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福建的诗句有什么?
描写福建的诗句有什么?急!!!谢谢啦!中国地图诗之福建散游篇 ---闽山闽水的一亩三分田(福建篇)
诗/贵谷子
永蔚的海天在故乡光阴如幻,有一些
陈记很久的梦想,
我心中的思绪道不尽闽省大地的繁花
似锦,
依山傍海,山美巍巍莽莽,水秀淼淼
汤汤,
屿岛星罗棋布胜景,美哉海岸线弯曲
浩长,
广林芳翠,夷彰瑞祥,水上点点帆影
兴旺,
海风吹拂,暇悠飘荡。
有福之地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晒出一些想象,
榕城的空气漫濞着每个人的幸福,
幸福的眼睛一一指认了福山闽江。
寿山石、南后街和三坊七巷①,
来到你身边,轻轻伫立,
把目光投向。。。
最后我的味蕾带领我走进佛跳墙②。
鲤城③的刺桐树在清源山④晨练,
瀑布朝天赏心,
马可波罗在刺桐花的光阴里漫步,
海上丝绸之路的泉州盛景,
郑和七下西洋的舟棹渡影,打开
一带一路的碧波连线搭桥。
沧海之路,古传至今,风采依然。
妈祖上善若水,面目慈祥。
云水谣⑤的古榕沐浴清风徐徐,怀看
乡土淳朴,
乡音走过自然,听溪水浣淙,
相生于南靖民风民俗的古镇之中,
东山岛⑥的时光没有马车喧闹,
蝴蝶飞翔是为了热情的五月花粉时光,
晨露淡定,徜徉于岛上烟濛与漳州
之间。
永定土楼⑦的围龙屋是收藏家,它收藏
了客家人的历史,客家人的民俗,
客家人的族性神秘是客家文化的奇葩,
龙岩山水烙下闪光的红色印记,古田⑧
种下了星星之火的思想,在每棵树及
白天和黑夜的土地上。
沙县小吃的闯荡是三明人无畏的榜样,
泰宁大戏⑨吹腔是闽西文化的信仰,
南词的韵味,宜黄戏⑩的修养,
突出了三明的人文,见证朴实的山乡。
小种⑪季节唤醒了武夷山的隆冬,
大红袍的红土地在南国竹乡,武夷
茶道用一抹茶的功夫理顺江南北闽,
九曲溪胸怀茶香的图腾,用叶绿的
姿态诉说九龙窠⑫的珍藏。
水金龟,不见天,醉海棠,一枝香⑬
冬暖夏凉,血脉喷张,乌龙有茶香。
和平古镇在描绘闽北的纷纷扬扬,
和平书院⑭拂过二里青石街道的
灯火,
半山园⑮代表了和平古镇的古意和
怀旧的优雅,
一棵百年苍劲茶花树不断释放红花
烂漫,
蜂蝶绕荒,苔藓深巷,傩戏纲常。
福鼎的芋头龙眼新鲜真挚,一方水土
郁养唯美香浓的宁德村乡。
太姥山⑯的万象在游人意识里转换,
高高低低,葱葱蓉蓉,
有时三月溪秀,有时五月瀑流,
碑刻的八月人文丰富,九月的古刹
是古色的奇观,
灵峰摩崖,怪石镇雄,抗倭的英雄在
三十六寺上下传诵。
太姥山岳,随意神工闽东。
鼓浪屿的琴声在日光岩悠悠响起,
白玉兰让醉酒的路灯拉长,
风中的玉兰花香多愁善感,随琴声
悲伤或顿扬。
鼓浪屿的风鼓浪,有人尖叫,有人
拍浪,有人在林氏府,有人在福音堂,
海天堂构⑰天天忆念,忆念主人黄秀烺
和鼓浪屿的人来人往。
妈祖的湄洲岛⑱眉目清秀,轮廓慈良,
天海一色,碧沙洗浪,岁月流淌,
渔民心中的图腾是妈祖娘娘。
福宗绵长,东海闽江,人文传承
两岸,共庆时代显彰。
有没有描写福建山水的诗句
诗/贵谷子
永蔚的海天在故乡光阴如幻,有一些
陈记很久的梦想,
我心中的思绪道不尽闽省大地的繁花
似锦,
依山傍海,山美巍巍莽莽,水秀淼淼
汤汤,
屿岛星罗棋布胜景,美哉海岸线弯曲
浩长,
广林芳翠,夷彰瑞祥,水上点点帆影
兴旺,
海风吹拂,暇悠飘荡。
有福之地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晒出一些想象,
榕城的空气漫濞着每个人的幸福,
幸福的眼睛一一指认了福山闽江。
寿山石、南后街和三坊七巷①,
来到你身边,轻轻伫立,
把目光投向。。。
最后我的味蕾带领我走进佛跳墙②。
鲤城③的刺桐树在清源山④晨练,
瀑布朝天赏心,
马可波罗在刺桐花的光阴里漫步,
海上丝绸之路的泉州盛景,
郑和七下西洋的舟棹渡影,打开
一带一路的碧波连线搭桥。
沧海之路,古传至今,风采依然。
妈祖上善若水,面目慈祥。
云水谣⑤的古榕沐浴清风徐徐,怀看
乡土淳朴,
乡音走过自然,听溪水浣淙,
相生于南靖民风民俗的古镇之中,
东山岛⑥的时光没有马车喧闹,
