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幼儿园区角活动(幼儿园区角活动教案)

幼儿园区角活动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

描写幼儿园区角活动(幼儿园区角活动教案)

幼儿园区角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区角活动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区角活动教案 篇1

目标:

1.养成倾听的意识,练习倾听能力。

2.探索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

3.熟悉幼儿园周边的环境,具有一定的方位感。

环境和材料:

1.底板图若干幅(每张底板图大小和A3纸相同),上面贴有家、幼儿园以及幼儿园附近的标志性建筑物(如大型超市、便利店、公园、肯德基、车站)的图片。

2.录音带两段(录有从家出发到幼儿园沿途经过的路线的内容),记号笔,记录纸。

3.测量工具:小棒,扭扭棒,绳子,教师自制的直尺(直尺上有1~20的刻度线)等。

玩法和规则:

第一种玩法

1.根据录音在底板图上画出上学的路线。如听录音用记号笔连接家——肯德基——民星公园——28路终点站——幼儿园。

2.用不同工具对上学路线进行测量。如使用了6次小棒就记录数字6。还可以用其他材料进行测量,记录方法同搜趣网上。然后比较哪种测量工具更方便,为什么。

第二种玩法

1.听第一段录音在底板图上画上学路线并测量。如用记号笔连接以下录音中提到的地点“从家中开始向左至肯德基,再向前至民星公园,再向右至28路终点站。再向前到幼儿园”。再用教师自制的直尺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2.听第二段录音,在底板图上画出不同的上学路线并测量。测量工具、记录方法同上。

3.比较测量结果,说说哪条线路到幼儿园用的时间最少,为什么。

拓展活动:

在第二种玩法的基础上增加路线的数量,提高比较的难度。

三分钟做的事

目标:

1.尝试在规定的三分钟内完成任务,养成做事专注、投入的习惯。

2.提高竞争意识及自我约束能力。

环境和材料:

1.沙漏。

2.笔,记录表,白纸,玻璃弹珠,筷子,计算式题纸,印有动物图案的涂色纸。

3.根据记录表在墙上展示“班级之最”,如“夹珠子最多的”“绘画最多的”“计算最多的”“涂色最多的”等。

玩法和规则:

幼儿先选择一个沙漏,然后选择一种感兴趣的内容(夹弹珠、涂色、绘画、做计算题),转动沙漏计时,幼儿开始操作。当沙漏完时,幼儿必须停下手中的`活动,在记录纸的相应格子内记录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记录方式由幼儿自己决定,可以用数字,也可以用符号、图案。

拓展活动:

1.根据幼儿的兴趣不断调整游戏材料或内容,如:三分钟卷几支铅笔,三分钟整理几本图书等。

2.展示墙中的内容由关注速度过渡到关注质量,如“计算最正确的”“涂色最均匀的”“绘画最逼真的”,等等。

幼儿园区角活动教案 篇2

目的:

1.学习10以内数的顺数、倒数,区别10以内数的单、双数,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2.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准备:

蚕豆、筷子若干,画有数字或图形的纸板图若干张(如图二)。

玩法:

1.用筷子将一粒蚕豆依次从1搬(夹)至10或从10搬(夹)至1。等熟悉玩法后进行“夹豆子”比赛,又快又正确者为赢。

2.分别按单、双数练习帮豆豆搬家。

3.用筷子将一粒蚕豆任意夹到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形里,并说出结果。如:“我把豆豆搬到了三角形的家里。”

建议:

该活动适合小、中班幼儿。

钓鱼

目的:

学习数物对应,比较数字的大小,学习6以内的加减法。

准备:

磁性钓鱼竿若干,写有数字或式题的纸小鱼(上别有回形针)若干,鱼塘背景图一幅(如图三)。

玩法:

1.把钓到的鱼放到写有相应数字的鱼池中。如:钓到写有数字4 的鱼,就把鱼放到4号鱼池。

2.把钓到的鱼放到比它大1或小1的鱼池中去。如:钓到写有数字3的鱼,就把鱼放入4号或2号鱼池中。

3.根据钓到的鱼身上的加减式题,把鱼放入相应得数的鱼池中去。如:钓到的鱼上写有式题“1+2”,就把鱼放入3号鱼池; 钓到的鱼上写有式题“2-1”,就把鱼放入1号鱼池。

建议:

该活动适合中、大班幼儿。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合作玩。

幼儿园区角活动教案 篇3

我的创意作品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绘画、装饰、等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创意,并能大胆地用连贯语言讲述。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学会收拾整理各个区域用具。

【活动准备】

1、美工区:绘画纸、硬纸板、浆糊、剪刀、橡皮泥、废旧物品。

2、阅读区:《长大真好》幼儿用书、废物利用的图片、资料等自制书。

3、表演区:和家长一起在家先用废旧物品制作时装、音乐、进行时装表演。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衣服,鞋袜、玩具等都是谁设计出来的吗?如果老师请你们来设计你想设计什么?

