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优美的散文 快快!! 感谢
犹记那年初相见,相知情无限,相许永不变。
——题记
回忆是一种美,能在最需要的时刻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辉。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便在时光滚轮下不断夷平。还有多少人,能坚持在这条路上久久徘徊,不舍离去?
一路的幸福太多,多的让人像小学课本上学过的那只掰玉米的小猴,不断被沿途的风光迷乱双眼,却没有时间回头看那些走过的路。我们都还好,只是各自的身边再也出现不了那些曾经熟悉的影子。当年的我们,幸福的缺氧。现在残留的,却是那异样的缺氧般的幸福:岁月蹉跎,叶不舍枝含泪落。我们很幸福,因为即使在那年分离,远各一边时也懵懵懂懂,为彼此脑海中的幸福互相鼓励,却忘了那些幸福早换了一批人。人生真的是一辆火车,只是当我尚未察觉时你已悄声离去。
今朝花开色不同,明日花开谁与共。花期未果,人已不在。哪怕绽放,却徒留一股余情未了的怅惘,伴那一江春水悠然东去,不复回眸。虽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当那曾经的花树再开新朵,旧年记忆依然汹涌而来。那是明白,原来感情可以再时间的长流中蔓延的如此深远。所以月光依然,灯火依然的今夜我穿越于人海去寻找故人踪迹,却寻觅不得半点身影。
夜起无奈,半身衣襟泪痕湿,昔年美好的点点滴滴,在今刻化为一滴闪光的泪,晶莹剔透,却划落眼眸一角,消失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旧时天气旧时衣,胸中泪共阶前雨。相遇太短,回忆却是绵长不尽,随这半城烟雪,洋洒心头之间。尤记那年一本宋词,一笺信纸,伴着少年兀皱的眉头,便成我心中最深的回忆。颓自说愁,欲语还羞,却被你们奉若至宝。而今那本诗集早已不见,却像模像搜趣网样的变成了你们的笑靥,不断在眼前浮隐浮现。恍若那年,四张两两拼凑的沙木桌,刻满了四人洋溢满明媚的青春。
而今,悲伤着自己的故事,看镜中稍变得容颜,循着时光在我的脸颊行走留下无数细微的痕迹,才晃觉遗失了无数流年。镜子最为真实,所以无论是青春少年,还是白首衰颜,都毫不掩藏。天涯倦客船舱里尽是不可留守的岁末苍茫,在烟波浩渺的时光里荡涤着岁月的难过。一个人追忆年华,太过寂寥。于是我琢磨诗词,琢磨文章,琢磨周遭事物的同悲同喜。回忆里数之不尽的明媚,却在铺满脑海的那一刹那满是悲伤。我无人可诉,也不知如何描述。有些感觉,在缓缓流淌过心上的瞬间,就再也无法忘却了:虽然不在,毕竟来过。有些遗憾挥挥衣袖就随风飘散,有些遗憾却值得一生去缅怀。许一世荒颜,留半生孤单。
无法去细细描叙那些年做过的事情,有过的情怀。我只能让文字描绘出此刻的感觉,去悼念那些年逝去的青春。往事回转,匆匆一瞥,似水流年、再多幸福过往,不过当年年少。
田间巷陌谢阳美,柳莺飞,戏不归。昨日夕照谁不醉?堤桥芳草,行云浩渺,徒恨漏沙少。而今楼宇皆不在,碧水青天为谁改。试问流年经几许?一抹堤桥,两行泪了,佳人尤自笑……
墨染琴韵,淡写流年
时光,若散落水面的素笺,承载着零落的花瓣,幽幽飘过,然后沉落,沉落成满心的黯然。又到中秋了,这个季节,入迷的是菊花,黄酒,圆月,或许,还有对某人的思恋……
可又怎样?雨送黄昏,花自飘零,匆匆的回眸,只剩下了为赋新词的借口。可惜,我不是蚕,吐不了缠绵的丝,结不成相思的茧。那些在雨中的茕茕孑立,那些在风里的顾影自怜,都成了回忆里的蒲公英,流浪天涯,可以飞得很远,却难接近那抹红袖。唯留空里的流霜,捣衣砧上的黯然。
【一】墨弦
想说,对你,只是淡淡的喜欢。
喜欢,你执笔的姿态。若林间的风,宁静优雅,淡泊自然。最后,将满腹的心事,在素雅的宣纸上,用墨,化为天街的小雨,莲开的江南。你说,墨是有生命的。可惜,若将淡墨,凝成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却永远等不到花开的时间。
或许,喜欢艺术的,都会有那么一点点的敏感。所以,你喜欢把自己变为画里墨蝶,围着那将落却永远未落的枯叶打转。枯叶不坠,蝴蝶也逃离不了。寻不到,那淡淡的花香,那如洗的蓝天。
因此,我想,画里的生命是不自由的。
可能,正因为不自由,这些生命,才能成为永恒,定格在某个瞬间。
其实,这些都是我臆想的。因为,我不懂你,正如,我不懂,那弹奏哀伤的,会是那黑黑白白的琴键。
我知道,任何一种曲调,都能凑成一曲凄凉哀婉。这些是与我无关的,无论是贝多芬,还是肖邦,将月光化为怎样的满地苍凉,又或温馨淡然,这些散落指尖的感伤,是无法复制的。所以,我更喜欢月光下的凤尾琴,唯有那细细的弦,才能奏出瑶瑟的幽怨。那充满中国古典诗意的优雅,是钢琴远不及的吧。要不也不会有这首充满俏皮的诗词:“若言弦上有琴音,弦在琴上何不闻。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遇见你之后,我才知道,那袅袅的琴音,除了指上可闻,还能,指上可见。
因为,在《玉妃引》、《湘妃怨》、《阳春白雪》、《汉宫秋月》这些古琴曲里,那些轻微澹远,温柔敦厚,淡而会心的意境,你总会捕捉到某些催人泪下的片段,溶进墨里,溶进笔端。闻弦而知雅意,能有几人呢?
