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意境描写(描写意境的诗句)

名篇中有意境的描写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与李商隐那些情感指向十分朦胧隐晦的《无题》诗相比,这首诗相对来说要容易理解的多......

古代对意境描写(描写意境的诗句)

名篇中有意境的描写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与李商隐那些情感指向十分朦胧隐晦的《无题》诗相比,这首诗相对来说要容易理解的多。然而,这也正是此诗能流传千古的原因所在。“情深至简”,往往一些极端的情感不需要过多语言文字去修饰,用最平凡的方式写出来反而更加感动人心。
首先,此诗的题目为《天涯》。那么,何谓“天涯”,从地理位置上讲是指十分遥远的地方。诗人孤身在外,漂泊四方,心中必定是十分悲伤孤独的,所以“天涯”在这里又是指心理上的天涯:无人陪伴,无人理解,怀才不遇,仕途坎坷,前途无望。所以仅仅看题目,我们就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内容,看看此诗的魅力究竟何在。诗作一开篇“春日在天涯”虽然语调平静,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词语,只是简单地直白叙述,但是细细品味之后我们就会知道,看似平淡的话语之下其实蕴藏着极其深沉凄惋的情感。
为何这样说呢?简单的一个“春日”点出了此时正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时光。在这样的时节里,很多人最想做的事就是约上亲朋好友一起踏青赏春。可是,诗人此时却远在“天涯”,漂泊无依,孤独一人。两个极为反差的词语并用,将明媚的春光与羁旅的愁思交织在一起,反而产生了惊人的艺术效果。
诗作第二句“天涯日又斜”采用“顶针”修辞手法格,即紧扣题意,又再次点明“天涯“,让人不禁心生哀叹。尽管作者没有过多地描述春日的美妙,可是我们却可以想象得出,此时的诗人是多么的落魄,多么的孤独,多么的哀愁!春日越是美妙可爱,远在天涯的诗人就愈是惆怅。
“春日在天涯”本就已经很让人哀愁落寞了,此时却还“天涯日又斜”。诗人孤独一人在天涯海角踽踽独行,真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又斜”说时间已是傍晚,一天即将过去,这就给艳丽的春日罩上了一层黯淡的阴影。春光无论多么明媚,随着太阳西沉,终有一日会消失殆尽,而人的生命呢?也将随之凋零,真是令人伤感!
诗作三四句“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更是哀惋动人。“莺啼”在春日应该是非常悦耳动听的,可在此时的诗人心中却像是在啼哭一样。因为诗人漂泊天涯,人生无望,心中的恨和痛却无处诉说,于是只有托“啼莺”抒恨了。这些“恨和痛”化为泪水,竟然打湿了最高处的花朵。
在这两句中,“莺啼”是听觉搜趣网,“为湿”是触觉,诗人移情及物,让黄莺悲啼垂泪,让泪水打湿最高花。试想,连“最高花”都被泪水浸湿了浸透了,那么其它的花应该也早已凋谢了吧!此句中,“最高花”含义深远,即指是开到最后的花,又暗喻春天早已逝去,人生的美好也即将逝去。
李商隐满腹才华、抱负远大,但其一生受困于牛李党争,潦倒不堪,不正像“身处天涯”一样吗!他所处的时代,唐王朝已经到了崩溃前夕,国家和个人都看不到前途。生命短瞬,自己却一无事处,未来又看不到任何希望,怎么能不令人伤痛呢?可以说,整首诗充满着人生挫败和理想幻灭的痛苦,其深情凄美的意境完全不输《无题》。

古代诗词 意境美的句子

找些古代诗词 意境美的或是很有气势的句子最好能注明诗的题目越多越好
1、优美的诗歌意境
  1)冲淡平和美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王维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侯荆扉。”, 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汤式的“近山近水人家,带烟带LaYwbJg雨桑麻。当役当差县衙。一犁两耙,自耕自种生涯。”。2)清明秀丽美
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搜趣网”, 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典雅含蓄美 《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汉乐府《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望江南》“天上月,遥望一团银,夜久更澜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曹植《雁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却下水晶帘,搜趣网玲珑望秋月。”, 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诗干。”,“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司空图“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李璟“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古诗中常见的意境

