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进天理前一句(存天理 灭人欲 是谁的观点)

存天理,灭人欲哪位解释下..此语出自《朱子语类》卷四:“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此语被我......

复进天理前一句(存天理 灭人欲 是谁的观点)

存天理,灭人欲

哪位解释下..
此语出自《朱子语类》卷四:“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
此语被我们理解为儒学就是要使人们不能存有一点享受的欲望,而只能做一个苦行僧,因此,它被批判了百年之久。
朱子此语中的“天理”与“人欲”的关系,钱穆先生《朱子学提纲》中说:“理学家无不辨天理人欲,然天理人欲同出一心,此亦一体分两体合一之一例。朱子论阳不与阴对,善不与恶对,天理不与人欲对。”这也就是说,“天理”与“人欲”不是对立的,就像天地不是对立关系,男女也不是对立关系一样,当我们把两者看做对立关系的时候,便已经不是朱子的原意,如此,我们所批判的“存天理,灭人欲”就已经不是朱子的话,而是被我们误解之后的意思了。
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呢?朱子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粗茶淡饭是饮食,山珍海味也是饮食,但是,饮食的目的不过是吃饱饭、使身体健康而已,因此,无论是粗茶淡饭还是山珍海味,只要不是为了刻意追求享受,那么都是“天理”;但是,有了粗茶淡饭不吃,却用尽心思去追求山珍海味,那么,欲望也就控制了人心,遮蔽了天理,所以,朱子说:“天理人欲,正但于其交界处理会,不是两个。”又说:“善恶皆是理,恶是指其过处。如恻隐之心本是善,才过便至于姑息。羞恶之心本是善,才过便至于残忍。”(钱穆《朱子学提纲》)因此,本本来就只有“天理”,就像“人性善”一样自然而然的,但是,当遇到外界影响而失去分寸之后,“人欲”便产生了,如果放任“人欲”,那么,人也就会成为欲望的奴隶。如今,我们人类社会恰好就是如此:为了吃得更好、穿得更好,我们几乎要付出一生的辛苦,究竟我们是为什么活着呢?华夏文化如此,西方是否也有此主张呢?叔本华在他的《人生的智慧》中引卢西安的话说:“心灵的财富是惟一真正的宝藏,其他的财富,都可能带来比该财富本身更大的灾祸。”叔本华自己说:“一般人将其一生幸福,寄托于外界事物上,或是财产、地位、爱妻和子女,或是朋友、社会等等,一旦失去了他们,或是他们令他失望,他的幸福根基也就毁riwEyCkvu坏了。换句话说,他的重心随着每个欲念和幻想而改变位置,却不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那么,“五色”、“五味”是不是“人欲”呢?男人见到美貌女子或女人见到玉树临风的男子就厌恶,那是病态的表现。五色无罪,五味无罪,美貌男女都无罪。因此,见美色而喜悦,是自然之心,也是“天理”,但是,如果贪求五色、五味,如果在喜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想要占为己有,“人欲”也就产生了。“人欲”一产生,也就会产生“目盲”、“口爽”、“心邪”。
为什么说“天理”要“存”,而“人欲”要“灭”呢?因为“天理”是人生来就有的“本性”,虽然“本性”很难移,却很容易被遮蔽。朱子说:“以理言,则正之胜邪,天理之胜人欲,甚易。而邪之胜正,人欲之胜天理,若甚难。以事言,则正之胜邪,天理之胜人欲,甚难。而邪之胜正,人欲之胜天理,却甚易。正如人参正气稍不足,邪便得以干之。”因此,“存天理,灭人欲”,也就是“成心正意”的工夫,是“慎独”的工夫,是防微杜渐的工夫。如果“人欲”不“灭”,“天理”即使“存”了,也会被遮蔽。因此,当我们的心中一有邪念要产生的时候,马上就自觉使之“灭掉”,就是必须的。
http://cache.baidu.com/c?word=%B4%E6%3B%CC%EC%C0%ED%2C%C3%F0%3B%C8%CB%3B%D3%FB&url=http%3A//www%2Epinghesy%2Ecom/data/2007/0410/article%5F869%2Ehtm&p=c26cc05496934ea95281c7710c159c&user=baidu

圣贤千言万语只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出自哪一卷?