蝴蝶飞翔是为了热情的五月花粉时光,
晨露淡定,徜徉于岛上烟濛与漳州
之间。
永定土楼⑦的围龙屋是收藏家,它收藏
了客家人的历史,客家人的民俗,
客家人的族性神秘是客家文化的奇葩,
龙岩山水烙下闪光的红色印记,古田⑧
种下了星星之火的思想,在每棵树及
白天和黑夜的土地上。
沙县小吃的闯荡是三明人无畏的榜样,
泰宁大戏⑨吹腔是闽西文化的信仰,
南词的韵味,宜黄戏⑩的修养,
突出了三明的人文,见证朴实的山乡。
小种⑪季节唤醒了武夷山的隆冬,
大红袍的红土地在南国竹乡,武夷
茶道用一抹茶的功夫理顺江南北闽,
九曲溪胸怀茶香的图腾,用叶绿的
姿态诉说九龙窠⑫的珍藏。
水金龟,不见天,醉海棠,一枝香⑬
冬暖夏凉,血脉喷张,乌龙有茶香。
和平古镇在描绘闽北的纷纷扬扬,
和平书院⑭拂过二里青石街道的
灯火,
半山园⑮代表了和平古镇的古意和
怀旧的优雅,
一棵百年苍劲茶花树不断释放红花
烂漫,
蜂蝶绕荒,苔藓深巷,傩戏纲常。
福鼎的芋头龙眼新鲜真挚,一方水土
郁养唯美香浓的宁德村乡。
太姥山⑯的万象在游人意识里转换,
高高低低,葱葱蓉蓉,
有时三月溪秀,有时五月瀑流,
碑刻的八月人文丰富,九月的古刹
是古色的奇观,
灵峰摩崖,怪石镇雄,抗倭的英雄在
三十六寺上下传诵。
太姥山岳,随意神工闽东。
鼓浪屿的琴声在日光岩悠悠响起,
白玉兰让醉酒的路灯拉长,
风中的玉兰花香多愁善感,随琴声
悲伤或顿扬。
鼓浪屿的风鼓浪,有人尖叫,有人
拍浪,有人在林氏府,有人在福音堂,
海天堂构⑰天天忆念,忆念主人黄秀烺
和鼓浪屿的人来人往。
妈祖的湄洲岛⑱眉目清秀,轮廓慈良,
天海一色,碧沙洗浪,岁月流淌,
渔民心中的图腾是妈祖娘娘。
福宗绵长,东海闽江,人文传承
两岸,共庆时代显彰。
15古诗两首
《示儿》《闻军官收河南河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注:乃翁意思是“你的父亲”。)
诗译: 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示儿》诗是临终之作,不说到别的,只说“北定中原”,正是他的专一处。这种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什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体己的话;可是他只说这个,他正以为这是最体己的话。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他虽说“死去”,虽然“不见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儿子“无忘”,正见自己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见《朱自清选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解说」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
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哭。前四句由“忽传”到“初
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
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
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
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搜趣网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诗意」
我在剑门山的南边,忽然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把衣服都沾湿了.
