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
越快越好!!急!!!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鲁迅的《朝花夕拾》当中。这部集子收录的都是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为什么说是“我的乐园”呢?“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将儿童眼中百草园的无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更不用说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无限情趣的东西了。虽然这么有意思,但是有一处谁都不敢去,是什么地方呢?这就是长着很长的草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于是,作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故事本身虽然让人有点害怕,有点担心,却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也给百草园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百草园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于是作者又想到雪地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这是百草园的生活,作者抓住“我的乐园”来写,满溢着生机和活力。
慢慢地,“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这里,作者用一个过渡段,巧妙地将自己的百草园生活过渡到了随先生读书的学习生涯。
文章接着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生活了7年,他对当年三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从先生来说,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从学生来说,一是敬慕老师的渊博,喜欢提问,愿意了解新知;二是一有机会便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三是趁老师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从这几个片段不难看出,当时的私塾教育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严厉,孩子们还是有相当多的自由的。
第二段的写景,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
本文善于联想。作者写何首乌根而联想到成仙,写传说的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写捕鸟便提到闰土的父亲,写学生读书而提到先生读书等。这些必要的联想,使文章放得开,富有情趣,又收得拢,为表现中心服务,也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二、问题研究
1.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的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教学时可以撇开这些不同的观点,重点让学生想一想: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最后让学生明白:不管别人的争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3.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练习说明
一、按照要求阅读课文,讨论下面的问题。
本题要求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骤。首先是读题目,看看题目能给我们阅读提供哪些信息;然后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最后再整体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感情。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搜趣网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理由可参见“有关资料”。
二、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本练习旨在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弄懂语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语意重点。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因为说到原因时是用表示猜测语气的“也许”。
三、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本题是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练习。要引导学生在体会这段话准确使用动词的基础上,学着用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一个游戏。可以用题目中提出的那些游戏,也可以自行选择游戏。
有关资料
一、《朝花夕拾》小引(鲁迅)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选自《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二、关于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www.souquanme.com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六年……
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三、关于私塾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四、对本文主题的分歧意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什么?众说纷纭。就其主要分歧来说:一种意见认为,本文的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1.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李何林认为:本篇的中心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来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阔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像《论语》《幼学琼林》《周易》《尚书》这些宣扬封建毒素的古书,艰深难懂,逼着学生死记硬背,不懂也不能问。
重点在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的身心发展,但百草园毕竟不是学校,不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课堂,不过是能引起儿童乐趣的地方,所以这不是写两个课堂。
作者写这个私塾老先生,说“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www.souquanme.com正,质朴,博学的人”,这是传言,并不是作者的看法。作者的看法已渗透在全篇的叙述中: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动的对比;通过对这位老先生一面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一面自己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欣赏无聊文章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写学生按规矩如何先拜孔子后拜他,鲁迅如何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问题去请教他,而碰了一鼻子灰……说明了他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不过作者还不是把他写得很凶。他对学生也“大叫”“瞪眼”“怒斥”,偶尔也打“戒尺”“罚跪”,但这些都不常用。对这位老先生,作者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予以揭露。
这篇散文不仅写景细致,且景中有情。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使读者感到此情此景亲切可爱:使人爱文中的景,更爱景中的情,更爱有这种天真感情的儿童,从而也就更憎恶夺去儿童“好景”的封建教育。
(选自李何林《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雪步认为:“作者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儿童时代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所表达的主题则是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从而表现了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
(选自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教学手册》)
2.主题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张硕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历来的概括是: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这一概括,源于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61年),为历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所沿袭。
笔者认为,这一概括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后半部分则不符合作品实际,也不符合鲁迅的创作本意。这篇散文,没有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意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原题《旧事重提》之六)。对于《朝花夕拾》全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道,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在广州编定。其时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这是一。第二,《小引》还说明,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编定时,“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这一改动,是为了更符合这组散文的内容实际。因为,在苦闷失望中的鲁迅,当时常常回忆起儿时的故乡的瓜果。这组散文,正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鲁迅书桌上的那盆“水横枝”,树叶青葱得可爱。所以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做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其中的一篇,它的创作思想不可能游离于《朝花夕拾》之外。
从作品的实际内容来看,也看不到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首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前后描写无法形成所谓“相比”或“对照”,它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前后一致的,不存在褒前贬后的问题。百草园生活的描写自不必说,是何等欢乐,天真。三味书屋的生活描写又何尝不是这样。作者描写刚到书屋时对里头的陈设布置首先就充满着新奇的情感,那“黑油的竹门”,“三味书屋”的大匾,“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幅,那没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仪式,对未脱孩提稚气的鲁迅,充满着一种不同于百草园戏耍的新鲜感。假如说,百草园是令人留恋的,那么进了三味书屋,则又使他的好奇心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当然,“何曰怪哉”之类的好奇,是不可能从先生口中或书上得到解答的,但作者写到这些时,并不认为这是对儿童的束缚,只是说“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并认为先生是一定懂得的,只不过不愿说。接着,描写了读书生活中的乐趣。“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人声鼎沸”,“先生自己也念”,而他在念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些描写,同样是充满着欢乐、天真的笔调,一种怀着成年人回顾儿童们放声唱读的乐趣,一种从老先生略带迂腐的神态中品出的幽默,交织在文章之中,给人以欢乐、风趣的欣赏效果。这里怎么看得出“枯燥无味”的气息?哪里有批判或贬抑的格调呢?即使是写到戒尺、罚跪这些封建师道的象征品时,作者也是以一种轻松的口吻写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连续两个“不常用”和一个“总不过”,还不足以反映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态度吗?至于写到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小花园以及儿童们在园中的戏耍,写到上课时偷偷在下面玩纸盔甲,画画儿,就同写百草园欢乐生活更无二致。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还以自己在三味书屋中画画的成绩而自豪,为这些画儿的卖掉而惋惜,在这惋惜之中,我们不是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留恋和依依之情吗?从上述所举的这些描写笔调和内容来看,说作者是在批判三味书屋中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实在有点离题万里。
从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描写中,我们也看不出褒贬对照的色彩。长妈妈以她的慈爱和动人的故事,赢得了儿童鲁迅的爱;先生则以他的品行“方正、质朴、博学”以及对学生的宽宥获得了少年鲁迅的崇敬。文章是这样描写先生的:他对学生和蔼,开始严厉,后来就好起来。学生溜出花园去玩,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于回答“何曰怪哉”之类的怪题,但也不轻易体罚学生,在学生不听话时,“普通总不过瞪几眼”。他有点旧书生的迂腐,但是,这并没有给学生带来一点恶感,更没有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恐惧的阴影。因此,从作品对三味书屋先生的描写中,也看不出作者有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
应该说,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依照某种主观需要,凡持革命的文艺家的作品都必带“火药味”的偏见,凭空地把它附会为批判封建教育,把它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作为对照割裂开来,不仅破坏了这篇作品整体的和谐统一,也破坏了它的诗意。因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应该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鲁迅的《朝花夕拾》当中。这部集子收录的都是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为什么说是“我的乐园”呢?“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将儿童眼中百草园的无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更不用说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无限情趣的东西了。虽然这么有意思,但是有一处谁都不敢去,是什么地方呢?这就是长着很长的草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于是,作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故事本身虽然让人有点害怕,有点担心,却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也给百草园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百草园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于是作者又想到雪地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这是百草园的生活,作者抓住“我的乐园”来写,满溢着生机和活力。
