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自然景物的古诗词有什么(描写大自然景色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大自然景色的古诗有哪些?描写大自然景色的古诗有: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唐·刘禹锡西塞......

描写自然景物的古诗词有什么(描写大自然景色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大自然景色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大自然景色的古诗有: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唐刘禹锡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语不须归。——《渔歌子》唐张志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唐杜牧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

以赤子之心观物,就是从日常的理性与经验世界中摆脱出来。运用理性去分析自然界,它们只是无数不相关属的无精彩无生气的对象。中国古代诗人在自然面前,放弃搜趣网了理性的生硬与意志的骄傲,甚至放弃了人类中心的心态。人来自于自然又归于自然,自然是人类的手足、朋友,是可以嬉戏,可以晤谈,可以心心相印的友人。唐人司空图《诗品》说:
 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晴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与山水问答
-----
此一诗话中所出现的「幽人」、「客」,不是别的,正是大自然的魂灵,正是与诗人的灵魂偶然相遇、深心相契,默默晤谈的「友人」。唐人皇甫松《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云:
 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
 山色东搜趣网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这里真的是「问」李二司直么?不对。诗人乃是问山,问云,问水,问树。这真的是询问云山么?不是。山、云、水、树,已成为诗人深心相契的友朋,因而「问」无须乎答。水流、树绕、花开、云飞,灿然的机趣永远呈示著默契的欢悦,深情的缠绵。
可以将山水当做知心朋友,这是诗歌的优势,山水画就不如诗了。一般人所说的「拟人化」的方法,画就几乎不可能做到。譬如,以「水」为友: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一夜声。(温庭筠《过分水岭》)
以鸟为友
----
这就不是画所能表达的了。无限的依恋与缠绵,或许只有丝竹音乐,方可比拟。又譬如以鸟为友: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叶茵《山行》)
这是写出了人与鸟一见如故的相契,了无猜忌,无防范的相交。又如: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家》)
这是写出了故乡风物的缠绵、亲近之情,鸟在其中扮演著热情故友的角色。
鸟之所以最能成为诗人的朋友,因为它那富于灵性的啼叫声,代表大自然发言,也代表诗人与大自然晤言。宋代理学家杨慈湖有诗云:「山禽说我胸中事。」另一理学家罗大经大为赞叹(见《鹤林玉露》丙编卷五),就是这个道理。
以山为友
----
再譬如以山为友。陶渊明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东坡说,这句中的「见」字,绝不可改成「望」字,一改,诗味就没有了。因为「望」表示看一个客观的对象,而陶渊明眼中的「南山」,则是一个心心相印,一见如故,无须乎语言的朋友。李白与山的默然相对,也是一种灵犀相通的情感交流,如《敬亭山》寥寥二十字: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在李白的诗歌世界里,除了月亮之外,或许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像敬亭山这样的「朋友」,如此默默无语,深情注视、相伴著诗人。当然,李白这样多情,这样充满童心,天下的山都能成为他的朋友。如《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诗云:
 水从北湖去,舟从南浦回。
 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
天下的山不只成为李白的朋友,天下的山是任何一个有童心的诗人的朋友。如刘长卿诗云:
 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
 孤峰夕阳后,翠岭秋天外。
 云起遥蔽亏,江回频向背。
 不知今远近,到处犹相对。 (《秋云岭》)
这里表面上看没有甚么「拟人」手法,但却活画出一个有灵性的山,一个多情的山。在光影的变幻里,犹如一个神秘的女子,在江回水转中,又犹如一个有情意的女子。诗人对大自然性灵的捕捉,表达得十分含蓄优美。另一位唐代诗人顾况有一首《小孤山》云:
 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搜趣网
 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
有了「大孤山远小孤出」一句,苍凉的秋景,寂寞的旅途,便转成了富有人情味的世界。「大孤山」与「小孤山」,彷佛带著温馨的问候,带著不舍的依恋,一程又一程地默默相送。并且一代一代地相送下去。
举报 | 2006-02-02 23:06回复
有一说一
铁杆会员8
3楼
我 心 素 已 闲
=======
王维的山水诗PbXQb,葱茏□□,天机流荡,与其说得之于禅学,不如说得之于庄子。受庄学的熏染,表现为抒情上的「非拟人化」,或可称之为「拟物」化。拟物的方式,便是放弃人的自我视界,将自己化为一条鱼、一棵树、一块石、一片云。如王维笔下的《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搜趣网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涂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芰,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退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这里的河水(青溪),已不再是作为诗人的朋友而存在了。诗人用「入」、「逐」、「随」、「转」等字样,暗示诗人自我本位的舍弃,自然生命的自在涌现。河水(青溪)时而调皮、时而安静;时而温柔,时而潇洒。
由于不是从一个僵硬固定的角度去观物,大自然便全幅呈露它最天然的生态,不受人为视知觉干扰的生态。实际上,这并不是「无我」,放弃人为的知觉,方能在大自然怀抱中感受到最深的一份缠绵的诗情;诗人自我本位的放弃,是为了获得最自在最空灵的一种生命形态。「我心素已闲」的一个「闲」字,正透露了此中奥秘。
另一首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中国汉文字中「闲」字与「闹」字相对。「闹」字,中间是个「市」字,心里如一片市廛嘈杂喧叫,如何能感应自然之美?「闲」字中间是一个「月」字,心中如一幅月光,空明如镜,纤尘不染,因而细微的桂花花瓣,方能留下最优美的飘落曲线;因而深涧里的幽幽鸟啼,方能引起心弦最微妙的回应。

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

 1、《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语不须归。
  3、《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9、《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