可能,知音,一人已经够了。谁会在意你那些不知所谓的忧伤,那些心如刀割的流年。
【二】流年
海边的沙,集了那么那么多,堆积它的,除了那已逝的时间,只留下一层一层的伤感。
流年怎样呢?或许,像一曲《红豆》,在雪花绽放的季节,才知道相拥的温暖;又或是一曲《遇见》,是忘了对白的瞬间邂逅。流年,没这么浪漫的。如果有,也只能是会有天使替我爱你的深深遗憾吧。80后,总是孤独的。听着那些忧郁的情歌,总会不由自主的把自己代入,都不喜欢做快乐的主角。朋友说我不像80后,因为,总爱没心没肺的笑着。是啊,我总是笑着,虽然,看着那些微笑的情侣从身边走过,有着淡淡的失落。这样看着,静静的,然后就知道了构成流年的元素,除了伤感,就是失落了。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别人的故事吧。所以,看见美的风景,我总习惯说,别人的。
你,也会是某某的。虽然,在某个十字路口,我流着泪对你傻笑过。别难过,我知道,他会对你好好的,天凉时,他会轻轻的问你,冷么?晚了没睡,他会给你轻声的问候。我想,比起我的木讷,他会让你安心很多。
别难过,如果,感情,随流年淡了。请记得那个总爱对你嘘寒问暖的他,忘掉,那个面无表情沉默不语的我。
有些人,走着走着,是会散的,如果散了,请记得曾经同行,曾经走过。
很多话,不是说说而已。或许,你知道,虽然五音不全,但我总爱唱着你喜欢的歌。
很多话,想对你说,最后憋成几个字: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生活。
还想说,我还只是孩子,你画不出我的单纯,你看不见我的落寞。
流年,我只会静静的爱着,静静的看着,静静的想着,那些默默的感动,那些温馨的画面,静静的……
【三】花落
花,落,总代表终结。
墨染琴韵,淡写流年,可能好过默然相爱,寂静喜欢。
愿你在节日里,无忧虑的微笑,以及凉夜倦怠入睡后的安宁。
我知道,执着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执着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但却依然执着,那些沉淀在画面里的情深缘浅,少有人明白的。
墨染琴韵,淡写流年。
可以的话,请给我一朵花落的时间。
穿越大唐,几阕遐思梦悠长
流离市井心思远,梦回唐朝几阕寒。纤指轻梳千秋业,梅枝一颤乱云烟。
昨夜,梦幻的枝头星光闪烁,乘着浅夏的月光,我和你一起迷思在亘古不变的神话里,去寻找曾经辉煌灿烂的盛世王朝。
穿越万水千山,飞掠岁月时光,脚下出现烟波浩瀚的都城,风中飘荡着浑厚的钟鸣,闹市街井人流熙攘……
繁华似锦的大唐,我们来了!
