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洞房描写(描写古代洞房的片段)

闹洞房诗句?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宋代:柳永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

闹洞房描写(描写古代洞房的片段)

闹洞房诗句?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宋代: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八六子洞房深
唐代:杜牧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闺意献张水部
唐代: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春梦
唐代: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酒泉子花映柳条
唐代:温庭筠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凭阑干,窥细浪,雨萧萧。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减字木兰花春情
宋代: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馀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寒闺怨
唐代: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踏莎行萱草栏干
宋代:晁端礼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悄无人语重帘卷。屏山掩梦不多时,斜风雨细江南岸。
昼漏初传,林莺百啭。日长暗记残香篆。洞房消息有谁知,几回欲问梁间燕。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江城子初夜含娇入洞房
五代:和凝
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
清代:邵瑞彭
十二楼前生碧草。珠箔当门,团扇迎风小。赵瑟秦筝弹未了,洞房一夜乌啼晓。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锦字无凭南雁杳,美人家在长干道。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陌生人,愿你得偿所愿。

各地闹洞房的习俗

(一)黄河流域 京津地区: 有人说北京没有闹房之俗,原因是满人较多,满俗与汉俗不同。但有的则说旧北京地区也存在闹房习俗。马之骄先生也认为旧北京有这种风俗,不过他也指出,北京是清朝皇族集中的地方,闹房活动不那么厉害:“族亲方面当然是堂兄弟姐妹们;姻亲方面有姑表、舅表、姨表的表兄弟姐妹们,一定参加。最时髦的举动,是让新娘亲嘴儿。当时虽已受西方的影响,男女较前开放,但男女当众接吻仍不多,故当闹客喊‘亲嘴儿!亲嘴儿!??’时,常使新娘羞得面红耳赤。但北平毕竟是一个有古老文化传统的都市,而且清朝皇族后裔较多。有的人家思想较保守,认为结婚应在严肃气氛中进行,这样的家庭较‘免俗’ ”。 河北省: 可以闹房的人很多,凡是新郎年岁相近的朋友、贺客们、新娘的嫂嫂、小叔子、小姑子、表弟、表妹等等。所有平辈的也都来闹房。只是长辈们不闹房,因为他们总是拘着点。闹房的法子,自然不能家家完全相同.但是总不外乎这几种:闹房的人想尽了方法叫新娘说话,新娘总是不开口的,甚至于打她,推她.骂她都可以,为的是要她着急,生气。但是新娘绝对不许同闹客生气的,因为生气就会得罪客人。有的时候他们叫新郎新娘唱戏或“莲花落”(河北东部一带的民间小调)给他们听,新娘自然不会答应,于是又有人向新娘说许多调戏的话。例如:“嫂子在家有姘头?我们都知道了,你快说吧!叫我们大家听听??”或是,“你不是喜欢新郎吗?怎么不同他说话呀?”有的闹客就非叫新郎新妇们说话,不说话,就把新郎绑起来。或是用被把新郎卷起来,推或拉新娘子给新郎解开。有时弄的新娘都要哭了。然而闹房从不被禁止,直等到闹客们累了,这才一哄而散。” 