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 满江红
全文丶赏析。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用岳武穆原韵。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至于今,遗饼纪征东,民怀切。
会稽耻,终当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郁达夫留词不多,且多写交往应酬,这首写于1937年9月的《满江红》却独辟蹊径,与他不久后游于山题写的七绝《游于山戚公祠》及此前过杭州写的《过岳坟有感》一样,痛切抒发感时伤事决心报国的壮志豪情,一股雄迈千古之英气咄咄逼人。时值七七芦沟桥事变及八一三上海战事不久,郁达夫从上海绕道宁波,杭州到福州。当年九月国共二度合作,抗战全面展开。郁达夫到达福州后,毅然投入抗日宣传活动。处此祖国危亡之秋,诗人登上福州于山顶,凭吊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一股怀古伤时,以古代民族英雄岳飞和戚继光的精神品格自勉自砺的民族豪情便油然而生。
于山,是福州城内三山之一,与西北向乌山,东北向之屏山鼎峙而立,居市中心繁华区南门兜附近,山上有平远台,醉石,思儿亭等古迹。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抗倭名将戚继光率领戚家军自浙江入闽助战,一路南下,于沿海诸县福鼎、霞浦,力克倭寇,又设谋一举捣毁宁德横屿的倭寇老巢,次年再入闽,直捣罗源、连江、福清、兴化。经无数次大战役,横扫福清牛田,捣毁莆田牛墩,所向披靡,一路奏捷。还配合俞大酋剿平广东倭寇,彻底解决东南倭患,很为中华民族争了气。翌年凯旋,班师回浙,经过福州,父老乡绅于平远台设宴饯送,刻石纪功。后人并于此建戚公祠以纪念。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开篇压顶以惋叹口吻追述三百年前我华夏何等威壮,傲立于世界东方,可自戚续光抗倭以后一段时日,三百年来华夏盛势渐衰。先是满清入关建立清王朝,然自嘉庆以后,鸦片战争,列强侵入国土任宰,支离破碎。九一八,炮轰沈阳,七七事变进军华北,战火蔓延,华夏处于生死存亡之秋。三百年中虽也有过许多仁人义士奋起兴国运策,均因当局腐败而不见效用,为此诗人扼腕长叹:“我华夏威风久歇,是啊,面对英国炮轰就敲开了国门;英法联军屈辱条约以及俄国大片割地赔款,我们是节节败退,任其烧掠抢夺,圆明园也毁于强盗的烧掠之中;而今日寇又以势如破竹之势侵犯中华。为此诗人无限感慨:“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以反问口吻突出了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卓著功勋。据明史记载,戚继光抗寇,身先士卒,图“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酋(俞大酋)上”。其艰苦卓绝,与俞大酋配合,终平东南倭患,为中华民族反抗日本侵略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一联概写了戚继光十年抗战的雪耻决心,英雄气概和丰功伟绩。这里包含许多史实。上联写从嘉靖中“备倭山东”开始,到他调任浙江平倭,到建戚家军,斩关夺隘,屡挫日倭,使倭寇闻风丧胆,震动中外。“拔剑”句十分形象且简约,写他显赫功绩,英雄胆气和巨大威慑力,“拨云”句则想象大胆,极能突出他拨云见月证心的决心和拨开妖氛见天日的军政功勋。“到于今”三句借一典型“遗饼”细节,从人民群众世代怀念民族英雄的角度写戚继光功垂千古,流芳百代的英风,逐渐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影响且一直鼓舞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为保卫中华江山和利益英勇奋战。“遗饼”自然指流传至今的闽浙民间的“继光饼”,这是戚家军平寇忙碌,无暇做饭而用的干粮,其流传自然点示出人民千古深切怀念英雄的情感。