2、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象。

二、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创意作品。

1、出示事先做好的时装,激发幼儿的创意。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些时装漂亮吗?你们知道这些衣服是谁做的吗?这些衣服是用什么做成的?

2、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3、老师小结并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用自己聪明的脑子、能干的小手设计出自己的作品如:服装、玩具、书的封面等等。

三、老师介绍一些材料,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设计。

四、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或区角活动。

1、老师巡回指导并适时对设计服饰、或玩具、封面的小朋友进行指导。

2、我们的表演区有许多废旧物品制作时装、服饰,小朋友可以到表演区进行创造。

五、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扬在游戏中认真、有创新和收拾用具收拾的好的小朋友。

幼儿园区角活动教案 篇4

目的:

1.引导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片自由拼搭各种物体,并学习从数、量、色、形等角度进行统计。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准备:

1.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各种几何图形片若干。

2.统计表若干份(如图一)。

玩法:

先让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自由拼搭物体,并将其粘贴在统计表左边的空白处,然后再从数、量、色、形等角度统计拼贴物体所用的几何图形片。可引导幼儿按形状统计所用图形片的数量,并在统计表中填写;也可增加难度,在统计表左方涂上红、黄、蓝等颜色,然后统计出相应的图形片数量,如红色三角形有几个,黄色圆形有几个,蓝色长方形有几个等,并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统计结果。

建议:

1.统计难度应根据幼儿的能力逐步增加。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根据统计出的各部分数量计算出某一项目的总数。

3.该活动适合大班幼儿。

好玩的贝壳

目的:

按贝壳的颜色排序,复习10以内的数字,比较数的大小,学习数的组成。

准备:

贝壳若干(其中凸出的一面分别涂上红、黄、绿色,凹的一面分别写上1~10的数字)。

玩法:

1.按贝壳的颜色排序,如一个红贝壳,一个黄贝壳,一个红贝壳,一个黄贝壳……

2.按数序排列贝壳。

3.比大小。两个幼儿同时翻出一个贝壳,比比谁的数字大,大的可以吃掉小的,最后比比谁赢得多。

4.撒贝壳,练习数的组成。看看正面朝上的有几个,反面朝上的有几个,然后说出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几。

5.将贝壳拼成各种图案,并说出结果。如:“我用7 个贝壳拼了一朵花。”

建议:

该活动适合中、大班幼儿。

幼儿园区角活动有哪些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形式主要有:集体活动、分组活动、自选活动、自由活动、主题活动、联合活动。

1、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将活动区活动看作是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的途径之一,如:需要全体幼儿学习某一知识、技能时,根据活动目标,在一个或多个相关区域中投放恰当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活动来感知内容,获得经验。

2、分组活动

分组活动是将活动区视为对幼儿进行分组教学的场所。它主要适用于:

一是在发展智能方面,帮助部分幼儿获得某一知识、技能时,在相关的活动区域,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作必要的辅导。二是活动区活动的开始阶段,为保证每位幼儿都能熟悉各区的内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三是教学材料不够,做不到人手一份。

3、自选活动

自选活动的特点是在人为创设的“自然情景中进行的活动。主要适用于活动区活动成熟阶段,幼儿对于各区的材料、玩法等都已较熟悉。

4、自由活动

自由活动的特点是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主体内在动机完全得以激发的过程,幼儿进行的是“自发学习”,他们更积极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它和自选活动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区域的提出、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添置等过程,处处体现随机性和幼儿的主动参与性,教师的教育意图在活动中不断地调整,灵活地实现。

它主要适应于活动区活动的高级阶段。再就是一些特定的活动区域,如:角色区(娃娃家、百货商店等)。

5、主题活动的特点是各区域的活动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投放为实现主题目标服务。适应范围是教育内容需要多种活动形式配合才能完成,以加深印象,促进幼儿理解。