河北还流行听房的习俗。“闹房的人们虽然离开了洞房,他们并不能就如此轻易地饶了新娘和新郎,有的人们兴趣未尽,就在新房的窗户下或是门外听新夫妇说话,这天晚上新郎和新娘谁也不愿先开口,因为他们信谁先说话,谁就先死。这晚还有一件很禁忌的事,就是在新房里有一个灯,叫做“长明灯”,取“长命没有尽头”的意思。总是将一方斗反过来,这灯放在斗底上,它绝对不许吹灭,吹灭了这灯,就表示新夫妇不能长命的凶兆。在外面听房的人,希望能听到新夫妇说话,于是第二天又有打趣新郎和新娘的材料了。有的时候他们把窗纸弄破了(因为乡间的窗子都是用纸糊的)向屋里看,所以多半的新娘在新婚的晚上,总是在床下坐一夜不敢睡,怕被听房的人们看见笑话。 闹客们分批行动,想出种种花样。如有的事先把一只蛤蟆放在新娘的被子里,等到新娘铺被的时候吓得尖声大叫,有的强令新郎新娘当众亲嘴儿。有的闹房行为则是设法不让新人亲近:有的躲在窗外偷听,只要新郎新娘一交谈,他们就起哄。年纪小的还有藏在衣柜里的,一会儿学狗叫,一会儿学猫叫。目的是不让新郎新娘说悄悄话。 山西大同: 大同的闹房相当厉害。所以一个姑娘未出阁的前两个月,就有姐姐或嫂子等人加以指导,预先对闹房有所练习,以免当时为难。可以闹房的人非常多,不论是姐夫,表兄弟和村中一般同年的朋友等都有闹房的资格。有的礼节是闹房时必须行的。第一件是“狮子大开口”礼,就是当新娘会见来宾时所行的礼。将两袖张合,称之为“狮子大张口”礼。礼后,来宾就得令新夫妇各衔一个有眼的古钱,彼此用舌头将钱交换,绝对不许用手帮忙。做完之后,又把一小杯扣在地上,令新娘用脚尖把杯子翻起。于是观客们都可以借此对新娘的金莲见识见识。完了这一套,又令新郎握着新娘的脚问:“来的好不好?”很快新娘必得说:“来得好,大的跑,小的走,怀里抱着,肚子里有,脊背上扇的吱吱乳。”问答完毕,就将新郎捆在长凳上,绳子的结扣正系在新郎的腰部,然后叫新娘去给新郎解开。若是新娘不好意思去解,贺客们就以通宵不离开洞房的条件要挟。等到新娘去解的时候,闹房的人们就哄堂大笑。到此他们总算是心满意足了。 陕西华县: 若是一家娶新娘,在日暮将晚的时候.村里的人就跑去道喜,先在门口放鞭炮,主人知道了就出来迎接。大家在神位前互相作揖行礼,然后设席酬客,这时新夫妇就出来敬酒谢客。倒一杯酒,两人磕一次头,等到席散,有些客人散去,还有一般年轻的人们就留在这闹房。当新郎新妇入洞房之后,有一碗盐开水已经预备好。俩人先喝此水,说是喝了,将来夫妇可以和睦。然后又吃饺子,各人吃一点,就交换碗与筷子,一共交换三次,称“换筷子换碗”。这些事都做过,宾客们就开始闹了。或是叫新夫妇互相作揖,或是说谜语请新娘猜,总是闹到半夜才走。再有一规矩,就是必得闹三晚上的,所以洞房的灯火要三夜直到天亮不熄。”“闹房之后,接着也是听房。听房的人多半是新郎的姊妹们。听着什么,以便将来好取笑新郎新娘。有的时候,等新人睡着,他们想法将门拨开,把新妇衣服偷出来,等到第二天新娘答应了她们的要求,例如要糖果,或请他们吃东西等等,才肯把衣服送还。 山东济南: “不过三天不分大小”这句话,也是济南用来描写闹房情景的。若是一个来闹的都没有,主家还要引为嫌忌呢!闹洞房的方式,是事先找几个喜欢玩耍的青年,其中一个让扮作“娘娘”(执事,为大众服务的人),脸上搽很多粉,穿上女人的衣服,坐在大厅里,把新郎新娘拉来,跪在娘娘面前磕头。娘娘就拿一个用棉花做的男娃娃,对着新娘扔下,新娘很小心地接过娃娃,跑到新房里,这表示了期待生儿子的期望。然后是各种闹剧,不分男女老幼,都说出一些男女害羞的话,要求新人做出各种害羞的动作.直闹到深夜。 “是日晚,新房内灯火通明,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都来看新娘、看嫁妆、看新娘的‘手工’(枕头、鞋面的做工),索要喜饼、抓果等,谓之‘闹房’。夜间,弟、妹在新房外偷听悄悄话:没有人听则放把扫帚在窗后,有的放个墩子,取‘卷墩子,抱孙子’之意,这个风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河南: 在河南镇平县、固始县、温县、孟县等处都有极热闹的闹房。“在镇平县,新婚这天晚上,把宵夜酒安设在洞房里,一般亲友们——主要的是姐姐、姐夫、姑夫等人,此外还有表兄弟、同族的祖父,或一些年轻朋友们——在这时候就要闹房了.闹房的方法实在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这种各色各样的闹法,总要到半夜才能停止,闹房虽然结束,听房的风俗也是存在的。