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萧红的资料
萧红生平简介 着个更详细
萧红生平简介
1911年6月1日,她生于黑龙江呼兰县内一个地主家庭,取名张乃莹。
1920年,生母病故。继母与她感情淡漠,父亲思想保守,专制顽固,只有年迈的祖父能给这缺少爱的孩子一点安慰。
1927年,她考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女中读书,喜爱绘画和文学。
1930年,父亲令她退学,准备与未婚夫王恩甲完婚。19岁的她既不愿让父亲把自己当礼物去交换富贵,又因劝伯父不要再增加佃户的地租而遭到一顿打,便逃出家庭。父亲宣布开除她的祖籍,后来与流浪街头的她相遇时也是冷眼相对,她亦终生不曾再回过呼兰县的家。
1931年,这个无家、无业、无处栖身的姑娘,在窘迫之际遇上王恩甲,先受骗后被弃,孤身困于旅馆。
1932年,在即将被旅馆老板贩卖以抵所欠旅食费时,她得到萧军的帮助,脱出困境。秋天,她与萧军结合,开始了共同的生活:他们租不起五角钱一天的铺盖,买不起五分钱一个的“列巴圈”;一个的鞋带断成了四截,另一个就把自己的鞋带分成两段,两个人束着;摄氏零下30度的严寒里,两个人穿着夏天的鞋子,饥肠辘辘地在雪地上奔走谋生……
1934年,日伪在“满洲国”加紧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她和萧军因编辑进步刊物随时都有被逮捕的危险,便于6月离开哈尔滨至青岛。10月又因青岛形势险恶奔赴上海,两人同鲁迅接触并接受其影响。
1936年,她因萧军的感情背离和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只身东渡日本。
1937年,她返回上海。抗日战争发生,上海成为“孤岛”后,应李公朴之约,于次年初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教书,其后和萧军分手。
1940年,她和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办《时代批评》刊物。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发生,日军攻陷香港。她正患严重肺病,靠朋友的接济住院治疗。炮声隆隆中,端木蕻良弃她而逃。
1942年1月13日,她被医生误诊为喉瘤,喉管开刀,病情恶化。18日,确诊为恶性气管扩张,第二次动手术换喉头呼吸管。21日,所住医院被日军占领,改为日本战地医院,病人全部被驱逐。22日,在战争与病痛的折磨中,她与世长辞,年32岁。
病重的日子里,她已不能说话,只用笔在纸上写道:“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寥寥数语,写尽了一生的痛苦与挣扎、漂泊与无奈、奋斗与成就。
作为女人,她几乎承受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全部屈辱——父亲的绝情绝义、未婚夫的始乱终弃、丈夫的背信弃义、爱人的临阵逃离;全部苦难——仅仅为了活命的生存苦难、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苦难、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种种病痛对身体的折磨……她颠沛流离于哈尔滨、上海、日本、北京、重庆、香港之间,独自以柔弱之躯抵御着饥饿、寒冷、病魔、战火,不然又能怎样呢?她的家早就对她关死了门,她的国正被片片蚕食,她的爱要么被践踏,要么得不到回应,她的一生啊,多的是凄苦、误解和嘲讽,少的是欢乐、安宁与温情。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一只盘旋徘徊在20世纪初荆棘林里的鸟儿!
作为作家,她却并未颓然倒下,反而顽强地挺立着,以其柔韧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超拔于那个时代。
在饥寒交迫的1933年,她以悄吟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弃儿》。自此至1941年不到十年的岁月里,她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其中,《生死场》是早期创作的一个巅峰。这部中篇小说首次以“萧红”为笔名,由鲁迅校阅、编订并作序,归入“奴隶丛书”之中。鲁迅对她寄与厚望,认为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在序言中说:“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生死场》轰动了文艺界,被誉为中国文学难得的收获,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萧红是从荆棘丛中杀出了一条血与泪的路,但她并未把创作当成个人情感的宣泄,取材上并未园囿于女性生活,而是着眼于群体——女性群体、民族群体、人类群体,艺术视野恢弘开阔,写作思想处于理性的自觉状态,语言明丽、和谐、沉静,没有幽怨、阴郁、罹怒,关于民族、关于历史、关于人生、关于人性……所有的感慨和无奈都沉在苍凉的底子里,使她迥异于同时代的任何一个女作家。这一点,在她后期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中表现得就更为突出和熟练了。
《呼兰河传》以闭塞的呼兰城为背景,展示了这里的风土、民俗和居民的生存状态、思想性格。这里,有明亮的天空、美丽的后花园、慈祥可爱的老祖父和自由自在的童年,“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树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也有荒凉、贫穷、冷漠、愚昧和野蛮,人们顺应自然、依附土地、信仰鬼神,不允许有任何个性、差别和改变,扼杀一切不驯与生机是全体居民共同的责任,而做这些又完全没有恶意甚至是出于善意。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仅仅因为“太大方了”,“不象个小团圆媳妇”,就被烧红的烙铁烙脚心,被吊在大梁上用皮鞭抽,打出毛病后又被视为有鬼怪附身,被当众剥光衣服,放到热水缸里烫三遍又用冷水浇三遍——而这一家人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善良,“为人谨慎,兄友弟恭,父慈子爱”。
这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40年,但其深刻、独到、穿透人性的思想内涵,超越了时限和地域,令一代代读者体验到它对心灵的观照价值,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中的第九名。
观萧红其人,读萧红作品,令人想到《荆棘鸟》扉页上的那段话: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蛮的纸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
萧红生平简介
1911年6月1日,她生于黑龙江呼兰县内一个地主家庭,取名张乃莹。
1920年,生母病故。继母与她感情淡漠,父亲思想保守,专制顽固,只有年迈的祖父能给这缺少爱的孩子一点安慰。
1927年,她考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女中读书,喜爱绘画和文学。
1930年,父亲令她退学,准备与未婚夫王恩甲完婚。19岁的她既不愿让父亲把自己当礼物去交换富贵,又因劝伯父不要再增加佃户的地租而遭到一顿打,便逃出家庭。父亲宣布开除她的祖籍,后来与流浪街头的她相遇时也是冷眼相对,她亦终生不曾再回过呼兰县的家。
1931年,这个无家、无业、无处栖身的姑娘,在窘迫之际遇上王恩甲,先受骗后被弃,孤身困于旅馆。
1932年,在即将被旅馆老板贩卖以抵所欠旅食费时,她得到萧军的帮助,脱出困境。秋天,她与萧军结合,开始了共同的生活:他们租不起五角钱一天的铺盖,买不起五分钱一个的“列巴圈”;一个的鞋带断成了四截,另一个就把自己的鞋带分成两段,两个人束着;摄氏零下30度的严寒里,两个人穿着夏天的鞋子,饥肠辘辘地在雪地上奔走谋生……
1934年,日伪在“满洲国”加紧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她和萧军因编辑进步刊物随时都有被逮捕的危险,便于6月离开哈尔滨至青岛。10月又因青岛形势险恶奔赴上海,两人同鲁迅接触并接受其影响。
1936年,她因萧军的感情背离和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只身东渡日本。
1937年,她返回上海。抗日战争发生,上海成为“孤岛”后,应李公朴之约,于次年初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教书,其后和萧军分手。
1940年,她和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办《时代批评》刊物。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发生,日军攻陷香港。她正患严重肺病,靠朋友的接济住院治疗。炮声隆隆中,端木蕻良弃她而逃。
1942年1月13日,她被医生误诊为喉瘤,喉管开刀,病情恶化。18日,确诊为恶性气管扩张,第二次动手术换喉头呼吸管。21日,所住医院被日军占领,改为日本战地医院,病人全部被驱逐。22日,在战争与病痛的折磨中,她与世长辞,年32岁。
病重的日子里,她已不能说话,只用笔在纸上写道:“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寥寥数语,写尽了一生的痛苦与挣扎、漂泊与无奈、奋斗与成就。
作为女人,她几乎承受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全部屈辱——父亲的绝情绝义、未婚夫的始乱终弃、丈夫的背信弃义、爱人的临阵逃离;全部苦难——仅仅为了活命的生存苦难、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苦难、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种种病痛对身体的折磨……她颠沛流离于哈尔滨、上海、日本、北京、重庆、香港之间,独自以柔弱之躯抵御着饥饿、寒冷、病魔、战火,不然又能怎样呢?她的家早就对她关死了门,她的国正被片片蚕食,她的爱要么被践踏,要么得不到回应,她的一生啊,多的是凄苦、误解和嘲讽,少的是欢乐、安宁与温情。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一只盘旋徘徊在20世纪初荆棘林里的鸟儿!