【一】
昏沉夜色里,我们站在隋末荒凉的土地上,看着唐高祖李渊在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古战场率兵厮杀,浴血奋战,终于树起了大唐的旗帜,奠定了彪炳千秋的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看着他无力阻止亲生骨肉的相互残杀,凄凉地被李世民“请”下了丹墀,无奈被后世誉为最具争议,毁誉参半的帝王。
我们唏嘘不已,既为李渊悲喜交集的一生,又为唐朝开国的基石浸染了多少英雄豪将炽热的鲜血!瞧!开国的英雄谱:夺槊陷阵智勇双全的“鄂公尉迟敬德”,临危不惧的真正将军“褒公段志玄”,南平吴会北定沙漠的“卫公李靖”,马槊英雄勇武绝纶的“胡公秦叔宝”。凌烟阁里开国将帅的故事载入史册,千古流芳!
而你化做了李世民手下的一名将领,金戈铁马,率队征杀,英勇无比!我?便是唐朝那艺高胆大的花木兰。在战火中与你紧随,经受血与火的洗礼,巾帼飒爽,扬剑杀敌;在夕阳下与你相伴,感受自然与和平的美好,策马扬鞭,把酒高歌,豪情无限……
【二】
晨曦初绽时,我们站在玄武门前,看着唐太宗李世民,驰骋杀场,为统一全国建立了赫赫战功;看着他为了权位争战,发动玄武门之变,冷酷地残杀了骨肉兄弟;看着他贞观之治,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推动大唐达到了鼎盛时代。
我们感慨之余,历数了太平盛世建设中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智者尽言青史美臣“郑公魏征”,贵戚豪族英冠人杰“赵公长孙无忌”,贤辅谋深遭逢明主“莱公杜如晦”,命世之才善建嘉谋“梁公房玄龄”。智臣用忠诚和才谋辅佐唐太宗“安百姓”、“重人才”、“强政治”的治国思想得以很好地实现,“贞观之治”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
而你化做了一名小小的文官,为了地方百姓的富裕安康,奔走繁忙,呕心呖血,日夜操劳!我?便是知书达礼、温柔贤惠的后堂女子。寒夜书房里,为你披上一件温暖的棉袍;夏日案几前,为你送上一盏冰凉的酸梅汤;在你得意时,巧言帮你放远目光;在你失意时,拥暖你颓废的心房……
【三】
午阳灿烂中,我们站在长安大明宫前,看着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演绎着丰富的角色:千娇百媚初入宫庭、工于心计荣耀封后、掩人耳目垂帘听政、软硬兼施二圣临朝、欲望实现晋升天后;看着她为保统治地位,虐害皇妃、毒死亲子、酷杀反臣;看着她为达政通人和,任用贤臣、打击贵族、促进经济、平定边患、推动文化;看着她为自己死后树起无字碑,任“贞观遗风时代”历经后世风吹雨打。
我们叹息了,这个时代宁愿做一介平民,远离权势纷争,远离勾心斗角,在街头市井品味唐朝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
而你化做了小街上的一个铁匠,每日里在火炉前流汗忙碌,靠勤劳和恳干谋求生活,父母妻儿的笑脸便是你幸福的源泉!我?便是你相濡以沫、纯朴清新的妻子。清晨早起为全家备好可口的早餐,夜晚在灯下缝补破烂的衣衫,火炉前轻轻为你擦去热汗……
【四】
落日余晖下,我们站在长生殿前,看着拥有最丰富戏剧人生的唐玄宗李隆基,轮番导演着唐朝的巅峰和衰败;看着他少年英豪人小志高、力除姑姑荣登大宝;看着他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创造了“开元盛世”;看着他沉溺享乐,与杨贵妃上演着千古不衰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看着安史之乱后,大唐创夷满地,辉煌不在的凄凉。
我们摇头了,说这个时代不如好好沉醉在唐诗中,还是做一介书生吧。满眼间,初唐四杰,盛唐田园诗派、边塞诗派,中唐韩孟诗派、元白诗派、山水诗派,晚唐的小李杜,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两耳畔,诗仙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潇洒呓语,诗圣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忧民怨声,诗佛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淡然轻吟,如透明的琴弦在十指下震颤,声声入心。
而你化做了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子,青衫羽扇,才压群儒,风度翩翩!我?便是那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闺中红袖。与你一起因风花雪月吟诗作画,与你一起因月圆风清抚琴吹笛,与你一起因闲情逸志斗棋赏鱼。
唉,遥思遐想圆不了古梦,唏嘘感叹解不了轻愁。无论多么尊崇的江山帝王一代一代都已灰飞烟灭,无论怎样灿烂耀眼的历史辉煌都已黯然落幕!大唐古剑飞舞,微醺酒月,纸香墨飞词飘散,繁华和笙歌都随着远方悄然遁去,只剩下我们忆昔大唐全盛日,收拾好凄凉,继续独往。
夜就要渡尽,天白在即,让我们手里握着残香,眼里留着余光,心里念着大唐,回到纷繁现代的当今吧!纵然没有大唐华丽的舞台,让你心安的,唯一没变的,是仍然有我与你牵手相伴,地久天长!
