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尖刀排?
就是总体实力战斗力等等最优秀的一个排的军队。
一般的冲锋之类的或者其他一些不太重要的战役不会用他们。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尖刀排就是这么命名的。
到最关键的时刻,这个排才会出动,想尖刀一样插入敌人心脏的威力。
一般的冲锋之类的或者其他一些不太重要的战役不会用他们。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尖刀排就是这么命名的。
到最关键的时刻,这个排才会出动,想尖刀一样插入敌人心脏的威力。
描写广西靖西烈士陵园
大致地描写一下那里的风景,还有烈士做出的贡献等.郑宏余:只身与敌周旋并毙敌18人
郑宏余,广东省海康县搜趣网人,1956年出生。1977年1月入伍,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在53514部队7连任班长。他在掩护部队撤退后,陷入敌阵,只身与敌周旋,毙敌18人,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后在攻打某高地时光荣牺牲。
………………………………………………………………………………………………………
孤身陷入敌阵
那是1979年2月18日,郑宏余所在连队受命派出一个尖刀排直插某高地,以截断敌人退路。郑宏余参加了这次穿插任务。
尖刀排快速地向敌后挺进,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突然被一支隐藏在小石山上的越军挡住了去路。排长命令郑宏余带一挺机枪和两名机枪手留下来掩护,全排则从敌人侧翼冲过去。
郑宏余选好有利地形向敌人开火,马上就把敌人的火力全部吸引过来。尖刀排摆脱了纠缠,按时完成了穿插任务。但这时,郑宏余却只剩孤身一人陷在敌人的包围圈里——因为两名机枪手都先后壮烈牺牲了。
这时,郑宏余只有一条枪和六百多发子弹了,他决心和敌人周旋到底。
郑宏余隐藏在一个弹坑里,用树枝顶起军帽举起来一晃,引来了一梭子弹。郑宏余乘机滚到旁边一个茅草丛生的小洼地里。敌人以为他死了,便一路搜索过来。郑宏余悄悄架好机枪,等敌人走近,猛地一扣扳机,走在前面的两个敌人一头栽下来,剩下的几个家伙慌忙往回跑。
这时,敌人发现了郑宏余只有一个人,企图活捉他,有个军官还站起来用汉语喊话,要他投降。
“呸”,郑宏余暗暗唾了一口,趁敌不备,一梭子弹扫过去,那个军官惨叫一声倒在血泊里。其余五个吓呆了的敌人四处乱窜。郑宏余又是一梭子弹,撂倒了三个敌人。趁着敌人溃逃之机,郑宏余跳进了一条深沟直往下跑,终于甩开了敌人。
夜幕下闯过山垭口
夜幕降临,激战了一天的郑宏余又累又饿,但他知道自己还没有脱险,必须尽快找到部队。他咬了两口压缩饼干,又摸索着前进。
突然,前面传来几句越南话。郑宏余赶紧伏倒在地,只见7个越军扛着一挺重机枪和几箱子弹正向他走来。
郑宏余屏住呼吸,当越军快走到眼前时,猛然投出两枚手榴弹,然后端起机枪一阵扫射,走在前面的4个敌人当场送了命,剩下的敌人丢下机枪就逃命去了。
郑宏余继续上路。走到一个山垭口,他又听到两边山嘴上传来枪栓响,接着又传来越军的喊话声。借着朦胧的月光一瞧,只见两边山嘴上各站着2个越军哨兵,正向他喊口令呢。
郑宏余先下手为强,一个点射先打倒左边2个,枪口一转,又解决右边2个。两边山上的敌人被惊醒了,拿起枪一阵乱射,郑宏余趁乱冲过山垭口,顺着公路左边的一条小道飞奔而去。
崖下装死再灭三敌
天亮了,郑宏余走在杂草丛生的小道上。突然,3个越军从草丛中窜了出来,用枪对准了他。郑宏余吓了一跳,随即又镇静下来,他举起双手,佯装投降。一个敌人拿着手枪向他走来,另两个敌人准备去缴他的枪。
敌人靠近了,郑宏余猛然飞起右脚踢掉敌人的手枪,接着抱枪倒地一滚,顺着陡峭的山坡滚到了20来米远的山崖下。敌人先是一愣,随后向山崖下胡乱扫射起来。郑宏余脑袋一歪,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敌人以为他死了,争先恐后地往崖下爬过来,准备缴他的机枪回去领赏。没想到郑宏余突然翻过身一轮射击,3个越军一下就被消灭了。
