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景物描写(《项脊轩志》的赏析有哪些)

项脊轩志写作角度项脊轩志写作角度一、文章写得感情真挚饱满,含蓄深沉,韵味不尽,全文无论是描绘景物,还是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都能曲尽......

项脊轩志景物描写(《项脊轩志》的赏析有哪些)

项脊轩志写作角度

项脊轩志写作角度
一、文章写得感情真挚饱满,含蓄深沉,韵味不尽
全文无论是描绘景物,还是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都能曲尽其妙,渗透着浓郁的抒情色彩。如第一段描绘万籁有声、小鸟相亲、明月珊珊、桂影弄姿的书斋环境,是那样清幽恬静;写自己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生活情趣,是那样悠闲自得。诗情画意的描绘中,饱含着眷恋之情。“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东犬西吠,鸡栖于厅”平定而不露声色的叙事中说明了亲人离心离德,分庭抗礼,呈现出作者内心厌恶、不满,但又无可奈何之情。“儿寒乎?欲食乎?”“‘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亲切的语气,精细的动作,老祖母的神态、性格以及对孙辈那种又是责备、又是疼爱、又是喜悦的复杂心理,都栩栩如生的刻画出来了。“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淡淡几笔,体现了魏氏的好学和他们融洽的伉俪之情。末尾以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作结,睹物思人。情厚意长,余韵不尽。
二、布局精巧,组织得体
文章写景叙事,表面看似乎随手拈来,散漫无章,实际都与项脊轩有关。可以说项脊轩是贯串全文的一条主线。文章可分四个部分。最后两段补记亡妻在轩中的生活和轩后来的变迁。纵观全文,真正是事断情不断,形散神不散,一线穿珠,脉络清晰。
三、作者善于选取生活细节描写人物,淡而传神
文章写母亲、祖母和亡妻三人,笔墨不多,但写得栩栩如生。
最后是文章语言平淡自然,神韵条畅。作者不刻意求工,但笔随意到,写来情真词切,别具风韵。写景叙事,遣词造句,简洁准确。还善用叠词,如“寂寂”、“珊珊”、“呱呱”、“亭亭”、“默默”等等,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而且烘托了气氛,很有情致。
这篇文章的这些特点对“苦于生活平淡,无话可写”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首先,取材方面的借鉴,现在中学生自感生活面狭窄,生活空间容量小,没有多少可写的东西。
且看《项脊轩志》的题材,它选取的都是家庭琐事,书斋生活,家族往事,母子之情,祖孙之情,没有一样是“轰轰烈烈”的,但都写得真切感人。我们可引导学生认识:创作的素材其实很多,就在看似平淡的生活里。只要我们用思考的眼光去观察,用多情的心灵去感悟,就一定能发掘到大量可写的素材。仿一句名言就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由此,让学生深刻领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其次,立意方面的借鉴。
展现内心世界,抒发真情实感,是人们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当代青少年的情感世界应该说是非常丰富的,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也难免出现一些畸形成分,他们珍视友情乃至渴望爱情,却往往忽视人类最原始,也是最高尚的亲情。在学生的作文中,对亲情的抒情写赞叹常常显得很肤浅,甚至虚假,立意缺乏深度。然而,处于当今学生同龄期的归有光却在文中将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写得那样深沉缠绵,感人肺腑,究其原因,恐怕在于我们学生对亲情缺乏体验,情感投入不够。所以,完善情感世界,培养丰富感情,是写作的关键。常言说得好:作文如做人。一个对生活,对他人充满爱心的人才能写出感情饱满,立意深刻的文章。
第三,结构方面的借鉴。
《项脊轩志》在结构上是双线并重:表面线索是物线——项脊轩的兴废;内在线索是情线——作者对亲人,对生活环境的强烈感情。双线交织,贯穿始终。而学生作这类作文常常无线索可循,结构松散。即便有线索,也往往是情线缥缈游离,似有似无,物线独立机械,生拉硬址。所以,我启发学生在写作时,特别是在创作散文时,落实一个贯穿全文的情感寄托物,就能使文章结构疏而不散。
第四,表现手法的借鉴。
《项脊轩志》一文处处有情又处处不直接抒情。作者能自如运用融情于景,寓情于景,寄情于物等表现手法,善于将感情融注在叙事和描写之中。正如明人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说,归有光的散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怛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归有光之种抒情方式正切合了我国传统的以“含蓄”为美的审美观点,这种“含蓄”之美,有时比激情奔放,汪洋恣肆式的抒情更具感人的艺术魅力。况且,在这类淡雅舒缓的散文作品中,如:运用激情奔放,汪洋恣肆式的抒情手法,有时反而会产生,造作肉麻的反面效果。所以掌握以写景叙事托物方式来抒情的表现手法,对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语言风格的借鉴。
