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名言
有菀者林,众鸟萃之。我欲张罗,榛枯翳之。既砺我斧,又饬我徒。孰是奥秽,而不剪除。爰升于虚,以相乃麓。有条我纲,载秩我目。有鸟有鸟,五采其章。噰噰喈喈,率彼高冈。张之弗获,忧心且伤。寤寐怀思,曷云能忘。有鸟五采,亦既来止。昭其德音,以相君子。君子岂弟,其仪是若。艾而张矣,云胡不乐!
芳树
蔚彼芳树,生于兰池。景风昼拂,荣泉夜滋。烨如其光,炫于朱曦。含华吐芬,嘤鸣满枝。君子有酒,以邀以嬉。羽觞交横,吹竹弹丝。相彼草木,允惟厥时。良辰易徂,能不怀思。沛其迈矣,其谁女悲?
上陵
零雨霏霏,亦降于桑。怆悢中怀,念昔先皇。
惟昔先皇,创业孔艰。寤寐兴怀,能不永叹。
精灵安所,体魄焉依?幽明隔绝,曷已其思。
堂堂梓宫,在彼高冈。霜露是萃,能不慨伤。
礼起由情,将情繄物。溥斯索矣,庶其罔阙。
郊社既虔,宗庙孔威。上陵是申,式昭孝思。
将进酒
有酒湛湛,亦盈于觞。酌言进之,思心洋洋。
亦有兄弟,在天一方。安得致之,乐以徜徉。
有酒在尊,既旨且清。何以酌之,有觩其觥。
岂不欲饮,惜无友生。怆悢伤怀,曷云其平。
兄弟之合,如埙如篪。朋友既比,如纲如维。
死丧急难,是责是庇。今日有酒,如何勿思。
人亦有言,解忧惟酒。载惛载呶,亦孔之咎。
我觞维琼,我斝维玖。以乐兄弟,以宴朋友。
上之回
上之回,六龙矫;揵光耀,拂鹥鸟。轥石关,匝棠棃。
扬灵旗,县月支。天马来,宛居劙。穆上玄,厘穰穰。
坐明堂,朝万方。翕披离,王烛光。于亿年,乐未央。
朱鹭
朱鹭来,玉山巅。赬翁引,熛臆延。朱鹭来,赩流赮。
饮赤水,食丹砂。朱鹭来,炎德加。威昆明,滇僰讹。
朱鹭来,集太液。帝锡佑,荒广斥。朱鹭来,烨煌煌。
挟鹪雕,媒凤凰。朱鹭来,皇之辉。神策滨,无穷期。
巫山高
巫山高哉郁崔嵬,下有江汉浮天回。深林日月照不到,洞谷阖辟生风雷。
危峰半出赤道上,落日猿狖鸣声哀。虎牙赤甲斗雄壮,风气以之而隔阂。
楚王遗迹安在哉?但见麋鹿跳蒿莱。当时忠臣放泽畔,乃与靳尚相徘徊。
山中妖狐老不死,化作妇女莲花腮。潜形谲迹托梦寐,变幻涕泪成琼瑰。
神灵震怒不可祷,云雾惨淡昏阳台。猛风吹雨洗不尽,假手秦炬歊飞灰。
精诚感应各以类,世间妖孽匪自来。君不见商王梦中得良弼,傅岩之美
今安匹。巫山何事近楚宫,终古怨搜趣网恨流无穷。
注:《巫山高》,刺奇后也。庚申君宠高丽奇妃,立以为后,专权
植党,浊乱宫闱,故作《巫山高》以讽谏焉。
战城南
朝战城南门,暮战城北郭。杀气高冲白日昏,剑光直射旄头落。圣人以
五服限夷夏,射猎耕织各自安土风。胡为彼狂不自顾,而与大国争长雄?
