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百万师描写的是什么之战(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 已挫英雄百万师 ”的翻译)

三国赤壁之战的真相是什么?曹操是怎样解释的?三国赤壁之战真相:曹操1句话说出真实原因,和周瑜关系不大赤壁之战在三国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

英雄百万师描写的是什么之战(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 已挫英雄百万师 ”的翻译)

三国赤壁之战的真相是什么?曹操是怎样解释的?

三国赤壁之战真相:曹操1句话说出真实原因,和周瑜关系不大

赤壁之战在三国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说是赤壁之战成就了周郎,也有人说是周郎成就了赤壁之战。总之,周瑜因赤壁而一战成名。

唐代诗人胡曾,曾经就三国时著名的赤壁之战,作了一首诗歌,诗曰: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说赤壁之战中,曹操号称百万雄师,但却被周瑜击败,以此称赞周瑜过人的胆识和谋略,表达了对英雄的认可和向往。

苏东坡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忍不住夸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见在很多古代文人的眼中,认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但实际上,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被严重夸大了,曹操的百万雄师更是无稽之谈。

决定赤壁之战胜负的关键因素

只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认为,赤壁之战是诸葛亮的功劳。稍微看点《三国志》的人则是认为,赤壁之战,周瑜功不可没。实际上,赤壁之战,2人都参与了。周瑜是孙权方的统帅,诸葛亮是刘备方的军师,但胜负和2人关系都不大。

决定赤壁之战胜负的关键因素,是瘟疫。

《三国志·吴主传》中,赤壁之战是这样赢的: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这里说到,周瑜、刘备和曹操遭遇,赢了一个回合。战场本身就变化莫测,有赢有输,这属于正常现象。然而曹操接下来的做法是什么呢?自己把船烧了,断了南征的念想,为何呢?

士兵大多感染了瘟疫,死了一大半,这船也不能要了。

从这里看出,拯救孙刘的是瘟疫。考虑到周瑜赤壁之战后不久就去世,极有可能也是感染了这场瘟疫。只是可惜了如花似玉的小乔。

曹操也曾经评价赤壁一战,认为赤壁之败,绝非周瑜的功劳,而是疾病所致,自己烧了船跑了,让周瑜得了个虚名。

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这段话,和《三国志·吴主传》相互印证,可信度很高。

而《三国志·周瑜传》中,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却和《三国志·吴主传》有所差别。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看得出来,《周瑜传》前半段记载,和《吴主传》前面类似,不同的是,《吴主传》是曹操自己烧了船跑路了,而《周瑜传》则是详细的记载了周瑜采纳黄盖计谋,烧了曹操的战船,曹操被迫撤退。

那到底是曹操和《吴主传》在集体撒谎,还是《周瑜传》在吹牛呢?

《三国志》中的“吹牛”现象

仔细研究《三国志》,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三方传记中,对同一场战争人数的描写各不相同。

第一种:吹嘘别人,抬高自己。

公元244年,曹爽伐蜀。据《三国志王平传》记载,曹爽“步骑十馀万”,但《三国志曹爽传》中记载是“发卒六七万人”。

看得出来,这里蜀国是刻意夸大了,吹嘘敌人有多强大。如果自己打退了敌军,是自己厉害,如果打不过,不是自己无能,实在是对方太强大。

当然,也有可能他们压根就不清楚,对手到底有多少人马,纯属猜测。

第二种:吹嘘自己,吓唬对手。

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曾写书给孙权,吹嘘自己有八十万水军,加上步兵差不多也一百万了。

江表传载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向震失色。

但实际上,他并没有这么多士兵,而是只有二十多万,周瑜曾经给孙权做过分析:曹操击败袁绍后,得青州兵,总兵力也就十五万左右,拿下荆州后得了刘表兵七八万,加起来也就20来万。孙权这才放心和曹操开战。

周瑜问孙权要5万精兵,孙权东拼西凑,才凑了3万,实际上可能只给了两万。

看得出来,当时别说百万大军了,凑10万都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儿。可是,赤壁之战后不久,孙权却在合肥之战时,声称自己是10万大军。这个所谓是10万大军,大概率是有水分的,所以网上流传出“孙十万”这样的梗。

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凉州三县投降。曹魏震动,朝中大臣很多建议魏明帝曹叡派大军征讨。但当时任中书令的孙资则认为,动用“十五六万人”进攻蜀汉,“天下骚动,费力广大”,力劝魏明帝以固守为主。孙资是魏明帝身边的红人,说话非常有分量,魏明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所以说,在整个三国时期,想凑够十万兵马都是非常困难的,那些动不动号称几十万大军,真的只是号称而已,实际数据可能相差很大。

孟子有句话说的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史书是我们了解历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里面却也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经常被后世一些学者所诟病,认为他治史不严谨。但陈寿作为一名蜀国的史官,投降晋国后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并不能完全怪他,而关于吴国的历史,陈寿可能也是直接“抄”来的,难免在校对上出现问题。