作为作家,她却并未颓然倒下,反而顽强地挺立着,以其柔韧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超拔于那个时代。
在饥寒交迫的1933年,她以悄吟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弃儿》。自此至1941年不到十年的岁月里,她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其中,《生死场》是早期创作的一个巅峰。这部中篇小说首次以“萧红”为笔名,由鲁迅校阅、编订并作序,归入“奴隶丛书”之中。鲁迅对她寄与厚望,认为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在序言中说:“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生死场》轰动了文艺界,被誉为中国文学难得的收获,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萧红是从荆棘丛中杀出了一条血与泪的路,但她并未把创作当成个人情感的宣泄,取材上并未园囿于女性生活,而是着眼于群体——女性群体、民族群体、人类群体,艺术视野恢弘开阔,写作思想处于理性的自觉状态,语言明丽、和谐、沉静,没有幽怨、阴郁、罹怒,关于民族、关于历史、关于人生、关于人性……所有的感慨和无奈都沉在苍凉的底子里,使她迥异于同时代的任何一个女作家。这一点,在她后期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中表现得就更为突出和熟练了。
《呼兰河传》以闭塞的呼兰城为背景,展示了这里的风土、民俗和居民的生存状态、思想性格。这里,有明亮的天空、美丽的后花园、慈祥可爱的老祖父和自由自在的童年,“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树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也有荒凉、贫穷、冷漠、愚昧和野蛮,人们顺应自然、依附土地、信仰鬼神,不允许有任何个性、差别和改变,扼杀一切不驯与生机是全体居民共同的责任,而做这些又完全没有恶意甚至是出于善意。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仅仅因为“太大方了”,“不象个小团圆媳妇”,就被烧红的烙铁烙脚心,被吊在大梁上用皮鞭抽,打出毛病后又被视为有鬼怪附身,被当众剥光衣服,放到热水缸里烫三遍又用冷水浇三遍——而这一家人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善良,“为人谨慎,兄友弟恭,父慈子爱”。
这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40年,但其深刻、独到、穿透人性的思想内涵,超越了时限和地域,令一代代读者体验到它对心灵的观照价值,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中的第九名。
观萧红其人,读萧红作品,令人想到《荆棘鸟》扉页上的那段话: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蛮的纸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
萧红的简介(100)字?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拓展资料: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萧红的小说有超常规的文体语言,诗化、直率而自然。萧红的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彩 ,她并不是按照常人的思维循规蹈矩地写作,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萧红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同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
名家点评
林贤治: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
林贤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我以为是唯一的。
夏志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夏志清认为“《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并给予《呼兰河传》很高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张耀杰:萧红有文学才华但做人不及格。
马勇:萧红悲剧源于“五四”鼓励下的出走。
王东成:对萧红人性的不洁和过错要作同情的理解。
茅盾说:“《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别的东西,一写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拓展资料: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萧红的小说有超常规的文体语言,诗化、直率而自然。萧红的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彩 ,她并不是按照常人的思维循规蹈矩地写作,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萧红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同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
名家点评
林贤治: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
林贤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我以为是唯一的。
夏志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夏志清认为“《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并给予《呼兰河传》很高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张耀杰:萧红有文学才华但做人不及格。
马勇:萧红悲剧源于“五四”鼓励下的出走。
王东成:对萧红人性的不洁和过错要作同情的理解。
茅盾说:“《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别的东西,一写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作者萧红的简介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扩展资料: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系列散文《商市街》在发表时曾遭到“看不明白”的议论,因为萧红使用了不少小说的技巧,这样的写作形式在20世纪30年代异常新颖,从文体上看,它更接近小说,不过它又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记录”(萧军《商市街读后记》)。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商市街》、《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
这种小说文体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从一个方面实现了文学史的衔接、承续,在审美意识上沟通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更准确地说,是把传统文学中高雅的部分——诗和散文,与现代文学中已经代替了诗而成为主体的部分——小说,实现了新的对接。正是这一对接造就了现代文学中最具生命力的内容。
萧红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萧红的小说有超常规的文体语言,诗化、直率而自然。萧红的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彩,她并不是按照常人的思维循规蹈矩地写作,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萧红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同//www.souquanme.com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
萧红语言的直率首先表现在她率性而言,以她特有的童心观照世界时对这个诗意世界不加雕饰的语言描绘。这种超常规语言的运用在萧红后期的创作中越来越成熟。《牛车上》中的三月春阳、《后花园》中的六月鲜花、《小城三月》中的初春原野等,都是一个个儿童眼中的世界,自然而成,人物风景并不受旧的形式束缚。
同时,这种直率的语言又表现出自然的特点, 她写的人物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活生生的,不管是悲是喜都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因为直率,不用伪饰、矫情,就更显得自然质朴,直率和自然这两种特性自然成为一体。这种语言没有着意雕琢的痕迹,自然而然,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从而成为“萧红体”小说叙述风格的重要特征。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萧红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爱折腾,不愿守本分,她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短命、穷困、奔波,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便再没回头,中间只辗转回去过一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萧红
查看全部21个回答
电子书那种好?天猫电器城,电..
