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熬制与味道
全面放开二孩,难免蠢蠢欲动。考虑到确实年纪大了,怕有遗祸,还是老老实实去看了下老家的中医。
对自己的身体一直很自信,没想到这中医一看,居然看得我“遍体鳞伤”,这里也虚,那里也亏。没办法,一个疗程10包药拣好。临走医生一句话告诉我们还有“续集”:吃完了再接着看。好嘛,虽然带着病人对医生的一般怀疑,但想想老家的乡亲该不至于糊弄我,所以还是先乖乖地做了个病人。
药带回来,熬药成了难题。我上班早出晚归,这难题只有夫人来解。
熬中药讲究多多。先是药锅。熬中药不能用金属锅,这是常识,难的是其他。浸泡、水量、时长,头煎、二煎;武火、文火,先煎药、后下药,溶化药、冲服药,饭前药、饭后药,热服、温服、冷服等等,不同的环节、不同的药材要求都不一样。
夫人本性简单,事情的头绪一多她就难于应付。所以刚开始夫人总是丢三落四、手忙脚乱,溢锅、巴锅、烫手等等事故频发。
熬药的次数多了,夫人竟也慢慢有了心得,加多少水、浸多长时、开多大火,一一了然于心。有时忙得晚了点,夫人总还有电话来催:老头子,早点回家吃药哦!然后回到家,楼下远远闻到淡淡的中药味,离家越近,味道便越浓,就总会想起小时候。记忆中,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常吃中药。那个时候总有一个疑惑,在我看来香气扑鼻的中药为何每次都让母亲吃得呲牙咧嘴。
现在,每晚端着药碗,喝完药汁,总还喜欢细细嚼那碗底的药渣,清清凉凉、苦苦涩涩、酸酸甜甜。然后看着熟睡的女儿,听着夫人的唠叨,就突然感觉这中药独特的味道就像是生活的味道。酸甜苦辛咸,有了搭配,才有丰富的味觉。风霜雨雪,能勇敢顶着,再艰难,走过去了最后都会成为风景。
药,我们能品出哪一味,靠的不是味蕾,是心境。
转载、素材使用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那些心情(nxxq666)获取授权
中药都是什么味道的?
二是我们直接用口尝药材感觉的味道,这就很多了。除去药性的“五味”外,还有涩、麻、腥、臭、香……,等等。
中药的五味是什么啊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和殿峰 457001
关键词搜趣网 中药五味搜趣网 中药药性理论
五味,系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道。长期以来,五味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用以概括药物的某些功能特点,解释药物的奏效原理,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然而,关于五味的记载和论述,历来存在着相当混乱的状态,不利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中药五味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迄今尚无一致的认识。笔者在复习古今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同仁。
1、口尝之滋味为五味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1],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如生姜味辛,甘草味甘,黄连味苦,乌梅味酸,昆布味咸等,皆“入口则知其味”(《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是药物真实滋味的反映。“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尝试药味,认识药物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以口尝确定药味,古代医家论述颇多,如张景岳云:“每当用药,必逐件细尝”(《景岳全书》)。石寿棠强调说,凡药味“但须平昔亲尝,方能无误”(《医原》)。杨华亭在《药物图考》指出,书中“所收之药,皆经亲尝,甚如白砒之毒,亦莫不试以口体。”以上诸家均强调了药物之滋味必须“细尝”、“亲尝”,这是确定药味的首选方法和基本途径。
有人[2]曾对400种常用中药的药味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①现代文献记载的药味与口尝药味相同的占35.7%~42%,不同的占58%~64.3%;②文献最早记载的药味与口尝药味相同的占32%,不同的占68%;③最早文献记载的药味与现代文献记载的药味相同的占56%,不同的占44%。结果表明,古今药味与实际味道并非完全一致,相同的不及半数,而60%以上是不相同的。究其原因,或口尝定味出现的误差,或其他定味的方法掺杂其中使然。
2、功能的标志为五味
药味肇源于口尝。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不同滋味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功能效应,并将药物滋味与功能联系起来。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最早概括了滋味与功能的关系,即“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后世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挥,使之日臻完善。如《本草备要》记载:“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泄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现行《中药学》教科书亦多宗此说。
