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桂圆为题写一段话
以桂圆为题写一段话品种 大乌圆、石峡、福眼、储良、广眼
龙眼俗称“桂圆”,是我国南亚热带名贵特产,历史上南方“桂圆”北“人参”之称。龙眼果实富含营养,自古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
明李时珍曾有“资益以龙眼为良”的评价。据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还原糖3.85--10.16%,全酸0.096--0.109%,维生素C 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龙眼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干、制罐、煎膏等。龙眼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现代医学实践证明 ,它还有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
龙眼对生产环境比较挑剔,世界上能种植龙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亚热带、偏温和气候无严重霜冻地区为合适。
因此,龙眼历来被人们称为岭南佳果,因其既可鲜吃又可作药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特性与特征】
常绿乔木,树体高大。多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互生;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果球形,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3~4月,果期7~8月。喜温忌冻,年均温20~22℃较适宜,对低温敏感;通常年均温<17.5~18℃,最冷月均温<10℃,绝对低温<-5℃,龙眼难作经济栽培。较耐旱,最适年降水总量为1000~1600mm;对土壤适应性强。
野生龙眼是海南西南部低山丘陵台地半常绿季雨林常见的树种。分布区年平均温24--26℃,年降水量900--1700毫米。喜干热生境,在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冬春(11--4月)要求18--25℃的气温和适当的干旱,夏秋间(5--11月)生长期需要26--29℃的高温和充沛的雨量。为喜光树种,幼苗不耐过度荫蔽,壮龄树更需充分阳光。天然更新良好,属深根性树种,能在干旱、瘦瘠土壤上扎根生长。萌芽力强,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的树桩,能迅速萌芽更新。自然生长较慢,83年生树的高仅20.2米,胸径27厘米。3--4月开花,7--8月果熟。
【分布状况】
龙眼原产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现我国龙眼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区) ,此外, 海南、四川、云南和贵州省也有小规模栽培。世界上栽培龙眼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斯里兰卡、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美国的夏威夷州和佛罗里达州等。
【作用】
龙眼营养丰富,是珍贵的滋养强化剂。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酒、膏、酱等,亦可加工成桂园干肉等。此外龙眼的叶、花、根、核均可入药。龙眼树木质坚硬,纹理细致优美,是制作高级家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种精巧工艺品。
【繁殖】
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种子寿命短,剥去果壳后除去假种皮,用清水洗净后即行播种。待苗高8--10厘米时,分床栽植或移入营养袋内,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选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栽培品种须采用嫁接繁殖法。
【保护】
在龙眼育种上,野生龙眼是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木材结构细致,坚重,极耐腐、不受虫蛀,为工业强材,适作车、船、桥梁、水工、家具等用材。果实可食。
建议将未遭破坏和分布较多的半常绿季雨林划为野生龙眼自然保护区,同时在附近国营林场建立种子园,为栽ZzfZHY培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盛誉】
龙眼为中国南方水果,多产于两广地区。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其树高一二丈,叶长而略小,开白花,成实于初秋。其实累累而坠,外形圆滚,如弹丸却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去皮则剔透晶莹偏浆白,隐约可见内里红黑色果核,极似眼珠,故以“龙眼”名之。
泉州是全国龙眼主要产区之一,自古盛产龙眼。泉州人通称桂圆鲜果为龙眼,龙眼焙干后为桂圆。商户常把两者统称为“桂圆”。
如今:最佳的龙眼,兴化桂元: 莆田市位于东海之滨、台湾海峡西岸,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极宜种植龙眼等亚热带珍贵果树,其中龙眼、枇 杷、荔枝、蜜柚是莆田市传统的四大名果,历来驰名海内外, 尤以龙眼为佳,素有“兴化桂元甲天下”之美誉。