孤胆英雄多了个伴
黄昏时分,郑宏余意外地遇见迷路的本团新战士李西安。两人结伴,走到一个村庄附近,忽然碰见20多个越军从村子里出来。郑宏余两人马上一左一右埋伏在草丛里,等敌人走近,两挺机枪同时开枪,一下子摞倒了几个敌人。
剩下的敌人从四面包抄过来,企图活捉他们。一个敌人冷不防从郑宏余背后扑过来,拦腰抱住了他。两人扭打起来,饿了一天的郑宏余有点力不从心,敌人把他压在身下,一只手卡住他的脖子,一只手抽出匕首就往他的喉咙扎下去。
在这危急时刻,郑宏余猛地缩回右腿,狠狠朝敌人裤裆一顶,敌人惨叫一声向后倒去,郑宏余马上起身端起枪干掉了他。
他一回头,看见李西安也正和一个敌人厮打在一起,连忙冲过去,一枪托把敌人打倒在地。这时,其余的敌人围了上来,郑宏余和小李连忙端起机枪一阵猛打,敌人见势不妙,连忙拔腿逃跑。
第二天黎明,郑宏余和小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部队。在这两天两夜与敌人的周旋中,郑宏余不但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还歼灭了18个敌人。
郑宏余烈士,牺牲时23岁
中央军委追授“战斗英雄”称号
曲宁江:将门之子不做孬种
曲宁江,祖籍辽宁丹东,1959年6月出生在广东汕头,1978年3月入伍。1979年2月24日,所在部队在转移中遭伏击,曲宁江在左腿、左臂被打断,无法操枪射击的情况//www.souquanme.com下,趴在战友身上掩护战友继续战斗,最后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19周岁,上级追授他一等功。
2004年7月16日,广东省军区干休所。
曲奎捧着儿子的照片,用手擦了又擦,这才递给记者。“这是他牺牲前托战友转交给我们的,”老将军用手指了指照片中间一道模糊的印迹,“当时他负伤了,血把照片都浸湿了。”
这是一张全家福,曲宁江身着军装,站在父母身后,哥哥和弟弟分立两旁。
………………………………………………………………………………………………………
不上大学进部队
曲宁江绝对是将门之后。现年77岁的曲奎原籍辽宁丹东。“1944年,我17岁,就参加了部队,先是打鬼子,然后打蒋介石。”曲奎说。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曲奎随部队一直从东北打到广东,解放后他就驻在了广东,并逐渐晋升为一名师级干部。
说起牺牲的儿子,老将军很平静:三个孩子,曲宁江是老二。1977年高考恢复第一年,曲宁江同时收到了两份通知书:一份是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份是部队体检通知书。
“先到部队当兵,锻炼完回来再学习。”说起当时的决定,老将军说他现在仍不后悔。1978年3月,曲宁江来到了赫赫有名的“大华山连”——父亲开始军旅生涯的地方。
就在这年12月,曲宁江所在部队向边境开进。“那时候他在训练中把手摔断了,医生要他住院治疗,可他却把病假单和报告藏起来,瞒着连队去商店买了只护腕扎在手上,坚持训www.souquanme.com练。”曲妈妈李菊芳在旁边插话说,“上前线前,他还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我是将门之子,绝不做孬种,绝不给家里人丢脸’。”
牺牲在部队回撤时
1979年2月战争打响后,在前线负责指挥战斗的曲奎最后一次见到了儿子。“我当时在山上观察战况,指挥部队。我的警卫员看到他站在坦克上,就过去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感觉良好。因为当时太紧张了,我们连话都没来得及说一句。”
当时警卫员回来说,曲宁江想要一张全家福,曲奎便把随身携带的一张全家照让警卫员交给了儿子,这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张照片。