慢慢地,“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这里,作者用一个过渡段,巧妙地将自己的百草园生活过渡到了随先生读书的学习生涯。
文章接着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生活了7年,他对当年三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从先生来说,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从学生来说,一是敬慕老师的渊博,喜欢提问,愿意了解新知;二是一有机会便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三是趁老师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从这几个片段不难看出,当时的私塾教育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严厉,孩子们还是有相当多的自由的。
第二段的写景,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
本文善于联想。作者写何首乌根而联想到成仙,写传说的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写捕鸟便提到闰土的父亲,写学生读书而提到先生读书等。这些必要的联想,使文章放得开,富有情趣,又收得拢,为表现中心服务,也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二、问题研究
1.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的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教学时可以撇开这些不同的观点,重点让学生想一想: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最后让学生明白:不管别人的争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3.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练习说明
一、按照要求阅读课文,讨论下面的问题。
本题要求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骤。首先是读题目,看看题目能给我们阅读提供哪些信息;然后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最后再整体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感情。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搜趣网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理由可参见“有关资料”。
二、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本练习旨在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弄懂语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语意重点。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因为说到原因时是用表示猜测语气的“也许”。
三、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本题是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练习。要引导学生在体会这段话准确使用动词的基础上,学着用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一个游戏。可以用题目中提出的那些游戏,也可以自行选择游戏。
有关资料
一、《朝花夕拾》小引(鲁迅)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选自《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二、关于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www.souquanme.com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六年……
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三、关于私塾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四、对本文主题的分歧意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什么?众说纷纭。就其主要分歧来说:一种意见认为,本文的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1.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李何林认为:本篇的中心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来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阔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像《论语》《幼学琼林》《周易》《尚书》这些宣扬封建毒素的古书,艰深难懂,逼着学生死记硬背,不懂也不能问。
重点在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的身心发展,但百草园毕竟不是学校,不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课堂,不过是能引起儿童乐趣的地方,所以这不是写两个课堂。
作者写这个私塾老先生,说“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www.souquanme.com正,质朴,博学的人”,这是传言,并不是作者的看法。作者的看法已渗透在全篇的叙述中: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动的对比;通过对这位老先生一面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一面自己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欣赏无聊文章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写学生按规矩如何先拜孔子后拜他,鲁迅如何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问题去请教他,而碰了一鼻子灰……说明了他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不过作者还不是把他写得很凶。他对学生也“大叫”“瞪眼”“怒斥”,偶尔也打“戒尺”“罚跪”,但这些都不常用。对这位老先生,作者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予以揭露。
这篇散文不仅写景细致,且景中有情。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使读者感到此情此景亲切可爱:使人爱文中的景,更爱景中的情,更爱有这种天真感情的儿童,从而也就更憎恶夺去儿童“好景”的封建教育。
(选自李何林《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雪步认为:“作者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儿童时代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所表达的主题则是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从而表现了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
(选自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教学手册》)
2.主题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张硕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历来的概括是: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这一概括,源于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61年),为历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所沿袭。
笔者认为,这一概括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后半部分则不符合作品实际,也不符合鲁迅的创作本意。这篇散文,没有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意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原题《旧事重提》之六)。对于《朝花夕拾》全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道,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在广州编定。其时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这是一。第二,《小引》还说明,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编定时,“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这一改动,是为了更符合这组散文的内容实际。因为,在苦闷失望中的鲁迅,当时常常回忆起儿时的故乡的瓜果。这组散文,正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鲁迅书桌上的那盆“水横枝”,树叶青葱得可爱。所以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做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其中的一篇,它的创作思想不可能游离于《朝花夕拾》之外。
从作品的实际内容来看,也看不到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首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前后描写无法形成所谓“相比”或“对照”,它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前后一致的,不存在褒前贬后的问题。百草园生活的描写自不必说,是何等欢乐,天真。三味书屋的生活描写又何尝不是这样。作者描写刚到书屋时对里头的陈设布置首先就充满着新奇的情感,那“黑油的竹门”,“三味书屋”的大匾,“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幅,那没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仪式,对未脱孩提稚气的鲁迅,充满着一种不同于百草园戏耍的新鲜感。假如说,百草园是令人留恋的,那么进了三味书屋,则又使他的好奇心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当然,“何曰怪哉”之类的好奇,是不可能从先生口中或书上得到解答的,但作者写到这些时,并不认为这是对儿童的束缚,只是说“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并认为先生是一定懂得的,只不过不愿说。接着,描写了读书生活中的乐趣。“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人声鼎沸”,“先生自己也念”,而他在念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些描写,同样是充满着欢乐、天真的笔调,一种怀着成年人回顾儿童们放声唱读的乐趣,一种从老先生略带迂腐的神态中品出的幽默,交织在文章之中,给人以欢乐、风趣的欣赏效果。这里怎么看得出“枯燥无味”的气息?哪里有批判或贬抑的格调呢?即使是写到戒尺、罚跪这些封建师道的象征品时,作者也是以一种轻松的口吻写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连续两个“不常用”和一个“总不过”,还不足以反映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态度吗?至于写到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小花园以及儿童们在园中的戏耍,写到上课时偷偷在下面玩纸盔甲,画画儿,就同写百草园欢乐生活更无二致。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还以自己在三味书屋中画画的成绩而自豪,为这些画儿的卖掉而惋惜,在这惋惜之中,我们不是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留恋和依依之情吗?从上述所举的这些描写笔调和内容来看,说作者是在批判三味书屋中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实在有点离题万里。
从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描写中,我们也看不出褒贬对照的色彩。长妈妈以她的慈爱和动人的故事,赢得了儿童鲁迅的爱;先生则以他的品行“方正、质朴、博学”以及对学生的宽宥获得了少年鲁迅的崇敬。文章是这样描写先生的:他对学生和蔼,开始严厉,后来就好起来。学生溜出花园去玩,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于回答“何曰怪哉”之类的怪题,但也不轻易体罚学生,在学生不听话时,“普通总不过瞪几眼”。他有点旧书生的迂腐,但是,这并没有给学生带来一点恶感,更没有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恐惧的阴影。因此,从作品对三味书屋先生的描写中,也看不出作者有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
应该说,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依照某种主观需要,凡持革命的文艺家的作品都必带“火药味”的偏见,凭空地把它附会为批判封建教育,把它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作为对照割裂开来,不仅破坏了这篇作品整体的和谐统一,也破坏了它的诗意。因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应该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求古风言情小说。不要穿越。不要小白。文要大气,文要古风古时,语言要精致唯美。文要虐,结局勿太喜。
类似于《天下倾歌》、《眸倾天下》。反正我也爱文名带天下二字的。 《芙殇 》 她也许想穿越,但是不想穿到后宫,穿到后宫也不想穿成妃嫔,穿成妃嫔也不能穿成皇帝最讨厌的那个啊?为了出宫,她有计划有目的的纠缠他 他,沉默寡言,典型闷骚 她,坚信男人是下半身动物,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必须先练好技术 《媚心媚肺》 身为暗门媚术继承人的她,本应该呼风唤雨,耀武扬威,视男人为野草,随便践踏; 却天不遂人愿,让她出师未捷就遇上超级“大善人”; 不跟妖孽斗是一贯的真理, 但是妖孽偏要跟你斗,你也不好意思让他失望的。 《挽留》 他是腹黑的风流王孙; 她是腹黑的闺中弱女; 腹黑女大战腹黑男, 赢的未必是赢了, 输的未必是输了. 《皇瓜》 她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回到她的战场去的。 虽然那里多了一个穿越时空的对手,多了一个不伦之恋的太后,但,那都是她喜欢的。只是对付这个穿越而来的女人,确实需要大费周章。 她天生就喜欢争斗,没有对手,后宫的日子何其无聊。 只是,从没想过将皇帝列入斗争对象而已。 可惜天不遂人愿~~ 此坑男主甚为bt,慎入,看痴情男主者,勿入,看虐男主 《云起》 她一向眼高于顶,可终有栽跟头的时候。
黑颜作品]
首部作品——《弃女》
[3]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弃女》
系列:流星族*休闲花园 系列号:528 出版日期:2004.7 男主角:傅昕臣(龙源主) 女主角:叶青鸿(奴儿) 内容简介 第一次等待等来一生沦为弃女的无奈, 第二次等待是想看这世上难得的真爱。 如果可以早点儿遇到他, 会不会就可以像他的妻子那样幸福, 但如果她是他的妻子, 她就不会让自己死亡、让他受到伤害。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 她已习惯了对生命没有更多的期待, 但是当他真的又出现在她面前……
经典作品——《焰娘》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系列:花与梦 《焰娘》
系列号:083 出版日期:2006.01 男主角:卿洵(卿家老二,孤煞) 女主角:焰娘成加(小五,红颜) 内容简介 生死相随,心心相依, 为他,她甘之如饴! 受再多的苦,言再多的情, 都不足以表达她对他的爱! 可,他的眼中,始终是容不下她! 想想放弃或者更好些, 先前所做的一切都是枉然, 情到深处无怨尤…… 轻言放弃她实在做不到, 那么,海角天涯地追随他总可以了吧!
