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美好生活的古诗词
总有一句诗词,把人间烟火描写成诗和远方;总有一句诗词,把平凡的家常化作了低吟浅唱;总有一句诗词,动人心肠,道尽生活的美。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代: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下了一场小雨,空气微寒,淡淡的烟雾笼罩着几株稀疏的杨柳,使得初晴的沙滩有一丝妩媚。河水潺潺,声势浩大地汇入淮河。在这样的清晨,泡上一杯清茶,吃上一盘刚从山里采来的新鲜野菜,惬意极了。人间真正有滋有味的,还是这清淡的欢愉啊。
风雨
先秦:佚名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本来约好了见面,不料突然下起了狂风大雨。看着天边乌云翻滚,听着外面一声又一声的鸡鸣声,心里感到格外失落:路上泥泞不好走,大雨如此倾盆,怕是今天的见面就泡汤了吧。
却不想,下一刻你就按照约定,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外头风雨如晦,心里确是春风和煦。既然见到了你,又如何能不欢喜呢?
高冠谷口招郑鄠
唐代: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到朋友家里拜访,到了却发现书斋里空空如也,不见人影搜趣网。百无聊赖,环视周围,这时候山谷里刚刚下过一场雨,山涧中的花儿更显娇媚,水潭边的树木更显青翠。门前的小路因为很少有人走过,已经成了小鹿玩耍的天堂,赏着美景,在山间的雾霭中,等待你归来,这也不是很美好吗tAjloqtIS?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月光皎洁,枝头偶尔有喜鹊飞过,清风徐来的夜晚,伴着知了声走在路上。闻到一阵稻花的香气,耳边传来此起彼伏的“呱呱”声,会心一笑,是啊,想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头。
客至
唐代: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
听闻客人要来家中做客,喜出望外。在约定的日子到来前,仔仔细细、里里外外地清扫了一遍,打开许久未用的蓬门,拿出自家酿的酒,热情地招待。
如果客人不嫌弃的话,还能和邻家的老翁对饮,一同谈天说地,聊聊春天,聊聊文学,还有这个村庄。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居住在吴地的乡村里,茅草屋茅檐又低又小。虽然条件简陋,但这里民风淳朴、风景如画。一家人悠然地生活在这里,大儿子在小溪边的豆田里除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还有那最可爱的小儿子,正横卧在小溪边的草丛里,吃着刚摘下来的莲蓬。乡间生活,也别有一番乐趣。
生活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也不是非凡卓越的,生活就是一点一滴的小事和无数的杂事组成的。但在这柴米油盐中,也藏着诗和远方。只要用心生活,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找到属于你的小确幸。
关于好日子的诗
月升无云遮眼前。
明朝定是晴天日,
正是踏青好日子。
形容好日子的古诗词有哪些?
新晴【作者:梅尧臣】
阴云忽扫尽,朝日吐清光。
万里不碍日,众鸟欣哢吭。
草树已摇落,山川尚郁苍。
百事择佳日,佳日唯晴阳。
2.桃花曲【作者:刘秉忠 】
一川芳景,一壶春酒,一襟幽绪。
今朝好天色,又无风无雨。水满清溪花满树。
有闲鸥、伴人来去。
行云望逾远,更青山无数。
3.初晴【作者:王安石】
幅巾慵整露苍华,度陇深寻一径斜。
小雨初晴好天气,晚花残照野人家。
4.郊行即事【作者: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5.偈七首【作者:释道颜】
去年寒食后,今年寒食前。
日日是好日,不是正中偏。
6.偈九首【作者:释惟清】
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
乌兔体全身,灵机何处觅。
今朝看见昨朝人,依旧眼睛光似漆。
形容“好日子”的诗句有哪些?
宋释师观《偈颂七十六首其一》
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
只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
宋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
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新年人看旧年人,旧年日有新年日。潮生涨旧痕,潮落石头出。万物有迁流,迁流无变易。有变易,上上大吉。
宋王安石《初晴》
幅巾慵整露苍华,度陇深寻一径斜。
小雨初晴好天气,晚花残照野人家。
宋梅尧臣《新晴》
阴云忽扫尽,朝日吐清光。
万里不碍日,众鸟欣哢吭。
草树已摇落,山川尚郁苍。
百事择佳日,佳日唯晴阳。
元刘秉忠《桃花曲》
一川芳景,一壶春酒,一襟幽绪。今朝好天色,又无风无雨。水满清溪花满树。有闲鸥、伴人来去。行云望逾远,更青山无数。
求一些表示心情好的古诗词
本人是妹妹.春天刚到.....所以......呵呵......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一】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你看它多么“好”!