战争进行得艰苦而激烈。2月24日,第一阶段战役结束,部队开始回撤。2月26日,正在指挥所的曲奎突然接到前线电话——曲宁江牺牲了。
“我当时感到很突然,”老将军沉默了一下,“因为仗打了这么多天,他都没事。没想到都已经开始回撤了,他会出事。”
“不要告诉我的母亲”
在《辽宁英烈》一书中,我们了解到曲宁江牺牲的过程:
2月24日,连队接到上级执行新的战斗任务的命令。连长命令伤病员一律留下,但是曲宁江再三坚持要和战友一起作战,排长只好同意了。
上午10时,部队突然遭遇路两旁敌人的埋伏,许多战士都倒下了。曲宁江对战友说:“你们在这里压住敌人的火力,我迂回在左侧引开敌人的火力。”说完他迅速向左侧跑去,正在这时,一串子弹打中了他的左脚。他只是用急救包简单包扎一下,又迅速滚到一个小土包旁,用冲锋枪向敌人射击。一块枪弹片又一次击中曲宁江左踝关节,鲜血不停地流。
战斗一直进行到下午,曲宁江拖着处处是伤的身躯继续与敌人作战。步话员要拖他下去,他看了看战友们的遗体,流着泪说:“我是不行了。不要管我。请不要将这里的一切告诉我的母亲,她会受不了的。”随后他从上衣口袋掏出沾满鲜血的全家合影照,深情看了一眼,把照片交给了步话员,然后艰难地向着两位正在射击的战友爬去……最后,他支起多处负伤的躯体压在两位战友身上,保护着他们……
曲宁江烈士,牺牲时19岁,获追记一等功。
梁英瑞:用身体顶住炸药包
梁英瑞,广东省化州县人,1954年出生。1973年入伍,在广西军区54209部队20连当战士,1976年入党。1979年3月2日,在攻打542高地的战斗中,舍身炸毁敌堡,壮烈牺牲。广西军区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当祖国需要我堵枪眼的时候,我就向黄继光学习;当祖国需要我炸碉堡的时候,我就向董存瑞学习;当祖国需要我排地雷的时候,我就向罗光燮学习。”梁英瑞曾经这样说。
………………………………………………………………………………………………………
2月20日,梁英瑞所在连队向某地区6、7号高地发起进攻。梁英瑞被分配去排地雷,他抱起炸药包,穿过敌人的火力网,三次引燃炸药包,清除了通道上的地雷。紧接着,连队迅速冲上山头,全歼了高地上的敌人。
3月2日,我军向542高地发起总进攻。梁英瑞左手抱着炸药包,右手提着枪,带领两名爆破搜趣网手和一名火箭筒手跟着主攻部队出击。快接近敌主阵地前沿时,一个隐蔽草丛的暗堡中突然传出机枪的“突突”声,全连被阻在一片开阔地里,情况非常危急。而由于所处的地势地洼,火箭筒手打出的炮弹都没有命中暗堡。
梁英瑞主动请缨,要上去炸掉碉堡,然后夹紧炸药包就冲了出去。在敌人的子弹网中,他一个劲地往陡坡上爬。眼看快到碉堡了,突然一发子弹击中了他的右大腿,梁英瑞一下子从陡坡上滑了下来。
但梁英瑞很快爬了起来,第三次向陡坡爬去。这一回,他终于爬到了敌人碉堡前,找到了机枪射孔。他猛地从地上站起,双手把炸药包塞进了射孔。可当他正要拉燃导搜趣网火线时,敌人竟将炸药包推了出来。
梁英瑞马上捡起炸药包,为了不让敌人有时间回推,他先拉燃导火线,待燃过几秒钟后才塞进去,然后用身体顶住了射孔……
突然,一道红光撕裂长空,敌人的碉堡炸毁了。“冲啊!为梁英瑞报仇!”战友高喊着,冲上高地,消灭了全部守敌。
梁英瑞烈士,牺牲时25岁,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张亚南:战绩载入军事教材
张亚南和他的母亲。
张亚南,1953年出生于广州,16岁入伍,1970年入党,曾任广西军区某部六连连长。1979年2月19日,他率领100多名民工和10多名掉队战士成功解救出16名被围战友,并打死18名敌人,俘敌5人。此战被军事科学院编为成功的战例。2月20日,张亚南率领六连在掩护某团担架队穿插中失去联系,陷入敌人包围之中。最后,他和另外5名战士被敌人杀害。
………………………………………………………………………………………………………
这是一张略显稚嫩的脸庞。当我见到张亚南的照片时,不由脱口而出:“这是他小时候的照片吧?”
