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苏州
描写苏州描写苏州美景描的美文
我常常暗自把苏州的船、桥、雨、巷,看作是苏州的四大美人,因为她们太令人难忘了。
船
我几乎没有坐过船,我只记得我唯一次坐船是小时候父亲带我去扬州,那时还没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感觉,所以一切的印象都是一片空白,只觉得城里比我们乡下人多,还有一点记忆的大概只有平山堂里青面獠牙的四大金刚,和一个穿着僧衣的法师。那时跟着父亲,心中很害怕,但还是要偷偷地去瞧那僧人,看他虔诚地点起缭缭的香,那般神秘使我呼吸也不敢出。后来父亲就带我们去坐船,因为胞兄晕船,所以至今还记得我是曾坐过船的。
我中学时,学校在山顶上,而那叫清凉山的小山就饮着淮水,帆船整日的来往。我时常呆呆地捧着书,坐在校园后操场的一个冰凉的台阶上,默默的看帆影和铺在水中的日光。天有时是那么湛蓝,有时还有美丽的鸽子,而轮船的汽笛是那么久远的飘扬。我很羡慕那些能坐船回去的同学。在我的印象中,倚着船窗、穿过芦苇,看野鸟一只一只地扑叫着飞起,听一听那寂旷的天底下嘹亮的声音。平旷坦荡的湖中:一艘小舟,一个归家的人——背着破书包,聆听桨在水中击打的声音,那种意境是无法想象的。我的同学杨柳林就常常是这样回去的。我每次问他坐船的感觉,他只是说“太慢了,没意思。”这往往令我失望。
后来我到了江南,但不是坐船,有几次晚上,我和一个同学路过相门桥,我们站在桥上,竟不愿再走开。我们倚着桥栏,默默地望着河水,水和船在灯光和幻觉中摇荡,远处黑黝黝的建筑又融进了“哒哒”的船声,我的唯一的感觉是在读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先生的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景色真是美极了。
江南的古镇,猛一看都很破旧,巴不得拆了才好,有些北方的同学对于此,往往大失所望搜趣网,说山清水秀的江南,原不过如此耳。其实再仔细一欣赏,古色玲珑的瓦脊精雕细凿的镂空,很是耐人寻味。而那小船泊在静静的两巷间的绿波上,装上货物,慢慢地摇荡,要是在夜里,清脆的桨击打水的叮当声响,响彻寂静的空巷,那是多么的富有情调。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没有了雨,便少了妩媚;没有了青砖白墙,便没有了色彩;而这船是江南的宠物,无论是在宽阔的水面还是在狭小的水道上,只要有了船,这静静的画面就有了灵动。我有时真想自己拥有一只船,一个人划在小巷中,划在枫桥边,要是下雪更好,茫茫的江面,听笛声和古钟,雪花在伴舞,有什么忧愁不可以忘记呢?
桥
说到桥,我不禁想起卞之琳先生的名作《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想这首优美的片章里的桥肯定是写江南的桥。因为只有在江南你才能见到这样的风景:一个人站在桥边,一个人临窗而立。苏州的建筑大多临河而筑,铺在水中的是石块和石阶,暗白的墙上是红的发黑的褐色木窗,窗子上是已经灰白色的明瓦,房子一般是两层,后窗对着河水,幽深带着古味,我没有站在那样的窗下眺望的经历,但我想那情景该是怡人的。站在幽暗的窗下,看一条船慢慢地从你身边划过,驶向那桥洞,或许那桥上真有一个少女,手拿着紫色的花伞,着一身粉红的衣裳。
我第一次怀着幽梦到江南时,我最惊奇的不是苏州的水,而是她的各色各样的桥,是那么多、那么美。在我的故乡,也有碧波荡漾的湖水,但是大多没有桥和船,所以空荡荡的,到了冬天就显得有些苍茫和空荡。到了苏州以后我才知道,天下还有这么多美丽的桥。苏州的桥多得叫你没法数,大大小小的铺在河道上,我都不知道到现在我已走过了多少桥,这些桥都叫什么名字。