高帝定天下,遗此平城忧。陛下宵旰不遑食,拥旄仗钺臣不羞。登南城,
望北土。云茫茫,土膴膴,蚩尤祃牙雷击鼓。举长戟,挥天狼。休屠日
逐浑邪王,毡车尾尾连马羊。橐驼载金人,照耀红日光,逍遥而来归帝
乡。归帝乡,乐熙熙,际天所覆罔不来。小臣献凯未央殿,陛下垂拱安
无为。
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骊,二马八足争驱驰。回头顾影双骄嘶,尾端散作赪虹飞。
黄马曜日黄金晶,骊马谓是玄天精,眼前好丑那能明。吾闻良骥称以德,
不闻矜此骊黄色。世无伯乐识者谁,有德无色空自知
思悲翁
弱龄轻日月,迈景想神仙。顾往谅无及,待来徒自怜。
黄金弃砂砾,劬心炼丹铅。凿石不得水,沉剑徒窥渊。
流光不我与,白发盈华颠。杖策出门去,十步九不前。
归来对妻子,尘灶午未烟。干时乏计策,退耕无园田。
霜蒲怨青松,逝矢恨惊弦。已矣复何道,吞声赴黄泉。
圣人出
圣人出,临万方,赤若白日登扶桑。阴灵韬精星灭芒,群氛辟易归大荒。
晻暧寒谷熙春阳,枯根发茁畅幽藏。潜鱼跃波谷鸟翔,花明草暖青天长。
青天长,圣人寿,北斗轩辕调气候。北辰中居环列宿,八风应律九歌奏,
圆方交格神灵辏。圣人出,阳道开。亿万年,歌康哉。
钓竿
斫竹作钓竿,抽茧作钓丝。沧洲日暖波涟漪,绿蒲茸茸柳叶垂,钩纤饵
香鱼不知。石鳞激水溪毛动,玉燕回翔竿尾重。大鱼入馔腮颊红,小鱼
却放渊沄中。更祝小鱼知我意,长逝深潭莫贪饵
思美人
雨欲来,风萧萧。披桂枝,拂陵苕。
繁英陨,鲜叶飘。扬烟埃,靡招摇。
激房帷,发绮绡。中发肤,憯寂寥。
思美人,隔青霄。水渺茫,山岧峣。
云中鸟,何翛翛。欲寄书,天路遥。
东逝川,不可邀。芳兰花,日夜凋。
掩瑶琴,闲玉箫。魂睘睘,心摇摇。
望明月,歌且谣。聊逍遥,永今宵。
关山月
关山月明风恻恻,万里黄云杂沙砾。夜深羗笛吹一声,征人相看泪沾臆。
古人以绥服奋武卫,耕战守御不外求。何人倡此戍边策,千载以贻中国
忧。关山月,圆复缺,何忍年年照离别。愿得驰光照明主,莫遣边人望
乡苦
//www.souquanme.com 楚妃叹
江汉扬波六千里,上有巫山矗天起。锦衾一夕梦行云,万户千门冷如水。
闻道秦兵下武关,君王留连犹未还。山深不见章台殿,汨罗冤泪空潺湲。
尚忆前王好驰逐,宫中美人不食肉。回狂作哲须臾间,至今相业归孙叔。
楚宫无复如昔人,况有神女如花新。悲来恨新还忆故,谁能断却巫山路?
注:《楚妃叹》亦刺奇后也。
上清词三首
其一
王子晋,好吹笙,吹得神仙下玉京。一朝羽化随风去,回首故宫芳草生。
其二
天上月,影悠悠,似镜看看又似钩。自是嫦娥甘寂寞,桂华相对度千秋。
其三
河汉水,九秋清,凉月满空闻雁声。雁声不到梦先到,白露湿衣天未明。
汉宫曲
小雨如烟昼掩扉,卷帘忽见燕双飞。不知春色能多少,总向昭阳柳上归。
江上曲八首
其一
数树垂杨绿水边,问郎何不系兰舡?浦沙新涨青山远,半夜月明无杜鹃。
其二
曾记楼船夜泊时,家家弦管斗腰肢。于今弦管归何处,绾束枯蒲当酒旗。
其三
昨夜月明天似水,今晨月落水如天。天长水远人何处,芦苇萧萧一抹烟。
其四
紫桂香销五夜霜,碧云收尽玉蟾光。琅玕不是人间树,何处朝阳有凤凰。
其五
月出前山青黛寒,雁声遥下碧云端。草根错认骊珠吐,自是西风白露团。