天猫电器城-电子书那种好,品牌旗舰,易操作,使用便捷,智能办公好帮手,..
3c.tmall.com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萧红的作者简介50字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1942年1月22日病殁香港。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等。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中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面。 1927年到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了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对绘画和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秋离家出走,几经颠沛流离。1932年秋与萧军同居,结识了一些进步文化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10月与萧军自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105 浏览9542019-11-12
作家萧红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1]
144 浏览37002016-03-29
作者(萧红)的简介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原名张廼莹,“萧红”系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UEFuexB建地主家庭。远祖张岱,于乾隆年间从山东省东昌府莘县逃来东北,到萧红祖父张维祯一代才从阿城县福昌号屯迁到呼兰。 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 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 萧红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乃莹。她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使萧红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 1920年萧红进入呼兰县立第二小学女生部读书,1924年升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作文尤其突出。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呼兰县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爱国斗争。 在萧红上小学期间,由父亲包办把她许配给呼兰县驻军邦统王廷兰之子王恩甲。 1926年萧红小学毕业,因父亲阻挠、逼婚,没能继续上中学,辍学在家。经过一年的顽强抗争,父亲被迫妥协。 1927年秋季,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 在“东特女一中”,萧红除喜欢绘画外,还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校刊上发表过她署名悄吟的抒情诗。1927年冬,哈尔滨学生联合会组织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的游行,学生们情绪高昂,纷纷请愿。萧红在这一抗日爱国运动中表现得坚定勇敢,一直站在斗争的最前面。 1929年祖父去世,萧红十分悲痛,因为祖父是她最亲的人。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没有感情和留恋。 1930年秋,萧红初中毕业。她不顾家庭反对,在表哥陆振舜的帮助下到北平,进入女师大附中读书。因为没有家庭的支持,不久生活陷入困顿中。 1931年1月,萧红寒假中离开北平返回呼兰,被软禁在家中。同年2月底,萧红再次去北平,不久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平,到3月中旬,萧红与未婚夫一起离开北平回哈尔滨。此时,汪恩甲的哥哥汪大澄不满萧红去北平读书,代弟弟解除了与萧红的婚约,引发萧红的不满,萧红到法院状告汪大澄。庭审中,汪恩甲顾及哥哥的声誉,违心承认解除婚约是自己的主张,与哥哥无关。萧红输掉了官司,回到呼兰,后随家搬到阿城县(现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福昌号屯,被迫与外界隔绝。在福昌号屯的这段生活,为萧红后来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她的一些小说、散文就是以这里为背景写作的。 1931年10月,萧红从福昌号屯经阿城逃到哈尔滨。一个月后,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与汪恩甲一起到道外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王恩甲却不知去向。 萧红困居旅馆,处境艰难,只好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裴馨园与孟希、舒群等文学青年先后到旅馆看望萧红,裴馨园派萧军到旅馆给萧红送书刊,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 1932年8月7日夜,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萧红得以离开旅馆,摆脱困境,到裴馨园家暂住。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出院后,萧红与萧军住进道里新城大街(今道里尚志大街)的欧罗巴旅馆,开始共同生活。 因没有固定收入,二人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生活非常困苦。但他们患难与共,感情融洽。 1932年11月,萧红、萧军从欧罗巴旅馆搬到道里商市街25号(今道里区红霞街25号),有了自己的家1933年3月,萧红参加了中共党员金剑啸组织的赈灾画展,展出她的两幅粉笔画。同时,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33年5月21日,她写出第一部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作品通过描写王阿嫂一家的悲惨遭遇,愤怒地控诉了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这篇小说发表以后,她便以悄吟作笔名陆续发表了《看风筝》、《腿上的绷带》、《太太与西瓜》、《小黑狗》、《中秋节》等小说和散文,从此踏上文学征程。 “牵牛坊”是画家冯咏秋的宅院,因院内种植牵牛花而得名,是位于道里水道街(今道里兆麟街)的一处平房。萧红、萧军经常到这里参加左翼文化人的聚会,常来的还有罗峰、白朗、金剑啸、舒群等人。通过与他们接触,使萧红开阔了眼界,增加了文学知识,而且还受到了一些共产党员爱国进步思想的影响。 萧红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与萧军、白朗、舒群等人在抗日演出团体“星星剧团”中担任演员,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由于引起敌伪特务机关注意,剧团于公演前解散。 1933年8月,长春《大同报》文艺周刊《夜哨》创刊,萧红做为主要撰稿人,在夜哨上发表了《两个青蛙》、《哑老人》、《夜风》、《清晨的马路上》、《八月天》等作品。 10月,萧红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在中共党员舒群等人的帮助下,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萧红署名悄吟,萧军署名三郎。《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也为萧红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跋涉》集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抗争,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进步色彩,引搜趣网起特务机关怀疑。为躲避迫害,萧红、萧军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于1934年6月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 在青岛,他们与先到这里的舒群一家住在观象一路一号。