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原文 为什么是桃花呢?
序—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á)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 (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通“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不小心迷路了。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流两岸走了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他对此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渔人离开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景观。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这中间,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就好像桃源外面的世人。老人和孩子们各个都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不再来往。(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到惊讶。其余的人各自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去。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记号。到了郡下,去拜见太守,述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不再找到原来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品质高尚的人,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桃花源诗 <陶渊明>
嬴(yíng)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qǐ)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yān),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qì)。
桑竹垂余荫,菽稷(jì)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mǐ]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zǔ)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r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yì)。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niè)清风,高举寻吾契(qì)。
[编辑本段]译文
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赏析
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桃花源诗》内容丰富,对于我们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图和生活理想很有帮助,值得与《桃花源记》参照阅读。
第一段,叙述、说明桃花源中人的搜趣网来历,跟《桃花源记》中所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意思大体相同。但诗中具体列出黄(夏黄公)、绮(绮里季)避秦时乱到高山的实例,来暗示桃花源中人与这些古代贤者志趣一致,或者说,正是那些贤者带他们到桃花源的。
第二段,介绍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先写桃花源里人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相命肆家耕”,是说相互招呼,努力耕作。“秋熟靡王税”,是说到了秋收时,劳动果实归劳动者所有,用不着向官府缴纳赋税,说明没有封建剥削和压迫。接着写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仍然保持着古代的礼仪,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样。孩子们纵情地歌唱,老人们自由自在地游乐。最后写那里的一切都是顺应自然,怡然自得。随着季节的自然变化调节生活和劳作,所以连历法也用不着,更不用竭尽思虑、费心劳神了。
第三段,诗人发表议论和感慨。“奇踪隐五百”,是说从秦到晋,桃花源中人隐居了五百年(概数,实际是约六百年)。“一朝敝神界”是说桃花源被渔人发现,泄露了这个神仙般的世界的秘密。“旋复还幽蔽”,是说桃花源刚敞开又立即与外界隔绝,也就是《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遂迷,不复得路”。人们读到这里,往往会想,既然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已“处处志之”,那么,怎么会再也找不着呢?如果细读《桃花源诗》就会发现诗人对这个问题是已经作了回答的,那就是“淳薄既异源”,意思是说,世俗生活的浅薄与桃花源中民风的淳朴,是格格不入,绝然不同的。试想,如果真在那么一个桃花源,而它又果真给刘子骥他们找到了,那么,它还能独立存在吗?东晋末期,战乱频繁,徭役繁重,人民逃亡。诗人把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写得那么安宁、和谐,这正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否定。千余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对桃花源的有无进行过探讨。有人说,避乱逃难时,确实有许多人跑到深山野林,穷乡僻壤去过理想的生活。但能不能据此而把这个理想与桃花源等同起来呢?显然不能,因为桃花源中的生活情景是被诗人理想化了的。“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意思是世上的一般人“游方士”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尘嚣外”(桃花源)的生活情景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这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意思是希望能驾起轻风,腾飞而起,去追求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们(其中显然包括诗的开头所说的古代贤者和桃花源中人)。
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无弦琴是弹奏不出声音的,拨弄它是为了“寄其意”,描写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虽然超尘脱俗,无法实现,却也正是为了“寄其意”。
从以上简单的分析来看,《桃花源诗》在有些方面确比《桃花源记》写得更为具体、详细。《桃花源记》局限于写渔人的所见所闻,渔人在桃花源逗留时间不长,见闻有限。而《桃花源诗》显得更为灵活自由,也便于诗人直接抒写自己的情怀,因此我们读《桃花源记》不可不读《桃花源诗》。
需要说明的是有人认为《桃花源诗》赞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种消极、倒退的表现。这其实是没有真正领会诗人写作的本意。所谓“古法”,虽是一种寄托,表示向往古代社会的淳朴,而并非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所谓“于何劳智慧”实际是对世俗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表示憎恶与否定。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渊明是一个“有志天下”“欲为为而不能为”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报负而无法实现,这才是他的思想本质,我们读他的作品,一定要注意把握这一点。
[编辑本段]诗外话