亮眼之作——《残奴》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系列:花雨青春酷语 《残奴》
系列号:087 出版日期:2007.07 男主角:子查赫德莫赫(地尔图人—莫赫部族长) 女主角:阿萝(秋晨无恋) 内容简介 她是冰族的女子,拥有倾城美丽,每个男人不惜一切都想占为己有的女人. 但是那一次,在梨苑遇见他,他却对她说: ”离了这张脸,你什么也不是.” 不错,离了那张脸,她什么也不是. 当美丽不再,她连生存都很艰难. 可是当成为他的奴后,她才发现,那自残的逃离, 她曾经以为是为了自由, 却更可能是为了能再次与他相逢. 只因,她从来不知道,冰族的女子也可以动情……
女儿楼系列之一 ——《长命女》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系列:花雨Ⅱ 《长命女》
系列号:412 出版日期:2008.6 男主角:剑厚南 女主角:龙昭青(龙一,女儿楼楼主) 内容简介 她冷酷、残忍、视人命如草芥。 他温柔、善良、珍视一切生命。 一直以来, 她始终是以别人的命换自己的生存, 不料遇上他, 她竟然甘愿用自己的命来换取他的生存……
女儿楼系列之二——《蛊介(上、下)》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系列:花雨Ⅱ 系列号:413、414 出版日期:2008.6 男主角:乾白(青夷山城城主) 女主角:云若(云二,女儿楼第二把交椅) 《蛊介(下)》
内容简介 师父因他郁郁而终, 她遵从师父遗言, 不去接触与他有关的一切, 直到他介入黑宇殿之乱, 意图覆灭她所属的女儿楼。 在一次出任务中, 她落进了他手中, 为重获自由,也为报复, 她成为救他女人的蛊介。
编辑本段[最近作品]
冷娼门系列之一 ——《流莺日记》
出版社:[4]花雨 系列:贝贝熊系列 系列号:085 《流莺日记》
出版日期:2009.4 男主角:林修乔 女主角:吴桂兰 内容简介 麻雀变凤凰? 不,不,她不是麻雀, 她是一个现实而势利的站街女。 她不喜欢管闲事, 一向不喜欢, 可是为什么唯二的两次多事都会碰到他? 婊子无情哦, 这话可不是瞎掰的, 看她不就把因为www.souquanme.com失忆而变得单纯的他给“卖”了。 什么? 他说喜欢她? 呵……呵呵,喜欢? 是世道变了吗? 婊子也有人喜欢了?
冷娼门系列之二——《挽香月》
[5]男主角:凤雁北 女主角:香桂 内容简介 娼妇,年华一去,等待着的便是凄凉的晚年 她知道,可是除了用尽力气地活着,却无力抵抗命运加诸在身上的一切 他,是高高在上的王,一个如神祗般的存在 却因为爱上一个懦弱而自私的男人差点被毁掉 她当他是天上的月亮,只要能远远地看着,便是一种幸福 他却当她是沾上身的泥,插入心的刺,不除不能安睡 直到除去后,他才知道,不是她离不开他,而是他离不开她
冷娼门之三——《欢阁祸》
[6]男主角:慕容展 女主角:与倾 内容简介 欢阁 一个承载了前生记忆,禁锢了今生自由的地方 一个让她失去了前世的挚爱,却得到今世唯一的地方 轮回两世,她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摆布 只是,明知执着苦,她却无法放弃对那眸暖意,对那最极致的唯一的执着 她为他赎身,将他带出欢阁 从那一刻起,他已认定自己是她的人 他分得清什么是报恩,却不知道什么是爱 直到那遥无尽期的分离来到 他才知道 这一世,他只愿得她一人为妻
《劫妻》
[7]男主角:哥战 女主角:雅安 内容简介 她叫雅安,但是他叫她哑儿。 因为他忘记了她的名字。 初识的时候,他是个瞎子,一个没心没肺的瞎子。 再见的时候,他是个马贼,一个冷血残酷的马贼。 天神总喜欢给她开玩笑, 让她被瞎子抛弃,却被马贼抢去做女人。 只是,无论是瞎子还是马贼,似乎都不愿意喜欢她。 《妖惑九重山雪月(天下地下唯我独尊系列》 一篇女尊文。 一篇女尊妖文。 非穿越,乃妖附人体。 妖是强大无敌无情无欲的女妖。 人是平凡无奇寡言沉稳的男人。 也只有遇到了他,她才终于明白, 这世上果然有一种东西可以让人软弱至极, 亦能让人强大无敌。 千年前她拥有着毁天灭地的能力, 却被迫自绝。 千年后,原应任人宰割的她, 能渡劫脱身,竟然都是为着一个人。 于是,她与他,便是一生一世, 而那个一生一世,没完没了。 《葬情鬼夕雨(欢乐年年系列之鬼节) 》 是谁,鲜血祭银枪,雪衣戎装? 是谁,把锄斜倚姚黄,醉笑残阳? 当莫九褪下战甲,祈望在空门中觅得一处净地的时候,竟发现清净之地非清净。 我许你一个愿望,你为我做一件事。那个晚上,男人眸深似海,光华流转。 一场交易一场战, 当为亡魂引路的河灯点燃的那一刻, 有的事,早已注定无法逃避。 《女儿楼之五更钟》 九岁时,一只优雅高贵的手给了她生存的机会,她便奉上忠诚与自由。 十九岁时,另一只沾满尘污与油腻的手给了她温暖,她于是学会了守护。 她以为他一直会在那里,她以为只要他开心,便没有更重要的事。 所以,她总是静静地守着他,所以,她为他掳来了他想要的人。 直到那一天,他突然不见,她才知道自己想要的不只是如此。
女儿楼之癫狂道
男主:阴极皇 女主:女儿楼燕九 半盏清茶荡尽黄沙染血, 一袭红衣掩了白骨残缺。 他心残情缺,癫狂纵意,戏笑人生。 竹箫幽幽吹破月色苍然, 铁弓铮铮笑弹废言满卷。 她弃了书卷,臂挽弓箫,成就杀伐。
黑颜作品]
首部作品——《弃女》
[3]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弃女》
系列:流星族*休闲花园 系列号:528 出版日期:2004.7 男主角:傅昕臣(龙源主) 女主角:叶青鸿(奴儿) 内容简介 第一次等待等来一生沦为弃女的无奈, 第二次等待是想看这世上难得的真爱。 如果可以早点儿遇到他, 会不会就可以像他的妻子那样幸福, 但如果她是他的妻子, 她就不会让自己死亡、让他受到伤害。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 她已习惯了对生命没有更多的期待, 但是当他真的又出现在她面前……
经典作品——《焰娘》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系列:花与梦 《焰娘》
系列号:083 出版日期:2006.01 男主角:卿洵(卿家老二,孤煞) 女主角:焰娘成加(小五,红颜) 内容简介 生死相随,心心相依, 为他,她甘之如饴! 受再多的苦,言再多的情, 都不足以表达她对他的爱! 可,他的眼中,始终是容不下她! 想想放弃或者更好些, 先前所做的一切都是枉然, 情到深处无怨尤…… 轻言放弃她实在做不到, 那么,海角天涯地追随他总可以了吧!
亮眼之作——《残奴》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系列:花雨青春酷语 《残奴》
系列号:087 出版日期:2007.07 男主角:子查赫德莫赫(地尔图人—莫赫部族长) 女主角:阿萝(秋晨无恋) 内容简介 她是冰族的女子,拥有倾城美丽,每个男人不惜一切都想占为己有的女人. 但是那一次,在梨苑遇见他,他却对她说: ”离了这张脸,你什么也不是.” 不错,离了那张脸,她什么也不是. 当美丽不再,她连生存都很艰难. 可是当成为他的奴后,她才发现,那自残的逃离, 她曾经以为是为了自由, 却更可能是为了能再次与他相逢. 只因,她从来不知道,冰族的女子也可以动情……
女儿楼系列之一 ——《长命女》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系列:花雨Ⅱ 《长命女》
系列号:412 出版日期:2008.6 男主角:剑厚南 女主角:龙昭青(龙一,女儿楼楼主) 内容简介 她冷酷、残忍、视人命如草芥。 他温柔、善良、珍视一切生命。 一直以来, 她始终是以别人的命换自己的生存, 不料遇上他, 她竟然甘愿用自己的命来换取他的生存……
女儿楼系列之二——《蛊介(上、下)》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系列:花雨Ⅱ 系列号:413、414 出版日期:2008.6 男主角:乾白(青夷山城城主) 女主角:云若(云二,女儿楼第二把交椅) 《蛊介(下)》
内容简介 师父因他郁郁而终, 她遵从师父遗言, 不去接触与他有关的一切, 直到他介入黑宇殿之乱, 意图覆灭她所属的女儿楼。 在一次出任务中, 她落进了他手中, 为重获自由,也为报复, 她成为救他女人的蛊介。
编辑本段[最近作品]
冷娼门系列之一 ——《流莺日记》
出版社:[4]花雨 系列:贝贝熊系列 系列号:085 《流莺日记》
出版日期:2009.4 男主角:林修乔 女主角:吴桂兰 内容简介 麻雀变凤凰? 不,不,她不是麻雀, 她是一个现实而势利的站街女。 她不喜欢管闲事, 一向不喜欢, 可是为什么唯二的两次多事都会碰到他? 婊子无情哦, 这话可不是瞎掰的, 看她不就把因为www.souquanme.com失忆而变得单纯的他给“卖”了。 什么? 他说喜欢她? 呵……呵呵,喜欢? 是世道变了吗? 婊子也有人喜欢了?