张妈妈沉默了,泪珠顺着她的脸庞滚落下来。“不是,”张亚南的大姐递给张妈妈一张纸巾,插话道,“他长相看起来很小,这张照片是他1978年回来探亲时照的,当时他已经25岁了。”
张亚南家也是一个革命世家。父亲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军人,兄妹五人,排行老四的张亚南是惟一的男孩。
“我们家除了最小的妹妹外,其他几个都当过兵的,”张亚南大姐拿出全家合影的影集,“当时爸爸得了脑血栓,全身瘫痪。我曾经劝亚南转业,毕竟他是家里惟一的儿子。可他说自己喜欢当兵,喜欢留在部队里……”
张妈妈说,亚南爱好很多,“喜欢画画、照相、打球和吹笛子。”谈起张亚南牺牲的过程,张妈妈声音有些哽咽:“当时仗打完了,全部都撤军了,别人家的孩子都打电话回来报平安了,可他却没有一点音讯。我们打电话到部队去,他们才告诉我们说,亚南他们在一个村庄遭到敌人突袭,陷入敌人包围之中,然后就与部队失去联系了……”
张妈妈不相信儿子会牺牲。她把希望寄托在双方交换战俘的时候。但几个月后双方交换战俘了,张妈妈没看到亚南的名字,于是让张亚南的大姐夫亲自到前线去打探消息。
张亚南的大姐夫到了前线,获得了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某部队从前线撤退时,曾在一座桥下捞起几具面目不清的浮尸,尸体上有明显的捆绑痕迹。其中只有一个人穿着军服,最后确认是张亚南的警卫员龚建新。
“我们肯定那几个人里面有一个就是亚南。因为龚建新曾经对我们说过,‘只要我在,连长(张亚南)就在!’”张亚南大姐说,“估计他们是被敌人俘虏了,然后被杀害。”
听大姐说到这一切,张妈妈不由得又掉下泪来。
张亚南的遗体最终没有运回祖国。后来,部队在广西靖西烈士陵园给他造了一座衣冠冢。25年来,张妈妈一次都没去过。“她年纪大了,亚南又是家里惟一的儿子,我们怕她去看了受不了!”张大姐小声说道。
张亚南烈士,牺牲时26岁,获追记一等功
郑宏余,广东省海康县搜趣网人,1956年出生。1977年1月入伍,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在53514部队7连任班长。他在掩护部队撤退后,陷入敌阵,只身与敌周旋,毙敌18人,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后在攻打某高地时光荣牺牲。
………………………………………………………………………………………………………
孤身陷入敌阵
那是1979年2月18日,郑宏余所在连队受命派出一个尖刀排直插某高地,以截断敌人退路。郑宏余参加了这次穿插任务。
尖刀排快速地向敌后挺进,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突然被一支隐藏在小石山上的越军挡住了去路。排长命令郑宏余带一挺机枪和两名机枪手留下来掩护,全排则从敌人侧翼冲过去。
郑宏余选好有利地形向敌人开火,马上就把敌人的火力全部吸引过来。尖刀排摆脱了纠缠,按时完成了穿插任务。但这时,郑宏余却只剩孤身一人陷在敌人的包围圈里——因为两名机枪手都先后壮烈牺牲了。
这时,郑宏余只有一条枪和六百多发子弹了,他决心和敌人周旋到底。
郑宏余隐藏在一个弹坑里,用树枝顶起军帽举起来一晃,引来了一梭子弹。郑宏余乘机滚到旁边一个茅草丛生的小洼地里。敌人以为他死了,便一路搜索过来。郑宏余悄悄架好机枪,等敌人走近,猛地一扣扳机,走在前面的两个敌人一头栽下来,剩下的几个家伙慌忙往回跑。
这时,敌人发现了郑宏余只有一个人,企图活捉他,有个军官还站起来用汉语喊话,要他投降。
“呸”,郑宏余暗暗唾了一口,趁敌不备,一梭子弹扫过去,那个军官惨叫一声倒在血泊里。其余五个吓呆了的敌人四处乱窜。郑宏余又是一梭子弹,撂倒了三个敌人。趁着敌人溃逃之机,郑宏余跳进了一条深沟直往下跑,终于甩开了敌人。
夜幕下闯过山垭口
夜幕降临,激战了一天的郑宏余又累又饿,但他知道自己还没有脱险,必须尽快找到部队。他咬了两口压缩饼干,又摸索着前进。
突然,前面传来几句越南话。郑宏余赶紧伏倒在地,只见7个越军扛着一挺重机枪和几箱子弹正向他走来。
郑宏余屏住呼吸,当越军快走到眼前时,猛然投出两枚手榴弹,然后端起机枪一阵扫射,走在前面的4个敌人当场送了命,剩下的敌人丢下机枪就逃命去了。
郑宏余继续上路。走到一个山垭口,他又听到两边山嘴上传来枪栓响,接着又传来越军的喊话声。借着朦胧的月光一瞧,只见两边山嘴上各站着2个越军哨兵,正向他喊口令呢。