八月未央散文
一
日历翻到了八月,恍惚间,夏还在指尖,其实是昨天的事情了。已经立秋了,秋正走来。
忙,就是一个字,忙,每天已经累得起不来床。到了六点半,随着老公最后一声通牒,扑腾坐起来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然后看手表,趿拉着拖鞋一路小跑。伴随洗漱的声音传来,急急的背上包塞上耳麦,一路抛下影子无数。
到了餐厅还是晚了一小会儿,调皮的耸耸肩做个鬼脸,开始新的一日忙碌。
这一日里流程相同,却有区别于昨日不同的快乐内容,遇见不同的人和事,隐形中也无意窥见别人的故事。在里面感悟世事与生活。天边夕阳落下之时,嘴角仍有笑意不落,这就是美好的一日。
挥手和同伴告别的夜晚,回到家中和老公唠叨起这满满的一日,絮叨声中听的人还在兴趣盎然,讲述者垂下眼帘梦会周公去了,隐约中还能感觉他拉了拉我的毯子。再醒来又是朝阳迎面,哪还有什么文章文字,满满的都是生活都是琐碎。
偶得空闲时候,倚在餐厅的门旁看人来人往,心中什么也没想,就是看人流,形形色色的服饰,夹杂着不同的语言,还有那些不雷同的面部表情,都是风景,我看市井的颜色也是着迷的不行。越发的喜欢这些凡人,这些下里巴人的日子,曾经年少的时候,觉得碌碌无为是可耻的,如今,不,那些人满足又自在的活着,活出自己的滋味和盎然。是一件多么成就的事情,为什么要用世俗的成绩来衡量和证明什么,用别人眼里的成就和荣耀来华丽人生,幸福就好了,快乐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到如今,想到这些吧,我在这些烟火和琐碎里满足着,不轻易忧伤,努力使自己成为其中渺小的一份子,安然的生活。 我这样说,年少的表妹和我辩驳,她说,你是无奈之托词,自我安慰之告白,到老了,征战的心都没有,被世俗磨没了棱角和身上的刺,剩下老姜似的,无谓和心境,晚景苍凉得所谓淡定,所谓看透。我也笑。说的也不无道理,倒不是全部的道理,世上事都是苹果的两面,取决于视觉者的角度和心态吧,如果曾经无数的征战不能改变环境,到如今我亦不能改变自己的心态,在里面深受其苦,那么就是太失败了。到了中年,人就会转换,给自己一个回旋的空间。人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左也安然,右也怡然,爱好自己不就是最好的道理吗?三十四年后我终于放下那一小点世俗中不甘和不安的心,踏实的生活。呵,回望以前小孩子似得挣扎竟是昨日的事情。
在这片黑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晴耕雨读地过完余生,培养庄稼和我的孩子,每一天每一天快乐地过着小小的日子。美美地度过我这一季。花开花落之间,不再叹息也不觉可惜,绽放过就可以了,我在我心里独自绽放过。虽然观众和主角都是我自己,我心里仍有满足的欢喜。
这样的日子其实处处惊艳,又处处不漏痕迹,只有我知道的隐形美丽,其实都在我的笑容里。
矮墙边的花儿开了,独自在风里摇曳,偶尔低头,低到尘埃深处,默默细语。偶尔仰起脖子,向阳顽皮,展露她的独舞。无论怎样,风雨都来之后,清晨推开窗,他还在顽强的与我对视。妖娆的美丽。
我们便如花一样。
二
有时候想写字,却不明确地知道自己究竟想写什么,心里有一个小小的兽在蹦跶跳跃。
于是我提起笔,黑白的纸上只有我画的不知名条条状状,我不知这些图案表没表达清楚我心里的情愫。
还不够明确,还不够明了,于是,难得在家的短暂时光,还是开启了电脑,写下一个又一个依旧不是很明了的字。但是,我明了,以相同姿势阅读的人明了,那就好了,那就行了,知己不是遍地,我没奢望过。知我意或许有几。心得宽慰,以真诚心酬知己,便是我能做的,再无他法表达我的'心意。
有时想,网络朋友见,可以执金樽,谈旧事,斩马谈方略,遥想驾长军,踏破贺兰山缺,一尽胸中意,人生一大快事哉!
尽是想想都是很美好,网中的友人们,有一天卸下网络,卸下他人言的虚拟和千山万水的距离,我们得以相见吗?若见,我以一杯浊酒半盏茶就着桃红柳绿,加之我的情意。迎你,你,可否愿意?
