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禅让的历史故事?
这个疑惑从没有人可以给我解答,当然,在那种中学的填鸭式学习情况下这根本就是不应该提出来的疑问,所以它在我心里一放就放了十多年。最近听了一次讲座,听老师说起原来史学上早到荀子起就已对这个问题提起过争议,这才知道原来历史课本上说的不一定就是真理,原来我的这个疑惑早就有人疑惑过了。于是我查看了许多相关历史资料,对这个事情的原委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为什么会形成“禅让”这一种说法呢?有一派学者认为是孔子编造出来的,因为他的一套理论是要求“以礼以仁治国”,他需要一些实例来佐证,于是他挖出离他已有一千五百年的遥远统治者加以美化,因为那时候甚少文字记载,许多东西可以由他言说。孔子是以授徒出名的,他有弟子三千,每一个人都出去说一遍他的话,俗话说“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何况他有弟子三千呢,而且这些弟子后来还又收弟子,“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这样重复下去,这个“禅让之说”就越变越真了。
当然一切说法都不会是空穴来风,一定有它产生的基础。如果尧舜都把帝位传给了儿子,孔子想编禅让也没法编,所以这件事的基础是建立在尧舜二人都没把帝位传给儿子这个基础上的。那么他们为何不传子呢?这件事有几种说法。
一种是《尚书》的《尧典》、《舜典》、《大禹谟》等篇说尧在位七十年后,年纪老了,他的儿子丹朱很粗野,好闹事,他不喜欢,人民也不喜欢,这就使得他没法传位给儿子,谁让他忙于国事没有教育好儿子的呢。
第二种说法是《古本竹书纪年》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说舜是个极厉害的人物,很有手腕,早早就把民心都拢络了,尧想不传位给他都难,这就是个典型的权力斗争的故事了。韩非子也说:“舜逼尧,禹逼舜”。至于舜老了被迫传位的故事就更惨,说禹为了抢到舜的帝位而把他孤苦一人流放到南方,连两个爱妃都不许带,这才有了“湘妃斑竹”的凄婉故事。
正史上说舜晚年身体不好,依旧到南方各地去巡视,病死在苍梧,多么动听的鞠躬尽瘁的故事,而那个“流放”的版本又是多么凄惨。所以历史的真象到底是怎样的实在是一件很难确定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可以流传下去一个不同的版本,就象“古”这个字的象形一样---通过10代人流传下来的故事就是“古”了,而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思增减些东西。我们后人现在要知道那么久远并且没有很多文字记载的历史真象真是相当困难,但只要仔细搜寻,认真分析,还是不难找出蛛细马迹。
再有一种比较新的说法是说,尧舜禅让是因为原始公社时期人类统治传位法则进化的不完善而造成,那也就是说在那之前人们都没有父子相承帝位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在这之前从黄帝开始就是把帝位传给儿子的,然后儿子又传儿子,这样黄帝王朝子孙相传共传了七君,这都是有史可查的,所以说禅让是原始社会waYRmzNlBr的特点也是不正确的。
对尧舜禅让这个美名抽丝剥茧,最后反映出的真象竟然是它只不过是中国数千年王朝史中一次异姓夺嫡的常见故事。自古就是胜者王候败者寇,夺到君位的人立时就成了圣人,是什么真命之主,没有夺成的就是篡位弑君,大逆不道。所以尧舜不过是两个夺位成功的“能人”,并且在事后很好地粉饰了自已,不让人看到他们血腥夺位的真象。比如舜为了掩饰自己为夺位而杀死异母弟弟的恶行,就拚命宣传是这个弟弟不好,先想谋杀于他,还说他自己的亲生父亲都无数次帮弟弟恶毒谋杀自己,所以把目盲年高的父亲一并放逐,却大掩自己的不孝。不过最后这位阴谋夺位的能人的下场却是被与他有杀父(鲧)之仇的禹重新夺回了帝位,并且自此传位子孙,这个黄帝的玄孙终于又恢复了他家自古以来父位子承的古老规则。
孔子也许是不知道真象,也许是不愿意知道真象,因为他为了宣扬自己的一套以仁礼治天下的理论,必须找出一些合他理论的事例。可能他找遍了史书,只找到尧舜禹这三个传位异姓的例子,于是他就象得了宝,一口咬定他们是让贤,并且删改从前的史书并强迫自己的三千弟子都按此传播流传下去。果然在这之后的史书都按孔子的说法写着禅让二字,而在此之前的史书却都被孔子等删定过了,所以事实的真象可能再也看不到了。没想到到了西晋年间有人盗了魏襄王墓,得了一本没经孔子删定过的史书----竹书纪年,让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着:“昔尧德衰,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不与父相见也。”所谓禅让的实质立时点明,非让也,夺也。