郑宏余先下手为强,一个点射先打倒左边2个,枪口一转,又解决右边2个。两边山上的敌人被惊醒了,拿起枪一阵乱射,郑宏余趁乱冲过山垭口,顺着公路左边的一条小道飞奔而去。
崖下装死再灭三敌
天亮了,郑宏余走在杂草丛生的小道上。突然,3个越军从草丛中窜了出来,用枪对准了他。郑宏余吓了一跳,随即又镇静下来,他举起双手,佯装投降。一个敌人拿着手枪向他走来,另两个敌人准备去缴他的枪。
敌人靠近了,郑宏余猛然飞起右脚踢掉敌人的手枪,接着抱枪倒地一滚,顺着陡峭的山坡滚到了20来米远的山崖下。敌人先是一愣,随后向山崖下胡乱扫射起来。郑宏余脑袋一歪,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敌人以为他死了,争先恐后地往崖下爬过来,准备缴他的机枪回去领赏。没想到郑宏余突然翻过身一轮射击,3个越军一下就被消灭了。
孤胆英雄多了个伴
黄昏时分,郑宏余意外地遇见迷路的本团新战士李西安。两人结伴,走到一个村庄附近,忽然碰见20多个越军从村子里出来。郑宏余两人马上一左一右埋伏在草丛里,等敌人走近,两挺机枪同时开枪,一下子摞倒了几个敌人。
剩下的敌人从四面包抄过来,企图活捉他们。一个敌人冷不防从郑宏余背后扑过来,拦腰抱住了他。两人扭打起来,饿了一天的郑宏余有点力不从心,敌人把他压在身下,一只手卡住他的脖子,一只手抽出匕首就往他的喉咙扎下去。
在这危急时刻,郑宏余猛地缩回右腿,狠狠朝敌人裤裆一顶,敌人惨叫一声向后倒去,郑宏余马上起身端起枪干掉了他。
他一回头,看见李西安也正和一个敌人厮打在一起,连忙冲过去,一枪托把敌人打倒在地。这时,其余的敌人围了上来,郑宏余和小李连忙端起机枪一阵猛打,敌人见势不妙,连忙拔腿逃跑。
第二天黎明,郑宏余和小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部队。在这两天两夜与敌人的周旋中,郑宏余不但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还歼灭了18个敌人。
郑宏余烈士,牺牲时23岁
中央军委追授“战斗英雄”称号
曲宁江:将门之子不做孬种
曲宁江,祖籍辽宁丹东,1959年6月出生在广东汕头,1978年3月入伍。1979年2月24日,所在部队在转移中遭伏击,曲宁江在左腿、左臂被打断,无法操枪射击的情况//www.souquanme.com下,趴在战友身上掩护战友继续战斗,最后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19周岁,上级追授他一等功。
2004年7月16日,广东省军区干休所。
曲奎捧着儿子的照片,用手擦了又擦,这才递给记者。“这是他牺牲前托战友转交给我们的,”老将军用手指了指照片中间一道模糊的印迹,“当时他负伤了,血把照片都浸湿了。”
这是一张全家福,曲宁江身着军装,站在父母身后,哥哥和弟弟分立两旁。
………………………………………………………………………………………………………
不上大学进部队
曲宁江绝对是将门之后。现年77岁的曲奎原籍辽宁丹东。“1944年,我17岁,就参加了部队,先是打鬼子,然后打蒋介石。”曲奎说。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曲奎随部队一直从东北打到广东,解放后他就驻在了广东,并逐渐晋升为一名师级干部。
说起牺牲的儿子,老将军很平静:三个孩子,曲宁江是老二。1977年高考恢复第一年,曲宁江同时收到了两份通知书:一份是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份是部队体检通知书。
“先到部队当兵,锻炼完回来再学习。”说起当时的决定,老将军说他现在仍不后悔。1978年3月,曲宁江来到了赫赫有名的“大华山连”——父亲开始军旅生涯的地方。
就在这年12月,曲宁江所在部队向边境开进。“那时候他在训练中把手摔断了,医生要他住院治疗,可他却把病假单和报告藏起来,瞒着连队去商店买了只护腕扎在手上,坚持训www.souquanme.com练。”曲妈妈李菊芳在旁边插话说,“上前线前,他还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我是将门之子,绝不做孬种,绝不给家里人丢脸’。”
牺牲在部队回撤时