苏州有的桥名字很好听,听了一遍就忘不了,我要去宝带桥就是因听了她的名字。那时还在读本科,而且那一天是中秋,站在宿舍的窗口就可以望到圆圆的月儿,所以很想家。有同学邀去宝带桥,觉得那名字真是好听,于是就一起去了,同去的有十几个人,很热闹。我们是骑车去的,浩浩荡荡的,宝带桥离大学有几十里,骑到那儿人已没劲了,但一见到遥远的铺在水中的桥影,我的兴致又来了。说实话,那天如果不是人太多了,宝带桥真的很美,朦朦胧胧地见到一个一个弧形的桥孔连环铺在水中,和水中的另一半形成了一个个优美的圆,亮晶晶的摇晃着,真是美极了。而且宝带桥周围的水面很开阔,很像故乡的水,所以心中渐渐产生了想念。只是人太多了,我想要是没有人的时候该是多好。
苏州好多的风景大多是这样,人占据了风景,风景失去了地盘。我在大学的时候,班级里组织去周庄,风景本来是很好的,可人太多了,人围着人,人看着人,真是大煞风景,我本想看看陈逸飞先生画中的双桥,但无数的人站在上面,令我望而生畏,所以顿时没有了兴致。但想想自己何尝不是凑热闹的人?后来走到一个地方,看到无数的美校学生坐在地上画画,感到无限的羡慕,觉得只有他们能在热闹中寻出真正的美,能在热闹中保持着寂静,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果能在嘈杂的凡世里,独守一份宁静,那该是上佳的风景了。而我却永远不能,为什么?为了生活,我只能这么说。
雨
江南是雨的故乡,雨在这里变得那么多情,那么缠绵。我过完了大学四年后才长长出了口气,我终于要和这多情的雨拜拜了。但不幸现在又要和它相伴三年,我并不喜欢下雨,而苏州几乎天天下雨,没完没了的下,被子是湿的、屋子是湿的、天空是湿的。读研究生的第一年更是这样,外地的同学都不习惯,我的室友是山东的,他常常说:“我到苏州才知道什么是雨”我不喜欢下雨,实在是因为下雨太麻烦,连书里都是湿的,北方人大概看不惯苏童、叶兆言书里散发出的霉变的湿气,但那确实就是江南,或者更准确地说那就是苏州。
但没有事的时候,坐在窗下,听雨、或看雨中的风景、或走在雨中,那是一件很宜人的事。大学的文科楼是我考研相依为命的地方,我常常孤身一人蜷缩在文科楼的一隅看那些枯燥的书,太寂寞了,就打开窗户,看一看窗外的风景,要是下雨天,会有无数的花伞从那小道上穿过,有红的、黄的、绿的、蓝的、棕色的……像朵朵的睡莲盛开着、漂移着。犹如印象派绘画大师莫奈的名画《睡莲》里的情调,我喜欢坐在那儿静静的凝视,那些在雨中急行,或缓走的人群,觉得那太像人生了,每一把花伞似乎就象征着一个流动的人生。我很喜欢印象派的绘画,那种朦朦胧胧的色彩和情调。坐在那儿还可以听一听钟声——从远处的钟楼传来,钟楼是苏大的象征,是一座很美的美式建筑,已有一百年的历史;碧绿的树叶上有时会有清脆的雨滴落下,被风吹着,穿过窗户,落到你的额上。雪白的白玉兰、绯红的桃花、鸟鸣声和雨滴声都融在一起。
因为常下雨,所以晚上睡不着,就把头枕在枕上听雨声和远处的船声,渐渐的也就进入了梦乡。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这是江南。”我在梦里也会说。
巷
我把苏州的巷子分为两种:一种是水巷、一种是陆巷。水巷是水从临河而筑的房子间穿过,水巷的特点是对称,屋子是两层的,房子的风格很雷同,青砖白墙,许多石阶朝水里铺去,留在岸上的也长满了青苔,现在很多画上的江南巷子,多是水巷。这种雷同的风格会使你感到有些厌倦,但这风格给我的感觉却是平正、古典的。我喜欢站在桥上看她那种宁静的美,房子的倒影铺在水中,摇曳着。我希望我能拥有一条船,亲自在那狭窄的水巷里前行,但我没有熟人,又囊中羞涩,雇不起船,只好常常呆呆地临河而立。
