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描写苏州的美文
最好是名家写的,谢谢~ 横塘远去
秋末
在人们印象里,苏州西郊的横塘,不是旅游景点。苏州周边远远近近的古镇,借旅游的东风,一个一个在兴盛起来,唯独没有横塘。能勾起游兴一去横塘的,就是运河边上睡着的古老的驿亭。
横塘,可是诗人骚客常吟唱的呀,读了点诗词又谁人不识君。
范成大以横塘为题,有专门吟唱横塘的。“南浦春来一绿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一幅江南烟雨送客图。“阵阵轻寒细马桥,竹林茅店小帘招。东风已绿南溪水,更染溪南万柳条”,一派田园风光。
清代诗人吴宽也以《过横塘》为题,“夏半横塘风日多,画船载酒压晴波”,把过横塘作为“登山第一歌”;唐寅在《江南四季歌》中,说“吴山穿绕横塘过,虎丘灵岩复元墓”,把横塘与虎丘、灵岩吴中诸山连了起来;厉颚在《自石湖至横塘二首》中,“为爱横塘名字好,梦肠他日绕吴门”,化用《吴书》孙坚“母怀妊坚,梦肠出绕吴昌门”的典故,把爱横塘推到了极致。
横塘更出了名的,还在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把江南黄梅时的烟雨、满城飞絮,比作一腔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种不同的愁,异曲同工,到了绝处。也因“梅子黄时雨”,贺铸得了贺梅子的雅称。词的开头,“凌波不过横塘路”,横塘也出了名。
张中行老先生二十年前来苏州,在《姑苏半月》中就因贺铸的《青玉案》而专写了一节过横塘的思绪:坐汽车西行三次,往返过那个地方六次,每次过,看江水,看路旁的房屋,心里都泛起“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的思情。这是由贺铸的一首《青玉案》词引起的,词的开头是“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我读,同人闲谈,常常接触这首词,以为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类所谓豪放的相比,这写得才是词境,值得用心灵去吟味……
横塘还在,可是,这么烟雨,这么尽绿,让人寻芳,引起诗人骚客万般怜爱的横塘,已经远去,只能像张中行先生一样,车过横塘,想想罢了。横塘,你是怎么远去,怎么消失的?
或许横塘没有许多名胜古迹留下来,没有像沈万三那样的沈厅、明清时的民居留下来,没有同里、角直那样的河桥留下来,或许后来再没有像范成大、贺铸那样的诗人住在横塘附近了,这或许都是原因;但横塘的消失,可能已有一二百年了,我猜想,横塘的功能变了,横塘已不是苏州水陆交通的津口和要冲了。或许就是,公路的开通,路失横塘。
“凌波不过横塘路”,女士去石湖、太湖,去灵岩、洞庭,到了横塘就要改乘水路,男士也是如此。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浪游记快,说:“吾父稼夫公唤女伶演剧,宴客吾家。余患其扰,先一日约鸿干赴寒山登高,藉访他日结庐之地。芸为整理小酒榼。越日天将晓,鸿干已登门相邀,遂携榼出胥门,入面肆,各饱食。渡胥江,步至横塘枣市桥,雇一叶扁舟,到山日犹未午……”横塘是游石湖、太湖、灵岩的第一站。横塘,通胥口,通越溪,连太湖,连京杭大运河,苏州水路交通的要冲,西行、北进的渡口,水路造就了横塘。“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尽管今天横塘仍是苏州西部水路交通的必经之地,但作为石湖、太湖诸多名胜的起始,作为折柳送客的站头,陆路的兴盛,公路的畅通,这样的作用减少了,降低了,乃至可有可无了。横塘因水路而名,也因水路而失。这或许也是交通发展的一种结果,用不到读古人诗而伤今人的神。
很久没有去横塘了,横塘成不了旅游景点,也得去问问。兴致一来,再热的天,也挡不了。或许横塘的小街比不得周庄、同里的老街,或许横塘不想走古镇新区的路,原来一条临河而建的街,已是荡然无存,展现在面前的是江南千镇一面的新镇,一条水泥路的两边,林立着四五层高的楼房,底层开着商铺。穿过一条小路,来到大运河岸边。亭子桥卧龙似的横亘在运河上,与彩云桥、古驿亭,组成一个直角,运输船川流而过,多少给人一点今古奇观。而瞅瞅运河两岸,一边在装卸红砖,一边在下载金属废件,一边碎砖满地,一边满地油污,游兴了然无痕。彩云桥卧在胥江与运河的交接处,与驿亭相连。不知为何,刻有“彩云桥”的花岗石栏,被弃在一旁。www.souquanme.com还能使人唤起横塘古镇思绪的,古驿亭静静地蹲在河边。在遥远的过去,这儿灯悬待月、客到烹茶、远映胥江,冷清之中还是相当有热气的。而今,无论白天夜晚都没有客到烹茶了,唯有月照胥江。古驿亭,还能吸引些慕名而来的游客,河东边杂乱的民居,家家门前屋后的铁栅栏,一条墨黑似的小河,发着阵阵臭味,游兴绝对不会再有了。
应该包蕴在横塘里,镇东一里许就是吴中才子唐寅的墓。经过多次修葺,加上边上新筑的秋香园,无论旅游,无论拜谒这位使苏州名声远播的才子,横塘还是有吸引力的。尽管天大热,游客不多,唐寅纪念室里还是见到七八个来自外地的年轻学子。传媒介绍,苏州将花大力开发石湖,苏州发展又在西进,石湖离不开横塘,横塘又是西进的门户,西进的起点,北边苏州高新区又在合围过来,横塘应该兴盛起来。唐寅纪念室有副楹联,半联云:“继宋玉招魂之后,此番苍墓重修,更装点横塘美景,替湖山花月增妍”,唐墓已经装点,横塘美景何时重来?
横塘南望
邱载
横塘是个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的古镇。她位于我们古城西南角,坐落在胥江、古运河和越来溪的会合处,史称“横塘古渡”。
横塘首先是个诗镇。早在一千多年前,横塘就耸立在优美的诗林里。“未随洞庭酌,且醉横塘席”,盛唐诗人孟郊就曾醉倒在横塘的诗情画意之中。而后,宋代的诗人贺铸、范成大,明清的文征明、唐寅、吴宽……他们都为横塘留下了清新、秀丽的诗词:碧水青山、古渡亭桥、黄墙朱塔、春雨烟柳、秋月画船……这就是古老的、已经逝去的,却仍顽强地活在诗中的横塘!
在描绘横塘的诗词中,最有名的当推北宋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浓郁的水乡田园风光里,倾注了诗人无限的希冀和爱。诗作一经传世,立即轰动文坛,成为宋词的典范。贺铸从此以“贺梅子”的雅号著称于世。现在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都必学《青玉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词对于横塘的意义,绝不亚于《枫桥夜泊》之于寒山寺。那么为何寒山钟声至今仍不绝于耳,而《青玉案》所及的横塘,在人们印象中却显得冷落、淡漠了呢?
其实,今日的横塘仍然保存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北有古驿亭、彩云桥,南有范成大祠堂、石湖景区,东有唐寅墓,西有七子山藏军洞、始苏台遗址和郁郁葱葱的横山森林公园,等等。其中一些古遗迹的历史价值绝不逊于寒山寺、江枫桥。今日横塘缺的是意境,像现今枫桥寒山寺那样的意境,那些描写横塘诗中的清新、秀丽的意境。
当然,更多的人则对我言说,苏州人没有有意冷落、淡漠横塘,实在是顾不过来啊,东园西区的开发建设实在让苏州人够忙的了。苏州高新区的宽阔道路、洁净厂房已经与横塘镇的镇北连成一片。2002年,在把苏州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的城市化进程中,苏州人又把注意力投向了横塘镇南,决定在胥江以南、上方山以东、运河以西这块风水宝地上,筹建苏州国际教育园(北区)。在开发建设的主体单位―――苏州高新中锐科教发展有限公司的陈列室里,我们看到了国际教育园(北区)的规划模型。教育园环绕核心区,环状辐射教育科研区、生活后勤区三个圈层,一条绿化景观大道贯穿南北,将上方山的山体脉络引入教育园,与石湖景区融为一体。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经过三到五年的开发建设,这里将形成以培养高级国际型人才、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山水教育园。
横塘还是个旅游古镇。清代诗人蔡云曾写“石湖串月”一诗:“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湖亭。”想当年,八月十八游石湖,苏州老百姓倾城而出,石湖岸边人山人海,人们通宵达旦地赏月、烧香,如痴如醉地观看龙舟、拳船比赛……第二搜趣网天,游人被踏掉的鞋子要堆成小山样哩。岁月沧桑,石湖的秀美风光和庙会热闹的情景却一直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2001年下半年,重振石湖旅游业摆上了市府的议事日程,11月专门成立了石湖(上方山)景区开发建设办公室,负责景区的整治、规划、开发、协调等工作。2002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了石湖景区总体规划。根据苏州城市发展需要,决定把石湖景区建设成以吴越遗迹和江南田园风光为特色,具有生态、游览、科普、休闲等功能的国家级的重要风景区,包括:上方山、石湖、七子山、滨湖等七大景群;景区面积从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大为22.3平方公里。
当年古诗中有名的梅子桥,已成了铁栏杆水泥桥了。此刻,我们站在梅子桥上向南眺望,新建的铁索拉杆的石湖大桥横跨在大运河上,高高的斜拉索桥墩像干将、莫邪两把巨剑直刺蓝天;而国际教育园(北区)的主环路工程已于去年9月开工兴建;石湖里挖泥船往返穿UwNcxNnlQ梭,清淤净水工程正在紧张进行;而湖东的1000余亩风景林地已经建成,在成片的银杏、樟树林里,映掩着荷塘、小桥、湖石小品……已初步形成一个滨湖景群。当我们收回目光,再凝视梅子桥畔,多么希望能见到,有一尊诗人贺铸的塑像,一方《青玉案》的诗碑,还有古亭、垂柳、系着画舫。愿日后的横塘以优美的诗境净化我们沾满红尘的心灵,让我们领略到悠久的吴越遗韵和江南田园的清新纯情。
寂寥宝带桥
吴中橘红
苏州因水成市,故以桥多而闻名于世,所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阑三百九十桥”(白居易诗)。在苏州从古至今所建的众多桥梁中,魅力独具的我想得数宝带桥了。宝带桥横卧于运河与澹台湖之间,桥长千余尺,桥洞五十三个,就像一条长长的玉带,平缓地飘浮在宽阔的水面上。每到中秋月夜,便能见到”宝带串月”奇景:五十三孔连缀倒映水中,虚实相映间,水中有五十三个“月亮”串连……于是,宝带桥成了苏州人中秋赏月的绝佳去处。怎奈宝带桥已废弃,如今不免生出几分寂寥。
今春的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单车去看看久违了的宝带桥。原来沿城东运河的那条马路可通宝带桥,不料如今一路过去都是一个个卸货的码头。路上一堆堆红砖、水泥什么的,最后堵得连自行车都没法子过。于是我只好再绕道人民路,经团结桥、长桥,然后向东七转八拐的,总算兜到了宝带桥。
走过一段石板路,桥堍有只残存的汉白玉石狮,破损得较为严重,见石狮身上有好几处用白水泥修补的痕迹。青岗石夹着花岗石的桥面平平坦坦,走在上面如履平地。桥面的石缝里,生长出各色各样叫不上名的野草来。桥上有一个小青年骑着山地车,慢腾腾笃悠悠的一路看风景。过一会儿又遇上一个背着相机提着三角架的中年男子,不时注视着太阳所处的位置,长发飘飘像是一个搞摄影的。行走中偶尔也碰到一对情侣,有说有笑地与我擦肩而过。但就一座桥而言,宝带桥还是让人觉得过于冷清了。
正是暮春时分,四周田野里油菜花金黄,河两岸杨柳碧绿,阳光下河水波光粼粼,远处长方山一脉葱翠。“长虹卧波、鳌背连云”的宝带桥,与周边的环境结合得竟是如此和谐巧妙。人行走在桥上,不觉进入了宋词的意境里。
只要从稍远处观望,宝带桥便像一条玉带飘浮在绸缎一般的水面上,桥中微微隆起的一段,恰似玉带上的搭扣。这是我坐在宝带桥不远处的石亭里,看宝带桥所得到的感觉。亭叫乙未亭,堆满岁月的尘埃。亭里的那块张松声碑记,被时光磨得光秃秃的,碑文已无从辨认。太阳渐渐西落,不觉暮色降临,近处的澹台祠香火袅袅,此刻的宝带桥越发显得落寞了。
宝带桥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当时为了保障漕粮畅通,朝廷一方面加强了运河两边的卫戌,另一方面又广修纤道。而澹台湖口有三百多米的湖面,纤道被阻断,漕船至此困难重重。为了方便拉纤引船,又不切断太湖水入海的通道,并考虑到船只的通行,便设计建造了这样一座独具个性的石拱桥。只是到了近代随着轮船的兴起,才使为便于拉纤引船而建的宝带桥失去了作用。如今被废弃的宝带桥成了一道昨日的风景,桥上荒草萋萋落拓寂寥,呈现出一番英雄暮年的凄凉景象,看了不免叫人生出许多感慨。
说井
蔡叔健
井,凿地取水也。“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世上第一口井是谁挖的,已湮没无考,想来井该是人类从“被动”地自江河湖泊取水,到“主动”地穿地取水,经过远、无数实践所积累的智慧结晶!
