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地名的搜趣网诗句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3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
1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山)
3.孤帆远影碧空近,惟见长江天际。(黄鹤楼)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
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
2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3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
1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山)
3.孤帆远影碧空近,惟见长江天际。(黄鹤楼)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
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
有关地名的诗句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www.souquanme.com,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出塞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看花 (宋)司马光
(洛阳)春日最繁华,
红绿阴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
人将锦绣学群花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www.souquanme.com,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出塞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看花 (宋)司马光
(洛阳)春日最繁华,
红绿阴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
人将锦绣学群花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古诗中描写地名的诗句要5句.
急用哦!@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贾岛《渡桑干》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李白《娥眉山月歌》
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我们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不少地名,仿佛二者不解之缘似的。地名是质实的专门名词,而诗歌是文艺作品,主要在于表达感情,着重创造意境。在诗歌中使用地名,对于创造意境,是否能起到烘托的作用,还是削弱破坏,我们的回答是前者,因为诗人对在什么地点、什么样的环境之下,才触发起他的感兴,总得指点明白,这就需要使用地名;否则,会使一切描写,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唐代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是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其中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句叙述句,指出了地点,看来平淡,但有了这一句,才能使前面二句的"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村渔火对愁眠"所描写的情景,有所附丽,得到着落;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句,才引出下一句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就把此时此地,一种特定的环境,完全和盘托出了。
现在就七律、七绝和古体几种诗体,举数例,稍加分析,以资说明。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是延续多年的安史之乱结束的一年,叛军因首领史朝义自杀,全部瓦解,归降唐王朝,收复了以蓟城(即今北京)为中心的南北一带地方。这一喜讯传到了当时流寓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杜甫,使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七律名篇。起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劈头就用两个地名,因梓州在剑门关之南,所以称为"剑外",说明了诗人是在千里以外的地方听到这一消息的;另一个地名"蓟北",泛指以蓟城为中心的收复地方,表示消息的内容。下文五句是"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淋漓尽致地刻划了诗人惊喜交加这种心情的进发情景,并准备回乡。下二句便立刻进入行动,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里情绪极为昂扬,连续用了四个地名来说明回乡的行程,由梓州出川,要经涪江、嘉陵江和长江等河流,所以用"巴峡穿巫峡"来代表这段航程;"襄阳下洛阳",这里的两个常见地名代表了当时南北间往来的大道,它以长江北岸的江陵为起点,经荆门、襄阳,出南阳盆地,而至洛阳。这四个地名,前后两对,末一字都是同音,吟咏起来更觉顺口,且音节响亮动听。全诗用了六个地名,过去的诗评家对于这点,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真善于将(在这里是统率之意)多者。"
再看毛泽东所写的《长征》,这首七律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万人传诵。开头两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雷霆万钧之势统摄全局。下文一连使用五个地名--五岭、乌蒙山,大渡河,金沙江和岷山,为我搜趣网们展开了气壮山河的长征画卷。长征途中所经过的山山水水何止千百,为何独独选中了这五个地名?因为它们在长征进程中是有关键性意义的地点,包含有丰富的史实,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在中国地理上,又是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重要地名,气象雄伟,非一般山水所能及。所有包孕这五个地名的诗句,一方面是对当地地理特征的刻划,实质上是抒发了革命战士的开阔胸襟。当我们吟咏这首革命的诗篇时,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地名,使我们的情绪也跟着逐步昂扬、升华,到达顶点
七律中的三、四两句,称作颔联,讲究对仗工整,在对仗之中又往往使用一些地名,来寄托诗人的感兴。如杜甫在寓居成都时所写的《登楼》,其颔云:"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远眺,俯视澄流,仰观山色,点出这两个地名是即景之作,是写实。锦江在成都市南,为岷江分支走马河的下游,因古时用此水濯锦,鲜于他水",故名,当地也称做府河。玉垒是山名,唐代于此设置关口,来控制通往藏族地区的要道。以河流与空间联系起来,以关隘与时间相联系,不但使对仗贴切工稳,而且气象雄浑,为下文引出诗人的感慨开了先路。再如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两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向为历代传诵的名句。瓜州渡和大散关,诗人所以选择两个地名,实含意很深。前者位于长江北岸,在江苏江都县之南,为南北往来的要津;后者是秦岭的一个隘口,在宝鸡西南,扼通往关中的要道。这两个战略要地,一水一陆,一东一西,当时都是宋金相峙的前线。诗人通过两个地名来抒发他的爱国热情;而且这两个地方,又都是诗人早年在镇江和南郑军中亲临过的,现在回首往事,无论于国于己,怎么不使他感到悲愤呢?
