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楚辞》有感
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悲//www.souquanme.com凉幽怨的句子是?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出自宋代苏轼《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
有会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吗?(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
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客人高兴地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诗词赏析: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
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
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写悲伤的诗句
越悲伤越好,但要古诗词哦!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1.樱桃落尽:是初夏的典型景象,以之寓危亡之痛.<<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樱桃)先荐寝庙”.李煜此时,城被围,宗庙莫保,樱桃难献,又随”春归去”而”落尽”,可见伤逝之感良深.
2.子规啼月:子规即杜鹃,相传为失国的蜀帝杜宇之魂所化,鸣声凄厉.
3.望残:眼望凄残欲绝的景象.
4.凤凰儿:似指衾枕上的彩饰.施肩吾<<抛缠头词>>:”一抱红罗分不足,参差裂破凤凰儿.”
5.罗带:<<古今词话>><<历代诗余>>均多作”裙带”,此似以喻指小周后.
今译:
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PklObKzb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简析:
此词是李煜在凉城被围中所作.开宝七年(974)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词当作于开宝八年(975)初夏.全词意境,皆从”恨”字生出:围城危急,无力抵御缅怀往事,触目伤情.开头”樱桃”二句,以初夏”樱桃落尽”的典型景物寓危亡之痛.此时甚感宗庙难保,樱桃难献,而又随春而归去”落尽”,伤痛良深.”蝶翻”句以粉蝶无知,回翔取乐,反衬并加深悔恨心情.”子规”句,加深了亡国之预感.句中”小楼西”的西字,不是简单的表方位,而是宋兵自西而来,故予以特别关注.”玉钩罗幕”,点明以上见闻是从小楼窗口所及.倚窗销愁,,愁偏侵袭,望幕烟之低垂,对长空而惆怅,为国势朝不保夕而自伤.过片写内景,时间自暮入夜.”别巷”句写街巷人散初夜寂寥的景况,渲染环境气氛.”望残”句,刻画出凄然欲绝的惆怅之人面对”烟草低迷”的寂寥天的形象.接写室内的炉香悠闲缭绕着带有”凤凰儿”文的衾枕,却见她空持罗带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凄惨,怎能不”回首恨依依”!结句点出一”恨”字,回贯全篇.全词所发之亡国哀怨,深切感人!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春半:是指春意正深浓.春光明媚之时。
2.砌下:阶下,玉砌的阶下。落梅如雪:白梅似雪,落英缤纷。
3.雁来句:古人谓鸿雁传书,但如今已到雁来季人却不归来,音信无凭。
4.离恨二句:用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比喻离愁别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今译:
别来又是春花烂漫,触目伤情柔肠欲断。伫立在阶下白梅飘落象雪花似的乱纷纷,刚刚拂掉又落满一身。
雁已归来音信却无凭,路途遥迢归梦也难成。这种离恨恰如无边的春草,越走越远还在萌生。
简析:
这首词写的是离愁别恨。乾德四年(966),李煜弟从善入宋不得归。他思弟深苦,遂作此词。词并未拘泥与此一情,而是虚笔点染,描绘出一种扩大的感情境界与氛围。词的开篇,点明事由与季节。为什么在春意正浓.春光明媚之时,却说“触目柔肠断”呢?原是“别来”之阴影笼罩了一切,触目之景还是“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砌下”“还满”写出落花之多.伫立之久,表现了词人无限哀伤的情怀和形象。过片紧承“别来”二字,“雁来音信无凭”既是景象的转换,也是情感深入,谓雁能传书,但是雁来人不来,雁归人不归,徒增愁恨。“路遥归梦难成”又翻进一层,为所怀念之人设想,语意奇特,委婉之至。结尾二句以远接天涯.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愁别恨,形象生动,贴切自然;在语法上一波三折,在语意上一唱三叹,顿挫有致,情韵俱生。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1.四十年: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为38年.此处四十年为虚数.
2.凤阁:别作"凤阙".凤阁龙楼指帝王能够居所.霄汉:天河.
3.玉树琼枝:别作琼枝玉树",形容树的美好.烟萝:形容树枝叶繁茂,如同笼罩着雾气.