这些闹房客在窗下听房,等到新郎新娘都已熟睡,他们想出法子来。将门打开,偷入洞房,有时还会把她上衣脱去,于是任意摸索她的上身与面部,是风俗中所允许的。安徽寿县sAuycAabTa: 这里也有“三天不分大小”这句俗语。可是从来男性长者没有闹房的,因为总要拘于礼节一点。其他如小叔、侄辈、小姑等自然可以随意设法使新娘笑。例如他们可以向新娘请安、鞠躬.介绍自己是谁,新娘不好意思作什么答应,于是称之“嫂嫂”或“婶婶”,说:“怎么不理我?”希望引新娘发笑,但是用调戏的口吻或是说些猥亵的语句来闹新娘,是绝对不可以的。若不小心说出,新郎小则给你难看的脸色,大则打你或骂你,也不能说是新郎无礼。又有时在闹房散后,常会令小姑等扮成新郎的模样进房,来骗新娘。说有一次新郎出去送客未回屋,乘这机会新娘小姑穿上新郎的衣服进新房,别人就把门给关上了。扮新郎的假作倦态,连衣向新床上一躺,新娘本对新郎毫不认识,所以认为真是新郎呢。于是就开口向新郎说话了。这位扮新郎的怕新娘说出避人话来,赶紧跑到房外去了。于是后来常常用这件事来打趣新娘子。 此地也流行听房的习俗。这是闹房后必有的一件事。若是没有人听房,认为是一种不吉利的现象,所以若是实在没有人去听房,也得放一个扫帚在新房的窗下,代替听房,也就免除不吉利了。 上海: 新婚第一夜,新郎新娘同坐首席上,贺客们在这时作种种戏谑,博大家一笑,叫做吃暖房。俗谚说:“新婚三日无大小”。就是说新婚三日中,不分老少,均可往新房中作种种戏言丑态,以博新娘一笑。有专门将新娘鞋子脱去,用来换取钱物逗新娘。上海可以说是中国的纽约,可见上海市的繁华了。居民因与欧美各国人士接触的机会多,思想自然随着潮流先进多了。但是至今也没有脱去闹房的风俗。从当地的两首歌谣里就可以知道一些他们闹房情形了!送房歌:“手执红灯亮堂堂,双双全福送新郎,今日洞房花烛坐,来年生下状元郎。”闹房歌:“此杯喜酒敬新娘,新娘转敬与新郎。郎才美貌正相当,二人同心爱才郎。初次相会,好似玉女配鸳鸯。” 苏州: 苏州地区对闹房后的听房,他们看得更比较严重。听房不是什么人都能听的,只有全福人有听房的资格。若是家里实在没有人能听房,就用一个扫帚扎成人形放在窗下代替听房,因为他们信,这天晚上若没有人听,就会有一位花神来听的,而花神听房是对新夫妇很不吉利的一件事。用扫帚的意思就是使花神看见,信以为人,所以她就不听了! 湖北沔阳县: 闹房的人也是小叔小姑等人,虽亦有“三天不分大小”之说,总是平辈们闹得最厉害,闹时多半是调戏新娘子,很不好听的话都能说出来。例如说:“新娘子别是有了吧!我们一定快吃满月酒了!”或是:“新娘子叫我看看你的睑.看你的手,你的脚,你的奶行吧。”不但这样说,有时还真的动手去摸这些地方,有时摸新娘手很粗的,还成心损着说:“你们看新娘手多细呀!”虽然如此不客气,新娘子不但不能生气,还得赔笑,不然全村人都会骂的,骂新娘子无知,不懂道理。有时连祖宗都要骂上,说:“祖上没有积德,所以娶着这样的媳妇??”有的时候闹客们会抢新娘的鞋,所以新娘鞋总是作的很紧,以免被人脱去。若是鞋被他们给脱了,他们更会把新娘裹脚条拿走,然后令新娘子站在棍棒子上,有意的使新娘难堪。有时候更会放些“美人脱衣”(原注:是从药铺买的一种植物,很刺人的,弄到衣服上,//www.souquanme.com必须把衣服脱去,固有此名)在新床上,叫新娘子没法不把外衣脱去。此外他们还可以任意将新妇东西乱翻,偷走是常事,等到新娘答应请他们或是给他们些吃食,才把东西送还。 “若是没有听房的,倒不以为是不吉利,不过要是有人去听房,最好是听着。听不着,对那听房的是很不吉利的。他们不但听房,更常常偷入屋内,拿新床上的东西。因沔阳风俗,夫妇是睡在两头的,所以床的两头都有与床同宽的枕头。说有一次一对新郎新妇在新婚的晚上睡在一头,被闹房的人们将那头的枕头偷走,他们都不知道,于是成了他们终身的笑料了。 江西吉安: 当闹新房之夜,没有大小长幼之别,新娘每被叫一声,就须向之下跪,受者可以不用回礼。闹新房者以此为乐,可新娘的腿就受不了了。 江西南昌: 任何男性亲友都能闹房,女客不是不能,而多半是不好意思去的。闹客常常会拉起胡琴来请新娘唱,新娘不唱,他们自己就唱。例如《十八摩》等都是闹房时唱的,这种歌调都是很粗俗的。??闹房的方法非常之多,叫新郎吸烟,新娘点火,或是弄一点花,挂得很高,叫新娘拿下来,新娘拿不着,叫新郎抱着她拿。更有时强迫着叫他们接吻。甚至客人喝酒了,跑到新床上睡着,把床都给吐脏了,新夫妇也不能生气,因为客人若看着新夫妇生气或着急,他们更要说几句难听的话,例如:“我们还不走吗?