朴素清淡是《项脊轩志》的语言特色,所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文章的感人之处并不在于有多少华丽的辞藻,而在于真情的流露。有些学生喜以华丽的辞藻哗众取宠,这是一种文风不正的表现。其实朴素也是一种美,往往“清水芙蓉”胜过“浓妆牡丹”,《项脊轩志》就是如此。另外,叠词的使用是这篇文章的又一值得学习的语言特色。归有光在文中较多的使用了叠词,这些叠词被使用来摹声、绘景、状物,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和音乐美,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黑格尔说得好:在艺术里,感情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得更为动人。所以,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学生学习借鉴的。

项脊轩志艺术特点赏析

  《项脊轩志》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睹物怀人,悼亡念存,随事曲折,娓娓细谈,笔意极清淡,而感情极深至。情,使这篇文章不事雕饰,而自然动人。纵观全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用一间旧屋作线索,将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粗看,作者似乎是信手而书,无拘无束,漫无章法,实则经过精心的提炼和严密的构思。内有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贯串,外有项脊轩的变迁绾合,虽然全文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小事,追念的人又分属三代,(祖母、母亲和妻子)但读起来却没有一点散漫琐碎的感觉,反而显得非常凝炼和集中。
  一、结构“关”情
  文章先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继而写经过修葺之后的优美、宁静与恬适。轩内积书,轩外花木;白日小鸟,月夜挂影;构成了一种和谐清雅的小天地氛围。而居于这小天地中心的,正是作者自己。他的清贫的生活,高洁的志趣,怡悦的心境,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显露出来。“多可喜,亦多可悲”几个字,承上启下,思路陡转。“喜”字应上文,但“悲”从何而来?一是大家庭的分崩离析,表现了作者对家庭衰败的哀痛。二是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三是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最后两节,补记亡妻在轩中的生活片断和轩在以后的变迁,抒发了作者怀念妻子的真挚情意。平淡的文字,唱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
  全文自首至尾,处处紧扣“项脊轩”来发挥,把各不相连的琐事缀合起来,抒发了一以贯之的深挚情感。
  二、细节“撩”情。
  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是归文的一大特色。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现了出来。环境固然清幽、谧静,充满诗意,然而作者更为怀念的是自己的亲人。作者写祖母、写母亲、写妻子,只是通过一两件和她们有关联的事来叙述。笔墨不多,事情不大,只留下人物的一些身影,但人物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
  如写母亲听到大姐“呱呱而泣”时,用手指轻轻叩打南阁子的门扉说:“儿寒乎?欲食乎?”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悲戚的感情是很自然的生发的。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古文辞类纂选本、〈项脊轩志〉评语》这个评价是很恰当的。
  再如写祖母的一段文字,简洁细腻,绘声传神,“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两句话;“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一两个动作,把老年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的惟妙惟肖。写亡妻,只说:“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寥寥数笔,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末尾,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质朴“增”情。
  文章动情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质朴,不加藻饰。作者不大张声势,不故作惊人之笔,甚至也不采用色彩强烈的词藻来作恣意的渲染,而只是运用明净、流畅的语言,平平常常地叙事,老老实实地回忆。但通俗自然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浅显明白的文字却能使景物如画,人物毕肖。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的动作等,也都是通过通俗平淡的语言变现出来的,但平淡的文字,道出了人间的亲情。此外,妻婚后来轩的往事,从娘家回来后转述的诸小妹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细节,无一不是平时如话中露真情。正所谓“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含而不露,以情动人,不去刻意追求强烈的效果,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确实是归有光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