莆田龙眼因其栽培地域独特,孕育了众多品种和优良品质。全市现有品种80多个,为全国最多。由于莆田地处我国龙眼栽培适宜区的北缘,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日夜温差大,有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糖分为主)的积累,所以兴化桂元风
味较其他产地香甜,并培育了许多优良品种。 莆田龙眼以果大、可良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即 含糖高)为特点,“水南1号”、“友谊 106”这两个品种, 已达国家一级龙眼标准,为国内领先;“松风本”、“立冬本”以其晚熟而倍受青睐。主栽品种 “乌龙岭”、“油潭本”、“水南1号”、“搜趣网松风本”、“ 立冬本”等品种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
10月中旬,平均单果重13-19克,可良率65-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5%,维生素C含量丰富,
每百克果肉中含有43.12-167.7毫克,这些指标都明显优于其他产区。
【历史】
龙眼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云:“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俗称桂元。古时列为重要贡品。魏文帝(535—551年)曾诏群臣:“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
宋代,龙眼已在泉州普遍种植。
北宋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图经本草》(1061年)载:“龙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闽、广、 蜀道出荔枝之处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赞颂龙眼:“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以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 味比荔枝真是奴。”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述:“龙眼树似荔支,而叶微小, 皮黄褐色。荔支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曰为荔枝奴。泉州府诸县皆有,郡中(今鲤城区、丰泽区)尤盛。 ”
明泉州人何乔远《闽书》记述泉州一带“园有荔枝,龙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
泉州龙眼用嫁接技术繁殖方法的历史已很久远。明徐勃《荔枝谱》(1597年)和邓道协《荔枝谱》(1628年)都有关于龙眼用嫁接繁殖的记载。清初周亮工《闽小记》(1666—1668年)和郭柏苍《闽产录异》都记载用嵌接法换种,沿用至今。旧法用挂钵填土。 泉州龙眼品种很多,风味不一。著名品种有普明庵本、红孩儿本等50多种。最受赞誉的首推“东璧”龙眼,1993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东璧”龙眼原产自泉州市区开元寺内东塔旁的原东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元寺僧人种植的,历300多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才枯死。泉州承天寺内有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龙眼树,是现存的“东璧”龙眼中树龄最长的。而今“东璧”龙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龙眼产区均有广泛繁殖。传说早年仙游有个僧人从泉州开元寺取去“东璧”龙眼苗,在仙游境内栽植,现已繁衍2万株成年树,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质逊于原产的“东璧”龙眼。
“东璧”龙眼品质优良。其果皮有淡黄色的虎斑纹,泉人称为“花壳”,是外观有别于其它龙眼品种的最显著区别。“东璧”龙眼又称“糖瓜蜜”,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
另有“福眼”,原称“虎眼”。《泉州府志》有“大者名虎眼”的记载。泉语“虎”、“福”的音近,以“福眼”代替“虎眼”,取其吉祥美好之意。福眼是泉州的主栽品种,有8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曾荣获国际巴黎旅游美食金质奖和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奖。 近年全省各龙眼产区均有大量种植,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据说台湾种植的大型龙眼,当地同胞也称“福眼”。
【龙眼药用】
龙眼即桂圆(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龙眼能够入药,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染料作用】
《原色台湾药用植物图鉴2》在龙眼叶的成分中记有「槲皮素,槲皮?」,我们据以判断这植物很可能可以染色,所以就动手尝试,结果不出所料,顺利地发现其黄褐色系的呈色。
龙眼叶与龙眼果皆密生于枝末,当龙眼采摘下来,小枝上还带有不少绿叶,绿叶清除之后,堆满果园树下。近几年,当我们着手研究植物染色之后,自然会想起龙眼枝叶是否具有染色效用的问题。经试染之后,发现染色效果不错,值得推广。
染料使用部位:枝叶、干材
