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塞尘起的后一句(水调歌头歌词)

日未东南战鼓催,这首诗的下一句是什么?100句描写战争的诗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四川高考发布2019-03-05温馨提示:关注我一下,我们才......

落日塞尘起的后一句(水调歌头歌词)

日未东南战鼓催 这首诗的下一句是什么?

100句描写战争的诗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四川高考发布
2019-03-05
温馨提示:关注我一下,我们才不会走散哦~
大家都知道,战争也是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我国历朝历代的诗人当中,写战争场面、写军旅生活、写边关风物的诗词俯仰皆是。这些诗词大多风格激昂,气势雄浑,在文学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00句写战争的古典诗词,这些句子都是流传很广的千古名句。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些句子,来感受古代冷兵器战争中的肃杀与豪气!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题乌江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虞姬《和项王歌》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杨炯《从军行》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李白《塞下曲六首》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许浑《塞下曲》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李约《过华清宫》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从军行》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陆游《关山月》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李白《战城南》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李梦阳《秋望》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杜甫《岁暮》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马戴《出塞词》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马戴《出塞词》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
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刘因《观梅有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
马嘶经战地,雕认打围山。——王镃《塞上曲》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曹操《蒿里行》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李白《塞下曲六首》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杜甫《悲陈陶》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李攀龙《塞上曲送元美》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屈搜趣网原《国殇》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张籍《没蕃故人》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骖单长被铁。——李昂《从军行》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李白《从军行》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李白《战城南》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卢肇《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温庭筠《过五丈原 / 经五丈原》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元稹《田家词 / 田家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李白《古风其十九》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王昌龄《从军行二首》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李颀《古塞下曲》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杜甫《岁暮》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李贺《南园十三首》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高适《登百丈峰二首》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蔡琰《悲愤诗》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整理自:古诗文网
搜索
大气魄大格局的诗词
50首顶级绝美古诗词
头条号征稿诗歌
有战斗气势的诗词
15首最著名边塞诗
幼儿必背古诗100首

谁能告诉我苏轼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词牌名)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 》,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名篇有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
词牌出处编辑
《隋唐嘉话》:“隋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脞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
《明皇杂录》:“禄山犯阙,议欲迁幸,帝置酒楼上,命作乐,有进《水调歌》者,上问谁为此曲,曰李峤,上曰,真才子也。”
《南唐近事》:“元宗尝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花飞惟唱‘南朝天子好风流’一句。”白乐天听(水调)词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但有因。”
《碧鸡漫志》:“《水调歌》,《理道要诀》所载唐乐曲,南吕宫,时号《水调》;世以今《水调歌》为炀帝自制,今曲乃宫中吕调。”
综观以上诸说,本调创始隋唐间,为五言曲调。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入宋,始演变新腔,而成今调。当时最为通行,词人填者极多。吴梦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后遂句为本调异名。至所谓“歌头”者,乃首章之一解也。
词牌格律编辑
定格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中平仄,平中仄,仄平平。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中平中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又或作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相猜鸥鸟,不肯傍青纶。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例一
(夹叶仄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附注:“去”与“宇”,“合”与“缺”,夹叶仄韵。
含有哲理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例二
(平仄韵通叶)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
例三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相猜鸥鸟,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例四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
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典范词作编辑
苏轼
1、(北宋)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2、(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3、(北宋)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
苏轼 《水调歌头》
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4、(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2]
黄庭坚
5、(北宋)黄庭坚《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搜趣网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米芾
6、(北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辛弃疾
7、(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
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
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
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8、(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桔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9、(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
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10、(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
风雨飘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舍一番秋。
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其他
11、(北宋)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搜趣网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12、(南宋)汪宗臣《水调歌头候应黄锺动》
候应黄锺动,吹出百葭灰。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13、(南宋)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14、(南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15、(近代)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6、(近代)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词牌名)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5Df95JYt1HByv0AMx87-HV_kLUL8Uhc2UINKIa0JaHCQhrzLup455h9ULE6cjVQhcpbfEDBndLkewS4nt03g_nD7eUNEgU8qpwSrXVch-l7