  四、叠字“助”情。
  和一般叠词一样,本文的叠词也是为了增加形象性和音乐美。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用“呱呱”来描摹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姗姗”;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用“亭亭”。用叠词,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而且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
  但短短一篇散文(全文不到800字),作者为何六用叠词,单纯是为了状物、写景、绘情?显然难于令人信服。“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刘勰老先生可谓一语中的。写物关情,情景交融,这才是本文多处用叠词的真实用意。如“寂寂”一词,既强调环境的清幽、静谧,又充满了对“项脊轩”的生活的怀念;“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语言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不满和对家族衰败的哀痛。再如“亭亭”一词,既使人想到树木高高耸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在这一笔中间,寄寓了作者对亡人的感慨和惆怅,读来富有余味。
  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净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课文中的叠词用法这说明了这一点。
  一.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秀散文。特点一是善于用线索串连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项脊轩虽然狭小,破旧而阴暗,可它是作者长期生活的地方,在时过景迁,物是人非之时,唯有项脊轩才能唤起主人对过去经历的深长久远的回忆,因而作者自然对它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这种感情,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特点二为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运用委婉动人的语言,寥寥数笔,就使人物形神毕肖。写母亲、妻子是这样,而写祖母尤为出色。作者抓住了祖母看望和勉励孙儿的一个感人场面来抒写,令人动容。
  二.本文在写景和叙事中,以至情言语点染细节,将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是文章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光说写景中的抒情。本文前半部分着重写景,借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多可喜”的思想感情,文章先简洁地叙写项脊轩修葺后庭园的格局,室内的光线、陈设,又写了作者“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情态,其喜不自胜的情感已溢于言表。
  更让人可喜的优美动人的景物是:“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间,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项脊轩的环境确实宁静、和谐。人以鸟为伴,鸟以人为邻,逗人无尽的遐想幅月夜桂影图,则更为迷人,把人引进了月白风清,花香袭人的美妙境界。这些无一不是对项脊轩景物的生动描写,又无一不是作者内心喜悦得意之情的抒发,即“至情语言”。作者把情感融化在景物之中,凭借景物的形象诉诸读者,蕴藉含蓄,委婉动人。
  本文的叙事也是“至情语言”。文章的后半部分主要是叙事,在事件的叙写中倾吐臫的感受-“多可悲”。作者用亲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造成一种至情至真,如歌如泣的氛围与情调。比如写老妪述说母亲的往事,“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某所,而母立于兹”,“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这些似显平淡、平凡的回忆,饱含着作者对至亲刻骨铭心的哀思,“令人长号不自禁”。
  对亡妻的怀念,尤堪称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里没有悲哀、悲伤一类的字眼,但悲伤眷恋之情溢于言表,此是无声胜有声!意味隽永:贤妻已死多年,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她,人已死,物犹存,枇杷树是妻子对十拿九稳爱的延续,“亭亭如盖”的绿,誻妻子一片忠贞的爱,这种爱与作者的久远缅怀与眷恋融合在一起,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抒情镜头。
  《项脊轩中说悲喜》 窦广娟
  大学的时候得到这样一句话,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高台赏月。”心里虽然知道这是人生的不同境界使然,却无从体会“庭中望月”“高台赏月”是怎样一番滋味,因而自己也常常会把“隙中”“窥”到的一线月色当成了满地皎洁的月光。十几年过后,中年如期而至,再品《项脊轩志》时,那皓然如雪的月光,竟照得我通体雅素,心神合铄,肌骨俱爽。似乎真得古人“标心于万古之上,送怀于千载之下”的情怀,深味文字“英华弥缛,万代永耽”之魅力。