龙眼俗称“桂圆”,是我国南亚热带名贵特产,历史上南方“桂圆”北“人参”之称。龙眼果实富含营养,自古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
明李时珍曾有“资益以龙眼为良”的评价。据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还原糖3.85--10.16%,全酸0.096--0.109%,维生素C 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龙眼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干、制罐、煎膏等。龙眼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现代医学实践证明 ,它还有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
龙眼对生产环境比较挑剔,世界上能种植龙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亚热带、偏温和气候无严重霜冻地区为合适。
因此,龙眼历来被人们称为岭南佳果,因其既可鲜吃又可作药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特性与特征】
常绿乔木,树体高大。多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互生;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果球形,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3~4月,果期7~8月。喜温忌冻,年均温20~22℃较适宜,对低温敏感;通常年均温<17.5~18℃,最冷月均温<10℃,绝对低温<-5℃,龙眼难作经济栽培。较耐旱,最适年降水总量为1000~1600mm;对土壤适应性强。
野生龙眼是海南西南部低山丘陵台地半常绿季雨林常见的树种。分布区年平均温24--26℃,年降水量900--1700毫米。喜干热生境,在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冬春(11--4月)要求18--25℃的气温和适当的干旱,夏秋间(5--11月)生长期需要26--29℃的高温和充沛的雨量。为喜光树种,幼苗不耐过度荫蔽,壮龄树更需充分阳光。天然更新良好,属深根性树种,能在干旱、瘦瘠土壤上扎根生长。萌芽力强,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的树桩,能迅速萌芽更新。自然生长较慢,83年生树的高仅20.2米,胸径27厘米。3--4月开花,7--8月果熟。
【分布状况】
龙眼原产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现我国龙眼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区) ,此外, 海南、四川、云南和贵州省也有小规模栽培。世界上栽培龙眼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斯里兰卡、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美国的夏威夷州和佛罗里达州等。
【作用】
龙眼营养丰富,是珍贵的滋养强化剂。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酒、膏、酱等,亦可加工成桂园干肉等。此外龙眼的叶、花、根、核均可入药。龙眼树木质坚硬,纹理细致优美,是制作高级家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种精巧工艺品。
【繁殖】
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种子寿命短,剥去果壳后除去假种皮,用清水洗净后即行播种。待苗高8--10厘米时,分床栽植或移入营养袋内,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选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栽培品种须采用嫁接繁殖法。
【保护】
在龙眼育种上,野生龙眼是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木材结构细致,坚重,极耐腐、不受虫蛀,为工业强材,适作车、船、桥梁、水工、家具等用材。果实可食。
建议将未遭破坏和分布较多的半常绿季雨林划为野生龙眼自然保护区,同时在附近国营林场建立种子园,为栽ZzfZHY培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盛誉】
龙眼为中国南方水果,多产于两广地区。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其树高一二丈,叶长而略小,开白花,成实于初秋。其实累累而坠,外形圆滚,如弹丸却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去皮则剔透晶莹偏浆白,隐约可见内里红黑色果核,极似眼珠,故以“龙眼”名之。
泉州是全国龙眼主要产区之一,自古盛产龙眼。泉州人通称桂圆鲜果为龙眼,龙眼焙干后为桂圆。商户常把两者统称为“桂圆”。
如今:最佳的龙眼,兴化桂元: 莆田市位于东海之滨、台湾海峡西岸,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极宜种植龙眼等亚热带珍贵果树,其中龙眼、枇 杷、荔枝、蜜柚是莆田市传统的四大名果,历来驰名海内外, 尤以龙眼为佳,素有“兴化桂元甲天下”之美誉。
莆田龙眼因其栽培地域独特,孕育了众多品种和优良品质。全市现有品种80多个,为全国最多。由于莆田地处我国龙眼栽培适宜区的北缘,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日夜温差大,有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糖分为主)的积累,所以兴化桂元风
