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十五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借居在一个环境清幽的寺庙里。李绅经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朗诵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又改,改了再写。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 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他有时在上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经当过他的住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朗诵、修改,知道满足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劳。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考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了《悯农》诗。他写《悯农》诗时,正直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惟有他端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悯农》诗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 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劳”。1.“千锤百炼”一般比喻经历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在本文中比喻( )mǐn nón
悯 农
(唐)李绅
chú hé rì dān wǔ ,
锄 禾 日 当 午 ,
hàn dī hé xià tǔ 。
汗 滴 禾 下 土 。
shuí zhī pán zhōn cān ,
谁 知 盘 中 餐 ,
lì lì jiē xīn kǔ 。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释]
1.悯:搜趣网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简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代诗人。
注: 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u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后才改为餐了。
餐飧: 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编辑本段]李绅悯农诗2
mǐn nón
悯 农
tán lǐ shēn
唐 李 绅
chūn zhǒn yī lì sù ,
春 种 一 粒 粟 ,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
秋 收 万 颗 子 。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
四 海 无 闲 田 ,
nón fū yóu è sǐ 。
农 夫 犹 饿 死 。
[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谷子。
3. 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简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搜趣网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代诗人。
[编辑本段]李绅悯农诗3
lǒn shàn fú lí ér ,
垄 上 扶 犁 儿 ,
shǒu zhǒn fù chán jī 。
手 种 腹 长 饥 。
chuān xià zhī suō nǚ ,
窗 下 织 梭 女 ,
shǒu zhī shēn wú yī 。
手 织 身 无 衣 。
wǒ yuàn yān zhào shū ,
我 愿 燕 赵 姝 ,
huà wéi mó nǚ zī 。
化 为 嫫 女 姿 。
yí xiào bù zhí qián ,
一 笑 不 值 钱 ,
zì rán jiā uó féi 。
自 然 家 国 肥 。
李绅的三首悯农诗,千百年来人们只见到前两首。这第三首《悯农诗》被传到皇宫,后来哪里去了呢?直到近代,人们才在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诗卷中发现。
[编辑本段]关于李绅悯农诗的故事
唐朝时候,亳州出了一名大搜趣网诗人,名叫李绅。李绅自幼好学,二十岁中了进士,皇帝见他学识渊搏,才学出众,招官翰林学士。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一日。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
何得千里朝野路,
累年迁任如登台。
