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敬意的成语
表示敬意的成语【拜手稽首】:拜手:作揖;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敬意。
【朝参暮礼】:参:参拜;礼:表敬意。早晚参拜。形容态度虔诚。
【顿首再拜】: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额手加礼】:表示敬意。
【拱手让人】: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
【拱手听命】: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令人起敬搜趣网】:使人产生敬意。
【萧曹避席】:萧曹: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曹参;避席:起立离座,表示敬意。连萧何、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极大,超过前人。
【拥彗清道】:拥:抱持;彗:扫帚。手拿扫帚,清扫道路。表示对来访者的敬意。
【拥篲清尘】:拥:抱,持;篲:扫帚。手拿扫帚,清扫道路。表示对来访者的敬意。
【再拜稽首】: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至敬无文】:敬:崇敬;文:修饰。真正的敬意无需用客套的形式来表现。
顿首再拜 [dùn shǒu zài bài]
基本释义
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出 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拱手听命 [gǒng shǒu tīng mìng]
基本释义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出 处
《明史陈九畴传》:“边臣怵利害,拱手听命,致内属番人勾连接引,以至于今。”
再拜稽首 [zài bài qǐ shǒu]
基本释义
古代行跪拜礼时,拜了又拜,叩头至地,表示高度尊敬。
百科释义
再拜稽首,读音为zài bài qǐ shǒu,成语,意思是指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搜趣网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朝参暮礼】:参:参拜;礼:表敬意。早晚参拜。形容态度虔诚。
【顿首再拜】: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额手加礼】:表示敬意。
【拱手让人】: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
【拱手听命】: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令人起敬搜趣网】:使人产生敬意。
【萧曹避席】:萧曹: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曹参;避席:起立离座,表示敬意。连萧何、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极大,超过前人。
【拥彗清道】:拥:抱持;彗:扫帚。手拿扫帚,清扫道路。表示对来访者的敬意。
【拥篲清尘】:拥:抱,持;篲:扫帚。手拿扫帚,清扫道路。表示对来访者的敬意。
【再拜稽首】: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至敬无文】:敬:崇敬;文:修饰。真正的敬意无需用客套的形式来表现。
顿首再拜 [dùn shǒu zài bài]
基本释义
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出 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拱手听命 [gǒng shǒu tīng mìng]
基本释义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出 处
《明史陈九畴传》:“边臣怵利害,拱手听命,致内属番人勾连接引,以至于今。”
再拜稽首 [zài bài qǐ shǒu]
基本释义
古代行跪拜礼时,拜了又拜,叩头至地,表示高度尊敬。
百科释义
再拜稽首,读音为zài bài qǐ shǒu,成语,意思是指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搜趣网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
《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陶渊明——真正的隐士?这两天,我们在上《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一生五次做官,五次辞官。本文就写了他辞官回家的原因。他最后一次做官,就是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当时那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表达了自己辞官回家的决心。从此,他就成了后世文学习的楷模。我在给学生讲练习题时,元好问给我们的隐士提出了全新的解释,他认为隐士有“小隐士”和“大隐士”之分。小隐士指的就是最初有智巧变诈之心的人,对道的信仰还不够坚定,不愿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为使自己心不乱,便隐居山林。大隐士就是那些既能坚守自己的操行,又能应付世事的人,不被外物所诱惑,他们或出仕或退隐,喧嚣与寂静全都忘记了,隐居于朝庭与井的人。我个人认为小隐士是假隐士,大隐士才是真正的隐士。隐士的概念已定,那么后人所崇拜的陶渊明到底是真隐士还是假隐士?我们先看看陶渊明回家的原因,不愿被乡里小儿所侮辱,也就是看不惯官场的黑暗。再请大家听一个耳熟能详的人物——海瑞的故事。他当淳安知县的时候,已45岁了,按理说,他应该更加重视这来之不易的官位,但他没有,他身居小官,却不阿谀上司。他的上司——以文官而出任总督的胡宗宪,居官风厉,境内的官民无不凛然畏惧。一次,他的儿子道经淳安,随带大批人员和行李,对驿站的款待百般挑剔,并且驿丞。县令海瑞立即命令衙役皂隶拘捕这位公子,并且没收了他携带的大量现银。年,左副都御史鄢懋卿被任命清理盐法,南北各省的食盐征收专都归他节制。对于这位钦差大臣,地方官自然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怠慢。而钦差大臣本人也标榜俭朴,先假装发出通令,内称本院“素性简朴,不喜承迎。凡饮食供帐俱宜简朴为尚,毋得过为华奢,摩费里甲”。对于这样的官文,别人早已司空见惯,但海瑞却对此非常认真。当鄢都院的节使尚未到达淳安,海瑞就递给了他一个禀贴,奉劝他不要扰民,要摒弃奢华的排场,要拒绝地方官的阿谀恭维,做到公事公办,完成皇上的重托。他在直言进谏的时候,不可能没有想到自己将有失官的可能,但他退却了吗?没有。为了百姓,他义无反顾搜趣网。以他这样的性格和作风,上司必然怀恨在心,就是因为他本人言行如一,清廉正直,所以仇家才没找到借口。据说有一次总督胡宗宪故意告诉别人,说海瑞替母亲做寿,大摆宴席,一次竞了两斤猪肉。但寿宴上,人们却发现,饭桌上的蔬菜竟然是他亲自督率衙役在院内栽种的。年,海瑞升任户部主事,当时的,南北两方都连连告警,急待增加收入以备军需。别无筹款途径,只有不断向外挪借和增加附税。当时的嘉靖皇帝主要兴趣在于向神仙祈祷,觅取道家的秘方以期长生不老。只接近少数佞臣,不喜欢批评,爱慕虚荣。当他发现大事败露,就把昔日的一个亲信斩首,以推卸责任平息。