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秦始皇的描述
对秦始皇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自秦亡直到今天,仍然是众说纷纭。持“暴君”说者起源于汉初,陆贾、贾谊、晁错、董仲舒等汉儒从立国的角度普均坚持此说。有人统计,《史记》中评论秦亡的文字多达八十余处, 其中谈及秦始皇本人的就有六十余次,且多为批评之词。刘勰《文心雕龙》表示,秦始皇“焚书”导致“法家少文”,秦始皇视文学为“用进废退”的工具。《贞观政要》反映,在唐太宗君臣眼里,秦始皇有劳民伤财、迷信神仙方士之逆行,视秦始皇与隋炀帝为同类型。宋代,苏洵等文学家依然视秦始皇为暴君。
但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赞誉也不少。秦灭六国之初,大臣王绾等就称颂秦始皇功过三皇五帝。唐代柳宗元《封建论》虽指出秦始皇苛政导致亡国,但却大为肯定郡县制之作用。明清学者李贽《史纲评要》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章太炎《秦政记》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他们都肯定了秦始皇的功绩,承认秦始皇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建国以来,史学界对秦始皇的评价争论很激烈。从不同的出发点,立足于不同的角搜趣网度,对秦始皇的评价依然有很大的分歧。
2、秦始皇与焚书坑儒
如何认识“焚书坑儒”是评价秦始皇的一个关键。学界有三种看法。第一,焚书坑儒问题具有进步意义。翦伯赞《秦汉历史上的几个问题》(1979年)认为,秦始皇用粗暴手段对待思想文化问题,使先秦文献受到大损失。但这不是秦始皇个人的冲动,而是执行新兴地主阶级的使命而已。林甘泉《论秦始皇》(1979年)也认为:秦始皇为巩固政权,实行焚书坑儒,是有进步意义的。第二种看法,焚书坑儒是是文化专制。孙培青《论“焚书坑儒”》(l980年)认为,焚书坑儒从出发点到立脚点都是野蛮的、反动的,极恶劣地开了中固文化专制的先例。第三、焚书坑儒仅仅是统治着内部矛盾。金立人《评秦始皇》(1979年)认为:秦始皇所焚之书,所坑之儒,与当时秦民关系不大,只是统治者内部分封与集权之争。痛骂固然不必,称颂更没依据
3、对秦始皇总体的评价
对秦始皇的总体评价有三种看法。第一,功大于过,秦始皇是一个杰出人物。翦伯赞《秦汉历史上的几个问题》(1979年)认为,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个杰出人物。他充当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开路先锋,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历史时代。他所制定的各种制度都是开创性的历史活动。应该受到谴责的是大修宫殿和坟墓。第二,秦始皇是一个暴君,不值得肯定。刘泽华、王连升《论秦始皇的是非功过》(1979年)认为:秦的统一是经过长期封建兼并战争后形成的,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反而显得更为残暴。秦始皇统一后所实行的一系列措施,就单项而论似乎无可非议。但他统治下的秦王朝是www.souquanme.com一个刀光剑影的恐怖世界,根本无法推行那些措施。第三种,秦始皇有功也有过,是有巨大贡献的暴君。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一书(1964年)认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修驰道、兴水利等都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因之是那个伟大时代的代表人物。但“他又做了许多民不堪命的坏事”,“秦始皇是暴虐的皇帝,但又是对历史有巨大贡献的皇帝”。林剑鸣《秦汉史》一书(1991年)认为,秦始皇既是一个有巨大贡献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暴君。张传玺(1994年)在《关于秦始皇功过是非的对话》中也认为,秦始皇“有功也有过”。
4、“关于秦始皇的评价”之认识
对秦始皇的评价持续了两千多年,在今天看来,依然难有定论。对秦始皇的评价,可以说毁誉参半。其中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时代不同,立足点各异,评价也不同。如修筑长城被视为秦始皇的暴政之首,“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更是演化出了“哭倒长城骂倒秦”的历史影响。虽然故事由春秋齐国大夫杞梁之妻路边哭悼阵亡丈夫之事演变而成,但影响不能不考虑。此说属于民意之放大。另外,王子今《毛泽东论析秦始皇》(2003年)分析认为,毛泽东对秦始皇的分析经过了“暴君”、“恢复名誉”、“一分为二地评论”三个阶段。毛泽东的评价对当时史学界的讨论有引导作用,如郭沫若在对秦始皇的qOsjS评价方面就出现过几次明显变化。这种看法属于特殊时期的非常之作。
二是将新的方法、角度用于评价历史人物。对秦始皇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还需要考虑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但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很难产生。因此,一些学者尝试从新的角度认识秦始皇。如:徐为华《秦始皇二重性格的心理试探》(1990年)认为,秦始皇是具有伟人与暴君双重性格的人。当然,郭沫若很早就对秦始皇进行过心理的分析。黄中业《重评秦始皇帝》(2001年)认为,评价秦始皇,应分为前后两期。统一六国之前为一期,之后又为一期。秦始皇和二世的各有罪过,焚书坑儒与暴政之不同。宋纹縯《关于秦始皇评价中一些问题的再认识》(1995年)认为,对李贽“千古一帝”的评价、长城的“国防作用”、严酷的刑律是否称得上“法治”、秦始皇在灭六国中的历史作用等旧有问题的均提出新的认识。
描写“秦王嬴政”的诗词有哪些?
唐 李白《 秦王扫六合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译文:秦王横扫天下,那如老虎一样看着诸侯的气势多么雄大啊。他挥剑割断浮云,那各国诸侯就全都向西来朝拜秦王了。
2.唐 宋齐丘《陪游凤凰台献诗》
宜哉秦始皇,不驱亦不凿。
译文:应当和秦始皇一样,不驱逐也不刻凿
3.宋 王安石 《秦始皇》
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
译文:石碑上为他歌功颂德,群臣相助使他不骄不躁。盛世不读儒学,但是他的刑法流传至今。
4. 唐 胡曾《咏史诗•阿房宫》
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译文:帝王如果不实行仁政不缩减赋税,竭尽百姓之能之力,则帝国江山大业的崩溃就不再是一件不容的事情了。
5. 唐 李显《幸秦始皇陵》
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译文:政务劳烦所以统一了文字小篆,愚昧庸俗而开始焚书坑儒
在《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的形象是什么?100字以上
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前倨后恭的形象。
《唐雎不辱使命》
【作者】刘向 【朝代】西汉
译文对照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搜趣网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白话释义: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打算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看不起我吗?”
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
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
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
(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同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拔剑出鞘立起。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写作背景:
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
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
治《春秋榖梁传》。编订整理《战国策》。又编有《楚辞》,所作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唯《九叹》为完篇。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又有《五经通义》,已佚,清人马国翰辑存一卷。生平事迹见《汉书》卷三十六。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领安陵国。安陵是附属于魏国的一个小国,安陵君原是魏襄王的弟弟。
当时,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灭亡,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搜趣网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王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
出小诱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此时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在这种情况下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与虎狼之秦作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这篇文章就是这次斗争的实录。
人物背景:
唐雎(ju),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有90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于魏国。
曾经在魏国灭亡后出使秦国,冒死与秦王抗争,粉碎秦王吞并安陵(魏国属国)的阴谋。《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秦王
如果描写秦王不好的就用:暴君,冷酷无情
中描写秦王神情 态度变化过程的语句有 什么 和什么
外强中干 色厉内荏
更加突出亲王的贪得无厌与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