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了。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随口吟道: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fCRYPjT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听了,连说:“好,好!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
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吟道: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李逢吉一听,天呀,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吗?这小子好大胆,回到书房,李逢吉对李绅说:“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两首诗抄下来赠我,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场。”李绅沉吟一下说:“小诗不过三四十字,为兄听过,自然记得,何必抄录?若一定落笔,不如另写一首相赠。”李逢吉只得说:“也好,也好。”于是,李绅又提笔写下一首: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
写好,递与李逢吉斧正。李逢吉看了,觉得这首诗在指责朝廷方面,比上两首更为具体。第二天,李逢吉便辞别李绅,离亳进京了。李逢吉表面上对李绅很好,可内心里却想拿他作垫脚石,再高升一级。他回到朝中,立即向皇上进谗说:“启禀万岁,今有翰林院学士李绅,写反诗发泄私愤。”武宗皇帝大吃一惊,忙问:“何以见得?”李逢吉连忙将李绅诗奉上。武宗皇帝召李绅上金殿,拿出那首诗来,李绅看看,说道:“这是微臣回乡后,看到民生疾苦,即情写下的,望陛下体察!”武宗说:“久居高堂,忘却民情,朕之过也,亏卿提醒。今朕封你尚书右仆射,以便共商朝事,治国安民。”李绅叩头道:“谢皇上!”武宗又道:“此事多亏李逢吉举荐。”李绅则对李逢吉感激不尽。而李逢吉呢,听说李绅反而升了官,又惊又怕,正胆颤心惊,李绅却登门向他表示谢意。李逢吉更是蒙在鼓里,只好哼之哈之。不久,李逢吉被调任为云南观察使,降了官。这时他才感到自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李绅的三首悯农诗,千百年来人们只见到前两首。这第三首《悯农诗》被传到皇宫,后来哪里去了呢?只到近代,人们才在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诗卷中发现。
[编辑本段]2、其它悯农诗
悯农
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悯农
老天不悯农,
遍地起黄风。
无云难下雨,
百姓少收成。
评析:此诗四句皆因果顺承。首句“老天不悯农”以拟人化手法突显天公无情。次句由“老天不悯农,引出“遍地起黄风”。三句“无云难下雨”写黄风将云吹走,故致天旱无雨。末句写天旱无雨的结果:“百姓少收成”,从而引出全诗主题。全诗明白如话,气韵深沉,于朴实铺叙中显出对民生艰难的悲悯。作之似娓娓道来,读之
则如泣如诉.怆然于胸。
苦旱
百村连年旱,
地底无墒情。
天爷懒布雨,
秋来又是空。
注:墒情:农业生产术语,指土壤的湿度情况。
评析:首二句“百村连年旱,地底无墒情”写连年天旱导致深在地底的土壤都没有一点墒情。末二句“天爷懒布雨,秋来又是空”,用拟人化的写法,表现了对秋来
无望丰收的失望。
伤农
天上飘来布雨云,
不见甘霖只见风。
白日田间无农影,
夜月却照哭禾人。
评析:天旱雨难之时,苦苦盼来一片仿佛会下雨的云彩,往往又被一阵风儿吹跑。首二句“天上飘来布雨云,不见甘霖只见风”讲的就是这种叫人乍喜还忧,哭笑不得的无奈。末二句“白日田间无农影,夜月却照哭禾人”写白天太阳毒热,田间见不到农民的影子,夜晚的月亮却能照见哭焦禾的农民。此诗读来,顿生酸楚,民生多艰,实可伤怀。
旱日偷灌
东邻争水打死架,
西邻趁机偷灌田。
三小时浇一分半,
战战兢兢心难闲。
fCRYPjT评析:作者所处的吕梁山区十年九旱,每逢天旱都会有农民争水打架的事情发生。此诗记录了一个“西邻”趁“东邻”与人争水打架之机,偷水灌田,而又忐忑不安的滑稽场面。首二句讲述偷灌情节。第三句“三小时浇一分半”,以浇水之慢突显当地水量之少,从而更体现出“东邻打架”与“西邻偷灌”在当时当地的必然性。末句“战战兢兢心难闲”,描写西邻偷灌时的慌张心态,以喜剧的手法寄予了作者对同处旱日的“东邻”与“西邻”的同情。
八月初二淫雨感怀
自古天旱红枣收,
万户糜谷晒已休。
八月初二淫雨降,
粱农空嗟枣农愁。
评析:红枣耐旱不喜雨,故遇天旱则红枣丰收。糜子谷子则不耐旱而喜雨。诗写八月初二糜子谷子均已晒坏,无望丰收。而红枣却眼看就要丰收。但是一场淫雨既
破坏了枣农的好梦,也没能给粱农带来希望。首二句“自古天旱红枣收,万户糜谷晒已休”,以“糜谷”的悲惨遭遇告诉人们虽然糜谷已无希望,但红枣快要丰收了。其中之辛酸虽很明显,但毕竟又给人们留下了一丝喜悦。末二句“八月初二淫雨降,粱农空嗟枣农愁”,恰如当头一棒,把人们仅有的一丝喜悦全部撕扯成七零八落的碎片,而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全诗格调低沉,用笔苍劲有力,既充满忧思与无奈,又含有对大自然的抗议与不平。
悯 农
(唐)李绅
chú hé rì dān wǔ ,
锄 禾 日 当 午 ,
hàn dī hé xià tǔ 。