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象云一样黑。好呀!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那么,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林呢?一切的一切呢?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tAjloqtIS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难道不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吗? (霍松林)
【赏析二】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
通过以上对诗句的分析,不难看出,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不错的,对于这珍贵如油的春雨,众人皆盼,诗人亦然。而当春雨飘然降临的时候,诗人更是惊喜不已,甚至卧床静听,彻底夜难眠,迫切希望它下过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于是轻手轻脚,推门远眺,静观无边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飘洒的春雨,作者又惊喜地联想到第二天锦官城满城春色。诗歌意在盛赞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份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描绘得如此细腻逼真,曲折有致,这不能不令人惊叹杜甫洞幽显微,体物察情的艺术功力。
此外,诗歌细节的捕捉和描绘也能体现诗人体物察情的优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监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花重锦官城”,着一“重”字,准确地写出了经受春雨一夜洗礼滋润之后锦官城花朵红艳欲滴,饱含生机的情态,寄寓了作者对春雨的盛赞之情。“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又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总之,杜甫的《春夜喜雨》无论在锤字炼句方面,还是在意象的捕捉、细节的描写方面,都体现了他体物察情,精细入微的过人之处。结合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来对比赏读,我们必将获得对杜诗另一种生命情趣的深刻理解。 (徐昌才)
【赏析三】
《春夜喜雨》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从内容看,它又是一首写景诗。诗中,作者通过对春雨准确形象、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出自己对骤临的春雨无限喜爱之情。
人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唯一“快诗”,而事实上,《春夜喜雨》不也是一首“快诗”么?
可是,这样一首充盈着喜悦之情的“快诗”,有谁会想到它竟是作者在“漂泊西南”潦倒穷困时所作呢?饥寒交迫的生活体验,加深了杜甫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而“宁苦身以利人”的崇高思想更使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也足!”的牺牲精神得以凸现。他是宁愿自己冻死,也望天下百姓温暖啊。怀着这种思想,他怎不为造福百姓的甘霖骤降而喜极?他的喜是从人民利益出发以人民利益为转移的,是以“天下之乐”为乐。
寓主观于客观,即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对具体客观的景物的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这是杜甫诗歌的一大特点。作为一首写景诗,《春夜喜雨》的描写对象是春雨,诗人也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于对春雨的描写中。作者并不就春雨而仅写春雨,他还借用了不少与春相关的诗歌意象:轻柔的春风、静谧的春夜、正在复苏的自然万物、旷野中的小路、乌黑的雨云、迷蒙的江上的小船、夜里昏暗却益显明亮的渔火……这一系列意象似乎让人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在人们焦急地盼望着春雨以便春耕时,一场甘霖自天而降!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然飘洒,默默地滋润着万物。雨云笼罩下,旷野上,田地里,到处一片漆黑,只有从迷蒙的江上小船里,透出孤独的微光。而待到第二天清早,人们将会看到那花枝花朵涵满雨水,沉沉的却又格外鲜亮明艳,整座成都城春意盎然。这幅画面,正是一幅融合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夜晚春雨图。读之,我们仿佛置身于静谧的夜晚蒙蒙的春雨中,真切地感受到春雨的细密、轻柔、温暖,充满希望,令人喜悦。这由具有丰富意蕴的种种意象构成的美妙意境寄寓着作者为百姓之喜而喜为百姓之乐而乐的感情。