朱熹生活在我国南宋时期,当时封建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民族矛盾尖锐,人民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南宋封建统治岌岌可危。朱熹站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立场上,继承了儒家的正统道德观念,在接受“二程”的理学、吸收佛家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就其目的来说,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地位,消尽一切不利于封建统治的“人欲”因素,控制人民思想,使得能在思想意识层面上更好地为封建阶级的利益服务。另一方面有着对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朝政腐败、世风渐微的不满,希望统治者恢复封建道德,重振纲纪。在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加深刻地理解朱熹为何要宣扬“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一)去恶扬善,立功去私 朱熹认为,“天理”、“人欲”并不两立,而“天理”和“人欲”的对立,就是公与私的对立。朱熹理学思想中“公”和“私”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凡是属于“人欲”的就是“私”,而符合“天理”的则就是“公”。人欲表现为人的利欲之心,而“天理”表现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要求。朱熹继承了孔孟的道德伦理思想,反对自我的私欲、倡导公利,同时注重个人人格的修养,所以在朱熹看来,尽管人欲是不可避免的,但要立足于心常不泯而天理常明,注重人事,而不能只满足于有时符合天理之心理。同时,朱熹认为,革除人欲与复尽天理是统一的,人欲革除自然会全是天理。而革除人欲就是要排除过分的私欲,是去恶;复尽天理就是一切按理行事,是从善。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而言,“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扬善去恶,立功去私。 (二)遏制人们对物质欲望的无限追求 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的,因此人性中难免会有“私”的一面,这种“私”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就是对物质世界中的“物”以及人类社会中至高生活的无限追求,不顾一切的追求,只管是否利己,不顾及他人的正当利益以及社会的基本规则、自然界的运行的情理。朱熹认为对这种像人之内心的私欲,要用伦理道德去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不能任其随意增长,只有这样才能遏制人们对物欲的无限追求。另外,朱熹还强调要正确处理好道心与人心的关系,用道心去改造人心,坚持以天理之公去战胜夫人私之欲,从而使得人心服从于道心,私欲服从于公理,进而使得人欲逐渐消退,达到一个社会标准。 朱熹将“存天理,灭人欲”看成是事关人伦天理的大事情,把人之物质欲望分为合乎社会道德要求的“天理”与违背天理的“人欲”,并主张遏制人欲而存天理,要求人们抑制自私自利的人欲,努力使得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基本的道德规范。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下牋2011年第10期

存天理,灭人与最早是谁说的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几处出处
出处一:“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且邪。”(《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
出处二:“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 (《四书集注孟子》)
出处三:“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朱子语类》卷十三)
二、“天理” 指的是什么?
“天”指的是什么?“理” 指的是什么?“天理” 指的是什么? 朱熹认为: “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 “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有理。”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 “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 “理,只是一个理。理举著,全无欠阙。且如言著仁,则都在仁上;言著诚,则都在诚上;言著忠恕,则都在忠恕上;言著忠信,则都在忠信上。只为只是这个道理,自然血脉贯通。” ……