有井,周围就有人家,井多更表明人气旺盛,而苏州的“人均”井数,自古以来,可以说是排列在前几位的,这该是天堂的标志之一吧!
几千年来,井对人类,不夸大地说,起过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作用,有哪一口井,不曾当过一个“圆心”,将她的清泉滋润着周围,养育着万物?何况井水冬暖夏凉,甘甜爽口,恩泽苍生。井,不断地将水施舍给人们,自身亦借此不断地净化。
人们不光使用井,还让井休息。苏州人自古就有封井之俗:在大年夜用红纸贴没井口,要到正月里,好像要到年初五才可以开封使用。井使用不肮脏,也要清洗,在从前,就是人们所说的“淘井”。那时,得请几位体力棒,耐力好的壮汉,快速不停地汲水,井水先清后混,直到将黄泥汤也打个净光,见了井底,才罢休。待过了一夜,井里又会涌出清泉来。现今,再也没人干“淘井”这种“傻”事了。倒不是因为有了抽水机,也不是因为有了自来水,由于井水的水源大多已被污染了。再有技术支撑的现代人,做梦也别想把井“洗”干净!
苏州最古老的井,或许得数灵岩山上的吴王井和玩月池了,这两口并列的井,可能也是苏州地势最高的井了。最动人的井该是东山柳毅井了,有关这口井,相传的故事酷极了。还有虎丘的憨憨泉,也可算是口“名”井了。然而,这些有名的井,有的“寄人篱下”,有的被迫“动迁”,有的虚有其名;至于数不过来的无名“井”辈,休再提昔日的贡献,只在今天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先是道路的扩建,被赶出“家门”,后又呜呼哀哉,任人一口口地吃掉!
关于井,说得风趣的,有《南村辍耕录》中所谓:“人欲娶妻,谓之寻河觅井。已娶而料理家事,谓之担雪填井。男婚女嫁,财礼奁具,种种不可阙,谓之投河奔井。”这些不论是好是坏的话,道出了井的重要性。可以说,人们一生实在不离不开“井”。
如果再也没有井了,那么,老师讲成语:“饮水思源”,小学生只会想起自来水龙头,而说起俗语:“饮水不忘掘井人”,孩子们或许会好奇地问,掘井人是干什么的?
井是无法移入博物馆里保存的,但我希望最好留些口井吧!至少还可以让我等井底之蛙有个坐井观天的地方!
古城赋
林锡旦
古者苏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二千五百余年;巧也苏州,世界文化遗产大会,时值二十八届。相逢相会,盛世盛事。献赋数句,惟作一颂。
江南平原,勾吴立国;太湖之滨,伍员建城。通门二八而水道陆衢;环城一河并三纵四横。水木清华,川原暄淑,竟繁衍成锦绣之乡、风雅之薮;风土清嘉,人物隽秀,且发展为文萃之邦、园林之城。因山兮得名苏州,以地兮亦谓吴中,世称兮人间天堂,又号兮东方水城。奕奕煌煌,代有遗迹;星星点点,世有传承。
君不见运河西来,涛声依稀。自古千帆鼓浪,供输南北;长年万里通波,集散东西。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飞阁跨津梁,茂苑赛京畿。金阊内外,五更市贾不绝;河塘左右,八方生机相依。中市大街兮五金杂陈;玄妙观前兮百货骈阗。人民路长兮商铺林立,专业坊巷兮各业整齐。攘往熙来,尽为四远客商;栉比鳞次,均属百年店基搜趣网。此诚姑苏繁华之地,吴郡滋生之源也。
巡览古迹,探访名胜。则馆娃吴宫,采草香径;走犬长洲,荡舟锦帆。虎丘剑池,疑冢千古未解;生公讲台,莲池一石头点。试剑而思干将;练兵而忆孙武。斜塔迎朝晖,姑胥拥翠微。画船灯舫,山塘七里烟笼;茶寮酒肆,长堤一路花香。江枫渔火,百八钟声警世;寒山拾得,数篇诗句教人。城里半园亭,无非前人居住之所;巷内几寺院,均属今日旅游之地。沧浪亭畔,未进园而先成景,一泓绿水兮相迎;狮子林内,方入洞而已迷路,几座假山兮莫辨。拙政名园,疏朗平淡而近乎自然,茂树曲池乃胜甲吴下;寒碧山庄,留园法帖而长留天地,冠云三峰乃独冠吴中。敬亭山房艺圃,维其明式;环秀山庄假山,独步江南。枕波听橹,耦园住佳耦;负郭临流,城曲筑诗城。渔隐网师兮撷秀名楼;虎葬药圃兮殿春题簃。五百罗汉,虽仅西园一角;独重律宗,竟至东震三千。龙蟠水陆兮古盘门;瑞照塔院兮喜来登。建筑美与人文美,融为一体;自然美共艺术美,相得益彰矣。
至若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状元宰相故宅,庭院深深。一重重,门楼堂楼走马楼,蕴含民情风俗;一进进,轿厅客厅纱帽厅,流传才子佳人。聚族而居,厚德载福;睦邻为友,持俭致勤。风烟十万家,水埠两岸边。画桥岂三百,幽巷数不清。平江路段兮双桥叠现;怡园街区兮密布重檐。登楼看雨,倚栏临风。花应解语,石不能言。绳痕之井栏,记岁月之沧桑;凝重之牌坊,竖道德之典型。义庄祠堂,昔日之善举;会馆公所,乡邦之联盟。文保单位,控保建筑,方列绝对保护;古构筑物,历史街区,乃已紫线圈明。清风明月无价,近水远山有情。富土而为同里,水乡而有周庄。具区莫厘缥缈,林屋雕楼;消夏湖光山色,翠峰隐亭。地杰更人灵,才士多贤能。朱张顾陆,东吴之所以鼎立;彭宋潘韩,清季之所以扬名。宋有两范,诗文传诵百世;明有四家,书画流韵至今。昆曲婉转,笛箫依依传送;吴侬软语,琵琶声声相闻。苏绣并缂丝,精细雅洁;宋锦与年画,独具风韵。原真性、整体性,整旧如故;可读性、可持续性,传承似新。
历经千载,名城依旧珍藏珠玉;时逢盛世,胜地重新捧献宝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惟古城古乡镇,今世少见;吴地吴文化,历劫不毁。愿园林遗产扩展项目申遗成功!复吾古城历史文化之应有品位。噫!水乡兮水为灵魂,人文兮人需教化;古城兮古乃核心,名都兮名应护卫。此亦申遗题中之义,古城不朽之道也。
秋末
在人们印象里,苏州西郊的横塘,不是旅游景点。苏州周边远远近近的古镇,借旅游的东风,一个一个在兴盛起来,唯独没有横塘。能勾起游兴一去横塘的,就是运河边上睡着的古老的驿亭。
横塘,可是诗人骚客常吟唱的呀,读了点诗词又谁人不识君。
范成大以横塘为题,有专门吟唱横塘的。“南浦春来一绿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一幅江南烟雨送客图。“阵阵轻寒细马桥,竹林茅店小帘招。东风已绿南溪水,更染溪南万柳条”,一派田园风光。
清代诗人吴宽也以《过横塘》为题,“夏半横塘风日多,画船载酒压晴波”,把过横塘作为“登山第一歌”;唐寅在《江南四季歌》中,说“吴山穿绕横塘过,虎丘灵岩复元墓”,把横塘与虎丘、灵岩吴中诸山连了起来;厉颚在《自石湖至横塘二首》中,“为爱横塘名字好,梦肠他日绕吴门”,化用《吴书》孙坚“母怀妊坚,梦肠出绕吴昌门”的典故,把爱横塘推到了极致。
横塘更出了名的,还在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把江南黄梅时的烟雨、满城飞絮,比作一腔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种不同的愁,异曲同工,到了绝处。也因“梅子黄时雨”,贺铸得了贺梅子的雅称。词的开头,“凌波不过横塘路”,横塘也出了名。
张中行老先生二十年前来苏州,在《姑苏半月》中就因贺铸的《青玉案》而专写了一节过横塘的思绪:坐汽车西行三次,往返过那个地方六次,每次过,看江水,看路旁的房屋,心里都泛起“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的思情。这是由贺铸的一首《青玉案》词引起的,词的开头是“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我读,同人闲谈,常常接触这首词,以为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类所谓豪放的相比,这写得才是词境,值得用心灵去吟味……
横塘还在,可是,这么烟雨,这么尽绿,让人寻芳,引起诗人骚客万般怜爱的横塘,已经远去,只能像张中行先生一样,车过横塘,想想罢了。横塘,你是怎么远去,怎么消失的?