萧军在《青岛晨报》任主编,萧红集中精力,勤奋写作,不久完成著名中篇小说《生死场》。此间,他们与上海的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并得到鲁迅的指导与鼓励。 由于青岛局势紧张,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舒群被捕,萧红、萧军处境危险。1934年10月,他们离开青岛去上萧红、萧军到上海后,住在拉都路福显坊内一处二楼上。鲁迅先生非常关心他们到上海后的生活、思想和写作情况,但因当时上海环境险恶,斗争残酷复杂,无法会面,只好通过书信联系。鲁迅先生多次给他们写信,表示极大的关切,在精神上给他们很大鼓舞,为他们指明方向。 1934年11月30日,萧红、萧军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第一次会面。他们向鲁迅先生介绍了东北的斗争情况和自身的遭遇,鲁迅先生也给他们讲了上海的斗争局势以及文艺界的情况,并同意推荐他们的作品出版。临别时,为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鲁迅先生将一些钱交给他们,并让夫人许广平将萧红的书稿带回。 与鲁迅先生的这次会面,对萧红、萧军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不仅加深了他们与鲁迅之间的相互了解,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也使他们得到鲁迅的悉心指点,从鲁迅那里学会做人、做学问,为今后在上海立足,并从事文学创作,铺平了道路。 12月19日,鲁迅在梁园豫菜馆请客,特意将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久,叶紫、萧红、萧军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并出版了“奴隶丛书”。 此外,鲁迅还利用自己在上海的关系,积极向出版社推荐他们的作品,萧红等人的书稿不但被介绍到当时陈望道主编的《太白》、郑振铎主编的《文学》,有时还转到良友公司的赵家壁那里。在鲁迅的热情帮助下,萧红到上海后写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小六》很快就在《太白》上刊出。 随后,散文《饿》,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分别刊登在《文学》和《太白》上。从此,萧红的作品便陆续在上海发行的《生活知识》、《中学生》、《作家》、《文学季刊》、《中流》等多家杂志上发表。萧红也开始在上海文学界崭露头角,成为一颗闪亮的文学新星。 1935年月12月,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 《生死场》原名《麦场》,后由胡风改名为《生死场》,是她以萧红为笔名的第一部作品。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www.souquanme.com底的民族气节。 《生死场》的发表,符合时代的要求,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对坚定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萧红在作品中大胆地反映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抒发了她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生死场》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社会影响很大。萧红也因此成为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知名的女作家,从而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著作书目】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www.souquanme.com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选集》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
8 浏览3332
萧红简介
萧红中国常见名。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使用笔名萧红)。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有同名者。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商市街》(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选集》 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逊 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 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呼兰河传》 是一部带有萧红自传色彩的回忆性小说,它描写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的风土人情。全书内容为七章:第一章写小城风貌,包括四季更替、风景民情,以及乡民的生活态度;第二章叙述小城种种年终盛事;第三、四章则以作者的祖父及其幼时所居四合院的人物、往事为主体;第五章写小团圆媳妇被虐待致死的经过;第六章写一位家族以外的人物有二伯的故事;第七章描绘一位穷而诚实的邻居磨匠冯歪嘴子的故事。全书采用儿童的视角,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百姓平凡卑琐、贫困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麻木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作品又通过“我”的童年生活的抒写,刻画了一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现实与理想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前者是闭塞野蛮、愚昧残酷甚至荒谬凄清的世界,充满着深沉的讽刺与无限的悲凉,后者却是自由天然的,充满着童趣童真带有淡淡的孤寂但又美好而亮丽的图景,现实的污浊又巧妙地通过纯真的“我”的眼睛展现出来,这就显出一种鲁迅式的深广忧愤与悲天悯人的情怀。 在萧红的笔下,书中没有大奸大恶的人物,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只有一群平凡如虫蚁一般的乡民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世代繁衍生息精神麻木,人的生命和尊严也愈渐渺小轻贱。书中性格活泼的小团圆媳妇只因为“大方”便遭受无端的殴打直至最后惨死;一直被人们夸奖的王大姐因为嫁给了贫穷的磨倌便成为人们嘲笑和贬损的对象,最终在人们的奚落中死去:他们都又成为人们娱乐的谈资最终被淡忘。传统文化的受害者用自己项上的枷锁再去戕害别人,在自己流血的同时手上又沾着别人的血污,而这种残忍的行为却是以极其真诚的善良态度进行的,平静而又安然。呼兰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泥坑,生命在这里没有流动和发展,更没有改革和创造,所有的人都困在旧习俗的淤泥之中,又时时地将其它的人也拉下水,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死寂的生命状态。 纵观全书,清纯细腻与沉郁顿挫交融的语言,独特的女性文笔与儿童视角,宏大的叙事场景与北方“蛮荒情味”的自然景观的逼真再现,荒谬而麻木的生存状态的深层揭示,作者内心深处对真纯自由童年世界的追忆、对广大农民命运的悲悯等等都令人心惊震撼。萧红秉承了一代宗师鲁迅直面惨淡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如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丑陋的病根,深刻批判和揭示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民群众的迫害,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忧伤和对挣扎在生存线上的苦难群众的深深的同情,这是一部中国农村寓言的杰作。文学大师茅盾曾说,《呼兰河传》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俗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也许我们可以说,《呼兰河传》更是才华横溢而命运多舛的萧红灵魂且行且吟的悲歌,充满了对生命消磨的无尽的忧伤和彻骨的体悟。
