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洗漱的动作描写
关羽
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
刘备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www.souquanme.com此遗这一枝在涿县。
林冲: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点立着一个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鲁提辖(智深)是《水浒传》刻画得最成功的英雄形象之一。拳打镇关西,是鲁提辖在《水浒传》中第一次亮相,也是他生活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他亡命江湖,最后上了梁山。鲁提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为,表达了被压迫人民伸张正义的愿望。
描写是很精彩的,尤以三拳打死郑屠最为惊心动魄,遣词造句更见匠心。第一拳,说“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形容了鲁智深拳头的大小,还用了拟声调。郑屠被“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第二拳两句并作一句说,“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郑屠被“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第三拳,更简略,只说“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前两拳都说了打得怎样,第三拳打中要害,就不再说外表上“打得”如何如何,另外又用“油酱铺”“彩帛铺”“全堂水陆的道场”来比喻,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咸的、酸的、辣的”,“红的、黑的、紫的”,“磐儿、钹儿、铙儿”)去形容,写得齐整划一。郑屠的反应,第一拳下去反而叫“打得好”,第二拳下去讨饶了,第三拳下去没有反应了。鲁智深三次喝骂,各不相同。“一齐都”“都”“一齐”这些字眼也都注意变化着错综运用。
水浒传 第九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
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又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陪了些钱财,方得脱免;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於路投奔人,不想今日却在这里撞见。
林冲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
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发赍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投托一个酒店主人,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因见小人勤谨,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以此卖买顺当,主人家有个女儿,就招了小人做女婿。如今丈人丈母都死了,只剩得小人夫妻两个,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因讨钱过来遇见恩人。不知为何事在这里?”
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看守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不想今日在此见你。”
李小二就请林冲到家里坐定,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
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妇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
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当时管待林冲酒食,至夜送回天王堂,次日又来相请;因此,林冲得店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因见他两口儿恭敬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
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
光阴迅速却早冬来。林冲的绵衣裙袄都是李小二浑家整治缝补。
复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
李小二入来问道:“可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
李小二道:“官人请甚客?”
那人道:“烦你与我去营里请管营,差拨两个来说话。问时,你只说:‘有个官人请说话,商议些事务,专等,专等。’”李小二应承了,来到牢城里,先请了差拨,同到管营家里请了管营,都到酒店里。
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个讲了礼。
管营道:“素不相识,动问官人高姓大名?”
那人道:“有书在此,少刻便知。——取酒来。”
李小二连忙开了酒,一面铺下菜蔬果品酒馔。那人叫讨副劝盘来,把了盏,相让坐了。小二独自一个撺梭也似伏侍不暇。那跟来的人讨了汤桶,自行烫酒。约计吃过数十杯,再讨了按酒铺放桌上。
只见那人说道:“我自有伴当烫酒,不叫,你休来。我等自要说话。”
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
老婆道:“怎么的不尴尬?”
小二道:“这两个人语言声音是东京人;初时又不认得管营;向后我将按酒入去,只听得差拨口里呐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我自在门前理会,你且去阁子背后听说甚么。”老婆道:“你去营中寻林教头来认他一认。”
李小二道:“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倘或叫得他来看了,正是前日说的甚么陆虞候,他肯便罢?做出事来须连累了我和你。你只去听一听,再理会,”老婆道:“说得是。”
便入去听了一个时辰,出来说道:“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只见那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去伴当怀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递与管营和差拨。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钱?只听差拨口里说道:‘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生命!’”正说之时,阁子里叫“将//www.souquanme.com汤来。”
李小二急去里面换汤时,看见管营手里拿着一封书。小二换了汤,添些下饭。又吃了半个时辰,算还了酒钱,管营,差拨,先去了;次后,那两个低着头也去了。
转背不多时,只见林冲走将入店里来,说道:“小二哥,连日好买卖?”
李小二慌忙道:“恩人请坐;小二却待正要寻恩人,有些要紧说话。”
林冲问道:“甚么要紧的事?”
李小二请林冲到里面坐下,说道:“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差拨口里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来,小二心下疑惑,又着浑家听了一个时辰。他却交头接耳,说话都不听得。临了,只见差拨口里应道:‘都在我两个身上。好歹要结果了他!’那两个把一包金银递与管营,差拨,又吃一回酒,各自散了。不知甚么样人。小人心疑,只怕在恩人身上有些妨碍。”
林冲道:“那人生得甚么模样?”