如果说上阕倾向于缅怀戚公功勋,那么下阕则是侧重写凭吊英风了。诗人缅怀是感事伤时,而凭吊英风是联想引发,表达诗人慷慨激昂的抗战信念。1937年的中国,形势十分险恶,而局面又万分复杂。七七事变之初,日寇凶顽至极而国民党取不抵抗政策,华北大片沦陷;“八一三”日寇进攻上海,虽有十九军顽强抵抗,但仍逃不了沦亡命运,中华民族存亡命运未卜,这对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是生死抉择时刻。好在当年九月,国共重启二度合作,这给诗人一个极大的惊喜。“会稽耻,终当雪;楚三户,教秦灭。”诗人不由发出坚定豪迈的战斗口号,表达中华民族不甘屈辱的时代强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从没向外族外侮低下过高贵的头,不是吗?战国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报了夫差吞灭越国的“会稽之耻”;三百年前,倭凶大扰浙东北,陷绍兴临山卫,转掠松阳等地,戚继光抗倭十年也终雪“会稽之耻”。“楚三户,教秦灭”,典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语,词中意谓中华民族有能力将任何侵略者赶出国门,这四句短促而有力,既是对戚继光的凭吊,称颂,也是对眼前倭寇后代日本帝国主义的蔑视,又是对中华民族必胜的信念,更是对中国人民的激励。“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诗人祈愿戚公在天之灵要保佑子孙一举战胜日寇,祖国河山完美无缺。诗人企盼这一天早日到来,由此可见诗人用心何其良苦。下一联“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又写到戚公抗倭大胜班师福州于于山庆功酣饮一事。通过一“酣醉”、一“悲啼”两个细节对应极力渲染戚继光庆功之时一悲一喜的心理历程,从而赞颂戚继光大敌当前的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身为抗倭功勋的戚继光却独倚亭畔,暗自悲泣神伤。他神伤什么?神伤自己杀敌心切,竟不分青红皂白,亲自下令斩杀了自己的长子戚狄平。宁德明代以来有传说,盘踞宁德日倭大本营在横屿岛,栅栏碉堡十分坚固,难以近岸强攻;周遭又是海涂,难以立足,戚家军多次进攻,均未得手。经多次谋划且听取捕鱼老渔民建议,宜以木为撬,(类雪橇,渔民以此进行海涂作业,进退自如。)铺草,上坐人,乘海潮退却时集兵攻岛。进攻那日,戚公长子戚狄平率子弟兵踏撬飞驰前进,眼见快近横屿,他回头看看战士跟上没有,戚公远远望见,以为其子身为指挥,临阵回头,是怯阵之举,竟下令斩首示众以儆效尤,众将劝止不住。在众将士勇猛冲锋下,倭寇老巢终被捣毁。史载该役斩杀倭首二千六百余级。紧接次役,戚公又乘胜直捣福清牛田、莆田牛墩等东南宿寇,而后班师返回福州。诗人这里虽然也为戚公惋惜,但更主要的是称扬戚继光大义灭亲的高尚情怀。这种描写从现在说是颇为人性化的文学笔法,英雄并非无情汉,他也有七情六欲。大敌当前,他义不容私,尽管杀子是大意疏忽;而在事后空暇之时,怜子爱心又黯然涌动。深层之意无疑是特别突出戚公为拯国难能斩却一切私念,包括亲子性命的英雄情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这是本词的收束句。诗人深为戚公的大义所感动,站在于山的蓬莱阁畔,诗人觉得应为祭奠英雄的在天之灵,一酹千杯酒、一洒千行泪。读词至此,身为读者,我们心情也难以平静,不由然也伴随诗人一道洒下了共鸣的热泪。
写下此词,诗人意犹未尽,嗣后他二登于山,又赋一首《游于山戚公祠》绝句,句云:“于山岭上戚公祠,浩气仍然溢两仪。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倭寇渡江涯。”诗人冀望而今如有戚继光一样的猛将义将,那么日寇怎敢犯边略境?诗人对于抗战政府的寄望是多么的热切!
