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金庸武侠的武功描写?
详细点金庸凭借十五部气象万千的武侠小说,无可争议地成为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
与金庸同时代的武侠小说家有很多,如梁羽生、古龙、黄易、温瑞安等等,为什么金庸能够卓尔不群,成为武侠小说界的泰山北斗呢?
因为金庸的小说有无穷的魅力。他的小说笔势雄健,气魄宏大,大开大阖,于江湖中有爱恨情愁,于朝廷中有宫闱秘史,于打斗中有文学艺术,于谈笑中有哲学内涵。他的小说受欢迎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然而就小说本身来说,它首先是武侠小说,而“武”是武侠小说最基本的要素。人们爱看武侠小说正是因为书中人物对武功的展示吸引了他们,人物打斗的激烈、紧张的气氛使读者热血沸腾,打斗中恐怖的场面与打斗中的细节描写形象逼真,使读者身临其境。
大凡武侠小说都有对武功打斗的描写,一般的武侠小说对“武”的处理方法有三种。一种是“照本宣科”,即根据中华武术的门派中的拳法剑术实写,如平江不肖生。这种方法虽然中规中矩,实事求是,却过于呆板,没有想象的空间;第二种是“离奇夸张”,即作者大胆想象,将人物的武功写的飞天入地,无所不能,如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这种离奇夸张的武功描写,虽然华丽绚烂,热闹纷呈,却没有实质性的东西让人回味。第三种是“避实就虚”,即简写招式,着重刻画气氛与场面,如古龙的作品。这种写法虽然巧妙,却少了武侠小说中“武”的精彩描绘。这三种描写武功的手法各有各的长处,然而,却都没有“武”的内在的意蕴,没有多少值得回味探讨的地方。
金庸的武侠小说突破了这些局限,他的创意天马行空,如神来之笔,许多讲武、演武、学武与打斗的场面、细节都令人拍案叫绝,同时小说从武功所表现出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艺术底蕴,哲理气息令人回味无穷,惊叹不已.
一、金庸小说中武功的哲学美
中国的哲学,从早期的阴阳、五行、道、气等哲学名题,到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陆王心学,以及道教的神仙养生理论、佛家的禅意识,都体现了东方文明的深奥和神秘。受中国哲学精神影响的中国武术文化,具有其神秘色彩,这种神秘色彩在金庸武侠小说的武功的描写中尤为突出。
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不仅是文化艺术美的体现,也是哲学美的体现。哲学是呈现在人的思想领域里最美的奇葩,这种美表现为思维美、思想美、智慧美。这种美是一种人性美、境界美、自由美,它具有化育智慧胚胎、培植幸福心灵、开拓美好人生的奇特功效。
如果说武功的文化艺术美是技进乎艺的体现,武功的哲学美就是艺进乎道的体现。道家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万物皆生于道。既然道道皆通,那么武功之道与文艺之道也是相通的。
金庸笔下的武功描写独特,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不同的武功境界,同时这也是他们的人生境界。由武功而看人生,描写最精彩的是独孤求败的剑之境界。
利剑——弱冠前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独孤求败年轻时用一把所向披靡,吹毛断发的宝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不仅是对剑的描写,同时也是这个时期他的性格写照,这时的独孤求败初出茅庐,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硬打硬拼,勇往直前。
软剑(紫薇软剑)——三十岁前
这时的独孤求败经历了年少的冲动,从过去吸取经验,不再一味的冲锋,他已经懂的掌握剑刚劲的反面——柔软,懂得以温柔谦逊去对刚猛凌厉,以柔克刚。