正史虽然不是百分百准备,但起码还是比一些影视剧、小说靠谱多了!我们想要了解历史的真相,依然要去正史中抽丝剥茧,寻找答案。

各位看官,说到这里,结论已经呼之欲出,即曹操没有撒谎,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而是捡到了漏,成就了他的万世功名;而《周瑜传》,则是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周瑜的功绩。

讽刺的是,瘟疫成就了周瑜,却也害死了周瑜。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的翻译

烈火借着东风一路向西焚烧着曹操的旗帜,这是周郎为了吴国的建立而进行的一次龙争虎斗。两军交战时他不用动用兵戈,就挫败了曹操的百万雄师

赤壁之战简介

帮忙,300字左右的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 208 年 7 月(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
操率领百万水陆大军,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大都
督)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
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 战事。 以少胜多: 曹军:23 万人(号称百万人) 孙刘:5 万人.

1 火攻——火烧赤壁(周瑜指挥)

2.草船借箭——资源失去(诸葛周瑜共同策划) 3.舰船连体——退却困难(周瑜)
4.北方士兵——不习惯南方气候(瘟疫) (周瑜战略分析)

5.内外夹击——黄盖假降(周瑜策划)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
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 了基础。

赤壁之战的好词好句

赤壁之战里的好词佳句
      1.赤壁之战中的好词好句各20个,急      1、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古:恳切慰问今:热情周到 2、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古:中原地区今:中国大陆及台港澳 3、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古:态势形成今:形成、造成 4、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古:土地方圆今:地方、地区 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丈夫的配偶 6、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古:万一今:偶尔遇见 7、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侍之古:面北朝拜今:北面 8、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古:他实际上今:表话题转换 9、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古:不超过今:表转折关系 10、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古:刚刚一今:表年级或日期 11中国:中原地区,当时曹操占据的地方,跟现代汉语里称我们的国家为“中国”意思不同。      12北面而事之:北面,面朝北,跟现在表示方位的“北面”意思不同。 13殷勤:恳切的情意,跟现代汉语里表示热情而周到的意思不同。      14鼎足之)形成(矣):局面形成。形,形势,局面;成,形成。      “形成”的今义是: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或此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古今意义不同。      15各顾妻子:都只顾妻子和儿女。“妻子”是两个单音词,跟现在指男人的配偶的意思不同。2.赤壁之战 好句      咏赤壁      (唐 李白)      魏吴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赤壁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赤壁      (唐 胡曾)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赤壁怀古      (唐 王周)      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赤壁      (宋 岳珂)      周郎二十四年少,盖世功名随一燎。      亲提三万走曹瞒,不以敌勍恨兵少。      豫州失匕已胆折,一日目明惊二妙。      最怜黄盖不知名,吏士相从倚营啸。      阿奴火攻本无策,破竹自繇人不料。      贪降纳侮理固宜,泥淖华容几尽剿。      西来行师有绝地,毋乃重诒千古笑。      镞湛纵是差可认,鼎峙讵关谋所召。      二乔春锁何足言,从此天光遂分耀。      我闻汉贼久染指,奋毒摇牙噬江表。      八荒囊括岂复遗,一蹙吴宫已为沼。      当时乘胜下部骑,考地当居楚南徼。      蒙冲逆斗须上流,揖寇那容越津要。      武昌霸基跬步耳,肯使国畿纷戟旐。      坡仙访古特寓意,横槊雄姿谁与吊。      故将异地眩疑辞,政恐因讹启讥诮。      沧浪六月卷晴雪,历历江山人物眇。      崩空乱石今几存,仿佛栖巢尚惊鸟。      夜深刁斗声四发,星斗满空群籁悄。      便须唤起紫绮裘,孤鹤南天楚江晓。      赤壁石刻      (明 朱桢)      赤壁之山上摩空,三江之波浩无穷。      峭壁穷峙江流东,当年鏖战乘天风。      百万北走无曹公,鼎立已成烟焰中。      大书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郎功。      我今送客放舟去,江山如旧还英雄。3.《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里面的好词佳句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南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4.读书笔记好词好句加赏析赤壁之战      张妙然《三国演义》 读书报告 、读书笔记 、读书心得 、读后感、好词、好句摘抄。      好词:亲密无间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荣辱与共 同甘共苦 关怀备至 盛情款待 促膝谈心 情深似海 拔刀相助 海誓山盟 心心相印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谨言慎行好句: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父精母血, 不可弃也. 2搜趣网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3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 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4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 5 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 6 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 7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也. 9 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动心哉! 8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0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是一部内容丰富蕴涵深刻的小说,作者匠心独运,以生花妙笔勾勒出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借东风,长板桥等一系列生动的故事,为妇孺皆知.它妙趣横生的文字,以及驰骋于神出鬼没境界的畅快深深地打动了我,而它也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经典.