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用药经验的逐渐积累,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功能已难以用味效关系来阐释。因此,就采用了以功能类推定味的方法。如把凡具有发散作用的定为辛味,凡具有补益作用的定为甘味,……等等。这种以功能定味的方法,在古今文献中均有记载。如雄黄,《本经》谓“苦,平”;《别录》谓“甘,大温,有毒”;《药性论》谓“辛,有//www.souquanme.com大毒”。诸家记载不一,各执一端。《本草经疏》从临床实际出发,从功用着手,认为“察其功用,应是辛苦温之药。……此药苦辛,能燥湿杀虫”。诸如此类,皆根据药物已知功能来推断其味,使药味脱离或部分脱离口尝直接感受之味,成为药物功能的标志。它源于临床实践,是从药物实际疗效中推论出来的,因而,对临床用药具有更直接、更具体的指导意义。
从上可见,对中药五味的认识,虽然经历了由口尝到推论的发展过程,但味、效之间的关系问题,迄今尚未能很好揭示,存在着种种弊端:①局限性:五味作为药物功能的标志,集中反映了药物功能的特点,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发散、行气、行血、燥湿、泻下、泻火、降逆、软坚、补益、和中、缓急、渗湿等10余种功能。然而药物数以千计,涉及的功能很多。因此,笔者认为,五味只能部分反映药物的功能特点。②偶然性:五味与功能之间缺乏本质的联系,更无严密的对应关系。
如驱虫药,搜趣网《本草纲目》记载:“凡杀虫药多是苦辛,唯使君子、榧子甘而杀虫,亦异也”。说明苦味、辛味的药物可以杀虫,甘味的药物亦可杀虫。从临床来看,苦味、辛味、甘味的药物可以杀虫,但并非都能杀虫。只有通过临床用药实践,并参考药效才能确定,不可概以药味来论断。③片面性:由于各家的经验和体会不一样,类推定味的方法主观随意性大,其片面性、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如咸能软坚泻下。从五版《中药学》教材来看,记载咸味的药物共44种。其中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仅9种,具有软坚泻下作用的仅芒硝、肉苁蓉2种,其余33种咸味药均与软坚、泻下无关[3]。可以说,味、效之间的关系无规律可循,且存在着以偏概全的情况,缺乏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从临床实际出发,加强功能之味的研究,弄清五味的实质,势在必行。
3、物质的象征为五味
现代研究发现[4],味与化学成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如酸味多含有机酸,甘味多含糖类及其他活性成分,苦味多含生物碱及苦味质,咸味多含钠、钾、钙、镁、铝、碘等无机物质几其他活性成分,辛味多含挥发油等。一般来说,成分不同,其味各异。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味的多样性。这一研究结果,给传统中药五味赋予了新的内容,为中药显味、显效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开拓了思路,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应该说,运搜趣网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研究中药的有效化学成分,揭示了五味作用的物质基础,其思路是正确的。但由于这项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虽已初见端倪,但要获得突破性进展,仍需继续努力。
首先,味与化学成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化学成分不能完全揭示五味的真谛,更不能成为其规律。由辛味为例,有人[4]对80种辛味药与170种非辛味药含挥发油的百分率进行了比较。结果:80种辛味药含挥发油者占58种(72.5%),不含挥发油者占22种(27.5%);170种非辛味药含挥发油者30种(15.9%),不含挥发油者140种(84.1%)。结果显示:辛味药中有27.5%的不含挥发油,非辛味阿唷中有15.9%的喊挥发油。可见,挥发油作为辛味的物质基础,只能说明多数,不能说明全部,更有一些例外的情况,需要我们加以解释。总的来看,目前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基本上是以西医药理论为指导,从中药中寻找某些活性成分,最终合成新的药物(西药)。这种研究,忽视了中医药理论,更没有结合中药本身的特性,因而难以对中药药效给予科学的阐释。
综上可见,中药五味的实质,主要存在着三种观点,即滋味说以口尝定味;功能说以功能定味物质说以有效成分定味。它们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五味的某些特点,但各有弊端,有待充实和完善。五味作为一种用药理论,重在指导临床实践。因此,应该以功能为核心,以药效为依据,来探讨五味的实质,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