这种做法使得廷臣为求自保,更不关心国家利益了。经过慎重的考虑,阳历11月,海瑞向嘉靖递上了著名的奏疏。奏疏中指出,他是一个虚荣、残、自私、多疑的君主,举凡官吏、役重税多、宫廷的无限浪费和各地的盗匪滋炽,皇帝本人应该负直接责任。陛下天天和方士混在一起,但上天毕竟不会说话,长生也不可求致,这些迷信统统不过是“系风捕影”。奏疏中最具有杀伤力的一句话,就是“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就是说普天下的官员百姓,认为你不正确已经很久了。嘉靖皇帝读罢奏疏,其震怒的情状可想而知。他左思右想,气愤难平,终于下令锦衣卫把海瑞逮捕到东厂禁锢。新皇帝上任,他才得以脱身。海瑞身居官场,“出淤泥而不染”,不仅能从容应对外界的诱惑,还时刻不忘使命,为民办事。这算不算真正的隐士。相反陶渊明,也有“大济苍生”的理想,可他做到了吗?没有。他选择了逃避,归隐田园,弃天下苍生而不顾。既然是真隐士就应该如元好问所说,既能出仕,又能入仕,为了理想,忘记一切。所以我认为并交不是真正的隐士,最多也只能算得个“小隐”。 学习了本文,还可以给我们的做人带来一些启示。1、做人不可棱角太过分明。你看水,看起来柔软无力,遇圆则圆,遇方则方,但他们才是最有力量的。你看,一旦,他们蓄积了足够的力量,一旦他们认准了自己的目标,便势不可当,奔流到海不复回。你再看看新出匣的宝剑,他们金光闪闪,峰利无比,可越是峰利,磨损得就越快。不是吗?2、做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向他人学习。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我们虽然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比他人强那么一点,但不一定其他方面,我们就比他人强。比方说,陶渊明文章写得好,但琴弹得不好,那他能不能静下心来和这些人多交往,向他们学习弹琴之道呢。虽然有的人文章没有我写得好,但为民办事的能力比我们强,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如果我们能着一颗平常心,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把他人身上的优点都学为已有,那我们还愁不强大,不完美吗?3、大丈夫能屈能伸。俗话说得好:人到屋檐下,那能不低头。如果说为了自己的理想,善意地低低头,不就是说几句对方喜欢的话,不就是弯腰倾听一下对方的训话吗?就像获取情报的卧底,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整天与对方,说对方喜欢听的话,弯腰聆听对方的话,有时甚至还给对方送一些东西,但当他们花取小利,受点小委屈,却能从对方身上更多的有利于理想的东西,难道不值吗?做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我们用心用一辈子来观察,去琢磨。
表达敬意的成语
【读音】zhì jìng wú wén。
【释义】极大的敬意是不用虚假客套形式的。
【出处】《礼记礼器》:“至敬无文,父党无容”。
暮礼晨参是汉语词汇,拼音mù lǐ chén cān。
出自元戴善夫《玩江亭》。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交往 。
【发音】dùn shǒu zài bài
【释义】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拜手稽首 (bài shǒu qǐ shǒu)
解释:拜手:作揖;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敬意。
出处:《尚书益稷》:“皋陶拜手稽首。” 《史记夏本纪》:“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
释义,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出处《明史陈九畴传》:“边臣怵利害,拱手听命,致内属番人勾连接引,以至于今”。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在新载兵前一句和童仆欢迎下一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童仆欢迎”下一句是:稚子候门。
没有“在新载兵”这一句,只有“载欣载奔”前一句是:乃瞻衡宇
《归去来兮辞并序》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搜趣网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搜趣网,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序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正文译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孩子们欢快地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种;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其在文体上属于辞赋,但语言浅显,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其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没有“在新载兵”这一句,只有“载欣载奔”前一句是:乃瞻衡宇
《归去来兮辞并序》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搜趣网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搜趣网,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序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正文译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孩子们欢快地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种;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其在文体上属于辞赋,但语言浅显,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其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古代欢迎大官入住的词
大驾光临
在古代,常见的迎接大官的礼仪有八种:
(一)拂席,即擦去座席上的灰尘,请大官就座,以示敬意。
(二)扫榻,即拂去榻上的尘垢,表示对大官欢迎。
(三)倒屐,由于急于要迎接大官,以致把鞋子都穿倒了。
(四)拥彗,古人迎接大官,常拿着扫帚表示敬意,意思是说,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以招待客人。
在古代,常见的迎接大官的礼仪有八种:
(一)拂席,即擦去座席上的灰尘,请大官就座,以示敬意。
(二)扫榻,即拂去榻上的尘垢,表示对大官欢迎。
(三)倒屐,由于急于要迎接大官,以致把鞋子都穿倒了。
(四)拥彗,古人迎接大官,常拿着扫帚表示敬意,意思是说,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以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