这一秋,好冷,彻骨的寒意。洪灾加上持续气温走低,农人的收成几乎泡汤了,整个灰色调覆盖了农村这方天地,他们要靠这些吃饭的。也许他们不会哭泣。可是也不可能欢声笑语了。
灰色暗淡又如何,我们终究要活,世界没坍塌之前,我们还要直立行走,坚强的对抗上帝的笔误和人世的无情风雨。
于是,这一季,我和妹妹还是上街买了花衣,有些招摇。妹说,低调呀,怕别人的蜚语,如何,那又如何。我笑着说,何必活在别人眼里,不要让幸福成为悬挂在别人眼里单薄的衣服,也不要试图跨越别人眼里的的围栏,我们活自己的姿态,人生有时候很短,一回头,一走神,一转身,也许就是尽头,活时,尽意吧,自然灾害我们改变不了,天意我们左右不了,可是我们的生活态度还是可以改变的,看你愿不愿意,其实一切可以,要快乐随时来得及。起航吧,上帝降下阴霾之时,正是修心的契机
打开邮箱,里面有满满的消息,除了友人逢节日的祝福,还有报社通知文章被上榜和再刊的消息。
我和自己呢喃了很久,我问自己你怎么不欢喜,曾经看得很重的东西呀,到如今却不是很在意了呢?
曾经在文字里做一尾孤单的鱼游了很久,写出了文字,也孤寂了自己,曾经为一些旧事泪如倾,写下苍凉繁华一笔又一笔,可是孤独感也从模糊渐于清晰。
我被文字里的银碗素雪魅惑了很久,忘了俗世生活该有的气息,海市蜃楼的架空了自己。
嗯,是曾有那么长长一段难过的岁月。
如今,渡过去了。我游回到尘世里,还是做一尾鱼。许是一尾带刺的鱼吧。只保留我七秒的记忆,下一秒我什么都忘记。就这样活吧,就这样,莫等死的时候再来后悔这一生,后悔以前怎么都是沉重都是叹息,才去惋惜一切的不值得,那才是垂垂晚矣。
写不得字又如何?快乐就好了,虽然渐行渐远渐无字,可是心底铺满繁花,一片一片旋着自己的涟漪。
每一日里都是柴米油盐的烟火,都是鸡鸭鹅叫的世俗。睁开眼掀开被子和墙上日历的一瞬就注定是奔跑的一天。伸出双手摊开掌心,看纵横交错的命运线,上天怎么分配他支配他,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活着,无论是悲伤还是欢喜,是平淡还是浓烈,我会爱好我自己,耳提面命的告知自己,不要让阴霾把生活占据,半丝半毫都不行。最好的一日都握在手心里,如此我就觉得上天恩待了我,心存感激。
懂得感恩,也是长大的标志吧,虽然我再慢慢老去,却也是在成长。
写的空隙,一我会话框里小聊了几句,他说,米,最近的文字,不适合刊了,有些凌乱,东东西西。离主旋律远了些。
我说,那是最真实的我呀,那才是现在的小米。她写不出字来,可她有了烟火的踏实和安逸。
就让她沉底,沉在尘世的潮流里,世上少一个写东写西的小女子不可惜,她本也没什么深厚的东西呈于世人面前,可是一大一小两个男人稀罕着她,就让她迷乱于这家的烟火里吧。
以文字告慰那些逝去的岁月,暂停于当前的现世安稳里。
我可以就此停笔了,我露着笑容,这就是我,拥有真正的快乐。
祝福我吧,还会记得我吧,即便我再也写不得字。
急求!!400字经典散文!!急求!!