其六
宾雁来时月满洲,于今雁去月如钩。雁来雁去何时了,月照离人又白头。
其七
忆见垂杨缒绿丝,陟看秋菊映疏篱。柳花作絮随风去,菊绽金葩欲似谁。
其八
红蓼丹枫一色秋,楚云吴水共悠悠。人间万事西搜趣网风过,惟有沧江日夜流。
寒夜谣(二首)
其一
良夜悠悠,星河满天。风吹窗棂,声如管弦。无酒可饮,寒不能眠。枯肠饥鸣,百虑交煎。人生一世,不满百年。寤寐怀思,曷维其然。内省不疚,有愧圣贤。其二今夕何夕,岁聿其徂。草木雕落,山川萦纡。瞻彼鸿雁,拂翼天衢。雍雍和鸣,载悠载徐。虽无羽翰,心与之俱。华月出云,青灯在隅。歌以写怀,云何其旴。
夜夜曲
冬夜恒苦长,夏夜恒苦短。短长相蔽亏,殷勤望推挽。
纫茅作绳绳易断,汲水作池池易旱。故镜尘昏难远照,
故衣絮敝无新暖。西风袅袅吹桂枝,白露点苔黄叶满。
秋夜曲
木落霜露繁,乌啼夜方永。起行望明月,西风吹雁影。
雁飞一何急,乌啼安所集。徘徊不能寐,望月空伫立。
伫立河汉倾,谁家砧杵声。关山渺千里,何处不伤情。
长歌续短歌短歌调促情苦悲,长歌引愁无绝期。短声欲尽长声续,似是荆山人泣玉。悲哉荆山泣玉人,但知贵玉不贵身。纵令哭尽歌堪听,何异春花委路尘。古称悲歌可当哭,伤心如中金石镞。更不必听蔡琰笳,又不必听渐离筑。长歌飘扬彻九天,短歌呜咽入九泉。徒言歌哭两情异,谁知歌声尤可怜。
墙头花
墙头花,红锦妬。美人抱瑟倚高楼,只恐花飞逐风去。荧荧绛蜡送残宵,
燕语莺啼斜日暮。
望行人
朝听乾鹊鸣,暮见灯花结。鹊鸣灯结无定期,镜里青云看成雪。人生百岁
难长保,天上孤鸾海中老。滔滔逝水不回西,灼灼秋花几时好。一朝复一
朝,一夕复一夕,只恐君心念妾时,妾身已作山头石。
长松梢
长松梢,青拂天。岁暮商飙急,寒苦令人怜。阴崖有朴樕,生在荆棘下。
霜凋荆棘叶,网缀如檐瓦。春风破冰冻,劲绿不曾赭。祸福相倚伏,岂不
在所招。宁为朴樕茎,莫作长松梢。
折杨柳
东风二月春如酒,不见百花惟见柳。柳丝绾烟留暝鸦,柳花荡漾迷羲和。
美人卷帘看不足,柳色萋萋妬娥绿。夜来微雨清郊圻,莺黄相应鸣埙箎。
欲寄柔条无信使,空将泪染回文字。
王子乔
王子乔,乃是髭王之子,皇王之孙。深宫洞房不称意,却驾白鹤寻轩辕。
虹霓为旆云为幡,飘然乘风上昆仑。王子乔,去何之?朝发旸谷暮崦嵫,
六龙九凤相追随。穆王西上不得王母诀,胡为元气独尔私?王子乔,去
不还。后稷功业委如山,犹有九鼎知神奸。王城日夕生茅菅,尔独胡为
白云间?王子乔,空长叹!
注:《王子乔》,刺爱猷识里达腊也。太子阻兵拒父,白琐住挟以
出奔,不称主器,宗社将覆,故托王子乔以刺焉。
走马引
天冥冥,云蒙蒙,当天白日中贯虹。壮士拔剑出门去,手提仇头掷草中。
掷草中,血漉漉,追兵夜至深谷伏。精诚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马从
天来,挥霍雷电扬风埃。壮士呼,天马驰,横行白昼,吏不敢窥。戴天
之耻自古有必报,天地亦与相扶持。夫差徒能不忘而报越,栖于会稽又
纵之。始知壮士独无愧,鲁庄嵇绍何以为人为!
注:明宗被弑于晃忽,又庚申帝即位七年乃以尚书之言撤文宗主于
太庙,而诏书但以私图传子为言,昧于《春秋》复仇之大义矣。公此诗
盖深讥之也。
诸葛亮留给刘伯温一句什么话?