他们已经都等急了!”这天新娘一定会把月经布给藏起来,不然闹客们会特别找的,找出来又要以此物取笑新娘。 “闹房后的听房与窃物也是南昌的俗例,他们称之为 “偷房”。将新郎新妇的衣服饰品偷出来,鸣乐游于市,新夫妇必须大办酒席宴请才会罢休。所以南昌新娘对于偷房比闹房还要害怕。 江西兴国: 在洞房花烛夜,“亲友贺客必洞房戏谑,以窘新人,故新郎新娘,都预先请两三位能说会道的男女亲友作‘保镖’,以帮助新夫妇应付宾朋的戏谑。拜堂之后,亲友群起送新人入洞房,即刻摆筵席,与新人共酌,席间的新娘新郎对坐,众亲友则列坐两旁,公推善于作戏的两人,为闹房的首领,由他们出主意,出难题,戏弄新人。其中最难堪的是,公然说些粗犷、猥亵的言词。这种习俗至今仍未泯没。” 晚宴后开始闹洞房。先在洞房门口摆上三四张桌子,桌上摆上酒菜,以备闹客饮酒取乐。众人围桌而坐,留两个空位给新郎新娘。此时一对新人在洞房内。闹客推选出两个人作闹房头目,一位负责叫门,一位负责叫新娘下床。叫门的人必须在门外先说几句吉庆语,如“日吉时良,地久天长,洞房开张,喜气洋洋”等,然后由新郎开门。请新娘下床的人要双手捧着酒杯进洞房,对着罗帐低垂的新床说:“手捧玉杯和琼浆,恭请新娘下莲床,右脚下床生千金,左脚下床生才郎。”唱完就退出新房。因此新娘必须双脚同时下床,以示愿意既生“千金”又生“才郎”。新娘和新郎同出洞房后向众人行礼,捧杯的人请新人入座,于是大家一起向新人敬酒。席间说些俏皮话,自然不乏猥亵之语,但不动手脚,属于较文雅的闹房方式。 浙江武义: “请男客是在晚饭的时候。饭后这些客人们就开始闹房了。闹房的并不一定是戚友,就是与男女两家素不相识的也有闹房的资格。主家因为‘越闹越好,越闹越发’——发财发子孙的缘故,从来不禁止的。这时新娘坐在床沿上,另外两旁有两个或四个未结婚的女子作陪傧,而陪傧并不被闹。闹房的目的,只是要使新娘发笑,所用的方法就多了。他们可以说故事,或是讲笑话,除掉不吉利的话语,任何轻薄的口吻或污秽的词句都可以任意使用的。等到把新娘弄笑了,他们就向新娘讨喜果子。讨完了还可以再引她笑,使新娘笑的不停,才合他们的心意。有时向新娘讨了果子,还要向陪傧讨果子。这种闹房并不是闹一天,要看主家请几天客,就闹几天。请五六天客,就闹五六天。因为他们请席至少是请两天,所以闹房也至少是两天。”此地也流行听房,并且以“偷”新房中的东西为特点:“闹房之后,他们也不能如此甘休,必得还要听房,或偷点新郎的东西出来。有时甚至连凤冠霞帔、枕头、衣服、被褥等都能偷出来。到第二天就同新娘要钱买酥糖给他们吃,最少也得买十斤,多的要买四五十斤呢!等钱拿到手,他们才肯把东西送还。” 四川: 四川有一首竹枝词说:“玻璃彩轿到华堂,扶得新娘进洞房。挑去盖头饮合卺,闹房直到大天光。”可见闹房之盛。在顺庆县,新婚晚上,新娘给所有的客人斟酒,斟到客人不能再喝为止。夜见新娘进了房,新郎的母亲一定要请许多人到房外偷听或偷看,倘若没有人听看,母亲须用一把扫帚放在门背后,据说没有人看,便要被鬼看,这对于夫妻是不吉利的。新房的灯也不能熄灭。在渠县也有闹房与听房的习俗。新婚晚上,新娘必得给每位闹客行酒,称为“摘花酒”或“下马宴”。听房总是一些女客们,因为新房不能熄灯,所以她们就要借机偷看了。新婚之夜,新娘新郎并坐床沿或同坐一凳,大家围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些诙谐、逗趣的话.自然也免不了粗俗猥亵之言。有的也请新娘唱歌跳舞.或做出各种节目难为新人,乃至做出粗鲁的动作,常常使新娘羞得满面通红。人们认为闹得越欢越吉利。

洞房的洞房文化

闹房习俗看似简单,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影响力。从影响的范围来说,可谓遍及全国各地;从存在的时间来看,则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直到近现代仍流行。由于这一习俗以新娘为主要逗趣对象,故又称“闹新娘”、“耍新娘”,旧时还称为“戏妇”。
闹房习俗始于汉代先秦时期,婚礼淳朴、肃穆。