要8篇 字数不要太多了!! 400字左右就可以 如果有感想帮忙把感想也发表出来!!!!谢谢了!!! 小弟急用!!!张晓惠
①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②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③是阴凄凄的天,是冷飕飕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④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⑤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是一片喧嚣。柳纱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⑥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⑦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地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⑧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⑨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嬉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⑩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2、干干净净的傅雷
刘水清
很难想象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是怎样一个古怪的夜晚?也许那夜就像打翻一瓶墨水,整个一张稿纸没有一点洁白的地方;也许那夜狂风大作,雷霆万钧,偌大的上海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也许那夜花好月圆,竹影摇窗,与从前的夜未来的夜别无二致。然而就在此晚,午夜已过,凌晨刚至,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馥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
傅雷夫妇走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就像风吹皱一池春水,遂又了无纤痕。傅雷的一生长身玉立,气度轩昂,就像一棵笔挺的秀竹,宁折不弯。他的夫人雍容静肃,端庄憨厚,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缠绕秀竹的春藤,温存有余。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丽的光芒。一对恩爱夫妻,如胶似漆,举案齐眉;但真正能够做到携手共赴正义,蹈死不顾,恐怕自古至今也屈指可数。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真理,给个国王都不换!”傅雷做到了,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从从容容。傅雷和夫人临走前的9月2日夜,曾给他的亲人留下一封仅有千余字的最后家书。这封遗书是写给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写得笔墨清晰,条分缕析,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至今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振聋发聩。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小镜子后有蒋介石的头像,画报上登有宋美龄的照片;而这两件东西又都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正像傅雷所言:“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然而作为一个书生,即使竭尽全力呐喊也是微茫的。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觉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没有向任何人申辩,只在遗书中发出一个知识分子痛切地自白:“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领导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重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个多么干净、彻底、从不苟且的傅雷。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临走前,他没有忘记托付朱人秀上缴当月55.29元的房租,没有忘记给保姆周菊绨留下一只女表,一个旧挂表,一张600元的存单作为她过渡时期的生活费,并说:“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如果说傅雷临走前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这就是惟一的遗憾,带着深深同情的遗憾。要送人该还人的东西,傅雷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共13条。最后剩下的53.30元又托付给朱人秀作为他们的火葬费。至于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一切均有安排,决不乱套;就像夫妻两个要出门远行,或到国外看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疏忽。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动声色,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
傅雷一生脾气暴躁,因而大大小小的折磨在所难免;可是每次都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多亏他有一个贤惠善良的妻子。朱梅馥在家书里对傅聪说:“我虽不智,天性懦弱,可是靠了我的耐性,对他无形中或大或小多少有些帮助,这是我觉得可以骄傲的,可以安慰的。我们现在真是终身伴侣,缺一不可的。”正因为“缺一不可”,如今大祸临头、在劫难逃的傅雷,不免要带上爱妻到天国走一遭了;而忠贞不渝的梅馥如影随形,甘愿相濡以沫,爱河饮尽九泉下。这是中国文坛一则多么凄艳寒凉的千古佳话!
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才有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凡事一丝不苟,尤其珍惜自己的笔墨。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高老头》、《约翰搜趣网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傅雷把这种严谨的为文之风又用在教子上。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方每天同桌进餐,他就注重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饭菜咀嚼是否发出丧失礼貌的响声。对孩子做到了无微不致,仁至义尽,把孩子打造得璞玉浑金,天然所成;按他的话讲“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朵迟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他不仅把巴尔扎克的系列小说翻译给中国读者享受,还把一个早得饮誉海外的音乐家的儿子傅聪献给了全世界人民。
傅雷干净了一生,与人无求,与世无争。9月3日凌晨,他和夫人化作两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天亮前降临大地,其璀璨的锋芒一直照彻敬佩他的每一个文人。
【点评】
六七十年代的政治风云给数以万计的祖国优秀儿女造成了惨痛的命运,傅雷仅是其中之一。文章注意把傅雷的命运与那个不正常的时代结合起来。印证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古训。由于作者是在回首过去的时代,故行文情理交融,一方面为傅雷没有躲过劫难而感痛惜,一方面又为傅雷给我们留下了精神财产而感欣慰。
3、读柳永
梁衡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