回头看看老妻和孩子们,他们脸上的愁容也一扫而空了.
啊!太高兴了,我无法定下心来看书,
算了,就把书籍收拾好,真是令人快乐得快发疯了.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真应该高兴的唱唱歌,好好喝它几杯酒,
还要趁著明媚的春光,大夥儿结伴回故乡.快快动身吧! 只
要从巴峡穿过巫峡,出了襄阳,便可以向著洛阳前进.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译文: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3、默读《示儿》,想想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l 画句子。( 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 )
l 体会情感: 《示儿》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历代文人,凡是读过《示儿》诗的无不为之感动。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
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灭亡之后,南宋政府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之后,刘氏在兴奋之际,想到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长,那个歌舞湖山、奸臣当道的南宋小朝廷连暮气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况这“方张之寇”的蒙古大军呢?多亏广大爱国军民奋起阻击,才使得这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又延续了四十多年。这时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种这局面,但是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以上所举两首诗,前一首洋溢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激情,后一首抒发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儿》诗引发的。他们的爱国热情与陆游息息相通。
其他评述陆诗而特别提到《示儿》这首的,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我与孔繁礼同志同纂的《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有宗译“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这首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但是以上诸人,大都是受了此诗的感染而引起共鸣,却未暇对它的内容作细致的分析。值得参考和向读者推荐的,要数当代朱自清先生的《爱国诗》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个项目: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在历代爱国诗中,他特别推崇这首《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
《示儿》诗是临终之作,不说到别的,只说“北定中原”,正是他的专一处。这种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什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体己的话;可是他只说这个,他正以为这是最体己的话。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他虽说“死去”,虽然“不见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儿子“无忘”,正见自已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见《朱自清选集》,1952年开明书店版)
朱自清本人也是一个深情的爱国者,新、旧诗都作得很好,所以他对陆游其人其诗的分析是深具慧心的。他从《示儿》诗中看到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换言之,也就是陆游爱国思想的进步性和它所达到的高度。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略加说明和补充:第一,陆游热爱祖国是和他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的,既包括对“忍死望恢复”的中原“遗民”的深切怀念,也包括对“岁辇金币输胡羌”的南宋老百姓的同情与哀悯。其次是他对祖国不可分割的北方大好河山的系念,如“三万里之黄河”和“五千仞之太华”,以及“两京宫阙”等等。再则是他对民族语言和整个民族文化的爱护,惟恐在异族的长期统治下遭到破坏与同化,以致“东都儿童作胡语”,甚至整个第二代都“羊裘左其衽”,改变了汉族的生活习惯,忘记了自己祖先的传统(有关例证,详见拙著《陆游传论》下编第四章)。这些才是他“但悲不见九州同”和热盼“北定中原日”的主要原因,也是他爱国思想的根本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其中包括对家乡、对祖国和对自己的人民、对优秀传统的爱。陆游诗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正是这些。因此朱文声称:“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这个评价虽显得过于强调,有抹杀他人之嫌,但为了指出特色,我们应该承认这是十分中肯而且公允的。
《示儿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诗》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www.souquanme.com: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历代文人,凡是读过《示儿》诗的无不为之感动。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