扩展资料:

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目的:

1、促进幼儿主动活动

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使孩子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通过活动得到发展,充分的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由于幼儿教师设置的各个活动区以及为各个活动区提供的活动材料可以被看做是幼儿自主活动的实际对象,被看做是幼儿教育内容的物化,因此,我们可以把活动区材料看做是幼儿主动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物质基础,孩子的主动活动才能落到实处。

2、促进幼儿的自主选择

幼儿园常设的活动区有日常生活练习区、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表现区、娃娃家、种植区等,涉及幼儿发展各个方面的多种活动区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可以满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

幼儿园活动区设置在表现出区域性的同时还表现出层次性,小、中、大班通过区域设置的不同、材料难易程度的不同体现层次性,即便是同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

适宜幼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循序渐进的,可以满足不同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程度、学习节奏等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

3、促进幼儿的相互交流

幼儿在同一活动区的活动可以看做是被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聚拢起来的小组活动。可以说,在这个小组里,每一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关注同伴的言行成为存在于每一个幼儿身上的普遍现象。

由于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能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为此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由此导致的相互激励和启发而使自己不断地碰撞出新的火花,进而促进自己不断地在活动区中进行新的探索。

可以说,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启发和激励是经常性的,是区域活动的必然,也是幼儿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

4、促进幼儿的持续探索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最初的创造意识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可供他们持续探索的环境和材料以及教师具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幼儿初步的创造意识是在不断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中萌发的,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也是在不断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持续不断地实践活动是幼儿创造活动的起点。

从这个意义上,幼儿园区域活动为促进幼儿的持续探索进而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机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区域活动

