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历史沧(沧州历史故事600字)

沧县的历史沿革沧县境,春秋、战国时期为燕、齐、赵三国地。,秦属巨鹿郡。,西汉置浮阳县(治所在东关村),属幽州渤海郡。,东汉、三国、两晋,浮阳县属......

描写历史沧(沧州历史故事600字)

沧县的历史沿革

沧县境,春秋、战国时期为燕、齐、赵三国地。
秦属巨鹿郡。
西汉置浮阳县(治所在东关村),属幽州渤海郡。
东汉、三国、两晋,浮阳县属冀州渤海郡。
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分渤海、章武二郡之地置浮阳郡,郡治浮阳,属瀛州。熙平二年(517),分冀瀛二搜趣网州之地置沧州。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浮阳为清地,(治所未变)。
唐武德五年(662)于长芦(今沧州市区)置景州,清池属之。
五代时,清池县属沧州景城郡横海军节度。
北宋,清池县属河北东路沧州景城军节度。
元代,清池县属中书省河间路沧州景城郡。延祜元年(1314)五月,徒州治于长芦故县。
明,沧州属北平行中书省,后改为北平布政司。洪武二年(1369)徒州治于长芦镇(今沧州市区),省清池县并入沧州。
清初,沧州属直隶省河间府。雍正三年(1725)升为直隶州。雍正九年(1731)改为散州,由天津府辖。
民国二年(1913)沧州改名沧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民国二十五(1936)春,沧县划属河北省第七督察区。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沧县政区几经变动,先后建立沧县,青城县、四边县、建国县、青沧交县。1947年,沧县城解放,城区设沧市。
1949年8月,沧县划归河北省沧县专区。是年,沧市改为沧镇。1953年,沧镇归沧县辖。1958年,沧县属天津专区辖。是年11 月,沧县和沧镇合并称沧州市。12月,天津专区并入天津市,沧州市属天津市辖。1959年1月撤销沧州市,改称沧县。1961年6月,沧县属沧州地区辖。是年7月,沧县城关人民公社划出,设沧州市。1968年,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仍辖沧县。1983年11月,沧县属沧州市辖。

沧州历史故事600字

沧州历史故事600字
沧州历史文化故事篇一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沧州是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的鱼米之乡。这里,海碧天蓝,气候温和,人们勤劳善良,日子过得非常美好。就连飞禽、走兽也愿意到这里落落脚。
有一年秋天,水面上突然刮起一股黑风,卷着水浪,像虎叫狼嚎一样咆哮着直扑沧州城,房倒屋塌了,满洼的好庄稼也被洪水吞没了。老百姓仓皇逃离,来不及逃离的纷纷被洪水卷走了。人们的哭声、叫喊声一片。原来是一条恶龙在兴妖作怪。它看着沧州这地方好,就一心想独吞这地方做它的龙宫。就在恶龙兴妖作怪、残害黎民百姓的时候,人们猛地听到一声像山崩地裂一样的怒吼www.souquanme.com。只见一头红黄色的雄狮,从海边一跃而起。它像鹰抓兔子一样,嗖的一声冲向大海,直取恶龙。海面上顿时水柱冲天,狂风大作,龙腾狮跃。雄狮和恶龙从天黑一直厮杀到黎明,恶龙招架不住,掉头就跑。它边跑边想:“我占不了这块地方,也叫这地方好不了。”于是,它一边跑着一边吐着又苦又咸的白沫。雄狮在后面紧追不放,一直到东海深处,逼着恶龙收回了淹没沧州的海水,这才罢休。
恶龙跑了,海水退了,沧州一带的老百姓才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又能安居乐业了。人们为了感谢为民除害的雄狮,就请一位叫李云的打铁名匠,带领着九九八十一个手艺高超的徒弟,用了九九八十一吨钢铁,铸造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在当年雄狮跃起的地方,铸成了这尊活灵活现非常雄伟的铁狮子。那条恶龙虽然没死,但一听到铁狮子的吼声就浑身发软,爪子发麻,人们把狮子视为瑞兽,又把这尊铁狮子叫做“镇海吼”。
沧州历史文化故事篇二
早在春秋时,齐桓公二十二年(664)桓公援燕攻打山戎就发生于沧州一带。战国时,沧州地处燕赵边境,更是战争发生的热点,燕国曾联合多国部队攻打齐国,就是路经沧州攻打的。苏秦合纵六国时,燕国成了列国合纵同盟的首先发起国。秦国为攻击燕国,离间燕赵,燕国在战国后期与赵国结为世仇。两国在沧州地www.souquanme.com界争战不休。频繁战事,民遭涂炭,民生维艰,燕赵两国民众在战争中知晓了须掌握攻防格斗之技方能自救图存。而燕、赵贵族也多收养行侠仗义之门客,以备不测。燕国义士荆轲堪称慷慨侠义的典范。为挽救于燕国,入质秦国的燕太子姬丹收留刺客荆轲,准备刺杀秦王嬴政。经过一番准备,荆轲在公元前227年带着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和夹裹淬毒匕丵首的督亢(今河北易县、涿县、固安一带)地图来到咸阳进献嬴政。在献图时,图穷而匕丵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杀于秦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也成为慷慨悲壮的绝响。故史称“燕赵多慷慨侠义之士”。乾隆《沧州志》载:“沧邑俗劲武尚气力,轻生死,自古以气节著闻。”至宋朝,沧州富贵之家尚存收留侠客的上古遗风。在《水浒传》中的柴进为了搜罗侠客武士,专门在路边小饭馆向店小二留下关照,遇有流配的犯人,皆可免单或径行其庄上,以资助之。