  首先说文章的题目。以前看“项脊轩志”四个大字,头脑中反映出的无非就是归有光写他书斋的一篇文章而已。再品此文,“项脊”二字赫然触目。它固然含有怀宗追远之心,又有表示书斋狭小之意。但联系震川生平,以及他的自号“项脊生”,我却看出了一种悲壮与苍凉,读出了他想“腾其姓氏,悬诸日月”的那份担当、责任与使命。
  全文有两个字作为主线,一个是“喜”,一个是“悲”。根据参考资料的意见,文章的第一段讲的www.souquanme.com是“轩之可喜”——主要通过修前的破、漏、暗和修后的美、明、趣来对比体现。自己按照这样程式化的分析向学生破解了多年以后,再品此文,我却于字里行间发现了归有光深言背后的隐情。那修前的破旧老屋,多像他那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啊。而他于残垣败堵中崛起,居然想通过修一室之举来整肃自己的心灵世界,鞭策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支撑起业已中落的大族家脉,接过祖辈光耀门楣的火把,再把它熊熊点燃。因此他修葺小屋时的最大盛举就是“前辟四窗”,他想把光明引进轩中,也扫一扫“我家读书久不效”的阴霾,为自己鼓劲,也冀希望于未来。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他在庭中“杂植”的诸多“兰桂竹木”。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这样一种文化暗含,那就是兰花象征幽居隐士,它“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故也常被视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而竹子呢?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所以竹子也是高风亮节的代名词。
  最能暴露震川心迹的当属那些桂树了,因为桂花象征是荣华富贵。从晋朝开始,人们已经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了。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宋代杨万里也有诗曰:“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后来词人洪适在自己的诗中又对桂花作了高度评价说:“谁为花王定等差,清芳瑞合佩金犀……只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子乡”,由此桂花便定格为一种特定的意象。至今在江南的不少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每当考试之年,应试者及其家属亲友都用桂花、米粉蒸成糕,称为广寒糕,相互赠送,取广寒高中之意。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惜墨如金的归有光为什么会在本段之中不厌其烦地大写特写桂树桂影,写完白日桂树的盛景还不够,还要在“三五之夜,明月半墙”的场景之下,布置了“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近景镜头。这分明就是那个“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的读书郎想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之脊梁的人间告白!
  从这种意义上讲,第一段的文字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惊才风逸,壮志烟高”的少年先扫一室,后扫天下的乐观情怀;可是透过纸背,我却看到了一个落拓学子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无边寂寞。关于这一点,那“寂寂”的庭阶可以印证,那“三五”的夜月可以昭示,那“人至不去”的小鸟也可以申明。
  《项脊轩志》的第三小节这样写道:“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门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由此进入了第二自然段所说的轩之“可悲”阶段。关于这一段,一些老师在串讲课文的时候也许会忽视掉对于文字的赏析,而我偏偏在熙甫看似琐屑的描写中发现了诸多细微的问题。
  我们先看那些新建的“小门”与“墙”。它们不仅生生把一个好端端的“南北为一”的“中通”之庭瓜分豆剖,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那种崩解速度;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骨肉同胞之间心灵交通断绝的无限悲情。震川怕我们因迟钝而难尽其义,还特别在本段中以一“篱”字与“墙”对比,让我们体会曾经的亲人之间那种由灵犀相通而终于默契阻隔的心路历程。
  然后再读“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三句,直觉就有凌乱不堪之感。具体而言,“东犬西吠”原为互文写法,表面的意思是说东家的狗朝着西家叫,西家的狗也朝着东家咬;深层展示的却是亲人之间互相伤害,兄弟隔膜、天伦不再的无限忧伤。俗语曰“狗通人气”,一家的狗不咬一家的人。可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这种骨肉相残,窝里争斗的场面怎不让人心生悲戚之慨呢?
  中国人好客,本来家里来了客人,无论和谁关系私密,我们都会把他看成是全家盛情款待的对象。然而“客逾庖而宴”却告诉我们,本来和全家都熟悉的客人却要像陌路人一样绕过这家的厨房到另一家去吃饭。几许感伤凝结在作者笔端,挥之难去!而“鸡栖于厅”四个字让我们看到,那从前家中议论大事的庄严肃穆的厅堂,再也没有往昔的神秘尊贵;甚至鸡鸭鹅狗都可以驻足久留,栖息繁衍。无限的荒凉破败真叫人郁闷难抒!由此,人事变迁,家道坎凛跃然纸上,原先那个完整和谐、井然有序、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如今已经分崩离析,变得混乱不堪了。
