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描写(杜甫广为流传的体现忧国忧民思想的名篇有哪些)

杜甫忧国忧民的故事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描写(杜甫广为流传的体现忧国忧民思想的名篇有哪些)

杜甫忧国忧民的故事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杜甫忧国忧民的名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
热爱祖国杜甫文学名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
亲情春天战争杜甫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
热爱祖国杜甫高考文化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
夏天写景杜甫春天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
写景高考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幸福奉献热爱祖国坚持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
青春热爱祖国成长战争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杜甫
杜甫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奉献名著霸气赞美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甫
廉洁国学霸气文化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杜甫
杜甫励志抒情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
母爱母亲星星中秋节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
快乐杜甫心情悲伤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
励志国学杜甫古典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
古代国学杜甫文言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
夏天杜甫写景搞笑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
写景青春文学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
春天写景杜甫赞美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春天中国杜甫战争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
冬天杜甫写景美丽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
春天写景杜甫抒情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杜甫
亲情杜甫想念思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中秋节月亮亲情思乡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
古代古典国学古人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杜甫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
春天抒情写景青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
春天杜甫写景诗经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热爱祖国名著教师中国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杜甫
中秋节月亮江南杜甫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
名著杜甫中国古代古代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秋天冬天写景咏雪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学习勤奋读书勤奋学习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
写景杜甫桃花中国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