冷娼门系列之二——《挽香月》
[5]男主角:凤雁北 女主角:香桂 内容简介 娼妇,年华一去,等待着的便是凄凉的晚年 她知道,可是除了用尽力气地活着,却无力抵抗命运加诸在身上的一切 他,是高高在上的王,一个如神祗般的存在 却因为爱上一个懦弱而自私的男人差点被毁掉 她当他是天上的月亮,只要能远远地看着,便是一种幸福 他却当她是沾上身的泥,插入心的刺,不除不能安睡 直到除去后,他才知道,不是她离不开他,而是他离不开她
冷娼门之三——《欢阁祸》
[6]男主角:慕容展 女主角:与倾 内容简介 欢阁 一个承载了前生记忆,禁锢了今生自由的地方 一个让她失去了前世的挚爱,却得到今世唯一的地方 轮回两世,她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摆布 只是,明知执着苦,她却无法放弃对那眸暖意,对那最极致的唯一的执着 她为他赎身,将他带出欢阁 从那一刻起,他已认定自己是她的人 他分得清什么是报恩,却不知道什么是爱 直到那遥无尽期的分离来到 他才知道 这一世,他只愿得她一人为妻
《劫妻》
[7]男主角:哥战 女主角:雅安 内容简介 她叫雅安,但是他叫她哑儿。 因为他忘记了她的名字。 初识的时候,他是个瞎子,一个没心没肺的瞎子。 再见的时候,他是个马贼,一个冷血残酷的马贼。 天神总喜欢给她开玩笑, 让她被瞎子抛弃,却被马贼抢去做女人。 只是,无论是瞎子还是马贼,似乎都不愿意喜欢她。 《妖惑九重山雪月(天下地下唯我独尊系列》 一篇女尊文。 一篇女尊妖文。 非穿越,乃妖附人体。 妖是强大无敌无情无欲的女妖。 人是平凡无奇寡言沉稳的男人。 也只有遇到了他,她才终于明白, 这世上果然有一种东西可以让人软弱至极, 亦能让人强大无敌。 千年前她拥有着毁天灭地的能力, 却被迫自绝。 千年后,原应任人宰割的她, 能渡劫脱身,竟然都是为着一个人。 于是,她与他,便是一生一世, 而那个一生一世,没完没了。 《葬情鬼夕雨(欢乐年年系列之鬼节) 》 是谁,鲜血祭银枪,雪衣戎装? 是谁,把锄斜倚姚黄,醉笑残阳? 当莫九褪下战甲,祈望在空门中觅得一处净地的时候,竟发现清净之地非清净。 我许你一个愿望,你为我做一件事。那个晚上,男人眸深似海,光华流转。 一场交易一场战, 当为亡魂引路的河灯点燃的那一刻, 有的事,早已注定无法逃避。 《女儿楼之五更钟》 九岁时,一只优雅高贵的手给了她生存的机会,她便奉上忠诚与自由。 十九岁时,另一只沾满尘污与油腻的手给了她温暖,她于是学会了守护。 她以为他一直会在那里,她以为只要他开心,便没有更重要的事。 所以,她总是静静地守着他,所以,她为他掳来了他想要的人。 直到那一天,他突然不见,她才知道自己想要的不只是如此。
女儿楼之癫狂道
男主:阴极皇 女主:女儿楼燕九 半盏清茶荡尽黄沙染血, 一袭红衣掩了白骨残缺。 他心残情缺,癫狂纵意,戏笑人生。 竹箫幽幽吹破月色苍然, 铁弓铮铮笑弹废言满卷。 她弃了书卷,臂挽弓箫,成就杀伐。
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 !(立刻马上)!!!
词语:秋高气爽、春华秋实、秋风送爽、遍野金黄、秋风扫落叶、秋雨绵绵、秋季、秋耕、秋播、秋意深浓、秋叶残落。
句子:1.清风涤荡你的肺腑,天籁拨动你的心音。一泓流水,一弦丝竹之音和鸣,你便知道,你该去看看秋天了。
2.相对于春的繁丽,夏的浮华,冬的死寂,秋是一位洞明世态炎凉,又还未至垂垂已老的中年伟男。
3.秋天是一种廓然空阔的心绪,秋天是一种淡然惬意的闲适。
4.秋草有情,径自凋敝;黄花无意,引领南山远眺。阡陌相交,炊烟袅袅,那是秋天里写不尽的诗情。
5.走进秋天,凝望那一泓碧水,山、云、树,会重叠了你的身影。
6.拾一枚吻过秋水的卵石珍藏,是珍藏一种秋天的情怀。
7.或是晨光初照,或是山街夕辉,独坐秋天,高天、淡云、远山、近树、鸟鸣,幕天席地,一曲幽远的天籁交响在你的心底里升起。
8.万山逶迤足下,一水洪峰踏过,站在山冈高坡,看秋风落叶如一片片迭落的时光,观云起云涌如人生天地匆匆过客。
9.高天大地,你站在地平线上,正好清赏秋天。
10.不要“悲落叶于劲秋”,抛开“自古逢秋悲寂寥”,呷(xiá)一口香茗,披一袭宁静,走进秋天,感受那丝丝美好吧。
秋高气爽 秋雨绵绵 金秋季节
秋风萧瑟 秋风送爽 层林尽染
天高云淡 秋云冬来 桂花飘香
秋热如晨 中秋赏月 重阳登高 枯枝败叶 秋草枯黄
诗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尽白花煞;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瑟瑟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它年我欲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苏幕遮范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
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
愁肠,化作相思泪。
蝶恋花 宋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水调歌头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古诗词中的”秋”
古诗词是我国文坛上的两颗璀璨的明珠,不仅在当时大放异彩,就是在现在也依然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因其具有短小精悍易记易诵的特点而广为流传,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爱文为文之人。就其价值,评论家早就有“诗言志”一说,“志”即诗人的思想、追求、情趣,此乃诗之灵魂,吟诗填词均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的心志,只是表达方式因人而异罢了。纵观文坛,“眼望苍穹,右手按胸”式的抒情为数甚少,大概是文人较钟情于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吧,诗人词家大多擅长借助各种丰富的意象来映射自己的心情及思想,故而赏析作品多由意象入手。在诸多的意象当中,“秋”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笔者撷取了一些饱含“秋”意的名章佳句,试图从表达效果入手来探求“秋”之意蕴。
今天,人们往往以“金色”缀之于“秋”,它给予人的往往是丰收的企盼。但在古文人眼里,却似乎很少有这份喜悦,有的只是秋风的萧瑟、草木的枯败,一片肃杀的景象。所以当他们需要表达悲伤的心情时往往就会借助“秋”这一透着凉意的意象。
一、伤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愁别恨,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他们常咏的对象。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以上两例都是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了两幅秋江离别图。
二、叹时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就是极平常的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如: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史达祖《玉蝴蝶》)
草木凋零,落叶归根,好景不再,逝者如斯,排遣不成,凄凉顿生。
三、思乡
漂泊异乡的游子,“离愁渐远渐无穷。”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即是最直白的诉说。还有马致远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借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啊!又如: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三湘秋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秋入乡心愁割肠,以上五例均是以秋色来托引乡愁,是悲秋思乡望归的典范。
四、怀人
“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拨起对亲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怀恋。如: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 《岳鄂王墓》)
亲友离去之后,形单影只,相伴的唯有落寞与孤寂,加之现于眼前的又是荒凉的秋景,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贾谊、岳飞本是人臣之楷模,却落得个遭贬、被杀的下场,诗人蕴凭吊之情于秋景,深沉而悲凉,字里行间溢出作者无比的痛苦感、不平感,足以催人泪下。
以上四类皆为“悲秋”之作,但“秋”与“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悲”“喜”本似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悲”亦应有“喜”,刘禹锡就曾弹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的反调。又如: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王绩《野望》)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以上各句可谓是喜形于色,展现的是一幅幅优美的秋景图,流露出诗人意欲忘绝尘俗、怀慕隐逸的思想。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悲秋”,另一方面是“喜秋”,反差如此之大,何哉?并非“秋”在作祟,乃人心使然,“秋”不过是一个触媒而已。古语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就告诫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时,应努力揣想主人公的心境,如此方不致产生误解。
句子:1.清风涤荡你的肺腑,天籁拨动你的心音。一泓流水,一弦丝竹之音和鸣,你便知道,你该去看看秋天了。
2.相对于春的繁丽,夏的浮华,冬的死寂,秋是一位洞明世态炎凉,又还未至垂垂已老的中年伟男。
3.秋天是一种廓然空阔的心绪,秋天是一种淡然惬意的闲适。
4.秋草有情,径自凋敝;黄花无意,引领南山远眺。阡陌相交,炊烟袅袅,那是秋天里写不尽的诗情。
5.走进秋天,凝望那一泓碧水,山、云、树,会重叠了你的身影。
6.拾一枚吻过秋水的卵石珍藏,是珍藏一种秋天的情怀。
