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副对联来描写论语十二章(关于论语十二章的对联请帮找答案)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几句写一段话摘要学习是件苦乐交融的事情,俗话说的好:(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我们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我们要向身边的人学习......

用一副对联来描写论语十二章(关于论语十二章的对联请帮找答案)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几句写一段话

摘要 学习是件苦乐交融的事情,俗话说的好:(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我们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我们要向身边的人学习,要(见贤思齐),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生活中一定有我们的老师.学习是件长久的事,要(死而后已),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们不要让别人代替完成,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干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根据论语十二则编个对联

上联:朝闻道夕死可矣;
下联:今而后吾知免夫。
上联语出《论语 里仁》,意思是: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要我当晚死去也可以。
下联语出《论语 泰伯》,意思是:从今以后,我才晓得自己的身体会免于毁伤了。

对对联:请根据《论语十则》中的内容将下联补出来

对对联:请根据《论语十则》中的内容将下联补出来上联:见贤思齐能正身 下联:_____________可为师2.送别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些诗歌寄寓了惜别的深情,请你写出连续的且是七言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3放入沸水的青蛙奋力一跃,获得了生机,而放入温水的青蛙,却对渐渐加热的水毫无感觉,最后失去了生机,这正应了孟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见贤思齐能正身 温故知新可为师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 《孟子》中说道"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关于论语十二章的对联请帮找答案

关于论语十二章的对联请帮找答案

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www.souquanme.com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扩展资料:

什么样的人读《论语》。

第一种人,是有成德愿望的人。

就是说我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我想在道德上有进步,从普通人成为一个君子,我内在有这样的愿望,并被这样的愿望所驱使去读《论语》。要想增强内在之美,过价值人生,有所树立,活得高贵些,活得高尚些,就一定会去读《论语》。

北宋有位大儒者,名//www.souquanme.com叫周敦颖,学者称为“濂溪先生”,周濂溪提出过“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说法,读书人向往贤达,贤达向往圣人,圣人企慕与天合一。一个向往一个,一层向往一层,从普通人到士到贤再到圣,最后与天合一。

整个就是由“希”导引出的伦理品质增长或道德水平提高的这样一个顺序。这不仅是周濂溪的主张,也是宋代知识界的实际情况。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有成德愿望的,说实在的在今天已经相当不多了,这是我们的遗憾。

如果一个社会,有成德愿望的人不多,那么社会就不会有更强的可信性甚至可靠性,让人留恋的地方会越来越少。大家看谁都不是那么一回事,这个社会就没意思了,不值得留恋了。

我们不是怨恨也不必怨恨这个社会,今天的社会相对传统社会而言,社会的发展就使得它成了这个样子,谁也扭转不了。但是,在今天这样的社会里,有成德愿望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

成德的教育,在传统社会里是一个基本的课业,每个人都必须修德。今天没有必要要求所有人都成为君子,即使有这样的要求也会因为不合时宜而流于空谈,收不到实际的效果,也不可能收到实际的效果。心里真正有成德愿望的人少了,这是个事实。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重大的遗憾!

其实有成德愿望的人,似乎还可以划分出两种。一种是相信人和社会会朝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人;既然相信社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就不会放弃自己的努力,不愿被社会落下。另一种是自己想学好的人。这两种人就算是有成德愿望或者容易产生成德愿望的人。

自己学好,发现哪里不好,这件事做得不好,对不起人家,心里有这种道德自觉的能力,就会努力改进,这样的人就是有成德愿望的人了,这样的过程也就是成德的过程。

尽管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仍然有,甚至可以说无论到什么样的时候,都不可能没有,因为这是人类社会,而不是动物种群,所以就会有价值的追求,就会有为理想而作的努力。

韦政通先生认为,要阐明孔子学说的人,是读《论语》的第二种人。

其实还可稍作扩展,研究儒学的学者和研究中国思想文化的学者。这种人读《论语》,是为了阐明孔子的学说以及孔子的思想和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的关系。他们为了理清中国思想的源流,找寻中国文化的源头,不得不去读《论语》。