汉末以来,中原动荡,兵连祸结。史书中有不少人民逃到深山老林之中寻求安定生活的记载。诗人熟读历史,亲历祸乱,切身体验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宦海沉浮,冷眼旁观,也深知官场黑暗与民间疾苦。于是他向往没有兵灾战乱、没有朝代更迭的安定生活,向往没有君臣尊卑、没有赋税徭役的祥和环境。种种传说故事,种种美丽幻想,共同催生出了那令人向往的诗文双璧:《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á)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 (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通“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不小心迷路了。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流两岸走了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他对此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渔人离开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景观。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这中间,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就好像桃源外面的世人。老人和孩子们各个都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不再来往。(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到惊讶。其余的人各自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去。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记号。到了郡下,去拜见太守,述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不再找到原来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品质高尚的人,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桃花源诗 <陶渊明>
嬴(yíng)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qǐ)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yān),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qì)。
桑竹垂余荫,菽稷(jì)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mǐ]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zǔ)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r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yì)。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niè)清风,高举寻吾契(qì)。
[编辑本段]译文
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赏析
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桃花源诗》内容丰富,对于我们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图和生活理想很有帮助,值得与《桃花源记》参照阅读。
第一段,叙述、说明桃花源中人的搜趣网来历,跟《桃花源记》中所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意思大体相同。但诗中具体列出黄(夏黄公)、绮(绮里季)避秦时乱到高山的实例,来暗示桃花源中人与这些古代贤者志趣一致,或者说,正是那些贤者带他们到桃花源的。
第二段,介绍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先写桃花源里人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相命肆家耕”,是说相互招呼,努力耕作。“秋熟靡王税”,是说到了秋收时,劳动果实归劳动者所有,用不着向官府缴纳赋税,说明没有封建剥削和压迫。接着写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仍然保持着古代的礼仪,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样。孩子们纵情地歌唱,老人们自由自在地游乐。最后写那里的一切都是顺应自然,怡然自得。随着季节的自然变化调节生活和劳作,所以连历法也用不着,更不用竭尽思虑、费心劳神了。
第三段,诗人发表议论和感慨。“奇踪隐五百”,是说从秦到晋,桃花源中人隐居了五百年(概数,实际是约六百年)。“一朝敝神界”是说桃花源被渔人发现,泄露了这个神仙般的世界的秘密。“旋复还幽蔽”,是说桃花源刚敞开又立即与外界隔绝,也就是《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遂迷,不复得路”。人们读到这里,往往会想,既然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已“处处志之”,那么,怎么会再也找不着呢?如果细读《桃花源诗》就会发现诗人对这个问题是已经作了回答的,那就是“淳薄既异源”,意思是说,世俗生活的浅薄与桃花源中民风的淳朴,是格格不入,绝然不同的。试想,如果真在那么一个桃花源,而它又果真给刘子骥他们找到了,那么,它还能独立存在吗?东晋末期,战乱频繁,徭役繁重,人民逃亡。诗人把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写得那么安宁、和谐,这正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否定。千余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对桃花源的有无进行过探讨。有人说,避乱逃难时,确实有许多人跑到深山野林,穷乡僻壤去过理想的生活。但能不能据此而把这个理想与桃花源等同起来呢?显然不能,因为桃花源中的生活情景是被诗人理想化了的。“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意思是世上的一般人“游方士”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尘嚣外”(桃花源)的生活情景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这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意思是希望能驾起轻风,腾飞而起,去追求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们(其中显然包括诗的开头所说的古代贤者和桃花源中人)。
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无弦琴是弹奏不出声音的,拨弄它是为了“寄其意”,描写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虽然超尘脱俗,无法实现,却也正是为了“寄其意”。
从以上简单的分析来看,《桃花源诗》在有些方面确比《桃花源记》写得更为具体、详细。《桃花源记》局限于写渔人的所见所闻,渔人在桃花源逗留时间不长,见闻有限。而《桃花源诗》显得更为灵活自由,也便于诗人直接抒写自己的情怀,因此我们读《桃花源记》不可不读《桃花源诗》。
需要说明的是有人认为《桃花源诗》赞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种消极、倒退的表现。这其实是没有真正领会诗人写作的本意。所谓“古法”,虽是一种寄托,表示向往古代社会的淳朴,而并非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所谓“于何劳智慧”实际是对世俗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表示憎恶与否定。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渊明是一个“有志天下”“欲为为而不能为”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报负而无法实现,这才是他的思想本质,我们读他的作品,一定要注意把握这一点。
[编辑本段]诗外话
汉末以来,中原动荡,兵连祸结。史书中有不少人民逃到深山老林之中寻求安定生活的记载。诗人熟读历史,亲历祸乱,切身体验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宦海沉浮,冷眼旁观,也深知官场黑暗与民间疾苦。于是他向往没有兵灾战乱、没有朝代更迭的安定生活,向往没有君臣尊卑、没有赋税徭役的祥和环境。种种传说故事,种种美丽幻想,共同催生出了那令人向往的诗文双璧:《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
为什么桃花源记不能写桃花园记?