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留给刘伯温一句话。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1]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扩展资料:
刘伯温主要成就:
1、政治思想
施德政、得民心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思想理论依据。民本思想是刘基德政的出发点,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还有经济性,是统治者施政的基本方针,并通过生产实践和一生的亲民行动为表率。
2、学术思想
刘基的儒学思想对明初的学风产生了直接影响,其融会理学诸派,又以儒道互补,体现了明初思想的特征,影响了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
3、建国谋略
对于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先后问题上,刘基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提出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建议,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法治思想
明朝建立后,刘基建议实行的卫所制度,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对于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刘基一直来主张对民众要教化,使其明法懂法,刘基对《大明律》的制定,也起到重要的的作用。
在依法治国方面刘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刘基认为法治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法律的制定要相对宽松,但是在执行时一定要严格执法,特别是对执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基的法律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对打破中国古代“人治”传统,并使法律日益走向客观、公正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符合法律制度发展的进步趋势。
5、文学成就
刘基是元明鼎革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诗文大家,其诗文理论力主讽喻之说,提倡理、气并重,重视时代风格。刘基为晚明讽刺小品的勃兴也起了先导作用,重视文学之于社会的能动作用,其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对于扫荡元季文坛纤弱之风,为明初新一代文风之振起,在理论上起了开道的作用。
刘基以诗议政,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参政意识和批判精神,其所议论的范围包括元季至正年间吏治、军政等种种社会弊端。
从诗歌的渊源角度考察,以诗议政,客观上承续宋人“以议论为诗”之传统,主观上则因其固有的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念使然。诗作情、理兼具,既有社会认识价值,又有艺术审美价值。
刘基将词作为抒情言志的重要工具,题材广泛,内容丰厚,艺术上长于兴寄,长于铺叙,且善于用典。描景状物秀丽入神,造语精工典雅,词风以婉丽为主。
刘基的寓言文学不仅内容博大精深,还阐明了他的政治、经济、军事、哲学、伦理、道德等观点,还表现了审美观和价值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诸葛亮
百度百科_刘基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后两句是什么?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后两句如下:
后两句是: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诸葛亮与刘伯温他们两人虽然处在不同的时代,但从最终结果来看确实是刘伯温要乐观得多。而且“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显了,都是表赞了诸葛亮与刘伯温的军事才能,只是这一句远没有前面一句出名。
刘伯温的功绩:
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刘伯温精选资料 刘伯温简介
2、元至顺年间,刘基举进士。至正十九年(1359年),受朱元璋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曾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次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只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被夺禄。入京谢罪时,不久即逝世。明武宗时赠太师,谥号“文成”。
3、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4、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关于刘伯温
我想请问一下,刘伯温属不属于预言家?(好像有人这么说过他),如果属于,麻烦给我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故事。谢谢刘伯温果然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明太祖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明太祖,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明太祖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为朱氏最后平定天下、开创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明太祖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这是处州地区惟一不加税的一个县。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241石。至此,刘伯温本人的事业和青田刘氏家族的发展,都如日中天,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
作为一代军师和智者,刘伯温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时疾恶如仇,得罪了许多同僚和权贵,同时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激流勇退,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回青田隐居起来。