  对于一个世家子弟来说,也许没有比家道中落,团圆难再更让他痛心疾首的了。看到家族不是发展壮大,向外扩张,而是内部割据,反目成仇,年轻的归有光尽管怨恨却也无奈,这更加深了他要勤奋读书考取功名的念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家族的面貌,才会让家庭重新统一和谐起来。
  亲人之间冷漠若此,难道这个家庭就是一片情感的沙漠了么?非也!接下来的“老妪叙旧”一节就将前面一段的悲情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曾经环绕在这个大家族每一寸土地上的浓浓爱意。
  先是一个忠贞的女仆对归家两代人的养育之情。粗粗一看,以为老妪无非就是一个线索人物,作者是用她来牵出后文对于母亲和祖母的深切怀念。事实上,作为震川压卷之作的此文没有一丝的闲笔浪墨。“尝居于此”说的是老妪曾经居住在这个没有窗的房子中。联系“室西连于中闺”这句关于项脊轩地理位置的交代,当年的老妪“尝居于此”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方便照顾婴孩和自己的主人,她不会去考虑这个房子北向开门,冷风必至,房间无窗,一定阴暗等物质上的不利条件。明明是祖母的婢女,祖母去世以后,她作为仆人的任务已经完成。可是当年的老妪却把祖母的爱延续下来,像祖母一样呵护疼爱着主人的后代。这是怎样一种深沉的情感啊!也因为如此,她赢得了归家大小上下一致的敬重。“先妣抚之甚厚”就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而归家长孙对她无限的依恋更成了老妪在归家四分五裂、破败不堪之后依然不改初衷的执著理由。据此我们可以这样推测:曾经,作为一个“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的归家一定是每一个家族成员的精神驿站,能让每一个人,包括仆人都能得到自我效能感,这既是归家能够出现像“老妪”这样的“义仆”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更让我们对归家昔盛今衰的现状产生强烈的痛惜伤感之情。
  这样,老妪这一形象就被赋予了两种属性,她既是归家兴衰的见证人,也是先祖之爱的延续者。通过她的叙述,我们才能看到有光“先妣”作为上一代人对晚辈嘘寒问暖、周到备至的细腻情怀。
  很多人都能感受到“儿寒乎?欲食乎?”这一细节所传达出的强烈母爱,却看不到这一句背后深藏着的母亲的无奈与无助。从《先妣事略》中我们看到,“周孺人”一生“以多子为苦”,从十七岁开始几乎每隔一整年就生一个孩子。那么这一节中“板内板外的应答”也许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大姐淑静还没满一周岁,母亲已经妊娠有光。从生理学的角度上说,怀孕妇女如果下一胎和上一胎的性别不同,那么下一胎就会早早剥夺上一胎的乳汁,将母亲的营养全部聚合来养育腹中的胎儿,俗语也搜趣网叫做“夺怀”。姐姐这个时候已经习惯了母亲的乳汁,可是母亲偏偏无力喂养,姐姐被老妪抱走后自然啼哭不已。虽然母女连心,可为了让女儿尽早习惯非母乳喂养,闻声而至的母亲却不能露面,以免刺激女儿继续留恋母亲的怀抱。这样,一块木板虽然隔挡了母亲的容颜,却阻不断母亲对女儿的疼爱。“以指扣门扉”这五字,就传导了母亲的多少焦灼,多少急切,多少担忧与多少苦衷!做娘的恨不得替女儿去承受痛苦,可除了倾听女儿的啼哭,她又能做些什么?拳拳爱女之心,任是无情也动容!可是这样多情的母亲,这样深厚的母爱却早早地被命运夺走,作者想要品尝体味,还要从老妪的口中方可得知。尤其是在大家庭土崩瓦解,亲人之间情薄如纸的此时,再与老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谈及半生操劳、温柔贤淑的母亲,作者岂能不泪如雨下,老妪岂能不抚今追昔,陪泪一旁?
  更让人倍感凄凉的是:对幼年失母的作者所有的疼爱体贴,只能发生在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老妪身上,曾经那样让人难以忘怀的往事,都随着已故的亲人被彻底埋葬。充斥在天地之间的唯有那浸透骨髓的寒意,和这寒冷之中奋发崛起的强烈愿望。也唯有这一愿望的实现,才可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也无愧于祖母对他的殷切希望。
  谈到祖母对孙儿的疼爱,作者笔下又多了些许的柔和温婉。也许母亲早逝以后,祖母的爱就成了他唯一的心灵慰藉;而年迈的祖母更是不时来到轩中,督促鼓励这个胸有大志的长孙。“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一句就将祖母的心事暴露无疑。“久不见”三个字既是想念,同时也是祖母对孙儿的关注。没有这样的聚焦,岂能发现孙儿“竟日默默在此”呢?“大类女郎”一句就是祖母的肯定与嘉奖了,虽然它似乎是以责备的方式来表达的。而祖母离去时的“以手阖门”,总让我联想起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中左公在古庙里看完史可法文章后“解貂覆生,为掩户”的细腻动作,虽然二者身份不同,却以相似的动作暴露出长辈对晚辈同样的疼惜、赞许、护爱和期待。果然,在发出//www.souquanme.com“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样的感慨之后,祖母拿来了先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的象牙笏板,希望我“他日当用之”。这一动作包含着祖母对自幼丧母的孙儿多少深切的关怀和不尽的希望啊!而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至少已经经历了两次科考的失利,“瞻顾遗迹”,必然百感交集。何时得遂自己的志向?何日能偿祖母的夙愿?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愧对先人,作者怎能不“长号不自禁”?