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馀岁。那跟的也不长大,紫棠色面皮。”
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馀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我,只教他骨肉为泥!”
店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云‘吃饭防噎,走路防跌?’”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当晚无事。
林冲次日天明起来,洗漱罢,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牢城营里,都没动静;又来对李小二道:“今日又无事。”
小二道:“恩人,只愿如此。只是自放仔细便了。”
林冲自回天王堂,过了一夜。
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到第六日,只见管营叫唤林冲到点视厅上,说道:“你来这里许多时,柴大官人面皮,不曾抬举得你。此间东门外十五里有座大军草料场,每月但是纳草料的,有些贯例钱取觅。原来是一个老军看管。如今我抬举你去替老军来守天王堂,你在那里寻几贯盘缠。你可和差拨便去那里交割。”
林冲应道:“小人便去。”
当时离了营中,径到李小二家,对他夫妻两个说道:“今日管营拨我去大军草料场管事,却如何?”
李小二道:“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那里收草料时有些贯例钱钞。往尝不使钱时,不能彀这差使。”
林冲道:“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李小二道:“恩人,休要疑心。只要没事便好了。只是小人家离得远了,过几时挪工夫来望恩人。”
就在家里安排几杯酒请林冲吃了。
话不絮烦。两个相别了,林冲自到天王堂,取了包里,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屋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是草厅。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便交割。”
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府封起。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
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
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
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二三里便有市井。”
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里被卧,就床边生些焰炎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
酒来吃?”
便去包里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迳到店里。
主人道:“客人,那里来?”
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儿?”
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
林冲道:“原来如此。”
店主道:“即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
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再说林冲踏着那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己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
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正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
林冲跳起身来,就缝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的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响。
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一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
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四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
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
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
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
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
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
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嚓的一枪,先搠倒差拨。
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
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
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好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膊,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
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把陆谦上身衣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
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
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走不到三五里,早见近村人家都拿了水桶,钩子,来救火。
林冲道:“你们快去救应!我去报官了来!”提着枪只顾走。那雪越下得猛。林冲投东走了。两个更次,身上单寒,当不过那冷,在雪地里看时,离得草料场远了,只见前面疏林深处,树木交杂,远远地数间草屋,被雪压着,破壁缝里透火光出来。林冲迳投那草屋来,推开门,只见那中间烧着柴火。林冲走到面前,叫道:“众位拜揖;小人是牢城营差使人,被雪打湿了衣裳,借此火烘一烘,望乞方便。”
庄客道:“你自烘便了,何妨碍?”林冲烘着身上湿衣服,略有些干,只见火炭里煨着一个瓮儿,里面透出酒香。林冲便道:“小人身边有些碎银子,望烦回些酒吃。”
老庄客道:“我们夜间轮流看米囤,如今四更,天气正冷,我们这几个吃尚且不够,那得回与你。休要指望!”林冲又道:“胡乱只回三两碗与小人寒。”
老庄客道:“你那人休缠!休缠!”
林冲闻得酒香,越要吃,说道:“没奈何,回些罢。”
众庄客道:“好意着你烘衣裳向火,便要酒吃!去!不去时将来吊在这里!”林冲道道:“这厮们好无道理!” 把手中枪看着块焰焰着的火柴头望老庄家脸上只一挑;又把枪去火炉里只一搅。那老庄家的髭须焰焰的烧着。
众庄客都跳将起来。林冲把枪杆乱打,老庄家先走了,庄客们都动弹不动,被林冲赶打一顿,都走了。
林冲道:“都走了!老爷快活吃酒!”