味较其他产地香甜,并培育了许多优良品种。 莆田龙眼以果大、可良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即 含糖高)为特点,“水南1号”、“友谊 106”这两个品种, 已达国家一级龙眼标准,为国内领先;“松风本”、“立冬本”以其晚熟而倍受青睐。主栽品种 “乌龙岭”、“油潭本”、“水南1号”、“搜趣网松风本”、“ 立冬本”等品种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
10月中旬,平均单果重13-19克,可良率65-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5%,维生素C含量丰富,
每百克果肉中含有43.12-167.7毫克,这些指标都明显优于其他产区。
【历史】
龙眼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云:“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俗称桂元。古时列为重要贡品。魏文帝(535—551年)曾诏群臣:“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
宋代,龙眼已在泉州普遍种植。
北宋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图经本草》(1061年)载:“龙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闽、广、 蜀道出荔枝之处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赞颂龙眼:“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以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 味比荔枝真是奴。”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述:“龙眼树似荔支,而叶微小, 皮黄褐色。荔支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曰为荔枝奴。泉州府诸县皆有,郡中(今鲤城区、丰泽区)尤盛。 ”
明泉州人何乔远《闽书》记述泉州一带“园有荔枝,龙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
泉州龙眼用嫁接技术繁殖方法的历史已很久远。明徐勃《荔枝谱》(1597年)和邓道协《荔枝谱》(1628年)都有关于龙眼用嫁接繁殖的记载。清初周亮工《闽小记》(1666—1668年)和郭柏苍《闽产录异》都记载用嵌接法换种,沿用至今。旧法用挂钵填土。 泉州龙眼品种很多,风味不一。著名品种有普明庵本、红孩儿本等50多种。最受赞誉的首推“东璧”龙眼,1993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东璧”龙眼原产自泉州市区开元寺内东塔旁的原东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元寺僧人种植的,历300多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才枯死。泉州承天寺内有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龙眼树,是现存的“东璧”龙眼中树龄最长的。而今“东璧”龙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龙眼产区均有广泛繁殖。传说早年仙游有个僧人从泉州开元寺取去“东璧”龙眼苗,在仙游境内栽植,现已繁衍2万株成年树,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质逊于原产的“东璧”龙眼。
“东璧”龙眼品质优良。其果皮有淡黄色的虎斑纹,泉人称为“花壳”,是外观有别于其它龙眼品种的最显著区别。“东璧”龙眼又称“糖瓜蜜”,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
另有“福眼”,原称“虎眼”。《泉州府志》有“大者名虎眼”的记载。泉语“虎”、“福”的音近,以“福眼”代替“虎眼”,取其吉祥美好之意。福眼是泉州的主栽品种,有8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曾荣获国际巴黎旅游美食金质奖和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奖。 近年全省各龙眼产区均有大量种植,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据说台湾种植的大型龙眼,当地同胞也称“福眼”。
【龙眼药用】
龙眼即桂圆(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龙眼能够入药,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染料作用】
《原色台湾药用植物图鉴2》在龙眼叶的成分中记有「槲皮素,槲皮?」,我们据以判断这植物很可能可以染色,所以就动手尝试,结果不出所料,顺利地发现其黄褐色系的呈色。
龙眼叶与龙眼果皆密生于枝末,当龙眼采摘下来,小枝上还带有不少绿叶,绿叶清除之后,堆满果园树下。近几年,当我们着手研究植物染色之后,自然会想起龙眼枝叶是否具有染色效用的问题。经试染之后,发现染色效果不错,值得推广。
染料使用部位:枝叶、干材
桂圆干的介绍
桂圆干又名益智、龙眼肉,为龙眼晒干了的成熟果实。性平,味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化学成份,具有益气补血,安神定志,养血安胎的功效。适用于失眠健忘,脾虚腹泻,精神不振等症。
我爱桂圆 作文
只要描写桂圆就是桂圆 【学名】Dimocarpus longgana Lour.