重剑(玄铁剑)——四十岁前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这时的他已经舍弃了华而不实的俏丽剑法,剑法趋向实用,一招一式,信手拈来,浑然天成,能够举重若轻,达到了反蹼归真的境界。他的人生在经历了成功失败,悲欢离合,大起大落后,开始走向回归。
木剑至无剑——四十岁后
这时的他虽已年老,精力衰退,但剑上的修养更为精深,已经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即以万物为自己的剑,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此时的他已经不需要兵刃,两手空空其实暗含庄子“不役于物”的哲理,即不为外物所奴役,而万物皆在其手中。这个阶段代表老年人的睿zyVYT智,经验广博,修养上见识上的博大精深,是经历了拼搏后回归自然的领悟。
武功修养的渐进正是人格修养的渐进。对武学的修养自然是时间越长,领悟越深,人格修养也是如此。即使是张无忌这样的高手如果没有从小被谢逊逼着背武功诀窍的话,有了九阳真经也未必能学会,尽管他武功高深,武功修养与人格修养也是无法与张三丰相比的,就象张翠山说的,永远也追不上他的师傅,只能步亦步,趋亦趋,望尘莫及,自然是他领悟不如张三丰,且对武学理解少而学多,所以学识高深的张三丰能创造出太极拳,对武学颇有慧根的老顽童能自创出空明拳,而年少的张无忌只能学习别人的东西不能自创,正是年少而学识浅薄的缘故。一个少年即使聪明绝顶,也只能是少年中的佼佼者,而不是江湖中的佼佼者。这种写法正是技进艺,艺进道的轨迹。所以即使是孔子这位圣贤,也是“十又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而非年少得道。
金庸小说中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武功的哲学美,如《笑傲江湖》中风清扬给令狐冲说剑,“活学活用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无招……独孤大侠是绝顶聪明之人,学他的剑法,要旨在一个‘悟’字,决不在死记硬背。等到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的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风清扬的说剑对于食古不化、死板教条的人来说是当头棒喝。人类的一切技能知识都不能死记硬背,拘泥于现成的一招一式,而要理论结合实际,活学活用,高手正是领悟到其中的道理才成为了高手。
金庸的武功力图通过有限的具体的“迹”去寻觅中国哲学精神中无限的抽象的“道”,透露出哲学的人生,远胜于一般武侠小说的武功描写。这样的描写,从武功的渐进中体现人生的渐进,体现人在岁月的变迁中知识的广博,修养的深厚。读者从中不仅看到了了武功的精彩,武学的奥妙,更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二、金庸小说中武功的性格美
人物性格是现实主义目光的聚焦点,描写性格可以看出这个人内心的精神状态和本质。金庸独树旗帜,给人物的武功加以性格的渲染,把书中人物的性格与他所学的武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武侠小说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武功本身并没有性格,但人物却根据自己的性格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了某种武功,这种武功的风格与人物自己的性格相符合,因而,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人物的性格从武功的选择与运用中流露出来。从武功的选择中了解人物的性格,从武功的展现中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是金庸小说的独特之处。
金庸利用武功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他的****作《书剑恩仇录》中便有了。
主人公陈家洛所使的百花错拳,“……这拳法不但无所不包,其妙处尤其在于一个”错“字。每一招均和各派祖传正宗手法似是而非,一出手对方以为定是某招,举手迎敌之际,才知打来的方位手法完全不同,其精微每旨在于“似是而非,出其不意”八字,旁人只道拳脚全打错了,岂知正因为全部打错,对方才防不胜防……”