或许横塘没有许多名胜古迹留下来,没有像沈万三那样的沈厅、明清时的民居留下来,没有同里、角直那样的河桥留下来,或许后来再没有像范成大、贺铸那样的诗人住在横塘附近了,这或许都是原因;但横塘的消失,可能已有一二百年了,我猜想,横塘的功能变了,横塘已不是苏州水陆交通的津口和要冲了。或许就是,公路的开通,路失横塘。
“凌波不过横塘路”,女士去石湖、太湖,去灵岩、洞庭,到了横塘就要改乘水路,男士也是如此。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浪游记快,说:“吾父稼夫公唤女伶演剧,宴客吾家。余患其扰,先一日约鸿干赴寒山登高,藉访他日结庐之地。芸为整理小酒榼。越日天将晓,鸿干已登门相邀,遂携榼出胥门,入面肆,各饱食。渡胥江,步至横塘枣市桥,雇一叶扁舟,到山日犹未午……”横塘是游石湖、太湖、灵岩的第一站。横塘,通胥口,通越溪,连太湖,连京杭大运河,苏州水路交通的要冲,西行、北进的渡口,水路造就了横塘。“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尽管今天横塘仍是苏州西部水路交通的必经之地,但作为石湖、太湖诸多名胜的起始,作为折柳送客的站头,陆路的兴盛,公路的畅通,这样的作用减少了,降低了,乃至可有可无了。横塘因水路而名,也因水路而失。这或许也是交通发展的一种结果,用不到读古人诗而伤今人的神。
很久没有去横塘了,横塘成不了旅游景点,也得去问问。兴致一来,再热的天,也挡不了。或许横塘的小街比不得周庄、同里的老街,或许横塘不想走古镇新区的路,原来一条临河而建的街,已是荡然无存,展现在面前的是江南千镇一面的新镇,一条水泥路的两边,林立着四五层高的楼房,底层开着商铺。穿过一条小路,来到大运河岸边。亭子桥卧龙似的横亘在运河上,与彩云桥、古驿亭,组成一个直角,运输船川流而过,多少给人一点今古奇观。而瞅瞅运河两岸,一边在装卸红砖,一边在下载金属废件,一边碎砖满地,一边满地油污,游兴了然无痕。彩云桥卧在胥江与运河的交接处,与驿亭相连。不知为何,刻有“彩云桥”的花岗石栏,被弃在一旁。www.souquanme.com还能使人唤起横塘古镇思绪的,古驿亭静静地蹲在河边。在遥远的过去,这儿灯悬待月、客到烹茶、远映胥江,冷清之中还是相当有热气的。而今,无论白天夜晚都没有客到烹茶了,唯有月照胥江。古驿亭,还能吸引些慕名而来的游客,河东边杂乱的民居,家家门前屋后的铁栅栏,一条墨黑似的小河,发着阵阵臭味,游兴绝对不会再有了。
应该包蕴在横塘里,镇东一里许就是吴中才子唐寅的墓。经过多次修葺,加上边上新筑的秋香园,无论旅游,无论拜谒这位使苏州名声远播的才子,横塘还是有吸引力的。尽管天大热,游客不多,唐寅纪念室里还是见到七八个来自外地的年轻学子。传媒介绍,苏州将花大力开发石湖,苏州发展又在西进,石湖离不开横塘,横塘又是西进的门户,西进的起点,北边苏州高新区又在合围过来,横塘应该兴盛起来。唐寅纪念室有副楹联,半联云:“继宋玉招魂之后,此番苍墓重修,更装点横塘美景,替湖山花月增妍”,唐墓已经装点,横塘美景何时重来?
横塘南望
邱载
横塘是个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的古镇。她位于我们古城西南角,坐落在胥江、古运河和越来溪的会合处,史称“横塘古渡”。
横塘首先是个诗镇。早在一千多年前,横塘就耸立在优美的诗林里。“未随洞庭酌,且醉横塘席”,盛唐诗人孟郊就曾醉倒在横塘的诗情画意之中。而后,宋代的诗人贺铸、范成大,明清的文征明、唐寅、吴宽……他们都为横塘留下了清新、秀丽的诗词:碧水青山、古渡亭桥、黄墙朱塔、春雨烟柳、秋月画船……这就是古老的、已经逝去的,却仍顽强地活在诗中的横塘!
在描绘横塘的诗词中,最有名的当推北宋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浓郁的水乡田园风光里,倾注了诗人无限的希冀和爱。诗作一经传世,立即轰动文坛,成为宋词的典范。贺铸从此以“贺梅子”的雅号著称于世。现在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都必学《青玉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词对于横塘的意义,绝不亚于《枫桥夜泊》之于寒山寺。那么为何寒山钟声至今仍不绝于耳,而《青玉案》所及的横塘,在人们印象中却显得冷落、淡漠了呢?
其实,今日的横塘仍然保存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北有古驿亭、彩云桥,南有范成大祠堂、石湖景区,东有唐寅墓,西有七子山藏军洞、始苏台遗址和郁郁葱葱的横山森林公园,等等。其中一些古遗迹的历史价值绝不逊于寒山寺、江枫桥。今日横塘缺的是意境,像现今枫桥寒山寺那样的意境,那些描写横塘诗中的清新、秀丽的意境。
当然,更多的人则对我言说,苏州人没有有意冷落、淡漠横塘,实在是顾不过来啊,东园西区的开发建设实在让苏州人够忙的了。苏州高新区的宽阔道路、洁净厂房已经与横塘镇的镇北连成一片。2002年,在把苏州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的城市化进程中,苏州人又把注意力投向了横塘镇南,决定在胥江以南、上方山以东、运河以西这块风水宝地上,筹建苏州国际教育园(北区)。在开发建设的主体单位―――苏州高新中锐科教发展有限公司的陈列室里,我们看到了国际教育园(北区)的规划模型。教育园环绕核心区,环状辐射教育科研区、生活后勤区三个圈层,一条绿化景观大道贯穿南北,将上方山的山体脉络引入教育园,与石湖景区融为一体。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经过三到五年的开发建设,这里将形成以培养高级国际型人才、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山水教育园。
横塘还是个旅游古镇。清代诗人蔡云曾写“石湖串月”一诗:“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湖亭。”想当年,八月十八游石湖,苏州老百姓倾城而出,石湖岸边人山人海,人们通宵达旦地赏月、烧香,如痴如醉地观看龙舟、拳船比赛……第二搜趣网天,游人被踏掉的鞋子要堆成小山样哩。岁月沧桑,石湖的秀美风光和庙会热闹的情景却一直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2001年下半年,重振石湖旅游业摆上了市府的议事日程,11月专门成立了石湖(上方山)景区开发建设办公室,负责景区的整治、规划、开发、协调等工作。2002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了石湖景区总体规划。根据苏州城市发展需要,决定把石湖景区建设成以吴越遗迹和江南田园风光为特色,具有生态、游览、科普、休闲等功能的国家级的重要风景区,包括:上方山、石湖、七子山、滨湖等七大景群;景区面积从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大为22.3平方公里。
当年古诗中有名的梅子桥,已成了铁栏杆水泥桥了。此刻,我们站在梅子桥上向南眺望,新建的铁索拉杆的石湖大桥横跨在大运河上,高高的斜拉索桥墩像干将、莫邪两把巨剑直刺蓝天;而国际教育园(北区)的主环路工程已于去年9月开工兴建;石湖里挖泥船往返穿UwNcxNnlQ梭,清淤净水工程正在紧张进行;而湖东的1000余亩风景林地已经建成,在成片的银杏、樟树林里,映掩着荷塘、小桥、湖石小品……已初步形成一个滨湖景群。当我们收回目光,再凝视梅子桥畔,多么希望能见到,有一尊诗人贺铸的塑像,一方《青玉案》的诗碑,还有古亭、垂柳、系着画舫。愿日后的横塘以优美的诗境净化我们沾满红尘的心灵,让我们领略到悠久的吴越遗韵和江南田园的清新纯情。
寂寥宝带桥
吴中橘红
苏州因水成市,故以桥多而闻名于世,所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阑三百九十桥”(白居易诗)。在苏州从古至今所建的众多桥梁中,魅力独具的我想得数宝带桥了。宝带桥横卧于运河与澹台湖之间,桥长千余尺,桥洞五十三个,就像一条长长的玉带,平缓地飘浮在宽阔的水面上。每到中秋月夜,便能见到”宝带串月”奇景:五十三孔连缀倒映水中,虚实相映间,水中有五十三个“月亮”串连……于是,宝带桥成了苏州人中秋赏月的绝佳去处。怎奈宝带桥已废弃,如今不免生出几分寂寥。
今春的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单车去看看久违了的宝带桥。原来沿城东运河的那条马路可通宝带桥,不料如今一路过去都是一个个卸货的码头。路上一堆堆红砖、水泥什么的,最后堵得连自行车都没法子过。于是我只好再绕道人民路,经团结桥、长桥,然后向东七转八拐的,总算兜到了宝带桥。
走过一段石板路,桥堍有只残存的汉白玉石狮,破损得较为严重,见石狮身上有好几处用白水泥修补的痕迹。青岗石夹着花岗石的桥面平平坦坦,走在上面如履平地。桥面的石缝里,生长出各色各样叫不上名的野草来。桥上有一个小青年骑着山地车,慢腾腾笃悠悠的一路看风景。过一会儿又遇上一个背着相机提着三角架的中年男子,不时注视着太阳所处的位置,长发飘飘像是一个搞摄影的。行走中偶尔也碰到一对情侣,有说有笑地与我擦肩而过。但就一座桥而言,宝带桥还是让人觉得过于冷清了。
正是暮春时分,四周田野里油菜花金黄,河两岸杨柳碧绿,阳光下河水波光粼粼,远处长方山一脉葱翠。“长虹卧波、鳌背连云”的宝带桥,与周边的环境结合得竟是如此和谐巧妙。人行走在桥上,不觉进入了宋词的意境里。
只要从稍远处观望,宝带桥便像一条玉带飘浮在绸缎一般的水面上,桥中微微隆起的一段,恰似玉带上的搭扣。这是我坐在宝带桥不远处的石亭里,看宝带桥所得到的感觉。亭叫乙未亭,堆满岁月的尘埃。亭里的那块张松声碑记,被时光磨得光秃秃的,碑文已无从辨认。太阳渐渐西落,不觉暮色降临,近处的澹台祠香火袅袅,此刻的宝带桥越发显得落寞了。
宝带桥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当时为了保障漕粮畅通,朝廷一方面加强了运河两边的卫戌,另一方面又广修纤道。而澹台湖口有三百多米的湖面,纤道被阻断,漕船至此困难重重。为了方便拉纤引船,又不切断太湖水入海的通道,并考虑到船只的通行,便设计建造了这样一座独具个性的石拱桥。只是到了近代随着轮船的兴起,才使为便于拉纤引船而建的宝带桥失去了作用。如今被废弃的宝带桥成了一道昨日的风景,桥上荒草萋萋落拓寂寥,呈现出一番英雄暮年的凄凉景象,看了不免叫人生出许多感慨。
说井
蔡叔健
井,凿地取水也。“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世上第一口井是谁挖的,已湮没无考,想来井该是人类从“被动”地自江河湖泊取水,到“主动”地穿地取水,经过远、无数实践所积累的智慧结晶!