土坑上却有两个椰瓢,取一个下来倾那瓮酒来吃了一会,剩了一半,提了枪,出门便走,一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走不过一里路,被朔风一掉,随着那山涧边倒了,那里挣得起来。
大凡醉人一倒便起不得。当时林冲醉倒在雪地上。
却说众庄客引了二十馀人,迤枪拽棒,都奔草屋下看时,不见了林冲;却寻着踪迹,赶将来,只见倒在雪地里,花枪丢在一边。
众庄客一齐上,就地拿起林冲来,将一条索缚了,趁五更时分把林冲解投一个去处来。
那去处不是别处,有分教∶蓼儿洼内,前后摆数千支战舰艨艟;水浒寨中,左右列百十个英雄好汉。
正是∶说时杀气侵人冷,讲处悲风透骨寒。
古代人怎么漱口?www.souquanme.com
在牙刷、牙膏等漱口用具还没有的时代古人一般采用清水或盐水来漱口。
至少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古人就已经开始以盐水或者茶水漱口了,例如《礼记》中就记载:“鸡初鸣,咸盥嗽”。不过在隋唐之前,古人清洁牙齿主要是靠剔牙和漱口。例如在大约1700年前的晋代,人们就以骨制的洁齿工具——“剔牙签”清洁口腔。
隋唐时,用手指“揩齿”来清洁牙齿的做法逐渐流行。敦煌一幅隋唐壁画中,就描绘了一个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齿的情形。
后来,唐代人还把杨柳枝泡在水里,用的时候咬开杨柳枝,将纤维咀嚼成木梳状来刷牙,古语“晨嚼齿木”即源于此。此外,唐人还以竹木或者铜铁制成专门的“刮舌之篦”,以清洁舌面。
元代时,正式有了“牙刷”一词,上流社会以牙刷蘸着中药研制而成的揩齿粉末刷牙,条件差一点的则用柳枝或者布蘸着青盐擦牙齿。明清时期大致继承了这些工具和方法,只是牙刷的制作工艺日渐精细,牙膏中也加入了更多清热解毒的中药,例如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等。直至后来西方现代工艺制作的牙膏和牙刷传入中国。
扩展资料:古代的洗漱:
秦汉的时候,人们开始使用皂角洗漱,皂角的清洁效果要比淘米水好得多,而且皂角对风湿和皮癣都有很好的疗效,但当时皂角属于稀罕物,得排三天才能买得到呢!所以多数人还是得使用草灰或者淘米水来洗漱。
其实唐朝之前的人基本上很少清洁口腔,最多也就漱漱口,古人常说笑不露齿,可能这个说法跟他们不爱刷牙有关,想象一下如果满口的大黄牙,都不意思露齿。
于是唐朝的时候人们终于开始注意口腔卫生了。当时的人把杨柳的枝泡在水里,然后清洁口腔,fEDDnudJ利用里面的纤维沾着青盐刷牙,可是没有牙膏干刷牙,牙龈肯定没少出血。
当时的人们非常注意口腔卫生,他们不仅使用就漱口,还发明了最早的牙膏,这种牙膏的主要配方是柳条和姜汁,假如柳条是因为它对龋齿和牙龈出血都有一定的疗效。
古代人是怎么洗漱的?
想知道古人是不是也刷牙,或是怎样清洁牙齿;扎小辫的头发是怎么洗的;胡子是怎么修的(现在的古装片的里对胡子的化妆都有点失真)根据《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时,临安的街市上就有“肥皂团”出售。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则非常明确地记载了“肥皂”的制法:“肥皂荚生高山中,其树高大,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白花,结荚长三四寸,状如云宝之荚而肥厚多肉……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看得出来,与直到宋代前期还普遍使用的澡豆相比,肥皂有明显的不同:澡豆是以豆面为主,肥皂是以肥皂荚的果肉为主;澡豆是干粉末状,而肥皂则做成“丸”,便于保存和携带,并且使用的时候触感“腻润”,形态与质地都更接近今天的肥皂。顺便要说明的是,“肥皂”本是植物名,指一种俗名“肥珠子”的树,其果荚中的果肉比皂荚还要多油,所以得名“肥皂”。(参见宋人庄季裕《鸡肋编》卷上)宋代以来,人们用这种果肉作为主料,加工成洗手面、浴身的去垢保洁用品,于是成品也被叫做“肥皂”,以至今天还在沿用这个称呼。
宋人杨士瀛《仁斋直指》中保留了更具体的“肥皂方”:“白芷、白附子、白僵蚕、白芨、猪牙皂角、白蒺藜、白敛、草乌、山楂、甘松、白丁香、大黄、蒿本、鹤白、杏仁、豆粉各一两,猪脂(去膜)三两,轻粉、蜜陀僧、樟脑各半两,孩儿茶三钱,肥皂(去里外皮筋并子,只要净肉一茶盏)。又先将净肥皂肉捣烂,用鸡清和,晒去气息。将各药为末,同肥皂、猪脂、鸡清和为丸。”把古代肥皂的制作方法介绍得非常具体,可以看出,是利用鸡蛋清、豆粉、上细铅粉等原料,把肥皂荚中的果肉与香料、草药调和到一起,形成凝团。这个方子带有“药皂”的性质,据说可以去除瘢、癣、黑斑以及疮痕,一般日常使用的肥皂,大概不需要如此复杂的配料。不过,在肥皂中加香料却是普遍的做法,《闲情偶记》中特别谈道:“皂之佳者,一浴之后,香气经日不散”,并且指出,“香皂以江南六合县出者为第一。”《金瓶梅》中则提到“茉莉花肥皂”,显然是把茉莉花作为原料掺到肥皂中,让肥皂带有茉莉的香气。
据李渔的说法,“皂之为物,亦有一种神奇,人身偶沾秽物,或偶沾秽气,用此一擦,则去尽无遗。”《红楼梦》二十一回中则描写道:“紫鹃递过香皂去。宝玉道:‘这盆里的就不少,不用搓了。’”可见古代香皂的用法,也是在沾水的肌肤上搓擦,以达到去污的目的。到了清末,西方产的洋皂进入中国,清洁效果远胜过古老的土产“肥皂”,于是,茉莉花香皂之类也就被遗忘了。
古人是如何洗漱的?
