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缘,何处,秋霜是什么意思
缘是因为的意思;何处:哪里;秋霜本指秋天的白霜,在此诗中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语出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秋浦//www.souquanme.com歌十七首》中的第十五首,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此诗原文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白话文释义: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哪里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扩展资料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首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
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
李白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意思是什搜趣网么?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发了怀才不遇,许多寒心不平的经历和磨难,使他早生白发过早老去的“愁”苦。何处得秋霜?是作者对自己生活的回顾、感叹,也引发读者对作者一生坎坷经历的无限想象。
缘——因为。个——这样。
m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utGdEvKS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意思是什么?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意思是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请问以上是什么意思?
译文: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李白一生中多次游秋浦,这组五言诗大概是诗人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漫游至秋浦,逗留期间所写。这是一首抒愤诗搜趣网。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utGdEvKS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另说为天宝十二载,又说为天宝十四载)。
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是曾和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
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秋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