93 浏览21992016-11-13
作家萧红生平
萧红生平简介 1911年6月1日,她生于黑龙江呼兰县内一个地主家庭,取名张乃莹。 1920年,生母病故。继母与她感情淡漠,父亲思想保守,专制顽固,只有年迈的祖父能给这缺少爱的孩子一点安慰。 1927年,她考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女中读书,喜爱绘画和文学。 1930年,父亲令她退学,准备与未婚夫王恩甲完婚。19岁的她既不愿让父亲把自己当礼物去交换富贵,又因劝伯父不要再增加佃户的地租而遭到一顿打,便逃出家庭。父亲宣布开除她的祖籍,后来与流浪街头的她相遇时也是冷眼相对,她亦终生不曾再回过呼兰县的家。 1931年,这个无家、无业、无处栖身的姑娘,在窘迫之际遇上王恩甲,先受骗后被弃,孤身困于旅馆。 1932年,在即将被旅馆老板贩卖以抵所欠旅食费时,她得到萧军的帮助,脱出困境。秋天,她与萧军结合,开始了共同的生活:他们租不起五角钱一天的铺盖,买不起五分钱一个的“列巴圈”;一个的鞋带断成了四截,另一个就把自己的鞋带分成两段,两个人束着;摄氏零下30度的严寒里,两个人穿着夏天的鞋子,饥肠辘辘地在雪地上奔走谋生…… 1934年,日伪在“满洲国”加紧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她和萧军因编辑进步刊物随时都有被逮捕的危险,便于6月离开哈尔滨至青岛。10月又因青岛形势险恶奔赴上海,两人同鲁迅接触并接受其影响。 1936年,她因萧军的感情背离和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只身东渡日本。 1937年,她返回上海。抗日战争发生,上海成为“孤岛”后,应李公朴之约,于次年初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教书,其后和萧军分手。 1940年,她和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办《时代批评》刊物。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发生,日军攻陷香港。她正患严重肺病,靠朋友的接济住院治疗。炮声隆隆中,端木蕻良弃她而逃。 1942年1月13日,她被医生误诊为喉瘤,喉管开刀,病情恶化。18日,确诊为恶性气管扩张,第二次动手术换喉头呼吸管。21日,所住医院被日军占领,改为日本战地医院,病人全部被驱逐。22日,在战争与病痛的折磨中,她与世长辞,年32岁。 病重的日子里,她已不能说话,只用笔在纸上写道:“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寥寥数语,写尽了一生的痛苦与挣扎、漂泊与无奈、奋斗与成就。 作为女人,她几乎承受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全部屈辱——父亲的绝情绝义、未婚夫的始乱终弃、丈夫的背信弃义、爱人的临阵逃离;全部苦难——仅仅为了活命的生存苦难、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苦难、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种种病痛对身体的折磨……她颠沛流离于哈尔滨、上海、日本、北京、重庆、香港之间,独自以柔弱之躯抵御着饥饿、寒冷、病魔、战火,不然又能怎样呢?她的家早就对她关死了门,她的国正被片片蚕食,她的爱要么被践踏,要么得不到回应,她的一生啊,多的是凄苦、误解和嘲讽,少的是欢乐、安宁与温情。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一只盘旋徘徊在20世纪初荆棘林里的鸟儿! 作为作家,她却并未颓然倒下,反而顽强地挺立着,以其柔韧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超拔于那个时代。 在饥寒交迫的1933年,她以悄吟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弃儿》。自此至1941年不到十年的岁月里,她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其中,《生死场》是早期创作的一个巅峰。这部中篇小说首次以“萧红”为笔名,由鲁迅校阅、编订并作序,归入“奴隶丛书”之中。鲁迅对她寄与厚望,认为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在序言中说:“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生死场》轰动了文艺界,被誉为中国文学难得的收获,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萧红是从荆棘丛中杀出了一条血与泪的路,但她并未把创作当成个人情感的宣泄,取材上并未园囿于女性生活,而是着眼于群体——女性群体、民族群体、人类群体,艺术视野恢弘开阔,写作思想处于理性的自觉状态,语言明丽、和谐、沉静,没有幽怨、阴郁、罹怒,关于民族、关于历史、关于人生、关于人性……所有的感慨和无奈都沉在苍凉的底子里,使她迥异于同时代的任何一个女作家。这一点,在她后期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中表现得就更为突出和熟练了。 《呼兰河传》以闭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扩展资料: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系列散文《商市街》在发表时曾遭到“看不明白”的议论,因为萧红使用了不少小说的技巧,这样的写作形式在20世纪30年代异常新颖,从文体上看,它更接近小说,不过它又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记录”(萧军《商市街读后记》)。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商市街》、《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
这种小说文体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从一个方面实现了文学史的衔接、承续,在审美意识上沟通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更准确地说,是把传统文学中高雅的部分——诗和散文,与现代文学中已经代替了诗而成为主体的部分——小说,实现了新的对接。正是这一对接造就了现代文学中最具生命力的内容。
萧红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萧红的小说有超常规的文体语言,诗化、直率而自然。萧红的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彩,她并不是按照常人的思维循规蹈矩地写作,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萧红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同//www.souquanme.com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
萧红语言的直率首先表现在她率性而言,以她特有的童心观照世界时对这个诗意世界不加雕饰的语言描绘。这种超常规语言的运用在萧红后期的创作中越来越成熟。《牛车上》中的三月春阳、《后花园》中的六月鲜花、《小城三月》中的初春原野等,都是一个个儿童眼中的世界,自然而成,人物风景并不受旧的形式束缚。
同时,这种直率的语言又表现出自然的特点, 她写的人物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活生生的,不管是悲是喜都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因为直率,不用伪饰、矫情,就更显得自然质朴,直率和自然这两种特性自然成为一体。这种语言没有着意雕琢的痕迹,自然而然,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从而成为“萧红体”小说叙述风格的重要特征。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萧红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爱折腾,不愿守本分,她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短命、穷困、奔波,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便再没回头,中间只辗转回去过一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萧红
查看全部21个回答
电子书那种好?天猫电器城,电..
天猫电器城-电子书那种好,品牌旗舰,易操作,使用便捷,智能办公好帮手,..