陆巷倒可以常走走,我在大学时,常常和我的室友,在下课后的傍晚,去钻那小巷。陆巷的特点是曲折幽深,曲折表明她是散乱不对称的,的确,左一弯又一弯的,到最后你就不知道到哪里了。两边只有暗白的院墙,墙的上空是一线狭长的碧空,蔷薇花会从地上一簇一簇的朝上滋生。我的那位山东的同学,有一次和我出去,我们俩逛了几个巷子以后他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我一会儿就把他从空荡的巷子带到热闹非凡的大街上。他很惊奇地问:“你是怎么摸出来的?”我告诉他苏州的巷子大多是相通的,无论它如何的曲折幽深,只要你走下去,总能摸出来。不过我的方向感大概确实不错,即使在最曲折的巷子里,我也能凭直觉知道它的方向。
走在这些巷子里很有意思,苏州的旧巷大多年代久远,所以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古迹,很普通的居民就可能住在一座明朝的房子里。大学后门的甲辰巷里的那座砖塔,可能谁也不注意它已立在那儿几百年了,它比周围的任何一处建筑都矮,但却比四周任何一处建筑都有意味。苏州的院子都很深,但从外面却看不出来,我有一次从外面看,就想那墙里能有什么东西?后来进去了一次,才大大领略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风姿。
我客居在苏州已好几年了,苏州的确和别处不一样,她太古老了,古老得有点龙钟;但她又太迷人了——因为她的船、她的桥、她的qXMseLmCU雨、她的巷……她的一切。
我常常暗自把苏州的船、桥、雨、巷,看作是苏州的四大美人,因为她们太令人难忘了。
船
我几乎没有坐过船,我只记得我唯一次坐船是小时候父亲带我去扬州,那时还没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感觉,所以一切的印象都是一片空白,只觉得城里比我们乡下人多,还有一点记忆的大概只有平山堂里青面獠牙的四大金刚,和一个穿着僧衣的法师。那时跟着父亲,心中很害怕,但还是要偷偷地去瞧那僧人,看他虔诚地点起缭缭的香,那般神秘使我呼吸也不敢出。后来父亲就带我们去坐船,因为胞兄晕船,所以至今还记得我是曾坐过船的。
我中学时,学校在山顶上,而那叫清凉山的小山就饮着淮水,帆船整日的来往。我时常呆呆地捧着书,坐在校园后操场的一个冰凉的台阶上,默默的看帆影和铺在水中的日光。天有时是那么湛蓝,有时还有美丽的鸽子,而轮船的汽笛是那么久远的飘扬。我很羡慕那些能坐船回去的同学。在我的印象中,倚着船窗、穿过芦苇,看野鸟一只一只地扑叫着飞起,听一听那寂旷的天底下嘹亮的声音。平旷坦荡的湖中:一艘小舟,一个归家的人——背着破书包,聆听桨在水中击打的声音,那种意境是无法想象的。我的同学杨柳林就常常是这样回去的。我每次问他坐船的感觉,他只是说“太慢了,没意思。”这往往令我失望。
后来我到了江南,但不是坐船,有几次晚上,我和一个同学路过相门桥,我们站在桥上,竟不愿再走开。我们倚着桥栏,默默地望着河水,水和船在灯光和幻觉中摇荡,远处黑黝黝的建筑又融进了“哒哒”的船声,我的唯一的感觉是在读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先生的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景色真是美极了。
江南的古镇,猛一看都很破旧,巴不得拆了才好,有些北方的同学对于此,往往大失所望搜趣网,说山清水秀的江南,原不过如此耳。其实再仔细一欣赏,古色玲珑的瓦脊精雕细凿的镂空,很是耐人寻味。而那小船泊在静静的两巷间的绿波上,装上货物,慢慢地摇荡,要是在夜里,清脆的桨击打水的叮当声响,响彻寂静的空巷,那是多么的富有情调。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没有了雨,便少了妩媚;没有了青砖白墙,便没有了色彩;而这船是江南的宠物,无论是在宽阔的水面还是在狭小的水道上,只要有了船,这静静的画面就有了灵动。我有时真想自己拥有一只船,一个人划在小巷中,划在枫桥边,要是下雪更好,茫茫的江面,听笛声和古钟,雪花在伴舞,有什么忧愁不可以忘记呢?
