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描写秋景作用(沁园春 长沙描写的秋景具有怎样的特色)

沁园春长沙上阙的秋景图有何作用?动静结合,由近及远的写出了生机盎然、辽远的秋景,与前人认为的悲秋完全不同。沁园春长沙上阙的秋景图有何作用?色彩绚......

沁园春 长沙描写秋景作用(沁园春 长沙描写的秋景具有怎样的特色)

沁园春长沙上阙的秋景图有何作用?

动静结合,由近及远的写出了生机盎然、辽远的秋景,与前人认为的悲秋完全不同。

沁园春长沙上阙的秋景图有何作用?

色彩绚丽,生机蓬勃的湘江寒秋图,一扫古人悲秋之气

沁园春 长沙描写的秋景具有怎样的特色?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借助壮丽的秋景来表达他远大的抱负,寄予他奋发的革命情怀,抒发他 昂扬的斗争精神,是情和景巧妙结合的完美体现。
首先,表现在景物的选择上,选择的都是一些博大的对象:如山,耸拔、浑厚、雄豪,但毛泽东笔下的秋不是渐趋衰微,全无肃杀之气,在这篇诗文中,充溢的是对秋的礼赞,对秋的热爱。
我们知道,秋天是草木变衰的季节,秋风过处,总有落叶飘落,霜气袭来,常多萧瑟之响,秋之本意也似
欲“萧条众芳”,寂寥山川,因此,一般人易动伤怀,而秋也就几乎成了历代诗人所独钟的题材和百千次歌咏
的主题。“悲哉,秋之为气也!”在古代文人的笔下,秋景总笼罩着一层悲切苍凉肃杀的气氛。自从宋玉首兴
悲秋之叹,历代文人接声递响,落叶惊秋,常令他们叹世伤神,心情总是那样沉甸甸的,事羁难释。伟大诗人
屈原的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透出了“目眇眇兮愁予”的凄凉与失望,“乘
鄂渚而反顾兮,唉秋冬之绪风”(《涉江》),道出了去国远游的悲苦与孤独。汉武《秋风辞》起句便是“秋
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继而“箫鼓”、“棹歌”齐为“哀情多”而发,终至以“少壮几时兮奈
老何”作结。曹丕那首著名的《燕歌行》中,一开头同样是“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以至“不
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这种悲秋之作,历朝历代便缕而不绝,就连近代革命诗人那位鉴湖女侠秋
瑾也还是发出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深深的叹惋。秋天落在诗人的纸面上,是一颗颗凄搜趣网凉的泪滴。“自古逢
秋悲寂寥”,刘禹锡概括得太恰当了。
词起句便是“独立寒秋”,这“寒秋”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说它写实,是因为时令已到了秋天,人们已
经觉察到秋的寒意;说它是虚写,一是因为词里所写的山、林、江、船、鱼、鹰等自然景物,本是孤立的,不
一定全是同时同地所见之物;同时,毛泽东对秋景的体验,也不一定是一时一地的体验,而应当说是他将多地
所见之物及多时所得之体验,凭藉艺术构思而交融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其实,立在橘子洲头,清晰可见的是橘
子洲头对面的红土岗,而岳麓山的树叶,却并非历历在目之景物。据史料记载,毛泽东是1925年9月间下广州的,9月里,在湘江两岸虽然不能绝对断言一片红叶也没有,但肯定还不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时候。有人说,“层林尽染”本作“层岩尽染”,或许原先写的就是位于湘江东南面的红土山色吧?按常规说,应写到橘树,因为橘子洲本是由多产美橘而得名的。但为什么不直接写橘树而非写岳麓山的红叶不可呢?显然是出于服从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需要的缘故。二“寒秋”其实也暗喻了毛泽东同志当时所面对的困境:为了反帝反封,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由于毛泽东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出色表现,他一方面在中共中央局担任秘书和组织部长职务,另一方面又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文书科代理主任和组织秘书,工作的紧张繁忙可想而知,但更使他心力交瘁的是党内和国民党右派对他的排挤。国民党右派对他整顿国民党上海党部怀恨在心,用尽办法,把他赶走;毛泽东主张利用合法斗争掩护和配合非法斗争,要求让工人集体加入国民党,使他和张国焘等人产生了误会,他对农民运动的重视和投入又引起陈独秀等人的不满,他的繁忙紧张的工作又被李立三等人嘲笑,认为他过分热衷于国民党的工作,简直成了胡汉民的秘书。因此,在1925年1月的党的四大上,他被排挤出了中央委员会。回到湖南,他组织的农民运动又被军阀赵恒惕认为威胁到赵的统治,因此通令缉捕他。面对着如此“寒www.souquanme.com秋”,他秘密来到长沙,只能一个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杜甫《遣怀》中说:“乱离朋友尽……独在天一隅”,毛泽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面对着接连不断的挫折、打击,毛泽东眼中的秋是怎样的呢?他是不是“以物喜”、“以己悲“呢?要知道,对自然美的欣赏,是多姿多彩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会有不同的心境。由于心境反映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它也会投射到审美对象之中,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在毛泽东笔下看到的秋天却是溢彩流光,鲜丽夺目,充满生机与活力。