7.或是晨光初照,或是山街夕辉,独坐秋天,高天、淡云、远山、近树、鸟鸣,幕天席地,一曲幽远的天籁交响在你的心底里升起。
8.万山逶迤足下,一水洪峰踏过,站在山冈高坡,看秋风落叶如一片片迭落的时光,观云起云涌如人生天地匆匆过客。
9.高天大地,你站在地平线上,正好清赏秋天。
10.不要“悲落叶于劲秋”,抛开“自古逢秋悲寂寥”,呷(xiá)一口香茗,披一袭宁静,走进秋天,感受那丝丝美好吧。
秋高气爽 秋雨绵绵 金秋季节
秋风萧瑟 秋风送爽 层林尽染
天高云淡 秋云冬来 桂花飘香
秋热如晨 中秋赏月 重阳登高 枯枝败叶 秋草枯黄
诗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尽白花煞;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瑟瑟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它年我欲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苏幕遮范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
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
愁肠,化作相思泪。
蝶恋花 宋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水调歌头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古诗词中的”秋”
古诗词是我国文坛上的两颗璀璨的明珠,不仅在当时大放异彩,就是在现在也依然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因其具有短小精悍易记易诵的特点而广为流传,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爱文为文之人。就其价值,评论家早就有“诗言志”一说,“志”即诗人的思想、追求、情趣,此乃诗之灵魂,吟诗填词均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的心志,只是表达方式因人而异罢了。纵观文坛,“眼望苍穹,右手按胸”式的抒情为数甚少,大概是文人较钟情于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吧,诗人词家大多擅长借助各种丰富的意象来映射自己的心情及思想,故而赏析作品多由意象入手。在诸多的意象当中,“秋”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笔者撷取了一些饱含“秋”意的名章佳句,试图从表达效果入手来探求“秋”之意蕴。
今天,人们往往以“金色”缀之于“秋”,它给予人的往往是丰收的企盼。但在古文人眼里,却似乎很少有这份喜悦,有的只是秋风的萧瑟、草木的枯败,一片肃杀的景象。所以当他们需要表达悲伤的心情时往往就会借助“秋”这一透着凉意的意象。
一、伤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愁别恨,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他们常咏的对象。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以上两例都是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了两幅秋江离别图。
二、叹时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就是极平常的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如: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史达祖《玉蝴蝶》)
草木凋零,落叶归根,好景不再,逝者如斯,排遣不成,凄凉顿生。
三、思乡
漂泊异乡的游子,“离愁渐远渐无穷。”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即是最直白的诉说。还有马致远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借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啊!又如: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三湘秋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秋入乡心愁割肠,以上五例均是以秋色来托引乡愁,是悲秋思乡望归的典范。
四、怀人
“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拨起对亲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怀恋。如: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 《岳鄂王墓》)
亲友离去之后,形单影只,相伴的唯有落寞与孤寂,加之现于眼前的又是荒凉的秋景,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贾谊、岳飞本是人臣之楷模,却落得个遭贬、被杀的下场,诗人蕴凭吊之情于秋景,深沉而悲凉,字里行间溢出作者无比的痛苦感、不平感,足以催人泪下。
以上四类皆为“悲秋”之作,但“秋”与“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悲”“喜”本似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悲”亦应有“喜”,刘禹锡就曾弹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的反调。又如: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王绩《野望》)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以上各句可谓是喜形于色,展现的是一幅幅优美的秋景图,流露出诗人意欲忘绝尘俗、怀慕隐逸的思想。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悲秋”,另一方面是“喜秋”,反差如此之大,何哉?并非“秋”在作祟,乃人心使然,“秋”不过是一个触媒而已。古语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就告诫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时,应努力揣想主人公的心境,如此方不致产生误解。
有什么好看的BL的小说 要完结的!!! 先谢谢各位了!!!!!!
《凤于九天》BY风弄
评:天下壮丽江山,吾与你共享;世上轰烈快事,吾与你分尝;惟有灾难,吾一人独挡! 汇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文学政治的精彩佳作。出名在于其涉及的知识包罗万象,作者不时闪出智慧的灵感。耽美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强推)
《一生孤注掷温柔》BY阿堵
评:穿越不在于行,而在于心;现代与古代的区别不在于言,而是观念而已。 沉醉东风
二十高名动都市,一身孤注掷温柔。平生未信江南好,但折梨花照暮愁。 如果子释就是历史上“乱臣贼子”,遗臭千年的人物的话,我宁愿与之同列。 作者不时闪出的圣人之言,让人回味无穷。
[2]《一受封疆》BY殿前欢
一受封疆
评:坐拥万里江山,享尽百年孤独!文字圆熟简约略带幽默,看到最后,只余含泪的微笑。 深度经典之作,文笔与构思的巅峰。一个是桀骜不羁的疏狂王爷韩朗韩总攻,一个是皮厚似墙见钱眼开的青葱华容华总受,看似狂放不羁的执恋,夹杂绵延十载的仇恨纠葛。
《无根攻略》BY殿前欢
评:情到刻骨,原来如此。 耽美绝世之作,照旧虐得一塌糊涂。文采卓然,人物塑造美好之极却没有丝毫造作之感。延续殿前欢一贯的冷峻幽默文字风格,讲述一个热情如火种的花痴和冷丁如冰凌的侯爷的故事,过程唯美偏执,结局让人纠结致死仍忍不住复活再看一遍。帛锦的塑造堪称经典,高贵坦荡如斯,其余零零总总,何足道哉! 无根攻略
《光年》(原名《十年》)BY 暗夜流光
评:情感如同一根细细长长的线,牵扯着你的心 ,让你仿佛度过十年沉浮光阴。 这篇近于同志文学的耽美名文,被视为为耽美界的中流砥柱,对耽美界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耽美界的对外关系中,树立了耽美文的正面形象。极少的一篇从未听说过被人商榷的文章。
《怎见浮生不若梦》BY seeter
(水天) 评:古有海伦倾国,今有浮生乱世。 追文盛况自不必多说,文章完结后更引发的主角归属大讨论,故事接龙,番外续写,版本改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当年耽美界红文之首,盛况空前。在此不多赘述,没有在耽美的全盛时期行过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那种氛围的。如今大家常见到的“浮生若梦”等均由其带动,就其所引发的巨大热情和持久不衰的影响,只有《十年》能于之相媲美。
《天神右翼》BY天籁纸鸢
天籁纸鸢的作品,在Loli界知名度超高,在晋江所有文中排名第一(现《天王》第一)(晋江雷文榜由来)。其作品以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做为蓝本,描写父神与其子嗣天使之间的爱恋(乱伦),历史背景庞大,风格细腻,无奈文中关系复杂,掐架之多创下耽美界神迹。伪“轻喜剧”,但本人以及众多纸团以为,是有够虐的,尤其是第二部,纸神一度有了后妈之称(她本人不承认……)。 《花容天下》《十里红莲艳酒》:《天神右翼》以外天籁纸鸢赚的大把粉丝的两部神作。开头部分有些不济,中后期情节惊艳绝伦,华丽大气,又不失幽默搞笑,让Loli大呼过瘾。自此成就重莲这一经典www.souquanme.com变态攻形象,无数Loli为之倾倒。 《琼觞》:钻纸大神的坑,怎可错过两大变态?一则攻弄玉,二则受重莲。 一邪教大魔头、一正派翩翩公子跟一个超级别扭小受的BT爱情故事。 《风流》:评:极品攻下死,做受最风流。 悲剧,以幽默笔调轻松开场,刻画出官场百态,乃天籁纸鸢经典之作,颠覆以往文风,其历史和诗词功底让人叹为观止,宦海中至死不渝的爱情又是另一抹风景。 总评:正如GJM一样,天籁纸鸢人气超高,非议亦是极多,各论坛时见掐架,掐架双方多以十七岁为分界线各抒己见,创下耽美神迹。
《昨天》BY 风弄
评:机关算尽,相思为谁? 风弄的代表作。高超的写作技巧,生动而简洁的语言,使这部小说即使在很远的将来,仍会熠熠闪光。
《一个爹爹三个娃》BY风维
评:堪称经典之作,搞笑中不失温馨。 番外篇更是堪称经典之经典,生动简洁可爱搞笑~!