为什么桃花源记不能写桃花园记?此处的“源”是说武陵捕鱼者捕鱼的那条河的源头。他溯游而上,直至进入了一大片桃花林,在桃花林的尽头即是河流的源头,同时也是那处世外桃源的入口,因此此地被作者命名为“桃花源”,即桃花盛开之处的河流源头。
《桃花源记》中为什么陶渊明要用桃花呢?他不是喜欢菊花吗?
陶渊明的诗歌中多有菊花的意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传唱千古。
由于他爱菊花,所以菊花也有了姓氏,叫陶菊了
菊花表示隐逸,清高,正符合陶的性格和处境。用菊花抒情也就在情理中了。
尽管桃花源记中有一段关于桃花的描写,但是在他诗歌里面不占主流。
同样是寄托,作者隐逸避世的思想,但是后人多引用渊明爱菊的典故,而桃花后来多用来表示爱情的。如桃花依旧笑春风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传唱千古。
由于他爱菊花,所以菊花也有了姓氏,叫陶菊了
菊花表示隐逸,清高,正符合陶的性格和处境。用菊花抒情也就在情理中了。
尽管桃花源记中有一段关于桃花的描写,但是在他诗歌里面不占主流。
同样是寄托,作者隐逸避世的思想,但是后人多引用渊明爱菊的典故,而桃花后来多用来表示爱情的。如桃花依旧笑春风等。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
《桃花源记》写作特点
《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二册》人教社
一 巧妙的艺术构思
《桃花源记》作为一篇叙事性散文,构思巧妙,富有小说色彩。作者在故事发展中,不断设下悬念。全文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渔人因“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从“忘”与“忽”两字,表明渔人完全是无意中进入桃花林www.souquanme.com。又因渔人被美丽的桃林所吸引,才决定“复前行,欲穷其林”。到底前面还有什么呢?读者也产生跟着渔人前进的愿望。渔人走完了桃林,又发现有山,而且“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里到底有什么?这又诱使渔人丢下船“从口入”。读者的视线也就跟着渔人进入了桃花源。作者写进桃源的路又很有变化,这给读者一种“山重水复”的感觉。作者就是这样层层伏下悬念,又逐层解开,紧紧地吸引住读者。
二 较强的艺术概括力
一个优秀的文艺作品总要能艺术地概括出社会的某些本质方面的东西,提出人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桃花源记》具体而形象地描写了一个理想中的桃源社会,从另一个方面艺术地反映出他那个时代的历史,即从汉末以来到晋宋之际,封建王朝多次更变,社会动乱,广大人民痛苦不堪。陶渊明设计桃花源理想社会,实际上也就以艺术的形式,概括地提出了当时现实生活中广大人民希望过一种安定美好的生活的社会问题。
三 “淡而有味”的风格
所谓“淡”首先表现在,从字面上看没有直接抒发强烈感情的语句。全文用第三人称,似乎是从纯客观的角度来写,给人的感觉是心平气和,不带主观偏见,所写的内容也容易为大家接受。其次,“淡”还表现在极少使用华丽的词藻。两晋至南北朝的文学中华艳之风极盛,而《桃花源记》全文300多字,极少使用华丽的以显声色的词语,只在文章开头写到“桃花林”,写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样,整篇文章犹如水墨画中加了一点淡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但整篇基调还是淡的。
《桃花源记》的“有味”,首先表现在文章的主旨并没有直接被揭示,而是靠读者细细品味才能得出。这样,文章就显得十分含蓄,读起来特别有味。文章的“有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桃花源写得似有似无,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四 朴素精练、富于变化的语言
“精练”如第1段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仅用22个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
作者在用词上十分注重精确,尽量避免重复,而又使读者容易理解,体现了朴素、平淡,富于变化的特点。如写渔人进入桃源,就用了“行”“逢”“穷”“尽”“入”等动词;“怡然”“欣然”都表现一种欢乐的心情,但“怡然自乐”表现的是一种宁静、安乐,而“欣然规往”却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作者在抒情写景时笔调也很有变化。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语言质朴,格式齐整,显得次序井然,有一种原始的美。但从整体来看,又是灵活多变的。作者从“……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层层写来,从外到内,逐步深入。这里还用顶真的修辞法,环环相扣,把桃花源的风景写得引人入胜。
选自《中学语文教参新编》有删改
《桃花源记》资料:《桃花源记》创作背景
一 虚实结合的写法
文中桃源内外的景物,村中的风俗人情都是通过渔人的观察和感觉或借助渔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而文章开头写他“忘路之远近”,临末又写他“遂迷,不复得路”是要通过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描述,暗示读者,这里所写的世外桃源是一个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世界。
二 巧妙的景物描写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段景物描写引起渔人的兴趣,激发了他的好奇心,使他产生“欲穷其林”的动机,从而有可能偶然发现这片与世隔绝的理想乐土。而且,这美丽的桃花林景色,也从旁烘托,令人想象桃花源里环境景色的美好,起到近在门前栽种花木的作用。
《桃花源记》重点难点指导
