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无量寿经上一句(阿弥陀佛 出自哪部经)

大乘无量寿经的介绍净土三部中,二卷之佛说无量寿经,净影,道绰,善导诸家,谓之大经。天台谓之大本。玄义分传通记三曰:“大经者无量寿经,三经之中此经......

大乘无量寿经上一句(阿弥陀佛 出自哪部经)

大乘无量寿经的介绍

净土三部中,二卷之佛说无量寿经,净影,道绰,善导诸家,谓之大经。天台谓之大本。玄义分传通记三曰:“大经者无量寿经,三经之中此经广故,对余二经名大经也。天台此经名大本,阿弥陀经名小本,嘉祥名双卷,净影道绰与今家同,龙兴名两卷经。

大乘无量寿经的简介

《大乘无量寿经》简称《无量寿经》,亦称《大阿弥陀经》(参阅汉译版本),为「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经中介绍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所发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数量不一,最多为四十八愿),建立弥陀净土接引十方世界众生,以及弥陀净土的大概样貌。
彭际清说:「《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经》,《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经》。」以《华严经》末後有「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一文,将本经与其他二经串联在一起。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东汉月支三藏法师支娄迦谶译。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或名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东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佛说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愿文为「四十八愿」。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把此本定为标准本。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简名《无量寿如来会》——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愿文为「三十六愿」。 《大阿弥陀经》——宋王日休(王龙舒)会集。
《无量寿经》——清初彭绍升(彭际清、彭二林)会集。
《摩诃阿弥陀经》——清咸丰魏源(魏承贯、魏默深)会集。「摩诃」为「大」之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民国夏莲居会集。 —内容依据印光大师勘定的《曹魏康僧铠本》,愿名依据慧远大师的《无量寿经义疏》。
01国无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02不更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03身真金色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04形色相同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05宿命智通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06天眼普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07天耳普闻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08他心悉知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09神足无碍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10不贪计身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11住定证灭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12光明无量愿 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13寿命无量愿 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14声闻无数愿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15随愿修短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16不闻恶名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17诸佛称叹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18十念必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19临终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20欲生果遂愿 设我得佛,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21三十二相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22一生补处愿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23供养诸佛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24供具随意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25演说妙智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26那罗延身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27一切严净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28道树高显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29诵经得慧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30慧辩无限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31照见十方愿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2宝香妙严愿 设我得佛,自地已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3蒙光柔软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4闻名得忍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35脱离女身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36常修梵行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7天人致敬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8衣服随念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觉。
39乐如漏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40树中现刹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意,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1诸根无缺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漏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42清净解脱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3闻名得福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4修行具德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5普等三昧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6随愿闻法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7闻名不退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48得三法忍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大乘无量寿经和无量寿经一样吗?

《无量寿经》和《大乘无量寿经》是同一部佛经。它们的区别在于译者不同、版本不同、名称不同。


这部经典细数下来有将近十个版本左右,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多次宣讲的一部重要经典,也是修习“净土法门”必读的五经之一。从汉朝起到南宋八百多年的时间里,《无量寿经》总共有十二次翻译,流传至今的有五种译本、一个节校本、三个会集本。

《无量寿经》最初翻译的是后汉的支娄伽谶,后来三国时期东吴的支谦和曹魏的康僧铠都翻译过,这已经是三个同名的《无量寿经》,但是译者不同。


名称带《大乘无量寿经》的版本也有两个,一本是民国时期的居士夏莲居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是一部会集本;另一本《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是宋朝法贤法师翻译的。


《无量寿经》主要是讲述了阿弥陀佛舍弃国王之位,毫不贪图世间宝贵,专意修道,证道之后称为“无量寿佛”,意即光明寿命无限。他为了救护世界上受苦的众生,又发了四十八大愿,上中下三根普利,成就西方极乐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建筑都镶嵌七宝,庄严美丽,国土是安乐净土,没有自然灾害;人民智慧高明,颜貌端庄,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都是自己喜欢的。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苦恼,受乐无穷。只要众生信心坚定、信心回向、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报尽一心不乱,即能在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化生,接受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教化,未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这部经典经过释迦牟尼佛多次宣讲,造成不同的版本,但内容都是讲述三根普利的“净土法门”。