《长风万里》 BYseeter
(水天) 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S大又一代表作,尚未完结已成为古文中的经典。S大至此已是天王级别,文风成熟,文笔流畅,随意挥洒间,天文地理,奇闻异事,无所不谈,但又不假雕饰,另人佩服。
《醉卧红尘》BY 水月华
评:红尘人醉醉红尘,月华如水水月华 。 清水美文代表作。无H而成为耽美文中经典已实属不易。再加此文绝对经得起最挑剔的读者的细读。登峰造极的优美字句连同动人的故事,好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水月华的代表作。
《假如我觉得不幸福》BY嫣子危
评: 请不要爱上我,即使我觉得不幸福 嫣子危的代表作。另类的,苦涩的,平静下面是彷徨,微笑背后是流泪。此文极具个性,不落俗套,难以模仿。
《只是当时的惘然》
BY 千千千寻 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悲剧代表作。广受赞叹的完美结局使其成为悲剧中的经典。此文使作者于一段时期被称作后妈NO.1。
《To be alive is disgusting 》
(活着就是恶心)BY Nicotine 评:集众SM文之大成。(笑) SM文代表作。情节精彩,构思奇妙,结构完整,结局出人意料,非常精彩的将SM文贯彻始终。
浮生梦系列 整部系列情节生动,几度悲欢离合,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其有名在于:此系列部部悲剧,以至于一提到作者,就会联想到后母NO.1。
《第七重封印》
BY朱夜 评:深刻的黑白文艺片电影。 一个线索纷繁的故事旧像一座迷宫,众多人物活动其中,而所有这一切被安排得杂而不乱,环环相扣,情节变化多端,场景丰富多彩,真如同在电影院看电影一般。朱夜的法医系列最有名的是《SECRET GARDEN》。但此文最能体现作者拍电影的风格。
《谢长留》
BY菖蒲(凤凰) 评:天地间,惟有江山不老!/我要他看到江山,就想起我谢长留!/重华,我爱你至死方休! “我叫谢长留,家住京城……”平淡的开头,而后感情慢慢酝酿,越演越烈,结尾是最深切的呼唤。此文的有名在于主人公后来说话太感人,以至留下无数至爱名言。
《忘欢》
BY玉隐 评:精彩SM 文,有又不单是SM 文。 其特别影响在于:处于学术观点上的分歧,当年有人不能认同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无法忍受到甚至退出;另有大批支持者认为这是该作者最成功的文章。(的确是玉大点击率最高的文章。)
《玉碎宫门》
BY月幽 评: 在耽美宫廷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内容与形式上影响一代宫廷文。
《西江月》
BY水之银 评:月照西江,佳人在水一方。 经典古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旋。战争场面规模宏大,感情描写细致入微。也是一篇引发大讨论的文章。在王朝战争文中只有《燕歌行》能齐名。
《燕歌行》
BY慕容 评:天生王质难自弃,千古风流人物。 作者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善于描绘广阔的场面,紧张的一刻。其中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被描写得如同身临其境,令人难忘。
《青玄》
BY Kawalu 评:经典悲剧。且结局极精彩动人,与《只是当时的惘然》不相上下。
《夜泉》
BY FATTY 评:耽美界中的万有引力兼磁极,只一眼便可以沦陷其中不能自拔。同样也是一个跳下去之后就不能翻身的万年大坑。
《燃》
BY 暗夜行路 评:暗夜行路的文,京味儿很浓。人物形象塑造很有特色,有别于弱不禁风的传统。《这一秒,我哭了》《你流泪时我会哭》都是不落俗套,文风优美。
《入狱》《留学》
BY妖舟 妖舟大人的文一向诙谐搞笑,此次转型也非常成功。 《入狱》中美型主人公们的华丽格斗,钩心斗角,枝节庞大势力集团在监狱这个特殊的地方展开。有很多的经典语句,绝对经典。 《留学》是入狱的前传,以主人公游历各地为线索,串联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记录了主人公的成长及世界观的改变,同样有很多的经典语句。 在看妖舟的故事的同时,我们可以从中也体会到一些道理,在她写的每一章的开头,都会有一句较为深刻的总结性的话,不失其诙谐。
《弟弟都是狼》 BY 妖舟 讲述一群风流而不下流的男人们的故事。兄弟文。哥哥是一个比较温和但也很犀利,爱好赚钱的小受。被一群美型弟弟包围 如今耽美界盛行的今天,优秀作品遍地开花,故事精彩新颖,不落俗套。影响深远的经典名文,任年华似水流,这些经典名文永远是耽美界的不老长青树。它们以精彩的内容,完美的形式,在耽美界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引发了长久的讨论,并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喜爱。
《亲爱的人》BY连城雪 很美的一篇正剧,林亦霖和陈路的曲折的爱情,大雪花笔下的中法混血、有着一双蓝眼睛的陈路和美型的女王受林亦霖,很唯美的故事(省略部分高H)
《凤凰图腾》 BY淮上 谁家的娇儿憨然入梦,春夜里金酒银樽葡萄红?谁家的天下灰白憧憧,江山万里、一骑苍穹 睥睨家国千万场,白衣银铠、剑影刀狂;秦淮水上浮胭脂,江南歌不尽,梦里看春光。 说白了,这就是两个冷血变态的故事——帝王强攻+蛇蝎美人受,一个明明很爱却又不知如何表达,一个不相信爱能天长地久,于是折腾了很多年,当然最后还是HE了。总得来说淮上大人的文笔很不错,值得一看。 另注明,耽美狼与同人女从根本性质上是不同的。同人女只存在于在原作(多为动漫作品)上YY衍生出BL/GL向作品。而耽美狼在于原创耽美文章,此类文章名为耽美文、耽美原创抑或同志文学,而非一些耽、同不分的人口中单纯的“BL”“GL”文。 希望广大爱BL的亲 不要随意在百度上编辑 比较著名的BL小说这项!
好的文太多了 相信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爱文 心里自然有分高下 其实真正的经典大家心里都有数的 就不要把他拿上来 做对比了 会把其他文比下去的诶 oumaiga
《暖光》BY颜凉雨 很温暖的一个文 让人看着忍不住微笑。
《幽灵酒店》BY酥油饼 很搞笑的文,看文的时候请不要喝水。
《不疯魔不成活》BY微笑的猫 虽然一再逃避,可是在最开始的时候,那个人已经在心里扎了根。
《204纪事》BY飞汀 普通的故事,偏偏就叫人痛心疾首。初次的爱情最甜蜜,同时也是最伤人心。我们那时太年轻,错过的太多,最后伤人伤己。很不错的文,同住204寝室的司希,盛乐,林湃,易孟,薛清外加一个宁扬,六个单纯的少年,演绎出一段难以忘怀的青春往事……关于青涩懵懂的少年恋情,关于爱与欺骗的青春迷茫…… PS:《花开的温度》是本文续篇,几个人步入社会后,爱与恨,误会与谅解依旧继续。
《我爱你》BY连城雪 年轻的时候,以为爱是种甜蜜的悸动,即便偶尔有些苦涩。 时过境迁才发现,所谓爱情,竟然是无论有多少伤害,多少背叛,多少离别,多少距离都无法用自己的思想撼动分毫的东西。 日子越久,便越说不清爱到底是什么元素。 但我已然懂得,曾在无数的地方以各种心情讲出来的那三个字。 加上真心,其实要花掉整整一生的时间。 这些年读过很多的书,也记得许些聪明的人讲的大道理。 但最难忘,还是杜拉斯那句:我爱你年轻时候的脸,更爱你倍受摧残的容颜。 这份隐晦的哲理几乎概括了我和柏慕原之间所有的事情。 每次走在人群中想起这句话来,便恍惚又会看到那条横在我们面前汹涌的不停奔腾的,承载着时光的河流。 年轻的时候,以为爱是种甜蜜的悸动,即便偶尔有些苦涩。 时过境迁才发现,所谓爱情,竟然是无论有多少伤害,多少背叛,多少离别,多少距离都无法用自己的思想撼动分毫的东西。 日子越久,便越说不清爱到底是什么元素。 但我已然懂得,曾在无数的地方以各种心情讲出来的那三个字。 加上真心,其实要花掉整整一生的时间。 即便如此漫长,我还是想对他细细讲述我的所有。 因为,也只有他值得如此。 PS:很虐的书,但很好看;连城雪有好几部这一系列的书。
蓝淋的文一般都不虐,很温馨
评:天下壮丽江山,吾与你共享;世上轰烈快事,吾与你分尝;惟有灾难,吾一人独挡! 汇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文学政治的精彩佳作。出名在于其涉及的知识包罗万象,作者不时闪出智慧的灵感。耽美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强推)
《一生孤注掷温柔》BY阿堵
评:穿越不在于行,而在于心;现代与古代的区别不在于言,而是观念而已。 沉醉东风
二十高名动都市,一身孤注掷温柔。平生未信江南好,但折梨花照暮愁。 如果子释就是历史上“乱臣贼子”,遗臭千年的人物的话,我宁愿与之同列。 作者不时闪出的圣人之言,让人回味无穷。
[2]《一受封疆》BY殿前欢
一受封疆
评:坐拥万里江山,享尽百年孤独!文字圆熟简约略带幽默,看到最后,只余含泪的微笑。 深度经典之作,文笔与构思的巅峰。一个是桀骜不羁的疏狂王爷韩朗韩总攻,一个是皮厚似墙见钱眼开的青葱华容华总受,看似狂放不羁的执恋,夹杂绵延十载的仇恨纠葛。
