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而下下句是什么。
随遇而安,拼音 suí yù ér ān。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出自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
中文名: 随遇而安
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
拼音:suí yù ér ān
意思: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分享
词语辨析
【举例造句】: 不过能够随遇而安——即有船坐船云云——则比起幻想太多的人们来,可以稍为安稳,能够敷衍下去而已。 ★鲁迅《两地书》六?
【拼音代码】: syea
【近义词】:与世无争、随俗浮沉
【反义词】:愤时嫉俗、愤愤不平
【灯谜】: 旅行家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能顺应环境
【英文】: feel at home wherever one is
成语故事
俗话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根本就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的。人生遭际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存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而使得心情轻松的办法,那就是要做到使自己“随遇而安”。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是何缘故成了如此?水土不同是也。想一想,人如果像此橘,应该如何应对呢?当今这个社会,千变万化,每个人一生当中所处的环境不会一成不变,我们怎么去面对呢?有大智慧的人都认为,坚持自己的信念,随遇而安吧。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寺院,里面住着一老一小两位和尚。
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一些花种,让他种在自己的院子里,小和尚拿着花种正往院子里走去,突然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一跤。手中的花种洒了满地。这时方丈在屋中说道“随遇”。小和尚看到花种洒了,连忙要去扫。等他把扫帚拿来正要扫的时候,突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阵大风,把散在地上的花种吹得满院都是,方丈这个时候又说了一句“随缘”。
小和尚一看这下可怎么办呢?师傅交代的事情,因为自己不小心给耽搁了,连忙努力地去扫院子里的花种,这时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小和尚连忙跑回了屋内,哭着说,自己的不小心把花种全撒了,然而老方丈微笑着说道“随安”。冬去春来,一天清晨,小和尚突然发现院子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他蹦蹦跳跳地告诉师傅,老方丈这时说道“随喜”。
对于随遇、随缘、随安、随喜这四个“随”,可以说就是我们人生的缩影,在遇到不同事情、不同情况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具有的心态就是“随遇而安”。而且,一个人如能不管际遇如何,都保持快乐的心境,那真比有百万家产还有福气!
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多次被流放,可是,他说,要想心情愉快,只需要看到松柏与明月也就行了。何处无明月,何处无松柏?只是很少人有他那般的闲情与心境罢了。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随遇而安,及时挖掘出身边的趣闻乐事,甚至于去找寻苍穹中的闪耀星星,这样,就是环境没有任何改变,你的心境从此也会大不一样了。
环境往往会有不如人意的时候,问题在个人怎么面对拂逆和不顺。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就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从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从容地由不如意中去发掘新的前进道路,才是求得快乐与安静最好的办法。
出自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
中文名: 随遇而安
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
拼音:suí yù ér ān
意思: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分享
词语辨析
【举例造句】: 不过能够随遇而安——即有船坐船云云——则比起幻想太多的人们来,可以稍为安稳,能够敷衍下去而已。 ★鲁迅《两地书》六?
【拼音代码】: syea
【近义词】:与世无争、随俗浮沉
【反义词】:愤时嫉俗、愤愤不平
【灯谜】: 旅行家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能顺应环境
【英文】: feel at home wherever one is
成语故事
俗话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根本就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的。人生遭际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存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而使得心情轻松的办法,那就是要做到使自己“随遇而安”。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是何缘故成了如此?水土不同是也。想一想,人如果像此橘,应该如何应对呢?当今这个社会,千变万化,每个人一生当中所处的环境不会一成不变,我们怎么去面对呢?有大智慧的人都认为,坚持自己的信念,随遇而安吧。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寺院,里面住着一老一小两位和尚。
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一些花种,让他种在自己的院子里,小和尚拿着花种正往院子里走去,突然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一跤。手中的花种洒了满地。这时方丈在屋中说道“随遇”。小和尚看到花种洒了,连忙要去扫。等他把扫帚拿来正要扫的时候,突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阵大风,把散在地上的花种吹得满院都是,方丈这个时候又说了一句“随缘”。
小和尚一看这下可怎么办呢?师傅交代的事情,因为自己不小心给耽搁了,连忙努力地去扫院子里的花种,这时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小和尚连忙跑回了屋内,哭着说,自己的不小心把花种全撒了,然而老方丈微笑着说道“随安”。冬去春来,一天清晨,小和尚突然发现院子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他蹦蹦跳跳地告诉师傅,老方丈这时说道“随喜”。
对于随遇、随缘、随安、随喜这四个“随”,可以说就是我们人生的缩影,在遇到不同事情、不同情况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具有的心态就是“随遇而安”。而且,一个人如能不管际遇如何,都保持快乐的心境,那真比有百万家产还有福气!
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多次被流放,可是,他说,要想心情愉快,只需要看到松柏与明月也就行了。何处无明月,何处无松柏?只是很少人有他那般的闲情与心境罢了。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随遇而安,及时挖掘出身边的趣闻乐事,甚至于去找寻苍穹中的闪耀星星,这样,就是环境没有任何改变,你的心境从此也会大不一样了。
环境往往会有不如人意的时候,问题在个人怎么面对拂逆和不顺。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就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从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从容地由不如意中去发掘新的前进道路,才是求得快乐与安静最好的办法。
沿江而下 (看)三峡之险;登上泰山 (望)日出壮观.