汗 滴 禾 下 土 。
shuí zhī pán zhōn cān ,
谁 知 盘 中 餐 ,
lì lì jiē xīn kǔ 。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释]
1.悯:搜趣网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简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代诗人。
注: 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u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后才改为餐了。
餐飧: 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编辑本段]李绅悯农诗2
mǐn nón
悯 农
tán lǐ shēn
唐 李 绅
chūn zhǒn yī lì sù ,
春 种 一 粒 粟 ,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
秋 收 万 颗 子 。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
四 海 无 闲 田 ,
nón fū yóu è sǐ 。
农 夫 犹 饿 死 。
[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谷子。
3. 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简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搜趣网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代诗人。
[编辑本段]李绅悯农诗3
lǒn shàn fú lí ér ,
垄 上 扶 犁 儿 ,
shǒu zhǒn fù chán jī 。
手 种 腹 长 饥 。
chuān xià zhī suō nǚ ,
窗 下 织 梭 女 ,
shǒu zhī shēn wú yī 。
手 织 身 无 衣 。
wǒ yuàn yān zhào shū ,
我 愿 燕 赵 姝 ,
huà wéi mó nǚ zī 。
化 为 嫫 女 姿 。
yí xiào bù zhí qián ,
一 笑 不 值 钱 ,
zì rán jiā uó féi 。
自 然 家 国 肥 。
李绅的三首悯农诗,千百年来人们只见到前两首。这第三首《悯农诗》被传到皇宫,后来哪里去了呢?直到近代,人们才在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诗卷中发现。
[编辑本段]关于李绅悯农诗的故事
唐朝时候,亳州出了一名大搜趣网诗人,名叫李绅。李绅自幼好学,二十岁中了进士,皇帝见他学识渊搏,才学出众,招官翰林学士。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一日。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
何得千里朝野路,
累年迁任如登台。
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了。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随口吟道: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fCRYPjT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听了,连说:“好,好!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
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吟道: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李逢吉一听,天呀,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吗?这小子好大胆,回到书房,李逢吉对李绅说:“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两首诗抄下来赠我,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场。”李绅沉吟一下说:“小诗不过三四十字,为兄听过,自然记得,何必抄录?若一定落笔,不如另写一首相赠。”李逢吉只得说:“也好,也好。”于是,李绅又提笔写下一首: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
写好,递与李逢吉斧正。李逢吉看了,觉得这首诗在指责朝廷方面,比上两首更为具体。第二天,李逢吉便辞别李绅,离亳进京了。李逢吉表面上对李绅很好,可内心里却想拿他作垫脚石,再高升一级。他回到朝中,立即向皇上进谗说:“启禀万岁,今有翰林院学士李绅,写反诗发泄私愤。”武宗皇帝大吃一惊,忙问:“何以见得?”李逢吉连忙将李绅诗奉上。武宗皇帝召李绅上金殿,拿出那首诗来,李绅看看,说道:“这是微臣回乡后,看到民生疾苦,即情写下的,望陛下体察!”武宗说:“久居高堂,忘却民情,朕之过也,亏卿提醒。今朕封你尚书右仆射,以便共商朝事,治国安民。”李绅叩头道:“谢皇上!”武宗又道:“此事多亏李逢吉举荐。”李绅则对李逢吉感激不尽。而李逢吉呢,听说李绅反而升了官,又惊又怕,正胆颤心惊,李绅却登门向他表示谢意。李逢吉更是蒙在鼓里,只好哼之哈之。不久,李逢吉被调任为云南观察使,降了官。这时他才感到自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李绅的三首悯农诗,千百年来人们只见到前两首。这第三首《悯农诗》被传到皇宫,后来哪里去了呢?只到近代,人们才在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诗卷中发现。