桥
说到桥,我不禁想起卞之琳先生的名作《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想这首优美的片章里的桥肯定是写江南的桥。因为只有在江南你才能见到这样的风景:一个人站在桥边,一个人临窗而立。苏州的建筑大多临河而筑,铺在水中的是石块和石阶,暗白的墙上是红的发黑的褐色木窗,窗子上是已经灰白色的明瓦,房子一般是两层,后窗对着河水,幽深带着古味,我没有站在那样的窗下眺望的经历,但我想那情景该是怡人的。站在幽暗的窗下,看一条船慢慢地从你身边划过,驶向那桥洞,或许那桥上真有一个少女,手拿着紫色的花伞,着一身粉红的衣裳。
我第一次怀着幽梦到江南时,我最惊奇的不是苏州的水,而是她的各色各样的桥,是那么多、那么美。在我的故乡,也有碧波荡漾的湖水,但是大多没有桥和船,所以空荡荡的,到了冬天就显得有些苍茫和空荡。到了苏州以后我才知道,天下还有这么多美丽的桥。苏州的桥多得叫你没法数,大大小小的铺在河道上,我都不知道到现在我已走过了多少桥,这些桥都叫什么名字。
苏州有的桥名字很好听,听了一遍就忘不了,我要去宝带桥就是因听了她的名字。那时还在读本科,而且那一天是中秋,站在宿舍的窗口就可以望到圆圆的月儿,所以很想家。有同学邀去宝带桥,觉得那名字真是好听,于是就一起去了,同去的有十几个人,很热闹。我们是骑车去的,浩浩荡荡的,宝带桥离大学有几十里,骑到那儿人已没劲了,但一见到遥远的铺在水中的桥影,我的兴致又来了。说实话,那天如果不是人太多了,宝带桥真的很美,朦朦胧胧地见到一个一个弧形的桥孔连环铺在水中,和水中的另一半形成了一个个优美的圆,亮晶晶的摇晃着,真是美极了。而且宝带桥周围的水面很开阔,很像故乡的水,所以心中渐渐产生了想念。只是人太多了,我想要是没有人的时候该是多好。
苏州好多的风景大多是这样,人占据了风景,风景失去了地盘。我在大学的时候,班级里组织去周庄,风景本来是很好的,可人太多了,人围着人,人看着人,真是大煞风景,我本想看看陈逸飞先生画中的双桥,但无数的人站在上面,令我望而生畏,所以顿时没有了兴致。但想想自己何尝不是凑热闹的人?后来走到一个地方,看到无数的美校学生坐在地上画画,感到无限的羡慕,觉得只有他们能在热闹中寻出真正的美,能在热闹中保持着寂静,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果能在嘈杂的凡世里,独守一份宁静,那该是上佳的风景了。而我却永远不能,为什么?为了生活,我只能这么说。
雨
江南是雨的故乡,雨在这里变得那么多情,那么缠绵。我过完了大学四年后才长长出了口气,我终于要和这多情的雨拜拜了。但不幸现在又要和它相伴三年,我并不喜欢下雨,而苏州几乎天天下雨,没完没了的下,被子是湿的、屋子是湿的、天空是湿的。读研究生的第一年更是这样,外地的同学都不习惯,我的室友是山东的,他常常说:“我到苏州才知道什么是雨”我不喜欢下雨,实在是因为下雨太麻烦,连书里都是湿的,北方人大概看不惯苏童、叶兆言书里散发出的霉变的湿气,但那确实就是江南,或者更准确地说那就是苏州。
但没有事的时候,坐在窗下,听雨、或看雨中的风景、或走在雨中,那是一件很宜人的事。大学的文科楼是我考研相依为命的地方,我常常孤身一人蜷缩在文科楼的一隅看那些枯燥的书,太寂寞了,就打开窗户,看一看窗外的风景,要是下雨天,会有无数的花伞从那小道上穿过,有红的、黄的、绿的、蓝的、棕色的……像朵朵的睡莲盛开着、漂移着。犹如印象派绘画大师莫奈的名画《睡莲》里的情调,我喜欢坐在那儿静静的凝视,那些在雨中急行,或缓走的人群,觉得那太像人生了,每一把花伞似乎就象征着一个流动的人生。我很喜欢印象派的绘画,那种朦朦胧胧的色彩和情调。坐在那儿还可以听一听钟声——从远处的钟楼传来,钟楼是苏大的象征,是一座很美的美式建筑,已有一百年的历史;碧绿的树叶上有时会有清脆的雨滴落下,被风吹着,穿过窗户,落到你的额上。雪白的白玉兰、绯红的桃花、鸟鸣声和雨滴声都融在一起。
因为常下雨,所以晚上睡不着,就把头枕在枕上听雨声和远处的船声,渐渐的也就进入了梦乡。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这是江南。”我在梦里也会说。
巷
我把苏州的巷子分为两种:一种是水巷、一种是陆巷。水巷是水从临河而筑的房子间穿过,水巷的特点是对称,屋子是两层的,房子的风格很雷同,青砖白墙,许多石阶朝水里铺去,留在岸上的也长满了青苔,现在很多画上的江南巷子,多是水巷。这种雷同的风格会使你感到有些厌倦,但这风格给我的感觉却是平正、古典的。我喜欢站在桥上看她那种宁静的美,房子的倒影铺在水中,摇曳着。我希望我能拥有一条船,亲自在那狭窄的水巷里前行,但我没有熟人,又囊中羞涩,雇不起船,只好常常呆呆地临河而立。