沿江而下 (看)三峡之险【不存】;{三峡大坝已截流蓄水}
登上泰山 (望)日出壮观【不得】。{如今北方尽是雾霾天}.
登上泰山 (望)日出壮观【不得】。{如今北方尽是雾霾天}.
王维的诗《送邢桂州》中“日落江湖白”的下一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译文] 夕阳落下,江湖(洞庭湖)水面上只有白茫茫的一片;晚潮涌来,青山碧水连成一体。
这两句说的是诗人遥想友人沿途所经江湖上的壮丽景色——夕阳西下,晚霞的绚丽光彩也已消失,空中还有散射的余光,斜照在水面上,白茫茫一片;晚潮涌来,江水猛涨,水和蓝天连成一片,天地之间苍莽昏暗。诗句写得气象雄阔,涵盖一切,景色如画。
[出自] 王唯 《送邢桂州》
送邢桂州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送邢桂州》全诗翻译赏析“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送邢桂州》全诗翻译赏析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注释:
邢桂州:其人不详。按唐人惯例,当是邢某赴任桂州长官(如刺史),王维在京口相送而有此作。桂州:唐州名,属岭南道,治所在今广西桂林。
铙(音脑)吹: 铙是一种古乐器。
京口:唐润州治所,即今江苏镇江市,位于长江边。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古由京口沿江而上,过洞庭,经湘水,可抵桂州。
赭圻:地名,故址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
赤岸:山名,在今江苏六合县长江岸边。赭圻、赤岸均是邢桂州西上必经之地。
击汰:以桨击水。
扬舲:舲是有窗的船,扬舲谓划船快速前进。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邢桂州指邢济。
首句写京口(即今日镇江)送别场景,“铙吹喧京口”,钟鼓齐鸣,运用通感,以听觉感受来写视觉形象,一个“喧”字表现了送别场面之热烈壮观。“凤波下洞庭”,这一句点明邢济取水路前往桂州,一个“下”字勾划出了由江入湖、扬帆直济之气势。首联不落渲染离情别绪的窠臼,反而写得意气昂扬,而惜别感情则隐含于中,“风波下洞庭”一句,表现出了诗人目送孤帆碧天、望尽风烟洞庭的深情,感情含蓄而沉着。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送邢桂州》全诗翻译赏析古诗词鉴赏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颔联承上联写路途所见。“赭圻”为地名(今安徽繁昌县西),“赤岸”亦为地名,可能在桂州境内。这两句诗看似平铺直叙,实则颇具匠心“赭”、“赤”都是暗色调,与诗歌昂扬奋发的风格和谐统一。“击汰”意谓击水,“扬舲”即开船,语出《楚辞》:“乘舲船兮余上沅,齐吴榜以击汰”,这一句化用成句,如盐入水,十分巧妙。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颈联笔势陡转,以飞动之笔触写江湖风光。日落时湖光与落日余辉融成一片耀眼的白色,碧波滚滚而来时,整个天地又仿佛都染成了青色。“白”、“青”二字以水墨写五彩,以简淡含灿烂,正显出诗人炉火纯青之功力。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尾联化用二典,表达企盼祝愿之情。“珠归合浦”化用后汉孟尝君故事。《后汉书》载:“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尝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食,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弊,求民利病,曾未踚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贾流通。”“使臣星”之典亦出《后汉书》:“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且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都。投李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视,问曰:‘二使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耶?’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这两句意思是:刑济的赴任,将会使桂州出现安居乐业的局面。这一联用典既切合人物身份,又紧扣当地故实,表达了诗人劝勉友人为官清廉、造福百姓的良好愿望,而措辞不卑不搜趣网亢、真诚恳切,十分“得体”。
[译文] 夕阳落下,江湖(洞庭湖)水面上只有白茫茫的一片;晚潮涌来,青山碧水连成一体。
这两句说的是诗人遥想友人沿途所经江湖上的壮丽景色——夕阳西下,晚霞的绚丽光彩也已消失,空中还有散射的余光,斜照在水面上,白茫茫一片;晚潮涌来,江水猛涨,水和蓝天连成一片,天地之间苍莽昏暗。诗句写得气象雄阔,涵盖一切,景色如画。
[出自] 王唯 《送邢桂州》
送邢桂州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送邢桂州》全诗翻译赏析“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送邢桂州》全诗翻译赏析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注释:
邢桂州:其人不详。按唐人惯例,当是邢某赴任桂州长官(如刺史),王维在京口相送而有此作。桂州:唐州名,属岭南道,治所在今广西桂林。
铙(音脑)吹: 铙是一种古乐器。
京口:唐润州治所,即今江苏镇江市,位于长江边。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古由京口沿江而上,过洞庭,经湘水,可抵桂州。
赭圻:地名,故址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
赤岸:山名,在今江苏六合县长江岸边。赭圻、赤岸均是邢桂州西上必经之地。
击汰:以桨击水。
扬舲:舲是有窗的船,扬舲谓划船快速前进。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邢桂州指邢济。