【别名】龙眼、益智、石硖
【科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龙眼属(Dimocarpus)
龙眼亦称桂圆,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特性与特征】常绿乔木,树体高大。多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互生;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果球形,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3~4月,果期7~8月。喜温忌冻,年均温20~22℃较适宜,对低温敏感;通常年均温<17.5~18℃,最冷月均温<10℃,绝对低温<-5℃,龙眼难作经济栽培。较耐旱,最适年降水总量为1000~1600mm;对土壤适应性强。
野生龙眼是海南西南部低山丘陵台地半常绿季雨林常见的树种。分布区年平均温24--26℃,年降水量900--1700毫米。喜干热生境,在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冬春(11--4月)要求18--25℃的气温和适当的干旱,夏秋间(5--11月)生长期需要26--29℃的高温和充沛的雨量。为喜光树种,幼苗不耐过度荫蔽,壮龄树更需充分阳光。天然更新良好,属深根性树种,能在干旱、瘦瘠土壤上扎根生长。萌芽力强,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的树桩,能迅速萌芽更新。自然生长较慢,83年生树的高仅20.2米,胸径27厘米。3--4月开花,7--8月果熟。
【分布状况】龙眼原产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现我国龙眼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区) ,此外, 海南、四川、云南和贵州省也有小规模栽培。世界上栽培龙眼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斯里兰卡、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美国的夏威夷州和佛罗里达州等。
据//www.souquanme.com药理研究证实,龙眼含葡萄糖、蔗糖和维生素A、B等多种营养素,其中含有较多的是蛋白、脂肪和多种矿物质。这些营养素对人体都是十分必需的。特别对于劳心之人,耗伤心脾气血,更为有效。
桂圆可治疗病后体弱或脑力衰退。妇女在产后调补也很适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对桂圆倍加推崇。
【品种】大乌圆、石硖、福眼、储良、广眼
【作用】龙眼营养丰富,是珍贵的滋养强化剂。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酒、膏、酱等,亦可加工成桂园干肉等。此外龙眼的叶、花、根、核均可入药。龙眼树木质坚硬,纹理细致优美,是制作高级家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种精巧工艺品。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研究发现,桂圆对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90%,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适当吃些龙眼有利健康;桂圆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
【繁殖】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种子寿命短,剥去果壳后除去假种皮,用清水洗净后即行播种。待苗高8--10厘米时,分床栽植或移入营养袋内,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选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栽培品种须采用嫁接繁殖法。
【保护】在桂圆育种上,野生桂圆是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木材结构细致,坚重,极耐腐、不受虫蛀,为工业强材,适作车、船、桥梁、水工、家具等用材。果实可食。
建议将未遭破坏和分布较多的半常绿季雨林划为野生龙眼自然保护区,同时在附近国营林场建立种子园,为栽培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盛誉】桂圆为中国南方水果,多产于两广地区。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其树高一二丈,叶长而略小,开白花,成实于初秋。其实累累而坠,外形圆滚,如弹丸却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去皮则剔透晶莹偏浆白,隐约可见内里红黑色果核,极似眼珠,故以“龙眼”名之。
泉州是全国龙眼主要产区之一,自古盛产龙眼。泉州人通称桂圆鲜果为龙眼,龙眼焙干后为桂圆。商户常把两者统称为“桂圆”。
【历史】桂圆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云:“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俗称桂元。古时列为重要贡品。魏文帝(535—551年)曾诏群臣:“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
宋代,龙眼已在泉州普遍种植。
北宋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图经本草》(1061年)载:“龙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闽、广、 蜀道出荔枝之处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赞颂龙眼:“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以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 味比荔枝真搜趣网是奴。”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述:“龙眼树似荔支,而叶微小, 皮黄褐色。荔支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曰为荔支奴。泉州府诸县皆有,郡中(今鲤城区、丰泽区)尤盛。 ”