一 本文学习的重点是理清叙述顺序,把握叙述线索,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自读提示”已明确告诉我们,文章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第1段,写渔人偶逢桃花林。第2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第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受到的热情款待。第4、5段写渔人出桃花源,太守寻而不得和刘子骥往而无果。从文章各段的叙述看,1、4、5段写略写,只是交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结果,与第2、3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突出故事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感。第2、3两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安乐自由的生活环境和热情淳朴的社会风尚。如详写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写了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和鸡犬之声,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个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详写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热情款待和与渔人的诚恳交谈,表现出这里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压迫,民情淳朴,是一个作者向往的自由幸福的理www.souquanme.com想社会。充分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二 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是学习的难点。
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不能脱离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东晋末年,社会政治混乱,兵祸连结,民不聊生。作者看到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对黑暗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但又改变不了这黑暗的社会现实,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于是他虚构出一个人人劳动,自食其力,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用以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也自知这只是一种空想,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暗示,桃源究竟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桃花源记》资料:《桃花源记》创作背景
《桃花源诗并记》或《桃花源记并诗》,据王瑶考定,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421),作者时年五十七岁。弃官隐退后,他已过了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了晋宋易代的战乱局面,对战乱造成的灾祸和农民逃亡的苦难有了一定的感受。《记》是《诗》的序文,着重叙述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和桃花源的环境景物;《诗》着重描写桃花源的历史、风俗和恬静生活。通过《记》和《诗》,作者描绘了一个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共同劳动、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他自己的憧憬和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同时对当时的社会也无疑地是一种批判和否定。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虽说是一种子虚乌有的空想,但不象《诗经硕鼠》中的“乐土”、“乐国”那样朦胧迷离,事、情、景、搜趣网物都勾画得具体形象,给人很强的真实感。对此,前人有种种附会,都不尽可信;今人也做了大量的考证。比较有说服力的看法是,诗人虚构的“世外桃源”之所以能产生以假乱真的魅力,除了他高超的艺术功力,主要是因为:1.诸如“小国寡民”、“乐土乐国”、“大同世界”之类的上古农村公社的传说,使他有可能受到思想启发;2.长期与农民呼吸与共、休戚相关的躬耕生活,使他有机会积累感性材料;3.汉末以来,避难逃荒的人民往往自动集结起来构筑堡坞以自存自保的事实,使他有条件找到模拟形式。
摘自《初中语文教材新探》第四册
《桃花源记》资料:《桃花源记》分析文章节选
《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描写其社会理想的著名作品。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陶潜之在晋未,是和孔融于汉未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宋书武帝本纪》载:“晋自中兴以来。治纲大弛,权门兼并,强弱相凌,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东晋时期世族大地主的兼并和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罕见的程度。在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吞并的斗争极为错综复杂,当时不仅南北统治者之间战争连绵不断,就是南北的豪门贵族和军阀之间,也是经常处于混战状况。在社会危机日益深重的情况下,420年,封建军阀刘裕夺取了晋王室的权,结束了东晋王朝的统治。这一切社会政治动乱,陶渊明都亲自经历、耳闻目睹。特别是他通过自己坎坷不遇的生活实践,不断加深了对封建社会某些不合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在他毅然走上“归耕”道路之后,思想上形成了一个带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政治理想。他把这一切理想蓝图,用寓言的形式,通过《桃花源记》反映出来。