孔子在《礼记曾子问》中描述当时的嫁娶情景时说:“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反映了先秦婚礼的淳朴习尚,没有喧嚷纷闹大操大办的场面。入汉以后,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古板而沉闷的旧式婚礼,不再固守“三日不举乐”的古训,开始大操大办,使婚礼蒙上世俗的喜庆色彩。近人杨树达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一书中考证:“而为之宾客者,往往饮酒欢笑,言行无忌,如近世闹新房之所为者,汉时即已有之。”杨氏引汉末仲长统的《昌言》中的记载:“今嫁娶之会, 捶杖以督之戏谑醴以趣之情欲,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新族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断之也搜趣网。”从中可知,闹房从其出现伊始,就被视为一种陋俗恶习。
关于闹房习俗的来历,我国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驱邪避灾。相传,很早以前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见那女人已先到了,并躲进洞房。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进入洞房时,紫微星守着门不让进,说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除魔办法,他建议道: “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用笑声驱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可见,闹房一开始即被蒙上了驱邪避灾的色彩。
闹洞房驱邪的风俗南北各地均有。新人入洞房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新郎前一晚就须睡在洞房,事先请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遍;天津人则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以求吉利。新人入房后,驱房内邪气依然十分重要。诸如在东涨,新郎进屋后要象征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执单刀朝每个角落虚砍一刀,并歌曰:“一砍妖,二砍怪, 三砍魔鬼坏脑袋,四砍丧神快离开,笑看麒麟送子来。”更普遍的习俗是在新房内置长明灯。所谓“洞房花烛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学者研究说,“听房”习俗,实质上也是防鬼怪进入洞房的一种保护措施。
关于闹房来历的另一种观点认为,闹房首先在北方出现,而且开始时主要是新郎,这大概与北方民族的生活习性有关。他们以狩猎和游牧为生活手段,使得男子十分彪悍和勇健,在新婚时忍受棒打可以证明一个男人是合格的大丈夫。
世界上有些落后的民族以自残和被虐来表明男人资格, 甚至拿猎取到的人头作为信物求偶,恐怕同出一义。闹房在古代保留了这一原始习俗。 闹洞房是传统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可以算作是婚礼的高潮,各地皆有其闹洞房的习俗.闹洞房除逗乐之外,还有其他意义,据说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祟,闹洞房能驱逐邪灵的阴气,增强人的阳气,因此有俗语:“人不闹鬼闹”。闹洞房从积极的意义上说.能增添热闹气氛,驭除冷清之感.因而有的地方又称之为“暖房”。旧时代男女结合多是经人介绍,相互之间比较陌生,闹洞房能够让他们消除陌生感,为新婚生活开个好头。此外,闹洞房还能使亲友彼此熟识.显示家族的兴旺发达,增进亲友间的感情。
闹洞房是“三天不分大小”,新郎新娘乃至新郎的父母往往会被他人甚至晚辈们取笑捉弄.被捉弄取笑时不能生气,以免破坏新婚的喜庆气氛。当然,闹洞房的人也不能太出格.时间不宜太久.以免影响新婚夫妇休息。尤其不可粗暴起哄,引发不愉快的事情。常有因闹洞房过分给新郎新娘带来身心伤害,甚至导致新娘受伤、瘫痪的报道,这样闹洞房就超过了限度。应当引以为戒。