陆巷倒可以常走走,我在大学时,常常和我的室友,在下课后的傍晚,去钻那小巷。陆巷的特点是曲折幽深,曲折表明她是散乱不对称的,的确,左一弯又一弯的,到最后你就不知道到哪里了。两边只有暗白的院墙,墙的上空是一线狭长的碧空,蔷薇花会从地上一簇一簇的朝上滋生。我的那位山东的同学,有一次和我出去,我们俩逛了几个巷子以后他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我一会儿就把他从空荡的巷子带到热闹非凡的大街上。他很惊奇地问:“你是怎么摸出来的?”我告诉他苏州的巷子大多是相通的,无论它如何的曲折幽深,只要你走下去,总能摸出来。不过我的方向感大概确实不错,即使在最曲折的巷子里,我也能凭直觉知道它的方向。
走在这些巷子里很有意思,苏州的旧巷大多年代久远,所以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古迹,很普通的居民就可能住在一座明朝的房子里。大学后门的甲辰巷里的那座砖塔,可能谁也不注意它已立在那儿几百年了,它比周围的任何一处建筑都矮,但却比四周任何一处建筑都有意味。苏州的院子都很深,但从外面却看不出来,我有一次从外面看,就想那墙里能有什么东西?后来进去了一次,才大大领略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风姿。
我客居在苏州已好几年了,苏州的确和别处不一样,她太古老了,古老得有点龙钟;但她又太迷人了——因为她的船、她的桥、她的qXMseLmCU雨、她的巷……她的一切。
急!马上要描写苏州的景色的句子
最好是散文类的急需啊!!!!!!!!!!!呵呵~~看看吧我感觉蛮多了。。不够我再找给你吧。。你都没给分的呀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是几幅简练的山林写意,却不是那般细细微微。采几块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片迷蒙的吴门烟水,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 选自《苏园六纪》
文/ 王蒙
左边是园,右边是园。
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是假山。
左边的园修复了,右边的园开放了。有客自海上来,有客自异乡来。塔更挺拔,桥更洗练,寺更幽疑,河更闹热,石径好吟诗,帆船应人画。而重重叠叠的假山,传至今天还要继续传下去的是你的参差坎坷的魅力。
这是苏州。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中国的苏州。
苏州已经建成2500年。它已经老态龙钟。无怪乎七年前初次造访的时候它是那样疲劳,那样忧伤,那样强颜欢笔。失修的心灵似乎都在怀疑苏州自身的存在。苏州,还是苏州吗?
苏州终于起步,苏州终于腾飞。为外乡小儿熟知的江苏四大名旦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尘器,孔雀电视机,长城电风扇全都来自苏州。人们曾经担心工业的浪潮会把苏州的历史文化与生活情趣淹没,看来,这个问题已经受到了苏州人的关注,还不知道有哪个城市近几年的修复复原了这么多古建筑古园林。在庆祝苏州建成2500年的生日的时候,1986年,苏州迎来了再生的青林。1500年前的盘门修复了,是全国唯一的精美完整的水陆城门。环秀山庄后面盖起的“革文化之命”的楼房拆除了,秀美的山庄复原,应令她的建造者在天之灵欣慰,更令今天的游客流连忘返,赞叹不已。戏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刺绣博物馆……纷纷建成。寒山寺的钟声悠扬,虎丘塔的雄姿牢固,唐伯虎的新坟落成,苏州又回来了!苏州更加苏州!
当我看到观前街、太监巷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辉煌的彩灯装饰的得月楼、松鹤楼的姿影,看到那些办喜事的新人和他们亲友,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闻到闻名海内外的苏州佳肴的清香的时候,不禁为她的太盛景而万分感动。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年的麻烦、冲撞、紧迫、危机与危机的意识,然而今天的苏州,得来是容易的吗?会有人甘心失去吗?