有井,周围就有人家,井多更表明人气旺盛,而苏州的“人均”井数,自古以来,可以说是排列在前几位的,这该是天堂的标志之一吧!
几千年来,井对人类,不夸大地说,起过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作用,有哪一口井,不曾当过一个“圆心”,将她的清泉滋润着周围,养育着万物?何况井水冬暖夏凉,甘甜爽口,恩泽苍生。井,不断地将水施舍给人们,自身亦借此不断地净化。
人们不光使用井,还让井休息。苏州人自古就有封井之俗:在大年夜用红纸贴没井口,要到正月里,好像要到年初五才可以开封使用。井使用不肮脏,也要清洗,在从前,就是人们所说的“淘井”。那时,得请几位体力棒,耐力好的壮汉,快速不停地汲水,井水先清后混,直到将黄泥汤也打个净光,见了井底,才罢休。待过了一夜,井里又会涌出清泉来。现今,再也没人干“淘井”这种“傻”事了。倒不是因为有了抽水机,也不是因为有了自来水,由于井水的水源大多已被污染了。再有技术支撑的现代人,做梦也别想把井“洗”干净!
苏州最古老的井,或许得数灵岩山上的吴王井和玩月池了,这两口并列的井,可能也是苏州地势最高的井了。最动人的井该是东山柳毅井了,有关这口井,相传的故事酷极了。还有虎丘的憨憨泉,也可算是口“名”井了。然而,这些有名的井,有的“寄人篱下”,有的被迫“动迁”,有的虚有其名;至于数不过来的无名“井”辈,休再提昔日的贡献,只在今天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先是道路的扩建,被赶出“家门”,后又呜呼哀哉,任人一口口地吃掉!
关于井,说得风趣的,有《南村辍耕录》中所谓:“人欲娶妻,谓之寻河觅井。已娶而料理家事,谓之担雪填井。男婚女嫁,财礼奁具,种种不可阙,谓之投河奔井。”这些不论是好是坏的话,道出了井的重要性。可以说,人们一生实在不离不开“井”。
如果再也没有井了,那么,老师讲成语:“饮水思源”,小学生只会想起自来水龙头,而说起俗语:“饮水不忘掘井人”,孩子们或许会好奇地问,掘井人是干什么的?
井是无法移入博物馆里保存的,但我希望最好留些口井吧!至少还可以让我等井底之蛙有个坐井观天的地方!
古城赋
林锡旦
古者苏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二千五百余年;巧也苏州,世界文化遗产大会,时值二十八届。相逢相会,盛世盛事。献赋数句,惟作一颂。
江南平原,勾吴立国;太湖之滨,伍员建城。通门二八而水道陆衢;环城一河并三纵四横。水木清华,川原暄淑,竟繁衍成锦绣之乡、风雅之薮;风土清嘉,人物隽秀,且发展为文萃之邦、园林之城。因山兮得名苏州,以地兮亦谓吴中,世称兮人间天堂,又号兮东方水城。奕奕煌煌,代有遗迹;星星点点,世有传承。
君不见运河西来,涛声依稀。自古千帆鼓浪,供输南北;长年万里通波,集散东西。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飞阁跨津梁,茂苑赛京畿。金阊内外,五更市贾不绝;河塘左右,八方生机相依。中市大街兮五金杂陈;玄妙观前兮百货骈阗。人民路长兮商铺林立,专业坊巷兮各业整齐。攘往熙来,尽为四远客商;栉比鳞次,均属百年店基搜趣网。此诚姑苏繁华之地,吴郡滋生之源也。
巡览古迹,探访名胜。则馆娃吴宫,采草香径;走犬长洲,荡舟锦帆。虎丘剑池,疑冢千古未解;生公讲台,莲池一石头点。试剑而思干将;练兵而忆孙武。斜塔迎朝晖,姑胥拥翠微。画船灯舫,山塘七里烟笼;茶寮酒肆,长堤一路花香。江枫渔火,百八钟声警世;寒山拾得,数篇诗句教人。城里半园亭,无非前人居住之所;巷内几寺院,均属今日旅游之地。沧浪亭畔,未进园而先成景,一泓绿水兮相迎;狮子林内,方入洞而已迷路,几座假山兮莫辨。拙政名园,疏朗平淡而近乎自然,茂树曲池乃胜甲吴下;寒碧山庄,留园法帖而长留天地,冠云三峰乃独冠吴中。敬亭山房艺圃,维其明式;环秀山庄假山,独步江南。枕波听橹,耦园住佳耦;负郭临流,城曲筑诗城。渔隐网师兮撷秀名楼;虎葬药圃兮殿春题簃。五百罗汉,虽仅西园一角;独重律宗,竟至东震三千。龙蟠水陆兮古盘门;瑞照塔院兮喜来登。建筑美与人文美,融为一体;自然美共艺术美,相得益彰矣。
至若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状元宰相故宅,庭院深深。一重重,门楼堂楼走马楼,蕴含民情风俗;一进进,轿厅客厅纱帽厅,流传才子佳人。聚族而居,厚德载福;睦邻为友,持俭致勤。风烟十万家,水埠两岸边。画桥岂三百,幽巷数不清。平江路段兮双桥叠现;怡园街区兮密布重檐。登楼看雨,倚栏临风。花应解语,石不能言。绳痕之井栏,记岁月之沧桑;凝重之牌坊,竖道德之典型。义庄祠堂,昔日之善举;会馆公所,乡邦之联盟。文保单位,控保建筑,方列绝对保护;古构筑物,历史街区,乃已紫线圈明。清风明月无价,近水远山有情。富土而为同里,水乡而有周庄。具区莫厘缥缈,林屋雕楼;消夏湖光山色,翠峰隐亭。地杰更人灵,才士多贤能。朱张顾陆,东吴之所以鼎立;彭宋潘韩,清季之所以扬名。宋有两范,诗文传诵百世;明有四家,书画流韵至今。昆曲婉转,笛箫依依传送;吴侬软语,琵琶声声相闻。苏绣并缂丝,精细雅洁;宋锦与年画,独具风韵。原真性、整体性,整旧如故;可读性、可持续性,传承似新。
历经千载,名城依旧珍藏珠玉;时逢盛世,胜地重新捧献宝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惟古城古乡镇,今世少见;吴地吴文化,历劫不毁。愿园林遗产扩展项目申遗成功!复吾古城历史文化之应有品位。噫!水乡兮水为灵魂,人文兮人需教化;古城兮古乃核心,名都兮名应护卫。此亦申遗题中之义,古城不朽之道也。
苏州的名人有那些?