这一段所说的是百花错拳的精妙所在,虽然它在文中不是最厉害的武功(其后,陈家洛自创的“庖丁解牛掌”才是高深莫测),但是它却与陈家洛及其师傅袁士霄的性格与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百花错拳”,“百花”易敌,“错”字难挡,武功精髓贵在一个“错”。而该武功的拥有者一生也是在做着错误的事情。武功与人生交相辉映,演绎着一个个错误的因果。陈家洛的母亲关明梅是陈正德的妻子,虽然生下了陈家洛,却不爱自己的丈夫,而是苦苦的思恋着陈家洛的义父袁士霄,陈家洛在他的父母亲和他的师傅三个人的三角恋爱中错误的成长,所以说他的出生就是错误的;他虽然是红花会总舵主,但这并不是他自愿的,是形势所逼,所以他的老大哥的身份也是个错误;他与霍青桐一见钟情,看见霍青桐和女扮男装的李沅芷亲密异常,他没有去调查清楚就误解了她;纳木卓伦要留下女儿帮助他,陈家洛却为了难以启齿的私人原因,说好了又变卦,拒绝了霍青桐的加入;在辜负了霍青桐后又辜负了她的妹妹香香公主;认乾隆为兄长,并天真的以为乾隆会改换朝代;盲目信任乾隆皇帝,为了政治目的把自己的伴侣推向火坑。陈家洛终究是个天真的书生,他书生的软弱与天真使他从开始就在迈着错误的步伐,一步步走向错误的深渊。他的一生是个错误的一生。
“百花错拳”实际上是他性格与人生的暗示。
小说中“武功”与“性格”密切结合在书中随处可见。郭靖笃厚鲁钝,所以洪七公教他简实用的“降龙十八掌”,降龙十八掌简单,变化路子少,直来直去,与郭靖的性格相符,所以郭靖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凭借降龙十八掌成为武林中的佼佼者,被人尊称为“北侠”;令狐冲是个不喜约束的浪子,笑傲江湖,无拘无束,不受江湖门规的的束缚,“独孤九剑”无招无式,随意而为,也与他的性格相近;无尘道长性格直率,急性子,所以用“披风剑”;阿凡提机智幽默,所以用铁锅为武器;欧阳锋阴险狡诈,所以善用毒;杨过为爱而流离十六年,尝尽离别的痛苦,对思念有刻骨铭心的体会,因此能够创出威力无比的“黯然****掌”,“黯然****”出自江淹的《别赋》,“黯然****者,唯别而已矣”,这套掌法的核心全在于“黯然****”,只有“衣带渐宽”、“为伊憔悴”,才能发挥出武功的威力,即使是该掌法的创始人杨过由于与分别十六年的小龙女相遇,喜不自禁,而没了思念的痛楚,因此也发挥不出武功的威力,可见,“黯然****掌”只有为思念伤心的情人才能发挥出其威力。
金庸把人物的性格与武功结合起来,写武功也是刻画人物。武功不单是用来克敌,也成了人物的影子,人物的镜子,跟随着人物,并时刻反映着人物的性格、喜怒哀乐,武功成了人物命运的写照。这种独特的侧面描写手法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使人物更加生动逼真,激活了读者的想象力,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作用。
三、金庸小说中武功的文化艺术美
文化艺术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性显现。人们只有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欣赏,才能够感受zyVYT到艺术作品的魅力。金庸独具匠心,把丰富的中国文化艺术融入武功中,使各种文化艺术为武功所用。小说在表现武功的精彩动作的同时也流露出武功浓厚的文化气息。
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与舞蹈
金庸笔下的武打,在很多场合看上去不是武打,而是优美的舞蹈。
武打和舞蹈之间有很亲密的关系,武打是为了克敌伤人,舞蹈则是为了展现美,一旦把武打中的杀气隐去,武打就近似于今天的街舞,芭蕾舞,成为一种外在的艺术表演。