“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天地之心,天地之理。理是道理……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窃谓天地无心,仁便是天地之心。”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可见朱熹希望留存的是人的仁爱之心。
人者,仁也。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人者,尽也。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仁爱之心。这就是朱熹希望留存的“天理”。
“理是人物同得于天者。”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 “存天理”就是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灭人欲” 指的是什么?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天理本多,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既然“天理”包含“人欲”,那么灭人欲不就是灭天理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那么朱熹要灭的人欲指的是什么呢?朱熹“存天理”是希望留存的是人的仁爱之心。那么他“灭人欲”要消灭的是什么呢?
宋人袁采说的明白:“饮食,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求之,则为饕为馋;男女,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狎之,则为奸为淫;财物,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得之,则为盗为贼。人惟纵欲,则争端起而狱讼搜趣网兴……” 饮食是人的自然欲望,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合道理地去追求它,就是贪吃;男女之事是人的本能欲求,是不可缺少的,如果采用不合理的手段去满足需要,那就是奸淫;财物,谁都想获得,是不可缺少的,靠非法手段取得财物,就成了盗贼。人如果只求放纵自己的欲望,那就会引起事端触犯法律……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朱熹也中说:“鱼与熊掌皆美味,而熊掌尤美也。” 鱼,我所欲是合道理的人欲,熊掌,我所欲也是合道理的人欲,舍鱼而取熊掌者还是合道理的人欲,这些都属于天理。“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 合理的饮食欲望是天理,过分的要求美味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黄帝言曰:“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
“天理人欲,几微之间。” “凡一事便有两端:是底即天理之公,非底乃人欲之私。须事事与剖判极处,即克治扩充功夫随事著见。” “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凡人不进便退也。” “天理人欲常相对。” “天理”与 “人欲”是相对的,正常的合理的“人欲//www.souquanme.com”就是“天理”,过分的多于的甚至是罪恶的“人欲”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人性,人性就是仁爱之心,但人也是动物,所以人也有动物性,就是说人有时候也有兽性。这兽性就是邪恶之心。这也是朱熹要灭的“人欲”。朱熹并不是什么欲都要灭……
“灭人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克己省身,“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人有常言曰:心印若此印,刊刻得端正,看印在何处莫不端正;若刊刻得欹邪,看印在何处无不欹邪。故治心之学,不可不谨也。” “凡徇人欲,自是危险。庄子所谓其热集火,其寒凝冰,是也。” “学者须常收敛,不可恁地放荡。” “人而无克伐怨欲,惟仁者能之。” “不为物欲所昏,则浑然天理矣。” “有天理自然之安,无人欲陷溺之危。” 义理与客气常相胜,只看消长//www.souquanme.com分数多少,为君子小人之别。义理所得渐多,则自然知得客气消散得渐少。消尽者是大贤。” “人能克己,则心广体胖。仰不愧,俯不怍,其乐可知。” 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能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 “灭人欲”不是要扼杀人性,灭性欲、食欲、爱欲……更没有一点要消灭人的进取心与上进心的意思。朱熹的学说思想就是劝勉士人有进取心与上进心,劝士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进取心与上进心怎么可能治国、平天下?这人欲是指人的私欲、杂念、恶念,人类本性中带有天生的不好的地方,如贪婪、自私、虚伪、淫荡……这些都是要随时提醒自己应该消灭的。朱熹希望学者士人有自律自制力,时常格物省身,克制自己过分的私欲,成为一个不是只顾自己而是为更多人着想杰出的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就是灭人欲的结果,人欲的天性是富贵容易淫,贫贱容易移,威武容易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也是灭人欲的结果,人欲都是“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
四、“存天理,灭人欲”指的是什么?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 [6]朱熹说的“存天理” 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朱熹说的“灭人欲”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
“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修炼。“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人欲” 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简单的说,“存天理”就是向善,“灭人欲” 就是去恶。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存天理,灭人欲”是对谁说的?出处一是对皇上说的,出处二、出处三都是对学者士人说的。“存天理,灭人欲”不是对平民大众说的,不属于平民、世俗文化。朱熹说的“存天理,灭人欲”是针对上层统治阶级及立志成为杰出的知经识理的男人提出的,这些人都有条件有可能沉迷于自己的欲,而忘了天理……
儒家理学就是一门教导人做人的哲学,“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希望学者能格物穷理,正心修身,可成为一个内外兼修,才德具备杰出的人。“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修身养性,是劝导人做杰出的人高尚的人了不起的人伟大的人。“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思想宋明理学做人哲学的经典总结,也是符合诸子百家学说放之四海不变的真理。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与儒家孔子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孟子说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心,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及荀子说的“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还有法家的管子说的“行天道,出公理,则远者自亲;废天道,行私为,则子母riwEyCkvu相怨。”及墨家的墨子说的“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等等内涵是一致的……
道家的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 墨子说“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 朱熹对皇帝说“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希望皇帝对百姓仁爱,不以百姓为刍狗。
“存天理、灭人欲”是中华文明思想精髓的经典总结……

朱熹 “存天理,灭人欲”

简要评述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社会思想麻烦了呀 谢谢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朱子语类》卷四)后世人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实际上朱熹的这句话反映的是宋儒的理欲之辩,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想了很长的时间,总觉得后世的理解有问题。我认为朱熹的这句是继承和发展了孟子以及二程的思想,有其道理所在。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卷七)简单的说,朱熹主张的是明理见性,人为自己的私欲所蒙蔽,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真实面貌,所以不能体悟到天地之理,要想体验到、找到万事万物的共同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孟子提出了“尽心”、“存心”、“养心”之学,“尽心”就是要在认识上达到自我超越,“知性知天”;“存心”也便是“养心”,即是养性知天,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孔子的意思是人有不同,但初始共同的地方很多,但是由于习染性情就变的很复杂多样了,孟子在这个问题上认为人的“真我”是一样的,为什么不同哪?主要是因为人的私欲,所以他提倡要超越“自我”,实现“真我”,这也就是他发挥孔子思想的一个方面,也是他给宋明理学家留下一个可以发挥的地方。程颢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思想,他和朱熹一样是从“理”上来的。他在《答张横渠定性书》中说的很明了,“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很麻烦不是这样几句就可以说明白的。
孟子还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心,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人抛去自己的私欲,找到自己的真实性情内在潜能,真实的自我存在,由小化大,便可以成圣成神。他说这些,就是要讲这是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强调人有其正常的需要(“可欲”),所谓“私欲”并不是说人所的生理需要和生活需要,而是讲除这些正常需要以外的欲望。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是不同一般所讲的禁欲主义的,他是从自己的哲学观引发出来的对人一种理智要求。后来人尤其是那些想要控制人思想的人,演化而成几乎或者就是禁欲主义了,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