“脏”与“臭”似乎是一对难兄难弟,如果你几天不洗澡,就会觉得浑身脏兮兮的,与之而来的便是那一身臭味。相反,“净”与“香” 就好像一对姐妹花,全身都洗干净了,整个人都感觉香喷喷的。所以洗漱成了我们每天必做的事。
既然要洗漱,洗发水、沐浴露、牙膏等这些洗漱用品自然是少不了的。但没有这些东西之前,古人又是怎样洗漱的呢?
1原始时期
在原始社会,人们想要洗除身上的脏污,没有什么是二两泥土不能解决的。由于泥土显碱性,所以能和酯发生皂化反应,尤其是油脂。那时人们的洗漱真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
后来人们发现了原始的碱,相较于泥土,不但去污效果更好,而且更卫生,所以泥土便慢慢被淘汰了。
再后来有了火,人们发现草木烧剩的灰也能去污除渍,而且草木灰湿时易随水而走,干时易随风而去,所以用草木灰洗衣服一直沿用到先秦时期。
《礼记内则》记载:“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浣。”可见那时草木灰的作用十分重要。
2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人们不仅洗澡、洗衣服,还开始注重对牙齿的清洁。《礼记内则》记载“鸡初鸣,咸盥漱”,表明人们开始有了漱口的习惯。
《诗经卫风硕人》中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的描述。而这一时期的重要洗漱用品莫过于淘米水。据《周礼》记载:“五日则镡汤清浴,三日具浴。其间面垢,镡潘请缋;足垢,镡汤清洗”。
当时的人们喜欢用淘米水洗漱,淘米水不仅能充当沐浴露、洗发水和洗面奶,还有一定的药浴功能,对腰痛和冻疮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长期使用淘米水洗澡,还能使皮肤变得更加光滑。
而淘米水之所以有如此神效,主要是因为溶解了一些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养分,可以分解油污,淡化色素等。
3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人们发现皂角的清洁效果比淘米水好很多,且对风湿和皮癣都有很好的疗效。使用皂角洗漱成了新的潮流。
所谓皂角,即皂荚树的果实。皂角不仅具有清洁作用,更是中药材,对于痰涎壅盛、痈肿疥癣都有很好的疗效。但那时的皂角可是稀罕物,平常人家很难用到,所以大多数人还是用草木灰和淘米水洗漱。
这一时期人们漱口的方式也多了起来,有用茶漱口的,也有用盐漱口的,还有用末粉漱口的。所谓末粉,即不溶性硬质物磨成的细末。据说秦朝时有用石砖末粉的,汉朝时有用瓦末粉的。
由于盐水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茶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可以防蛀,保持口腔清洁卫生,还能解除油腻、调节肠道,所以是漱口常用之物。
4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在魏晋“澡豆”的基础上造出了最早的胰子,其洗涤功能已和今天的肥皂相差无几。而出于对美的追求,人们开始在洗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护肤与化妆,唐朝时口脂与面药非常受欢迎。
由于它们的制作秘方多不外传,且大多都只有宫中才有,所以分外珍贵。
杜甫的《腊日》中就有“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的诗句。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写道:“面脂、手膏、衣香澡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然今之医门,极为秘惜,不许弟子泄露一祛,至于父子之间,亦不传示。”足见其价值不菲。
口脂一来可用于防止寒冬口唇开裂,二来可使口唇或面颊红润,更具魅力。面药也可预防面部皮肤因寒冻而皴裂,亦可使皮肤润滑弹嫩。
除了护肤,隋唐时期人们对口腔清洁也更加注重。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就有“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的记载。而且隋唐时还出现了揩齿法,即用洗净的手指或布料清洁牙齿。在敦煌壁画《劳度叉头圣图》中,就画有一和尚半蹲在地,左手持漱口瓶,右手中指揩前齿。
