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中秋节月圆人却不圆(少一人团聚)的诗句。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
全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
全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翻译: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扩展资料: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岳飞含冤去世后,本来有5人跪在他墓前,现在咋少了1个人?
岳飞含冤去世后,本来有5人跪在他墓前,现在咋少了1个人?岳飞含冤去世以后,本来有5个人跪在他的墓前,但是后来就少了一个人。那是因为这个人是一个无名小卒,根本就不配跪在岳飞面前,所以被扔进了西湖。
说起岳飞来,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他是一位抗金名将,一生忠君报国,但是最后却被奸人陷害,含冤而死,想当初,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后来是一位狱卒冒着生命危险偷偷的为岳飞收尸的,后来在宋孝宗时期,岳飞得以平反昭雪,到了明朝时候,国家在岳飞的陵墓前修建了当初陷害过岳飞的奸臣跪像。一开始的时候是三个奸臣跪像,后来清朝的时候,根据调查,还有另外两位曾经参与过陷害岳飞的人,于是岳飞墓前的跪像变成了五个。
这5个跪像包括秦桧夫妇,张俊,万俟卨,还有罗汝楫。然而直到现在,岳飞墓前只剩下了四座跪像,少了一座。这件事情还要从头说起。在明朝的时候,很多人都非常的崇拜岳飞,为了能够弘扬岳飞的这种精神,同时也为了让那些奸臣受到惩罚,于是就提议塑造了这些跪像。一开始的时候,是先塑造了三座跪像,那就是秦桧夫妇,还有万俟卨的跪像。
因为百姓们对这些奸臣的憎恨,所以没有多长时间,这些跪像就损毁严重,到了万历年间的时候,又有一位大臣花钱对跪像重新进行了雕塑,还加了一位张俊,张俊是岳家军的将领,同时也是陷害岳飞的主谋。来到了清朝的时候,岳飞的墓前又加了一座跪像,这个人是罗汝辑。后来到了清朝中期的时候,官员李卫对这些跪像进行重新修缮,他觉得像罗汝辑这样的无名人物根本就不配呆在这里,于是把他的跪像扔进西湖了。
形容一个人过世的诗句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意是什么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自在异乡闯荡,每到过节时就会思念自己的兄弟,知道兄弟登上高处插上茱萸作重阳节纪念时,少了一人来参加。
【注解】
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zhūyú: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评析】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作者简介】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写作背景】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诗词鉴赏】
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一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赏析】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清人沈德潜以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唐诗别裁集》卷十九)。的确,二者在表现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诗经魏风陟岵》末章有云:“陟彼高冈,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梦想亲人,转而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王维诗中也用了这种表现方法,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作者料定,当亲人团聚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释义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时在这一天,有佩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避灾的习俗。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推想。
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据说可以祛邪、避灾
形容一个人很孤单的词语
【独自茕茕】:茕茕: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独自一人,无依无靠,非常孤独寂寞.
【断雁孤鸿】: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凤只鸾孤】:只:单独.凤和鸾比喻夫妻.单只的凤,孤独的鸾.比喻夫妻离散.
【孤俦寡匹】:指孤独无伴侣.
【孤雏腐鼠】:孤独的鸟雏,腐烂的老鼠.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
【孤孤恓恓】:孤独恓惶.
【孤鸿寡鹄】:孤:孤单;鸿:鸿雁;寡:失偶的妇人;鹄:天鹅.孤独失伴的天鹅.比喻失去配偶的男女.
【孤苦伶仃】: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孤形吊影】:孤形:孤零零一个人;吊:悬着.形容孤独无依.
【顾影自怜】:顾:看;怜:怜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鳏寡孤茕】:茕,无兄弟.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同“鳏寡孤独”.
【鳏寡孤惸】: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惸,无兄弟.同“鳏寡孤独”.
【鳏寡茕独】:茕,无兄弟.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同“鳏寡孤独”.
【鳏寡惸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惸,无兄弟.同“鳏寡孤独”.
【孑然无依】:孤独一人,无依无靠.
【矜贫恤独】:矜:怜悯;恤:周济;独:老年无子的人.怜悯救助贫苦和孤独的人.
【久孤于世】:降:孤独.有真才实学的人,由于不被世人了解或受到别人的排挤而长期处于孤独的境遇之中.
【踽踽独行】:踽踽:孤零的样子.孤零零地独自走着.形容非常孤独.
【块然独处】:块然:孤独的样子.孤单一个人待着.形容独居无聊.
【块人独处】:块然:孤独的样子.指远离尘俗,孤独地生活.也指孤单地住在某地.形容孤寂无聊的生活.
【离群索处】: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离群索居】: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伶仃孤苦】: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六亲无靠】:六亲:父、母、兄、弟、妻、子.形容很孤独,没有亲属可依靠.
【鸾只凤单】:孤独的鸾凤.比喻夫妻或情侣离散后的孤单情形.
【迷途失偶】:迷途:迷失道路;偶:伴侣.迷失了道路,丢失了朋友.指遭到不幸或陷于孤独.
【祇树有缘】:祇树:梵语,即祇园,祇树给孤独园的略称,为释迦牟尼往舍国说法时居停之处.指与佛法有缘分.
【茕茕无依】:茕茕:孤独的样子.孤身一人,没有依靠.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索居离群】: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形不吊影】: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独.
【形单影单】:形:身体;单:单独.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形单影双】:形容人无亲无友、孤独无依.
【形单影只】:形:身体;只:单独.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形孤影寡】:形容孤独,没有同伴.同“形单影只”.
【形孤影孑】:形:身体;孑:单独.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形孤影只】:形容孤独,没有同伴.同“形单影只”.
【影单形只】:只:单独;形:身体.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影只形单】:犹形单影只.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影只形孤】:犹形单影只.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只影单形】:只:单独.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只影孤形】:只:单独.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周穷恤匮】:接济、救助鳏寡孤独及其它贫困的人.
【赒穷恤匮】:赒:周济,救济;恤:抚恤;匮:缺乏,不足.接济救助鳏寡孤独及其他贫困的人.
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