“灵动”加以“限制”,围绕该点,所选材料就不会散乱。我们在写大的话题时,不妨借鉴这种方法,给大的话题切块,每一块加一小标题框定写作范围。这种化大为小的写法,值得尝试。该文还可以从某一个景物,如山水、人文景观等的角度切入,由此阐发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吕毅然 荐评)
呼唤绿色
山东淄博临淄试验中学初三 于龙瑶
亮点导读:层层深入巧论述 物象提升主题深
本文是一篇有关保护自然环境的文章。在环保已经成为全球人类的共识的今天,作者没有用大的道理来论述,说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而是通过自己身边绿是消失带给自己的惆怅失望入手,来呼唤绿色的回归。作者把理想中的自然与现实中的自然加以对比,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面对现实,作者的思绪突破时空,内容也便有了厚重。曾经的绿色丧失殆尽,谁之过?不言而喻,忧患意识更加鲜明。
如果仅仅停留在绿的层面,文章很平,也就没有起伏了。作者在结尾,由绿引申,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归于“绿”下,把“绿”的内涵加以扩大,主题更加深入。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引用歌词导入,有种悲凉的意味。)
每当我情不自禁的哼起这首歌时,对那小女孩的敬意油然而生,同时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我是个在高楼大厦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从没见过真正茂密的森林,碧绿的山野,至于自由自在的小鸟,潺潺的小溪,对我而言更是遥远的传说了。对于大自然所有的印象,除了书本和电视,剩下的也只是些道听途说。在我的脑海里,白天,天空从来都是灰蒙蒙的,夜晚,繁星满天的景象我更是不得而知了,偶尔还有银色的月光,独自在那儿寂寞。(两个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主题。)
闲暇时出去散散步,可是,城市的喧杂声会让我心烦意乱,汽车喷出的尾气让我不敢呼吸,更让我惨不忍睹的是时时会看到一棵粗壮的大树被砍倒,我仿佛听到了它们痛苦的呻吟声。谁能想象,如今贫瘠的黄土高原,曾经也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现在只有地下厚厚的煤矿能证明它往日的青葱与生机勃勃,滚滚的黄河,曾经也是清澈见底,而如今连长江都已变成黄河。无奈返回家中,虽然我养的几株盆花和森林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对于绿色环保只是杯水车薪。然而,我终于是见到了绿,看到了生命的色彩和希望。(思绪灵活,突破时空的局限,有深刻的环保意识。)
在上帝没有创造人类之前,就已创造了自然,而自然是和谐的。青山环有绿水,蓝天缀有白云,众星必会捧月,花香定和鸟语。单是山的秀丽,海的辽阔,就足已让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感谢上帝赐予我们如此美好的世界。(令人深思的一笔,文章的力度也就有了。)
绿色,是生命永恒的基色,是和平的使者,焕发着青春的活力。我爱绿色,任花季喧嚣纷攘,我仍愿默守一抹新绿,任岁月消逝,我心依旧。我呼唤绿色,呼唤和平,呼唤健康,愿绿的广袤,绿的深遂,绿的清远永驻心田。我以生命独有的绿色答复对生命的谢意。(抒发自己呼唤绿色的美好心愿,使主题大而深。)
变式创新:
本文是针对“绿”的消失而写的,因为美消失了,才加以“呼唤”,作者呼唤的不仅仅是绿,而是人类生活中消失了的美好的事物以及情感。作者选取的角度很巧,如果来呼唤所有的美,文章势必很大很空。作者选取绿的一点而写,点准也便于写深。最后由该点加以适当引申,涵盖面也就广了,对消失了的所有美好事物的呼唤,也就得到了体现。在写多个事物时,集中笔墨详细写一点,然后一提其余的手法,我们可以借鉴。该文还可以全部采用画面组接的形式而写,如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一样,写回忆中的绿、现实中的绿,理想中的绿,把这三部分有机交叉融合,也会写出一篇好文章。 (吕毅然 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