苏州自古以来文化昌盛,人文荟萃。隋唐开科取士以来,自唐至清的近1300年间.科举仕进的,苏州辖区共出文状元45名,占全国的7.6%,其中,唐代有7名,宋代有4名,明代为8名,清代为26名(占清代114科状元的22.8%),明代苏州府有进士437名,清代则有600名。至于封疆大吏、征战良将、地方官员、社会名流,有贡献于社稷的苏州人,或外地人有功苏地而为后人推崇的,清道光年间沧浪亭所立名贤祠,初建即列名贤像赞570名,后又续增名贤600余名。名贤祠几经兴废,民国30年(1941)重修后,尚存名贤像赞594名。
商末
泰伯、仲雍南奔吴地,教民农耕,三以天下让,号为至德,堪称吴地文化的开化之祖。
春秋时期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也是将北方儒家文化传播吴地的第一人,世称“南方夫子”。
孙武,齐景公时齐国贵族,因齐国内乱而奔吴。著就《兵法》十三篇,帮助吴王阖闾南服越国,西破强楚,争霸中原,号称“兵圣”。
三国
陆绩(187—219),字公纪,天文学家。一生成就除了著天文专著《浑天图》外,“二十四孝”故事中“怀橘遗亲”,为官卸任“载石表廉”,即廉石的故事,都堪为后人楷模。
两晋
陆机(261—303),字士衡,文学家。曾任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与弟陆云并称“二陆”。20岁时写的《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完整的文学论著。他的《平复帖》被誉为法帖之祖。
南北朝
张僧繇,梁天监至大同年间大画家。擅长人物及佛教画,所绘佛像,自成样式,有“张家样”之称,被雕塑者取作模范。亦精绘肖像,作风俗画,尤善画龙,曾有“画龙点睛,破壁飞去”的故事。僧繇作画,骨气奇伟,“六法”精备。用笔多依书法,有意到笔不到之妙。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为中国古代画家“四祖”。
陆探微(?~约485),著名画家。画学东晋顾恺之法,画史上常与顾恺之并称“顾陆”。平生爱画古圣贤肖像,骨秀神清,严正生动。后人谓其画笔迹周密,劲利如锥刀刻划,号为“密体”。亦工绘蝉、雀、马、猴,及绘捣衣、荡舟、斗鸭等,被誉为中国古代“画中四祖”之一。
顾野王(519—581),字希冯,文字训诂学家。曾搜罗和考证古今文字的形体和训诂,著《玉篇》30卷,收字16917个,先以反切注音,再引群书,解释颇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文字训诂学的重要著作。
唐
张 旭(658—747),字伯高,一字季明。著名书法家。能诗,长于七绝,与包融及贺知章、张若虚都有名当时,号称“吴中四友”。其书法以草书名世,所书“狂草”逸势奇状,潇洒豪放,连绵回绕,别具一格。人们尊为“草圣”。张旭嗜酒,常于大醉后呼叫狂走而后落笔,甚至以头发濡墨而书,酒醒后,自己都认为是神来之笔,不可能再写出第二幅,世称“张颠”。文宗时诏以李白诗歌、斐旻剑舞与张旭草书为“三绝”。
杨惠之,唐开元天宝年间(712~755)雕塑家。先学画,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笔法,后专攻雕塑,成为天下第一雕塑手,与“画圣”吴道子齐名。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其塑像能抓住人物的外形与神情特征,生动传神,对后世塑像艺术影响甚大,被尊为“塑圣”。昆山慧聚寺大殿佛像、吴县角直保寺圣罗汉像相传出自其手。
韦应物(737—约791),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洛阳人。贞元四年(788)秋,由左司马郎中任苏州刺史,在任3年,清正勤政,又能宾礼儒士,顾况、刘长卿、邱丹、秦系、皎然之辈,与之酬唱。其性高洁,以清德为唐人所重,号称“韦苏州”。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语言简淡,得建安风韵。著有《韦苏州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宝历元年五月任苏州刺史,翌年九月因病离任。任苏州刺史时,勤政除弊,主持修筑苏州虎丘山塘河堤,使人“免于病涉,亦可以障流潦”,后人纪念他,与西湖之堤同称之为“白堤”。他离任苏州时,百姓啼哭相送,刘禹锡赠诗云:“姑苏十万户,皆作婴儿啼。”白居易文章精切,最长于诗,多至数千篇,在苏州时也有歌颂姑苏山水和友人酬唱的诗歌。
陆龟蒙(?—876),字鲁望,唐代长洲县人。隐居甫里(今吴中区角直镇),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不肯见。他生活清贫,一面亲自下田耕作,一面读书论撰不辍,史称“乐闻人学,讲论不倦”。他擅长诗文,与皮日休友善,互相唱和,同负盛名,人称“皮陆”。所作诗多写闲适隐居生活,写景咏物为多。所著《耒耜经》,是研究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要文献。
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景佑元年(1034)知苏州时,大水成灾,他主持疏浚白茆等五河,导太湖水入江、海,解除了水患,保障了农业生产。他在苏州还创设郡学,成为苏州有学之始。范仲淹工诗词散文,善书法。文章阐述其政治主张,词多写塞上风光,风格较为明健。其《岳阳楼记》中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凝聚了范仲淹毕生心志,成为激励后代志士仁人思想情操的著名格言。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作致能),号北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著名诗人。乾道六年(1170),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学士名义出使金,不畏强暴,敢与金主力争国权,终于不辱使命,全节而归,受到当时南宋朝野的称颂。晚年退居故里,在石湖筑“石湖草堂”。范成大工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家”。其《田园四时杂兴》诗60首,描写农村风光和民生疾苦,尤为突出。他撰写的《吴郡志》是一部极有价值的苏州地方志乘。
明
高 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县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今属吴中区角直),自号青丘子。与杨基、张羽、徐贲同以诗名,称“吴中四杰”,洪武五年(1372)苏州知府魏观以张士诚府重修府治,被谗受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而被腰斩于南京,年仅39岁。其诗作爽朗清逸,部分作品对民生疾苦有所反映。
况 钟(1383—1443),字伯律,号龙岗,别号如愚。江西靖安县人。宣德五年(1430)七月出任苏州知府。在巡抚周忱的支持和协助下,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削减高额田赋,减轻人民负担,兴修太湖水利,设置“济农仓”,清理历年积案,维护社会治安,发展教育,培养选拔人才等,苏州人民把他比作“青天”。况钟因丁忧、考满,三次离任时,苏州府先后有十三万五千余名群众联名上书,请求夺情起复和留任。明正统七年(1422)十二月卒于任上,享年60岁,“郡民罢市,如哭私亲,七邑绅耆人等俱奔赴哭奠。邻群苏、松、常、嘉、湖之民,赴吊者络绎弗绝”。
蒯 祥(1398—1481),字廷瑞,杰出建筑大师,北京明故宫设计者。吴县香山(今属胥口)人。出身木匠世家。父蒯福“能大营缮,永乐中为木工首”。永乐十五年(1417),蒯祥参加北京宫殿的设计和建筑,被任命为“营缮所丞”。正统年间(1436~1449)负责重建皇宫三大殿及文武诸司。天顺末年(1464),又主持规划建造裕陵。精尺度,擅长榫卯技术,被誉为“蒯鲁班”。
吴 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书法家,长洲县(今苏州)人。少时勤奋好学,“好古力学,至老不倦。”善诗文,为当时文章领袖;擅绘画,尤长书法。平生学宗苏轼,书法亦酷似东坡。好藏书,且多亲手抄录。故居在苏州城区乐桥西尚书里。其待人宽厚,讲人情,重友谊,常慷慨解囊救人之困。卒于任,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沈 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著名书画家、诗人,“吴门画派”创始人。长洲相城人。擅画山水,初得法于父沈恒吉、伯父沈贞吉,兼师杜琼、赵同鲁;后学宋元,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吴镇、王蒙尤有心得,并能融会变化,自成风格。与其学生文徵明及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居其首。书法学黄庭坚,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其诗、书、画,被时人视作“神品”,称之为“三绝”。
唐 寅(1470—1524),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著名书画家。少与张灵相善,学画于周臣;后结交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等,切磋文艺。29岁中乡试第一,次年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入狱。后游历名山大川,致力绘画,卖画为生。生性不羁,常用“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后皈心佛教,自号“六如”。擅画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刘松年,兼学元人。工画人物、花鸟,与沈周、文徵明,仇英齐名画苑,被称作“明四家”,又善书法,和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王宠同为明代中期的中兴书法家。诗初多秾丽,中年学刘禹锡、白居易,晚年不拘成格,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誉为“吴门四才子”。
王 鏊(1450—1524),字济之,号守溪,晚年又号拙叟。文学家,吴县东山陆巷人。明成化十年(1474)乡试,明年会试均第一,廷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王鏊秉性耿介,与宦官刘瑾势力斗争,与大学士李东扬力救被刘瑾加害几死的崔璿、姚祥、张玮、韩文、刘健、谢迁、杨一清、刘大夏等官员,得以免死。但终因刘瑾专横,祸流缙绅,自己力薄不能救,遂力求告归。辞官返里后,蛰居东山14年。其间廷臣交相荐举,终不再出。著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纪闻》、《震泽编》、《守溪文集》等。嘉靖三年(1524)卒于家乡,墓表坊上镌有唐寅书“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对联。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自号枝山、枝指生,长洲县(今苏州)人。著名书法家。5岁能书径尺字,9岁能诗。稍长,博览群书,诗文有奇气,当众疾书,思若涌泉。青年时与文徵明、唐寅、徐祯卿等交游,世称“吴中四才子”。工书法,擅直、行、草、章;尤长草书,名动海内。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天下书法归吾吴,而京兆允明为最。”有“明代草书第一人”之誉。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著名书法家,长洲(今苏州)人。少时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并常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相切磋。工行、草书,有智永笔意,大字仿黄庭坚,尤精小楷,推为第一,亦能隶书。擅画山水,师法宋元,多写江南湖山庭园和文人悠闲生活,构图平稳,笔墨苍润秀雅。早年所作多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粗细兼备。亦善花卉、兰竹、人物。亦能诗,宗白居易、苏轼。以诗、书、画“三绝”兼擅,驰誉艺苑,名满天下。沈周、唐寅死后,推为吴门画坛领袖。
魏良辅(1502—1583),字上泉、尚泉,太仓州人,昆曲“水磨腔”创始人。他早年习北曲,经过十年潜心研究,在原来流行吴中的南曲声腔基础上,研制成既保留南曲纡徐回环的特点,又兼收北曲雄健刚劲风格的新昆山腔,被后人誉为昆曲的“鼻祖”、“曲圣”。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署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著名文学家、戏曲家。长洲县(今苏州)人。少有才气,惜怀才不遇。冯梦龙才情跌宕,诗文丽藻,尤明经学。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还编有民歌集《挂枝儿》、《山歌》,散曲集《太霞新奏》,笔记《古今谭概》等,并改写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戏曲创作有传奇剧本《双雄记》曾修改汤显祖、李玉、袁于令等人作品多种,合称《墨憨斋定本传奇》。另外还著有《春秋衡库》、《春秋指月》、《别本春秋大全》、《智囊》、《智囊补》、《七乐斋集》、《情史》、《笑府》等上百卷。兄梦桂、弟梦熊皆有名,称“吴下三冯” 。
文震亨(1585—1645) ,字启美,长洲人。造园艺术家。文徵明之曾孙。其造园专著《长物志》12卷,阐发了独特的造园理论,认为园林必须内外配合,融合直接和间接的各种有关要素,方能形成综合之美。
李 玉(1591—1671;一说1596—1676),字玄玉,一作元玉,号苏门啸侣,又号一笠庵主人。吴县人。明末清初著名戏曲作家,为“吴县派”戏曲作家领袖。明亡后,专事剧本创作。与毕魏、朱素臣、张大复等相友善,研究曲调,从事戏剧创作,形成“吴县派”。作有传奇40余种,今存《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麒麟阁》等18种,剧作为戏班所争演。又编订《北词广正谱》,是研究北曲曲律的重要著作。
金圣叹(1608—1661),本姓张,名采,字若采,后改姓金,名喟,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长洲(今苏州)人。明诸生。颖敏绝世,奇才横溢,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生性不羁。好饮酒。能文善诗,绝意仕进。善衡文评书,议论发前人所未发。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与《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他将《水浒》七十回以后的情节全部删除,并续上他写的“梁山泊英雄惊噩梦”作为全书的结局。清顺治十八年(1661),金圣叹与一些秀才于顺治皇帝治丧期间,控告县官贪污仓粮,酷刑逼税杖毙乡民的罪行,遭巡抚朱国治镇压,逮捕诸生5人,金圣叹等又与一批群众哭于文庙,以示抗议,朱国治又以大不敬罪逮捕金圣叹等13人,是为“哭庙案”。
清
毛 晋(1599—1659),字子晋,号潜在,常熟人,著名出版家、藏书家。毛氏汲古阁前后收藏书籍8400余册,并聘请各方名士精心校勘出版,40多年时间里,毛晋刻书共600多种,为中国古代出版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流传下来的毛刻本,至今为学者珍视。