司马迁《史记》里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武打与舞蹈的关系。“庄则入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闭沛公,庄不得击。”杜甫的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并行序》把武打与舞蹈的一体化酣畅淋漓的描绘出来,“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由此可见,武功与舞蹈本是一家,凡具有观赏价值的武打都是舞蹈,金庸笔下的武功恰恰都具有观赏价值,而不是单纯的流血与暴力。
金学大家陈墨说:“暴力是具有其独立的美学意义。这种美学意义主要表现在对暴力形式的描写,武侠中主要是对武功的艺术性创造。在这方面,做的最为突出的是金庸。”金庸本人并不会武功,但他却用笔创造出了许多精彩的武功。众多武功里最具有浪漫气氛的是古墓派的玉女心经。玉女心经远没有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易筋经有威力,然而它却是最浪漫的。它似乎本身就是舞蹈,而不是武功,它是林朝英在孤独寂寞中为自己和王重阳设计的双人舞。林朝英将全真剑法与古墓剑法融合在一起,幻想有一天能与自己心爱的男子一起舞剑。她创造出玉女心经不是为了克敌,而是为了解慰自己的相思之情,所以它的动作象舞蹈,就连名字也美的很。若干年以后,玉女心经被杨过和小龙女这对生死情侣所学会,两人把这套武功的魅力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浪迹天涯”一招,杨过斜剑刺出;小龙女挥剑直劈。
“花前月下”一招,杨过自上而下搏击,模拟冰轮横空、清光铺地的光景;小龙女单剑颤动,如鲜花招展风中,来回挥削。
“清饮小酌”一招,杨过剑柄提起,剑尖下指,有如提壶斟酒;小龙女剑尖上翻,竟是指向自己樱唇,宛似举杯自饮一般。
杨过、小龙女二人使玉女素心剑法大战金轮国师时不是严肃认真,忐忑不安,而是脉脉含情,盈盈娇羞,若即若离,患得患失,黄蓉在旁看见小龙女晕生双颊,腼腆羞涩,杨过时时偷眼相觑,依恋回护。两人虽是在生死决斗,却又流露出男欢女悦,情深爱切的神情。这已经不是暴力与血腥的打斗场面了,而是杨过与小龙女双人舞的表演,两人翩跹起舞,姿态万千,黄蓉这位观众也被他们的舞姿打动,回忆起过去与郭靖恋爱的美好时光。本来充满杀气与紧张气氛的打斗描写在金庸的笔下成了一对恋人含着无限柔情蜜意的优美姿态与默契配合的双人舞。
金庸把武功与舞蹈结合,使书面文字立体化,用富有魅力的动态艺术形象,使人从武功招式的表演中欣赏到肢体动作的高雅,而不是暴力与血腥。
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与书法
书法和武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两支奇葩。书法和武功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由此形成了两门丰富的的理论体系——书学和武学。书法和武功虽然有各自的内涵、规律,但是二者也有着亲密的联系。书法和武功在内外兼修、技道并重,以及动作、力感、美感等多方面的共同点,为书法武功的创造提供了可能性。书法武功在金庸小说里是次要的,只有少数小说的少数章节中提到,但是它是典型的,更是精彩的。
古往今来书法中书写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人们往往注重书写的结果——作品,重视成形后的文字的美丽,而忽略了书写过程中的挥洒的乐趣。陈振濂教授认为在书法作品形象美之外,行为本身也能展示美,挥洒过程中的“书写之美”——行为——不再只是一种手段。“书写之美的形成,使书法从工匠制作更多地靠近文人士大夫的挥洒,开启了书法史上由文字走向艺术、由空间走向时间、由视觉形成(结果)走向行为的顺序推移向无限可能性”。金庸将武功与书法结合在一起,使人物在打斗的同时将书写过程中的动作美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书法是以横竖点撇捺钩提等基本点画,按照字体结构组合成字,再按章法要求组合成篇;武功则是由踢打摔跌击劈刺等基本动作,按照技击要求组成招数,再按运动规律联成套路。金庸将书法中的基本点画以武功的招数动作表现了出来,并且用草书、隶书、篆书的不同书写动作来表现不同武功的招数和风格。描写最典型的当数《神雕侠侣》中朱子柳大战蒙古王子霍都那一段。
金庸原著中对郭靖的早,中,晚期的造型是怎么描述的?