传说闹洞房是陕西关中灞桥一带农村婚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郎新娘与村中的一帮年轻人三天之内不论大小,尽情耍笑。一般结婚那天,新郎新娘既怕人闹洞房,又怕没人闹洞房。因为这洞房若没人闹,说明主人家乡情不好,没人与你打交道。若闹得太过火,当然人也受不了。 闹洞房分“文闹”和“武闹”。 “洞房”一词出现很早,不过最初并不是指结婚的新房。据说,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曾赋了一首《长门赋》,描述了失宠的陈皇后得知武帝许诺朝往而暮来,于是苦苦等待。可是天色将晚,还不见君王幸临,于是她独自徘徊,只好“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这里的洞房就不是指新人完婚的新房,而是指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北周时庾信《三和咏舞》诗中有“洞房花烛明,燕馀双舞轻”句,这里的洞房首次与花烛“携手”,但也不是描写新房的。到了唐代,洞房一词频频用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借以描写“闺情”。如“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沈佺期《古歌》),“莫吹羌笛惊邻里,不用琵琶喧洞房”(乔知之《倡女行》)等都是例证。这些“洞房”还不是专门指新婚卧房的词汇。由于盛唐时佛教流行,洞房还曾用来指僧人的山房,王维就有“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投道一师兰若宿》)的诗句。
直到中唐以后,洞房才渐渐引申为新婚婚房。诗人朱庆馀在《近试上张籍水部》诗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双双拜了天地,又拜了丈人、丈母,然后交拜礼毕,送归洞房做花烛筵席。”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二十年以前,男女总要在入洞房以后,才说到爱情。”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里更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佳句流传后世。此后,洞房也就慢慢成为新婚夫妇新房的专称,一直沿用至今。 所谓“武闹”,则更为惊心动魂,有“拥葱”,有“抠酵头”,有“连环套”。这“拥葱”是借用了农村务菜的专业术语,指把灯拉灭,于黑灯瞎火中众人把新娘新郎裹挟一起,你推我搡,当然其中不乏顺手牵羊摸新娘奶头抓新娘屁股大腿之徒;“抠酵头”则是让新郎当众把手伸向新娘敏感部门挠抠……总之,是属于性启蒙一类。主要是借新婚之夜闹洞房,由一些初具性知识的人给新郎新娘隐晦而大胆地介绍一下初级性技巧,也使一些未婚小伙子接受一下性启蒙,这在人们思想禁锢、谈性色变的年代不失为一条普及性教育的途径。
笔者幼年时曾在乡下参观过一次“文闹”洞房,至今记忆犹新。那是六七个已婚青年率一二十个小伙子挤满了新婚夫妇宽敞的新房,由张某主闹,某李监督执法,新娘新郎不听话可随时执罚,刮鼻子、拧耳朵、打脑袋,其他人员做为啦啦队陪闹,但有建议权和对表演表示不满权,有权要求新郎新娘重新表演节目。 “主闹”人点到为止,含蓄风趣:“新娘子,我给你出个谜语:洞房花烛夜——打《水浒》人物七个,五个也行!” 那位新娘子是生产队理论学习组成员,又是“评《水浒》、批宋江”的先进人物,但她不能说,要一下子说出来,就失去了闹着玩的意义,便装做傻眉瞪眼的说:“不知道,你破窍!”“不知道,不知道就打新郎倌!”监闹官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不搞调和折中。新娘子对主闹人说:“好俺叔哩……”“甭叫叔,三天之内没大小,乡党的班辈、胡球的安对,要不知道,亲我一下,我给你教!”由于年龄都差不多,主闹人得意地说。“我想起来了,不好说,我给你写!”新娘子用手在主闹人脸上划了个“羞”,顺手掏出一团手纸,向小伙子要个铅笔头,写了几个字。主闹www.souquanme.com人接过朗声念到:“高球、临冲,才进,送浆、及时雨、软小二,无用……”皆为《水浒》人物的谐音。
主闹人又对新郎说:“你也猜个谜语:洞房花烛夜——打一城市名!”新郎说:“杀鸡焉用宰牛刀,你出个难猜的,这么简单的谜,我拿尻子都猜对了,还用嘴!”主闹人说:“你拿球猜倒好,拿尻子猜?是啥说!”