首句写京口(即今日镇江)送别场景,“铙吹喧京口”,钟鼓齐鸣,运用通感,以听觉感受来写视觉形象,一个“喧”字表现了送别场面之热烈壮观。“凤波下洞庭”,这一句点明邢济取水路前往桂州,一个“下”字勾划出了由江入湖、扬帆直济之气势。首联不落渲染离情别绪的窠臼,反而写得意气昂扬,而惜别感情则隐含于中,“风波下洞庭”一句,表现出了诗人目送孤帆碧天、望尽风烟洞庭的深情,感情含蓄而沉着。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送邢桂州》全诗翻译赏析古诗词鉴赏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颔联承上联写路途所见。“赭圻”为地名(今安徽繁昌县西),“赤岸”亦为地名,可能在桂州境内。这两句诗看似平铺直叙,实则颇具匠心“赭”、“赤”都是暗色调,与诗歌昂扬奋发的风格和谐统一。“击汰”意谓击水,“扬舲”即开船,语出《楚辞》:“乘舲船兮余上沅,齐吴榜以击汰”,这一句化用成句,如盐入水,十分巧妙。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颈联笔势陡转,以飞动之笔触写江湖风光。日落时湖光与落日余辉融成一片耀眼的白色,碧波滚滚而来时,整个天地又仿佛都染成了青色。“白”、“青”二字以水墨写五彩,以简淡含灿烂,正显出诗人炉火纯青之功力。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尾联化用二典,表达企盼祝愿之情。“珠归合浦”化用后汉孟尝君故事。《后汉书》载:“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尝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食,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弊,求民利病,曾未踚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贾流通。”“使臣星”之典亦出《后汉书》:“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且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都。投李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视,问曰:‘二使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耶?’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这两句意思是:刑济的赴任,将会使桂州出现安居乐业的局面。这一联用典既切合人物身份,又紧扣当地故实,表达了诗人劝勉友人为官清廉、造福百姓的良好愿望,而措辞不卑不搜趣网亢、真诚恳切,十分“得体”。
三生石 意义
《三生石》 作者:日暮 三生石上望三生,流水年年江月横。 曾是天家仙人客,只随江流无痕迹。 别来春月无数山,春江有水春江潸。 春江山水难慰我,春月无边空婀娜。 我望远山数芳菲,远山望我似依稀。 几番追光春愁尽,一瞬年华相思引。 金乌流火只无名,魂随汗发何其轻。 时来秋风勾叶落,秋风萧杀只漠漠。 莫道红叶好相思,无数相思难载词。 思来飞雪似可待,落红纷纷无人采。 苍山可怜白云深,戚戚无声恨无心。 死去来生犹不易,别是春风又一夕。 三生石上三生缘,底事年年不见还? 只今风做三生石,生生相望不相识。 把这诗的每一句都详细的翻译下我想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 说实话,你说的这个三生石,我从未听说过。但我就是因为没有听说过才产生了兴趣,所以进来回答一下。我能回答并不是我知道,而是我善于运用搜索引擎罢了。你看完下面的这个故事,相信你就能读懂这首诗。我一开始不懂,现在懂了!!
三生石的传说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它写朋友的真情、写人的本性、写生
命的精魂,历经两世而不改变,读事令人动容。
富家子弟李源,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
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并
住在寺里修行。
寺里的住持圆泽禅师,很会经营寺产,而且很懂音乐,李源和
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着谈心,一谈就是一整天,没有人知道
他们在谈什么。
有一天,他们相约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眉山,李源想走水路
从湖北沿江而上,圆泽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李源不同
意。圆泽只好依他,感叹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
于是一起走水路,到了搜趣网南浦,船靠在岸边,看到一位穿花缎衣裤的
妇人正到河边取水,圆泽看着就流下泪来,对李源说:“我不愿意
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李源吃惊地问他原因,他说:“她姓王,
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三年了还生不下
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
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
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
李源一方面悲痛后悔,一方面为他洗澡更衣,到黄昏的时候,
圆泽就死了,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了。
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
切告诉王氏,王家便拿钱把圆泽埋葬在山下。
李源再也无心去游山,就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徒弟才说出圆泽
早就写好了遗书。
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圆泽的约会,
到寺外忽然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
我是过了三世的昔人的魂魄,赏月吟风的往事早已成为过去;
惭愧让你跑这么远来探望我,我的身体虽变了心性却长在。
李源听了,知道是旧人,忍不往问道: “泽公,你还好吗?”
牧童说:“李公真守信约,可惜我的俗缘未了,不能和你再亲
近,我们只有努力修行不堕落,将来还有会见面的日子。”随即又
唱了一首歌:
身前身后的事情非常渺茫,想说出因缘又怕心情忧伤;
吴越的山川我已经走遍了,再把船头掉转到瞿塘去吧!
牧童掉头而去,从此不知他往那里去了。 真有三生石吗?
圆泽禅师和李源的故事流传得很广,到了今天,在杭州西湖天
竺寺外,还留下一块大石头,据说就是当年他们隔世相会的地方,
称为 “三生石”。
“三生石”一直是中国极有名的石头,可以和女娲补天所剩下的那
一块顽石相媲美,后来发展成中国人对前生与后世的信念,不但许
多朋友以三生石作为肝胆相照的依据,更多的情侣则在三生石上写
下他们的誓言,“缘订三生”的俗话就是这样来的。
前面说过,这个故事很可能是真实的,但不管它是不是真实,至少
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永恒的看法、真性不朽的看法。透过了这种
“轮回”与“转世”的观念,中国人建立了深刻的伦理、生命、哲
学,乃至于整个宇宙的理念,而这些正是佛教的一种入世观照和慧
解。
我们常说“七世夫妻”,常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常说“十年修
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常说“缘订三生,永浴爱河”……
甚至于在生气的时候咬牙说:“我死了也不会放过你!”在歉意的
时候红着脸说:“我下辈子做牛做马来报答你!”在失败灰心丧志
的时候会说:“前辈子造了什么孽呀!”看到别人夫妻失和会说:
“真是前世的冤家!”
