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看客的描写(鲁迅笔下的看客是什么样的)

对于看客现象,鲁迅怎么说的?“于是他背后的人们有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这是鲁迅描写看客形象的众多作品......

对看客的描写(鲁迅笔下的看客是什么样的)

对于看客现象,鲁迅怎么说的?

“于是他背后的人们有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这是鲁迅描写看客形象的众多作品中最有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篇。所谓看客,重点字自然在于一个“看”字。这些人在鲁迅的世界中没有样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看”。这可能就是爱看热闹的中国人的最突出的形象吧。
鲁迅在《示众》中有这样一段,“霎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大汉填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个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中间伸进脑袋去。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嗡,都,哼,八,而……”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但不多久,小学生却从巡警的刀旁边钻出来了。他诧异地四顾:外面围着一圈人,上首是穿白背心的,那对面是一个赤膊的胖小孩,……………………”短短几句话,不仅有动作,还有语言描写,生动的反映了一群无知的中国百姓的特点:爱热闹,但是缺乏理性,没有人格观念,甚至连民族意识都可以抛弃掉。他们不是关心国家的命运,而是好奇。仿佛是一群要被屠宰的猪,死到临头还觉得好笑呢。
说到这儿,再让我们看看大名人阿Q。他也是当时劳苦大众的典型代表,他是如此的无知,如此的没有自尊和骨气,以至于这竟然被人戏称为精神胜利法。他的这种方法是没有选择的,也是整个社会环境造成的。他也是一名“出名”的看客,他看到革命党人被杀,看到白举人的秘密等。他不是一名普通的看客,但是即使他看到的是很大的秘密,然而他并不会采取明智的措施,反而被那些地主所警惕,所陷害,最后反倒落得个被看的下场。他虽然和鲁迅笔下众多看客看到的不同,但结果甚至比他们还惨,看的原因都是出于好奇,但结果都是无奈的任人宰割。这就是无知的中国人,一群爱看热闹的中国人的下场?

《孔乙己》中的看客是怎样的看客

在那酒店中喝酒的除孔乙己以外的人
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作家成功地把孔乙己置身于一个特定的环境—咸亨酒店,这为那些看客的粉墨登场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舞台。鲁迅先生透过三种看客的思想和眼神,以犀利的笔触,诙谐的描写,活画出孔乙己的灰色的人生轨迹。
一是小伙计的同情。对于孔乙己,小伙计对其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实际上是鲁迅先生从另一个角度寄托了自己的思想。小说在前半部分用了不少笔墨叙述了孔乙己的诚实守信、心地善良。“……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个月,定然还清……”。此外,他还热情地教小伙计写茴香豆的“茴”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因此,在小伙计看来,孔乙己是迫于生计才干些偷摸的事,其本质上是一个好人。对其悲惨的下场,小伙计寄予无限的同//www.souquanme.com情却又无可奈何。特别是在文章结尾处的描述,更是烘托出孔乙己在“我”的泪光中永远消逝的悲凉场景。“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拒,不要再提。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是用这只手走来的……”。
二是酒店顾客的冷漠。冷漠、麻木、愚昧的看客,是鲁迅描绘得最多的一个群体,也是他高度关注旧中国的那种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的具体表现,其目的是引起疗救的注意。咸亨酒店的这些顾客,多是些短衣帮,应该说,他们同样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但他们早已失去了知觉,变得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似乎与他们相距遥远,其实,只要造成孔乙已悲剧的社会根源存在,谁都有可能要步入孔乙己的后尘。在他们看来,孔乙己只是一个多余的笑料而已。“孔乙己是那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通过看客那冷漠的眼神,可以知道孔乙己这个多余人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孔乙己则忍受着无比的委屈和悲哀,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此时的心境,他孤立无援,感受到世态的炎凉,体会到了人世的冷暖。在这些人面前,他只能是受讥讽、取乐的对象,这里已没有他的立足之地。
三是丁举人的凶残。丁举人作为看客却没有在小说里现身,而是隐藏于掌柜和顾客的闲聊中,这是作者的巧妙安排,意在揭示封建科举制度这张无形的大网,对知识分子的残害无所不在。丁举人沿着科考这条路爬上“举人”位置后,变得异常凶残,同是知识分子的孔乙己,与丁举人仅相隔一道门槛,却落得因偷摸被打折腿的下场,如此凶残的手段,如此强烈的反差,令人谈“丁”色变。作为看客,他目空一切,凌驾于法律之上,为所欲为。不难想象,丁举人一定是满面狰狞,无时不在盯着孔乙己的一举一动,直至孔乙己消失在人间尽头。
正是这些酒客无情的嘲讽,使孔乙己面对无尽的羞辱,也正是丁举人利用科举制度这把屠刀,一刀刀地割下孔乙己的肉,挖掉他的心,最后只剩下一具躯壳,被抛于荒野。这些酒客又哪里会想到,他们自己又何尝不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呢?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无一例外地受到封建科考的影响,才酝酿了国民对他人、对社会的冷漠、麻木,愚昧、无知。
总之,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是赤裸裸的,先生正是要以这种赤裸裸唤醒愚昧麻木的人民,从精神上给他们以疗救。
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旧社会,鲁迅先生的眼光往往精锐而独到,“暴君的臣民,只愿保证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安慰。”这种在血腥面前游戏人生、玩笑开心的看客群体可谓在心理上达到了一种另类的狂欢,在人性上上升到了一个病态的极至,把对象的丑之为丑的本质深刻地揭露出来,正是这些不觉醒的国民所构成的铁屋让鲁迅先生沉默则充实,开口则空虚。鲁迅先生在创作中对这种身患“猎奇癖”的民众给予了精辟的批判,并给予这一类冷眼的旁观者以特定的代名词:“看客”,使之成为丑的艺术典范,这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在中国现代文学乃至整个当代社会中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美学影响力。