不,我不能再在苏州停留。她的小巷使我神往,这样的小巷不应该出现在我的脚下而只能出现在陆文夫的小说里,梦见弹词开篇的歌声里。弹词、苏昆、苏剧、吴语吴歌的珠圆玉润使我迷失,我真怕听这些听久了便不能再听得懂别的方言与别的旋律。也许会因此不再喜欢会讲已经法定了推广了许多年的普通话——国语。那迷人的庭园,每一棵树与它身后的墙都使我倾倒,使我怀疑苏州人究竟是生活在亚洲、中国、硬邦邦的地球上还是生活在自己营造编织的神话里。这神话的世界比真的世界要小得也要美得多。她太小巧,太娇嫩,太优雅,她会使见过严酷的世界,手掌和心上都长着茧的人不忍去摸她碰她亲近她。
一双饱经忧患的眼睛见到苏州的园林还能保持自己的威严与老练吗,他会不会觉得应该给自己的眼睛换上纯洁的水晶?他会不会因秀美与巨大这两个审美范畴的撕扯而折裂自己的灵魂,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已经或者正在或者将要可能成为苏州的留园、遇园、拙政园的对立面呢?他会不会产生消灭自己或者消灭苏州这样一种疯狂的奇想呢?
更不要说苏绣乃苏州qXMseLmCU的佳看美点了。看到一个个刺绣女工的惊人的技艺和耐心,优雅和美丽,我还能写作和滔滔不绝地发言吗?能不感到不好意思吗?还有勇气或者有涵养去倾听那些一知半解的牛皮清谈、草率无涯的胡说八道吗,在苏州呆久了,还能承受那些乏味、枯燥与粗野的事情吗?
苏州的刺绣,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菜肴,明亮的喜悦。苏州的歌曲,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苏州的街道,宁静的梦幻。而苏州的企业和企业家,温雅的外表下包含着洋溢的聪明生气,这一切都是怎么发怎么留存的?也怎么样经历了那大起大落大嗡多灾多难的时代。
苏州是一种诱惑,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补充。在我们的生活里,苏州式的古老、沉静、温柔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而大言欺世、大闹盗名、大轰趋时的“反苏州”却又太多了。苏州更是一种文化历史现实未来的混合体。苏州是一种珍惜,是一种保护,对于一切美善,对于一切建设创造和生活本身的珍惜与保护。也是一种反抗,是对一切恶的破坏的无声的反抗。虽然,恶也是一种时髦,而破坏又常常披上革命的或忽而又披上现代意识的虎皮。我真高兴,七年以后,我有缘再访苏州。我们终于能够平静下来,保护苏州,复原苏州,欣赏苏州,爱恋苏州了。我们终于能珍重苏州的美,开始懂得不应该去做那些亵渎美毁灭美的事情。在历史的惊涛骇浪和汹涌大潮当中,在一个又一个神圣的豪情与偏狂的争闹之中,在不断时髦转眼更替的巨轮与浪头之中,苏州保留下来了,苏州复原了,苏州在发展。苏州是永远的。比许多雷霆万钧的炮声更永远。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是几幅简练的山林写意,却不是那般细细微微。采几块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片迷蒙的吴门烟水,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 选自《苏园六纪》
文/ 王蒙
左边是园,右边是园。
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是假山。
左边的园修复了,右边的园开放了。有客自海上来,有客自异乡来。塔更挺拔,桥更洗练,寺更幽疑,河更闹热,石径好吟诗,帆船应人画。而重重叠叠的假山,传至今天还要继续传下去的是你的参差坎坷的魅力。
这是苏州。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中国的苏州。
苏州已经建成2500年。它已经老态龙钟。无怪乎七年前初次造访的时候它是那样疲劳,那样忧伤,那样强颜欢笔。失修的心灵似乎都在怀疑苏州自身的存在。苏州,还是苏州吗?
苏州终于起步,苏州终于腾飞。为外乡小儿熟知的江苏四大名旦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尘器,孔雀电视机,长城电风扇全都来自苏州。人们曾经担心工业的浪潮会把苏州的历史文化与生活情趣淹没,看来,这个问题已经受到了苏州人的关注,还不知道有哪个城市近几年的修复复原了这么多古建筑古园林。在庆祝苏州建成2500年的生日的时候,1986年,苏州迎来了再生的青林。1500年前的盘门修复了,是全国唯一的精美完整的水陆城门。环秀山庄后面盖起的“革文化之命”的楼房拆除了,秀美的山庄复原,应令她的建造者在天之灵欣慰,更令今天的游客流连忘返,赞叹不已。戏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刺绣博物馆……纷纷建成。寒山寺的钟声悠扬,虎丘塔的雄姿牢固,唐伯虎的新坟落成,苏州又回来了!苏州更加苏州!