不久,抗战形势日紧,诗人毅然决定奔赴南洋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以唤醒东南亚人民共同对抗企图猖狂霸吞全亚洲的日本帝国主义。诗人一边秘密宣传,一边却被迫担任翻译,一九四五年日寇败亡前夕,诗人竟为日寇宪兵队识破身份,暗杀于苏门答腊,为祖国为抗日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诗人用自己的热血实践了“教秦灭”的宏伟诺言。
郁达夫曾经用过哪些诗句形容福州女子
急求!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
青年会的福州青年会
福州青年会地处福州市解放大桥桥头。为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筹建。1910年,62岁的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接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后,为了让青年会成员有个固定的活动会所,便于联络各界人士,于1912年在苍霞洲筹建新会所。黄乃裳筹集资金5万余元,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捐资12万美元,以及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美国基督教公理会、英国基督教圣公会等共同筹集的资金用于修建青年会会所。会所主楼选址在台江苍霞洲,建筑面积为8156.4平方米,于1916年建成。大楼濒临闽江万寿桥畔,规模宏大,气派非凡,曾是福州近代最早、最大的一座综合大楼。整座楼房由红砖砌成,前楼三层,后楼四层,中间天井相隔。地板则全用上等楠木铺设。大楼内设有福州当时唯一的室内灯光篮排球两用球场。福州第一部无声电影就在这里放映。
著名的文学家郁达夫流亡南洋期间,自称“原籍福建”, 郁达夫曾三次到福州,在青年会四楼的一间临江房子里住了五六个月,郁达夫的作品中多处提到青年会。1936年初,郁达夫抵达福州。他在所著的《闽游滴沥》中这样描述窗外的月夜:“在南台的高楼上住下的第一晚,推窗一看,就看见了那一轮将次圆满的元宵前的皓月,流照在碎银子似的闽江细浪的高头。”而福州的闽江在郁达夫笔下则被描绘成“中国的莱茵河”。
曾为福州市标志性建筑、拥有近百年历史的福州青年会旧址被列入2008年福州市台江区重点商贸项目。保留其20世纪初的建筑风格,恢复其当年作为休闲娱乐俱乐部的功能,成为集餐饮、娱乐、商业、休闲于一体的一站式消费中心,类似“上海新天地”和“北京798”风格的新时代文化创意会所。
郁达夫的满江红的诗歌背景
会稽耻,终当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郁达夫留词不多,且多写交往应酬,这首写于1937年9月的《满江红》却独辟蹊径,与他不久后游于山题写的七绝《游于山戚公祠》及此前过杭州写的《过岳坟有感》一样,痛切抒发//www.souquanme.com感时伤事决心报国的壮志豪情,一股雄迈千古之英气咄咄逼人。时值七七芦沟桥事变及八一三上海战事不久,郁达夫从上海绕道宁波,杭州到福州。当年九月国共二度合作,抗战全面展开。郁达夫到达福州后,毅然投搜趣网入抗日宣传活动。处此祖国危亡之秋,诗人登上福州于山顶,凭吊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一股怀古伤时,以古代民族英雄岳飞和戚继光的精神品格自勉自砺的民族豪情便油然而生。
写下此词,诗人意犹未尽,嗣后他二登于山,又赋一首《游于山戚公祠》绝句,句云:“于山岭上戚公祠,浩气仍然溢两仪。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倭寇渡江涯。”诗人冀望而今如有戚继光一样的猛将义将,那么日寇怎敢犯边略境?诗人对于抗战政府的寄望是多么的热切!
不久,抗战形势日紧,诗人毅然决定搜趣网奔赴南洋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以唤醒东南亚人民共同对抗企图猖狂霸吞全亚洲的日本帝国主义。诗人一边秘密宣传,一边却被迫担任翻译,一九四五年日寇败亡前夕,诗人竟为日寇宪兵队识破身份,暗杀于苏门答腊,为祖国为抗日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诗人用自己的热血实践了“教秦灭”的宏伟诺言。
