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代集市繁华热闹的诗句有哪些?
送友游吴越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译文:要去越地,必须从吴地经过,因为吴EygQCQ越接壤。桔和莲皆吴越名产,吴越种桔与莲,无水不生。灯火通明的夜市,春风沉醉的夜晚,桥边灯火辉煌,寺外舳舻辐辏。吴越之人多好客之风,你此去可能要待很长时间,乐而忘返了。
扩展资料:
这是首送别之作,由于诗人的朋友要去吴越旅行,诗人在为朋友游吴越而高兴,其中还有些羡慕。因为杜荀鹤曾到过那里,见过那儿美妙的风景,因此他便给朋友当起了向导,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以写实的笔法,为朋友热情地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吴越风情画,并像个导游似的,在画图里为朋友用重墨圈点了必游的景点:陆上赏丹桔,水上观粉荷,挑灯逛夜市,乘船访幽刹,饮食住宿可投好客的水乡人家。
描写古代夜市繁华热闹的句子有哪些?
1.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唐代杜荀鹤《送人游吴》
释义: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
2.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唐代杜荀鹤《送友游吴越》
释义:灯火通明的夜市,春风沉醉的夜晚,桥边灯火辉煌,寺外舳舻辐辏。
3.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唐代王建《夜看扬州市》
释义: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
4.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宋代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释义: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5.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宋代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释义: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描写古代街道繁华热闹的句子有哪些?
1、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2、小巷两边是破旧而古朴的长满青苔的临近平民院落的院墙,有些院墙上还铺陈着密密麻麻绿油油的爬山虎藤蔓,在狭长的阴影下,似乎将这夏季洛阳的闷热扫荡走了一些,有了些许清凉的感觉。
3、街道两旁店肆林立,薄暮的夕阳余晖淡淡地普洒在红砖绿瓦或者那眼色鲜艳的楼阁飞檐之上,给眼前这一片繁盛的洛阳城晚景增添了几分朦胧和诗意。
4、随意在繁闹的大街上徜徉着,脚下一片轻盈。绚烂的阳光普洒在这遍眼都是的绿瓦红墙之间,那突兀横出的飞檐,那高高飘扬的商铺招牌旗帜,那粼粼而来的车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张张恬淡惬意的笑脸,无一不反衬出盛唐民众对于泱泱盛世的自得其乐。
5、洛阳的景观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热风拂面,行走在唐人间,萧睿眼望着体味着这盛唐洛阳的繁华喧嚣,心头没来由地一喜,又是一叹:洛阳,是当时的世界名城,丝绸之路的东端,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然而,这座名城又无数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两军对垒的战场,宏伟的宫殿,繁华的市区,几度化为丘墟,又几度繁盛。
6、中心是一座虹形大//www.souquanme.com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
求描写古代夜市的句子,要带有繁华热闹的意思,
汉代市场名目繁多,有直市、狱市、肉市、军市、官市、关市等;按经营时间来划分,则有早市、大市、夕市、夜市4种。许慎在谈到邠地夜市时,特地加上了一个“俗”字,强调此地的夜市是一种传统的风俗习惯,由来已久。
隋唐时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夜市。唐朝人方德元在他的《金陵记》中就记载了金陵的夜市:“富人贾三折夜方囊盛金钱于腰间,微行夜中买酒,呼秦女,置宴。”到了唐代,夜市的发展由北方向南方推进,全国的大中城镇都有一定规模的夜市活搜趣网动。诗人杜牧在《泊秦淮》诗中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中就描写了金陵秦淮河边纸醉金迷的夜市景象。
到了南宋,夜市更是盛况空前,临安城(今浙江杭州)尤甚。据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记载,当时临安夜市十分热闹,什么衣帽扇帐,盆景花卉,鱼鲜猪羊,糕点蜜饯,时令果品,应有尽有。仅从风味小吃来看,李仁坊卖澄沙团子,秦安坊卖十色汤团,市西坊卖泡螺滴酥,太平坊卖麝香糖等。“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搜趣网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有些城市冬季亦有夜市,尤其是娱乐场所,饭店酒肆营业至深夜;一般卖到三更以后,除固定摊点以外,还有头顶肩挑沿街串巷叫卖的零担。宋朝人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称其“与日间无异,坊巷市井,买卖并朴,酒楼歌唱,直到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桴动,甚至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天伦四时皆然。”临安的夜市在江南颇有盛名,夜市直早市,通宵达旦。
明朝时,田汝成在他所著的《西湖游览志余》赞临安夜市秩序良好:“篝灯交易,识别钱真伪,纤毫莫欺。”明人翟宋吉还有一首诗描写杭州夜市的盛况:“销金小伞揭高标,江藉青梅满担挑,依旧承平风景在,街头吹彻卖场箫。”诗中情景交融,描绘出繁华的夜景。
急求一些描写古代集市的词句。
集市大约起源于殷、周时期。《易系辞》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但在唐以前,除了少数出产单一产品的地区或乡村外(如唐玄宗时在北部边界设马市),一般是没有销售单一商品的专门集市的。
到了唐代,集市设有市令官,主要管理市场交易,并规定午时击鼓三百下,商人始能入市。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而散市。
集市的形式很多,名称也不一样。据《五杂俎》记载:“岭南之市谓之虚,言满时少,虚时多也。西蜀谓之亥。亥者,痎也。痎者,疟也,言间一作也。山东人谓之集。”所以旧时有“趁虚”、“赶市”等种种说法。还有各地流行的庙市(也叫庙会)、香市等。庙市一般是一年一度,为期约三五天。香市一般在春季汛期进行,也是一种大规模的集市贸易。
宋代还出现了夜市和早市。夜市一般至晚三更而止。早市一般始于五更。
商品生产有了更大发展,集市形式也日渐多样,专门集市的出现,便是这种多样之一。
古代专门集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季节性的,一种是非季节性的。季节性的专门集市,大多出售的是节令商品,如《成都古今记》载:“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宝市(即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非季节性的专门集市,则大多销售的是生活必需品,如菜市、渔市、米市、茶市、马市等。
有趣的是在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学市”、又称“槐市”,据说是汉朝王莽建议创立的,槐市“列槐数百行为隧,无墙屋,诸生朔望(每月初一和十五)会,且各持货物及经、传、书、记、笙、磬、乐、器,相与买卖,雍容揖让,论义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