水调歌头这首诗怎么写?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赏析一】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赏析二】
本篇为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超然台饮酒赏月时所做。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两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词,散文以至书法,绘画等都有极高成就。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都表现出题材广泛,思想深刻,境界高远笔力遒劲的特点,在当时及对后世都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熙宁四年(1071),到写本篇止,外任整整五年,与胞弟苏辙也整整五年未见。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来密州任职,然而,济南与密州相距并不算远,却也因各自疲于官事而五年未不得相见,本篇正是表现这种手足相念之情。在抒写手足情深的同时,词人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于与变法派相左而出为地方官,并备受冷遇的,不能不想到仕途险恶。所以“大醉”遣怀,表现出世与入世,隐退与仕进的矛盾心情,才是本篇的主旨所在。
研求小序,与词为一,交代词的写作时间,“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背景,“欢饮达旦”;题旨,醉后抒怀“兼怀子由”,前者是主,后者是辅。具体言之:抒词人外放期间寥落情怀。
此首中秋词。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变。挥洒自如,不加雕琢,而浩荡之气,超绝凡尘。胡仲任谓中秋词,自此词一出,余词尽废,可见独步当时之概。起句,破空而来,奇崛异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化出。“不知”两句,承上意,更做疑问,既不知明月几时有,故亦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也。“我欲”三句,盖因问之而不得其解,乃有乘风归去之愿,“我欲”与“又恐”相呼应。“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本意说固高妙,就寓意说亦极慰藉。“起舞”两句,仍乘上来,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风归去,惟有徘徊于月下。自首至此,一气奔放,诚觉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换头,实写月光照人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不应”两句,实写月圆人不圆,颇有恼月之意。“人有”三句一转,言人月无常,从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但愿”两句,更进一步,言人与月既然从古难全,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躯,借月盟心,长毋相忘。原意虽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苏轼加“但愿”二字,则情更深,意更浓矣。
其词咏月,关合人事。
上片借月自喻,起舞弄影,愤世独立,自现孤高。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不知”数句,笔势回折,开合跌宕,多姿多彩,以揭示“出仕”,“入世”,即退隐与进仕间的抉择和引起的困惑。想超脱尘世,乘风归去,又犹豫徘徊,楼高宇寒不胜之,落足现实,月下“起舞弄清影”,胜似仙境,这就说明词人并不完全超然自然,而是于自然中觅求“苦中作乐”的生活意义,即苏轼还是立足于现//www.souquanme.com实,热衷于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之爱的人间生活,来得更亲切更温暖。
下片用月衬别情,意在怀人,笔致回环由写实为写意,化景为情。用“转”“低”“照”三字,描摹随月光流转,光影的物移,时间跟着推进,无眠而情生。即月光绕过朱阁,又从门户下射进屋内,照在夜不能寐的人儿身上。其明写月,暗写人,颇含怨恼之意。“不应”二句,笔势淋漓,顿挫有致,看似赏月,问月,实为怀人。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常事常规,来自我宽解。这种演绎自然物理,阐释悲欢离合,意境豁达,令人玩味不尽。末两句妙用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意,推陈出新,将月圆思亲推向更高境界。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遣月中互相慰藉,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当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浓,并以潇洒之笔,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所能传诵千古,在我看来原因有三:由于它高旷的胸襟、丰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艺术构思,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首先,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其次,以月为主线,使情,景,理融会贯通起来,是本篇的又一突出特色。上片开头,由月展开思索,通过连续发问,表现对超脱出世的向往。下片亦由月生情,用月的阴晴圆缺,比赋人间的悲欢离合。全篇以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寄寓着词人的人生理想,也使得本篇显得境界高远,意味深长,情味厚重。
【赏析三】
由于作者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被排挤到密州去当地方官,心情很抑郁,同时他已七年不见弟弟子由,心里十分怀念,种种思绪通过此词来抒发。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www.souquanme.com)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怀念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瑰丽而又不忘现实生活,是作者的代表作。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宋代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评价极高
【赏析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的。“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真可谓“奇逸之笔”。“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结束句“但愿人长九,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这是写中秋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

水调歌头是谁的名篇,这篇借月抒发思念之情的什么广为传诵?

概述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阕,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编辑本段]词牌简介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编辑本段]词牌格律
例词: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韵)。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韵)。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韵)。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相猜鸥鸟,不肯傍青纶。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注】前片第三、四句,后片第四、五句,可作上六下五,也可作上四下七。平仄可出入处颇多,须善掌握调配。
[编辑本段]典范词作
1.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北宋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3.北宋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4.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5.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鹘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6.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7.南宋汪宗臣《水调歌头候应黄锺动》
候应黄锺动,吹出百葭灰。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8.南宋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9.宋林正大《水调歌头欲状巴陵胜》
欲状巴陵胜,千古岳之阳。洞庭在目,远衔山色俯长江。浩浩横无涯际,爽气北通巫峡,南去极潇湘。骚人与迁客,览物尤长。
锦鳞游,汀兰香,水鸥翔。波澜万顷碧色,上下一天光。皓月浮金万里,把酒登楼对景,喜极自洋洋。忧乐有谁知?宠辱两皆忘。
10.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 》,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名篇有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
《隋唐嘉话》:“隋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脞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
《明皇杂录》:“禄山犯阙,议欲迁幸,帝置酒楼上,命作乐,有进《水调歌》者,上问谁为此曲,曰李峤,上曰,真才子也。”
《南唐近事》:“元宗尝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花飞惟唱‘南朝天子好风流’一句。”白乐天听(水调)词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但有因。”
《碧鸡漫志》:“《水调歌》,《理道要诀》所载唐乐曲,南吕宫,时号《水调》;世以今《水调歌》为炀帝自制,今曲乃宫中吕调。”
综观以上诸说,本调创始隋唐间,为五言曲调。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入宋,始演变新腔,而成今调。当时最为通行,词人填者极多。吴梦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后遂句为本调异名。至所谓“歌头”者,乃首章之一解也。
2词牌格律编辑
定格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中平仄,平中仄,仄平平。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中平中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又或作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相猜鸥鸟,不肯傍青纶。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例一
(夹叶仄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附注:“去”与“宇”,“合”与“缺”,夹叶仄韵。
含有哲理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例二
(平仄韵通叶)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
例三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相猜鸥鸟,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例四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
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3典范词作编辑
苏轼
1、(北宋)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2、(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3、(北宋)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
苏轼 《水调歌头》
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4、(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2]
黄庭坚
5、(北宋)黄庭坚《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米芾
6、(北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辛弃疾
7、(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
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
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
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8、(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桔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9、(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
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10、(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
风雨飘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舍一番秋。
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其他
11、(北宋)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12、(南宋)汪宗臣《水调歌头候应黄锺动》
候应黄锺动,吹出百葭灰。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13、(南宋)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14、(南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15、(近代)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6、(近代)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