刘伯温在青田过了2年的隐居生活,本来希望远离世间是非争夺。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间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这就无法避免政敌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当了左丞相,指使别人诬告刘伯温,说他想霸占一块名叫"茗洋"的"有王气"的土地做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早就对刘伯温放心不下的明太祖,听到诬告后果然剥夺了刘伯温的封禄。刘伯温非常惶恐,于是亲自上南京向明太祖谢罪,并留在南京不敢回来。后来,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乃是天下第一大奸臣,可与秦桧相提并论。刘伯温更加忧虑,终于一病不起。
刘伯温
洪武八年(1375年),有病在身的刘伯温由皇帝朱元璋所派使者护送回家,不久在家忧愤而死,终年65岁。
刘伯温在南京时,胡惟庸曾派太医为刘伯温诊病送药,但刘伯温吃了他的药后,病情加剧。因此,当时人们怀疑刘伯温是胡惟庸下毒致死。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县是1948年析置的新县,县名就是为了纪念刘基。
刘伯温不但是一位谋略大师,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文人,他的著作很多,流传于世的有《郁离子》10卷和《诚意伯文集》20卷。其中。代表作《郁离子》一书在中国思想上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刘伯温死后,葬于青田武阳夏山。据说,刘伯温死前曾预言胡惟庸必败,到时明太祖会为自己平反昭雪,他还特留下一封密奏给儿子,要他在日后明太祖想起自己的时候再上奏。5年后,胡惟庸果然垮台。又10年后,刘伯温果然被平反。明太祖还赐给刘氏家族金书铁券,特批刘氏成员可凭此免一次死罪。
[编辑本段]悲剧性结局
刘伯温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朱元璋曾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主宰他的命运,直至生命的终结。
1、淮西派与浙东派拉开争斗序幕
朱元璋在解决了北元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政策,得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时,朝廷内部的矛盾又激烈起来,大臣分成两派,以地域为区分,开始了新的争斗。
这些所谓派别,实际上就是老乡会,大家都说一样的方言。朱元璋手下最大的老乡会就是淮西集团,会长本来应该是朱元璋,但考虑到他还兼任皇帝一职,所以当时是由李善长代理。这一集团人多势众,主要成员有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还包括死去的常遇春等人,可以说这些人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当时的人们见面都以会说淮西话为荣。
李善长何许人也,为什么是第一功臣?此人主要负责后勤和政务,如果把刘基比作张良,那么李善长就是萧何。他一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鞍前马后的劳顿,后勤工作不好搞,劳心劳力又不讨好。朱元璋是个明白人,所以在建国后,便以李善长为第一功臣,任命他为丞相。
李善长这个人的特点是外表宽厚,却心胸狭窄,谁敢和他过不去,就一定要解决对方。
俗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淮西集团很快遇到了对手,那就是浙东集团,首领就是刘基。
两个集团就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开始了斗争,朱元璋似乎很有兴趣,他准备看一场好戏。
2、刘基处死李彬,与李善长结怨
李善长被朱元璋引为第一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韩国公,这是很了不得的,因为当时朱元璋一共只封了六个公爵,其他五个人分别是徐达、常茂(常遇春儿子、李文忠、冯胜、邓愈,他们都是血里火里拼杀出来的一代名将,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长排位居然还在这些人之上,名列第一。他也是公爵里唯一的文臣。
相比之下,刘基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却只被封诚意伯(伯爵。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多出刘基十几倍。
刘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许多重要决策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只得到这样的待遇?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难以解释。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李善长是他的老乡,而且多年来只在幕后工作,从不抢风头,埋头干活,这样一个人朱元璋是很放心的。相对的,刘基是一个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断常常比他还要准确!
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想到了。换了你是皇帝,会容许这样的一个人在身边吗?而且这些决策并非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策,搞阴谋政变十分有用,外加刘基厚黑学的根底也很深,朱元璋时不时就会想起他劝自己不要去救韩林儿这件事。谁知他将来会不会对自己也来这么一手。
不杀他已经不错了,难道还想要封赏吗?
刘基一生聪明,但也疏忽了这一点。这也就决定了他在这场斗争中很难成为胜利者。
洪武元年,双方第一次交锋。当时的监察机构是仿照元朝建立的御史台,刘基是御史中丞,也就是说,他是言官的首领,此时的优势在刘基一边。
引发矛盾的导火线是一个叫李彬的人,是李善长的亲信,他由于犯法被刘基抓了起来,查清罪行后,刘基决定要杀掉他。此时正好朱元璋外出,李善长连忙去找刘基说情,刘基却软硬不吃,还将这件事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处死李彬。不巧,这份回复恰巧落在了李善长手里,他不敢隐瞒,但也怒不可遏。为了救自己的亲信一命,他想了一个借口,他相信只要讲出这个借口,刘基是不会拒绝他的求情要求的。
他找到刘基,对他说:“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时不应妄杀人吧。”
李善长可谓老奸巨猾,他明知刘基深通天文之道,以此为借口,如刘基坚持要杀李彬,大可将天不下雨的责任推到刘基的身上,当时又没有天气预报,鬼知道什么时候下雨。
然而刘基的回答是:“杀李彬,天必雨!”