这种观念在中国是无孔不入的,民间妇女杀鸡杀鸭时会念着:“做
鸡做鸭无了时,希望你下辈子去做有钱人的儿子。”乃至连死刑犯
临刑时也会大喊一声:“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所以,“三生
石”应该是有的。
其实,轮回与转世都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佛教里认为有生就有死,
有情欲就有轮回,有因缘就有果报,所以生生世世做朋友是可能的,
永生永世做爱侣也是可能的,当然,一再地做仇敌也是可能的……
但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就永处缠缚,不得解脱,唯有放下一切才能
超出轮回的束缚。
在《出曜经》里有一首谒,很能点出生死轮回的本质:
伐树不尽根, 虽伐犹复生;
伐爱不尽本, 数数复生苦。
犹如自造箭, 还自伤其身;
内箭亦如是, 爱前伤众生。
在这里,爱作欲解,没有善恶之分,被仇恨的箭所射固然受伤,被
爱情的箭射中也是痛苦的,一再的箭就带来不断的伤,生生世世地
转下去。
另外,在《圆觉经》里有两段讲轮回,讲得更透彻: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
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
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回爱
生,命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
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
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犹
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可见,轮回的不只是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我们看不见云了,不
表示云消失了,是因为云离开我人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
示没有月亮,而是它运行到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的船一开动,
两岸的风景就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就是这样了。人的一生像行
船,出发、靠岸,船(本性)是不变的,但岸(身体)在变,风景
(经历)就随之不同了。 这种对轮回的比喻,真是优美极了。
三生石的传说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它写朋友的真情、写人的本性、写生
命的精魂,历经两世而不改变,读事令人动容。
富家子弟李源,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
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并
住在寺里修行。
寺里的住持圆泽禅师,很会经营寺产,而且很懂音乐,李源和
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着谈心,一谈就是一整天,没有人知道
他们在谈什么。
有一天,他们相约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眉山,李源想走水路
从湖北沿江而上,圆泽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李源不同
意。圆泽只好依他,感叹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
于是一起走水路,到了搜趣网南浦,船靠在岸边,看到一位穿花缎衣裤的
妇人正到河边取水,圆泽看着就流下泪来,对李源说:“我不愿意
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李源吃惊地问他原因,他说:“她姓王,
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三年了还生不下
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
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
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
李源一方面悲痛后悔,一方面为他洗澡更衣,到黄昏的时候,
圆泽就死了,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了。
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
切告诉王氏,王家便拿钱把圆泽埋葬在山下。
李源再也无心去游山,就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徒弟才说出圆泽
早就写好了遗书。
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圆泽的约会,
到寺外忽然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
我是过了三世的昔人的魂魄,赏月吟风的往事早已成为过去;
惭愧让你跑这么远来探望我,我的身体虽变了心性却长在。
李源听了,知道是旧人,忍不往问道: “泽公,你还好吗?”
牧童说:“李公真守信约,可惜我的俗缘未了,不能和你再亲
近,我们只有努力修行不堕落,将来还有会见面的日子。”随即又
唱了一首歌:
身前身后的事情非常渺茫,想说出因缘又怕心情忧伤;
吴越的山川我已经走遍了,再把船头掉转到瞿塘去吧!
牧童掉头而去,从此不知他往那里去了。 真有三生石吗?
圆泽禅师和李源的故事流传得很广,到了今天,在杭州西湖天
竺寺外,还留下一块大石头,据说就是当年他们隔世相会的地方,
称为 “三生石”。
“三生石”一直是中国极有名的石头,可以和女娲补天所剩下的那
一块顽石相媲美,后来发展成中国人对前生与后世的信念,不但许
多朋友以三生石作为肝胆相照的依据,更多的情侣则在三生石上写
下他们的誓言,“缘订三生”的俗话就是这样来的。
前面说过,这个故事很可能是真实的,但不管它是不是真实,至少
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永恒的看法、真性不朽的看法。透过了这种
“轮回”与“转世”的观念,中国人建立了深刻的伦理、生命、哲
学,乃至于整个宇宙的理念,而这些正是佛教的一种入世观照和慧
解。
我们常说“七世夫妻”,常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常说“十年修
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常说“缘订三生,永浴爱河”……
甚至于在生气的时候咬牙说:“我死了也不会放过你!”在歉意的
时候红着脸说:“我下辈子做牛做马来报答你!”在失败灰心丧志
的时候会说:“前辈子造了什么孽呀!”看到别人夫妻失和会说:
“真是前世的冤家!”