明泉州人何乔远《闽书》记述泉州一带“园有荔枝,龙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
泉州龙眼用嫁接技术繁殖方法的历史已很久远。明徐勃《荔枝谱》(1597年)和邓道协《荔枝谱》(1628年)都有关于龙眼用嫁接繁殖的记载。清初周亮工《闽小记》(1666—1668年)和郭柏苍《闽产录异》都记载用嵌接法换种,沿用至今。旧法用挂钵填土。 泉州龙眼品种很多,风味不一。著名品种有普明庵本、红孩儿本等50多种。最受赞誉的首推“东璧”龙眼,1993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东璧”龙眼原产自泉州市区开元寺内东塔旁的原东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元寺僧人种植的,历300多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才枯死。泉州承天寺内有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龙眼树,是现存的“东璧”龙眼中树龄最长的。而今“东璧”龙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龙眼产区均有广泛繁殖。传说早年仙游有个僧人从泉州开元寺取去“东璧”龙眼苗,在仙游境内栽植,现已繁衍2万株成年树,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质逊于原产的“东璧”龙眼。
“东璧”龙眼品质优良。其果皮有淡黄色的虎斑纹,泉人称为“花壳”,是外观有别于其它龙眼品种的最显著区别。“东璧”龙眼又称“糖瓜蜜”,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
另有“福眼”,原称“虎眼”。《泉州府志》有“大者名虎眼”的记载。泉语“虎”、“福”的音近,以“福眼”代替“虎眼”,取其吉祥美好之意。福眼是泉州的主栽品种,有8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曾荣获国际巴黎旅游美食金质奖和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奖。 近年全省各龙眼产区均有大量种植,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据说台湾种植的大型龙眼,当地同胞也称“福眼”。
【桂圆药用】桂圆即龙眼(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龙眼能够入药,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龙眼的由来】
据说,很早以前,在福建一带,有条恶龙,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兴风作浪,毁坏庄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计其数。周围的百姓只好逃离家园,在石洞里躲起来。
当地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桂圆。他看到恶龙兴风作浪,决心为民除害,与恶龙搏斗一番。到了八月,大潮来了,他就准备好酒、猪羊肉,把它们合在一起。恶龙上岸以后,一看到猪羊肉馋得口水直往下淌,几口就把猪羊肉吃光了。因为猪羊肉是用大量的酒泡过的,所以没等恶龙走多远,就躺在地上不动了。这时桂圆举起钢刀,朝龙的左眼刺去,龙眼被刺了出来,恶龙痛得来回翻滚,正要逃跑时,桂圆揪住龙角,骑在龙身上,当恶龙极力想摆脱桂圆时,桂圆用钢刀刺向恶龙的右眼,恶龙的双眼失去,痛得嗷嗷大叫。经过一阵搏斗,恶龙流血过多死去。桂圆由于在搏斗中负伤过重,也死了。
于是,在这个地方长出了一种果品,人们称之为“龙眼”,也叫“桂圆”。
另有一说,古代人把桂圆的圆溜溜的球状果实比喻成各种各样的眼睛.大个儿的桂圆叫龙眼,中等大的叫虎眼,最小的叫鬼眼,但现代人都把它们统一叫做龙眼或桂圆.
原料介绍
Longan桂圆是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此外台湾、云南和贵州南部也有出产。其中福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
桂圆因其种圆黑光泽,种脐突起呈白色,看似传说中“//www.souquanme.com龙”的眼睛,所以得名。新鲜的龙眼肉质极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实为其他果品所不及。鲜龙眼烘成干果后即成为中药里的桂圆。
营养分析
1. 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
2. 研究发现,桂圆对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90%,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适当吃些龙眼有利健康;
3. 桂圆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体质虚弱的老年人、记忆力低下者、头晕失眠者、妇女食用;
2. 有上火发炎症状时不宜食用,怀孕后不宜过多食用。
食疗作用
桂圆味甘、性温;归心、脾经;
有开胃、养血益脾、补心安神、补虚长智之功效;
可治疗贫血和因缺乏尼克酸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同时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他相关
桂圆原产于中国南方,是亚热带的珍果之一。汉代以前即已栽培。传说南越王赵佗曾以桂圆进贡给汉高祖。《神农本草经》载有龙眼“久服,强魄聪明,轻身不老”。《南方草木状》谓“魏文帝召群臣曰:南方果之真者,有龙眼、荔枝”,并对其生、形态作了具体描述。对其保健功效,李时珍说“食品以荔枝为美,滋益则龙眼为良”。食籍也多有记载。今为民间常用滋补食品之一。
备注
1. 购买时应注意与疯人果相鉴别,疯人果又叫龙荔,有毒,它的外壳较龙眼平滑,没有真桂圆的鳞斑状外壳,果肉粘手,不易剥离,也没有龙眼肉有韧性,仅有点儿带苦涩的甜味;
2. 龙眼作为水果宜鲜食,变味的果粒不要吃;
3. 国内还有学者发表过龙眼抗衰老的有关论文,提出龙眼将成为不可多得的抗衰老食品
【别名】龙眼、益智、石硖