鲁迅笔下的看客是什么样的?

鲁迅在《坟 . 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写到:“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

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 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

鲁迅《〈呐喊〉自序》:“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扩展资料

看客发展

细谈看客缘由,乃专制压迫之胆怯,人本教育之匮乏。平民们练就一身事不关己的神功,又难驱好奇之心。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文化绵绵流长,看客历史文化则非也,诚如林语堂所言,秦汉以前,国人血性凛然,大义浩然,多慷概悲歌之士。

隋唐时代,气度恢宏,正气泱然,蝇营苟且之辈非时矣;然五代以降,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性,酱缸社会及人性,伪善是为世风矣;更有甚者:元清异族,专制统治,酷烈异常.为生存及利益计,由是汉奸辈出,看客文化亦发扬光大成为主要之国民性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看客文化

鲁迅笔下有哪些看客形象?

鲁迅描写看客形象中最具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句是:于是他背后的人们须竭力伸长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舻鱼。所谓看客,重点自然在于个“看”字,这些人在鲁迅的世界里没有相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看。

这可能就是最爱看热闹的中国人最突出的形象。

在《孔乙己》中,作者多次写到酒店里的酒客戏弄嘲笑孔已己,而每一次都是建立在孔已己的难堪、羞辱和心理痛苦之上。这些看客www.souquanme.com不但不同情,还残忍地嘲笑讽刺他的“新伤疤”或讥笑他没能捞到个秀才,总是拿他的落魄不幸取乐。这笑声带来的快乐的空气实在是令人心酸。

在《祝福》里,人么争先恐后地赶去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搜趣网故事,并不是出于同情,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刺激,而在这些人听厌了之后,有立刻唾弃,对祥林嫂加之以又冷又尖的笑,更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酷。

扩展资料

看客文化简介

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的事屡见媒体,2009年4月以来,第12个走向广州海珠桥的跳桥者把高居于观众之上的桥台当做公共表演的舞台,而台下个别免费的观众大声地对他喊:“跳啊,跳啊”。这是一个视觉至上的景观时代,又是一个观者至上的娱乐时代。

传统社会的看客文化在流行时尚的合谋与助推下,出位成了它的标志。中国的“看客文化”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着,外国也有“看客”,但是,却远远没有中国的这么严重、这么普遍。中国“看客文化”的特别突出,似乎是从英国侵略中国后开始的。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就有写到中国的“看客文化”。那些脖子伸长了像鸭一样的老百姓,漠然地看着革命者夏瑜为了民众争取自由和民主被砍头的场景,那一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华老栓拿着沾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给自己儿子治病的寓意更是令人深思。

他在《坟 . 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更是写到:“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

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 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看客文化