《无根攻略》BY殿前欢
评:情到刻骨,原来如此。 耽美绝世之作,照旧虐得一塌糊涂。文采卓然,人物塑造美好之极却没有丝毫造作之感。延续殿前欢一贯的冷峻幽默文字风格,讲述一个热情如火种的花痴和冷丁如冰凌的侯爷的故事,过程唯美偏执,结局让人纠结致死仍忍不住复活再看一遍。帛锦的塑造堪称经典,高贵坦荡如斯,其余零零总总,何足道哉! 无根攻略
《光年》(原名《十年》)BY 暗夜流光
评:情感如同一根细细长长的线,牵扯着你的心 ,让你仿佛度过十年沉浮光阴。 这篇近于同志文学的耽美名文,被视为为耽美界的中流砥柱,对耽美界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耽美界的对外关系中,树立了耽美文的正面形象。极少的一篇从未听说过被人商榷的文章。
《怎见浮生不若梦》BY seeter
(水天) 评:古有海伦倾国,今有浮生乱世。 追文盛况自不必多说,文章完结后更引发的主角归属大讨论,故事接龙,番外续写,版本改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当年耽美界红文之首,盛况空前。在此不多赘述,没有在耽美的全盛时期行过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那种氛围的。如今大家常见到的“浮生若梦”等均由其带动,就其所引发的巨大热情和持久不衰的影响,只有《十年》能于之相媲美。
《天神右翼》BY天籁纸鸢
天籁纸鸢的作品,在Loli界知名度超高,在晋江所有文中排名第一(现《天王》第一)(晋江雷文榜由来)。其作品以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做为蓝本,描写父神与其子嗣天使之间的爱恋(乱伦),历史背景庞大,风格细腻,无奈文中关系复杂,掐架之多创下耽美界神迹。伪“轻喜剧”,但本人以及众多纸团以为,是有够虐的,尤其是第二部,纸神一度有了后妈之称(她本人不承认……)。 《花容天下》《十里红莲艳酒》:《天神右翼》以外天籁纸鸢赚的大把粉丝的两部神作。开头部分有些不济,中后期情节惊艳绝伦,华丽大气,又不失幽默搞笑,让Loli大呼过瘾。自此成就重莲这一经典www.souquanme.com变态攻形象,无数Loli为之倾倒。 《琼觞》:钻纸大神的坑,怎可错过两大变态?一则攻弄玉,二则受重莲。 一邪教大魔头、一正派翩翩公子跟一个超级别扭小受的BT爱情故事。 《风流》:评:极品攻下死,做受最风流。 悲剧,以幽默笔调轻松开场,刻画出官场百态,乃天籁纸鸢经典之作,颠覆以往文风,其历史和诗词功底让人叹为观止,宦海中至死不渝的爱情又是另一抹风景。 总评:正如GJM一样,天籁纸鸢人气超高,非议亦是极多,各论坛时见掐架,掐架双方多以十七岁为分界线各抒己见,创下耽美神迹。
《昨天》BY 风弄
评:机关算尽,相思为谁? 风弄的代表作。高超的写作技巧,生动而简洁的语言,使这部小说即使在很远的将来,仍会熠熠闪光。
《一个爹爹三个娃》BY风维
评:堪称经典之作,搞笑中不失温馨。 番外篇更是堪称经典之经典,生动简洁可爱搞笑~!
《长风万里》 BYseeter
(水天) 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S大又一代表作,尚未完结已成为古文中的经典。S大至此已是天王级别,文风成熟,文笔流畅,随意挥洒间,天文地理,奇闻异事,无所不谈,但又不假雕饰,另人佩服。
《醉卧红尘》BY 水月华
评:红尘人醉醉红尘,月华如水水月华 。 清水美文代表作。无H而成为耽美文中经典已实属不易。再加此文绝对经得起最挑剔的读者的细读。登峰造极的优美字句连同动人的故事,好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水月华的代表作。
《假如我觉得不幸福》BY嫣子危
评: 请不要爱上我,即使我觉得不幸福 嫣子危的代表作。另类的,苦涩的,平静下面是彷徨,微笑背后是流泪。此文极具个性,不落俗套,难以模仿。
《只是当时的惘然》
BY 千千千寻 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悲剧代表作。广受赞叹的完美结局使其成为悲剧中的经典。此文使作者于一段时期被称作后妈NO.1。
《To be alive is disgusting 》
(活着就是恶心)BY Nicotine 评:集众SM文之大成。(笑) SM文代表作。情节精彩,构思奇妙,结构完整,结局出人意料,非常精彩的将SM文贯彻始终。
浮生梦系列 整部系列情节生动,几度悲欢离合,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其有名在于:此系列部部悲剧,以至于一提到作者,就会联想到后母NO.1。
《第七重封印》
BY朱夜 评:深刻的黑白文艺片电影。 一个线索纷繁的故事旧像一座迷宫,众多人物活动其中,而所有这一切被安排得杂而不乱,环环相扣,情节变化多端,场景丰富多彩,真如同在电影院看电影一般。朱夜的法医系列最有名的是《SECRET GARDEN》。但此文最能体现作者拍电影的风格。
《谢长留》
BY菖蒲(凤凰) 评:天地间,惟有江山不老!/我要他看到江山,就想起我谢长留!/重华,我爱你至死方休! “我叫谢长留,家住京城……”平淡的开头,而后感情慢慢酝酿,越演越烈,结尾是最深切的呼唤。此文的有名在于主人公后来说话太感人,以至留下无数至爱名言。
《忘欢》
BY玉隐 评:精彩SM 文,有又不单是SM 文。 其特别影响在于:处于学术观点上的分歧,当年有人不能认同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无法忍受到甚至退出;另有大批支持者认为这是该作者最成功的文章。(的确是玉大点击率最高的文章。)
《玉碎宫门》
BY月幽 评: 在耽美宫廷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内容与形式上影响一代宫廷文。
《西江月》
BY水之银 评:月照西江,佳人在水一方。 经典古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旋。战争场面规模宏大,感情描写细致入微。也是一篇引发大讨论的文章。在王朝战争文中只有《燕歌行》能齐名。
《燕歌行》
BY慕容 评:天生王质难自弃,千古风流人物。 作者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善于描绘广阔的场面,紧张的一刻。其中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被描写得如同身临其境,令人难忘。
《青玄》
BY Kawalu 评:经典悲剧。且结局极精彩动人,与《只是当时的惘然》不相上下。
《夜泉》
BY FATTY 评:耽美界中的万有引力兼磁极,只一眼便可以沦陷其中不能自拔。同样也是一个跳下去之后就不能翻身的万年大坑。
《燃》
BY 暗夜行路 评:暗夜行路的文,京味儿很浓。人物形象塑造很有特色,有别于弱不禁风的传统。《这一秒,我哭了》《你流泪时我会哭》都是不落俗套,文风优美。
《入狱》《留学》
BY妖舟 妖舟大人的文一向诙谐搞笑,此次转型也非常成功。 《入狱》中美型主人公们的华丽格斗,钩心斗角,枝节庞大势力集团在监狱这个特殊的地方展开。有很多的经典语句,绝对经典。 《留学》是入狱的前传,以主人公游历各地为线索,串联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记录了主人公的成长及世界观的改变,同样有很多的经典语句。 在看妖舟的故事的同时,我们可以从中也体会到一些道理,在她写的每一章的开头,都会有一句较为深刻的总结性的话,不失其诙谐。
《弟弟都是狼》 BY 妖舟 讲述一群风流而不下流的男人们的故事。兄弟文。哥哥是一个比较温和但也很犀利,爱好赚钱的小受。被一群美型弟弟包围 如今耽美界盛行的今天,优秀作品遍地开花,故事精彩新颖,不落俗套。影响深远的经典名文,任年华似水流,这些经典名文永远是耽美界的不老长青树。它们以精彩的内容,完美的形式,在耽美界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引发了长久的讨论,并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喜爱。
《亲爱的人》BY连城雪 很美的一篇正剧,林亦霖和陈路的曲折的爱情,大雪花笔下的中法混血、有着一双蓝眼睛的陈路和美型的女王受林亦霖,很唯美的故事(省略部分高H)
《凤凰图腾》 BY淮上 谁家的娇儿憨然入梦,春夜里金酒银樽葡萄红?谁家的天下灰白憧憧,江山万里、一骑苍穹 睥睨家国千万场,白衣银铠、剑影刀狂;秦淮水上浮胭脂,江南歌不尽,梦里看春光。 说白了,这就是两个冷血变态的故事——帝王强攻+蛇蝎美人受,一个明明很爱却又不知如何表达,一个不相信爱能天长地久,于是折腾了很多年,当然最后还是HE了。总得来说淮上大人的文笔很不错,值得一看。 另注明,耽美狼与同人女从根本性质上是不同的。同人女只存在于在原作(多为动漫作品)上YY衍生出BL/GL向作品。而耽美狼在于原创耽美文章,此类文章名为耽美文、耽美原创抑或同志文学,而非一些耽、同不分的人口中单纯的“BL”“GL”文。 希望广大爱BL的亲 不要随意在百度上编辑 比较著名的BL小说这项!