1979年2月战争打响后,在前线负责指挥战斗的曲奎最后一次见到了儿子。“我当时在山上观察战况,指挥部队。我的警卫员看到他站在坦克上,就过去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感觉良好。因为当时太紧张了,我们连话都没来得及说一句。”
当时警卫员回来说,曲宁江想要一张全家福,曲奎便把随身携带的一张全家照让警卫员交给了儿子,这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张照片。
战争进行得艰苦而激烈。2月24日,第一阶段战役结束,部队开始回撤。2月26日,正在指挥所的曲奎突然接到前线电话——曲宁江牺牲了。
“我当时感到很突然,”老将军沉默了一下,“因为仗打了这么多天,他都没事。没想到都已经开始回撤了,他会出事。”
“不要告诉我的母亲”
在《辽宁英烈》一书中,我们了解到曲宁江牺牲的过程:
2月24日,连队接到上级执行新的战斗任务的命令。连长命令伤病员一律留下,但是曲宁江再三坚持要和战友一起作战,排长只好同意了。
上午10时,部队突然遭遇路两旁敌人的埋伏,许多战士都倒下了。曲宁江对战友说:“你们在这里压住敌人的火力,我迂回在左侧引开敌人的火力。”说完他迅速向左侧跑去,正在这时,一串子弹打中了他的左脚。他只是用急救包简单包扎一下,又迅速滚到一个小土包旁,用冲锋枪向敌人射击。一块枪弹片又一次击中曲宁江左踝关节,鲜血不停地流。
战斗一直进行到下午,曲宁江拖着处处是伤的身躯继续与敌人作战。步话员要拖他下去,他看了看战友们的遗体,流着泪说:“我是不行了。不要管我。请不要将这里的一切告诉我的母亲,她会受不了的。”随后他从上衣口袋掏出沾满鲜血的全家合影照,深情看了一眼,把照片交给了步话员,然后艰难地向着两位正在射击的战友爬去……最后,他支起多处负伤的躯体压在两位战友身上,保护着他们……
曲宁江烈士,牺牲时19岁,获追记一等功。
梁英瑞:用身体顶住炸药包
梁英瑞,广东省化州县人,1954年出生。1973年入伍,在广西军区54209部队20连当战士,1976年入党。1979年3月2日,在攻打542高地的战斗中,舍身炸毁敌堡,壮烈牺牲。广西军区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当祖国需要我堵枪眼的时候,我就向黄继光学习;当祖国需要我炸碉堡的时候,我就向董存瑞学习;当祖国需要我排地雷的时候,我就向罗光燮学习。”梁英瑞曾经这样说。
………………………………………………………………………………………………………
2月20日,梁英瑞所在连队向某地区6、7号高地发起进攻。梁英瑞被分配去排地雷,他抱起炸药包,穿过敌人的火力网,三次引燃炸药包,清除了通道上的地雷。紧接着,连队迅速冲上山头,全歼了高地上的敌人。
3月2日,我军向542高地发起总进攻。梁英瑞左手抱着炸药包,右手提着枪,带领两名爆破搜趣网手和一名火箭筒手跟着主攻部队出击。快接近敌主阵地前沿时,一个隐蔽草丛的暗堡中突然传出机枪的“突突”声,全连被阻在一片开阔地里,情况非常危急。而由于所处的地势地洼,火箭筒手打出的炮弹都没有命中暗堡。
梁英瑞主动请缨,要上去炸掉碉堡,然后夹紧炸药包就冲了出去。在敌人的子弹网中,他一个劲地往陡坡上爬。眼看快到碉堡了,突然一发子弹击中了他的右大腿,梁英瑞一下子从陡坡上滑了下来。
但梁英瑞很快爬了起来,第三次向陡坡爬去。这一回,他终于爬到了敌人碉堡前,找到了机枪射孔。他猛地从地上站起,双手把炸药包塞进了射孔。可当他正要拉燃导搜趣网火线时,敌人竟将炸药包推了出来。
梁英瑞马上捡起炸药包,为了不让敌人有时间回推,他先拉燃导火线,待燃过几秒钟后才塞进去,然后用身体顶住了射孔……
突然,一道红光撕裂长空,敌人的碉堡炸毁了。“冲啊!为梁英瑞报仇!”战友高喊着,冲上高地,消灭了全部守敌。
梁英瑞烈士,牺牲时25岁,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张亚南:战绩载入军事教材
张亚南和他的母亲。
张亚南,1953年出生于广州,16岁入伍,1970年入党,曾任广西军区某部六连连长。1979年2月19日,他率领100多名民工和10多名掉队战士成功解救出16名被围战友,并打死18名敌人,俘敌5人。此战被军事科学院编为成功的战例。2月20日,张亚南率领六连在掩护某团担架队穿插中失去联系,陷入敌人包围之中。最后,他和另外5名战士被敌人杀害。
………………………………………………………………………………………………………
这是一张略显稚嫩的脸庞。当我见到张亚南的照片时,不由脱口而出:“这是他小时候的照片吧?”
