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故居在哪?
李光地故居位于湖头镇中山街,明初李氏先祖李森建。经清初扩建重修,前后三进,占地面积搜趣网2000平方米,被称为“大宗祠堂”,乃湖头李氏祀先祖、明宗规、行族事的所在地,春秋两祭,祭祀规模盛大。庙内尚保留有明英宗皇帝敕文。第二进大厅厅前悬挂“夹辅高风”匾额,为康熙皇帝表彰李光地所赐;厅中高悬“急公尚义”匾额。第三进厅堂前横挂“鸣臬闻天”匾额,为正统年间宰相叶向高题赠;厅堂后侧悬挂“保世滋大”匾额,疑为李光地所题。庙并有许多金碧辉煌的柱联,有较高的文物价值。1988年,李氏家庙经海外族亲李氏昆仲献资修复,现焕然一新。
李光地故居的其他相关
交通概况:
可乘泉州-安溪的长途汽车,再转乘前往湖头镇的班车。 市内有到达李光地故居景区的旅游专线。
写湖头我的家乡的日记
写湖头我的家乡的日记湖头是历史文化名镇,古时曾被誉为“小泉州”。生活在这座小镇已有七八年,我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热闹景象。在万家灯火通明时,小镇上到处都是人声,到处都是人影。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有的在吆喝叫卖,有的在追逐打闹,有的在听戏品茶……一片祥和幸福的场景,在这座小镇氤氲而生,令人心生欢喜。 漫步在李光地故居,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记得那年,我第一次到宰相府,印象最深的就是相府的护栏、柱子、门全是木头而做,当时妈妈向我讲述了李光地的一生,我那小小的心灵对他产生了崇敬之情。现在,我已经数不清我来到相府有几次了,贤良祠的小桥流水,叮咚叮咚在我心底回响;夏日里的荷塘月色,高大的榕树,掩映着相府黑的瓦红的墙。这一些都深深扎根在我的脑海里,伴随着我的成长。 走出李光地故居,就登上了泰山岩。在岩上向下望,湖头这座小镇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山上翠木葱茏,流水潺潺,景色宜人。进了寺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面色铁青的四大天王,他们拿着坚硬的兵器,似乎正要降服妖魔。接着就是放生池,里面有五颜六色的鱼儿,大的小的千年神龟,惹来不少小孩子的围观,偶尔还能看到他们激动时,手舞足蹈想挣脱妈妈的手去抓它。 从泰山岩下来,就www.souquanme.com直奔湖头街。湖头最热闹的地方当属湖头街,古时就有“三里长街”之说。在这条街上,你可以点上一份芋包、一份鸡卷,再来一份湖头炒米粉和小肠豆腐汤,那滋味肯定让你回味无穷,吃也吃不够。常常见有外地人,到湖头来游玩,回去的时候都要带上这里的特产,最受人们欢迎的就是湖头米粉。湖头米粉白如雪,细如丝,韧如簧,真是让人垂涎三尺。 湖头到处有美丽的景色,可口的美食,说也说不尽,吃也吃不完,希望你有机会到湖头细细游赏,细细品尝!
李光地 的生平简介
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安溪湖头人。 李光地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有才干和见识的名臣。曾任直隶巡抚、兵部侍郎、吏部尚书,1705年,拜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1718年卒于位,享年77岁。他比康熙大12岁,当政时,曾提出一些正确的策略,建树颇多,对当时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和治理河患的政绩。 %1 清初,全国形成几股严重的各霸一方的割据势力,其中以镇守云贵的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尚之信和镇守福建的耿精忠的“三藩”较为突出。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断然决定撤除“三藩”封地,而吴、耿、尚不肯交出兵权,起兵反抗,形成破坏统一、制造混乱的三个分裂割据集团。耿精忠在福建叛乱,并以割让漳、泉二府为条件,连结台湾的郑经出兵支持,以扩大战火。他们“居民居,食民食,役其丁壮,而渔其妻女”,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灾难。 当时,李光地正好请假回家省亲,郑经和耿精忠都派人招他。李光地和家人藏匿深山,他探消息,得虚实,派人向康熙进蜡丸疏。康熙见疏,十分感动,他按照李光地的计策,击破了耿精忠的分裂阴谋,使“三藩”得以平定。在千钧一发之际,李光地不顾身家安危,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了贡献。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第二年就去世了,其子郑经接位,郑经生活放荡,介入“三藩”之乱。耿精忠投降后,郑氏集团成为东南沿海的割据势力。1677年,清军收复障、泉,郑经退守厦门。经过激烈战斗,郑氏集团被迫逃回台湾。郑经逃归台湾后,“日近醇酒妇人”,艺术中国 “人心益失”。郑经死后,其予郑克塽继续统治台湾。 v 康熙十九年(1680年),光地一回到北京,马上上疏: “郑经已死,子塽幼弱,部下争夺,宜急取之。”这种对形势的正确估计,改变了康熙原来的“台湾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的看法,支持李光地的正确主张。