这种观念在中国是无孔不入的,民间妇女杀鸡杀鸭时会念着:“做
鸡做鸭无了时,希望你下辈子去做有钱人的儿子。”乃至连死刑犯
临刑时也会大喊一声:“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所以,“三生
石”应该是有的。
其实,轮回与转世都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佛教里认为有生就有死,
有情欲就有轮回,有因缘就有果报,所以生生世世做朋友是可能的,
永生永世做爱侣也是可能的,当然,一再地做仇敌也是可能的……
但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就永处缠缚,不得解脱,唯有放下一切才能
超出轮回的束缚。
在《出曜经》里有一首谒,很能点出生死轮回的本质:
伐树不尽根, 虽伐犹复生;
伐爱不尽本, 数数复生苦。
犹如自造箭, 还自伤其身;
内箭亦如是, 爱前伤众生。
在这里,爱作欲解,没有善恶之分,被仇恨的箭所射固然受伤,被
爱情的箭射中也是痛苦的,一再的箭就带来不断的伤,生生世世地
转下去。
另外,在《圆觉经》里有两段讲轮回,讲得更透彻: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
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
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回爱
生,命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
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
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犹
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可见,轮回的不只是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我们看不见云了,不
表示云消失了,是因为云离开我人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
示没有月亮,而是它运行到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的船一开动,
两岸的风景就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就是这样了。人的一生像行
船,出发、靠岸,船(本性)是不变的,但岸(身体)在变,风景
(经历)就随之不同了。 这种对轮回的比喻,真是优美极了。
赤壁之战
这个战是火烧周瑜的船的那一回吗赤壁之战
战争日期 208年七月 - 208年十一月
地点 乌林(今湖北蒲圻西北)
结果 孙权,刘备盟军胜利
作战各方
曹操 刘备,孙权
指挥官
曹操 周瑜、程普、刘备
兵力
约160,000 约50,000
伤亡
不详 不详
赤壁之战
长坂之战–乌林之战–江陵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
进取荆州
曹操经200年官渡之战、207年北征乌桓,完搜趣网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立即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其一,在邺凿玄武池以练水军;其二,派遣张辽、于禁、乐进驻兵许都附近,以备不测;其三,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做了实际上的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其四,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其五,铲除了数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权威。
七月秋,曹操亲领大军十余万南下荆州,用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的话来说是“乘破袁绍之势以下荆、吴”。企图一举消灭刘表和江东的孙权,统一天下。正当曹操疾趋宛、叶之时,八月间刘表病逝。九月,其次子刘琮在新野(今属河南省)不战而降于曹军。荆州水军数以千计的蒙冲、斗舰,悉归曹操所有,至此曹军水战实力大增。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的刘备,闻讯后率部南撤。
当时江陵(今湖北江陵)贮有刘表的大量粮草、兵器等,因此刘备一方面由樊城向江陵撤退,另一方面命关羽带领水军经汉水到江陵会合。九月,曹军亲率精骑五千,包括亲兵虎豹骑,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坡(今湖北当阳东北)击溃刘备军后占领江陵。
曹操至江陵后,立即采取安顿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
贾诩劝说曹操先利用荆州的资源、休养军民、稳定新占地,可是曹操并没有理会他的建议。曹军的作战部署大体是:以赵俨为章陵(郡治在今湖北枣阳东南)太守兼都监护军,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张辽、冯楷等七军,统一指挥他们在汉水、淮水之间的行动。荆州方面,曹操以曹仁和夏侯渊驻守江陵,以曹洪驻守襄阳,另以一部水陆军由襄阳沿汉水南向夏口。曹操亲率一部连同新附荆州之众顺江而下,攻打东吴。
当曹操南下时,孙权派鲁肃出使荆州,吊刘表丧,兼说刘备同心御曹。鲁肃与刘备相遇于当阳,后刘备用其计折向东南汉水方向撤退,和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并与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联军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汉汉口),图谋联合孙权抗击曹操。刘备遣诸葛亮随肃往东吴共谋抗曹之计。
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孙权已接到曹操威胁的书信,信上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不愿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曹操,又顾虑孙刘联军不能与曹操相匹敌。孙权部下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和张昭为首的主和派也展开了激烈争辩。诸葛亮为孙权分析敌我双方的利弊:“豫州(刘备)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他指出(一)曹操劳师远征,士卒疲惫;(二)北人“不习水战”;(三)荆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诸葛亮的结论是如果孙刘联合,定可取胜。
鲁肃又用激将法进言,说服了孙权,同时劝孙权立即把周瑜从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召回。周瑜支持诸葛亮和鲁肃的意见,先后分析曹军的弱点,指出:第一,曹军疲惫不堪;第二,“又今盛寒,马无藁草”第三,加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既而进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孙权增强联刘抗曹取胜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率精锐部队三万人,沿江而上至夏口,与刘备统军两万多人会合,共同抗曹。
[编辑]
兵败乌林
周瑜率领的军队在樊口与刘备回合。然后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曹军相遇。曹军新编及新附荆州水军,战斗力较弱,又遭瘟疫流行,以致初战不利。曹操不得不把军队“引次江北”,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双相对峙。
北兵不惯船上生活,曹操下令用铁索将战船连锁在一起,以减轻风浪颠簸。周瑜部将黄盖建议采用火攻战术以败曹军:“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并即决定让黄盖用诈降接近曹操战船。黄准备了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帷幕伪装,上插与曹操约定的旗号。
时值隆冬,多刮北风,但按气象规律,几天严寒日过后,以常见有少暖之日,风向亦或变为东风,南风。据说,十一月十二日甲子日(合公元208年12月7日)这一天,晴空风暖,傍晚南风起,及至午夜风急,黄盖以准备的船舰出Axmee发,顺风驶向曹船。到了江的中心,黄盖手锯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在南岸的孙军主力船队乘机擂鼓前进;同时刘备也自蜀山向乌林进发。盟军横渡长江,大败曹军。曹操见www.souquanme.com败局已无法挽救,当即自焚余船,引军退走。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曹操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却,加以瘟疫、饥饿,曹军损失大半。幸得张辽,许诸等接应,才得脱险。至江陵城下,曹操恐后方不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守江陵,满宠驻当阳。
[编辑]
后果