七绝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深刻,有不少佳作,声辞俱美,情韵无穷,向被认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珍品。在这种字数有限的诗体之中,能否运用地名,挥洒自如呢?在一首七绝之中,有一句含着地名的,极为常见,固然不必多论I就是二句、三句甚至四句都使用地名,在唐代名家作品之中,也比比皆是,而且也有连用地名达五,六个,之多的。现在且由我们略举几例如下:
南京的六朝豪华,到唐代时早巳烟消云散,诗人们往往用怀古或览古的方式来抒发他们的今昔盛衰之感。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乌衣巷》就是这类作品的杰作。诗人以采用民歌体来写诗而被推崇,这首诗也具有民歌的意味,它的前两旬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这里所用的两个小地名,却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朱雀桥在六朝时,是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也名朱雀航,正对着南面的城门朱雀门,是出入的要冲;乌衣巷在朱雀桥的东南,距秦淮河不远,是东晋最大的士族王、谢两家的府邸所在。挑选这两处地方,并且白描它们的衰落情景来暗示前朝贵族住宅区的深刻变化,是最好不过的艺术手段,且为转入下两旬"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掺作了准备。诗既明自如话,而且这两个地名,迄今仍在使用,使我们今天读来,PHAxyGzL更感到乡土味特浓。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有三旬包含地名。前两个分别说明所送客人的出发地点和要到达的地点,后二句叙的是别情,但只有最后一句,点明惟见浩荡的长江在天边流动而已,才将诗人的不胜怅惘之情推到顶点。可见这第三个地名是相当关键的。
以苦吟诗人闻名的唐代贾岛写过一首《渡桑干》,每句含一地名,颇见匠心,今引录搜趣网如
下: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唐时并州是指汾水中游一带地区,开元中改为太原府;咸阳在陕西关中;桑干河在山西北部,为永定河的上游。诗中所用的地名也可能是泛指。并州是指诗人旅居的地方,咸阳用来代表故乡。诗人为衣食所迫,旅居在外,时常思念家乡,本来一心想早日离开,不料事与愿违,反而被迫走向更远的地方,这时,反觉得原来的客地作为他的故乡了。怎样来表达这种错综复杂、曲折幽微的内心?诗人运用这四个平淡的地名,即和盘托出了。
在李白的诗篇中,有不少地方歌咏月亮,当他二十六岁时,将要离开蜀地的时候,写了一首《娥眉山月歌》来向友人叙别。原诗如下:
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平羌江现名清衣江,发源于夹金山的东侧,流经娥眉山的东北,至乐山入岷江。娥眉山与平羌山江都是这一地区有名的山水,诗人运用这两个地名,既是现实的即景,又驰骋想象,通过江流中的月影表示了别时的依依之情。第三句中的两个地名表示动身的地点和行经的旅程。青溪是一译名,属岷江下游的键为;第四句中的渝州即今重庆一带地方。下渝州出三峡,愈走愈远,离情也就更加浓郁深厚了。近人沈祖芬评此诗"达到了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的境界",而诗中所写的景是借助于地名来表达的。诗中接连用五个地名,可是不着痕迹,流畅自如,足以见出大诗人遣词用字的功力。杜甫的诗向被奉为诗史,又因这位大诗人;留意刻化一地的地理特征,所以又有图经之称。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贾岛《渡桑干》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李白《娥眉山月歌》
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我们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不少地名,仿佛二者不解之缘似的。地名是质实的专门名词,而诗歌是文艺作品,主要在于表达感情,着重创造意境。在诗歌中使用地名,对于创造意境,是否能起到烘托的作用,还是削弱破坏,我们的回答是前者,因为诗人对在什么地点、什么样的环境之下,才触发起他的感兴,总得指点明白,这就需要使用地名;否则,会使一切描写,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唐代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是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其中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句叙述句,指出了地点,看来平淡,但有了这一句,才能使前面二句的"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村渔火对愁眠"所描写的情景,有所附丽,得到着落;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句,才引出下一句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就把此时此地,一种特定的环境,完全和盘托出了。
现在就七律、七绝和古体几种诗体,举数例,稍加分析,以资说明。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是延续多年的安史之乱结束的一年,叛军因首领史朝义自杀,全部瓦解,归降唐王朝,收复了以蓟城(即今北京)为中心的南北一带地方。这一喜讯传到了当时流寓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杜甫,使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七律名篇。起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劈头就用两个地名,因梓州在剑门关之南,所以称为"剑外",说明了诗人是在千里以外的地方听到这一消息的;另一个地名"蓟北",泛指以蓟城为中心的收复地方,表示消息的内容。下文五句是"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淋漓尽致地刻划了诗人惊喜交加这种心情的进发情景,并准备回乡。下二句便立刻进入行动,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里情绪极为昂扬,连续用了四个地名来说明回乡的行程,由梓州出川,要经涪江、嘉陵江和长江等河流,所以用"巴峡穿巫峡"来代表这段航程;"襄阳下洛阳",这里的两个常见地名代表了当时南北间往来的大道,它以长江北岸的江陵为起点,经荆门、襄阳,出南阳盆地,而至洛阳。这四个地名,前后两对,末一字都是同音,吟咏起来更觉顺口,且音节响亮动听。全诗用了六个地名,过去的诗评家对于这点,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真善于将(在这里是统率之意)多者。"