  世事沧桑难自料,人间至爱总飘零。年轻的母亲离我而去,有祖母念我孤弱;而慈爱的祖母也遗我仙逝,可叫我在这冰冷的世界依傍何人呢?人生的浩劫一个接着一个,亲人的反目越来越让人心伤,但我对亲人的爱却不会因此而减弱半分。震川的身体虽然寄放在项脊轩中苦读,但他的心灵却牵系着每一个亲人。“久之能以足音辩人”这个细节足以说明,他对亲人的爱与对这个家庭的责任达到了怎样的一个高度!他“腾其姓氏,悬诸日月”的渴望有多么强烈!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不到20岁,他虽然过早地经历了归家由小康坠入困顿的辛酸,因此不免显得少年老成,但他在人生长途上到底还只刚刚走了几步,所以虽然伤心“长号(嚎)”,对于前途并没有丧失信心,他还有些“少年心事当拿云”的豪气,于是接下来笔锋又一转,来讲“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的奇迹。据我所知,这几句话常遭批判,一些资料中甚或将其作为归有光思想的局限性来加以否定。然而考证作者的生平,我们发现了一个巧合:“轩凡四遭火”,写此文时,作者也经历了四次科举失败的惨痛教训。可是轩得不焚,作者也不会被暂时的失败吓倒。由此可见,写到这里,项脊轩已经不仅仅是作者的一个书斋,而成了他精神毅力的象征物,是他与祖先愿望合一的一个媒介物。只要他这个归家长孙还在奋斗,项脊轩就永远不会倒塌。
  一轩之内,我们不只看到了作者的温情与悲情,更看到了一个屡试不第的明代寒儒“屡败屡战”的豪情。而下面的补记内容,还让我们看到了此轩之中那难得而短暂的爱情。
  以下是不可忽视的两个细节:一是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让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新婚妻子对自己有学问的丈夫的无限崇敬与无限依恋,也能看到一个细心的丈夫对妻子的无限体贴与无限柔情。“问余古事”,“余”自然耐心解答;“凭几学书”,“余”自然手把手地去教。耳鬓厮摩之际徒增几份情意,红袖添香之中产生多少爱恋,只有两个当事人内心明了。虽是寥寥数笔,然而笔间透出的却是夫妻间琴瑟和谐的生活情形。二是“吾妻归宁,述诸小妹之语”。阁子内的爱情让“诸小妹”春心荡漾、艳羡不已,多希望自己的婚姻也能遭遇姐姐姐夫一样甜蜜的爱情。他们哪里是对姐姐家的阁子感兴趣,分明是对阁子里居住的儒雅倜傥的姐夫心生向往——这可是他们未来夫婿的模型与标杆啊!
  可是人间好景不长久,六年后,“琴瑟双调,忽断弦而中折;鸳鸯初对,猛折翼而孤飞。”百年恩爱付流水,一旦淹没隔幽冥。“室坏不修”这一细节,囊括了妻亡一事对震川精神上的重创。生平第一次,作者被残酷的生活击垮了。整整两年的时间,作者沉溺在自己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先妣”之死,留给他的是童年模糊的记忆,“先大母”之亡,带走的是长辈异性赐予他的人间温情,而“亡妻”之痛,却将他生命中来自女性的柔情一并褫夺。实在是太残酷也太残忍了也!叫熙甫如何能够承受这生命之重?