4.识干戈:经历战争.识,别作"惯".干戈:武器.此处指代战争.
5.沈腰潘鬓:沈指沈约,曾有"革带常应移孔...以此推算,岂能支久"之语.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潘岳,曾有诗云:余春秋三十二,始见二毛".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6.辞:离开.庙: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7.犹奏:别作"独奏"
8.垂泪:别作"挥泪".
这是李煜降宋之际的词作.
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的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
忙杀看花人!
1.南国:指南唐.
2.江面绿:言江水清澈带绿色.绿,别作"渌".水清彻的样子.
3.滚:别作"辊(音同滚).翻滚,转动.轻尘:车马扬起的尘土.
4.忙杀:杀同煞.言极盛.别作"愁杀".
这是后主亡国如宋之后的作品.描写的是梦中的故国春色.借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现实生活的凄楚.
本词起笔即言梦.说闲,实则是对故国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梦远,故国更远.国不能回,只能梦里相见.梦中的故国,一片明媚春色.江面清澈碧绿,江中的画舫上丝竹萦绕,城内飞絮乱扑,车水马龙,柳絮混着车马扬起的尘土飞扬.如此轻快盎然的春色,一片歌舞升平,令梦中的词人目不暇接,心情舒畅.
然而,梦中的欢乐,更反衬了现实中的愁苦.当梦境醒来,现实中的凄凉悔恨,也就更加深沉.所谓的快乐,只是暂时的虚幻.而痛苦,才是无穷无尽的真实.
写意外而悲伤的诗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www.souquanme.com相逢不相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归有光《项脊轩志》文末有句:“…… 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也。” 字白如话,无一字言及情事,然能解《江城子》者必能感其深意。
熙宁八年,到任密州(今山东诸城)三个月,苏东坡为自己写下了一首情词,记述一个梦,他梦见了已去世十年的前妻王弗。十年生死,夫妻重会,相顾无言,泪下如雨,东坡含泪写下了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二日夜记梦》。
十年时间,也许当时断人心肠的痛已不再强烈,然而思念却一时一刻也不曾减弱,如同一根细细的锯齿,不停的拉扯着人的某一根神经,直到生命的尽头。古今中外天上地下,夫妻阴阳相隔的伤感与思念,在这一首《江城子》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苏东坡的第一首悼亡词,在词的发展史上也是第一首,陈师道称此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倾泉”,诚不为过。
论深情,《江城子》可称千古第一情词。
2、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上世纪八十年代,长沙郊区望城县发掘了一座唐窑,出土了上千把酒壶,其中几百把上都有诗,包括这首《君生我未生》。网络流传版还有“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等句。
3、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心悦君兮君不知”,2000多年前《越人歌》中的句子,很多人知道这句是从冯小刚的《夜宴》。电影的主题是欲望和寂寞,冯小刚说:“这两句唱出了人与人之间最深的寂寞,一个人如果懂了这首歌,这个人就不会寂寞。”我想这句子没那么玄乎,人人易懂,至于会不会寂寞,看你的心有多沉,夜有多深。
诗词是浓缩了的人生,一百个人读便会有一百种感受,吟诗唱词并不是要去追究作者表达了什么意思,更重要的是你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感受。
4、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初娶表妹唐婉,夫妇感情很好,但其母却不喜欢这个儿媳,新婚仅两年,小夫妻就被迫分了手。数年后,陆游春日出游,在沈园与唐婉不期而遇,此时唐婉已改嫁赵士程,而陆游也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征得丈夫同意,唐婉设酒相待,此情此景令陆游非常伤感,酒浓情浓话不能浓,情长意长时不能长。唐婉走了,陆游满腹辛酸,在壁上题《钗头凤》一首。毛晋评此词曰:“放翁咏《钗头凤》一事,孝义兼挚,更有一种啼笑不敢之情于笔墨之外,令人不能读竟。”
后来唐婉读到了这首词,事关自己,更有感触,她流泪和了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其后不久,一个深秋的日子,唐婉抑郁而死。印度诗人泰戈尔有句广为传诵的诗句:“如果你不能爱我,就请原谅我的痛苦吧。”无奈之下的辛酸悲自心底,盖亦此境也。
5、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离》写于东周初年,
西周末年,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把地方领导当猴耍,结果玩掉了自己的脑袋,玩亡了国。受重创的周王室东迁到了洛阳,史称东周。迁都以后,有位大夫因事到故都,见当年的宫庭宗庙已成田地,心极悲伤,遂作《黍离》一篇。
《黍离》描写的是国破家亡、昨是今非的凄凉悲痛,后代文人常用的一个词就叫作“黍离之悲”。比如千岩老人萧德藻就认为姜夔的《扬州慢》有“黍离之悲”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泠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转眼间离开扬州很多年了,但那“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叫吹箫”的风韵仍让我神往,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清冷与无奈更让人为之叹息惆怅。只是,二十四桥仍在,不知远方的朋友是否还会想起我?