李彬就这样被杀掉了。李善长被激怒了,他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一次反击。
刘基敢说这样的话,应该说他是有一定把握的,他确实懂得天文气象,可问题在于即使是今天的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的时候。
这一次//www.souquanme.com刘基的运气不好,过了很久也不下雨,等到朱元璋一回来,李善长积聚已久的能量爆发了出来,他煽动很多人攻击刘基。朱元璋是个明白人,并没有难为刘基。但刘基自己知道,这里是呆不下去了,于是在当年八月,他请假回了老家。
临走前,正值当时朱元璋头脑发热,想把首都建在老家安徽凤阳,同时还积极准备远征北元。刘基给了朱元璋最后的建议,建都凤阳是绝对不行的,而北元还有很强的实力,轻易出兵是不妥当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又对了。应该说,当时的朱元璋是很理解刘基的,他对刘基的儿子说过,现在满朝文武都结党,只有刘基不和他们搞在一起,我是明白人,不会亏待他的。
朱元璋这次可真是被刘基给蒙了,刘基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在临走之前已经布下了自己的棋子―――杨宪。杨宪是刘基的死党,他得到了刘基的指示,接任御史中丞,准备对淮西集团的反攻。
3、胡惟庸从幕后走到台前
这位杨宪也不简单,他韬光养晦,扶植高见贤等人,并利用言官的力量,不断收集李善长的黑材料,并经常在朱元璋面前打小报告,说李善长无才无德,不能委以重任。朱元璋不是蠢人,知道杨宪说这些话的目的何在,开始并未为之所动,对李善长依然十分信任,但时间长了,他也慢慢对李善长有了看法,对李善长多有指责。十一月,他召回了刘基,并委以重任。淮西集团全面被打压,浙东集团开始占上风。
浙东集团眼看就要成为胜利者,李善长十分忧虑,他明白自己已成靶子,淮西集团岌岌可危,而自己又不便亲自上阵,与淮西集团公开叫板;他左思右想,为何不学学刘基呢?找一个代言人,但这个人又不能太有威望,要容易控制。于是他看中了胡惟庸,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选择最终让他踏上了不归之路。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他很早就追随朱元璋,却一直不得意,总是干些知县之类的小官。但他确是个有能力的人。在得到李善长的首肯后,他成了淮西集团新的领袖。这场斗争最终将在他手中结束。
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浙东集团春风得意、准备一鼓作气打败淮西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变化。由于刘基言语过于直接,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沟通技巧,很多人开始在朱元璋面前说他的坏话,朱元璋对这个足智多谋的第一谋臣也起了疑心,于是就有了后来那次决定刘基命运的谈话。
4、朱元璋与刘伯温谈话玄机四伏
这一天,朱sxaHh元璋单独找刘基谈话。双方以拉家常开始了谈话,就在气氛渐趋融洽时,朱元璋突然变换了脸色,以严肃的口气问刘基,如果换掉李善长,谁可以做丞相?
刘基十分警觉,马上说道:“这要陛下决定。”
朱元璋的脸色这才好看了点,他接着问:“你觉得杨宪如何?”
这又是一个陷阱,朱元璋明知杨宪是刘基的人,所以先提出此人来试探刘基。
刘基现在才明白,这是一次异常凶险的谈话,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人头落地!他马上回答:“杨宪有丞相的才能,但没有丞相的器量,不可以。”
但考验还远远没有结束,朱元璋接着问:“汪广洋如何?”
这是第二个陷阱,汪广洋并不是淮西集团的成员,朱元璋怀疑他和刘基勾结,所以第二个提出他。
刘基见招拆招,回答道:“此人很浅薄,不可以。”
朱元璋很佩服地看了刘基一眼,这是个精明的人啊!
他说出了第三个人选:“胡惟庸如何?”
刘基松了口气,说出了他一生中最准确的判断:“胡惟庸现在是一头小牛,但将来他一定会摆脱牛犁的束缚!”
说完这句话,刘基知道考验已经过去了,但他错了,下一个问题才是致命的。
朱元璋终于亮出了杀着,他用意味深长的口气说道:“我的相位只有先生能担当了。”
大凡在极度紧张后,人们的思想会放松下来,刘基也不例外,他终于犯了一次错误,这次错误却是致命的。
他回答朱元璋:“我并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皇上慢慢挑选吧。”
这句话说得非常不合适,自居丞相之才不说,还说出所谓嫉恶如仇的话,如刘基所说,谁是恶呢?
刘基的昏劲还没有过去,又加上了一句话:“现在的这些人,在我看来并没有合适的。”朱元璋就此与刘基决裂。
5、第一谋士之死谁之罪?