到了晚唐时期,人们把杨柳枝泡在水里,然后咬开杨柳枝,利用里面的纤维蘸着青盐刷牙。所谓的“晨嚼齿木”就是这么来的。《处台秘要》中记载,“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
除此之外,唐朝时还出现了中草药洁齿的配方,有的直接熬成药汤来漱口。
5两宋时期
宋朝时洗漱用品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出现了肥皂的雏形,在当时叫作“肥皂团”,是将天然皂荚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
宋人杨士瀛在他的《仁斋直指》中就对肥皂团的秘方有详细的记录,其中涉及香料、中药等近20种。周密在《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 他处所无者》中还专门描述了南宋都城临安售卖肥皂团的商贩。
除了洗漱,宋朝人还非常注重口腔卫生,《医说》记载:“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酒精的消毒功能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而且宋朝还发明了最早的牙膏,其配方主要是柳条和姜汁。柳条对龋齿和牙龈出血都有很好的疗效,而姜汁具有解毒杀菌的效用。《太平圣惠方》就有“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的记载。在此基础上,北宋末年洪刍的《香谱》中,收录了十几种牙膏配方,里面多含沉香、藿香、檀香等中草药。
南宋时期还出现了专门制作和销售牙具的店铺,《梦梁录卷十三》记载:“诸色杂货中有刷牙子。”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周守忠编写的《类纂诸家》中写道:“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根浮兼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痛,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
6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出现了真正的香皂,是当时大户人家必不可少的洗漱用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录了香皂具体的制作方法:“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
除了洗澡护肤,人们还开始护发。明朝郭晟的《家塾事亲》中就有“脂麻叶,汤浸涎出,妇人用梳头沐发去虱”的记载。这里所说的“脂麻叶”即现在的芝麻叶,在一些医学典籍中有记载,说芝麻叶可以使头发乌黑润泽,且能防止脱发。所以,芝麻叶的功效更像是今天的护发素。
而在牙齿清洁方面,明朝牙刷更接近于现代牙刷,甚至还加入了特色化手柄的设计。
到了清朝末年,牙刷出现了各种品牌,当时很火的广东梁记牙刷有“梁搜趣网记牙刷,一毛不拔”的广告语。但牙刷多使用于达官贵胄,民间多用搽牙灰,即稻谷的糠壳烧成的白色灰,一些地方直到解放后还有卖的。
纵观古人洗漱的历史,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古人对于洁净、健康的不懈追求。
皇上洗漱怎么说
根据历史记载处于清朝的皇帝,大概每天四到五点就已经起床进行梳洗了。由于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在其梳洗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向长辈请安。
向太后问安结束之后,皇帝也不能休息还得去上早课。上完早课之后才能够吃上早餐,由于满汉两族存在着文化差异的关系,清朝皇室饮食习惯由汉朝也存在着区别。
在清朝时,满清皇室一天只吃两顿即清晨和午后两顿正餐。这两顿正餐确实是山珍海味全都包囊在内,可是与皇帝而言仍旧存在着一些不满足。
这一个不满足是来自于何方呢?这是因为皇帝不能够自己规定菜谱,宫廷的菜式是由御膳房进行烹制的,其菜谱样式常年不变且固定。这都是按照规矩办事,皇帝也很难改变。
吃完早饭之后,乾隆皇帝就开始上早朝。上早朝也比较的繁重他得接见几批大臣,的第1批需要接见的大臣就是军机大臣。当军机大臣对乾隆皇帝汇报了最近发生的大事,并让乾隆皇帝作出决定之后,乾隆皇帝便开始接见其他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