赤壁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诸侯自然在道义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既然曹操具有如此的优势,孙刘联军的战绩更以辉煌。此战,孙刘军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果断、以少胜多的的著名战例。赤壁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未有机会如此大规模南下荆州。曹操集团也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遣甘宁袭取夷陵(今湖北宜昌),曹仁率部进围甘宁,周瑜率军救援,大破曹仁军。刘备回师夏口,欲溯汉江迂回曹仁后方。次年,曹仁被迫撤退。孙权继续与刘备联盟,以抗拒曹操。刘备乘势取得荆州大部,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长沙、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零陵(均在今湖南境)等四郡。稍后又夺得刘璋的益州。孙权据有江东,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
[编辑]
点评
在评论曹操兵败赤壁,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曹操没有乘胜把刘备彻底击溃。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则不以为然,他认为:「曹操当时既新平江汉,威慑扬越;资刘表水战之具,藉荆楚楫棹之利,实震荡之良会,廓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
传统的评论一般忽略的一面是疫病流行因素。曹操把失败原因归於疾病,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裴松之评论赤壁之战是说:「至於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役大兴,以损凌厉之峰,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 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Rafe de Crespigny 认为乌林之战实是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
[编辑]
传说与演义
后代的文学家在以此次战争为题材而创作诗、文、小说时,又往往有意地渗入了夸张、附会的成分。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全书最重要、规模最大、人才最集中的战事。从第四十二回刘豫州败走汉津口,鲁肃来夏口吊刘表之丧开始,接下去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第四十七回“庞统巧授连环计”、第四十八回“锁战船北军用武”、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到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都是描述赤壁的战事。
《三国演义》则绘影绘声地描写了周瑜的营帐驻在今鄂州市之西山,孙、曹鏖兵之处在三江口。
传说、演义,和历史有较大的区别。
[编辑]
附录
[编辑]
史料
主要的第一手史料是陈寿著《三国志》。
《三国志》之《魏书》、《蜀书》和《吴书》中有许多矛盾。
最近30年,考古发现开始补充正史记载。1973年出土了东汉晚期的铜马镫一件,印有东汉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的瓦砚一台,并有东汉铜镜、陶瓷器和箭镞等。1976年,在赤壁山下一米多深的土层中发现沉船上的铁环、铁钉、东汉铜镜等物。同年,又在赤壁山上发现铜、铁、玉带钩各一件。
[编辑]
赤壁的位置
多年来,学术界对於「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争论的焦点是蒲圻说、嘉鱼说与黄州说何者为是,其余四说难以成立。
1. 蒲圻说: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主是说。三种说法,蒲圻说较为可信,因为近年蒲圻的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1991年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出版了《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赞同上述观点。
2. 嘉鱼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的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3. 黄州说:还有一说认为赤壁在今武汉以东地带。唐朝杜牧和北宋苏轼都把黄冈(古黄州)西北的赤鼻矶(今「东坡赤壁」)视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前赤壁赋》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回答者:2389398 - 门吏 二级 9-14 21:33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3 个人评价
好
66% (2) 不好
33% (1)
其他回答 共 3 条
却说周瑜立于山顶,观望良久,忽然望后而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左右救回帐中。诸将皆来动问,尽皆愕然相顾曰:"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不争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慌忙差人申报吴侯,一面求医调治。
却说鲁肃见周瑜卧病,心中忧闷,来见孔明,言周瑜卒病之事。孔明曰:"公以为何如?"肃曰:"此乃曹操之福,江东之祸也。"孔明笑曰:"公瑾之病,亮亦能医。"肃曰:"诚如此,则国家万幸!"即请孔明同去看病。肃先入见周瑜。瑜以被蒙头而卧。肃曰:"都督病势若何?"周瑜曰:"心腹搅痛,时复昏迷。"肃曰:"曾服何药饵?"瑜曰:"心中呕逆,药不能下。"肃曰:"适来去望孔明,言能医都督之病。现在帐外,烦来医治,何如?"瑜命请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孔明曰:"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瑜闻失色,乃作呻吟之声。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觉烦积否?"瑜曰:"然,"孔明曰:"必须用凉药以解之。"瑜曰:"已服凉药,全然无效。"孔明曰:"须先理其气;气若顺,则呼吸之间,自然痊可。"瑜料孔明必知其意,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顺气,当服何药?"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瑜曰:"愿先生赐教。"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
欲破曹公,
宜用火攻;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瑜曰:"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瑜闻言大喜,矍然而起。便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往南屏山筑坛;拨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听候使令。
孔明辞别出帐,与鲁肃上马,来南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层用四人,各人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分付鲁肃曰:"子敬自往军中相助公瑾调兵。倘亮所祈无应,不可有怪。"鲁肃别去。孔明嘱付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却并不见有东南风。且说周瑜请程普、鲁肃一班军官,在帐中伺候,只等东南风起,便调兵出;一面关报孙权接应。黄盖已自准备火船二十只,船头密布大钉;船内装载芦苇干柴,灌以鱼油,上铺硫黄、焰硝引火之物,各用青布油单遮盖;船头上插青龙牙旗,船尾各系走舸:在帐下听候,只等周瑜号令。甘宁、阚泽窝盘蔡和、蔡中在水寨中,每日饮酒,不放一卒登岸;周围尽是东吴军马,把得水泄不通:只等帐上号令下来。周瑜正在帐中坐议,探子来报:"吴侯船只离寨八十五里停泊,只等都督好音。"瑜即差鲁肃遍告各部下官兵将士:"俱各收拾船只、军器、帆橹等物。号令一出,时刻休违。倘有违误,即按军法。"众兵将得令,一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厮杀。
是日,看看近夜,天色清明,微风不动。瑜谓鲁肃曰:"孔明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乎?"肃曰:"吾料孔明必不谬谈。"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徐盛从江内去,丁奉从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二将领命。徐盛下船,一百刀斧手荡开棹桨;丁奉上马,一百弓弩手各跨征驹:往南屏山来。于路正迎着东南风起。后人有诗曰:
七星坛上卧龙登,
一夜东风江水腾。
不是孔明施妙计,
周郎安得逞才能?