幼儿园区角活动评价怎么写

请按以下案例写:
《区角活动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组
【摘要】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各年龄班区角的创设利用、教师的观察指导、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针对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区角活动的价值;增进合作交流,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立足三个优化,提升区角活动效益的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 区角活动 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贯彻《纲要》精神,改变幼儿园重集体教学轻个别化活动的倾向,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努力给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良好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富有个性地发展,近年来我们积
极倡导幼儿园因地制宜开展区角活动。然而,目前我市各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的现状究竟如何?为求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幼儿园及教师对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各年
龄班区角的创设、教师的指导水平、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发展情况,发现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我们设计了本次调查。旨在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相关对策,促进幼儿园区角活动效益的提升,也为教师培训提供客观的实践依据和丰富案例。
二、调查的内容
(一)幼儿园各年龄班区角的创设情况
1、空间利用:区角数量的适宜性;区角分隔、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区角内容的丰富性。
2、材料投放: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层次性、多功能性。
(二)教师的指导水平
1、区角活动指导方案的制订情况。
2、教师在幼儿区角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情况。
3、教师组织幼儿区角活动后的自我反思情况。
4、教龄与区角指导的相关性。
(三)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发展情况
1、幼儿规则意识的发展。
2、参加区角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3、在区角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与合作能力。
三、调查的方式
(一)调查范围和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10所不同级别幼儿园(省、地市级分别2所,一、二级分别3所)中的30个班(小、中、大班各10个)的区角活动。同时,还向全市32所幼儿园的教师发放了300份问卷,以收集更多的消息。
(二)调查形式
从调查的广泛性和深入性考虑,拟本次调查将问卷、实地观察和访谈、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紧密结合。为了使调查体现科学性,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反复学习科研方法调查法,在次基础上先分头设计调查的相关量表;再集中交流研讨初步确定教师问卷、观察记录、园长教师访谈等内容;最后组织预测研讨设定调查量表。
1、教师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印制问卷三百份。问卷投放根据各园教师人数的大致比例分发,请各园业务园长负责回收,回收到有效问卷288份。
2、实地观察区角活动。对随机选取的10所幼儿园中的小、中、大3个班的区角活动进行现场观察记录。
3、访谈。对10所幼儿园的园长、教师进行实地采访,了解她们在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想法和做法。
4、查阅资料。通过查阅幼儿园及班级的区角指导计划,教师的观察记录与反思,深入了解幼儿园教师指导区角活动的能力。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有很大改观。
从教师问卷及园长访谈了解到,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十分重视的占33.68%;重视的占39.58%;一般的占4.2%;不重视的占22.57%。应该说经过前阶段宣传学习及相关的研训,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改观。
(二)不同级别幼儿园区角的设置存在差异。(见附表一)
1、内容设置上有差异。幼儿园的区角一般是依据五大领域或多元智能理论设置的。调查中发现省级、嘉兴级的幼儿园在区角设置上相对合理些,内容丰富多样,力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一、二级幼儿园中则存在区角内容设置不合理现象:如区角内容混乱,区角内容偏向美工等。
2、空间挖掘上有差异。相对来说,级别高的幼儿园和领导重视开展区角活动的幼儿园善于在空间挖掘上下功夫。如有的园通过变(变午睡室为活动室)—挖
(挖掘走廊、厅道、教室角落创设区角)—伸(教室里原有布局上的伸展)的合理改造,创设了固定与动态相结合的宽敞的区角场地。而有的园则空着教室中间大大
的场地,只利用了教室的角与边创设区角,致使幼儿在拥挤的状态下无法自由探索,实现同伴间的合作。
3、静态环境设置上有差异。区角静态环境既包括地面、墙面布置,又包括间隔物的摆放。调查发现:墙面布置在教育性和信息量上有很大差距,有的园只有
区角名称、进区记录表,而有的园则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增添了作品展示墙,学习示意图及操作版块园地等,通过墙面上针对性极强的信息告诉幼儿进区后怎样活
动。间隔物的利用上也有差异,大部分园间隔材料是现成的桌子、橱柜、玩具架等,作用基本是摆放玩具、间隔区域,没有往更深层次上进行挖掘。而有的示范园则
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不仅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把间隔物放在地面或挂在空中,而且间隔物的作用得到发展,除间隔、摆放玩具外,还可进行操作,如美术
区的麦竿门帘可进行装饰画,音乐区的杯子、罐子垂帘进行节奏练习。
(三)年龄段区角的时空利用与材料投放无显著差异。
教师问卷表明,幼儿园周计划中
安排区角活动的时间为每周1—5次不等,其中每周1次的占7%,每周2次的占59.7%,每周3次的占26.39%,4—5次以上的占8.33%。从10
所幼儿园30班的调查看,区角活动时间安排基本上是切合实际的,大部分班级既保证了整块活动时间也能注意晨间、饭后、离园前随机开放。在空间的利用上,区
角数量的设置能根据幼儿人数需要,并努力为幼儿提供较丰富的活动材料。小、中、大班时空利用无显著差异(见附表二),但区角的布局与分隔存在较多不科学现
象。如:有的班幼儿拥挤在专门的区角活动室活动而教室却空着,有的班区角之间没有间隔;还有的小、中、大班都用桌子或可乐瓶间隔等,造成活动干扰,不利于
形成和谐的活动氛围。
区角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发展,统计表明,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无显著差异(见附表三)。92.2%的教师能依据区角的特性投放品种较