3c.tmall.com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萧红的作者简介50字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1942年1月22日病殁香港。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等。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中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面。 1927年到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了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对绘画和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秋离家出走,几经颠沛流离。1932年秋与萧军同居,结识了一些进步文化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10月与萧军自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105 浏览9542019-11-12
作家萧红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1]
144 浏览37002016-03-29
作者(萧红)的简介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原名张廼莹,“萧红”系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UEFuexB建地主家庭。远祖张岱,于乾隆年间从山东省东昌府莘县逃来东北,到萧红祖父张维祯一代才从阿城县福昌号屯迁到呼兰。 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 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 萧红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乃莹。她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使萧红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 1920年萧红进入呼兰县立第二小学女生部读书,1924年升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作文尤其突出。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呼兰县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爱国斗争。 在萧红上小学期间,由父亲包办把她许配给呼兰县驻军邦统王廷兰之子王恩甲。 1926年萧红小学毕业,因父亲阻挠、逼婚,没能继续上中学,辍学在家。经过一年的顽强抗争,父亲被迫妥协。 1927年秋季,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 在“东特女一中”,萧红除喜欢绘画外,还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校刊上发表过她署名悄吟的抒情诗。1927年冬,哈尔滨学生联合会组织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的游行,学生们情绪高昂,纷纷请愿。萧红在这一抗日爱国运动中表现得坚定勇敢,一直站在斗争的最前面。 1929年祖父去世,萧红十分悲痛,因为祖父是她最亲的人。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没有感情和留恋。 1930年秋,萧红初中毕业。她不顾家庭反对,在表哥陆振舜的帮助下到北平,进入女师大附中读书。因为没有家庭的支持,不久生活陷入困顿中。 1931年1月,萧红寒假中离开北平返回呼兰,被软禁在家中。同年2月底,萧红再次去北平,不久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平,到3月中旬,萧红与未婚夫一起离开北平回哈尔滨。此时,汪恩甲的哥哥汪大澄不满萧红去北平读书,代弟弟解除了与萧红的婚约,引发萧红的不满,萧红到法院状告汪大澄。庭审中,汪恩甲顾及哥哥的声誉,违心承认解除婚约是自己的主张,与哥哥无关。萧红输掉了官司,回到呼兰,后随家搬到阿城县(现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福昌号屯,被迫与外界隔绝。在福昌号屯的这段生活,为萧红后来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她的一些小说、散文就是以这里为背景写作的。 1931年10月,萧红从福昌号屯经阿城逃到哈尔滨。一个月后,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与汪恩甲一起到道外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王恩甲却不知去向。 萧红困居旅馆,处境艰难,只好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裴馨园与孟希、舒群等文学青年先后到旅馆看望萧红,裴馨园派萧军到旅馆给萧红送书刊,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 1932年8月7日夜,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萧红得以离开旅馆,摆脱困境,到裴馨园家暂住。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出院后,萧红与萧军住进道里新城大街(今道里尚志大街)的欧罗巴旅馆,开始共同生活。 因没有固定收入,二人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生活非常困苦。但他们患难与共,感情融洽。 1932年11月,萧红、萧军从欧罗巴旅馆搬到道里商市街25号(今道里区红霞街25号),有了自己的家1933年3月,萧红参加了中共党员金剑啸组织的赈灾画展,展出她的两幅粉笔画。同时,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33年5月21日,她写出第一部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作品通过描写王阿嫂一家的悲惨遭遇,愤怒地控诉了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这篇小说发表以后,她便以悄吟作笔名陆续发表了《看风筝》、《腿上的绷带》、《太太与西瓜》、《小黑狗》、《中秋节》等小说和散文,从此踏上文学征程。 “牵牛坊”是画家冯咏秋的宅院,因院内种植牵牛花而得名,是位于道里水道街(今道里兆麟街)的一处平房。萧红、萧军经常到这里参加左翼文化人的聚会,常来的还有罗峰、白朗、金剑啸、舒群等人。通过与他们接触,使萧红开阔了眼界,增加了文学知识,而且还受到了一些共产党员爱国进步思想的影响。 萧红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与萧军、白朗、舒群等人在抗日演出团体“星星剧团”中担任演员,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由于引起敌伪特务机关注意,剧团于公演前解散。 1933年8月,长春《大同报》文艺周刊《夜哨》创刊,萧红做为主要撰稿人,在夜哨上发表了《两个青蛙》、《哑老人》、《夜风》、《清晨的马路上》、《八月天》等作品。 10月,萧红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在中共党员舒群等人的帮助下,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萧红署名悄吟,萧军署名三郎。《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也为萧红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跋涉》集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抗争,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进步色彩,引搜趣网起特务机关怀疑。为躲避迫害,萧红、萧军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于1934年6月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 在青岛,他们与先到这里的舒群一家住在观象一路一号。萧军在《青岛晨报》任主编,萧红集中精力,勤奋写作,不久完成著名中篇小说《生死场》。此间,他们与上海的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并得到鲁迅的指导与鼓励。 由于青岛局势紧张,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舒群被捕,萧红、萧军处境危险。1934年10月,他们离开青岛去上萧红、萧军到上海后,住在拉都路福显坊内一处二楼上。鲁迅先生非常关心他们到上海后的生活、思想和写作情况,但因当时上海环境险恶,斗争残酷复杂,无法会面,只好通过书信联系。鲁迅先生多次给他们写信,表示极大的关切,在精神上给他们很大鼓舞,为他们指明方向。 1934年11月30日,萧红、萧军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第一次会面。他们向鲁迅先生介绍了东北的斗争情况和自身的遭遇,鲁迅先生也给他们讲了上海的斗争局势以及文艺界的情况,并同意推荐他们的作品出版。临别时,为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鲁迅先生将一些钱交给他们,并让夫人许广平将萧红的书稿带回。 与鲁迅先生的这次会面,对萧红、萧军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不仅加深了他们与鲁迅之间的相互了解,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也使他们得到鲁迅的悉心指点,从鲁迅那里学会做人、做学问,为今后在上海立足,并从事文学创作,铺平了道路。 