至此之后,刘基不再得到朱元璋的信任,他虽明白自己地位不如前,但仍然坚持在朝中为官,为浙东集团撑台。但朱元璋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洪武三年,朱元璋亲自下书给刘基,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你年纪这么老了,应该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这里陪着我呢。”
这意思就是,我要炒你鱿鱼,走人吧。刘基只好回到了乡下。
这时,浙东集团的另一干将杨宪失去了刘基的帮助,很快被淮西派排挤,本人也性命不保,被胡惟庸找个借口杀掉了。在这场斗争中,淮西集团最终大获全胜。
刘基明白,自己失败了,他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好好在家养老,度此一生。可是在这场斗争中,失败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胡惟庸成了丞相,他没有放过刘基,指使手下状告刘基,此时刘基已经没有官位,还能告他什么呢?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实在是至理名言。刘基的罪状是占据了一块有王气的地。所谓王气实在是个说不清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没有也没有,只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于是朱元璋再次下诏处罚刘基,官都没了,还罚什么呢?朱元璋有办法,他扣除了刘基的退休金。
刘基陷入了绝望,但他的智慧又一次发挥了作用,他没有在原地等死,而是出人意料地回到了京城。
这实在是很绝的一招,他明白,胡惟庸对付他的根本原因在于朱元璋,只要自己回到京城,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让他放心,自己的性命就有保证。
但这次,他又错了。
洪武八年正月,刘基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注意这点探视刘基,胡惟庸随身的医生给刘基开了药方。刘基吃了药后,病情越来越重,过了不久就死去了。
关于刘基的死因,后来胡惟庸案发后,医生供认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刘基的。这也成为了胡惟庸的罪状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胡惟庸和刘基有仇,朱元璋也知道,却派他去探望刘基。而刘基这样有影响的人,胡惟庸是不敢随便动手的,不然也不会让刘基在他眼皮底下逍遥五年,他很有可能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许。无论此事是否朱元璋指使,但毫无疑问,刘基之死朱元璋是负有责任的。
刘基一生足智多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形势判断准确,思维缜密,能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虽然他本人并非真如民间传说那样,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但从他的判断和预测能力来看,料事如神并非过分的评语。他和诸葛亮一样,已经作为智慧的象征被老百姓所铭记。
胡惟庸胜利了,他在朱元璋的帮助下打败了浙东集团,除掉了天下第一谋士刘基。现在他大权在握,李善长也要给他几分面子。
但他真的是最后的胜利者吗?历史的回答是否定的。
[编辑本段]【传说】
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八子眼看大哥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历史上只是一个官瘾很大的儒生———
刘基,字伯温。现在许多书籍说他才智卓绝、料事如神,深富文韬武略,在历次的主要战役中出奇谋、划妙策,协助朱元璋靖平宇内各股叛乱势力,并于军政、财务等各方面为新王朝建立了完备的制度,开创了明初的第一个盛世。说什么“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那么,历史上的刘伯温真有如此伟大?近日,作家佟平撰文指出,历史上的刘伯温既不是什么有杰出军事才能的谋略家,也不是什么成功的大政治家,甚至连高洁的隐士都算不上,他只是一个官瘾很大的儒生而已。
“刘基之功,不亚于汉初之张良。”刘伯温真是天才军师吗?
大多数书籍提到刘伯温的军事才能时都说,他“神采飞逸,性格刚毅,抱负不凡,朱元璋一见大喜过望,拜刘伯温为军师,朱元璋能扫平元末群雄,一统天下,刘基之功,不亚于汉初之张良。”
佟平在文章中指出,刘伯温共写过两本与军事有关的书。一本是《百战奇略》,一本是《时务十八策》。可是这两本书不但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被引用的记录,现在甚至连具体的内容也很少被提及,可见是两本没有什么价值的书。
从刘伯温的实际从军记录来看,一部分是在元朝官府当军事参谋,镇压农民起义;一部分是投奔农民起义军朱元璋,做起义军的参谋。
从他总共合计在元朝官府三四年的从军经历来看,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出色的军事才华。
1360年到1363年9月,他做朱元璋的随军参谋,其中还有半年多是回家守孝,实际上从军的时间勉强接近两年,也只是朱元璋众多随军参谋之一,甚至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官衔的普通参谋之一。1363年9月朱元璋再次出征时已经不需要他随军,而这时朱元璋的仗还远没有打完,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刘伯温这个军事参谋其实对朱元璋来说,几乎是可有可无的。
一些书籍都把朱元璋首先消灭陈友谅,然后再消灭张士诚,说成是刘伯温制定的平定天下的大计。甚至还将这一大计等同于诸葛亮的隆中对。
佟平认为,这纯粹是穿凿附会、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说法。
这场大战发生在1363年,刘伯温是1360年初就在朱手下当军事参谋,到这时已经当了三年,可是当陈友谅打上门来的时候,朱元璋才匆忙赶造战船来迎战,哪里有什么先打陈友谅的“平定天下大计”的影子?更加可怕的是,在这场大战中,朱元璋曾被敌军团团包围在一条指挥船上,如果不是部下将官韩成与朱元璋换穿袍服,假冒朱元璋跳水自杀骗过敌军,朱元璋很可能在这场大战中被杀。如果刘伯温真是一名出色的军师,能如此让主帅涉险吗?
