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代儿童采莲蓬的诗句(描写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儿童采莲的古诗最著名的便是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还有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

描写古代儿童采莲蓬的诗句(描写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儿童采莲的古诗

最著名的便是白居易的《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还有王昌龄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www.souquanme.com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描写儿童剥莲蓬10的智泰的诗句

描写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的诗句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一、原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二、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三、出处

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赏析

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诗句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释义: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出自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清平乐村居》。

一、原文: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二、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www.souquanme.com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诗句?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原诗是: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写出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的诗句

溪头卧剥莲蓬出处:
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作者:辛弃疾 (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搜趣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赏析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
作者这首词是从农村的一www.souquanme.com个非劳动环境中看到一些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农村有生机、有情趣的一面。上片第一、二两句是作者望中所见,镜头稍远。“茅檐低小”,邓《笺》引杜甫《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此正写南宋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并不很好。www.souquanme.com如果不走近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这户人家的活动,也听不到人们讲话的声音的。第二句点明茅屋距小溪不远,而溪上草已返青,实暗用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语意,说明春到农村,生机无限,又是农忙季节了。作者略含醉意,迤逦行来,及至走近村舍茅檐,却听到一阵用吴音对话的声音,使自己感到亲切悦耳(即所谓“相媚好”),这才发现这一家的成年人都已下田劳动,只有一对老夫妇留在家里,娓娓地叙家常。所以用了一个反问句:“这是谁家的老人呢?”然后转入对这一家的其他少年人的描绘。这样讲,主客观层次较为分明,比把“醉”的主语指翁媪似更合情理。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