关于无量寿经

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佛说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佛说大乘无量寿经》这四者有什么联系?我一直以为四部经虽然叫法不同却是一部经!但是刚刚听MP3读颂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搜趣网净平等觉经》,我看的却是《无量寿经》分卷上与卷下部分搜趣网!读颂与经文跟本不一致,所以心中有了疑惑!望明白的师兄给予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净土宗依止佛言祖语的必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净土一法,惟佛无问自说。高深广大,凡圣同归。
念佛法门乃佛教中之不可思议的圆顿大法,其事理境界惟佛与佛方能究竟,是故宜以圣言量作为至高标准。佛陀在涅槃时所开示的四依法,世间的人每每将圣言量淡化处理,是众生对圣言量没有深入、恳切的体悟,常常省心省时走短、平、快地看看光碟、小册子之类,知见混乱,莫衷一是。所以净业行人一定要以圣言量作为判别知见、是非、邪正的标准。净土宗五经一论就是我们所依据的根本经典,一定要把五经一论的佛之知见建立起来,才能生起我们的正信、正行。以净土宗祖师著作作为参照系。能被后人推尊为净土宗祖师者,悉是获证念佛三昧、成办往生的,是故读祖师的著作可靠,依教修行,不至有走错路、走弯路的风险。
净宗祖师依教奉行,得念佛法门之真实利益,教行理果在佛言祖语中完搜趣网整体现,等同一味。是故净业行人掌握佛言祖语的精髓,便获得了判别是非的标准,其他邪知邪见及相似法在这面明镜前便原形毕露。在这个见浊日炽的末法时代,提倡并实施净土五经一论圣言量和祖师著作理念作为参照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行愿品》《往生论》并称为净土宗五经一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劫古佛,五种原译本都有过去无量无数无央数劫以前,有古佛出现,第一尊佛是定光佛,这些古佛的出现,把他一一列出来是意义深远的,一则表明娑婆世界的众生的善根能够感的这些古佛一一示现八相成道,另一方面,这些古佛,悲心不舍众生,首尾两尊佛,一个是定光佛,又叫燃灯佛,是释迦牟尼佛的亲教师,那么,另一端是是世自在王如来,是法藏菩萨,即阿弥陀佛的亲教师,这两者遥相呼应,他是传达了甚深的信息的。说明法藏菩萨是在娑婆世界,以转轮圣王之职出家的,是在这里发大愿的,是跟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甚深的法缘的,都从这个古佛示现里面跟我们传达出来了,会集本中竟然一下子把他删了!不要了!
四十八大愿,以二十四段把他分在一起,一个愿里面又包含两愿或者三愿,这种方式是不是可取的!有时候阿弥陀佛是针对十方凡夫众生发的愿,有的时候是对它方世界菩萨发的愿,如果你把他整合在一起,你所面对的,可能针对凡夫众生发的愿,你那个头上戴的帽子是根据菩萨发的愿,这就不对了。

边地疑城问题,边地疑城是中辈往生也有疑城,下辈往生也有疑城,在会集本看不出来。 无量寿经里面它非常推崇行作沙门的功德,能够为佛出家是佛的子孙,强调出家的功德,在会集本里面也看不到。

宋代法贤法师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中,法藏比丘发愿(第14愿)说:“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所有十方无量无边无数世界一切众生,闻吾名号,发菩提心,种诸善根,随意求生诸佛刹土,无不得生,悉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见净空法师编《净土五经读本》286页)可见阿弥陀佛也并不是只希望大家都去他那里,而是随众生之意,这才是彻底悲心的体现。作为凡夫的我们,哪里能臆测诸佛无量的妙用!但是,这么重要的一愿,在号称《无量寿经》的“最善本”的夏莲居会集本//www.souquanme.com中,是被删去不存的(被删去的还有两愿,都是宋译本独有而为他本所无的,分别见宋译本第20搜趣网愿、21愿,《净土五经读本》286页至287页)!这是“一字一句,悉本原译;所会所集,咸符圣心”?反过来,如果独留一本夏会本,这些问题从何解决?可见要读,还是得读原译,不能迷信某些信誓旦旦的谎言。

将王太子改成王子,将五百长者子改成五百大长者,将同样是万德洪名的五十三佛名及法藏比丘所发的三条大愿删去不存,是不是妄减经法?是谁给的夏莲居居士这种权力?尊经?还是尊“大德”?这实在是涉及根本原则的问题,不容许有半点含混苟且,否则,连三皈依的戒体都要失去!