诗的题目为“春夜喜雨”,“喜”是题眼,也是诗眼,它突出了作者感情之喜。诗的首联写春雨善解人意,在人们迫切的盼望中应时而落;颔联写春雨随风在夜间来临,滋润万物却不影响人们生活;颈联采用衬托手法,描写出春夜里阴云密布,星光隐逸,天地间漆黑一团,唯有迷蒙的江上透出一点昏黄的渔火,静谧,安详,恬淡;尾联呢?看吧!到第二天清早,那被春雨濯洗过的花枝花朵,涵满雨水,鲜亮明艳。四下里的人们在这盎然的春意中为春耕忙碌着,个个心里充满希望。全诗无一“喜”字,却句句透着喜意,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读《春夜喜雨》,人们不难想到朱自清的《春》,对其中关于春雨的描写留有深刻的印象。“春水贵如油”,骤临的春雨令多少待雨春耕农夫野老欢呼雀跃,又令多少同情劳动者,体察劳动者生活,希望他们过上好日子的人们由衷喜悦!杜甫的《春夜喜雨》正是他关心农民体察劳动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的反映。
笔者生在农村,从小到大,对春雨特别亲近,也对农民们渴望春雨、喜爱春雨的心情有着极深的体会。春雨迷蒙,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我们光着脚丫行在旷野的小路上,感受着松软的泥土带来的微微冷意。四下里各种小草吐绿并迅速成长。大人们脸上挂着笑,小孩儿在青草地上、红花草田里跑着滚着,一切都令人陶醉。秋天的硕果不正是www.souquanme.com春天里孕育的么?没有春雨如何耕种,没有耕种哪来秋收?春雨到了,希望之神也就到了,这一切怎不令人欣喜若狂?百姓高兴,一切爱人和爱生活的人无不高兴。这浓郁的喜悦之情充溢全诗,闪烁出诗人思想中的人民性的光辉。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读这一小诗,自然只能似管中窥豹,然也可见一斑。在感慨杜老夫子悲天悯人的气度和对民族对人民的无限热情热爱同时,一位穿越历史、绰立天地的伟大诗人震撼了世人的灵魂。
【赏析四】
杜甫这首五言律诗是他在成都第二年所作的著名诗篇之一,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当时,诗人在亲戚和朋友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苦心经营,他寓居的浣花草堂基本建成。经过长期颠沛流离和饱经忧患的杜甫,生活总算暂时得以安定,所以他才有町能对成都自然景物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细致的琢磨,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不少吟咏它们的诗篇。《春夜喜雨》,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首。
诗一开头,杜甫就赞美春夜所下的雨是“好雨。”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在春季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由于成都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一到春天虽然常常晚上下雨,但次日却又有明媚的阳光。这就正如诗人在另一首诗中所描绘的:“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水槛遣心二首》)在正需要雨水之时,雨就降下来了,它是“知时节”的,所以“当春乃发生”。这种为万物生长所必须的“及时雨”,真是难得的好雨!这两句诗,是采取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绘的。把无情作有情,把无知当有知,杜甫作诗常常如此。这里把春雨当作有知觉的,故它能根据需要,应时而降。诗中的“知”字和“乃”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诗人喜雨的心情跃然纸上。
接着,第三、四两句既描写了春雨的动态,又传出了它的润物之神。因为好雨下在夜里,故诗人着重是从“听觉”上去描绘雨景的。雨细而不能骤,随夜色而逐渐隐没。它悄悄而来,默默无声,不为人们所觉察,故称为“潜入夜”。这样不声不响地下的雨,当然是滋润万物的细雨。“细无声”,正好恰当地表现了它的可贵精神。这里的“潜”字和“细”字都用得准确、贴切,前者透露出风很微,后者说明了雨极小。这恰如仇兆鳌所说:“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杜诗详注》卷十)
第五、六两句是进一步从“视觉”上描绘夜雨景色。“野径”.指野外小道,是指地上;“云”,是指天空。由于晚上正在下雨,所以浓云密布,群星潜藏,月色无光,天空和地上都是一团漆黑,正说明雨意正浓。而一片墨黑的世界里,唯有江边船上放射出一线光芒,并且显得格外明亮。这是一幅极其生动的雨中夜景图。诗人在这里所用的“俱”字和“独”字,都是为了突出这种景象。而在这种景象之中,也包含了诗人自己惊喜的感情。
最后两句是写雨后晓景。是第二天的事。天明雨霁,整个成都城都是耀眼的繁花,花朵沉甸甸地抬不起头来.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至此,诗人对喜雨的感情达到了高潮,于是“花重锦官城”的诗句冲口进发而出,真是“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放王嗣奭说:“束语‘重’字妙,他人不能下。”(《杜臆》卷四)
这首诗描写细腻、动人。诗的情节从概括的叙述到形象的描绘,由耳闻到目睹,自当晚到次晨,结构谨严。用词讲究。颇为难写的夜雨景色,却写得十分耀眼突出,使人从字里行间.呼吸到一股令人喜悦的春天气息。这首诗题虽是《春夜喜雨》),但是全诗不露喜字,却又始终充满喜意。显然,诗人这种感情的产生绝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而有其现实基础。据史书记载,在他写作此诗的前tAjloqtIS一年,京畿一带就有严重灾荒,“米斗至七千钱,人相食”(《资治通鉴唐纪》)。因此,杜甫一听到雨声,就感到无限喜悦,这喜悦恰好反映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李谊)
http://www.mcscn.net/shicishangxi15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