综上所述,从种种历史资料可以看出,尧舜禅让之说实难令人信服,而且从人类的进化演变应该是越来越文明,而不是越来越野蛮倒退上看,远古能有如此完美的“禅让之说”也是不真实的。
盖括尧舜禅让,,,,,,,,
尧老了,想找一个顶讲道德,顶有本事的人代替自己的位置。有人向他推荐了年轻的舜。
尧首先召见了舜,他看到舜一表人才,很喜欢,就将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让9个儿子和舜一起生活。
舜和妻子生活得和睦美满,照顾尧的9个儿子比亲兄弟还亲。
后来,尧先后让舜去种田、捕鱼、烧陶器,舜都做得很出色。尧又派舜当了几年管理生产的官,舜把各项事务都处理得很得当。尧对各部落的首领说:“舜的才能这样出众,真是难得啊!”大家都认为舜可以做尧的继承人。
可是尧还要考验他的胆量。他让舜一个人到大山林里去。天空电闪电鸣,地上有豺狼虎豹乱窜,周围不时传来野兽的嚎叫声,真令人害怕。舜却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走出了山林。
不久,尧在部落联盟里郑重宣布:“从现在起,我让舜替我做大家的首领了。”
这就是有名的“尧舜禅让”的故事。
尧舜禅让的故事是怎样的?
尧、舜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口皆碑的两个贤明君主。帝尧名字又叫放勋,他担当部落联盟最高首领时,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他的仁德像天一样的广大,他的智慧就像神灵一样神奇,他对待人就像太阳一waYRmzNlBr样和煦,他富而不骄纵,显贵而不懒惰,他手下的臣民总是看到他在不停地忙碌,戴着黄色的冠冕,穿着黑色的士服,乘着红色的车子,驾着白色的马,威武而又和气。他以仁义治理国家,在他的手上,治理了泛滥咆哮的黄河,确立了历法,就这样忙了几十年。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尧也老了,他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了,而国家还有许多大事要做,他就想物色一个人来接替他。
一天,他把谋臣找来,问道:“我老了,不中用了,谁能帮助我治理国家呢?”
大臣放齐说:“我看你的儿子丹朱明事达理,可以胜任。”
尧说:“不行,不行,这孩子顽劣好斗,不懂事理,不能当此大任。”
兜上前拜道:“帝王,我看共工可以重用。”
尧说:“我看也不行,这共工就是会玩嘴巴,表面上装得道貌岸然,实际上一肚子坏心眼。”
尧接着说:“我选人,不在乎他是不是我的亲信、亲戚,不在乎他的出身,而要看他心地是不是仁慈,是不是有真才实干,要是有这样的人,不论他出身多卑贱、多贫穷都可以。”
坐在旁边的四方部落的诸侯听到了,就一齐上前说:“听您这样说,我们倒觉得有一个人可以。”
尧连忙问是谁,那四人说:“有一个叫虞舜的人,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贫民,出身低贱,30多岁的人,到现在连个婚都没结成。他母亲早逝,父亲瞽叟双目失明,家里的事全靠他撑持,他以种田捕鱼为生,养活一家人。但是他又非常深明大义,诚恳、简朴、善良、懂礼仪,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尧一听,满心高兴,心里觉得此人也许可以担此大任,就说:“我来试试他。”
于是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舜这时已经30多岁,而娥皇和女英还不到20岁,这既表示对舜的信任,也是为了创造一些机会能够进一步观察他。搜趣网
舜成亲后,就和二位女子住在贫穷偏僻的妫水河畔,舜不因娥皇和女英出身高贵就屈从她们,而是教她们纺织,孝敬公婆,尽儿媳的责任。
舜的母亲去世较早waYRmzNlBr,他的父亲瞽叟又改娶了另外一个女子,舜的后母生了一个儿子叫象,这后母心胸褊狭,偏心得厉害,对舜十分蛮横,而象长大以后,也傲慢无礼。舜的后母常常在瞽叟面前唠叨,说舜的坏话,致使瞽叟也不喜欢舜。
舜就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但是他能恪尽孝道,尊敬父母,对待后母体贴入微,而对于弟弟,他也能宽大为怀,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他成家以后,让他的两个妻子也能关照弟弟,每当弟弟对他的嫂子不礼貌时,他都劝解妻子忍让,一家人就这样和睦地生活着。