跪求:郁达夫《闽游滴沥》
谁有其全文?先谢了!曾经到过福州的一位朋友写信来,说福建留在他脑子里的印象,依次序来排列,当为:第一山水,第二少女,第三饮食,第四气候。福建的山水,实在也真美丽;北峙仙霞,西耸武夷,蜿蜒东南直下,便分成无数的山区。地气温暖,微雨时行,以故山间草木,一年中无枯萎的时候。最奇怪的,是梅花开日,桃李也同时怒放;相思树,荔枝树,榕树,杜松之属,到处青葱欲滴,即在寒冬,亦像是首夏的样子。
闽江发源浦城县北渔梁山下,亦称建溪,又叫剑江,更有一个西江的别号;大抵随地易名,到处收纳清溪小水,曲折而达福州,更从南台折而向东向南,以入于海。水色的清,水流的急,以及湾处江面的宽,总之江上的景色,一切都可以做一种江水的秀逸的代表;扬子江没有她的绿,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静。人家在把她譬作中国的莱茵,我想这譬喻总只有过之,决不会得不及。
你试想想,福建既有了那么些个山,又有了这么大的一条水,盘旋环绕,终岁绿成一片,自然的风景,那里还会得比别处更差一点儿?然而“逢人都问武夷山”,仿佛是福建的景致,只限在闽西崇安的一角,除了九曲的清溪,三十六峰的崇山峻岭而外,别的就不足道似的,这又是什么缘故?想来想去,我想最大的原因,总还是在古代交通的不便。因为交通不便之故,所以外省的人士,很少有得到福建来的;一二个驰骋中原的闽中骚客,懒得把乌龟山,蛇山,老虎山,狮子山等小山浅水,一一的列举出来,就只言其大者著者的武夷山来包括一切;于是外面的人,只晓得福建仅有武夷的三三六六,而返射过来,福建人也只知道唯有武夷山是值得向人夸说的了。其实呢,在闽江的两岸,以及从闽东直下,一直至诏安和广东接壤的海滨一带,都是无山不秀,无水不奇的地方;要取景致,非但是十景八景,可以随手而得,就是千景万景,也不难给取出很风雅很好听的名字来,如我们故乡西湖上的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之类。
说虽则如此的说,但因尘事的劳人,闽南闽北,直到今日,我终还没有去过,所以详细的记叙,只好等诸异日;现在只能先从实地见过到过的地方说起,还是来记一点福州以及附廓的山川大略罢。
周亮工的《闽小记》,我到此刻为止,也还不曾读过;但正在托人搜访,不知他所记的究竟是些什么。以我所见到的闽中册籍,以及近人的诗文集子看来,则福州附廓的最大名山,似乎是去东门外一二十里地远的鼓山。闽都地势,三面环山www.souquanme.com,中流一水,形状绝像是一把后有靠背左右有扶手的太师椅子。若把前面的照山,也取在内,则这一把椅子,又像是面前有一横档,给一二岁的小孩坐着玩的高椅了。两条扶手的脊岭,西面一条,是从延平东下,直到闽侯结脉的旗山;这山隔着江水,当夕阳照得通明,你站上省城高处,障手向西望去,原也看得浓紫纟因 ;可是究竟路隔得远了一点,可望而不可即,去游的人,自然不多。东面的一条扶手,本由闽侯北面的莲花山分脉而来,一支直驱省城,落北而为屏山,就成了上面的一座镇海楼镇着的省城座峰;一支分而东下,高至二千七八百尺,直达海滨,离城最远处,也不过五六十里,就是到过福州的人,无不去登,没有到过福州的人,也无不闻名的鼓山了。鼓山自北而东而南,绵亘数十里,襟闽江而带东海,且又去城尺五,城里的人,朝夕偶一抬头,在无论什么地方,都看得见这座头上老有云封,腰间白墙点点的瑰奇屏障。所以到福州不久,就有友人,陪我上山去玩;玩之不足,第二次并且还去宿了一宵。
鼓山的成分,当然也和别的海边高山一样,不外乎是些岩石泥沙树木泉水之属;可是它的特异处,却又奇怪得很,似乎有一位同神话里老出来的艺术巨人,把这些大石块,大泥沙,以及树木泉流,都按照了多样合致的原理,细心堆叠起来的样子。
坐汽车而出东城,三十分钟就可以到鼓山脚下的白云廨门口;过闽山第一亭,涉利见桥,拾级盘旋而上,穿过几个亭子,就到半山亭了;说是半山,实在只是到山腰涌泉寺的道路的一半,到最高峰的山力山则———俗称卓顶———大约总还有四分之三的路程。走过半山亭后,路也渐平,地也渐高,回眸四望,已经看得见闽江的一线横流,城里的人家春树,与夫马尾口外,海面上的浩荡的烟岚。路旁山下,有一座伟大的新坟,深藏在小山的怀里,是前主席杨树壮的永眠之地;过更衣亭,放生池后,