《桃花源记》是诗人创作中政治倾向一个重要而可贵的方面。它的主导面是有积极和进步意义的。作者植根于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认识,以极大的热情,用浪漫主义手法揭示出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倾吐了对理想社会的强烈追求。他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理想蓝图,是他不满黑暗现实的折光。
值得一提的是《桃花源记》所表达的思想与东晋时期许多知识分子悲观厌世、逃避现实是有根本区别的。鲁迅先生曾说:陶渊明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还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陶渊明的不飘飘然,这与他晚年贫困的生活,特别是归耕中接触到劳动人民是有关系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有着和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相通的生活基ZCiyAn础。基于这一条件,他在《桃花源记》里对理想社会种种描绘,可说无一不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对比的镜子而设置的,其中,无疑的也包含着当时劳动人民“适彼乐土”的愿望。
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在阶级社会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它只不过是封建时代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一种空想,“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桃花源诗),更具有某种复古倒退的色彩,它既无法与共产主义相提并论,就是与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也是有极大区别的。毛主席在《登庐山》一诗中提到:“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既是从人民的愿望这一角度肯定了桃花源,而又从其不现实的角度予以否定,说明真正的人间乐园是科学社会主义。
……
选自湖南师院中文系编《语文教学》《桃花源记浅析》
《桃花源记》资料:关于《桃花源诗》
《桃花源记》是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序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诗则直接表达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和议论。
附录: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
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
寂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
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
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
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解译
秦始皇扰乱天下,贤达的人就避开乱世。夏黄公、绮奇里季去商山隐居,桃源中人也从乱世中消失。去桃源的踪迹消蚀而湮没了,通乱世的路径也荒废了。桃源中人相勉致力农田耕作,太阳落山就回家休息。桑树竹林繁茂成荫,豆子和谷子都能按时种植。养蚕可以收获长丝,秋收也没有赋税。生着草的小径交相通连,村落间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的祭器古色古香,衣裳也是当时的式样。孩子们纵情地欢歌,老年人也能随心游逛。花草也随着天气的和暖而繁茂,林木也在秋风强劲时落叶。即使没有年号和历史编著,那四季的变化也年年如此。高高兴兴的没有尽头,用不着操心烦愁。这奇迹隐没了五六百年,终于有人看到了这人间仙境。世俗鄙陋而桃花源中淳厚那是根源不同,可仙源一现接着又消失了,请问那些在世上交游的俗人,怎能猜测到这尘世外的情况!在清风的吹抚中我慢慢地走着,我要寻求和颂扬那和我志同道和的人。
《桃花源记》资料:关于桃花源
据研究,“桃花源”并非凭空虚拟的乌托邦,而是当时居住在武陵溪洞地区的苗族部落。当时的苗人“生产上逐渐接受了铁犁牛耕的农业生产方式,出现了自耕农的私有制,创造了父系氏族初期的物质条件。但由于生产力还比较低,所能提供的剩余生产品极少,因此还产生不了突出的富户和显贵人物”。社会成员没有阶级区别,靠“相命肆农耕”“菽稷随时艺”而生活。苗族的这种社会环境,被当时处于兵火战乱中的平原地区人民作为“异闻”相传。
与陶渊明同时代稍后的刘敬叔在《异苑》中有记:“元嘉初,武陵蛮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以怪。此蛮于路砍树为记,其后茫然,无复仿佛。”又,惠宏在《学术资料》1984年第9期上撰文指出,《桃花源记》所描绘的是武陵地区苗族社会的写实,依据有三:1.当时的武陵地区确实存在苗族社会。郦道元《水经注》说:“武陵有五溪,……悉是蛮夷所居,故渭之五溪蛮,皆盘瓠之子孙也。”“盘?”是古代苗族崇拜的图腾。2.《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村中路旁屋前屋后种桃树的习俗,桃花源人的请客方式,“童孺纵行歌”的行乐方式,都与湘西苗族的实情相恰。3.据历史记载及苗族的民间传说,苗族人民进入今湘西地区,共有三次。第三次就是秦灭楚时的“熊武南迁”。这正与元代文学家方回《〈桃花行〉序》里所说的基本一致:“避秦之士非秦人也,乃楚人痛其君国之亡,不忍以身为仇人役,力未足以诛秦,故去而隐于山中。”