沧州有哪些历史?

尽量是古代的 比如什么民风民俗 整点文言文也可.详细点比较好,谢了。
吴桥杂技

中国杂技历史久远,渊源流长,是中国最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中国的杂技之乡有许多个,象山东的聊城,江苏的盐城,河南的濮阳,湖北的天门,安徽的广德,天津的武清。河北的吴桥,肃宁,霸州等。但是,就历史,民间基础,和在海内外的影响而言,最著名的要算吴桥了。 据吴桥县志记载,吴桥历代每逢佳节有“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技,士女喧阗,官不禁夜”的风俗。一九五七年吴桥县小马村出土的距今约定1500年前南北朝的古墓壁画上,就描绘着倒立,肚顶,转碟,马术等杂技表演形式。但是吴桥杂技在全国享有盛誉则始于元朝以后。在着之前,河南杂技比较有影响。元朝建立后,首都由河南迁至北京,河北吴桥的杂技更加繁荣起来,影响越来越大,延续至今,吴桥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杂技之乡”。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共有449个自然村,几乎村村都有杂技艺人。杂技艺术在吴桥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以前,吴桥杂技艺人就到过场30多个国家进行演出,1949年以后,吴桥向全国各地输送了三千多名杂技人才,全国大的杂技团都有吴桥籍的艺人,因而流传着“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的说法。目前世界上有十八个国家的杂技团都有吴桥杂技艺人

基于吴桥杂技在海内外的深远影响,河北省政府与此同时1987//www.souquanme.com年开始举办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至今已举办过六届(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此举不仅促进了中外杂技艺术的交流,而且也更加弘扬了吴桥的杂技艺术。

