犒赏三军,水淹七军
关羽水淹七军,为什么不说水淹三军?古代的三军是怎样来的?七军和三军有什么区别?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袭,但人数多少不一样。汉代实行5人一伍,2伍为火,5火为队,2 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2 裨为军的编制。
七军是指三国时曹操命大将于禁为南征将军,庞德为先锋星夜去救樊城的七路大军
犒赏三军是什么意思
犒赏哪3军?【zdic.net www.souquanme.com汉 典 网】
【解释】: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再命户部颁发粮草彩缎,……,差出内臣田思忠,解往潭州岳爷军前,犒赏三军。”
★犒赏三军是什么意思
[ kào shǎng sān jūn ]
基本解释
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详细解释
1. 【解释】: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2. 【出自】: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再命户部颁发粮草彩缎,……,差出内臣田思忠,解往潭州岳爷军前,犒赏三军。”
古时候打胜奖都说犒赏三军,这三军指的是?
解释: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9回:“再命户部颁发粮草彩缎,工部发出御酒三百坛,着礼部加封,差出内臣田思忠,解往潭州岳爷军前,犒赏三军。”
示例:我到中国饭店吃了顿‘杂碎’,作为~。 ★老舍《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说犒劳三军,三军是什么呢?
所谓“犒赏三军”,如果放在当代,却是可以说是去犒赏海陆空三军,但若是放在古代,却是不能这么说了,古代虽有海军、陆军,但却没有空军,因此古代版的“犒赏三军”,却不是指犒赏海陆空三军。
周制,天子可有六军,诸侯大国可有三军。因此,在西周至春秋时期,一般的诸侯国都会设三军,而对于三军的称谓,各诸侯国却是略有不同,如晋国、齐国、鲁国和吴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魏国称前军、中军、后军,因此在春秋时期,三军的称谓并不固定,可称中上下军,也可称中左右军,亦可称前中后军。
当然,在大部分的典籍中,“三军”一般指的就是前、中、后三军,所谓的前军一般搜趣网指的就是先锋军,他们主要负责修路、架桥、侦察等事务,同时应付小规模的战斗。所谓的中军一般指的是主力军,就是三军统帅所处的大军,由主帅直接指挥的部队。所谓的后军一般指的是后勤部队,主要负责运输全军的军用物资,由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组成。
而到了战国时期,因周天子的威严已经淡然无存,那些强大的诸侯国早已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因此他们不再遵循“天子可有六军,诸侯大国可有三军”的规定,其军队的数量早已远超周天子。因此,到战国时期,严搜趣网格意义上来说,早已经没有三军的说法。
当然,此时在秦国却有着另外一种“三军”的说法,《商君书·//www.souquanme.com;兵令》载:“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AZskmQydpJ军也。”,在秦国,所谓的三军就是指壮男组成的一军,壮女组成的一军,男女老弱者组成的一军。
到了秦汉时期以后,“三军”不再单独指某些军队,而是统指军队。当然,在行军打战时,还是有着三军的称呼,这时三军一般指的就是前军(先锋军)、中军(主力军)、后军(后勤军)。
因此,如题主所问,诸葛亮所说的“犒赏三军”中的“三军”可以是指参加北伐的所有军队,即前、中、后军,也可以是指由诸葛亮直接指挥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