这场大战的胜利,基本上奠定了朱元璋夺得天下的大势,如果刘伯温真是这场战争的主要功臣,而不只是一名普通的随军参谋,朱元璋在大封功臣时能不想到刘伯温吗?可是在朱元璋1370年大封功臣的名单中原来根本就没有刘伯温的名字,直到封赏完毕后的二十天,才补封了两位三等伯,其中的最后一名排到了刘伯温。
佟平认为,朱元璋之所以补封刘伯温一个最末一位的伯爵,主要不是看中他的军事贡献,更多的是看中他在筹备登基、修建南京城、担当御史令、修建《大明律》、恢复科举等“建国”方面的成绩,再加上他在元朝的特殊身份、跟着朱元璋十年、这时他也已经六十岁了,所以才象征性地封了他一个爵位。
漫画/冷洁
刘伯温是汉代张良一样功成身退的隐士,这种观点是否站得住脚?
刘伯温的功成身退和多次辞官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亮点,尤其是明清两朝的崇尚儒家思想的文人们,更是刻意把刘伯温打扮成张良一样功成身退的隐士,这是否站得住脚?
佟平在文章中指出,只要略微分析一下刘伯温每次辞官和每次“辞而不甘”的表现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每一次辞官都几乎与做隐士没有什么关系。
刘伯温第一次辞官是在1340年,在元朝做了四五年副县长之后,嫌官职太小、没有提升的机会,又与同僚关系不好才辞官的。1349年,第二次辞官是由于他越界举报其他官员受到上司责问不得不辞官。尽管有过两次辞官的经历,却还是看不开,1352年一旦有朋友推荐他去做“平乱”的官,他立刻毫不犹豫地就答应去做了。
刘伯温1358年第三次辞官,是因为一度被升为五品,又被降为七品,还被剥夺了参与军事的资格,才愤而辞官的。也幸亏有此辞官,才后来可能被朱元璋聘去做官。
刘伯温在元朝做了25年的地方官,在朱元璋手下做了十年中央官。虽然刘也属于朱的开国元勋之一,却没有想到只被象征性地补充封在了最末一位,这对于官欲很强的刘伯温来说恐怕是深感失落的吧。正是这种失落感,再加上当时已经六十岁,眼见着继续下去也没有指望得到更大的升迁,于是想试一试辞官这一招,看看朱元璋会不会因此而特别挽留他而给他加官,遗憾的是朱皇帝立刻就毫不在意地让他回家了。
在刘伯温去世139年之后,明朝廷为什么这时会想到去神化他呢?
1514年,在刘伯温去世139年之后,明朝廷却突然加赠刘伯温太师衔,谥文成。说他“慷慨有志,刚毅多谋,学为帝师,才称王佐”、“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为什么明朝皇帝在刘伯温去世139年之后突然想到赠封他?
佟平认为,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
其一,跟随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中,许多人被朱元璋杀掉了,所以才轮到了刘伯温。据史家统计,1370年所封功臣37人中,在朱元璋去世前或父或子被杀、被充军、被除爵的达到了31人,其中还不包括被暗害死的。既然这些人已经被朱元璋定为坏人,在神化朱元璋的时候自然就不能再用这些人来做陪衬了,这样就将原本排在40名之后的刘伯温一下提到了“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的位置了。
其二,刘伯温在朱元璋手下担当的是太史令,这个官职除了编制历书等,还负责观察天象,同时兼管起草文书、策命、记史事、编史书、国家典籍、祭祀等。通过刘伯温来预测朱元璋是“真命天子”更加具有欺骗性。
其三,刘伯温写了许多文章,这样方便在文人中宣传推广。
其四,刘伯温在朱元璋的开国元勋中学历最高,是前朝的进士,让前朝的进士为没有正规上过学的朱元璋当老师,面子上好看,而且刘伯温比朱元璋大将近20岁。
其五,刘伯温是有文才又有从军经历的人,适合神化成能文能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