新郎说:“你不告诉大家了吗?” “告诉大家什么?”主闹人瞪大眼。“我拿球能猜着——开封!” “这真是红萝卜调辣子白萝卜调蒜,吃出看不出的菜!”主闹人说:“这样,我出谜语,你们再猜:长长一拃,圆圆一把,把皮一扒,一身疙瘩——打一物,是啥?”“是个毛锤锤子!”有个小娃说。“胡说,嘴干净些!”主闹人说:“明明是个苞谷棒棒子,下面人不准说话,这是给新郎新娘出的题,娃娃们要想答题,赶紧叫你妈你爸给你娶个媳妇。”
主闹人说着话题一转,“新娘听着,一个棒棒一拃长,半边有毛半边光,早晚塞进窟窿里,咕咚咕咚流白浆——打一物,猜,啥东西?” 下边的人肯定都想歪了,包括当时还年少的我,新娘故意不猜,新郎说:“胡问啥呢,不是你裆中的丑陋的物什么?”“错,大错特错我的新郎倌,是牙刷!”主闹人一本正经地讲……
当然,“武闹”洞房的陋习已逐渐被淘汰出局,因为太不文明了,也因此而闹出不少事端,如某年外省某地闹洞房时,一伙青年人用编丝袋直套新娘头,众人一哄而上,致使新娘窒息死亡,又有一例闹洞房致使新娘肋骨数根骨折,使喜事变成悲事,闹洞房者因此还吃了官司。如今,虽然闹洞房的人少了,也不怎闹的凶了,但易风移俗,文明闹洞房的风气才是应该提倡的,毕竟,时代不同了,如今年轻人什么都懂,特别对一些未婚先孕者,在闹洞房时更要慎之而又慎,切忌弄出令人难堪的结局。 晋中祁县等地,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肩坐炕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袍襟之上。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红”,然后退出。新娘的嫂嫂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忻州河曲一带,新郎挑去新娘的红盖头以后,还要用梳子象征地给新娘梳几下头发,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今以后成为他的媳妇了。
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还要用同一器皿饮食,行“合卺(谨)礼”。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饮一点,然后将两杯酒搀兑,两人换杯饮完。山西各地风俗稍异,雁北平兽一带是新郎、新娘共喝一盅酒,称为“玉皇酒”,又名“和好酒”;闻喜等地则衍变为新郎、新娘在新婚之夜同吃“合婚面”。
新婚之夜,晋南一些地方还有“踩四角”的习俗。新郎拉着新娘在炕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踩时,还要有人在旁边念诵赞语:“踩,踩,踩四角,四角娘娘保护着。娃多着,女少着,婆夫两个常好着……”
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俗,洞房之夜,热闹非凡。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民间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汇聚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人们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邪避恶,保佑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闹洞房是中国传统婚俗的一部分。中原地区闹洞房,通常进行的活动有咬苹果、咬喜糖、走独木桥、夫唱妇随等。不同的地区,活动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给新人撒喜床的节目是必不可少的。
撒喜床是在闹洞房时,由新郎的嫂嫂表演的一种边歌边舞的游戏,嫂嫂手托盘子,盘内铺红纸,红纸上放栗子、枣、花生、桂元等物。新娘坐在床上,嫂嫂抓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闹洞房的众人听了嫂嫂的歌唱,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彻夜不断,嬉笑打闹搜趣网声一浪高过一浪。
撒喜床的游戏是一种群体民间游戏,所有闹房的人都是演员,而嫂嫂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
因为主角要担负起活跃洞房气氛的任务,责任重大。所以,这个主角是要经过娶亲人家精心挑选的。其重视程度,与选择婚礼司仪一样慎重。在娶亲之前,新郎的全家人在同宗同族、街坊邻居的嫂嫂辈中逐个挑选。有些地方选一个,有些地方选两个。
选出的这个撒喜床的主角,首先要儿女双全的“吉祥人”;还要能唱曲,会编词;再者,要口齿伶俐,头脑灵活,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另外,因为,撒床时间长,歌词篇幅也长,况且有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临场发挥,故而撒床人记忆力要强,能正确运用歌词把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场景描绘出来,受这些条件的约束,筛选出的嫂嫂自然是技高一筹了。