孙云球,字文玉,号泗滨。原籍吴江,迁居长洲。明末清初光学家。他除了研制出近视镜、老花镜外,还制成了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留给后人《镜史》1卷,对后世光学仪器和眼镜的制造技术的发展有独特的贡献。
叶 桂(1667—1746),字天士,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吴县人。著名医学家,中国温病学说主要创始人、奠基者。世居苏州阊门外下塘上津桥,世代业医。叶桂继承家学而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著《温热论》,倡温病卫、气、营、血的辨证和治疗方法,为温病学说奠定了基础。其临床处方精简,用药配伍有独到见解。尤擅治奇经、脾、儿科等病,曾有“天医星”之誉。与薛生白、缪遵义合称“吴中三名医”。
毛宗岗,康熙年间长洲县人,字序始,号子庵,清初小说评点家(批评家)。其父毛纶,字德音,晚更号声山,有文才,曾评论过《琵琶记》、《三国演义》,称《琵琶记》为“第七才子书”。毛纶晚年双目失明,毛宗岗继承父业,评刻《三国演义》。毛氏父子对罗贯中原本重新加以修订,整顿四月,修订文辞,削除论赞,增删琐事,改换诗文,使之更加紧凑畅达,成为至今流传的120回本,为小说流传及价值的揭示作出了贡献。
王周士,元和人,清评弹艺人,善说《白蛇传》、《游龙传》。乾隆南巡时,奉召至御前弹唱,赐以七晶小京官之冠,并随驾回京,在南府中供奉,以说书游公卿大夫间,名著京华。病乞归乡后,在苏州创建光裕公所(后称光裕社)。
惠 栋(1679—1758),字定宇,号松崖,人称“小红豆先生”,著名经学家。原籍吴县东渚,后迁居苏州城区元和县境,故又作元和(今苏州市)人。祖父惠周惕,本名恕,字元龙,故居在东渚砚溪,故自号砚溪。后徙苏州葑门冷香溪侧,宅有红豆树,故又号红豆老人。父惠士奇(1671—1741),字仲儒,一字天牧,号半农,人称“红豆先生”。惠栋传祖、父之学,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编辑考订,评赡博识,集“吴派”经学之大成,为“吴派”经学的奠基者与领袖。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著名诗人、诗歌批评家。长洲县(今苏州市)人。初学诗于吴江叶燮。中年以前授徒为生,并以诗名。曾筑屋居木渎山塘街,著书作述,后归居苏州城区。曾为乾隆帝校《御制诗集》,深受赏识,称为“江南老名士”。其论诗主“格调说”,拘于“温柔敦厚”的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少数篇章也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其诗学深邃,曾选编《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辨析源流,指出名家得失,为研究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著作。
薛 雪(1681—1770),字生白,号一瓢,晚号牧牛老叟,著名医学家。吴县人早年学诗于吴江叶燮,博学多才,不求闻达。善诗,工画。尤精于医,长于温病,与叶天士齐名,为温病大家。临诊多奇验,治学不拘成说。其《湿热论》系探索研究湿热病之力作,条分缕析,深切详明,与叶天士《温热论》齐名,堪称阐发湿热、温热病的姊妹篇。
吴大澄(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清末学者,书画家、金石学家、古文学学家。吴县人。善书画,工篆书,精于金石学与古文字学。著《古籀补》、《古玉图考》、《字说》、《权衡度量实验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愙斋诗文集》等。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后寓居苏州。著名学者。以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学)、古文经学,诸子学见长。所著《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三书,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校正误文,发明古义,为士林所推重。又擅长诗词,旁及小说、戏曲;亦工书法,尤长篆隶。其书张继《枫桥夜泊》诗碑,为其86岁病逝前4月所书,雄浑刚健,被奉为翰墨之宝。
沈 寿(1874—1921)女,初名云芝,字雪君,后名寿,晚署雪宧。杰出的苏绣艺术大师。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三日(1974.9.23)生于苏州。自幼受家庭熏陶,学刺绣。8岁绣制“鹦鹉图”即显露了她的艺术才智,得到亲友们的称赞。光绪十九年与余觉结婚。余能诗善画,夫妻画绣相辅。沈精心绣事,创造出近10种新的针法。其绣品押印题识,署“天香阁”三字,为士夫争相购藏。宣统二年(1910)绣制的《意大利王后爱丽娜像》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一等奖。民国4年,沈寿借鉴油画稿所绣的《耶稣像》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搜趣网万国博览会上获一等大奖。
顾颉刚 (1893—1980) 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著名历史学家。吴县(苏州)人。早年就读于长元吴高等小学堂,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民国9年(1920)毕业于北京大学。20年代,他提出了有名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编纂出版了《古史辨》,轰动了整个史学界。先后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校点工作,为整理出版这两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巨著作出了重要贡献。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著名教育家、作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草桥中学,先后在苏州干将坊言子小学、角直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出版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鸟语兽言》,短篇小说集《膈膜》、《水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圣陶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倪焕之》,散文小说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三集》、《邻居》等,以及《十三经索引》,与夏丐尊合著《文心》、《文章例话》等。
颜文梁(1893—1988),字栋臣,吴县(苏州)人。著名美术教育家、油画家。自小随父学画,曾任振华女中、吴江中学、太仓省立四中、苏州第二女师、苏州第一师范图画教员。民国11年与胡粹中,朱士杰等人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后赴法国,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留学。回国,仍任美专校长,并兼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代主任、浙江之江大学、上海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教授。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开创美术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商末
泰伯、仲雍南奔吴地,教民农耕,三以天下让,号为至德,堪称吴地文化的开化之祖。
春秋时期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也是将北方儒家文化传播吴地的第一人,世称“南方夫子”。
孙武,齐景公时齐国贵族,因齐国内乱而奔吴。著就《兵法》十三篇,帮助吴王阖闾南服越国,西破强楚,争霸中原,号称“兵圣”。
三国
陆绩(187—219),字公纪,天文学家。一生成就除了著天文专著《浑天图》外,“二十四孝”故事中“怀橘遗亲”,为官卸任“载石表廉”,即廉石的故事,都堪为后人楷模。
两晋
陆机(261—303),字士衡,文学家。曾任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与弟陆云并称“二陆”。20岁时写的《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完整的文学论著。他的《平复帖》被誉为法帖之祖。
南北朝
张僧繇,梁天监至大同年间大画家。擅长人物及佛教画,所绘佛像,自成样式,有“张家样”之称,被雕塑者取作模范。亦精绘肖像,作风俗画,尤善画龙,曾有“画龙点睛,破壁飞去”的故事。僧繇作画,骨气奇伟,“六法”精备。用笔多依书法,有意到笔不到之妙。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为中国古代画家“四祖”。
陆探微(?~约485),著名画家。画学东晋顾恺之法,画史上常与顾恺之并称“顾陆”。平生爱画古圣贤肖像,骨秀神清,严正生动。后人谓其画笔迹周密,劲利如锥刀刻划,号为“密体”。亦工绘蝉、雀、马、猴,及绘捣衣、荡舟、斗鸭等,被誉为中国古代“画中四祖”之一。
顾野王(519—581),字希冯,文字训诂学家。曾搜罗和考证古今文字的形体和训诂,著《玉篇》30卷,收字16917个,先以反切注音,再引群书,解释颇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文字训诂学的重要著作。
唐
张 旭(658—747),字伯高,一字季明。著名书法家。能诗,长于七绝,与包融及贺知章、张若虚都有名当时,号称“吴中四友”。其书法以草书名世,所书“狂草”逸势奇状,潇洒豪放,连绵回绕,别具一格。人们尊为“草圣”。张旭嗜酒,常于大醉后呼叫狂走而后落笔,甚至以头发濡墨而书,酒醒后,自己都认为是神来之笔,不可能再写出第二幅,世称“张颠”。文宗时诏以李白诗歌、斐旻剑舞与张旭草书为“三绝”。
杨惠之,唐开元天宝年间(712~755)雕塑家。先学画,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笔法,后专攻雕塑,成为天下第一雕塑手,与“画圣”吴道子齐名。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其塑像能抓住人物的外形与神情特征,生动传神,对后世塑像艺术影响甚大,被尊为“塑圣”。昆山慧聚寺大殿佛像、吴县角直保寺圣罗汉像相传出自其手。
韦应物(737—约791),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洛阳人。贞元四年(788)秋,由左司马郎中任苏州刺史,在任3年,清正勤政,又能宾礼儒士,顾况、刘长卿、邱丹、秦系、皎然之辈,与之酬唱。其性高洁,以清德为唐人所重,号称“韦苏州”。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语言简淡,得建安风韵。著有《韦苏州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宝历元年五月任苏州刺史,翌年九月因病离任。任苏州刺史时,勤政除弊,主持修筑苏州虎丘山塘河堤,使人“免于病涉,亦可以障流潦”,后人纪念他,与西湖之堤同称之为“白堤”。他离任苏州时,百姓啼哭相送,刘禹锡赠诗云:“姑苏十万户,皆作婴儿啼。”白居易文章精切,最长于诗,多至数千篇,在苏州时也有歌颂姑苏山水和友人酬唱的诗歌。
陆龟蒙(?—876),字鲁望,唐代长洲县人。隐居甫里(今吴中区角直镇),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不肯见。他生活清贫,一面亲自下田耕作,一面读书论撰不辍,史称“乐闻人学,讲论不倦”。他擅长诗文,与皮日休友善,互相唱和,同负盛名,人称“皮陆”。所作诗多写闲适隐居生活,写景咏物为多。所著《耒耜经》,是研究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要文献。
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景佑元年(1034)知苏州时,大水成灾,他主持疏浚白茆等五河,导太湖水入江、海,解除了水患,保障了农业生产。他在苏州还创设郡学,成为苏州有学之始。范仲淹工诗词散文,善书法。文章阐述其政治主张,词多写塞上风光,风格较为明健。其《岳阳楼记》中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凝聚了范仲淹毕生心志,成为激励后代志士仁人思想情操的著名格言。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作致能),号北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著名诗人。乾道六年(1170),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学士名义出使金,不畏强暴,敢与金主力争国权,终于不辱使命,全节而归,受到当时南宋朝野的称颂。晚年退居故里,在石湖筑“石湖草堂”。范成大工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家”。其《田园四时杂兴》诗60首,描写农村风光和民生疾苦,尤为突出。他撰写的《吴郡志》是一部极有价值的苏州地方志乘。
明
高 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县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今属吴中区角直),自号青丘子。与杨基、张羽、徐贲同以诗名,称“吴中四杰”,洪武五年(1372)苏州知府魏观以张士诚府重修府治,被谗受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而被腰斩于南京,年仅39岁。其诗作爽朗清逸,部分作品对民生疾苦有所反映。
况 钟(1383—1443),字伯律,号龙岗,别号如愚。江西靖安县人。宣德五年(1430)七月出任苏州知府。在巡抚周忱的支持和协助下,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削减高额田赋,减轻人民负担,兴修太湖水利,设置“济农仓”,清理历年积案,维护社会治安,发展教育,培养选拔人才等,苏州人民把他比作“青天”。况钟因丁忧、考满,三次离任时,苏州府先后有十三万五千余名群众联名上书,请求夺情起复和留任。明正统七年(1422)十二月卒于任上,享年60岁,“郡民罢市,如哭私亲,七邑绅耆人等俱奔赴哭奠。邻群苏、松、常、嘉、湖之民,赴吊者络绎弗绝”。
蒯 祥(1398—1481),字廷瑞,杰出建筑大师,北京明故宫设计者。吴县香山(今属胥口)人。出身木匠世家。父蒯福“能大营缮,永乐中为木工首”。永乐十五年(1417),蒯祥参加北京宫殿的设计和建筑,被任命为“营缮所丞”。正统年间(1436~1449)负责重建皇宫三大殿及文武诸司。天顺末年(1464),又主持规划建造裕陵。精尺度,擅长榫卯技术,被誉为“蒯鲁班”。