比如要讲《论语》,或者要写一篇儒学的文章,涉及《论语》或孔子的思想,如果没读过《论语》,那是蒙人,那是蒙世,自己也说不过去。

读《论语》的第三种人,是有主观体认的自得者

他们通过人生实践,走了三四十年、五六十年甚至七八十年,走到中壮年,走到老暮年,走到日薄西山,只要一息尚存,就可能因为自己的遭遇或者经历,回过头来翻一翻《论语》,发现自己走过的一生怎么很多都被圣人揭示过了,发现《论语》中的某句话说得跟自己的人生体会不谋而合。

比如在《论语》的《为政》篇中,孔子讲了自己在不同人生时段上的心理和做法,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这种对于人生的体会,点醒了很多人,使很多人觉得与自己甚至不谋而合,由此后悔自己怎么不早一些研读《论语》,亲近圣人。实际这不是妄自尊大,因为圣人也是人,圣人也如我们一样,实实在在在这个世界上走过一遭,所以我们完全可能和圣人有相同或者相类似的人生感受。

当然,很多人,甚至很多自以为与孔老夫子的人生体会不谋而合的人的自我感觉,未必就是准确的和正确的。

比如有人以为“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是少年时要好好学习,“三十而立”就是三十左右就当了很大的官,有名望、有地位、有钱有势,别人没有办法不重视。我们要相信,这可能真是www.souquanme.com他的人生体会,他真以为孔子的话语就是这样的意思。

但是“志于学”与“好好学习”有本质上的大差别。“志于学”是因立志而向学,并以学来养志。“志于学”,是君子之学,只有君子才会志于学,也只有志于学才会成为君子。

志于学是有价值目标的学、有用力方向的学、是有志者之学,也只有有志者,才能真正地致力于学,不懈怠、不间断、不偷懒、不做给别人看。

儒学为什么叫做“为己之学”,而不叫“为人之学”或者“为他之学”。这就是秘密所在,其要义在于学习首先一定是为了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长和自己道德人格的不断完善,而不是做给别人看,以示自己好学或者学得不错。

有无志,是衡量是否会学、是否善学,甚至是否能学和其学是否有意义的最原则的分判。志于学和随便学学或者为了哪怕是直接的生存目的的学习,比如技能培训、职业培训之HAJwuAh类,是有异常重大的差别的。

我觉得,根本没有必要为了迎合社会的低俗心理需求而故意曲解经典,不要为了世俗的好恶,而转移经典的价值指向。我们自然不应当为了满足圣人的好恶,而使现代人放弃对于感性生活的追求,但也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迎合世俗,削圣人之足,以适现代生活之履。

其实上面关于“三十而立”的说法,更有明显的理解错误。“三十而立”,不是说三十岁就当了大官,发了大财,或者学会了圆滑的处世方略。“立”,自然包含有所成就的意思和内涵,但是关键是在为人的有坚守和处世方面的守信义,是人已成熟的意思。

有主张而不随顺世俗,有见解而不矮人看戏,有信守、有尊严,而不是学会了趋炎附势,讨好权贵,卑躬屈膝以谋衣食。无所立,就不会有真自我,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获得别人真正意义上的尊重的。

至于对“不惑”、“知天命”、“耳顺”等的解释就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当然这是后话,现在我只是在这里告诉大家,有了一定的人生体会,猛然间感到与圣人的说法不谋而合,于是返回头来读一读或者开始品读《论语》,总会有所收获。这是第三种读《论语》的人。

以上就是韦政通先生所讲的读《论语》的三种人。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也有上述三种以外的人读《论语》,有的还很明显成为固定的一类,比如总是试图想着找点儒家的缺点或者毛病的一些读书人。

这些人中,有的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或者为其流波所及,他们未必完全来自自觉,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目的,这里自然包括修正传统的不足,改造民族性的社会目标,当然也有的只是为了标新立异,显示自己有见识,或者更有甚者仅仅就是为了自己的自由化的感性欲求能够不被指责等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参考资料HAJwuAh:百度百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根据"论语十则"课文拟一幅对联

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对联
但后人将一些词句摘拣出来,组成对联,称为“集句联”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而后吾知免夫。
上联语出《论语 里仁》,意思是: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要我当晚死去也可以。
下联语出《论语 泰伯》,意思是:从今以后,我才晓得自己的身体会免于毁伤了。
五言联: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8201940.html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