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这是1234搜趣网年金朝被蒙古族灭亡之后,南宋政府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之后,刘氏在兴奋之际,想到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长,那个歌舞湖山、奸臣当道的南宋小朝廷连暮气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况这“方张之寇”的蒙古大军呢?多亏广大爱国军民奋起阻击,才使得这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又延续了四十多年。这时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种这局面,但是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以上所举两首诗,前一首洋溢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激情,后一首抒发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儿》诗引发的。他们的爱国热情与陆游息息相通。
其他评述陆诗而特别提到《示儿》这首的,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我与孔繁礼同志同纂的《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有宗译“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这首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但是以上诸人,大都是受了此诗的感染而引起共鸣,却未暇对它的内容作细致的分析。值得参考和向读者推荐的,要数当代朱自清先生的《爱国诗》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个项目: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在历代爱国诗中,他特别推崇这首《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
《示儿》诗是临终之作,不说到别的,只说“北定中原”,正是他的专一处。这种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什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体己的话;可是他只说这个,他正以为这是最体己的话。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他虽说“死去”,虽然“不见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儿子“无忘”,正见自已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见《朱自清选集》,1952年开明书店版)
朱自清本人也是一个深情的爱国者,新、旧诗都作得很好,所以他对陆游其人其诗的分析是深具慧心的。他从《示儿》诗中看到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换言之,也就是陆游爱国思想的进步性和它所达到的高度。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略加说明和补充:第一,陆游热爱祖国是和他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的,既包括对“忍死望恢复”的中原“遗民”的深切怀念,也包括对“岁辇金币输胡羌”的南宋老百姓的同情与哀悯。其次是他对祖国不可分割的北方大好河山的系念,如“三万里之黄河”和“五千仞之太华”,以及“两京宫阙”等等。再则是他对民族语言和整个民族文化的爱护,惟恐在异族的长期统治下遭到破坏与同化,以致“东都儿童作胡语”,甚至整个第二代都“羊裘左其衽”,改变了汉族的生活习惯,忘记了自己祖先的传统(有关例证,详见拙著《陆游传论》下编第四章)。这些才是他“但悲不见九州同”和热盼“北定中原日”的主要原因,也是他爱国思想的根本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其中包括对家乡、对祖国和对自己的人民、对优秀传统的爱。陆游诗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正是这些。因此朱文声称:“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这个评价虽显得过于强调,有抹杀他人之嫌,但为了指出特色,我们应该承认这是十分中肯而且公允的。
《示儿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诗》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
有什么诗句是赞美福建的
从年代来看,唐代诗人陈翊《登郡城楼》一首是较早描写福州诗:
井邑白云间,岩城远带山. 沙墟阴欲暮,郊色淡闲. 孤径回榕岸,层峦破积关. 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
西晋太康三年,首任郡守严高见无诸的旧冶城规模狭小,请地理专家勘测设计,在越王山的南麓建子城作为郡城,面积比冶城大几倍.对于子城的优美景色,从诗中“沙墟阴欲暮”、和“孤径回榕岸”二句,可见子城之南,不但有大片沙墟之地,而且绿榕茂盛,初具“榕城”美称.
晚唐诗人杜荀鹤(846-904年)《闽中秋思》是咏福州较早的一首绝句: 雨匀菊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清.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诗人旅途所见的闽中秋色,以“紫菊“ 和“红蕉”为地方特色,和北山南海的地理氛围,展现一幅南国图画,不过,闽中多山,交通不便,诗人便有“ 只堪图画不堪行” 的感叹.
晚唐诗人徐夤(894-898年)目睹闽都的山川、寺院、桥浦、泉树、舟钓等景观,以别致的回文诗,描绘当年福州城迷人风光: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睛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翁承瓒(859-932年)莆田人,以右拾遗户部外郎完成册封闽王王审知使命后,在台江码头新丰市堤,出席闽王饯别宴会后赋诗一首,《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 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 正是离情伤远别,忽闻台旨许重来. 此身替与交新好,今日还将简册回. 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龙台. 在这首诗中将台江自然景观入诗,所谓“ 台江码头新丰市堤” ,在现在台江的新街,此诗证明唐末大庙山新街一带江水和沙渚交错,船只纵横,成为近水埠头,商市也在堤搜趣网边渐兴.同时也说明福州别称榕城始自唐末,并非-般人所述起于宋张伯玉编户植树之后.这具有史料价值.