吴 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书法家,长洲县(今苏州)人。少时勤奋好学,“好古力学,至老不倦。”善诗文,为当时文章领袖;擅绘画,尤长书法。平生学宗苏轼,书法亦酷似东坡。好藏书,且多亲手抄录。故居在苏州城区乐桥西尚书里。其待人宽厚,讲人情,重友谊,常慷慨解囊救人之困。卒于任,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沈 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著名书画家、诗人,“吴门画派”创始人。长洲相城人。擅画山水,初得法于父沈恒吉、伯父沈贞吉,兼师杜琼、赵同鲁;后学宋元,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吴镇、王蒙尤有心得,并能融会变化,自成风格。与其学生文徵明及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居其首。书法学黄庭坚,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其诗、书、画,被时人视作“神品”,称之为“三绝”。
唐 寅(1470—1524),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著名书画家。少与张灵相善,学画于周臣;后结交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等,切磋文艺。29岁中乡试第一,次年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入狱。后游历名山大川,致力绘画,卖画为生。生性不羁,常用“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后皈心佛教,自号“六如”。擅画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刘松年,兼学元人。工画人物、花鸟,与沈周、文徵明,仇英齐名画苑,被称作“明四家”,又善书法,和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王宠同为明代中期的中兴书法家。诗初多秾丽,中年学刘禹锡、白居易,晚年不拘成格,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誉为“吴门四才子”。
王 鏊(1450—1524),字济之,号守溪,晚年又号拙叟。文学家,吴县东山陆巷人。明成化十年(1474)乡试,明年会试均第一,廷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王鏊秉性耿介,与宦官刘瑾势力斗争,与大学士李东扬力救被刘瑾加害几死的崔璿、姚祥、张玮、韩文、刘健、谢迁、杨一清、刘大夏等官员,得以免死。但终因刘瑾专横,祸流缙绅,自己力薄不能救,遂力求告归。辞官返里后,蛰居东山14年。其间廷臣交相荐举,终不再出。著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纪闻》、《震泽编》、《守溪文集》等。嘉靖三年(1524)卒于家乡,墓表坊上镌有唐寅书“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对联。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自号枝山、枝指生,长洲县(今苏州)人。著名书法家。5岁能书径尺字,9岁能诗。稍长,博览群书,诗文有奇气,当众疾书,思若涌泉。青年时与文徵明、唐寅、徐祯卿等交游,世称“吴中四才子”。工书法,擅直、行、草、章;尤长草书,名动海内。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天下书法归吾吴,而京兆允明为最。”有“明代草书第一人”之誉。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著名书法家,长洲(今苏州)人。少时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并常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相切磋。工行、草书,有智永笔意,大字仿黄庭坚,尤精小楷,推为第一,亦能隶书。擅画山水,师法宋元,多写江南湖山庭园和文人悠闲生活,构图平稳,笔墨苍润秀雅。早年所作多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粗细兼备。亦善花卉、兰竹、人物。亦能诗,宗白居易、苏轼。以诗、书、画“三绝”兼擅,驰誉艺苑,名满天下。沈周、唐寅死后,推为吴门画坛领袖。
魏良辅(1502—1583),字上泉、尚泉,太仓州人,昆曲“水磨腔”创始人。他早年习北曲,经过十年潜心研究,在原来流行吴中的南曲声腔基础上,研制成既保留南曲纡徐回环的特点,又兼收北曲雄健刚劲风格的新昆山腔,被后人誉为昆曲的“鼻祖”、“曲圣”。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署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著名文学家、戏曲家。长洲县(今苏州)人。少有才气,惜怀才不遇。冯梦龙才情跌宕,诗文丽藻,尤明经学。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还编有民歌集《挂枝儿》、《山歌》,散曲集《太霞新奏》,笔记《古今谭概》等,并改写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戏曲创作有传奇剧本《双雄记》曾修改汤显祖、李玉、袁于令等人作品多种,合称《墨憨斋定本传奇》。另外还著有《春秋衡库》、《春秋指月》、《别本春秋大全》、《智囊》、《智囊补》、《七乐斋集》、《情史》、《笑府》等上百卷。兄梦桂、弟梦熊皆有名,称“吴下三冯” 。
文震亨(1585—1645) ,字启美,长洲人。造园艺术家。文徵明之曾孙。其造园专著《长物志》12卷,阐发了独特的造园理论,认为园林必须内外配合,融合直接和间接的各种有关要素,方能形成综合之美。
李 玉(1591—1671;一说1596—1676),字玄玉,一作元玉,号苏门啸侣,又号一笠庵主人。吴县人。明末清初著名戏曲作家,为“吴县派”戏曲作家领袖。明亡后,专事剧本创作。与毕魏、朱素臣、张大复等相友善,研究曲调,从事戏剧创作,形成“吴县派”。作有传奇40余种,今存《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麒麟阁》等18种,剧作为戏班所争演。又编订《北词广正谱》,是研究北曲曲律的重要著作。
金圣叹(1608—1661),本姓张,名采,字若采,后改姓金,名喟,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长洲(今苏州)人。明诸生。颖敏绝世,奇才横溢,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生性不羁。好饮酒。能文善诗,绝意仕进。善衡文评书,议论发前人所未发。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与《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他将《水浒》七十回以后的情节全部删除,并续上他写的“梁山泊英雄惊噩梦”作为全书的结局。清顺治十八年(1661),金圣叹与一些秀才于顺治皇帝治丧期间,控告县官贪污仓粮,酷刑逼税杖毙乡民的罪行,遭巡抚朱国治镇压,逮捕诸生5人,金圣叹等又与一批群众哭于文庙,以示抗议,朱国治又以大不敬罪逮捕金圣叹等13人,是为“哭庙案”。
清
毛 晋(1599—1659),字子晋,号潜在,常熟人,著名出版家、藏书家。毛氏汲古阁前后收藏书籍8400余册,并聘请各方名士精心校勘出版,40多年时间里,毛晋刻书共600多种,为中国古代出版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流传下来的毛刻本,至今为学者珍视。
孙云球,字文玉,号泗滨。原籍吴江,迁居长洲。明末清初光学家。他除了研制出近视镜、老花镜外,还制成了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留给后人《镜史》1卷,对后世光学仪器和眼镜的制造技术的发展有独特的贡献。
叶 桂(1667—1746),字天士,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吴县人。著名医学家,中国温病学说主要创始人、奠基者。世居苏州阊门外下塘上津桥,世代业医。叶桂继承家学而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著《温热论》,倡温病卫、气、营、血的辨证和治疗方法,为温病学说奠定了基础。其临床处方精简,用药配伍有独到见解。尤擅治奇经、脾、儿科等病,曾有“天医星”之誉。与薛生白、缪遵义合称“吴中三名医”。
毛宗岗,康熙年间长洲县人,字序始,号子庵,清初小说评点家(批评家)。其父毛纶,字德音,晚更号声山,有文才,曾评论过《琵琶记》、《三国演义》,称《琵琶记》为“第七才子书”。毛纶晚年双目失明,毛宗岗继承父业,评刻《三国演义》。毛氏父子对罗贯中原本重新加以修订,整顿四月,修订文辞,削除论赞,增删琐事,改换诗文,使之更加紧凑畅达,成为至今流传的120回本,为小说流传及价值的揭示作出了贡献。
王周士,元和人,清评弹艺人,善说《白蛇传》、《游龙传》。乾隆南巡时,奉召至御前弹唱,赐以七晶小京官之冠,并随驾回京,在南府中供奉,以说书游公卿大夫间,名著京华。病乞归乡后,在苏州创建光裕公所(后称光裕社)。
惠 栋(1679—1758),字定宇,号松崖,人称“小红豆先生”,著名经学家。原籍吴县东渚,后迁居苏州城区元和县境,故又作元和(今苏州市)人。祖父惠周惕,本名恕,字元龙,故居在东渚砚溪,故自号砚溪。后徙苏州葑门冷香溪侧,宅有红豆树,故又号红豆老人。父惠士奇(1671—1741),字仲儒,一字天牧,号半农,人称“红豆先生”。惠栋传祖、父之学,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编辑考订,评赡博识,集“吴派”经学之大成,为“吴派”经学的奠基者与领袖。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著名诗人、诗歌批评家。长洲县(今苏州市)人。初学诗于吴江叶燮。中年以前授徒为生,并以诗名。曾筑屋居木渎山塘街,著书作述,后归居苏州城区。曾为乾隆帝校《御制诗集》,深受赏识,称为“江南老名士”。其论诗主“格调说”,拘于“温柔敦厚”的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少数篇章也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其诗学深邃,曾选编《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辨析源流,指出名家得失,为研究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著作。
薛 雪(1681—1770),字生白,号一瓢,晚号牧牛老叟,著名医学家。吴县人早年学诗于吴江叶燮,博学多才,不求闻达。善诗,工画。尤精于医,长于温病,与叶天士齐名,为温病大家。临诊多奇验,治学不拘成说。其《湿热论》系探索研究湿热病之力作,条分缕析,深切详明,与叶天士《温热论》齐名,堪称阐发湿热、温热病的姊妹篇。
吴大澄(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清末学者,书画家、金石学家、古文学学家。吴县人。善书画,工篆书,精于金石学与古文字学。著《古籀补》、《古玉图考》、《字说》、《权衡度量实验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愙斋诗文集》等。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后寓居苏州。著名学者。以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学)、古文经学,诸子学见长。所著《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三书,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校正误文,发明古义,为士林所推重。又擅长诗词,旁及小说、戏曲;亦工书法,尤长篆隶。其书张继《枫桥夜泊》诗碑,为其86岁病逝前4月所书,雄浑刚健,被奉为翰墨之宝。
沈 寿(1874—1921)女,初名云芝,字雪君,后名寿,晚署雪宧。杰出的苏绣艺术大师。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三日(1974.9.23)生于苏州。自幼受家庭熏陶,学刺绣。8岁绣制“鹦鹉图”即显露了她的艺术才智,得到亲友们的称赞。光绪十九年与余觉结婚。余能诗善画,夫妻画绣相辅。沈精心绣事,创造出近10种新的针法。其绣品押印题识,署“天香阁”三字,为士夫争相购藏。宣统二年(1910)绣制的《意大利王后爱丽娜像》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一等奖。民国4年,沈寿借鉴油画稿所绣的《耶稣像》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搜趣网万国博览会上获一等大奖。
顾颉刚 (1893—1980) 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著名历史学家。吴县(苏州)人。早年就读于长元吴高等小学堂,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民国9年(1920)毕业于北京大学。20年代,他提出了有名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编纂出版了《古史辨》,轰动了整个史学界。先后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校点工作,为整理出版这两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巨著作出了重要贡献。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著名教育家、作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草桥中学,先后在苏州干将坊言子小学、角直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出版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鸟语兽言》,短篇小说集《膈膜》、《水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圣陶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倪焕之》,散文小说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三集》、《邻居》等,以及《十三经索引》,与夏丐尊合著《文心》、《文章例话》等。
颜文梁(1893—1988),字栋臣,吴县(苏州)人。著名美术教育家、油画家。自小随父学画,曾任振华女中、吴江中学、太仓省立四中、苏州第二女师、苏州第一师范图画教员。民国11年与胡粹中,朱士杰等人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后赴法国,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留学。回国,仍任美专校长,并兼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代主任、浙江之江大学、上海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教授。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开创美术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人物描写的句段
1、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腿卷得高高的,从膝盖到脚全沾满了泥水,好像刚从泥地里爬起来似的。他手里捧着一包用油布包着的邮件,顾不上抹脸上的雨水,响亮地对屋里人说:“《儿童时代》来啦!”