世尊在世时,早就预料到有人会删改经文,坏乱正法,所以特地在经中付嘱弥勒菩萨说:“我持是经,以累汝曹,汝曹当坚持之,无以为妄,增减是经法。
——————————————————————————————————————————
■佛语阿难。阿逸菩萨等:……我持是经以累若曹。若曹当坚持之。无得为妄增减是经法。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佛语阿难阿逸菩萨等:……我持是经以累汝曹。汝曹当坚持之。无得为妄增减是经法。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净土法门的根本经典:《佛说无量寿经》(指康僧铠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行愿品》
——摘自《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五第473页 复岳明寿居士书
■《无量寿经》有哪五译?以哪一本为准则?……故皆以康僧铠之《无量寿经》为准则焉。……
——摘自《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956页 复王子立居士书二
■王龙舒无量经寿佛经会集本的主要错误是什么?
王龙舒死执三辈即是九品,违经失理,竟成任意改经,其过大矣。王氏尚有此失,后人可妄充通家乎?既有《无量寿经》(指康僧铠译本),何无事生事?王氏之误,莲池大师指出,尚未说其何以如此。今为说其所以,由于死执三辈即九品也。书此一以见会集之难。一以杜后人之妄。魏默深,更不必言矣。胆大心粗,不足为训。
——摘自《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958页 复王子立居士书三
■李炳南居士在讲“依法不依人”说:“假令其人虽为名人博士或罗汉等觉,而所说不契佛经,亦当舍弃不依。至于末法自称佛学通家,妄诞新说,大胆改经,更当视为波旬〈魔王〉一概不听。
■为什么不敢流通《无量寿经》会集本?
流通佛法,大非易事。翻译经论,皆非聊尔从事。故译场之中,有主译者,译语者,证义者,润文者,岂敢随自心裁,传布佛经。王龙舒大弥陀经,自宋至明末,人多受持。由云栖以犹有不恰当处,故此后渐就湮没。魏承贯之学识,不及龙舒,其自任过于龙舒。因人之迹以施功,故易为力。岂承贯超越龙舒之上耶。莲池尚不流通王本,吾侪何敢流通魏本,以启人妄改佛经之端。及辟佛之流,谓佛经皆后人编造,初非真实从佛国译来者。然此经此论,若真修上士观之,亦有大益。以但取其益,而不染其弊。若下士观之,则未得其益,先受其损。以徒效其改经斥古之愆,不法其直捷专精之行耳。观机设教,对症发药。教不契机,与药不对症等耳。敢以一二可取,而遂普令流通,以贻下士之罪愆乎。
——摘自《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145页 复永嘉某居士书二
■魏承贯之学识,不及龙舒。其自任过于龙舒。因人之迹以施功,故易为力。岂承贯超越龙舒之上耶。莲池尚不流通王本,吾侪何敢流通魏本,以启人妄改佛经之端。及辟佛之流,谓佛经皆后人编造,初非真实从佛国译来者。
——《印光大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二》
■仿单中有净土四经一本,其无量寿经,系魏承贯删削,又依余经增益,理虽有益,事实大错,不可依从。——《印光大师文钞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佛说无量寿经》应以祖师楷定康僧铠译本为准则。

是大乘无量寿经还是大剩无量寿经

大乘无量寿经。大乘小乘的「乘」这个字在佛教界念作ㄕㄥ,《佛学大辞典》说:「乘,梵语,旧曰衍,新曰野那 Yana,乘者乘载之义,以名行法,乘行人使至其果地之意。」又说「一乘,成佛唯一之教也。乘为车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载人运於涅槃岸,故谓之乘。」明白指出「乘」是「乘载」之义。
《佛教术语辞典》也说,所谓「乘」有乘坐物之意,是能将众生从迷惑世界送到觉悟世界的乘坐物。
佛学上有「三乘」,指大乘、独觉乘、声闻乘。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