陶渊明先祖本是溪洞世家,自然愿意美化溪洞生活;他生逢患乱,仕途失意,长期躬耕贫困,自命羲皇上人,思想上自然与原始村社制度合拍。在他之前,也有汉魏间的田畴为避战乱,曾率宗族避世而居。在此,陶不过是用艺术手段表现了这种生活。
《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二册》人教社
一 巧妙的艺术构思
《桃花源记》作为一篇叙事性散文,构思巧妙,富有小说色彩。作者在故事发展中,不断设下悬念。全文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渔人因“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从“忘”与“忽”两字,表明渔人完全是无意中进入桃花林www.souquanme.com。又因渔人被美丽的桃林所吸引,才决定“复前行,欲穷其林”。到底前面还有什么呢?读者也产生跟着渔人前进的愿望。渔人走完了桃林,又发现有山,而且“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里到底有什么?这又诱使渔人丢下船“从口入”。读者的视线也就跟着渔人进入了桃花源。作者写进桃源的路又很有变化,这给读者一种“山重水复”的感觉。作者就是这样层层伏下悬念,又逐层解开,紧紧地吸引住读者。
二 较强的艺术概括力
一个优秀的文艺作品总要能艺术地概括出社会的某些本质方面的东西,提出人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桃花源记》具体而形象地描写了一个理想中的桃源社会,从另一个方面艺术地反映出他那个时代的历史,即从汉末以来到晋宋之际,封建王朝多次更变,社会动乱,广大人民痛苦不堪。陶渊明设计桃花源理想社会,实际上也就以艺术的形式,概括地提出了当时现实生活中广大人民希望过一种安定美好的生活的社会问题。
三 “淡而有味”的风格
所谓“淡”首先表现在,从字面上看没有直接抒发强烈感情的语句。全文用第三人称,似乎是从纯客观的角度来写,给人的感觉是心平气和,不带主观偏见,所写的内容也容易为大家接受。其次,“淡”还表现在极少使用华丽的词藻。两晋至南北朝的文学中华艳之风极盛,而《桃花源记》全文300多字,极少使用华丽的以显声色的词语,只在文章开头写到“桃花林”,写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样,整篇文章犹如水墨画中加了一点淡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但整篇基调还是淡的。
《桃花源记》的“有味”,首先表现在文章的主旨并没有直接被揭示,而是靠读者细细品味才能得出。这样,文章就显得十分含蓄,读起来特别有味。文章的“有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桃花源写得似有似无,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四 朴素精练、富于变化的语言
“精练”如第1段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仅用22个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
作者在用词上十分注重精确,尽量避免重复,而又使读者容易理解,体现了朴素、平淡,富于变化的特点。如写渔人进入桃源,就用了“行”“逢”“穷”“尽”“入”等动词;“怡然”“欣然”都表现一种欢乐的心情,但“怡然自乐”表现的是一种宁静、安乐,而“欣然规往”却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作者在抒情写景时笔调也很有变化。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语言质朴,格式齐整,显得次序井然,有一种原始的美。但从整体来看,又是灵活多变的。作者从“……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层层写来,从外到内,逐步深入。这里还用顶真的修辞法,环环相扣,把桃花源的风景写得引人入胜。
选自《中学语文教参新编》有删改
《桃花源记》资料:《桃花源记》创作背景
一 虚实结合的写法
文中桃源内外的景物,村中的风俗人情都是通过渔人的观察和感觉或借助渔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而文章开头写他“忘路之远近”,临末又写他“遂迷,不复得路”是要通过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描述,暗示读者,这里所写的世外桃源是一个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世界。
二 巧妙的景物描写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段景物描写引起渔人的兴趣,激发了他的好奇心,使他产生“欲穷其林”的动机,从而有可能偶然发现这片与世隔绝的理想乐土。而且,这美丽的桃花林景色,也从旁烘托,令人想象桃花源里环境景色的美好,起到近在门前栽种花木的作用。
《桃花源记》重点难点指导
一 本文学习的重点是理清叙述顺序,把握叙述线索,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自读提示”已明确告诉我们,文章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第1段,写渔人偶逢桃花林。第2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第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受到的热情款待。第4、5段写渔人出桃花源,太守寻而不得和刘子骥往而无果。从文章各段的叙述看,1、4、5段写略写,只是交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结果,与第2、3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突出故事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感。第2、3两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安乐自由的生活环境和热情淳朴的社会风尚。