尧的两个女儿向父亲报告这一切时,尧从心里喜欢上了舜,这果然是一个知情懂理、深明大义的人。
尧又让自己的九个儿子和舜一起生活,看舜是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证明,舜和尧的九个儿子相处得也很好,舜对尧的儿子一点也不迁就,要求非常严格,他们白天一阵来一阵去,到历山上开荒种地,大家相互和和气气。
在尧儿子的眼睛里,舜简直就是一个圣人。
他对待人总是非常诚恳、谦让,别人家的田地和舜家相连的,他总是能礼让田界,乡亲们都愿意和他在一起干活。他和许多乡亲在一条叫作雷泽的河里捕鱼,他也能和人们互相谦让;他在黄河沿岸制陶器,总是非常认真,一丝不苟,那些制陶器的人也跟着他学,所以黄河沿岸产的陶器没有一个是粗制滥造的。
由于他的和气为人,他住的地方一年以后变成村落,两年以后就成了城镇,三年以后就成了都市,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尧知道这一切之后,大喜过望,就奖赏给舜很多东西,有十分名贵的琴、华丽的布料,还给他盖了房子,并且送给他许多牛羊。
这对于舜来说,倒并不是好事。他的后母、父亲瞽叟和弟弟象见到他得到这么多东西,心里早就嫉妒难忍了。他们望着一大堆好东西,嫉妒得眼睛都要流血,他们三个人在一起商量,想杀死舜。他们说干就干,还想好了鬼点子。
一天,瞽叟把舜叫到自己的面前,说:“孩子,你看我家的屋顶上的草被风刮走了不少,一下雨屋里肯定要漏水的,趁今天天气好,你上去把它修理好吧。”
舜当然很乐意,就爬上屋顶去忙着修理。哪知这是他们设好的圈套,象在底下,一看时机成熟,就点了一把火,把屋子烧着了。顿时,火光冲天,舜被烟呛得睁不开眼睛,大火就在他的脚下燃烧,那三个坏心眼的人站在老远的地方,心里暗暗地笑,这小子这下可完了。
但是舜大难不死,他拿着屋顶上的两个斗笠,纵身跳了下来,一点儿也没摔伤。
这三个人一计未成,又施一计,瞽叟对舜说,家里门口的一口井干了,需要人下去重新挖,就叫舜下井去。舜还是很乐意地下去了,娥皇和女英拿了一把斧子给自己的丈夫,嘱咐他小心。
舜知道他们居心不良,他刚来到井底,就先挖了一个洞。象和瞽叟以及舜的后母知道舜已经到了井底,看时机已到,就一起将土和石头往井里填,忙了半天,向井底下看了看,土石已经将井填了大半,以为舜被压死了,就高兴地走了。
他们来到舜的屋子里,有的要衣服,有的要牛羊,而象除了这些之外,还要舜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
瞽叟和他们争了起来,这老头说:“我是出谋划策的,理应大量的东西归我。”象说:“我出的力气最大,我应该分的东西最多。”就这样你争我夺,半天都没有分好。
正在他们争吵之际,从外屋走来一个人,他不是别人,正是舜。他们还以为是舜的魂灵,其实舜根本就没有死,他在井里挖了一个洞,这个洞通向旁边的一口枯井,当他们三人在上面往下推土石的时候,舜躲到了那洞里,待他们离开走远了,就从另外一口井里爬了出来。
他们知道舜还活着,一个个涨得满脸通红,他们都害怕舜以后会报仇,但是舜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还是像往常一样和蔼地对待他们,仍然孝顺父母,对弟弟格外关心。
尧知道这些情况之后,认为舜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贤良之人,就委派他做更多的行政管理工作。舜上任之后,恪尽职守,做事极有分寸,对人和如春风,尧交给他的事他都能完满地做好。
他非常注意任用人才,从前高阳氏有八个儿子,个个从善如流,当时人都称他们为“八恺”;高辛氏也有八个儿子,为人也很好,当时人称他们为“八元”,舜就任用了这16位善人,帮助管理地方事务,他们一个个都干得很出色。尧在位70年而得到舜,又过了20年,经过反复观察,知道舜完全可以带领人民过上安宁日子,就自己退了下来,把帝位让给了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尧舜禅让的故事。尧退位28年以后而寿终,老百姓就像死了自己的父母一样伤心。从此以后,舜继承了尧的事业,把国家治理得越来越好。
舜登上帝位之后,驾着车子去朝见自己的父亲瞽叟,他来到父亲的面前,扑通跪倒,感谢父waYRmzNlBr亲养育之恩,最后把这位心地不善的老头也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又封弟弟象为诸侯,也感化了这个异母弟弟。
尧舜禅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