[编辑本段]2、其它悯农诗
悯农
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悯农
老天不悯农,
遍地起黄风。
无云难下雨,
百姓少收成。
评析:此诗四句皆因果顺承。首句“老天不悯农”以拟人化手法突显天公无情。次句由“老天不悯农,引出“遍地起黄风”。三句“无云难下雨”写黄风将云吹走,故致天旱无雨。末句写天旱无雨的结果:“百姓少收成”,从而引出全诗主题。全诗明白如话,气韵深沉,于朴实铺叙中显出对民生艰难的悲悯。作之似娓娓道来,读之
则如泣如诉.怆然于胸。
苦旱
百村连年旱,
地底无墒情。
天爷懒布雨,
秋来又是空。
注:墒情:农业生产术语,指土壤的湿度情况。
评析:首二句“百村连年旱,地底无墒情”写连年天旱导致深在地底的土壤都没有一点墒情。末二句“天爷懒布雨,秋来又是空”,用拟人化的写法,表现了对秋来
无望丰收的失望。
伤农
天上飘来布雨云,
不见甘霖只见风。
白日田间无农影,
夜月却照哭禾人。
评析:天旱雨难之时,苦苦盼来一片仿佛会下雨的云彩,往往又被一阵风儿吹跑。首二句“天上飘来布雨云,不见甘霖只见风”讲的就是这种叫人乍喜还忧,哭笑不得的无奈。末二句“白日田间无农影,夜月却照哭禾人”写白天太阳毒热,田间见不到农民的影子,夜晚的月亮却能照见哭焦禾的农民。此诗读来,顿生酸楚,民生多艰,实可伤怀。
旱日偷灌
东邻争水打死架,
西邻趁机偷灌田。
三小时浇一分半,
战战兢兢心难闲。
fCRYPjT评析:作者所处的吕梁山区十年九旱,每逢天旱都会有农民争水打架的事情发生。此诗记录了一个“西邻”趁“东邻”与人争水打架之机,偷水灌田,而又忐忑不安的滑稽场面。首二句讲述偷灌情节。第三句“三小时浇一分半”,以浇水之慢突显当地水量之少,从而更体现出“东邻打架”与“西邻偷灌”在当时当地的必然性。末句“战战兢兢心难闲”,描写西邻偷灌时的慌张心态,以喜剧的手法寄予了作者对同处旱日的“东邻”与“西邻”的同情。
八月初二淫雨感怀
自古天旱红枣收,
万户糜谷晒已休。
八月初二淫雨降,
粱农空嗟枣农愁。
评析:红枣耐旱不喜雨,故遇天旱则红枣丰收。糜子谷子则不耐旱而喜雨。诗写八月初二糜子谷子均已晒坏,无望丰收。而红枣却眼看就要丰收。但是一场淫雨既
破坏了枣农的好梦,也没能给粱农带来希望。首二句“自古天旱红枣收,万户糜谷晒已休”,以“糜谷”的悲惨遭遇告诉人们虽然糜谷已无希望,但红枣快要丰收了。其中之辛酸虽很明显,但毕竟又给人们留下了一丝喜悦。末二句“八月初二淫雨降,粱农空嗟枣农愁”,恰如当头一棒,把人们仅有的一丝喜悦全部撕扯成七零八落的碎片,而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全诗格调低沉,用笔苍劲有力,既充满忧思与无奈,又含有对大自然的抗议与不平。
字字皆辛苦是什么意思
古人写诗的选字要求很严格,如“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又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这些体现了“字字皆辛苦”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要采纳我呀~拜托~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要采纳我呀~拜托~
字字皆辛苦的意思
是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十五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李绅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朗诵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又改,改了再写。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 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他有时在上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经当过他的住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朗诵、修改,知道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了《悯农》诗。他写《悯农》诗时,正直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惟有他端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悯农》诗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粒粒皆辛苦。!!!是中心句!粒粒皆辛苦,字字皆辛苦也可以引申过来,就是指要写出字,每一个字都很艰难,透露出辛苦的意思。强调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