如详写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写了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和鸡犬之声,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个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详写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热情款待和与渔人的诚恳交谈,表现出这里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压迫,民情淳朴,是一个作者向往的自由幸福的理www.souquanme.com想社会。充分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二 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是学习的难点。
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不能脱离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东晋末年,社会政治混乱,兵祸连结,民不聊生。作者看到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对黑暗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但又改变不了这黑暗的社会现实,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于是他虚构出一个人人劳动,自食其力,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用以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也自知这只是一种空想,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暗示,桃源究竟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桃花源记》资料:《桃花源记》创作背景
《桃花源诗并记》或《桃花源记并诗》,据王瑶考定,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421),作者时年五十七岁。弃官隐退后,他已过了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了晋宋易代的战乱局面,对战乱造成的灾祸和农民逃亡的苦难有了一定的感受。《记》是《诗》的序文,着重叙述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和桃花源的环境景物;《诗》着重描写桃花源的历史、风俗和恬静生活。通过《记》和《诗》,作者描绘了一个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共同劳动、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他自己的憧憬和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同时对当时的社会也无疑地是一种批判和否定。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虽说是一种子虚乌有的空想,但不象《诗经硕鼠》中的“乐土”、“乐国”那样朦胧迷离,事、情、景、搜趣网物都勾画得具体形象,给人很强的真实感。对此,前人有种种附会,都不尽可信;今人也做了大量的考证。比较有说服力的看法是,诗人虚构的“世外桃源”之所以能产生以假乱真的魅力,除了他高超的艺术功力,主要是因为:1.诸如“小国寡民”、“乐土乐国”、“大同世界”之类的上古农村公社的传说,使他有可能受到思想启发;2.长期与农民呼吸与共、休戚相关的躬耕生活,使他有机会积累感性材料;3.汉末以来,避难逃荒的人民往往自动集结起来构筑堡坞以自存自保的事实,使他有条件找到模拟形式。
摘自《初中语文教材新探》第四册
《桃花源记》资料:《桃花源记》分析文章节选
《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描写其社会理想的著名作品。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陶潜之在晋未,是和孔融于汉未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宋书武帝本纪》载:“晋自中兴以来。治纲大弛,权门兼并,强弱相凌,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东晋时期世族大地主的兼并和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罕见的程度。在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吞并的斗争极为错综复杂,当时不仅南北统治者之间战争连绵不断,就是南北的豪门贵族和军阀之间,也是经常处于混战状况。在社会危机日益深重的情况下,420年,封建军阀刘裕夺取了晋王室的权,结束了东晋王朝的统治。这一切社会政治动乱,陶渊明都亲自经历、耳闻目睹。特别是他通过自己坎坷不遇的生活实践,不断加深了对封建社会某些不合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在他毅然走上“归耕”道路之后,思想上形成了一个带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政治理想。他把这一切理想蓝图,用寓言的形式,通过《桃花源记》反映出来。
《桃花源记》是诗人创作中政治倾向一个重要而可贵的方面。它的主导面是有积极和进步意义的。作者植根于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认识,以极大的热情,用浪漫主义手法揭示出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倾吐了对理想社会的强烈追求。他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理想蓝图,是他不满黑暗现实的折光。