好的文太多了 相信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爱文 心里自然有分高下 其实真正的经典大家心里都有数的 就不要把他拿上来 做对比了 会把其他文比下去的诶 oumaiga
《暖光》BY颜凉雨 很温暖的一个文 让人看着忍不住微笑。
《幽灵酒店》BY酥油饼 很搞笑的文,看文的时候请不要喝水。
《不疯魔不成活》BY微笑的猫 虽然一再逃避,可是在最开始的时候,那个人已经在心里扎了根。
《204纪事》BY飞汀 普通的故事,偏偏就叫人痛心疾首。初次的爱情最甜蜜,同时也是最伤人心。我们那时太年轻,错过的太多,最后伤人伤己。很不错的文,同住204寝室的司希,盛乐,林湃,易孟,薛清外加一个宁扬,六个单纯的少年,演绎出一段难以忘怀的青春往事……关于青涩懵懂的少年恋情,关于爱与欺骗的青春迷茫…… PS:《花开的温度》是本文续篇,几个人步入社会后,爱与恨,误会与谅解依旧继续。
《我爱你》BY连城雪 年轻的时候,以为爱是种甜蜜的悸动,即便偶尔有些苦涩。 时过境迁才发现,所谓爱情,竟然是无论有多少伤害,多少背叛,多少离别,多少距离都无法用自己的思想撼动分毫的东西。 日子越久,便越说不清爱到底是什么元素。 但我已然懂得,曾在无数的地方以各种心情讲出来的那三个字。 加上真心,其实要花掉整整一生的时间。 这些年读过很多的书,也记得许些聪明的人讲的大道理。 但最难忘,还是杜拉斯那句:我爱你年轻时候的脸,更爱你倍受摧残的容颜。 这份隐晦的哲理几乎概括了我和柏慕原之间所有的事情。 每次走在人群中想起这句话来,便恍惚又会看到那条横在我们面前汹涌的不停奔腾的,承载着时光的河流。 年轻的时候,以为爱是种甜蜜的悸动,即便偶尔有些苦涩。 时过境迁才发现,所谓爱情,竟然是无论有多少伤害,多少背叛,多少离别,多少距离都无法用自己的思想撼动分毫的东西。 日子越久,便越说不清爱到底是什么元素。 但我已然懂得,曾在无数的地方以各种心情讲出来的那三个字。 加上真心,其实要花掉整整一生的时间。 即便如此漫长,我还是想对他细细讲述我的所有。 因为,也只有他值得如此。 PS:很虐的书,但很好看;连城雪有好几部这一系列的书。
蓝淋的文一般都不虐,很温馨
求《古都》的读后感
《古都》里的一切都在静谧中进行的,无论是千重子与真一在人山人海的平安神宫赏樱花,还是千重子与妹妹苗子在北山杉场里的偶遇,所有的场景仿佛只有两个人的世界,一切就此停止,婉转地却掷地有声地道出各自的台词,这种与年龄不符合寂静心态,文中比比皆是。年轻的千重子喜欢清雅的图案,喜欢在闲暇时参观古老的寺庙和神宫,感受自然的魅力和神秘。这些思想都是川端康成所推崇的,清澈无华,质朴纯真。
当千重子同时面对真一的爱慕和秀男的称赞时,她虽依恋真一,但却对秀男的称赞与关心无法拒绝,她无法马上抉择这两份情感,这种少女的羞涩和犹豫,浅浅的哀思和忧愁,逼真而形象,生动且丝丝入扣。而自从千重子知道自己是弃儿之后,她与父母之间关系也产生了相应微妙变化,常常千重子会因为父母的一两句无关紧要的话黯然流泪,特别是得知其孪生妹妹苗子的下落后,这种情感波动更表现得愈加明显:一方面千重子真心地希望和失散多年的妹妹住在一起,渴望去了解自己唯一的亲人,但另一方面千重子也舍弃不了自己的养父养母,辜负不了那份真挚的爱,承受不住那份难得的感动。
作者川端康成借助生活中宁静祥和的生活片段片断,去抚触古都的自然美、传统美,同时成功地塑造了千重子和苗子这两个人物形象,但其主旨并不是纯粹叙述男女间的爱情波折,所以没有让他们的爱情发展成喜剧性的结合,也没有将他们爱情推向悲剧性的分离,而是将人物的纯洁感情和微妙心理,交织在京都的唯美的风物之中,将爱与感动隐喻在樱花的漫烂世界里,这正是《古都》魅力之所在。
我爱文中对于花的描写和隐喻,它让我想起中学课本中《花未眠》里面发关于美的体会与感叹。古都,美女,樱花,爱情,构成了如梦如幻的组合,浓墨重彩之下表现出惨淡和凄凉的宿命,这正是川端康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樱花的凄美与短暂的生命象征了无常的人生,入世太深往往急功近利追逐名利之尾,入世太浅往往遁入佛门四大皆空,或许只有樱花的境界才是最为理想的人生,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古都文化是那样的美仑美奂,同时它与现代文化又是那样的不合时宜,就像千重子纠结微妙的美丽心灵,犹如绚丽飘渺的玻璃景观,美则美矣,虚则虚矣,但只要轻轻一碰,它便碎了一地。
当千重子同时面对真一的爱慕和秀男的称赞时,她虽依恋真一,但却对秀男的称赞与关心无法拒绝,她无法马上抉择这两份情感,这种少女的羞涩和犹豫,浅浅的哀思和忧愁,逼真而形象,生动且丝丝入扣。而自从千重子知道自己是弃儿之后,她与父母之间关系也产生了相应微妙变化,常常千重子会因为父母的一两句无关紧要的话黯然流泪,特别是得知其孪生妹妹苗子的下落后,这种情感波动更表现得愈加明显:一方面千重子真心地希望和失散多年的妹妹住在一起,渴望去了解自己唯一的亲人,但另一方面千重子也舍弃不了自己的养父养母,辜负不了那份真挚的爱,承受不住那份难得的感动。
作者川端康成借助生活中宁静祥和的生活片段片断,去抚触古都的自然美、传统美,同时成功地塑造了千重子和苗子这两个人物形象,但其主旨并不是纯粹叙述男女间的爱情波折,所以没有让他们的爱情发展成喜剧性的结合,也没有将他们爱情推向悲剧性的分离,而是将人物的纯洁感情和微妙心理,交织在京都的唯美的风物之中,将爱与感动隐喻在樱花的漫烂世界里,这正是《古都》魅力之所在。
我爱文中对于花的描写和隐喻,它让我想起中学课本中《花未眠》里面发关于美的体会与感叹。古都,美女,樱花,爱情,构成了如梦如幻的组合,浓墨重彩之下表现出惨淡和凄凉的宿命,这正是川端康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樱花的凄美与短暂的生命象征了无常的人生,入世太深往往急功近利追逐名利之尾,入世太浅往往遁入佛门四大皆空,或许只有樱花的境界才是最为理想的人生,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古都文化是那样的美仑美奂,同时它与现代文化又是那样的不合时宜,就像千重子纠结微妙的美丽心灵,犹如绚丽飘渺的玻璃景观,美则美矣,虚则虚矣,但只要轻轻一碰,它便碎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