2、这个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岁,两条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人。在一只挺标致的鼻子下面,却是一张大嘴,生得两片厚厚的嘴唇。人们常说:“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可是他却能说会道,是个健谈的人。
3、等她走近,我才有机会仔细地打量了她一番:只见她齐耳的短发,一双眼睛大大的,嘴角还带着笑。上身穿一件红色衣服,别着“苏州十中”的校微。她温和地对我说:“小妹妹,坐我的车吧!”说着,她把自行车推了过来。
4、二哥是卖海产品的,他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非常辛苦。他个子不高,长相也不怎么好,有时让人看了觉得不像好人,但他卖的货下得快,周围的商贩都很佩服他。
5、车厢里,一位高挑个儿的姑娘,依窗眺望。她结实,健美。微微卷曲的黑发拢在脑后,扎成两绺,轻巧地垂挂着。深红色的运动衫领子,悄悄地露出深蓝色的外套。可以感觉到,这个姑娘的身上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
6、我的叔叔二十来岁,是个码头工人,长方脸,脸色黑里透红,个儿挺高,长得很结实,叫人一看就知道是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
7、在老妈妈的左边有一位秀丽端庄的姑娘,斜倚在椅子上。她一头美丽的金发,一条大辫子一直拖到背部。一身黑裙更衬托了她白净柔美的脸庞。她低着头朝前面望着什么,眼神中流露出悲愤和关怀。手中的绷带已经卷好,却忘记丢入筐中。
8、屈指一算,母亲今年已四十岁了,多快啊!打开相簿,看见母亲年轻时,身材苗条,脸庞细嫩漂亮。无情的岁月,在母亲脸上刻下一条条的皱纹,如今母亲已略有中年妇人的身材。这时,我发现,是我们使母亲劳累成今日的样子。
9、去年,我去大姨妈家过年。一天,一场大雪过后,她带我去写生。公园里成了银色世界,我俩仿佛来到了北极。可是大姨妈毫不怕冷,选好了景就动手画了起来。她画啊画啊,嘴唇冻得发紫,手也冻得发红了。我心疼地拉拉她的衣角,轻轻地说:“大姨妈,回去吧,下次再……”可她只是出神地眯着眼看看景、看看画,在纸上来回挥舞着她的画笔……
10、妈妈中等身材,梳着短发,穿着一身套装。一双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平时,她的嘴角上总是带着甜蜜的微笑。
11、拉开了日光灯,我才看清三舅完全变了样:工作服上全是尘土,右边的袖子还剩半截,胳膊缠着纱布,裤子的左膝盖烧破了,露出了里面烧焦的毛裤,他的头发乱蓬蓬的,还烧掉了一小撮,脸上有几处沾着烟灰,平时的“帅劲儿”全不见了。一问才知道,三舅的车间里失了火。三舅救火时,左胳膊被烧伤了。
12、妈妈,临别时您到车站送我。看着您,我忽然感到一阵难过。您是四十岁刚过的人,可是头发已经开始花白了,脸上也爬上了皱纹。这每一根白发,每一条皱纹都是您为工作、为子女费尽心血的见证啊!
13、爸爸长着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总是闪着严厉的目光。可能是因为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原因,额头上那深深的皱纹和他不到四十岁的年龄很不相称。
14、他虽然只四十刚出头,却早已两鬓飞霜,瘦削而蜡黄的脸上皱纹密布,青筋暴露的双手长满了硬生生的茧皮。
15、爸爸今天显得很年轻,简直和平时判若两人。从来不修饰脸的人,今天胡子刮得光光的。经常穿的黑色中山装被崭新的银灰色西装所代替,裤子上有笔直的裤线。还有那“咯噔咯噔”发出轻松愉快的声音的尖头皮鞋,真叫“黑又亮”。
2、这个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岁,两条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人。在一只挺标致的鼻子下面,却是一张大嘴,生得两片厚厚的嘴唇。人们常说:“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可是他却能说会道,是个健谈的人。
3、等她走近,我才有机会仔细地打量了她一番:只见她齐耳的短发,一双眼睛大大的,嘴角还带着笑。上身穿一件红色衣服,别着“苏州十中”的校微。她温和地对我说:“小妹妹,坐我的车吧!”说着,她把自行车推了过来。
4、二哥是卖海产品的,他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非常辛苦。他个子不高,长相也不怎么好,有时让人看了觉得不像好人,但他卖的货下得快,周围的商贩都很佩服他。
5、车厢里,一位高挑个儿的姑娘,依窗眺望。她结实,健美。微微卷曲的黑发拢在脑后,扎成两绺,轻巧地垂挂着。深红色的运动衫领子,悄悄地露出深蓝色的外套。可以感觉到,这个姑娘的身上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
6、我的叔叔二十来岁,是个码头工人,长方脸,脸色黑里透红,个儿挺高,长得很结实,叫人一看就知道是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
7、在老妈妈的左边有一位秀丽端庄的姑娘,斜倚在椅子上。她一头美丽的金发,一条大辫子一直拖到背部。一身黑裙更衬托了她白净柔美的脸庞。她低着头朝前面望着什么,眼神中流露出悲愤和关怀。手中的绷带已经卷好,却忘记丢入筐中。
8、屈指一算,母亲今年已四十岁了,多快啊!打开相簿,看见母亲年轻时,身材苗条,脸庞细嫩漂亮。无情的岁月,在母亲脸上刻下一条条的皱纹,如今母亲已略有中年妇人的身材。这时,我发现,是我们使母亲劳累成今日的样子。
9、去年,我去大姨妈家过年。一天,一场大雪过后,她带我去写生。公园里成了银色世界,我俩仿佛来到了北极。可是大姨妈毫不怕冷,选好了景就动手画了起来。她画啊画啊,嘴唇冻得发紫,手也冻得发红了。我心疼地拉拉她的衣角,轻轻地说:“大姨妈,回去吧,下次再……”可她只是出神地眯着眼看看景、看看画,在纸上来回挥舞着她的画笔……
10、妈妈中等身材,梳着短发,穿着一身套装。一双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平时,她的嘴角上总是带着甜蜜的微笑。
11、拉开了日光灯,我才看清三舅完全变了样:工作服上全是尘土,右边的袖子还剩半截,胳膊缠着纱布,裤子的左膝盖烧破了,露出了里面烧焦的毛裤,他的头发乱蓬蓬的,还烧掉了一小撮,脸上有几处沾着烟灰,平时的“帅劲儿”全不见了。一问才知道,三舅的车间里失了火。三舅救火时,左胳膊被烧伤了。
12、妈妈,临别时您到车站送我。看着您,我忽然感到一阵难过。您是四十岁刚过的人,可是头发已经开始花白了,脸上也爬上了皱纹。这每一根白发,每一条皱纹都是您为工作、为子女费尽心血的见证啊!
13、爸爸长着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总是闪着严厉的目光。可能是因为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原因,额头上那深深的皱纹和他不到四十岁的年龄很不相称。
14、他虽然只四十刚出头,却早已两鬓飞霜,瘦削而蜡黄的脸上皱纹密布,青筋暴露的双手长满了硬生生的茧皮。
15、爸爸今天显得很年轻,简直和平时判若两人。从来不修饰脸的人,今天胡子刮得光光的。经常穿的黑色中山装被崭新的银灰色西装所代替,裤子上有笔直的裤线。还有那“咯噔咯噔”发出轻松愉快的声音的尖头皮鞋,真叫“黑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