丰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需要,材料的投放较有目的性。90.8%的教师能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阶段性地调整材料,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但
在对材料的研究上班级教师之间存在差异。主要问题是所投材料的层次性和多功能性比较欠缺,具体表现在有的园小、中、大班提供的材料基本类似,没有体现年龄
班特点,有的班一个区角中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太多,幼儿看着眼花缭乱的材料,情绪浮躁,无目的地摆弄很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而且有些材料只适于个别操作,
不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因此,研究材料的价值及投放策略已成为我们当前的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
(四)教师有较强的指导意识但指导水平一般。
区角活动是孩子自主自愿的活动,但是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没有成人的支持,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因此,幼儿园区角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指导。调查显示,目前我市幼儿教师对区角活动的指导意识较强但指导水平一般。
1、区角指导计划与反思缺乏针对性。从资料查阅与访谈情况看,10所幼儿园都十分重视区角活动的开展,积累一定书面资料。能制定学期、阶段、每次活动的计划,体现一定的目的性,除部分二级幼儿园外,已经初步形成了园区角活动总目标到各年龄段的总目标、学期目标、阶段目标的目标体系,这项工作量大,但便于一线教师有序有计划地开展工作,部分幼儿园在目标体系制定的基础上,还注重在过程中调整,不断充实完善。每次活动后也能进行书面的反思与分析,说明教师充分认识到区角活动的特点,并在积极行动着。从数据统计来看(见附表四),计划制定的得分高级别的幼儿园略高于低级别的幼儿园,而观察与反思得分一级幼儿园略高,这可能与被抽测班级在这项工作上的成效有关。同时,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是目标体系的层次性不明显。主要表现在:①缺少发展性。比如同样是一个动作技能,小班与中班的要求相似,这样就给教师制定具体活动计划带来影响,甚至于影响幼儿的正常发展;②缺少延续性。比如某个区角一学期四个阶段,教师仅仅从内容上安排了四组不同的活动,而没有立足于幼儿情感能力认知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其次是教师区角活动计划目标粗放,指导重点不明,观察盲目,缺乏针对性。
在教师访谈中我们发现,教师反思的技能也亟待提高,如请教师谈谈本次活动孩子的活动情况时,大部分的教师只是简单描述孩子的兴趣、目标的达成度,不能很好地分析现象之原因,因而,提出的指导策略就不具科学性确切性。
2、教育观念与经验直接影响区角指导的实效。从教师问卷与现场观察情况看,全市288位教师中98.3%的教师能制定区角发展目标,其中通过研究制
定的占43.4%,这说明幼儿园教研组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的发挥。且区角发展目标的确定与教师教龄有关(见附表五)。3年以下的新教师对于目标的设定大多较
情绪化,缺少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而4—15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则一半以上显得较为理性,这符合教师的成长规律。至于16年以上教龄的有经验教师中存在的部分
无目标、无研究现象与她们传统的课程观密切相关,也反映了这些教师对现代幼儿教育要求的不适应。
问卷统计显示,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观察记录方式与教龄有关(见附表六)。在区角活动的指导中76%的教师有观察重点,每位教师都能尝试进行一些观察记录,其中有 64.9%的教师采用了现场记录和事后追记相结合的方式,这说明教师的观察反思意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正在不断地增强,但教师之间也确实存在很大搜趣网的差异,这不仅与教师教龄有关,更与教师的教育机智相关,在实际的抽样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观察非常敏锐,善于发现幼儿活动过程中的亮点、难点,紧紧抓住指导契机;而有的教师虽有观察指导重点,但观察能力弱不能发现指导契机;还有的教师观察无目的,指导仅停留在对幼儿的常规管理上。
问卷统计表明,教师对开展区角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看法以强调客观条件为主,31.3%的教师认为是场地,35.8%的教师认为是材料,这既反映了幼儿
园活动条件的差距,也显示了大班额对开展区角活动带来的困难。还有12.8%的教师认为是常规,20.1%的教师认为是教师的指导策略问题,这说明教师的
教育观念与指导技能有待加强。统计显示,教师对开展区角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见附表七)。我们分析,这种差异的形成既与教龄相关,更与客观条件和教师的观念、指导技能相关。
从观察教师的现场指导情况看,教师对区角指导的认识基本正确。在访谈中每位教师都认为区角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最关键,并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提高。通
过不断的学习,许多教师对区角活动的主要特征掌握较好,比如,教师们都认识到自主性是区角活动的特点,她们会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去看待幼儿的行为,允许幼儿
按意愿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真好”,“你真能干“,“再试试”,“等一会再来看你”。在这些语言的背后,体现了教师对孩子活动的尊重,尤其是许多教师经常运用的这句话:“我等会再来看你”,既表达了对孩子劳动的尊重,更培养了孩子的坚持性,也促使教师的指导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因此,我们看到孩子在区角活动中是放松、快乐的,活动的主动性较好。
3、教师指导的方法类型较丰富,但比例失调。具体表现在:①师幼关系良好,年龄特征不明显。不同年龄班的区角活动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的指导能否体
现年龄班的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调查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处理上比较恰当,小班多以平行游戏身分出现,中大班多观察点拨。但是指导内容比较单一,停留在
表面,提出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创造性、社会性方面,要求含糊,缺少层次性。②指导方法总体类型多样,比例失调www.souquanme.com:教师通常能够运用语言、动作、图示、材料、同
伴等媒介进行指导,互动的方法有直接指导、示范、暗示、启发、同伴互动等。总体类型来看,指导的方法还是比较多样的,但是从运用的比例来看,偏重于直接指
导与语言互动,总体质量不高。
我们都知道,区角活动的理论依据是发现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隐性指导。少用语言的直接指导。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思考,不急于提供正确答案。让幼儿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失败的不同感受,让他们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性,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