希望各位知道的朋友,把最只要的句子挑出来。中期:迟顿却善于听从明人智言,品行刚正,热爱祖国,是个热血青年;
晚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肯定是最准确的
首先是晚期才最终显示了他的一切
评金庸戏中人郭靖
人物形象在武侠小说中,自称为侠客与互相吹捧为侠客者,多如过江之鲫,但能真正担当起侠客之名的,则寥寥可数,而真正可担当起为国为民顶天立地的大侠者,放眼整个武林,也只有郭靖一人而已。
什么是侠?金庸在《神雕侠侣》借柯镇恶之口,向杨过阐述了侠的含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郭靖本人,则确实是遵照他的人生理想,用尽的一生的力量,来行使他心目中的侠道——真正的侠之道。当我们在武侠世界与现实人生中看了那么多满口仁义道德侠义为先却满肚子男盗女娼自私自利的伪君子时,难道不应该钦佩郭靖的赤子之心吗?当我们看到那么多明明心地善良明明武功盖世完全有能力抵御外敌保家卫国锄强扶弱最终却选择隐居林泉的侠客,难道更不应该钦佩最终在襄阳城战中带着全家以身殉国的郭靖吗?黄日华版郭靖 童年时代的郭靖,便显示了他非同寻常的侠气,当时他在蒙古,一位普通人家的孩子,面对术赤的皮鞭与恐吓,他舍命相救神箭手哲别,这种事情莫说是小孩子,就是武功高强的大男人,也不一定敢做的,而郭靖做到了,可知他在小小的年纪,便已是不畏强权之人。
之后他又在豹口之中,舍命救出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女儿华筝,如果没有与生俱来的赤子之心与善良勇敢,谁敢在豹口中救人?在那一刻,郭靖没有想到自己已是处于极度危险之中,而是只想别人安危,为了别人,他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
就连他的武功基础,也是因为他不畏艰险得来的:江南七怪会找到他,是因为他与桑昆打架;他会练就全真教纯正内功,也是因为他敢去爬百丈高崖(这不是一个普通男孩子能做到的事情。)
少年时代,当汗血宝马在草原中乱蹦乱跳不可一世时,一大堆观望者,只有郭靖一人敢去征服它——这就是郭靖,一个真正的男儿!汗血宝马的出现是个机遇,草原中那么多人,无人敢去招惹它,而郭靖敢,就因为他非常勇敢。
当铁木真受着重重包围之时,也是郭靖拼命相救,方才化险为夷——当时铁木真是郭靖心目的恩人与英雄,他自然而然尊重他。
十八岁时,他为救两只小雕,一箭双雕,引起轰动,射雕英雄之名由此而来。
面对一位如此纯朴如此勇敢的真正男儿,看人奇准的铁木真,不将自己的爱女许配给郭靖,难道许配给别人不成?搜趣网
能成大事业者,必有其过人之处,童年时代少年时代的郭靖,虽然尚算懵懵懂懂,但仍以他的纯朴顽强善良勇敢真诚而获得大家的尊重,为他以后成为一代名侠奠定了基础。
有人说,郭靖很幸运,像他这种资质鲁钝之人,会有此成就,全是由于他命好。事实是这样子吗?
大家想想吧,为什么精灵古怪、聪明绝顶、美若天仙的黄蓉,不会爱上别的风流倜傥武功绝顶的男人,反而爱上了被瑛姑称为“蠢笨如猪”的郭靖?想当年郭黄二人初遇,黄蓉假扮成为乞丐,没人理会她,而郭靖却视她如亲人,甚至当黄蓉无意说要他的汗血宝马时,郭靖也一口答应。这是汗血宝马呵!汉武帝可是为了它而去侵略西域,从而牺牲成千上万条生命的才能得到的宝马。而郭靖没有半点犹豫,就将它送给一位萍水相逢的小乞丐。当别人为了宝物而斗得你死我活之时,郭靖却大方地将自己最喜欢的宝物送给别人,问世上,又有几人可以做得到?黄蓉怎能不受感动?谁能不受感动?
为什么洪七公肯教他“降龙十八掌”?如果不是洪七公看出郭靖是位罕见的有着赤子之心的侠道中人,难道像他这类嫉恶如仇之人,仅仅会为了黄蓉的几个好菜,而将自己的绝学传授于人?——后来不也证明这点吗?郭黄两人被杨康诬陷杀死洪七公,丐帮弟子欲将他们杀死,在自己的生死关头,郭靖犹不想杀害丐帮弟子的性命。
为什么郭靖能学会周伯通的空明拳并在周伯通的善意谎言中熟背《九阴真经》?如果不是因为他不顾自己性命,替被毒蛇咬中的周伯通吸出毒血,他能与周结为兄弟并获得绝学吗?如果不是因为有一颗没有杂念的赤子之心,又怎能在极短时间学会周的“双手互搏”,空明拳?