再看毛泽东所写的《长征》,这首七律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万人传诵。开头两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雷霆万钧之势统摄全局。下文一连使用五个地名--五岭、乌蒙山,大渡河,金沙江和岷山,为我搜趣网们展开了气壮山河的长征画卷。长征途中所经过的山山水水何止千百,为何独独选中了这五个地名?因为它们在长征进程中是有关键性意义的地点,包含有丰富的史实,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在中国地理上,又是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重要地名,气象雄伟,非一般山水所能及。所有包孕这五个地名的诗句,一方面是对当地地理特征的刻划,实质上是抒发了革命战士的开阔胸襟。当我们吟咏这首革命的诗篇时,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地名,使我们的情绪也跟着逐步昂扬、升华,到达顶点
七律中的三、四两句,称作颔联,讲究对仗工整,在对仗之中又往往使用一些地名,来寄托诗人的感兴。如杜甫在寓居成都时所写的《登楼》,其颔云:"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远眺,俯视澄流,仰观山色,点出这两个地名是即景之作,是写实。锦江在成都市南,为岷江分支走马河的下游,因古时用此水濯锦,鲜于他水",故名,当地也称做府河。玉垒是山名,唐代于此设置关口,来控制通往藏族地区的要道。以河流与空间联系起来,以关隘与时间相联系,不但使对仗贴切工稳,而且气象雄浑,为下文引出诗人的感慨开了先路。再如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两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向为历代传诵的名句。瓜州渡和大散关,诗人所以选择两个地名,实含意很深。前者位于长江北岸,在江苏江都县之南,为南北往来的要津;后者是秦岭的一个隘口,在宝鸡西南,扼通往关中的要道。这两个战略要地,一水一陆,一东一西,当时都是宋金相峙的前线。诗人通过两个地名来抒发他的爱国热情;而且这两个地方,又都是诗人早年在镇江和南郑军中亲临过的,现在回首往事,无论于国于己,怎么不使他感到悲愤呢?
七绝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深刻,有不少佳作,声辞俱美,情韵无穷,向被认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珍品。在这种字数有限的诗体之中,能否运用地名,挥洒自如呢?在一首七绝之中,有一句含着地名的,极为常见,固然不必多论I就是二句、三句甚至四句都使用地名,在唐代名家作品之中,也比比皆是,而且也有连用地名达五,六个,之多的。现在且由我们略举几例如下:
南京的六朝豪华,到唐代时早巳烟消云散,诗人们往往用怀古或览古的方式来抒发他们的今昔盛衰之感。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乌衣巷》就是这类作品的杰作。诗人以采用民歌体来写诗而被推崇,这首诗也具有民歌的意味,它的前两旬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这里所用的两个小地名,却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朱雀桥在六朝时,是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也名朱雀航,正对着南面的城门朱雀门,是出入的要冲;乌衣巷在朱雀桥的东南,距秦淮河不远,是东晋最大的士族王、谢两家的府邸所在。挑选这两处地方,并且白描它们的衰落情景来暗示前朝贵族住宅区的深刻变化,是最好不过的艺术手段,且为转入下两旬"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掺作了准备。诗既明自如话,而且这两个地名,迄今仍在使用,使我们今天读来,PHAxyGzL更感到乡土味特浓。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有三旬包含地名。前两个分别说明所送客人的出发地点和要到达的地点,后二句叙的是别情,但只有最后一句,点明惟见浩荡的长江在天边流动而已,才将诗人的不胜怅惘之情推到顶点。可见这第三个地名是相当关键的。
以苦吟诗人闻名的唐代贾岛写过一首《渡桑干》,每句含一地名,颇见匠心,今引录搜趣网如
下: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唐时并州是指汾水中游一带地区,开元中改为太原府;咸阳在陕西关中;桑干河在山西北部,为永定河的上游。诗中所用的地名也可能是泛指。并州是指诗人旅居的地方,咸阳用来代表故乡。诗人为衣食所迫,旅居在外,时常思念家乡,本来一心想早日离开,不料事与愿违,反而被迫走向更远的地方,这时,反觉得原来的客地作为他的故乡了。怎样来表达这种错综复杂、曲折幽微的内心?诗人运用这四个平淡的地名,即和盘托出了。
在李白的诗篇中,有不少地方歌咏月亮,当他二十六岁时,将要离开蜀地的时候,写了一首《娥眉山月歌》来向友人叙别。原诗如下:
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平羌江现名清衣江,发源于夹金山的东侧,流经娥眉山的东北,至乐山入岷江。娥眉山与平羌山江都是这一地区有名的山水,诗人运用这两个地名,既是现实的即景,又驰骋想象,通过江流中的月影表示了别时的依依之情。第三句中的两个地名表示动身的地点和行经的旅程。青溪是一译名,属岷江下游的键为;第四句中的渝州即今重庆一带地方。下渝州出三峡,愈走愈远,离情也就更加浓郁深厚了。近人沈祖芬评此诗"达到了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的境界",而诗中所写的景是借助于地名来表达的。诗中接连用五个地名,可是不着痕迹,流畅自如,足以见出大诗人遣词用字的功力。杜甫的诗向被奉为诗史,又因这位大诗人;留意刻化一地的地理特征,所以又有图经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