落子

落子也是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它流传于沧州地区,尤以沧县、南皮县为盛,据查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冬季农闲时排练,正月十五前后演出,以示人们辞旧迎新,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
  落子系秧歌类型的民间舞蹈,内容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人民生活的。如《茉莉花》、《放风筝》、《绣手绢》、《老FYeGPql妈叹》、《相思》、《探情朗》、《小天台》、《妓女悲伤》、《尼姑思凡》等。落子的表演形式,演员的增减,服装头饰的更换,完全根据人物、内容的需要而定。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落子大都已成为由同等数量男女表演的集合舞。
  落子有文武之分。文落子以歌为主,舞的成份少一些,往往把几支民歌联起来表演。在道具的配备上,是鞭、板、扇穿插配合,也有只用扇表演的。当地人民称之谓文落子或小风流。辛亥革命以后,妇女缠足开始得到解放,落子舞中男扮女装的踩寸子也开始被淘汰。因而,落子舞的动作相应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文落子的基础上,适当的吸收了一些戏曲中的动作和技巧,与落子舞的动作相揉合,增添了热烈、健壮、欢快、豪爽的气氛,加强了舞和武的成份,使歌的成份相应减少。在道具配备上,只用鞭、板,不用扇。当地人民称之为武落子或风秧歌。
  据说落子主要有两在流派:一派是以南皮县杨八庄子的梅盛林老先生为代表的杨派落子。传说,约在1730年左右,杨派落子就开始了活动。那时只有四鞭表演,后改为四鞭、四板的表演。1903年,传到第四代梅盛林等人时,又增加了扇子的表演,分为五鞭、三板、二扇。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每代艺人都对杨派落子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发展,使它日渐完美起来,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民间艺术遗产。
  另一派是以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帽圈村的于老先生为代表的帽派落子。约在1738年左右,帽派落子就已经活跃在该村及周围的村庄了。那时只有武场伴奏,约在1808年传到王关祥等人时,加进了文场伴奏。帽派落子不用扇子表演,只用二鞭、八板表演。孟村回族自治县是回、汉两族杂居的地主,因此,帽派落子是由回汉两族演员共同表演的。由于回汉两族兄弟的共同努力,帽派落子才不断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从面另立一派,流传四方,至今不衰。沧州人民喜练武术,长期受武术熏陶,因面,在落子舞中也有明显反映。落子舞中男性演员的基本动作,主要来源于武术中的单刀式。如:“虚步捋鞭”,它是男性演员最基本的动作。“虚步”是三角形的行进路线,老艺人谓之“三角铆”。就是说步伐的稳健,就像铆在地上一样。女演员的动作“抽板”、“绕头板”、“蹬步”、“虚步”等,也接近于武术的动作。
  落子的动作有力,节奏感强,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沧州武术

沧州素有"武术之乡"的誉称。沧州武术之盛行有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诸因素。   

沧州地滨渤海,北距京津,古为燕齐之地,又是辽、金、宋时代军事必争之地,再加封建官俯盘剥,豪绅压榨,人们纷纷习武自强练习武自卫,武风甚广;历史上这里又曾是发落犯人的地方,不少军犯刺配于此,也留传下一些武艺;再加上沧州人民尊师重义,为武林所称颂,一些失意的拳师和被官俯追缉的侠客,也多来此隐身,落户传艺。如沧州"五十三刀"即"闯王刀",就是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的部将隐名沧州传授下来的。据历史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武健泱泱乎表海雄风",可谓英雄众多,精英荟萃,历史悠久。   

沧州武术有其本身的特色,即有大开大合勇猛无伦的长势,又有推拨擒拿小巧灵活的招数,并具有速度、力度大和善于攻守的实战特点。武术门类基本可分少林、武当两大派系。少林拳中有华拳、燕青、功力、劈卦、长拳、通臂、明堂、弥宗、八极、太祖、六合、螳螂、沙脚、戳脚、翻子、大洪拳、小洪拳等多种;武当拳 中有太极、八卦、形意等。 近年来,在国家“发掘、研究、整理、继承”武术政策的指引下,沧州武林勃发了新的生机。现在,沧州各级武术协会均已建立,业余武术活动点恢复和建立达百来个,有几万人参加武术活动。不少老拳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授徒传艺的同时,抓紧著书立说。沧州武术运动员在全国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得金牌。如1980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河北队八名运动员中五名来自沧州,全队荣获四枚金牌,有三枚为沧州人夺得。沧州"武术之乡"的情况,不断为全国体育和武术杂志刊载,并被介绍到国外,有的还被拍了电影和电视。一九八二年,两名沧州武术运动员随同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日本,进行表演。现在,沧州武林的重点转向技击、散打训练,广大武术爱好者决心练出真本领,继续为国争光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