【科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龙眼属(Dimocarpus)
龙眼亦称桂圆,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特性与特征】常绿乔木,树体高大。多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互生;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果球形,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3~4月,果期7~8月。喜温忌冻,年均温20~22℃较适宜,对低温敏感;通常年均温<17.5~18℃,最冷月均温<10℃,绝对低温<-5℃,龙眼难作经济栽培。较耐旱,最适年降水总量为1000~1600mm;对土壤适应性强。
野生龙眼是海南西南部低山丘陵台地半常绿季雨林常见的树种。分布区年平均温24--26℃,年降水量900--1700毫米。喜干热生境,在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冬春(11--4月)要求18--25℃的气温和适当的干旱,夏秋间(5--11月)生长期需要26--29℃的高温和充沛的雨量。为喜光树种,幼苗不耐过度荫蔽,壮龄树更需充分阳光。天然更新良好,属深根性树种,能在干旱、瘦瘠土壤上扎根生长。萌芽力强,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的树桩,能迅速萌芽更新。自然生长较慢,83年生树的高仅20.2米,胸径27厘米。3--4月开花,7--8月果熟。
【分布状况】龙眼原产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现我国龙眼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区) ,此外, 海南、四川、云南和贵州省也有小规模栽培。世界上栽培龙眼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斯里兰卡、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美国的夏威夷州和佛罗里达州等。
据//www.souquanme.com药理研究证实,龙眼含葡萄糖、蔗糖和维生素A、B等多种营养素,其中含有较多的是蛋白、脂肪和多种矿物质。这些营养素对人体都是十分必需的。特别对于劳心之人,耗伤心脾气血,更为有效。
桂圆可治疗病后体弱或脑力衰退。妇女在产后调补也很适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对桂圆倍加推崇。
【品种】大乌圆、石硖、福眼、储良、广眼
【作用】龙眼营养丰富,是珍贵的滋养强化剂。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酒、膏、酱等,亦可加工成桂园干肉等。此外龙眼的叶、花、根、核均可入药。龙眼树木质坚硬,纹理细致优美,是制作高级家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种精巧工艺品。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研究发现,桂圆对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90%,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适当吃些龙眼有利健康;桂圆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
【繁殖】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种子寿命短,剥去果壳后除去假种皮,用清水洗净后即行播种。待苗高8--10厘米时,分床栽植或移入营养袋内,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选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栽培品种须采用嫁接繁殖法。
【保护】在桂圆育种上,野生桂圆是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木材结构细致,坚重,极耐腐、不受虫蛀,为工业强材,适作车、船、桥梁、水工、家具等用材。果实可食。
建议将未遭破坏和分布较多的半常绿季雨林划为野生龙眼自然保护区,同时在附近国营林场建立种子园,为栽培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盛誉】桂圆为中国南方水果,多产于两广地区。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其树高一二丈,叶长而略小,开白花,成实于初秋。其实累累而坠,外形圆滚,如弹丸却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去皮则剔透晶莹偏浆白,隐约可见内里红黑色果核,极似眼珠,故以“龙眼”名之。
泉州是全国龙眼主要产区之一,自古盛产龙眼。泉州人通称桂圆鲜果为龙眼,龙眼焙干后为桂圆。商户常把两者统称为“桂圆”。
【历史】桂圆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云:“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俗称桂元。古时列为重要贡品。魏文帝(535—551年)曾诏群臣:“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
宋代,龙眼已在泉州普遍种植。
北宋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图经本草》(1061年)载:“龙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闽、广、 蜀道出荔枝之处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赞颂龙眼:“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以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 味比荔枝真搜趣网是奴。”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述:“龙眼树似荔支,而叶微小, 皮黄褐色。荔支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曰为荔支奴。泉州府诸县皆有,郡中(今鲤城区、丰泽区)尤盛。 ”