涌泉寺的头山门牌坊,就远远在望了,这就是五代时闽王所创建的闽中第一名刹,有时候也叫作鼓山白云峰涌泉院的选佛大道场。涌泉寺的建筑布置,原也同其他的佛地丛林一样,有头山门,二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后大殿,藏经楼,方丈室,僧寮客舍,戒堂,香积厨等等,但与别的大寺院不同的,却有三个地方。第一,是大殿右手厢房上的那一株龙爪松;据说未有寺之先,就有了这一株树,那么这棵老树精,应该是五代以前的遗物了,这当然是只好姑妄听之的一种神话;可是松枝盘曲,苍翠盖十余丈周围,月白风清之夜,有没有白鹤飞来,我可不能保,总之以躯干来论它的年纪,大约总许有二三百岁的样子。第二,里面的一尊韦驮菩萨,系跷起了一只脚,坐在那里的。关于这镇坐韦驮的传说,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故事,现在只能含混的重述一下,作未曾到过鼓山的人的笑谈,因为和尚讲给我听的话,实际上我也听不到十分之二三,究竟对与不对,还须去问老住鼓山的人才行。
从前,一直在从前,记不清是那一朝的那一年了,福建省闹了水荒呢也不知旱荒;有一位素有根器的小法师,在这涌泉寺里出了家,年龄当然还只有十一二岁的光景。在这一个食指众多的大寺院里,小和尚当然是要给人家虐待,奚落,受欺侮的。荒年之后,寺院里的斋米完了,本来就待这小和尚不好的各年长师兄们,因为心里着了急,自然更要虐待虐待这小师弟,以出出他们的气。有一天风雨雷鸣的晚上,小和尚于吞声饮泣之余,双眼合上,已经朦胧睡着了,忽而一道红光,照射斗室,在他的面前,却出现了那位金身执杵的韦驮神。他微笑着对小和尚说:“被虐待者是有福的,你明天起来,告诉那些虐待你的众僧侣罢,叫他们下山去接收谷米去;明天几时几刻,是有一个人会送上几千几百担的米来的。”第二天天明,小和尚醒了,将这一个梦告诉了大家;大家只加添了些对他的揶揄,那里能够相信?但到了时候,小和尚真的绝叫着下山去了,年纪大一点的众僧侣也当作玩耍似的嘲弄着他而跟下了山。但是,看呀!前面起的灰尘,不是运米来的车子么?到得山下,果然是那位城里的最大米商人送米来施舍了。一见小和尚合掌在候,他就下车来拜,嘴里还喃喃的说,活菩萨,活菩萨,南无阿弥陀佛,救了我的命,还救了我的财。原来这一位大米商,因鉴cRhHadHAfK于饥馑的袭来,特去海外贩了数万斛的米,由海船运回到福建来的。但昨天晚上,将要进口的时候,忽而狂风大雨,几几乎把海船要全部的掀翻。他在舱里跪下去热心祈祷,只希望老天爷救救他的老命。过了一会,霹雳一声,桅杆上出现了两盏红灯,红灯下更出现了那一位金身执杵的韦驮大天君。怒目而视,高声而叱,他对米商人说:“你这一个剥削穷民,私贩外米的奸商,今天本应该绝命的;但念你祈祷的诚心,姑且饶你。明朝某时某刻,你要把这几船米的全部,送到鼓山寺去。山下有一位小法师合掌在等的,是某某菩萨的化身,你把米全交给他罢!”说完不见了韦驮,也不见了风云雷雨,青天一抹,西边还现出了一规残夜明时的月亮。
众僧侣欢天喜地,各把米搬上了山,放入了仓;而小和尚走回殿来,正想向韦驮神顶礼的时候,却看见菩萨的额上,流满了辛苦的汗,袍甲上也洒满了雨滴与浪花。于是小和尚就跪下去说:“菩萨,你太辛苦了,你且坐下去息息罢!”本来是立着的韦驮神,就突然地跷起了脚,坐下去休息了———
涌泉寺的第三个特异之处,真的值得一说的,却是寺里宝藏着的一部经典。这一部经文,前两年日本曾有一位专门研究佛经的学者,来住寺影印,据说在寺里寄住工作了两整年,方才完工,现在正在东京整理。若这影印本整理完后,发表出来,佛学史上,将要因此而起一个惊天动地的波浪,因为这一部经,是天上天下,独一无二的宝藏,就是在梵文国的印度,也早已绝迹了的缘故。此外还有一部血写的《金刚经》,和几时菩提叶画成的藏佛,以及一瓶舍利子,也算是这涌泉寺的寺宝,但比起那一部绝无仅有的佛典来,却谈不上了。我本是一个无缘的众生,对佛学全没有研究,所以到了寺里,只喜欢看那些由和尚尼姑合拜的万佛胜会,寺门内新在建筑的回龙阁,以及大雄宝殿外面广庭里的那两枝由海军制造厂奉献的铁铸灯台之类,经典终于不曾去拜观。可是庙貌的庄严伟大,山中空气的幽静神奇,真是别一个境界,别一所天地;凡在深山大寺,如广东的鼎湖山,浙江的天目山,天台山等处所感得到的一种绝尘超世,缥缈凌云之感,在这里都感得到,名刹的成名,当然也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