我们可以说,每次机遇都是郭靖自己争取来的,跟旁人无关,他先向别人付出了真诚付出了一切,才得到别人认同。他的“金刀驸马”之名是由他自己用命拼来的,他的爱情与绝世武功也是他自己争取来的——当然他是无意的,唯其无意,来显出他性格的浑然天成,淳朴真诚。我想,在当今世上,恐怕无人可以做到像郭靖那样勇敢、无私、大方、正直,他只能出现在武侠世界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郭靖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郭靖的一生,除了获得美满爱情与绝世武功之外,他还做了两件最重要的事情:反金、抗元。
郭靖会反金不足为奇,因为他本为宋朝子弟,金朝六王爷完颜洪烈又是他的杀父仇人,国仇家恨,一齐迸发,自然而然他成为金朝的敌人。
但由简单的家仇引发到对社稷百姓的关心,真正他引发到人生质的飞跃的事情,当为他在铁掌峰读了岳飞的《满江红》,岳飞对郭靖的影响无疑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他一生都是以岳飞为榜样,因为岳飞,少年时代的郭靖种下了颗深沉的爱国爱民之心。
这也为他后来抗元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郭靖反金理所当然,但抗元,则需要挣扎。毕竟,他在蒙古长大,成吉思汗对他有长者之恩,拖雷对他有兄弟之义,这对于重情重义的郭靖,不能不说有很大的影响——身负杀父之仇的郭靖和杨康都长在当时的“异国”,也都深受“异国”之恩,但后来选择绝不相同,就是因为两人的人生观不同。
郭靖后来成为真正的大侠,真正的英雄,一个人成为英雄,必然要经历非常痛苦的挣扎。就是纯朴如郭靖,也不例外。
少年时代的郭靖,曾助成吉思汗不少,成吉思汗东征花剌子模国时,郭靖是主帅,当时他还是一名只知报恩的纯朴少年,浑然不知他已成为侵略者的帮凶,所以一旦城破,当他无力阻止成吉思汗屠城,当他看到无数生命死于蒙古兵的刀下时,内心所受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从那个时候,他就明白了侵略者的可怕,有了要与侵略者对抗的决心。
之后,少年郭靖曾有一度陷入了精神的危机,他终于学会了思考,一位懵懂无知的纯朴少年学会思考,证明他已开始走向成熟。
但促使郭靖真正走向反对成吉思汗的道路,除了他目睹屠城之惨之外,还因为他母亲李萍的死。
成吉思汗给郭靖锦囊,要郭靖侵略自己的祖国——南宋,并给部下发秘令,郭靖若从,封王封爵;若不从,杀无赦。李萍挑开锦囊,得知真相,母子欲出逃时,成吉思汗却先从华筝那里得知真相,抓住李萍来威胁郭靖就范,为了儿子能抗心无旁骛抗元,李萍选择自杀。在死前对郭靖说不可像杨康那样,沦为罪人。
李萍是伟大的,由此可知,英雄儿子也是英雄母亲培养出来的!
自此,郭靖与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帝国决绝。以岳飞为榜样,成为一名最坚决的抗元者。
郭靖会抗元,不仅仅是为了母亲,更不是为了扶持南宋这个腐败的小朝廷,而是为了社稷百姓,他曾经亲眼目睹过元军屠城的残暴,他不忍心南宋土地陷入元军的铁蹄之中,更不忍心南宋百姓在残暴不仁的元军中,过着亡国奴的悲惨生活,所以他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来实践他一生的理想。
郭靖思想之伟大,绝非普通侠客所能比。
什么是侠,这才是侠,真正的侠!
侠之大者是什么,是保家卫国,抵御侵略。
由此可知,郭靖实际上就是武侠世界中的民族英雄,他是金庸小说中唯一写出一生的人,《射雕英雄传》是少年时代的郭靖,《神雕侠侣》为中年郭靖,而到了《倚天屠龙记》,通过百年后人之口,我们知道郭靖一家,除了郭襄之外,其余人在襄阳城破之日,都以身殉国——所以说在金大侠小说中,真正自杀者不止乔峰,还有郭靖,他们都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而死的,浩然正气,直贯长虹,他们才是武侠世界中真正的英雄。当然论起侠气而言,乔峰则比不上郭靖。郭靖的浑然天成的侠道思想,乔峰不如。
这就是郭靖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也是大侠的一生!