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月。那年到闽北去,我曾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但一川绿风,山水寂寂,没有一点音讯。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30岁时便告别家乡,到京城求功名去了。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
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可以当企业家,当作家,当歌星、球星,当富翁,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柳永大约在公元10 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就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他说我考不上官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有才,也一样被社会承认,我就是一个没有穿官服的官。要那些虚名有什么用,还不如把它换来吃酒唱歌。这本是一个在背处发的小牢骚,但是他也没有想一想你怎么敢用你最拿手的歌词来发牢骚呢,他这时或许还不知道自己歌词的分量。它那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已经征服了所有的歌迷,覆盖了所有的官家的和民间的歌舞晚会,“凡有井水处都唱柳词”。这使我想起“文化革命”中大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被打成“黑帮”,被逼写检查。但是他写出去的检查大字报,总是浆糊未干就被人偷去,这检查总是交代不了。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被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搜趣网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终日出入歌馆妓楼,交了许多歌妓朋友,许多歌妓因他的词而走红。她们真诚地爱护他,给他吃,给他住,还给他发稿费。你想他一介穷书生流落京城有什么生活来源?只有卖词为生。这种生活的压力,生活的体味,还有皇家的冷淡,倒使他一心去从事民间创作。他是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这种扎根坊间的创作生活一直持续了17年,直到他终于在47岁那年才算通过考试,得了一个小官。歌馆妓楼是什么地方啊,是提供享乐,制造消沉,拉你堕落,教你挥霍,引人轻浮,教人浪荡的地搜趣网方。任你有四海之心摩天之志,在这里也要消魂烁骨,化作一团烂泥。但是柳永没有被化掉。他的才华在这里派上了用场。成语言:脱颖而出。锥子装在衣袋里总要露出尖来。宋仁宗嫌柳永这把锥子不好,“啪”的一声从皇宫大殿上扔到了市井底层,不想俗衣破袍仍然裹不住他闪亮的锥尖,这真应了柳永自己的那句话:“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寒酸的衣服裹着闪光的才华。有才还得有志,多少人进了红粉堆里也就把才沤了粪。也许我们可以责备柳永没有大志,同为词人不像辛弃疾那样:“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不像陆游那样:“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时势不同,柳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经济文化正复苏繁荣。京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形成,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恩格斯论欧洲文艺复兴时说,这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市井这块沃土堆拥着他,托举着他,他像田禾见了水肥一样拼命地疯长,淋漓酣畅地发挥着自己的才华。
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就像超声波探测,就像电子显微镜扫描,你得佩服他的笔怎么能伸入到这么细微绝妙的层次。他常常只用几个字,就是我们调动全套摄影器材也很难达到这个情景。比如这首已传唱900年不衰的名作《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www.souquanme.com处,正恁凝愁。
一读到这些句子,我就联想到第一次置身于九寨沟山水中的感觉,那时照相根本不用选景,随便一抬手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图。现在你对着这词,任裁其中一句都情意无尽,美不胜收。这种功夫,古今词坛能有几人。
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身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凡艺术成就都是阴差阳错,各种条件交汇而成一个特殊气候,一粒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干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籽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将它带到这里,或者飞鸟将它衔到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绝壁之缝。它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一阵悲泣(也许还有如柳永那样的牢骚)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痛下决心,既活就要活出个样子。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与风斗与雪斗,终于成就了自己。这时它想到多亏我留在了这里,要是生在山下将平庸一世。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做着最大程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而顺境下,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另外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为之创造,那就只有徒增马齿,虚掷一生了。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考才中了进士的,这四次共取士916人,其中绝大多数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但柳永至今还享此殊荣。
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功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4、郁孤台之魂 徐南铁
(1)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上相会。
(2)八百年的时光衔枚疾走,郁孤台几番修修废废,辛弃疾凭栏远眺的凝重身影却在台上徘徊。
(3)你还在俯望着江水吗?这江当然不是八百年前的江。八百年前,金兵入侵,生灵涂炭。你叹息那清清的江水中有多少行人泪。如今,废城墙外建起了一座华丽的人行桥,桥上行人不断,桥下木船相连。
(4)你还在倾听对岸山中的鹧鸪声吗?对岸的鹧鸪曾经为你的壮志抱屈,与你“天凉好个秋”的心曲唱和。今天,你的鹧鸪已飞入历史的深处。对岸陈列的是工厂、民居。鹧鸪的子孙们只在更远的山林中吟哦古调。
(5)幼时就读过你的“郁孤台下清江水”。那时住在赣州,却不知这郁孤台就在赣州的西北角。及至知道了城内叫田螺岭的高阜就是你“西北望长安”的高台。我急匆匆兴冲冲地骑着车奔向那里,想依着你的英魂去领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沉郁、苍凉以及辽邈的历史感。没想到红漆剥落的院门被一把铁锁紧扣。抬眼望去,郁孤台一派败落不堪风雨之貌,灰冷、凋敝,连板壁也不全。只有晾在台上的几件艳丽衣服才见出一分亮色。但是,在蓝色天幕的衬托下,郁孤台的飞檐高高翘起,依然孤傲、挺拔、风骨凛然……
(6)今天,我们终于在郁孤台上相会了!
(7)今天的郁孤台披红点翠,焕然一新,好一副古装的雍容贵态。我相信,作为一个“横绝六合,扫空万里”的词人,你不会为一座郁孤台的兴衰慨叹。你的身影本是因台的兴衰而兴衰的。
(8)三层的郁孤台高不过15米,但因建在高处,赣州尽收眼底。赣州不居交通要冲,除了当地的文人墨客偶尔雅集,郁孤台游人不多。这更好,我可以静心同钟爱的词人一起面对这无限关山无限江天,让无限思绪扑面而来。
(9)我问辛弃疾,在郁孤台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它接受过那样多的咏唱,苏东坡、文天祥、戴复古、李梦阳……都是文坛巨子,为什么只有你的一首《菩萨蛮》成为千古绝唱?