当我看到观前街、太监巷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辉煌的彩灯装饰的得月楼、松鹤楼的姿影,看到那些办喜事的新人和他们亲友,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闻到闻名海内外的苏州佳肴的清香的时候,不禁为她的太盛景而万分感动。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年的麻烦、冲撞、紧迫、危机与危机的意识,然而今天的苏州,得来是容易的吗?会有人甘心失去吗?
不,我不能再在苏州停留。她的小巷使我神往,这样的小巷不应该出现在我的脚下而只能出现在陆文夫的小说里,梦见弹词开篇的歌声里。弹词、苏昆、苏剧、吴语吴歌的珠圆玉润使我迷失,我真怕听这些听久了便不能再听得懂别的方言与别的旋律。也许会因此不再喜欢会讲已经法定了推广了许多年的普通话——国语。那迷人的庭园,每一棵树与它身后的墙都使我倾倒,使我怀疑苏州人究竟是生活在亚洲、中国、硬邦邦的地球上还是生活在自己营造编织的神话里。这神话的世界比真的世界要小得也要美得多。她太小巧,太娇嫩,太优雅,她会使见过严酷的世界,手掌和心上都长着茧的人不忍去摸她碰她亲近她。
一双饱经忧患的眼睛见到苏州的园林还能保持自己的威严与老练吗,他会不会觉得应该给自己的眼睛换上纯洁的水晶?他会不会因秀美与巨大这两个审美范畴的撕扯而折裂自己的灵魂,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已经或者正在或者将要可能成为苏州的留园、遇园、拙政园的对立面呢?他会不会产生消灭自己或者消灭苏州这样一种疯狂的奇想呢?
更不要说苏绣乃苏州qXMseLmCU的佳看美点了。看到一个个刺绣女工的惊人的技艺和耐心,优雅和美丽,我还能写作和滔滔不绝地发言吗?能不感到不好意思吗?还有勇气或者有涵养去倾听那些一知半解的牛皮清谈、草率无涯的胡说八道吗,在苏州呆久了,还能承受那些乏味、枯燥与粗野的事情吗?
苏州的刺绣,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菜肴,明亮的喜悦。苏州的歌曲,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苏州的街道,宁静的梦幻。而苏州的企业和企业家,温雅的外表下包含着洋溢的聪明生气,这一切都是怎么发怎么留存的?也怎么样经历了那大起大落大嗡多灾多难的时代。
苏州是一种诱惑,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补充。在我们的生活里,苏州式的古老、沉静、温柔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而大言欺世、大闹盗名、大轰趋时的“反苏州”却又太多了。苏州更是一种文化历史现实未来的混合体。苏州是一种珍惜,是一种保护,对于一切美善,对于一切建设创造和生活本身的珍惜与保护。也是一种反抗,是对一切恶的破坏的无声的反抗。虽然,恶也是一种时髦,而破坏又常常披上革命的或忽而又披上现代意识的虎皮。我真高兴,七年以后,我有缘再访苏州。我们终于能够平静下来,保护苏州,复原苏州,欣赏苏州,爱恋苏州了。我们终于能珍重苏州的美,开始懂得不应该去做那些亵渎美毁灭美的事情。在历史的惊涛骇浪和汹涌大潮当中,在一个又一个神圣的豪情与偏狂的争闹之中,在不断时髦转眼更替的巨轮与浪头之中,苏州保留下来了,苏州复原了,苏州在发展。苏州是永远的。比许多雷霆万钧的炮声更永远。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关于苏州的风景诗句
最好有小桥流水人家的体现古老姑苏的美的诗句1.描写苏州景点的诗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太阳落山了,霞光映照在平静的湖面上,湖面像绚丽多彩的绸缎,看到这优美的景色,我不由得想起了白居易写过的两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再//www.souquanme.com游姑苏玉芝观 【唐】许浑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www.souquanme.com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渡吴江 【唐】杜牧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唐】白居易 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 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吴越怀古 【唐】李远 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 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