侠之大者,当为郭靖! 侠,指的是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江湖人士。他们没有官位,却心系百姓苍生,不求高官厚禄,只求问心无愧。郭靖之所以成为人皆称道的大侠,就是因为他在国家和民族利益面前果敢放弃个人恩怨,能牺牲小我,成就他人。对郭靖的刻画在射雕中还只是画龙,而神雕中的描写可谓点睛。他不但带领自己的全家守城卫国,还联合自己的朋友一同舍身忘死;他不但统筹全局,而且身先士卒;他不但对国家尽忠尽责,而且从不贪功霸位。他友情有意,对人一片真诚。对自己发小兄弟,他也能在民族大义和儿女情长间做到平衡。这样一位十全十美的大侠形象被金庸先生刻画的淋漓尽致。他太完美了,也太平凡了。所以这种理想的侠义之士也只能存在与书本之中。
郭靖的人物评价
刘鹏:总之,郭靖对爱情比较专一,虽然愚笨,但比较勤奋,他忠厚老实,言出必践,重义气,有骨气,做事光明正大,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个不择不扣的大英雄。他是中国男性形象的典型代表,是男人们学习的榜样。郭靖形象的成功塑造,使得《射雕英雄传》充满光彩,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
仲浩群:天下为怀,苍生为念是侠的最高理想,在民族冲突极其尖锐时,郭靖把人民的苦难放在第一位,/他的仁心义胆是以天下百姓的生死存亡与民族国家的安危祸福为念,从而大义凛然,大气磅礴。而且这一位大英雄令人钦佩之处不仅在于他战胜了自己天生资质愚钝,以博大胸怀与坚强意志练成了绝世的武功,而且在于他超越了一己的私家恩怨,成为了一个奋不顾身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大英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精神的支撑,就会失去动力,根本谈不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不仅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也体现在像金庸武侠小说人物郭靖这样的侠义英雄身上 。
刘帅池:如果说金庸对哪个人物着墨最多,描绘最完善,时间跨度最长,恐怕非郭靖莫属。在郭靖的身上,金庸体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侠客成长的历程,生于豪迈,长于动荡,成于家国。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初次塑造的郭靖是一个忠厚而又豪迈的性情中人,他吻合了大部分读者对于初入江湖的毛头小子在侠客进程中的经历与选择的大部分幻想——坚强,正直,国仇家恨,忠孝节义。无论是对于事业还是对于自身,他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他是儒侠的典范,会犯错,会困扰,会不知所措,甚至会被蒙蔽,但却始终有所坚持,始终一往无前相对于早期的郭靖,早期的辛弃疾则相对更加成熟稳重得多,可能正像他自己在诗作中说过的”壮岁旌旗拥万夫,锦儋突骑渡江初,少年壮志,忠义双全。以弱冠之年召失地义士,可谓侠气; 以数十轻骑犯万人中军,可谓豪勇; 帅万余之众南渡回返,可谓卓异这样一位儒侠的典范,长成于那样一个动荡的时空再回首,都是人到中年,都是适逢乱世,小说给了英雄一个永恒的归宿,现实却没有给义士一个满意的结局。《神雕侠侣》中的郭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侠客的典范长成后的情怀与肝胆。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正是对这种侠客形象的最好诠释。在前面论证过的宗师级侠客的传承之下,这是一个更近于庙堂,更执着于天下的侠客典型 。