丁奉马军先到,见坛上执旗将士,当风而立。丁奉下马提剑上坛,不见孔明,慌问守坛将士。答曰:"恰才下坛去了。"丁奉忙下坛寻时,徐盛船已到。二人聚于江边。小卒报曰:"昨晚一只快船停在前面滩口。适间却见孔明披发下船,那船望上水去了。"丁奉、徐盛便分水陆两路追袭。徐盛教拽起满帆,抢风而使。遥望前船不远,徐盛在船头上高声大叫:"军师休去!都督有请!"只见孔明立于船尾大笑曰:"上覆都督:好好用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徐盛曰:"请暂少住,有紧话说。"孔明曰:"吾已料定都督不能容我,必来加害,预先教赵子龙来相接。将军不必追赶。"徐盛见前船无篷,只顾赶来。看看至近,赵云拈弓搭箭,立于船尾大叫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奉令特来接军师。你如何来追赶?本待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失了和气。--教你知我手段!"言讫,箭到处,射断徐盛船上篷索。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赵云却教自己船上拽起满帆,乘顺风而去。其船如飞,追之不及。岸上丁奉唤徐盛船近岸,言曰:"诸葛亮神机妙算,人不可及。更兼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汝知他当阳长坂时否?吾等只索回报便了。"于是二人回见周瑜,言孔明预先约赵云迎接去了。周瑜大惊曰:"此人如此多谋,使我晓夜不安矣!"鲁肃曰:"且待破曹之后,却再图之。"
瑜从其言,唤集诸将听令。先教甘宁:"带了蔡中并降卒沿南岸而走,只打北军旗号,直取乌林地面,正当曹操屯粮之所,深入军中,举火为号。只留下蔡和一人在帐下,我有用处。"第二唤太史慈分付:"你可领三千兵,直奔黄州地界,断曹操合淝接应之兵,就逼曹兵,放火为号;只看红旗,便是吴侯接应兵到。"这两队兵最远,先发。第三唤吕蒙领三千兵去乌林接应甘宁,焚烧曹操寨栅,第四唤凌统领三千兵,直截彝陵界首,只看乌林火起,以兵应之。第五唤董袭领三千兵,直取汉阳,从汉川杀奔曹操案中。看白旗接应。第六唤潘璋领三千兵,尽打白旗,往汉阳接应董袭。六队船只各自分路去了。却令黄盖安排火船,使小卒驰书约曹操,今夜来降。一面拨战船四只,随于黄盖船后接应。第一队领兵军官韩当,第二队领兵军官周泰,第三队领兵军官蒋钦,第四队领兵军官陈武:四队各引战船三百只,前面各摆列火船二十只。周瑜自与程普在大艨艟上督战,徐盛、丁奉为左右护卫,只留鲁肃共阚泽及众谋士守寨。程普见周瑜调军有法,甚相敬服。却说孙权差使命持兵符至,说已差陆逊为先锋,直抵蕲、黄地面进兵,吴侯自为后应。瑜又差人西山放火炮,南屏山举号旗。各各准备停当,只等黄昏举动。
话分两头。且说刘玄德在夏口专候孔明回来,忽见一队船到,乃是公子刘琦自来探听消息。玄德请上敌楼坐定,说:"东南风起多时,子龙去接孔明,至今不见到,吾心甚忧。"小校遥指樊口港上:"一帆风送扁舟来到,必军师也。"玄德与刘琦下楼迎接。须臾船到,孔明、子龙登岸。玄德大喜。问候毕,孔明曰:"且无暇告诉别事。前者所约军马战船,皆已办否?"玄德曰:"收拾久矣,只候军师调用。"
孔明便与玄德、刘琦升帐坐定,谓赵云曰:"子龙可带三千军马,渡江径取乌林小路,拣树木芦苇密处埋伏。今夜四更已后,曹操必然从那条路奔走。等他军马过,就半中间放起火来。虽然不杀他尽绝,也杀一半。"云曰:"乌林有两条路:一条通南郡,一条取荆州。不知向那条路来?"孔明曰:"南郡势迫,曹操不敢往;必来荆州,然后大军投许昌而去。"云领计去了。又唤张飞曰:"翼德可领三千兵渡江,截断彝陵这条路,去葫芦谷口埋伏。曹操不敢走南彝陵,必望北彝陵去。来日雨过,必然来埋锅造饭。只看烟起,便就山边放起火来。虽然不捉得曹操,翼德这场功料也不小。"飞领计去了。又唤糜竺、糜芳、刘封三人各驾船只,绕江剿擒败军,夺取器械。三人领计去了。孔明起身,谓公子刘琦曰:"武昌一望之地。最为紧要。公子便请回,率领所部之兵,陈于岸口。操一败必有逃来者,就而擒之,却不可轻离城郭。"刘琦便辞玄德、孔明去了。孔明谓玄德曰:"主公可于樊口屯兵,凭高而望,坐看今夜周郎成大功也。"
时云长在侧,孔明全然不睬。云长忍耐不住,乃高声曰:"关某自随兄长征战,许多年来,未尝落后。今日逢大敌,军师却不委用,此是何意?"孔明笑曰:"云长勿怪!某本欲烦足下把一个最紧要的隘口,怎奈有些违碍,不敢教去。"云长曰:"有何违碍?愿即见谕。"孔明曰:"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当有以报之。今日操兵败,必走华容道;若令足下去时,必然放他过去。因此不敢教去。"云长曰:"军师好心多!当日曹操果是重待某,某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过他了。今日撞见,岂肯放过!"孔明曰:"倘若放了时,却如何?"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云长曰:"若曹操不从那条路上来,如何?"孔明曰:"我亦与你军令状。云长大喜。孔明曰:"云长可于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来。"云长曰:"曹操望见烟,知有埋伏,如何肯来?"孔明笑曰:"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他见烟起,将谓虚张声势,必然投这条路来。将军休得容情。"云长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玄德曰:"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孔明遂与玄德往樊口,看周瑜用兵,留孙乾、简雍守城。却说曹操在大寨中,与众将商议,只等黄盖消息。当日东南风起甚紧。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操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军士忽报江东一只小船来到,说有黄盖密书。操急唤入。其人呈上书。书中诉说:"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也。"操大喜,遂与众将来水寨中大船上,观望黄盖船到。