  平复了两年,“余”虽仍然“久卧病”,却“使人复葺南阁子”了,只是“其制稍异于前”。的确,耽溺于痛苦之中无异于向生活认输,“南阁子”的再被“修葺”意味着作者的精神开始复原。生命也终于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一线曙光,那就是作者35岁的时候中了举人。“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作者距离项脊轩越来越远,距离他少年时候的愿望却越来越近。因此,“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语就至少流露出这样三种意思:一是代表时光的流逝。同时也寄托着作者“岁华虽摇落,芳意竟难成”复杂心境。二是感慨自己的爱情。对亡妻深沉的爱恋,不仅不会随着岁月老去枯萎,反而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更加郁郁葱葱!三是冀望未来的功名。中年中举,多少给了他灰暗的人生一点亮色。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功名也能像庭中的枇杷树一样“亭亭如华盖”,留给后世子孙以更大的荫庇啊。但综观震川辛酸的一生,“三场科举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他用了整整四十五年的时间去追求功名,却终于在六十岁上中了进士。也是六年以后,他于任上辞世。岂不悲哉?岂不悲哉!
  全文一共才五百多字,写的是一间书房,两种情感,三位亲人,但它却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除了本文善用的细节描写外,就是清袁枚说过的空白艺术了。他说:“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譬如一室之内,若窒而塞之,虽金玉满堂,而无安放此身处,又安见富贵之乐耶?”文章中的空白,就好象音乐中的休止,电影中的空镜头,能给人不尽的想象。古人所说的"花开一半,月留半圆,缘尽半分",包含的也就是这种含蓄之美。而赏析之要,也许就在于填出这些艺术的空白?
  项脊轩中说悲喜,人到中年好读书。不亦乐乎?
  第三段即项脊生(作者自称)的一番议论。作者以守丹穴的巴寡妇清和高卧隆中的诸葛亮,与处败屋寒窗之下的自身相比附,既自慨局促,又有自矜抱负之意。故语末虽以“坎井之蛙”自嘲,又未尝不含有对凡夫俗子的反讽与孤芳自赏的意味。
 搜趣网 最后是若干年后的补记。续写项脊轩在妻死前后的变化,寓有新近的悼亡之情。文中记妻生前琐事,亦平淡中见隽永,与前文格调毫无二致。“不常居”三字似可收融一文,然文末又摇曳生姿,写到亡妻手植的一树枇杷“亭亭如盖”,寓睹物怀人、悼亡念存之思,较之“墓木已拱”之类的成语,尤觉余味无穷,饶有新意。
  总之,此文在叙事上以白描见长,抒情亦以素朴为本。老老实实地回忆,平平淡淡地叙述,其淡如水,其味弥长。恰如王锡爵所说:“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归公墓志铭》)这种以口头语说家常事的意境与笔墨,乃是归有光在唐宋八大家之后的一种创造。所谓“豪华落尽见真淳”,是可以移评归文的。行文散漫,似随口道来;然而无论写景、叙事、抒情,均围绕“项脊轩”这个中心,故能形散而神聚。虽总以素笔为主,但也有变化。如第一段稍具文采,与后文的质朴不同,却正与可喜可悲的情感变化、对照相吻合。故不能说作者在写作时毫无“匠心”。

项脊轩志的写作手法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归家原本庭院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自从“诸父异爨”后,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四分五裂之状)。先用篱笆相隔,后来更用一堵堵墙壁阻断往来(“始为篱,已为墙”)。尤其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写祖母到项脊轩来,鼓励作者读书求仕,光宗耀祖这件事,同样可透析出归家家道衰落的状况。归有光祖母的祖父曾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而如今,“吾家读书久不效”,儿辈们科举无望,反以分家为能事,闹得个钟鸣鼎食之家四分五裂,乌烟瘴气,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孙儿归有光的身上了。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的语言、行动和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情态各别。对母亲,写她听到女儿呱呱而泣时以指叩扉的动作和“儿寒乎?欲食乎?”的问话,突现了慈母对儿女衣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对祖母,写她的“吾儿,久不见若影……”的爱怜的言辞和离去时的喃喃自语和“以手阖扉”的动作等,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老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和期待。对妻子,写她的“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简洁地表现了少年夫妇相依相爱的情状;写她归宁回来时转述小妹们的充满稚气的问话,不但传神地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夫妻依依情话的场面。总之,作者对于各个人物,都能分别抓住他们的特征,用寥寥几笔描绘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和真挚的感情,富于生活情趣,并从中表达出自己对亲人一往情深的怀念。
结构“关”情:文章先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继而写经过修葺之后的优美、宁静与恬适。轩内积书,轩外花木;白日小鸟,月夜挂影;构成了一种和谐清雅的小天地氛围。而居于这小天地中心的,正是作者自己。他的清贫的生活,高洁的志趣,怡悦的心境,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显露出来。“多可喜,亦多可悲”几个字,承上启下,思路陡转。“喜”字应上文,“悲”从以下几个方面而来,一是大家庭的分崩离析,表现了作者对家庭衰败的哀痛。二是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三是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最后两节,补记亡妻在轩中的生活片断和轩在以后的变迁,抒发了作者怀念妻子的真挚情意。平淡的文字,唱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
细节“撩”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是归文的一大特色。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现了出来。环境固然清幽、谧静,充满诗意,然而作者更为怀念的是自己的亲人。作者写祖母、写母亲、写妻子,只是通过一两件和她们有关联的事来叙述。笔墨不多,事情不大,只留下人物的一些身影,但人物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