我从书中学到了诸葛亮的智慧“智绝”.关羽的“义绝”.曹操的雄才大略,豪放.我最喜欢的文臣是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有人说:“每一本书,都象一盏奇特的灯,不过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而//www.souquanme.com《三国演义》更是一盏灯,一盏明亮而永不熄灭的灯,它不仅照亮了我的心灵,更照亮了我的人生. 《三国演义》——心中永远的经典三国演义火烧赤壁好句好段摘抄加赏析300字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80万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      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曹操兵在北,周瑜兵在南。      曹操的兵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曹操把船一条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加紧练兵。      周瑜一手下黄盖,他向周瑜献计,周瑜定计,决定火攻曹军。黄盖写了一封诈降信,曹操信以为真。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大浪滔天,曹操正在眺望,看见了黄盖他们,曹操高兴的不得了。不错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一共20条,都用幔遮着,里面不是兵www.souquanme.com士,也不是粮食,而是危险的硫磺、火硝等,还有小船栓在大船后面。      黄盖连忙把火点了起来,曹操的兵逃的逃,淹死的淹死,曹操逃到岸上,带着剩下的兵向华容道跑了。6.三国演义赤壁之战读书笔记,整本三国演义的读后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说,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我对词中的英雄一词发生了疑问,书中讲到的人物骁勇善战,然而,群雄逐鹿于乱世之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书中写到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关羽、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 有人说,孔明是真正的英雄。      因为他足智多谋,处事果断,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千年难见的一代贤相,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无不体现这一点。然而,我认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刘禅无能,根本扶不起来,孔明却把自己的一生,死死的绑在了蜀国这辆毫无希望的战车上。 还有人说,关羽是真正的英雄。      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      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我倒觉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尽管书中说他大逆不道,奸诈多疑,还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能者居上,为何偏偏姓刘的能当皇帝?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他做任何事都变的名正言顺;他是军事家,不计前嫌,招贤纳士,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使敌我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是文学家,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      当然喽,他太多疑,以至于刚愎自用。但功大于过,曹操无论在哪一方面都称得上英雄。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      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      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自古英雄,有胆略还需有情义。  &搜趣网nbsp;   曹操在这一点上更值得称道,当初刘备在曹营,曹操已知刘备野心,若诛之,也无后来蜀魏之争,可是曹操并未加害于他,直至刘备逃走;曹操安抚关羽,对其厚待有加,与刘备之对关羽,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于后来关羽念旧日情分,放其一条生路。曹操不失为一条有情有义的汉子,虽说后来他也做了//www.souquanme.com不少错事,但那是形势所迫,非彼亡便我死,何有顾他人之理?既有乱世争雄,便不免牺牲,历史上的事纠缠不清,也不可以怪罪于一人之上。      至于后来曹操见到关羽头颅吓出病来,则更可以证明其非冷血之人,若是真冷酷无人性,区区一个关羽,又能奈其如。7.杜牧赤壁中的名句      杜牧《赤壁》中的名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8.三国演义赤壁之战重点原文200字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重点:周瑜与诸葛亮不谋而合,定下火攻之策。      为火烧曹军战船,老将黄盖行苦肉计,阚泽去曹营献诈降书。蒋干再次过江,周瑜安排江东隐居的凤雏先生庞统随之回曹营,巧授连环计,教曹操将战船全部连接。      诸葛亮借机去七星坛祭风,实则逃离东吴,回到江夏,智算华容。三江口处,黄盖前往诈降。      是夜东南风大起,曹操水寨一片火海,一夜之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所剩无几。逃命过程中又遭到赵云、张飞与关羽三次堵截。      最终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使得曹操逃至南郡。败阵的曹操,对郭嘉怀念不已。

形容赤壁之战的诗句

排名第十
咏赤壁
【作者】胡曾 【朝代】唐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排名第九
赤壁诗
【作者】杜牧 【朝代】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排名第八
赤壁怀古
【作者】王周 【朝代】唐
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排名第七
赤壁石刻
【作者】朱桢 【朝代】明
赤壁之山上摩空,三江之波浩无穷。
峭壁穷峙江流东,当年鏖战乘天风。
百万北走无曹公,鼎立已成烟焰中。
大书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郎功。
我今送客放舟去,江山如旧还英雄。
排名第六
过赤壁偶成绝句二首
【作者】王奉 【朝代】明
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
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
排名第五
赤壁风月笛图
【作者】李纯甫 【朝代】金
征鼓掀天旗脚红,老狐胆落武昌东。
书生那得麾白羽?谁识潭潭盖世雄?
裕陵果用轼为将,黄河倒卷湔西戎。
却教载酒月明中,船尾呜呜一笛风。
九原唤起周公瑾,笑煞瞻州秃鬓翁。
排名第四
赤壁
【作者】袁枚【朝代】清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排名第三
吴赤壁
【作者】孙元晏【朝代】唐
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
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排名第二
咏赤壁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排名第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朝代】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