鲁迅笔下的看客

鲁迅笔下的人物是怎样的,要有文章做例子
  鲁迅的看客情结
  “情结”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释义为“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这种让人难以释怀的感情深深地影响了文学创作,甚至变成了文学创作的动力之一。我们能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中感受到了浓重的乡土情结,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DH劳伦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难以割舍的恋母情结。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异乎寻常的感情极大的丰富了文学创作世界,如果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没有融入自己思想上的某种情结,那么有很多作品将会变得淡而无味、稀疏平常。有人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如投枪似匕首,犀利无比,之所以会有这种尖锐的让人深感压迫而又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我想多半是由于鲁迅先生思想中存在的某搜趣网些情结。
  鲁迅先生的思想中是否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情结,这是一个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由于以前我们在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时大多是从为政治的服务的角度出发,这样大大地削弱了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同时也隐藏了作品中所透露的作者的某种隐晦的情感,这使得作家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完人。事实上鲁迅先生不是完人,我们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很深的看客情结。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专门描写看客的小说——《示众》,说是小说其实不怎么恰当,因为这篇文章更像是一篇街头速写,更另人费解的是,这篇文章收录在小说集《彷徨》当中(《彷徨》里的小说全是写于1924和1925年,而此时正是鲁迅小说创作的晚期也是其最成熟的时候)。茅盾先生曾指出在鲁迅先生的两本小说集子里,每一篇文章都是对小说创作新形式的一次探索,而惟独这篇《示众》似乎与其日益成熟的小说创作相悖。这让人禁不住想问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类似于《示众》中所出现的看客现象同样出现在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中。在小说《药》中就有这么一段描写:
  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甚是分明,但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 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拥过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的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到了。
  从这段描述看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似乎对这些看客们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事实证明也是如此,这种描写看客的文字不仅仅出现在他的小说中,而且同样出现在他的其它作品中,并且数量上也蔚为可观。我们对此统计了一下: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藤野先生》、在散文诗集《野草》中的《复仇》(一)和《死后》,并且在杂文中也有类似的篇目《娜拉走后怎样》、《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和《三闲集铲共大观》等。在这些描写看客的文字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些文字无一例外的在描写看客们的丑态。《药》中对那些人夸张的描写,在《风波》中人们对于七斤的要砍头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祸,《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中尖刻地嘲讽了那些“每看见不常见的事件或华丽的女人,听到有些醉心的说话的时候,下巴总要慢慢的挂下,将嘴张了开来的看客们的丑相。在这些描写看客的文字中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以及鲁迅先生对这些丑陋的看客们的辛辣的嘲讽。这让我们想到陈浩老师在他的文艺学概论上说的话,他认为在这么多的中过作家中语言最有质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鲁迅先生,而另一个是张承志。看过张承志的《北方的河》的人都会为他笔下的北方的不同性格的五条河所深深吸引。王蒙曾说看了《北方的河》以后谁还敢写河啊!这足可见张承志的语言驾驭能力有何等的高超,而张承志最推崇的作家居然是鲁迅先生并一直以他作为自己的偶像。人人都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写的好批判的很彻底,我认为最能体现鲁迅先生文章的这一特点的是先生描写看客丑态的文字。正是这些很有质感的文字www.souquanme.com使得国民们那颗麻木的心会在看到这些文字时瑟瑟发抖,而正是由于鲁迅先生思想中存在的看客情结充分的融入到了其写作实践过程当中,才会使这些文字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鲁迅先生会对这些看客念念不忘,甚至成为我们所谓的看客情结呢?通过对鲁迅先生的那些描写看客丑态的文字进行研究,我们很容易发现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都是麻木不仁的。何谓麻木不仁呢?就是肢体麻痹,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这不正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丑陋的看客们的最主要的特征吗。在《药》中那些看砍头的人们面对血腥时夸张的表现和变态的好奇心让人看了不禁心头一震;在《肥皂》中在人们的围观打趣“女讨饭”的嬉笑声中让人感到人与人之间的淡漠。鲁迅先生对这帮看客们的态度是厌恶至极的,但他在写下这些丑陋的看客时更多的是抱着“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无奈。因此我认为鲁迅先生的这种情结的产生与早年在日本留学里的那段经历有关,我的推论在《藤野先生》中得到了印证: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写到这里,该告一段落了。我意识到鲁迅先生的这种看客情结更多的是由于其思想上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更多的是对国人“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悲哀。鲁迅先生描写看客们的丑态目的在于唤来国民的觉醒,我想这也是鲁迅先生创作《示众》的主要目的。
  鲁迅笔下的人物很多,除了阿Q,祥林嫂,闰土和孔已己等能反映当时中国人民普遍形象以外,还有不少配角,让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些看客。
  鲁迅描写看客形象中最具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句是:于是他背后的人们须竭力伸长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舻鱼。乍一看,这句话似乎很滑稽,接着遍是陷入一片沉思之中。所谓看客,重点自然在于一个“看”字,这些人在鲁迅的世界里没有相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看。这可能就是最爱看热闹的中国人最突出的形象吧。
  在〈孔已己〉中,作者多次写到酒店里的酒客戏弄嘲笑孔已己,而每一次都是建立在孔已己的难堪、羞辱和心理痛苦之上。这些看客不但不同情,还残忍地嘲笑讽刺他的“新伤疤”或讥笑他没能捞到个秀才,总是拿他的落魄不幸取乐。这笑声带来的快乐的空气实在是令人心酸。
  在〈祝福〉里,人么争先恐后地赶去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并不是出于同情,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刺激,而在这些人听厌了之后,有立刻唾弃,对祥林嫂加之以又冷又尖的笑,更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酷。
  而在〈药〉里,小说真正的英雄夏瑜怀着“这大清是我们大家的”信念,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老百姓却急急忙忙地赶着去 “看”他被杀,茶馆的茶客更把他的受害作为闲聊的谈资。先驱的一切崇高的理想和流血牺牲全都成了毫无意义的表演。不难看出,鲁迅用一种悲悯的眼光“看”,他的小说正是对中国人的灵魂的拷问。中国人民由于长期沉浸在这个无情的残害人性的社会中,不知不觉成了〈示众〉中麻木的看客,成了戕害他人尊严和生命的罪人。
  当年鲁迅弃医从文,在他的笔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主题,那就是疗救看客。但不幸的是,鲁迅的这一愿望至今依然没能实现,疗救看客的教化依旧在继续,“看客”一词又总是和勇士联系在一起,棉队逮徒行凶,就是当勇士见义勇为还是做看客默然视之〉这绝食是一个类似“活着还是死去?的两难问题。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