艺术中国 正确的决策还需要有贤能的官员来执行。李光地力荐施琅说:他是“海上世仇,其心可保”,又熟悉海上情况。其人还有谋略,为“海上(郑氏)所惧”。康熙采纳了李光地的建议,大胆任用一些人“以为不可遣,去必叛”的施琅。由于施琅“治军严整,尤善水战,谙海中气候”;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兵进驻台湾,当地人民“壶浆迎师,接踵而来”,终于结采了分裂局面。李光地为中国的统一作出了贡献。艺术中国 当时,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进行,河流年久失修,形成严重水患。康熙执政后,“以三藩、河务、漕运为三大事,书宫中柱上。” k 李光地任直隶巡抚时,奉命修治漳河和子牙河。他认为治河不仅是防害,更重要的是变水害为水利。为了主持治河工程,他多次亲临工地调查。在治河理论上,他反对人顺水性之说,坚持让水随人意。康熙将李光地的治河思想,向黄河淮河推广,他说:“朕观永定河修筑之法甚善,河身直,河底深,所以淤泥尽皆冲刷,今治黄河亦用此法,方为有益。”张鹏翮提出异议,康熙帝仍然坚持“姑试用之”,用后,“河堤果然坚固”。李光地在治河实践中,因他因时因人制宜,终于获得巨大成功康熙帝谕大学士等日“李光地自任直隶巡抚以来,每年雨水调顺,五谷丰登,官吏兵民无不心服。”他还高兴地说“朕用一清正抚臣,便岁丰民乐。” 李光地胸怀宽广,“肚里能撑船”。他当督学时,有个县令因求他办事而达不到目的,曾对李光地无礼。后来,李光地升为巡抚,这个县令吓坏了,向李光地请罪。李光地说“改了也就好了,不必再为以前的事担心。”这个县令感动搜趣网极了,深深检点自己,后来为公殉职。古北口,总兵马进良,对李光地过问他的军政很不高兴。有一次,李光地在堤上行马,他故意放出群马,要吓唬李光地。李光地并不和他计较,还和他交谈,对他的成绩给予肯定,马进良终于口服心服。与李光地同岁举进士的陈梦雷,因耿精忠事下狱论斩,由于误会李光地搞鬼,他对李光地恨之入骨,写了《劾李光地疏》《与李光地绝交书》,李光地并不怀恨,而且“疏陈西次密约状”,救了陈梦雷一命李光地还多方留意为国选拔人才,先后推荐了20多个硕学名臣,他们都成为康熙盛事的中流砥柱,为国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康熙对李光地给予很高的评价。李光地死时,康熙帝闻之深为悯悼,谕部臣日“李光地久任讲幄,简任纶扉,谨慎清勤,始终如一。且学问渊博,研究经籍,讲求象数,虚心请益。知之最真,无有如朕者,知朕亦无过于光地者。”
沂南县湖头镇湖头村名字的由来
湖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景观独特,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以及50多处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有“湖头十景” 之誉的秀美的自然风光,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贤良词和李光地故居为代表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安历史悠久的佛家胜地泰山岩等众多的文物古迹等等。李光地故居--新衙,又名昌佑堂,位于“泉州魅力乡村”-湖二村,始建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的府第,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五进庭院,双护厝,东西巷道,四周绕围墙,门庭广阔。有联赞“赞元重万国,高志局八区”、“相门知理学,府第传乾坤”。贤良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含新衙、李氏家庙)。始建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其地原榕树成荫,又名“榕树书屋”。镌刻康熙御书《太极图说》、《巡子牙河建坝诗》等诗文。祠右有石构碑亭,立碑一方,镌刻雍正《谕祭文》,赞扬李光地“学问优长”、“一代之完人”。祠前后有小桥流水,南面为临水轩、荷池搜趣网,夏日荷塘月色,柳树干条,意境幽美。碑刻十分丰富,是研究康熙书法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泰山岩 位于湖头镇西南隅的南隐山腰,搜趣网时与清水岩、太湖岩并称安溪三大历史名岩之一,是县级森林公园。泰山岩依傍“翠屏”“宝峰”两山,山清水秀,幽谷流泉,绿树成荫,古膝盘缠,鸟语花香,蜂蝶迷忙。始建于南宋宣和年间,后至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明巡宰李森、李光地(相国)重兴,是安溪古代宗教建筑中比较能反映明清时期佛教、道教岩寺配套的典型。据载曾与辽宁省义县的“奉国寺”山西省文城县的“玄中寺”齐名、一九九九年被列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岩中景点众多,寺中供奉“显应祖师”,、七佛和观音菩萨等。香火鼎盛时,香火烟云凝聚随风飘柔、象浮云绕殿,被誉为“七佛春云”,是湖头“十大景观”之一。近年来,侨胞、台胞及地方有识之士,慷慨解囊重建泰山岩,泰山岩森林公园规划核心区2200亩,控制区15000亩,计划投入近千万元资金,建成为旅游、休闲、朝圣、对台宗教文化交流、科普实验等多功能的大自然顶级森林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