如写母亲听到大姐“呱呱而泣”时,用手指轻轻叩打南阁子的门扉说:“儿寒乎?欲食乎?”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悲戚的感情是很自然的生发的。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古文辞类纂选本、〈项脊轩志〉评语》)。
再如写祖母的一段文字,简洁细腻,绘声传神,“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两句话;“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一两个动作,把老年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的惟妙惟肖。写亡妻,只说:“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寥寥数笔,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末尾,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质朴“增”情:文章动情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质朴,不加藻饰。作者不大张声势,不故作惊人之笔,甚至也不采用色彩强烈的词藻来作恣意的渲染,而只是运用明净、流畅的语言,平平常常地叙事,老老实实地回忆。但通俗自然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浅显明白的文字却能使景物如画,人物毕肖。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的动作等,也都是通过通俗平淡的语言变现出来的,但平淡的文字,道出了人间的亲情。此外,妻婚后来轩的往事,从娘家回来后转述的诸小妹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细节,无一不是平时如话中露真情。正所谓“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含而不露,以情动人,不去刻意追求强烈的效果,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确实是归有光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
叠字“助”情:和一般叠词一样,文章的叠词也是为了增加形象性和音乐美。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用//www.souquanme.com“呱呱”来描摹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姗姗”;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用“亭亭”。用叠词,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而且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
一篇散文,作者六用叠词,单纯是为了状物、写景、绘情的说法,难于令人信服。“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刘勰老先生一语中的。写物关情,情景交融,是文章多处用叠词的真实用意。如”寂寂”一词,既强调环境的清幽、静谧,又充满了对“项脊轩”的生活的怀念;“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语言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不满和对家族衰败的哀痛。再如“亭亭”一词,既使人想到树木高高耸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在这一笔中间,寄寓了作者对亡人的感慨和惆怅,读来富有余味。

《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中作者写到"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说说作者因为什么而觉得可喜,又因为什么而觉得可悲,他是怎么样来表达这些情感的.
归有光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35岁时,乡试中举。但以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嘉靖二十一年(1542)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四川乐山),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初任浙江长兴县令,因得罪豪门与上司,调任顺德(河北邢台)通判。后被大学士高拱推荐,任南京太仆寺丞,参与撰修《世宗实录》,以劳成疾,卒于南京,归有光对前后"七子"的盲目拟古倾向不满,与当时主张「文必西汉」的王世贞意见相左,世贞虽大憾,亦推重之。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提倡唐宋古文,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著有《三吴水利录》、《马政志》、《易图论》、《震川文集》、《震川尺牍》、《震川先生集》等。
《项脊轩志》是
归有光的名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我们刚刚学过..主要心情就是悲凉,又分为3点
1.大家庭的分崩离析
2.亲人已逝亲情不再
3.无功名,无法光宗耀祖。(这点是最悲)

《项脊轩志》第一段扩写,要美一些

谢谢了,快点啊
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由于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灰尘与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特别是下雨时,雨水往下直灌;每次移动桌子,看来看去没有可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一过中午,太阳偏了,屋里就暗了下来。我稍微给它加以修补,使上面不再漏雨、落灰。室前新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来。在庭前我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却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高悬,照在墙上。月光下,庭中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