张妈妈沉默了,泪珠顺着她的脸庞滚落下来。“不是,”张亚南的大姐递给张妈妈一张纸巾,插话道,“他长相看起来很小,这张照片是他1978年回来探亲时照的,当时他已经25岁了。”
张亚南家也是一个革命世家。父亲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军人,兄妹五人,排行老四的张亚南是惟一的男孩。
“我们家除了最小的妹妹外,其他几个都当过兵的,”张亚南大姐拿出全家合影的影集,“当时爸爸得了脑血栓,全身瘫痪。我曾经劝亚南转业,毕竟他是家里惟一的儿子。可他说自己喜欢当兵,喜欢留在部队里……”
张妈妈说,亚南爱好很多,“喜欢画画、照相、打球和吹笛子。”谈起张亚南牺牲的过程,张妈妈声音有些哽咽:“当时仗打完了,全部都撤军了,别人家的孩子都打电话回来报平安了,可他却没有一点音讯。我们打电话到部队去,他们才告诉我们说,亚南他们在一个村庄遭到敌人突袭,陷入敌人包围之中,然后就与部队失去联系了……”
张妈妈不相信儿子会牺牲。她把希望寄托在双方交换战俘的时候。但几个月后双方交换战俘了,张妈妈没看到亚南的名字,于是让张亚南的大姐夫亲自到前线去打探消息。
张亚南的大姐夫到了前线,获得了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某部队从前线撤退时,曾在一座桥下捞起几具面目不清的浮尸,尸体上有明显的捆绑痕迹。其中只有一个人穿着军服,最后确认是张亚南的警卫员龚建新。
“我们肯定那几个人里面有一个就是亚南。因为龚建新曾经对我们说过,‘只要我在,连长(张亚南)就在!’”张亚南大姐说,“估计他们是被敌人俘虏了,然后被杀害。”
听大姐说到这一切,张妈妈不由得又掉下泪来。
张亚南的遗体最终没有运回祖国。后来,部队在广西靖西烈士陵园给他造了一座衣冠冢。25年来,张妈妈一次都没去过。“她年纪大了,亚南又是家里惟一的儿子,我们怕她去看了受不了!”张大姐小声说道。
张亚南烈士,牺牲时26岁,获追记一等功
电视剧敌后尖刀剧情介绍
剧情:
1944年春,鲁北敌占区。我军尖刀排小分队护送首长过鲁北,当地武工队队长高风亮奉命前往接应。
鲁北日军特务科长坂本四郎得知情报,派出“挺进队”假冒武工队,尖刀排中计,全军覆没,只有杨排长带着首长血战逃脱。
高风亮带队赶到接头地点,一番斗智斗勇,武工队消灭了“挺进队”,护送首长离开。绝密消息走漏,我军严查内奸,派出保卫处长吕波前往鲁北。
经查,飞车队铁杆汉奸大金牙与内奸有联系。高风亮调动力量伏击消灭了飞车队,抓住了大金牙。坂本四郎又重新组建了一支几乎可以乱真的“武工队”。
几经较量,高风亮亲手杀死了敌人,并挖出内奸,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率队走向新的战场。
剧集详情:
导演:赵浚凯
编剧:辛志海
制片人:赵浚凯、蔡庆勇
主演:任帅 、王珂
集数:42集
出品时间:2015年6月
制片地区:中国
首播时间:2016年10月6日
又名:《喋血武工队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