无家别
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无家别》和“三别”中的其他两篇一样,叙事诗的“叙述人”不是作者,而是诗中的主人公。这个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征去当兵的独身汉,既无人为他送别,又无人可以告别,然而在踏上征途之际,依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仿佛是对老天爷诉说他无家可别的悲哀。
从开头至“一二老寡妻”共十四句,总写乱后回乡所见,而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两句插在中间,将这一大段隔成两个小段。前一小段,以追叙发端,写那个自称“贱子”的军人回乡之后,看见自己的家乡面目全非,一片荒凉,于是抚今忆昔,概括地诉说了家乡的今昔变化。“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这两句正面写今,但背后已藏着昔。“天宝后”如此,那么天宝前怎样呢?于是自然地引出下两句。那时候“我里百余家”,应是园庐相望,鸡犬相闻,当然并不寂寞;“天宝后”则遭逢世乱,居人各自东西,园庐荒废,蒿藜(野草)丛生,自然就寂寞了。一起头就用“寂寞”二字,渲染满目萧条的景象,表现出主人公触目伤怀的悲凉心情,为全诗定了基调。“世乱”二字与“天宝后”呼应,写出了今昔变化的原因,也点明了“无家”可“别”的根源。“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两句,紧承“世乱各东西”而来,如闻“我”的叹息之声,强烈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悲伤情绪。
前一小段概括全貌,后一小段则描写细节,而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承前启后,作为过渡。“寻”字刻画入微,“旧”字含意深广。家乡的“旧蹊”走过千百趟,闭着眼都不会迷路,如今却要“寻”,见得已非旧时面貌,早被蒿藜淹没了。“旧”字追昔,应“我里百余家”;“寻”字抚今,应“园庐但蒿藜”。“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写“贱子”由接近村庄到进入村巷,访问四邻。“久行”承“寻旧蹊”来,传“寻”字之神。距离www.souquanme.com不远而需久行,见得旧蹊极难辨认,寻来寻去,绕了许多弯路。“空巷”言其无人,应“世乱各东西”。“日瘦气惨凄”一句,用拟人化手法融景入情,烘托出主人公“见空巷”时的凄惨心境。“但对狐与狸”的“但”字,与前面的“空”字照应。当年“百余家”聚居,村巷中人来人往,笑语喧阗;如今却只与狐狸相对。而那些“狐与狸”竟反客为主,一见“我”就脊毛直竖,冲着我怒叫,好象责怪“我”不该闯入它们的家园。遍访四邻,发现只有“一二老寡妻”还活着!见到她们,自然有许多话要问要说,但杜甫却把这些全省略了,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而当读到后面的“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时,就不难想见与“老寡妻”问答的内容和彼此激动的表情。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这在结构上自成一段,写主人公回乡后的生活。前两句,以宿鸟为喻,表现了留恋乡土的感情。后两句,写主人公怀着悲哀的感情又开始了披星戴月的辛勤劳动,希望能在家乡活下去,不管多么贫困和狐独!
最后一段,写无家而又别离。“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波澜忽起。以下六句,层层转折。“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这是第一层转折;上句自幸,下句自伤。这次虽然在本州服役,但内顾一无所有,既无人为“我”送行,又无东西可携带,怎能不令“我”伤心!“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这是第二层转折。“近行”孑然一身,已令人伤感;但既然当兵,将来终归要远去前线的,真是前途迷茫,未知葬身何处!“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这是第三层转折。回头一想,家乡已经荡然一空,“近行”、“远去”,又有什么差别!六句诗抑扬顿挫,层层深入,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主人公听到召令之后的心理变化。如刘辰翁所说:“写至此,可以泣鬼神矣!”(见杨伦《杜诗镜铨》引)沈德潜在讲到杜甫“独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时指出:“……又有透过一层法。如《无家别》篇中云:‘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无家客而遣之从征,极不堪事也;然明说不堪,其味便浅。此云‘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转作旷达,搜趣网弥见沉痛矣。”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尽管强作达观,自宽自解,而最悲痛的事终于涌上心头:前次应征之前就已长期卧病的老娘在“我”五年从军期间死去了!死后又得不到“我”的埋葬,以致委骨沟溪!这使“我”一辈子都难过。这几句,极写母亡之痛、家破之惨。于是紧扣题目,以反诘语作结:“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已经没有家,还要抓走,叫人怎样做老百姓呢?
诗题“无家别”,第一大段写乱后回乡所见,以主人公行近村庄、进入村巷划分层次,由远及近,有条不紊。远景只概括全貌,近景则描写细节。第三大段写主人公心理活动,又分几层转折,愈转愈深,刻画入微。层次清晰,结构谨严。诗人还善用简炼、形象的语言,写富有特征性的事物。诗中“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概括性更强。“蒿藜”、“狐狸”,在这里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谁能容忍在自己的房院田园中长满蒿藜?在人烟稠密的村庄里,狐狸又怎敢横行无忌?“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仅仅十个字,就把人烟灭绝、田庐荒废的惨象活画了出来。其他如“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也是富有特征性的。正因为是“老寡妻”,所以还能在那里苟延残喘QuAXcrMUnr。稍能派上用场的,如果不是事前逃走,就必然被官府抓走。诗中的主人公不是刚一回村,就又被抓走了吗?诗用第一人称,让主人公直接出面,对读者诉说他的所见、所遇、所感,因而不仅通过人物的主观抒情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而且通过环境描写也反映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几年前被官府抓去当兵的“我”死里逃生,好容易回到故乡,满以为可以和骨肉邻里相聚了;然而事与愿违,看见的是一片“蒿藜”,走进的是一条“空巷”,遇到的是竖毛怒叫的狐狸,……真是满目凄凉,百感交集!于是连日头看上去也消瘦了。“日”无所谓肥瘦,由于自己心情悲凉,因而看见日光黯淡,景象凄惨。正因为情景交融,人物塑造与环境描写结合,所以能在短短的篇幅里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反映出当时战区人民的共同遭遇,对统治者的残暴、腐朽,进行了有力的鞭挞。
郑东甫在《杜诗钞》里说这首《无家别》“刺不恤穷民也”。浦起龙在《读杜心解》里说:“‘何以为蒸黎?’可作六篇(指《三吏》《三别》)总结。反其言以相质,直可云:‘何以为民上?’”——意思是:把百姓逼到没法做百姓的境地,又怎样做百姓的主子呢?看起来,这两位封建时代的杜诗研究者对《无家别》的思想意义的理解,倒是值得参考的。

关于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

关于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整理:
  1.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2.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3.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4.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5.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6.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 将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8. 应共搜趣网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9.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10.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11.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2.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13.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4.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15.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16.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17.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18.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19.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20.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21. 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
  22.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23.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4.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25.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6.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27.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8.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9.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30.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31.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32.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33.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34.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35.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36.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37.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38.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9.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0.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41. 安危大臣在,不必搜趣网泪长流。
  42.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43.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44.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45. 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
  46.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47.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48.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
  49.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0.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5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