古诗中常见的意境
1,冰或雪
以冰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雪——指代高洁的心性,古人用冰雪聪明说明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比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3,柳树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古人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比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蝉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常以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行的高洁。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我却独钟情”。还有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比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杜甫的《蜀相》:“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充分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荒凉之感。
6,长亭  
用长亭指代送别之所。比如李白的《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友人互相送别、吟咏的最佳地点。
7,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芳草比喻人的离恨之情。《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都用芳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人间的苦恨。
8,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白居易的《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
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9,梅花
梁、陈时期,咏梅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张耒的“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苏轼的“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最有名的当属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10,红豆 
红豆即相搜趣网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唐代时红豆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11,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清廉脱俗的品格。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这些都是古人写诗词时善用的托物言志手法。
12,流水
在中国古代诗词里,流水往往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还有秦观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相契,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13,羌笛
羌笛是产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范仲淹《渔家傲》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或游子怆然泪下。

古诗文意境有哪些种类

诗词本以言情,情不能直达,寄予景物,情景交融,境界全出,似空而实,似疏而密,优柔善入,这正是唐诗冠历代、宋词集大成之所在。古代诗人词人格外重视文学意象创造中的“意”与“象”的有机融合,重视创造出“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姜斋诗话》)的审美意象,而追求的最高标准就是从意象中升华出境界,即意境。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这样论境界: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由此来看,对于境界,也就是意境的把握是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重中之重。在此,我们便对古诗词中意境 进行一个整体分析。 
一、雄壮阳刚类意境  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高昂激烈,或奔放骋怀,或深沉坚毅,或悲慨刚劲。  
①雄奇阔大的意境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的《观沧海》可谓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写景雄奇壮美,气势恢弘;抒情奔腾震荡,磅礴千钧;文辞渲染夸张,振奋激昂。  
②旷达开朗的意境  典型代表--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脱俗飘逸,虚实相生;抒情则自然开朗,舒缓绵长;文辞轻健明快,奇谲俊丽。  
③苍凉悲壮的意境  典型代表--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言。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苍茫辽远,峻拔萧疏;抒情则豪迈雄健,慷慨悲凉;文辞古朴遒劲,惨烈悠长。  
④深邃沉郁的意境  典型代表--杜甫的《秋兴八首》,举其第四首为例: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其特点在于思想上厚积薄发,沉郁顿挫,曲回郁结;语言上不饰雕琢,真挚感怀,长于以情动人。
古典诗词意境的分类鉴赏
二、内敛阴柔类意境  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瑰丽香艳,或清净静谧,或清新素雅,或凄婉忧伤。 
①浓艳瑰丽的意境  典型代表--温庭筠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其特点在于题材多“酒边花下,盛装美人”;表现手法“浓抹彩绘,刻意雕琢”;艺术形象“金碧辉煌,浓艳绝人”。  
②淡泊静谧的意境  其特点在于题材多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现作者一种远尘避世的淡泊情绪。号称“诗佛”的王维晚年的田园山水诗便是杰出的代表,例如他这首著名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③清新素雅的意境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的《菩萨蛮》五首可以说是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或描写大自然景物,青山绿水,芳草佳树;或描写一些纯洁天真的人物,生动活泼,俏丽可爱。表现手法多为细致素雅,清新婉转,似流泉鸣琴,洋溢着生气。  
④凄冷寒凉的意境  典型代表--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其特点在于环境哀伤凄冷,如泣如诉,往往以愁肠楚恻的意象打动人心并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至此,我们分析总结出了两大类、八小类意境。古典诗词其实是一种抒情语言艺术,品诗词就应从这种艺术的核心--意境入手,正所谓“景中有情,象中有境,情景交融,自有意境”,优秀的古诗词作品无不遵循此通法,当我们注意古诗词作品的韵律和谐、文辞考究的特点时,要对其进行审美鉴赏,则必须把握意象,深掘意境,善于展开联想,通过再造想象,深刻揣摩意象,准确捕捉诗眼词眼,把握作者的人格,方能领悟古诗词“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刘知几《史通》)的精髓。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