作为嫂辈们,能受到娶亲人家的器重,也感到非常自豪。她们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新郎家调节好洞房的气氛。 中华民族文明史距今已有五千多年了,人们把结婚仍然称为“入洞房”,尽管人类从洞穴式居住过渡到今天的高楼大厦,但入洞房这一名词至今仍未改变。从来没见过谁把“入洞房”改为“入楼房”。
传说,这是我们祖先轩辕黄帝规定下来的。
黄帝战败蚩尤,平息了战争,建立起部落联盟,制止了群婚,结束了野蛮时代,人类文明时代最初就从此开始了。
过惯群婚的人类时代,一下子要改成一夫一妻制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在五千年前,恐怕也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对刚刚统一了的部落联盟来说,群婚制度存在着极不利于团结的因素,经常发生抢婚事件,不光男抢女,也有女抢男。新联盟的部落之间,经常为抢婚发生打架斗殴。时间一长,矛盾必然激化,部落之间又有重新分裂的可能。黄帝为这件事经常愁眉不展。他找来身边的大臣常先、大鸿、风后、力牧、仓颉等人。多次商议如何制止群婚,建立一夫一妻制,大家谁都没有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有一天,黄帝随同一群大巨巡察群民居住的洞穴是否安全。突然发现一家人住着三个洞穴,为了防止野兽侵害,周围用石头垒起高高的围墙,只留下一个人能出进的门口。这个发现立即引起黄帝的兴趣。当天晚上他就召来身边所有的大臣。黄帝说:“我有个制止群婚的想法,说出来让大家都议论一番,看行不行”。众臣都叫黄帝快讲。黄帝说:“今天咱们看了群民们居住的洞穴,我想,制止群婚的唯一办法,就是今后凡配成一男一女夫妻,结婚时,先聚集部落的群民前来祝贺,举行仪式,上拜天地,下拜爹娘,夫妻相拜。然后,吃酒庆贺,载歌载舞,宣告两人已经正式结婚。然后,再将夫妻二人送进事前准备好的洞穴(房)里,周围垒起高墙,出入只留一个门,吃饭喝水由男女双方家里亲人送,长则三月,短则四十天,让他们在洞里建立夫妻感情,学会烧火做饭,学会怎么过日子。今后,凡是部落人结婚入了洞房的男女,这就叫正式婚配,再不允许乱抢他人男女。为了区别已婚与未婚,凡结了婚的女人,必须把蓬乱头发挽个结。人们一看,知道这女人已结婚,其他男子再不能另有打算,否则就犯了部落法规。”
黄帝讲完这个主张,立刻就得到常先,大鸿,力牧等人的支持。众群建议叫仓颉写个法规,公布于众,这个主张很快就得到各个部落群民的支持拥护。人们都争着为自己儿女挖洞穴(房)、垒高墙,凡儿女们一婚配,举行仪式后,就把他们送入洞房。群婚这一恶习就这样逐渐消失了。
但是,千百年来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彻底改变过来。也有一些群民一时不习惯一夫一妻制夫妻生活。 据说,有一对狩猎能手,男的叫石礅,女的叫木苗。两人由双方家长说好婚配。举行婚礼后,双双送入洞房。生活了不到十天,石礅开始觉得整天只陪伴一个女的,有啥意思,还不如群婚好,喜欢哪个就陪哪个,一天可找两三个。木苗也觉得入了洞房不自在,整天陪着一个男人过,实在没乐趣,不如群婚自由自在,看上哪个男的就相爱几天。过几天不喜欢了再找别的男人,多自由,由于两人都产生不愿过一夫一妻制生活的念头,有天晚上,趁着夜深人静,两人双双越墙,各自逃跑了。
石礅和木苗都逃进了大森林,一时找不见有人烟的地方,心越急,路越迷。身上又没带狩猎工具,生怕野兽侵害。天亮后,又渴又饿,两人不知不觉地又走到一起了。为了保存生命,两人只好相依为命。整天摘野果,采蘑菇充饥。因迷路,一时走不出大森林,真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他俩才意识到,眼下谁也离不开谁。
有一天,两人实在又渴又饿又累,双双躺在一棵大树下休息。一群蜜蜂在他两头上嗡嗡盘旋。石礅折了一根树枝,左右乱打,驱散蜂群。不料蜜蜂发怒,把两人蜇得鼻青脸肿。石礅发现蜂群是从树缝里钻出来,取出随身带的击火石,他叫木苗拾干柴,迅速点燃一堆大火,他俩从火堆里抽出火棍,朝着大树身上裂缝,一个劲燃烧。刹那时,蜜蜂烧毁了翅膀,再也飞不起来。火焰从树缝伸进去烧毁了蜂巢,蜂蜜从树缝渗流出来。开始,他两人不知流出是什么东西,只是闻着芳香扑鼻,石礅用手蘸了一点,放进嘴里用舌头一舔,非常香甜。他又叫木苗尝了一次,二人断定无毒,赶忙拾了一些树皮,把流出来的蜂蜜全都盛起来。两人只好整天在森林里采蘑菇,蘸蜂蜜充饥。就这样在大森林里度过了整整一个月,幸亏被黄帝手下狩猎能手于则发现,才把石礅和木苗救回来。
小两口在大森林里经过一个多月折腾,担惊受怕,整天提心吊胆,只怕野兽前来袭击。谁也不愿分开,谁也离不开谁,夫妻感情越来越深,才真正懂得了爱情的滋味。回到部落后,石礅和木苗再也没有分开,小两口从此建立起一个幸福家庭。这就是“入洞房与度蜜月”的来历,一直流传至今。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