故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大物也。”故《论语》云:“仁者乐山”,仁者乐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生生不息,更能表现毛泽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镇定,视艰难如无物的豪情。如水,出高山,过平野,入湖海,因地势不得其平而有所冲动,仿佛有所追求的奋斗历程。故《论语》曰:“智者乐水”,智行乐运其才智以治世,如水流而不知已。其次,从物的数量看,山是“万山”,林是“层林”,江是“漫江”,舸是“百舸”,天是“长空”,物是“万类”,巨大的数字构成博大的景象,令人“视通万里”,“念天地之悠悠”。再次,从取景的角度看,采用多方观照、广角摄影的手法,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秋光。“万山”是远景,“漫江”是近景,“鹰击”写上景,“鱼翔”写下景。远近上下,浏览无遗,爱秋之心,何等热切。再其次,从景物的颜色看,画面色调可人,层林呈立体感展现,枫林的红色深浅不同;江水深浅不同,或碧绿或清澄;黑色的苍鹰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银白色的游鱼闪现于暗黄色的河床之上。真是色彩斑斓,赏心悦目。万山“红遍”,更能引起人们对于火、对于光、对于热以及对于生命的联想,没有火便没有文明,没有光便没有色彩,没有热便没有生命。同时,山“红遍”,江“碧透”,不禁让人联想起“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搜趣网如蓝”的景象,虽然节令不同,但都艳丽而美好。最后,在景物的状态上,取动而不取静。写鹰,则是搏击长空,充满了力量、速度、尊严;写鱼,则是漫游浅底,表现的是灵巧和自由;写船,则是竞相疾驶;写水,则是滔滔北去;写层林,“染”字也表现了那着色的过程,万物都在竞争,无一处于静止(而运动正是生命的体现)。都用各自的方式在广阔的大自然里、茫茫宇宙中展示自己的存在,这是何等生机,何等自由!
《沁园春长沙》中的景是这样,抒发的又是怎样的情呢?词中没有直抒胸臆,而是于景寓情。刘熙载《艺概诗概》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www.souquanme.com雅人//www.souquanme.com深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曰冬去春来耳,有何意味?”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清吴乔《围炉诗话》说;“诗以道性情,无所谓景也。”“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在主体之外,作为客体即为景;景在内,移入主体之心,即化为情,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情景一合,自然妙悟。试想,秋天的景色多矣,诗人为何选取这些,而不选取其余?当然是有情有意于此。枫叶如丹,红于二月之花,染透了山林,烧红了岳麓诸峰,如火一般热烈,显示出生命的辉煌,代表着不惧严霜的大无畏精神,实在可敬可赞。热爱生活、性格豪放,胸怀开阔,以改造中国、振兴神州为己任,在艰难险阻面前具有“胜似闲庭信步”的气概和“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斗争精神的诗人,与此气味相投,自然一见钟情,找到了知音。于是借此景色,宣泄情怀。所以,词中的景语,皆已情化,是情景融合的产物。写景后结以“万类霜天竞自由”,即将诗人的主观意图点破,“竞自由”是物象之魂,是自然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是情与景的聚焦点,是词的灵光闪现之处。诗人赞赏自然界万物的自由,既是对人民群众得不到自由的黑暗社会的抨击,表示诗人决心为人民群众获取自由而斗争,又宣告了诗人对待自己遭遇的态度,表现了诗人愈挫愈奋、毫不气馁、决不妥协的精神。诗人的情怀,全从景语中渗出,景与情“妙合无垠”。如此抒情,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于秋景的描写不能采用割裂、比附、物物喻意、物物象征的分析法来理解,诸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工农运动的熊熊烈火,把祖国大地映照得红彤彤。“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社会上各阶级都在登台表演,为本阶级夺权谋利。或者这样:“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象征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百舸争流”——象征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突飞猛进;“鹰击长空”——象征军阀肆意横行;“鱼翔浅底”——象征劳动人民被压在最底层。如此等等。而应当把它作为完整的典型的艺术画面去理解和分析,它是诗人通过艺术构思进行艺术概括的结果。“诗言志”,任何一位诗人,总是力图选取现实世界中最富有特征、最能表达自己创作意图的事物,自然而贴切地概括到自己所创造的艺术品里去。秋景图是富于地域特色的景物及富于特定时代特征的社会斗争生活,同主体思想感情及艺术想象,共同化合起来构成的整体艺术境界。
“诗而有境有情,则自有人在其中”(吴乔《围炉诗话》)。因此,作者境界不同,作品就有不同的风格,所谓“风格就是人”,“诗品出于人品”。毛泽东这首词雄奇奔放、慷慨激昂、豪迈爽朗、大开大阖、一气呵成,如奔雷掣电,吐月吞星,充满了一个青年政治家气吞八荒心怀四海的革命豪情。词作的情志不是空泛的议论,而是通过作者记时、写景、造境、遥忆与引问等因子,构成了一种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总体意境美,给人们以心旷神怡的艺术感染。它让我们领略到青春的呼唤,生命价值的归向,尤其是拳拳于心的革命追求;它所刻画出的那幅惊世骇俗的壮丽的秋景图,一反古人对秋的悲叹情调,直可令千古词人共折腰。

《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描写的秋景有何特别

与以往的古诗句相比
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
看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
仰视:鹰击长空(动)
俯瞰:鱼翔浅底(动)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在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心摇其精。而沉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节选自欧阳修《秋声赋》)
古来文人骚客描写秋景,总有“悲秋”情绪,欧阳修便属此类。在《秋声赋》中,以秋声为发端,描绘暮秋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抒写作者对于因人事忧劳,形神日渐衰老的悲感,流露出清静无为的老庄思想。而词人却通过绚烂而充满生机秋景的描写,流露出开朗昂扬、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倾注了词人对战争过的故土和祖国山河的挚爱。
即:秋天,万物凋零的季节。纤弱的文人往往表现出“伤秋”“悲秋”的意绪。“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也。而词人毛泽东在此却一洗古代“伤秋”之士的那种哀伤叹息的悲酸之态,以生动的描写把读者带进一个新的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