明泉州人何乔远《闽书》记述泉州一带“园有荔枝,龙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
泉州龙眼用嫁接技术繁殖方法的历史已很久远。明徐勃《荔枝谱》(1597年)和邓道协《荔枝谱》(1628年)都有关于龙眼用嫁接繁殖的记载。清初周亮工《闽小记》(1666—1668年)和郭柏苍《闽产录异》都记载用嵌接法换种,沿用至今。旧法用挂钵填土。 泉州龙眼品种很多,风味不一。著名品种有普明庵本、红孩儿本等50多种。最受赞誉的首推“东璧”龙眼,1993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东璧”龙眼原产自泉州市区开元寺内东塔旁的原东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元寺僧人种植的,历300多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才枯死。泉州承天寺内有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龙眼树,是现存的“东璧”龙眼中树龄最长的。而今“东璧”龙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龙眼产区均有广泛繁殖。传说早年仙游有个僧人从泉州开元寺取去“东璧”龙眼苗,在仙游境内栽植,现已繁衍2万株成年树,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质逊于原产的“东璧”龙眼。
“东璧”龙眼品质优良。其果皮有淡黄色的虎斑纹,泉人称为“花壳”,是外观有别于其它龙眼品种的最显著区别。“东璧”龙眼又称“糖瓜蜜”,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
另有“福眼”,原称“虎眼”。《泉州府志》有“大者名虎眼”的记载。泉语“虎”、“福”的音近,以“福眼”代替“虎眼”,取其吉祥美好之意。福眼是泉州的主栽品种,有8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曾荣获国际巴黎旅游美食金质奖和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奖。 近年全省各龙眼产区均有大量种植,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据说台湾种植的大型龙眼,当地同胞也称“福眼”。
【桂圆药用】桂圆即龙眼(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龙眼能够入药,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龙眼的由来】
据说,很早以前,在福建一带,有条恶龙,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兴风作浪,毁坏庄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计其数。周围的百姓只好逃离家园,在石洞里躲起来。
当地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桂圆。他看到恶龙兴风作浪,决心为民除害,与恶龙搏斗一番。到了八月,大潮来了,他就准备好酒、猪羊肉,把它们合在一起。恶龙上岸以后,一看到猪羊肉馋得口水直往下淌,几口就把猪羊肉吃光了。因为猪羊肉是用大量的酒泡过的,所以没等恶龙走多远,就躺在地上不动了。这时桂圆举起钢刀,朝龙的左眼刺去,龙眼被刺了出来,恶龙痛得来回翻滚,正要逃跑时,桂圆揪住龙角,骑在龙身上,当恶龙极力想摆脱桂圆时,桂圆用钢刀刺向恶龙的右眼,恶龙的双眼失去,痛得嗷嗷大叫。经过一阵搏斗,恶龙流血过多死去。桂圆由于在搏斗中负伤过重,也死了。
于是,在这个地方长出了一种果品,人们称之为“龙眼”,也叫“桂圆”。
另有一说,古代人把桂圆的圆溜溜的球状果实比喻成各种各样的眼睛.大个儿的桂圆叫龙眼,中等大的叫虎眼,最小的叫鬼眼,但现代人都把它们统一叫做龙眼或桂圆.
原料介绍
Longan桂圆是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此外台湾、云南和贵州南部也有出产。其中福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
桂圆因其种圆黑光泽,种脐突起呈白色,看似传说中“//www.souquanme.com龙”的眼睛,所以得名。新鲜的龙眼肉质极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实为其他果品所不及。鲜龙眼烘成干果后即成为中药里的桂圆。
营养分析
1. 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
2. 研究发现,桂圆对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90%,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适当吃些龙眼有利健康;
3. 桂圆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体质虚弱的老年人、记忆力低下者、头晕失眠者、妇女食用;
2. 有上火发炎症状时不宜食用,怀孕后不宜过多食用。
食疗作用
桂圆味甘、性温;归心、脾经;
有开胃、养血益脾、补心安神、补虚长智之功效;
可治疗贫血和因缺乏尼克酸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同时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他相关
桂圆原产于中国南方,是亚热带的珍果之一。汉代以前即已栽培。传说南越王赵佗曾以桂圆进贡给汉高祖。《神农本草经》载有龙眼“久服,强魄聪明,轻身不老”。《南方草木状》谓“魏文帝召群臣曰:南方果之真者,有龙眼、荔枝”,并对其生、形态作了具体描述。对其保健功效,李时珍说“食品以荔枝为美,滋益则龙眼为良”。食籍也多有记载。今为民间常用滋补食品之一。
备注
1. 购买时应注意与疯人果相鉴别,疯人果又叫龙荔,有毒,它的外壳较龙眼平滑,没有真桂圆的鳞斑状外壳,果肉粘手,不易剥离,也没有龙眼肉有韧性,仅有点儿带苦涩的甜味;
2. 龙眼作为水果宜鲜食,变味的果粒不要吃;
3. 国内还有学者发表过龙眼抗衰老的有关论文,提出龙眼将成为不可多得的抗衰老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