值得一提的是《桃花源记》所表达的思想与东晋时期许多知识分子悲观厌世、逃避现实是有根本区别的。鲁迅先生曾说:陶渊明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还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陶渊明的不飘飘然,这与他晚年贫困的生活,特别是归耕中接触到劳动人民是有关系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有着和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相通的生活基ZCiyAn础。基于这一条件,他在《桃花源记》里对理想社会种种描绘,可说无一不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对比的镜子而设置的,其中,无疑的也包含着当时劳动人民“适彼乐土”的愿望。
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在阶级社会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它只不过是封建时代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一种空想,“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桃花源诗),更具有某种复古倒退的色彩,它既无法与共产主义相提并论,就是与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也是有极大区别的。毛主席在《登庐山》一诗中提到:“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既是从人民的愿望这一角度肯定了桃花源,而又从其不现实的角度予以否定,说明真正的人间乐园是科学社会主义。
……
选自湖南师院中文系编《语文教学》《桃花源记浅析》
《桃花源记》资料:关于《桃花源诗》
《桃花源记》是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序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诗则直接表达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和议论。
附录: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
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
寂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
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
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
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解译
秦始皇扰乱天下,贤达的人就避开乱世。夏黄公、绮奇里季去商山隐居,桃源中人也从乱世中消失。去桃源的踪迹消蚀而湮没了,通乱世的路径也荒废了。桃源中人相勉致力农田耕作,太阳落山就回家休息。桑树竹林繁茂成荫,豆子和谷子都能按时种植。养蚕可以收获长丝,秋收也没有赋税。生着草的小径交相通连,村落间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的祭器古色古香,衣裳也是当时的式样。孩子们纵情地欢歌,老年人也能随心游逛。花草也随着天气的和暖而繁茂,林木也在秋风强劲时落叶。即使没有年号和历史编著,那四季的变化也年年如此。高高兴兴的没有尽头,用不着操心烦愁。这奇迹隐没了五六百年,终于有人看到了这人间仙境。世俗鄙陋而桃花源中淳厚那是根源不同,可仙源一现接着又消失了,请问那些在世上交游的俗人,怎能猜测到这尘世外的情况!在清风的吹抚中我慢慢地走着,我要寻求和颂扬那和我志同道和的人。
《桃花源记》资料:关于桃花源
据研究,“桃花源”并非凭空虚拟的乌托邦,而是当时居住在武陵溪洞地区的苗族部落。当时的苗人“生产上逐渐接受了铁犁牛耕的农业生产方式,出现了自耕农的私有制,创造了父系氏族初期的物质条件。但由于生产力还比较低,所能提供的剩余生产品极少,因此还产生不了突出的富户和显贵人物”。社会成员没有阶级区别,靠“相命肆农耕”“菽稷随时艺”而生活。苗族的这种社会环境,被当时处于兵火战乱中的平原地区人民作为“异闻”相传。
与陶渊明同时代稍后的刘敬叔在《异苑》中有记:“元嘉初,武陵蛮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以怪。此蛮于路砍树为记,其后茫然,无复仿佛。”又,惠宏在《学术资料》1984年第9期上撰文指出,《桃花源记》所描绘的是武陵地区苗族社会的写实,依据有三:1.当时的武陵地区确实存在苗族社会。郦道元《水经注》说:“武陵有五溪,……悉是蛮夷所居,故渭之五溪蛮,皆盘瓠之子孙也。”“盘?”是古代苗族崇拜的图腾。2.《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村中路旁屋前屋后种桃树的习俗,桃花源人的请客方式,“童孺纵行歌”的行乐方式,都与湘西苗族的实情相恰。3.据历史记载及苗族的民间传说,苗族人民进入今湘西地区,共有三次。第三次就是秦灭楚时的“熊武南迁”。这正与元代文学家方回《〈桃花行〉序》里所说的基本一致:“避秦之士非秦人也,乃楚人痛其君国之亡,不忍以身为仇人役,力未足以诛秦,故去而隐于山中。”
陶渊明先祖本是溪洞世家,自然愿意美化溪洞生活;他生逢患乱,仕途失意,长期躬耕贫困,自命羲皇上人,思想上自然与原始村社制度合拍。在他之前,也有汉魏间的田畴为避战乱,曾率宗族避世而居。在此,陶不过是用艺术手段表现了这种生活。
为什么作者要花不少笔墨写《桃花源记》的桃花林?
一是为了增添神秘感
二是为下文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情节做铺垫(桃花林把渔人引进了桃花源)
三是为了桃花源的虚幻埋下伏笔。
二是为下文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情节做铺垫(桃花林把渔人引进了桃花源)
三是为了桃花源的虚幻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