如题: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假小人乎?真君子乎? 凡事都讲求两面性,好坏希望各位可以帮忙分析一下。 复制的东西不要,偏激的不要,要求是高了点。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看成朱熹的代表思想。这种思想至今还被后世完全否定,甚至一提到朱熹首先就想到:“存天理,灭人欲”——伪道学。我认为,主流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偏见完全这与我们对传统文化不了解、全面否定有关。最起码这种“戴帽”似的定性观点,已经贯穿在小学历史课本之中,每一个中国人从小就要接受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朱子语类》卷四:“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只有片言,从这片言中可以得出: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但这是不是朱熹的创见呢?显然不是,在朱熹之前有程颐提出的:“天理人欲不容并立”。由此看来,程子才是此学说的“老祖宗”了?其实不然。在程颐之前还有周敦颐,这位濂溪先生在谈论音乐时曾说:“乐者古以平心,今以助欲;古以宣化,今以长怨。”(《周子通书》),由周敦颐这段简短的乐论,我们再往上看五经中的《礼记、乐论》:“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可见,最先直接提到“存天理,灭人欲”的是《礼记、乐记》,这篇文章作者佚名,估计是战国以前的作品了。《乐记》说“灭天理,穷人欲”之害是“人化为物”。故此,反过来说则是:“存天理,灭人欲”了。可见,《乐记》才是“存天理,灭人欲”的老祖宗。然而,世人却把这个当成朱熹的代表思想,一言蔽之“封建禁欲主义”、“压抑人性”不亦谬哉?这种学说根本不是朱熹的创见,怎么能用此一言代表朱熹呢?在“存天理,灭人欲”儒学的两大分支“心学”与“理学”意见一致,陆九渊与朱熹有过争执,反对“裂天理人欲为二”的提法,但对此他也说:“总不成说纵人欲”。王阳明则在“存天理,灭人欲”之上,说了个“致良知”。除“存”与“灭”两个绝对性的字之外,还有孟子的“寡欲”说:“养心莫善於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老子的“无欲”说:“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现在必须要纠正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全面否定,肯定其合理性。
其一:“存天理,灭人欲”首先是对政治的改良。
从大处分社会分“官”与“民”、“贫”与“富”。我不赞成“阶级斗争说”,说他们之间就必然对立,不可调和。从理欲之辩来说,政府应该首重理性,克制本身的欲望。一个享受型的政府,必然要有享受型的官吏,要享受就要加征税赋,收刮民财,必然要实施暴政。“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政府官吏门不节制贪欲,下层百姓必然衣不暖,食不饱。又从何多欲?“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是向谁说的?首先就是向富贵者说的。穷人欲少,已无欲可灭;富人欲多,吃一餐山珍海味,十万二十万,能养活多少贫苦人?“存天理,灭人欲”首先该灭富人之欲。可是,富贵者又怎么肯约制自我?朱熹当年的那一套理学,上所厌闻,被定为“伪学”。他的学术不是官府承认,而是被民间承认,这说明老百姓并不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反对的全是那些富贵者。今天,“存天理,灭人欲”也是遇到一些上层主流学者的反对,不能不说这与南宋那个政治与学术环境差不多,反对派不是官办学者就是富贵者。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与“艰苦奋斗”建国理论也相违背,^o^能得天下,不就是得了人心么?其中不是有一条,国民党的将军在吃大鱼大肉,^o^的将军在吃糠巴,老百姓看着心里舒服么?而为什么^o^要使用与相悖的反“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呢?难道真不成“灭天理,纵人欲”?可见现在是清算这种错误思想的时候了。
其二:“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简单的禁欲学说,而是有深刻的哲学渊源。
从《礼记、乐记》关于“天理”、“人欲”的一段论述来看,“天理”是人的天命禀赋,“人欲”是“天理”之动。动而不能复静,故“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欲望会妨碍理性思辩,只有去了“人欲”属于人的独特理性才能得以澄清。二程认为,人性既是“天理”在人身上的折射,故此是至善的。人性中的善自然也是其“天理”的本质特征,恶则则是人不合节度的欲望、情感,称之为“人欲”或“私欲”。“人欲”是“天理”的对立不相容,“天理”盛则“人欲”灭,“人欲”盛则“天理”衰。这是个与人性本善相关的哲学命题,绝不是简单的禁欲学说。儒家的“灭欲”与道家、释家同为心身修养学说。而“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等之类的说法,理性之下只会有“人性自由”绝没有“禁锢自由”之说,感到自己被“禁锢”了,则是“人性”未通,不具“仁、礼、义、智、信”未达自由。

上一篇: 足步青云的造句(足步青云的意思是什么)

下一篇: 这是最后一篇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