12月19日,鲁迅在梁园豫菜馆请客,特意将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久,叶紫、萧红、萧军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并出版了“奴隶丛书”。 此外,鲁迅还利用自己在上海的关系,积极向出版社推荐他们的作品,萧红等人的书稿不但被介绍到当时陈望道主编的《太白》、郑振铎主编的《文学》,有时还转到良友公司的赵家壁那里。在鲁迅的热情帮助下,萧红到上海后写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小六》很快就在《太白》上刊出。 随后,散文《饿》,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分别刊登在《文学》和《太白》上。从此,萧红的作品便陆续在上海发行的《生活知识》、《中学生》、《作家》、《文学季刊》、《中流》等多家杂志上发表。萧红也开始在上海文学界崭露头角,成为一颗闪亮的文学新星。 1935年月12月,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 《生死场》原名《麦场》,后由胡风改名为《生死场》,是她以萧红为笔名的第一部作品。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www.souquanme.com底的民族气节。 《生死场》的发表,符合时代的要求,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对坚定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萧红在作品中大胆地反映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抒发了她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生死场》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社会影响很大。萧红也因此成为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知名的女作家,从而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著作书目】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www.souquanme.com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选集》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
8 浏览3332
萧红简介
萧红中国常见名。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使用笔名萧红)。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有同名者。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商市街》(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选集》 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逊 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 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呼兰河传》 是一部带有萧红自传色彩的回忆性小说,它描写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的风土人情。全书内容为七章:第一章写小城风貌,包括四季更替、风景民情,以及乡民的生活态度;第二章叙述小城种种年终盛事;第三、四章则以作者的祖父及其幼时所居四合院的人物、往事为主体;第五章写小团圆媳妇被虐待致死的经过;第六章写一位家族以外的人物有二伯的故事;第七章描绘一位穷而诚实的邻居磨匠冯歪嘴子的故事。全书采用儿童的视角,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百姓平凡卑琐、贫困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麻木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作品又通过“我”的童年生活的抒写,刻画了一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现实与理想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前者是闭塞野蛮、愚昧残酷甚至荒谬凄清的世界,充满着深沉的讽刺与无限的悲凉,后者却是自由天然的,充满着童趣童真带有淡淡的孤寂但又美好而亮丽的图景,现实的污浊又巧妙地通过纯真的“我”的眼睛展现出来,这就显出一种鲁迅式的深广忧愤与悲天悯人的情怀。 在萧红的笔下,书中没有大奸大恶的人物,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只有一群平凡如虫蚁一般的乡民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世代繁衍生息精神麻木,人的生命和尊严也愈渐渺小轻贱。书中性格活泼的小团圆媳妇只因为“大方”便遭受无端的殴打直至最后惨死;一直被人们夸奖的王大姐因为嫁给了贫穷的磨倌便成为人们嘲笑和贬损的对象,最终在人们的奚落中死去:他们都又成为人们娱乐的谈资最终被淡忘。传统文化的受害者用自己项上的枷锁再去戕害别人,在自己流血的同时手上又沾着别人的血污,而这种残忍的行为却是以极其真诚的善良态度进行的,平静而又安然。呼兰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泥坑,生命在这里没有流动和发展,更没有改革和创造,所有的人都困在旧习俗的淤泥之中,又时时地将其它的人也拉下水,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死寂的生命状态。 纵观全书,清纯细腻与沉郁顿挫交融的语言,独特的女性文笔与儿童视角,宏大的叙事场景与北方“蛮荒情味”的自然景观的逼真再现,荒谬而麻木的生存状态的深层揭示,作者内心深处对真纯自由童年世界的追忆、对广大农民命运的悲悯等等都令人心惊震撼。萧红秉承了一代宗师鲁迅直面惨淡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如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丑陋的病根,深刻批判和揭示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民群众的迫害,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忧伤和对挣扎在生存线上的苦难群众的深深的同情,这是一部中国农村寓言的杰作。文学大师茅盾曾说,《呼兰河传》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俗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也许我们可以说,《呼兰河传》更是才华横溢而命运多舛的萧红灵魂且行且吟的悲歌,充满了对生命消磨的无尽的忧伤和彻骨的体悟。
93 浏览21992016-11-13
作家萧红生平
萧红生平简介 1911年6月1日,她生于黑龙江呼兰县内一个地主家庭,取名张乃莹。 1920年,生母病故。继母与她感情淡漠,父亲思想保守,专制顽固,只有年迈的祖父能给这缺少爱的孩子一点安慰。 1927年,她考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女中读书,喜爱绘画和文学。 1930年,父亲令她退学,准备与未婚夫王恩甲完婚。19岁的她既不愿让父亲把自己当礼物去交换富贵,又因劝伯父不要再增加佃户的地租而遭到一顿打,便逃出家庭。父亲宣布开除她的祖籍,后来与流浪街头的她相遇时也是冷眼相对,她亦终生不曾再回过呼兰县的家。 1931年,这个无家、无业、无处栖身的姑娘,在窘迫之际遇上王恩甲,先受骗后被弃,孤身困于旅馆。 1932年,在即将被旅馆老板贩卖以抵所欠旅食费时,她得到萧军的帮助,脱出困境。秋天,她与萧军结合,开始了共同的生活:他们租不起五角钱一天的铺盖,买不起五分钱一个的“列巴圈”;一个的鞋带断成了四截,另一个就把自己的鞋带分成两段,两个人束着;摄氏零下30度的严寒里,两个人穿着夏天的鞋子,饥肠辘辘地在雪地上奔走谋生…… 1934年,日伪在“满洲国”加紧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她和萧军因编辑进步刊物随时都有被逮捕的危险,便于6月离开哈尔滨至青岛。10月又因青岛形势险恶奔赴上海,两人同鲁迅接触并接受其影响。 1936年,她因萧军的感情背离和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只身东渡日本。 1937年,她返回上海。抗日战争发生,上海成为“孤岛”后,应李公朴之约,于次年初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教书,其后和萧军分手。 1940年,她和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办《时代批评》刊物。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发生,日军攻陷香港。她正患严重肺病,靠朋友的接济住院治疗。炮声隆隆中,端木蕻良弃她而逃。 1942年1月13日,她被医生误诊为喉瘤,喉管开刀,病情恶化。18日,确诊为恶性气管扩张,第二次动手术换喉头呼吸管。21日,所住医院被日军占领,改为日本战地医院,病人全部被驱逐。22日,在战争与病痛的折磨中,她与世长辞,年32岁。 病重的日子里,她已不能说话,只用笔在纸上写道:“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寥寥数语,写尽了一生的痛苦与挣扎、漂泊与无奈、奋斗与成就。 作为女人,她几乎承受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全部屈辱——父亲的绝情绝义、未婚夫的始乱终弃、丈夫的背信弃义、爱人的临阵逃离;全部苦难——仅仅为了活命的生存苦难、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苦难、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种种病痛对身体的折磨……她颠沛流离于哈尔滨、上海、日本、北京、重庆、香港之间,独自以柔弱之躯抵御着饥饿、寒冷、病魔、战火,不然又能怎样呢?