(10)辛弃疾不语。我久久凝望着他极目天外的侧影,那非常熟稔的神情渐次幻化为屈原、杜甫、白居易、陆游、龚自珍……我猛然明白了!我问题的答案是:贯穿着中华文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的辛弃疾词中强烈地闪光。
(11)“可怜无数山”的襟怀,“江晚正愁予”的情愫,不就是中华文化脉搏上激越的音符?
(12)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江风中猎猎作响。人去,这种精神不去;台颓,这种精神不颓。即使滔滔江水干了,这种精神也将奔流不息地传衍……
(13)辛弃疾依然徘徊在郁孤台上。我走下台来,久久地回望郁孤台。也许,历史人民屡屡修复它正是为了辛词中的一片丹红?
(14)郁孤台郁结着民族魂!
5、 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3000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3000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阅读支招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生于山东济南。父亲是名重一时的文学家,母亲是状元之女,浓郁的家庭文化氛围造就了李清照超绝众人的文采。动乱的时代和个人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使这个清新明丽、擅长描写闺中情趣的女词人的作品变得沉郁凄凉。并不是生活的变故可以改变每一个人,阅读文章时仔细体味为什么女词人会有这种变化。
装不下了 剩下的请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3a2f490100d3vz.html
印象田子坊1000字散文
就是泰康路的田子坊(上海)要求1000字内容关于参观田子坊的感受和所见所闻那天,与泰康路的偶然邂逅,让我对于上海生活有了彻底的改变。原来,这个国际大都市的魅力远不止于淮海路、外滩和新天地这几条马路这么简单的概括。
黄昏,
暖暖的灯光燃起,
酒吧、咖啡屋陆续人影攒动,
弄堂里走过一对年轻的蓝眼睛高鼻子的夫妇,
小推车里的孩子正安睡,
艺术品商店亮起了剔透的灯光,
模糊而斑斓,
弄堂外市井的车流,
没有了夏日的喧闹,
泰康路幽静的隐睡在灯火阑珊的深处,
却释放着无穷的魅力与能量。
田子坊,凌乱却不张扬,猖狂却略显高雅,小资而又不乏舒适,我真怀疑,上个世纪30年代,这里居住的曾经是上海最早的外企白领-洋工厂的打工者。如今,这个古老的弄堂里已经布满了各色商店,咖啡店、艺术品店、画廊、陶艺店、唐装店、家居店……处处弥漫着艺术的芬芳,往往让人在不经意间总能有惊喜。
据说,田子坊是8号桥的一个分布,是隐藏在居民区中的桃花源,上海的老式里弄两侧,开着不同的创意小店,别有风情。
田子坊现在是创意艺术街,所以小店艺术工作室画廊咖啡厅一家家比邻而居,把整个街郭妆点得明亮干净又有创意,很像某个欧洲小城市。街景很整洁,我们在一条条巷弄之间穿梭,在每间小店淘宝,这里老板很多是外国人或是只说英文的ABC,每条巷弄别有洞天,都是餐厅和露天咖啡座,大家挖心思利用空间展现创意,可以想象这儿若高朋满座的模样,肯定很不中国!
一家家可爱的咖啡馆很西方,却和中式的红砖瓦很协调,也充分融合了古代与现代,很亮点。我喜欢这儿胜过新天地,一方卖弄没有吵杂与人工化,另一方面这里多了些随意与自在
小店里面很浓郁的怀旧风格,墙壁上挂满了摄影佳作,这些作品都是出自Pure land 青阑工舍,大多都是西藏、中甸以及香格里拉的风景和人文。配合上木质的墙壁背景,别有一番滋味。门外,有一个蓝眼睛的美国老人在用吉他弹唱着美国30年代的Blue Jazz,让我不由得想拿上一杯法国白兰地,慵懒地坐在吧台前,聆听着这美妙的音乐,尽情地黄昏下享受虚度光阴的快感的冲动。老街深处,灯火阑珊,举杯独饮,有时候浪费生命也是一种很奢侈的幸福,感受一下又何妨?
在上海很有趣的地方,就是在与观光和生活总是会杂在一起,文化的脚步错差总是随时可见,田子坊虽有很精细现代的一面,却也有无法免俗之处,这儿还是当地居民生活的地方,人们没有因此而而搬迁,所以随时有布告标语贴墙上,什么七不规范等等,或是卓别林招牌可以和内衣裤一起挂在空中,经过是虽然战战兢兢,但这也是很文化冲突很好玩的地方。
总之,田子坊是个精彩的地方,如果你热爱艺术,这是个能遇见很多意外的地方。小,却充满精致与创意,以及可以在这里看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听到N种语言,看到N种思想的浸润,在那里,我们,只能追忆,记忆里那个年代的上海,石库门总是带着老上海的感情,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