6、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你是谁,读者?在一百年后,正读着我的诗?”
这是泰戈尔《园丁集》中的句子,光阴苒苒,年华似水,百年之后,有多少人可以不被忘记?又有多少诗篇,还在被人读着?
而《诗经》是三千年前的诗歌。
几千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其数量之多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然而正如胡适在《中国文艺复兴》中所说,它们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死了的文学”,一类是“活着的文学”。诗词无疑是属于后者,它们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和中国人那种与生俱来的性情共生。
《诗经?邶风?绿衣》,中国最早的一首悼亡诗。
7、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语出陈陶的《陇西行》,战争所造成的家破人亡一入了诗, 实是凄惨战场的延续。
8、
一度花时两梦之,一回无语一相思。
相思坟上种红豆,豆熟打坟知不知?
二月十三夜,黎简于邕州江上舟中夜宿,梦见有友人将回故乡,忙提笔在手,想写封书信托带给妻子梁雪。百端集于笔下,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刚写了“家贫出门,使卿独居”八个字,江上风浪大作,黎简触舟而醒,但见江天月明,人单影孤,哪里又有友人的踪影?而梁雪,自己的妻子,两年前就已经过世了,当年安葬她时,自己不是还铸了一枚“长毋相忘”的铜印系在她臂上?难道是妻子也挂念着自己而来入梦?
“梦而不见,不如其勿梦也,况予多病少眠,梦亦不易得耶。”黎简静静地躺在船上,思及往事,泪落无声……
9、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黄景仁的《绮怀》,堪比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初看到这句是在梁羽生的《萍踪侠影》,印象极深)。
10、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不忘初心,是因为最初的简单。
想起纳兰性德的另一首词——“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只活了32岁,他的第一个妻子卢氏比他还要早逝,两个人在一起只共同生活了三年。卢氏卒于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三十//www.souquanme.com日,半月之后纳兰性德作此词。“当时只道是寻常”,当生命一旦划上句号,生活转眼成了回忆,所有的平常都在一瞬间变得不寻常……
还有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的妻子赵氏病逝于苏州,多年以后,贺铸因公再至苏州,晚上独自搜趣网一个人回到老屋卧房,雨夜寂寂,面对空空的床铺、如豆的灯光,那个为自己煮饭缝衣的人儿如今又在哪里?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情难自已,贺铸凄然提笔急书《鹧鸪天》一首,墨汁淋漓之际,词人已是泪流满面!
当你尝尽世情冷暖,回顾漫漫人生路时,记忆中所能存留的大多是像“寒夜挑灯夜补衣”这样传袭了千年,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举动。
台湾作家张晓风在一篇散文中写道:“ 客居岁月,暮色里归来,看见有人当街亲热,竟也熟视无睹,但看到一对人手牵手提着一把青菜、一条鱼从菜场里出来,一颗心就忍不住恻恻的痛起来……一蔬一饭里的天长地久,原是如此的难舍啊!”
人生如戏,生死之间的大悲大痛最能感动局外人,而柴米油盐中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的情意对自已才尤为难舍。其实世间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就如同河蚌养珠一样,看似无意,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滋润、修补。
莫言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