赵斌:一个人一生要做出多样选择,一个道德完人更是如此。郭靖在成长为一个传统伦理道德的完美范型的过程中,内心的纠结也是很多的。但喝着传统民间伦理的乳汁长大的郭靖,虽然愚笨,却能够始终固守着传统伦理道德原则,致使金庸先生对郭靖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获得很大成功 。
祝一勇:郭靖从头到尾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愚“,但内涵却逐渐发生变化。在性格方面由表面的有些呆、傻、蠢、木讷、不善机变逐渐演变到以不变应万变,实则是以”仁“为核心的质朴厚道,以致人见人爱,许多武学大师都愿意教他武功,这是他习武的内在基础和优势。在武学方面,由表面上的记忆差,反应慢,接受愚钝,学不会精巧招式,逐渐转变到择其能学而学,用心专一而不贪多,持之以恒而能循序渐进,以勤为径而终能从渐悟到顿悟的大智若愚的武学境界 。
倪匡:郭靖是金庸小说中最出名的人物,这个四岁才会说话的蠢小子,浓眉大眼,就凭他的傻劲,不但练成了一身卓绝的武功,而且还和古灵精怪至于极点的黄蓉,一见钟情,金庸刻意安排,简直已到了极点。郭靖的一生,是毫无缺点的,极度完美。他对父母孝,对国家忠,对爱情贞,对朋友义,对子女爱,连杨康这样的坏蛋死了,他也耿耿于怀,将杨康的儿子,赐名“过”,字“改之”,希望杨过和他一样。郭靖是大侠,不但在江湖上称侠,而且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万民称颂。郭靖对敌时,虽死不屈,一生之中,未曾玩过半zyVYT点花样,说过半句假话,行过半点诡诈。郭靖不但维护江湖法统,而且也维护社会法统。杨过和小龙女要结为夫妻时,郭靖就差一点动手,要将杨、龙两人打死,因为杨、龙两人的行为,触犯了他的完美。郭靖是一个完人,但是太完美了,变成了一搜趣网个伪人。因为世上不可能有这样的一个完人,那是金庸塑造出来的一个伪人 。
金庸小说中为什么总是描述郭靖笨
郭靖话不多,有时显得有些木讷,书里也不乏江南七怪骂郭靖笨的描写,似乎真给人一种笨笨的感觉。
这种印象积累深了,弄得翻拍射雕的时候,一些男演员甚至把郭靖演得像个傻子。
其实想知道郭靖的智商到底在什么水平,和射雕三部曲的另外两名主角杨过、张无忌一比就知道了。
郭靖第一次真正接触比较高深的武学,是降龙十八掌。
他学了多久呢?仅仅一年多,已经可以临阵对敌唬住欧阳克 ,还能根据理论知识自创最后三掌。
一灯给黄蓉治伤的时候,他在旁观瞧就学了几成一阳指(新修版去掉此情节),观天象就能领悟天罡北斗阵的诀窍并把其中巧妙之处融入自己武功。
短短时间内完全掌握空明拳、左右互搏、九阴真经这种上乘武学。
更是仅仅用了五年,就把自己的内力修炼到接近五绝的水平,直逼裘千仞。
而这个时候的郭靖,刚刚二十岁。
他真正全心练功的时间,无非也就在洪七公身旁的两个月,明霞岛上的一段时间,外加桃花岛上与周伯通呆的半个月而已。
其余时间都在赶路、受伤并养伤、行军打仗,当然还要和蓉儿谈恋爱。
这才是真正的学霸。
再看杨过,一直被人夸聪明,学的武功也五花八门,比郭靖多得多。
潜心练武的时间都是年为计算单位的,但也是熬到了三十岁,才创出黯然销魂掌达到五绝水准。
张无忌号称奇遇最多的主角,也是在昆仑仙谷里心无旁骛的练了五年的九阳神功,出来才有了行走江湖的资本。
而且金庸还专门帮他安排了说不得的乾坤一气袋,这才冲破玄关才得以大成。
更重要的,郭靖还兼弓马娴熟,更有万人敌之术,你想想明教如果在郭靖手下,五行旗又能发挥出什么样的实力?还有朱元璋什么事!
虽说没有小张那么多奇遇,但郭靖喝蛇血桃花岛结拜也受益匪浅,二十岁能接近五绝水准,金庸更是没舍得让他在任何一次正面对敌时吃过亏。
所以说,越是刻意通过侧面描写、书中人物之口去说郭靖笨啊木讷啊傻小子啊。
就像我们总说自己孩子不如别人家的聪明一样,这只不过是金庸掩盖自己对郭靖爱得深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