谢泌(950-1012年),宋太平兴国年间进士,于景德元年任福州知州,他《福州即景》是一首福州风物诗, 一别无诸岁月长,遥闻此景画难能. 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常年lmKnnAWj六月东山里,地涌寒泉敕齿冰.这首诗反映出自五代王审知大力提倡佛教后直至宋代年间,福州佛塔之多、寺院规模之大冠于南方各省.“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是当时福州城内的一大奇观.据载,王审知先后舍钱90万贯,大盖寺院,福州诸县在五代时大大小小共拥有700多座寺庙,诗中说“千簇寺”,并没有夸张,“七塔”也是事实.这七塔除了现在的白塔(定光塔)、乌塔(坚牢塔)外,还有寿山塔、神光塔、定慧塔、崇庆塔、育王塔. 福州蔡奇巷,旧名尊儒坊,因出神童蔡伯唏,四岁能诗,举神童,赐进士出身,官历司农卿,居此而得名.宋真宗赵恒皇帝赐诗《赐蔡伯唏》赞扬伯唏,鼓励他努力上进. 七闽山水多灵秀, 四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 婴儿自有老成姿. 才当学步来朝谒 方渐能言便赋诗. 更励孜孜图进益, 青云万里有前期.在这首诗中不但赞扬蔡伯唏,更赞美了蔡的家乡.首句“七闽山水多灵秀”,高度概括了福建山清水秀,人杰杰地灵,此句出自皇帝之手,更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吕祖谦(1137-1187年),宋隆兴进士,他与朱熹、张拭合称“东南三贤”,他的《登郡城》虽名为登郡城,实写宋时福州学风之盛: 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旧弟兄.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头巷尾读书声. 郡城指福州,因晋为郡冶.“青衿”读书人衣饰,指莘莘学子.福州被誉为“ 海滨邹鲁”,唐开元年间就设有 “丽正书院” ,五代设 “招贤院” 、 四门学 ,诗教益昌,文化水平可与京都长安媲美,宋代文化更发达,当时福州府举进士者达2247人,书院、试院应运而生,淳熙年间,应试举土多达2万人,因此 “路逄十客九青衿 巷南巷北读书声 ”就不足为奇了.
福州温泉,相传晋太康年间就己发现.宋有“内汤” 地名.福州知州程师孟(1015-1092年)有《福州温泉》一诗: 曾看华清旧浴池,徘徊却想开元事. 此泉何日落天涯,不见莲花见荔枝.诗中把福州温泉与陕西华清池媲比,联想历史教训,告诫当权者亲贤臣,远小人.
宋徽宗龙阁学士陈轩《冶城》更是把闽古都描绘得如人间仙境,一幅天然水墨图画: 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 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
元代诗人雅琥,登南台大庙山钧龙台《题咏登钧龙台》是一首怀古之作: 自古瓯闽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 江流禹划纵横外,山人秦封苍莽中. 逐鹿兵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钧台空. 海门日落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诗中概述了福州历史沿革,从“禹划”到“秦封”,直至汉代册封闽越王,而今人去台空 ,究竟“何处繁华是故宫”呢?提出发人思索严峻的课题.
赵文昌,山东长清人.出任福建闽海道廉访使,诗人虽是北方人,但《福州》一诗,对福州地区的气候农作了解得十分透彻. 城绕青山市绕河,市声南北际山河. 云来云去三晡雨,霜后霜前两熟禾. 东郭农人极丰年,西皋老子亦婆婆. 肩舆到处皆名利,时与高人醉踏歌.“三晡雨”指的是福州地区,夏天午后多下雷阵雨,俗叫“哺梨雨”,而且要连下三晡才停止.“两熟禾” 说的是福州多种双季稻,即早稻、晚稻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