她的家早就对她关死了门,她的国正被片片蚕食,她的爱要么被践踏,要么得不到回应,她的一生啊,多的是凄苦、误解和嘲讽,少的是欢乐、安宁与温情。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一只盘旋徘徊在20世纪初荆棘林里的鸟儿! 作为作家,她却并未颓然倒下,反而顽强地挺立着,以其柔韧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超拔于那个时代。 在饥寒交迫的1933年,她以悄吟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弃儿》。自此至1941年不到十年的岁月里,她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其中,《生死场》是早期创作的一个巅峰。这部中篇小说首次以“萧红”为笔名,由鲁迅校阅、编订并作序,归入“奴隶丛书”之中。鲁迅对她寄与厚望,认为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在序言中说:“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生死场》轰动了文艺界,被誉为中国文学难得的收获,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萧红是从荆棘丛中杀出了一条血与泪的路,但她并未把创作当成个人情感的宣泄,取材上并未园囿于女性生活,而是着眼于群体——女性群体、民族群体、人类群体,艺术视野恢弘开阔,写作思想处于理性的自觉状态,语言明丽、和谐、沉静,没有幽怨、阴郁、罹怒,关于民族、关于历史、关于人生、关于人性……所有的感慨和无奈都沉在苍凉的底子里,使她迥异于同时代的任何一个女作家。这一点,在她后期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中表现得就更为突出和熟练了。 《呼兰河传》以闭
萧红的个人简介
萧红,女,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职业:文化界,所属地区:哈尔滨市呼兰县
[简介]中国知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终于在最后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
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简历]1911年6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里;
1925年进入本县第一女子高小读书;
1927年进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
1933年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陆续在《大同报》的“大同俱乐部”及“夜哨”副刊上发表短篇小说、散文和诗,如短篇小说《弃儿》、《两个青蛙》、《小黑狗》、《哑老人》、《夜风》、《叶子》,散文《腿上的绷带》、《太太与西瓜》,诗《八月天》等。她一开始创作生涯,就把目光投身了广大被奴役、被剥削的劳动人民;
1934年9月,写完工长篇小说《生死场》;
1935年1月,萧红又写出了短篇小说《小六》,5月,完成了散文集《商市街》,在写作《商市街》的前后,又写出了《过夜》、《初冬》等散文。《商市街》是一部自传型的抒情散文集;
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写出了短篇小说《王四的故事》、《红的果园》、《牛车上》,以及散文《孤独的生活》与《家庭以外的人》;
1937年1月,萧红从东京返加祖国。回国前夕,于1月3日在东京写完组诗《沙粒》。萧红把《苦杯》、《沙粒》、《拜墓诗》以及《可纪念的枫叶》、《偶然想起》、《静》、《栽花》、《公园》、《春曲》、组诗(共六首)、《一粒土泥》等共六十首诗,抄写成《萧红自集诗稿》手抄本,珍藏起来。直到1980年,才由鲁迅博物馆的同志将它们公布于世;
1937年10月萧红和萧军跟随上海的文化人,撤退到武汉。在武汉,好与胡风、萧军、端木蕻良等人一起,创办了《七月》。她为《七月》写作了《小生命和战士》、《火线外(二章)》、《一条铁路底完成》、《一九二九年底愚昧》等散文,并写作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篇评论性质的文章《〈大地的女儿〉与〈动乱时代〉》;
1938年1月,萧红与萧军从武汉到达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在此期间,写作了散文《记鹿地夫妇》。2月,萧红则随同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取道风陵渡,乘火车去西安。在火车上,萧红与塞克、端木蕻良、聂绀弩合作,创作了描写山西农民进行抗日斗争的三幕话剧剧本《突击》。这是萧红第一次参加写作剧本;
1940年1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从重庆到香港。在香港期间,她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马伯乐》,一部中篇小说《小城三月》,还有散文《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弟书》、短篇小说《北中国》等等;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终于在1942年1月22日,在最后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这时,她只有三十一岁。
[主要成就]萧红主要作品简目年表 :
《跋涉》,悄吟(萧红)、三郎(萧军)合著,集中收萧红小诗《春曲》及短篇小说五篇。
《生死场》(长篇小说)
《商市街》(散文集)
《桥》(散文、短篇小说集),署名消吟
《牛车上》(散文、短篇小说集)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
《萧红散文》
《回忆鲁迅先生》
《马伯乐》(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
《小城三月》(中篇小说)
[简介]中国知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终于在最后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
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简历]1911年6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里;
1925年进入本县第一女子高小读书;
1927年进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
1933年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陆续在《大同报》的“大同俱乐部”及“夜哨”副刊上发表短篇小说、散文和诗,如短篇小说《弃儿》、《两个青蛙》、《小黑狗》、《哑老人》、《夜风》、《叶子》,散文《腿上的绷带》、《太太与西瓜》,诗《八月天》等。她一开始创作生涯,就把目光投身了广大被奴役、被剥削的劳动人民;
1934年9月,写完工长篇小说《生死场》;
1935年1月,萧红又写出了短篇小说《小六》,5月,完成了散文集《商市街》,在写作《商市街》的前后,又写出了《过夜》、《初冬》等散文。《商市街》是一部自传型的抒情散文集;
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写出了短篇小说《王四的故事》、《红的果园》、《牛车上》,以及散文《孤独的生活》与《家庭以外的人》;
1937年1月,萧红从东京返加祖国。回国前夕,于1月3日在东京写完组诗《沙粒》。萧红把《苦杯》、《沙粒》、《拜墓诗》以及《可纪念的枫叶》、《偶然想起》、《静》、《栽花》、《公园》、《春曲》、组诗(共六首)、《一粒土泥》等共六十首诗,抄写成《萧红自集诗稿》手抄本,珍藏起来。直到1980年,才由鲁迅博物馆的同志将它们公布于世;
1937年10月萧红和萧军跟随上海的文化人,撤退到武汉。在武汉,好与胡风、萧军、端木蕻良等人一起,创办了《七月》。她为《七月》写作了《小生命和战士》、《火线外(二章)》、《一条铁路底完成》、《一九二九年底愚昧》等散文,并写作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篇评论性质的文章《〈大地的女儿〉与〈动乱时代〉》;
1938年1月,萧红与萧军从武汉到达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在此期间,写作了散文《记鹿地夫妇》。2月,萧红则随同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取道风陵渡,乘火车去西安。在火车上,萧红与塞克、端木蕻良、聂绀弩合作,创作了描写山西农民进行抗日斗争的三幕话剧剧本《突击》。这是萧红第一次参加写作剧本;
1940年1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从重庆到香港。在香港期间,她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马伯乐》,一部中篇小说《小城三月》,还有散文《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弟书》、短篇小说《北中国》等等;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终于在1942年1月22日,在最后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这时,她只有三十一岁。
[主要成就]萧红主要作品简目年表 :
《跋涉》,悄吟(萧红)、三郎(萧军)合著,集中收萧红小诗《春曲》及短篇小说五篇。
《生死场》(长篇小说)
《商市街》(散文集)
《桥》(散文、短篇小说集),署名消吟
《牛车上》(散文、短篇小说集)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
《萧红散文》
《回忆鲁迅先生》
《马伯乐》(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
《小城三月》(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