从观察访谈中我们发现: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工作细致的教师更能带好区角活动,如在本次调查中活动指导得分最高的是一位嘉兴示范园的大班教师。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她平时非常注意观察自己班内的幼儿,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情况了如指掌,她经常会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设计具体措施:如针对常规问题,她曾用过指派小组长、评比等方法。
(五)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差异较大。(见附表八)
1、区角活动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但班级之间存在差异。
自主学习是区角活动的一大特色,它体现在幼儿对活动内容、活动伙伴、活动材料等方面的自由选择。调研统计发现,在参加活动的1117位幼儿中,能自主选择游戏的占92、9%,这一数据表明,在区角活动中,无论是省级示范园、嘉兴级、一级幼儿园还是二级幼儿园,也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的孩子,他们都能自主地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游戏活动,这体现了教师对幼儿意愿的尊重,符合新《纲要》的精神。但由于硬件、师资指导水平和幼儿的发展规律等因素,各年龄班幼儿的自主行为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2、幼儿社会性发展情况一般。
区角活动有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在开放的环境中增加了幼儿与同伴交往、合作等互动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本次调研区角活动社会性方面设置了“坚持性”“交往合作”“收拾整理”这几个项目。
①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表现了比较好的坚持性。调查数据显示,各个年龄段都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能自始自终积极、专注地参加区角活动,说明幼儿的“坚持性”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是幼儿选择的游戏内容是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二是幼儿的规则意识强。在区角活动中,大部分的孩子都知道要在一个“区域”中玩,不可以跑来跑去,由于规则的限制,所以活动中他们能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使坚持性得到了发展。
②各年龄班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有待提高。统计显示,幼儿在区角游戏中能主动交往的占总数41.8%(其中小班占36.1%、中班占41.7%、大班
占46.7%),小班孩子的合作能力相对弱些,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中心行为逐步减弱,幼儿的合作能力逐步提高,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从总体看,幼儿
的合作交往能力发展不够理想。我们分析孩子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与区角内容的设置、教师
的积极参与和同伴间的交流密切相关,因为孩子们在有的区角内(如:建构区、角色区等)的交往相对要多,而有的区角内交往相对就少。另外,选择同一活动区的
幼儿,一般都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爱好,他们会聚在一起,相互观摩、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使交往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引
导,同一区角内容,在教师的不同引导下,幼儿则获得不同的发展,我们觉得,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我们投放能够促进幼儿互动合作的材料,还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引导、用心去培养。
③幼儿已形成初步的收拾整理习惯。收拾整理是区角活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调研中我们观
察到,当结束活动后,能自觉收拾整理的占幼儿总数的65.4%(其中小班占58.3%、中班占58%、大班占78.3%)从整体看,幼儿的收拾整理能力还
是比较强的,大部分幼儿园的孩子在活动中能做到材料轻拿轻放,www.souquanme.com知道物品要归类,活动后要收拾干净,保持区角内的整洁与卫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收拾习惯。然
而,各年龄班幼儿收拾行为有显著差异是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但中班差于小班很值得我们反思。
3、幼儿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我们从“变换玩法”“重复操作”“无目的操作”等三方面来观察幼儿的创新性,结
果发现,活动中能“变换玩法”的孩子只占幼儿总数的49、2%(其中小班占36.1%、中班占54.3%、大班占55.6%),还有14.8%的幼儿处于
无目的操作状态,这说明在创新方面幼儿间存在很大差异。幼儿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五、建议
(一)强化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区角活动的价值。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开展区角活动顺应了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应建立园本研训制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教师论坛等一系列方式,帮助教师学习感悟区角活//www.souquanme.com动的价值,树立广义的幼儿园课程观,把开展区角活动与主题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开展区角活动和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根据我市情况,托班和小班也可尝试在作息时间与空间的组织安排上,让区角活动成为主要的活动,从而改变以往那种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中心的倾向。
(二)增进合作交流,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
交流是分享智慧、引领进步的重要途径。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增进园际间、教师间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运用姐妹园结对子、区角活动观摩、区角环境创设评价、疑难困惑问题研讨、区角案例交流评比等多种方式激发教师互助学习研究的热情,并在共同研究区角的过程中,逐步缩小差异,促进师幼群体共同成长。
(三)立足三个优化,提升区角活动的效益。
开展区角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绝不能流于形式,不讲效益。因此,幼儿园应在优化时空,营造自主开放的区角氛围;优化材料,创设积极互动的区角环境;优化指导,提供适宜有效的活动支持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升我市区角活动效益。
总之,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区角活动这一载体,进一步引导教师总结反思,深入实践研究,把新《纲要》的先进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行为之中,让孩子在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