且说江东,天色向晚,周瑜唤出蔡和,令军士缚倒。和叫:"无罪!"瑜曰:"汝是何等人,敢来诈降!吾今缺少福物祭旗,愿借你首级。"和抵赖不过,大叫曰:"汝家阚泽、甘宁亦曾与谋!"瑜曰:"此乃吾之所使也。"蔡和悔之无及。瑜令捉至江边皂纛旗下,奠酒烧纸,一刀斩了蔡和,用血祭旗毕,便令开船。黄盖在第三只火船上,独披掩心,手提利刃,旗上大书"先锋黄盖"。盖乘一天顺风,望赤壁进发。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使风而来。"操凭高望之。报称:"皆插青龙牙旗。内中有大旗,上书先锋黄盖名字。"操笑曰:"公覆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近。程昱观望良久,谓操曰:"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操曰:"何以知之!"程昱曰:"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当之?"操省悟,便问:"谁去止之?"文聘曰:"某在水上颇熟,愿请一往。"言毕,跳下小船,用手一指,十数只巡船,随文聘船出。聘立于船头,大叫:"丞相钧旨:南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抛住。"众军齐喝:"快下了篷!"言未绝,弓弦响处,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船上大乱,各自奔回。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曹操回观岸上营寨,几处烟火。黄盖跳在小船上,背后数人驾舟,冒烟突火,来寻曹操。操见势急,方欲跳上岸,忽张辽驾一小脚船,扶操下得船时,那只大船,已自着了。张辽与十数人保护曹操,飞奔岸口。黄盖望见穿绛红袍者下船,料是曹操,乃催船速进,手提利刃,高声大叫:"曹贼休走!黄盖在此!"操叫苦连声。张辽拈弓搭箭,觑着黄盖较近,一箭射去。此时风声正大,黄盖在火光中,那里听得弓弦响?"正中肩窝,翻身落水。正是:火厄盛时遭水厄,棒疮愈后患金疮。未知黄盖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回答者:卡卡西66 - 魔法学徒 一级 9-14 21:38
赤壁之战
战争日期:208年七月 ~208年十一月
地点:乌林(今湖北蒲圻西北)
结果:孙刘盟军胜利
作战各方:曹操 刘备,孙权
指挥官:曹操 周瑜、程普、刘备
兵力:约160,000 约50,000
赤壁之战:长坂之战–乌林之战–江陵之战
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至次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之赤壁长江南岸今湖北蒲圻西北)地区,大败曹水军的著名战略性决战.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参见曹操统一北方战争),欲吞并江南、统一天下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修建玄武池,训练水军,作向南方进军的准备。七月,亲统大军10余万南征荆州.企图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八月,荆州牧刘表病亡,次子刘琮请降.荆州水军
战争日期 208年七月 - 208年十一月
地点 乌林(今湖北蒲圻西北)
结果 孙权,刘备盟军胜利
作战各方
曹操 刘备,孙权
指挥官
曹操 周瑜、程普、刘备
兵力
约160,000 约50,000
伤亡
不详 不详
赤壁之战
长坂之战–乌林之战–江陵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
进取荆州
曹操经200年官渡之战、207年北征乌桓,完搜趣网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立即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其一,在邺凿玄武池以练水军;其二,派遣张辽、于禁、乐进驻兵许都附近,以备不测;其三,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做了实际上的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其四,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其五,铲除了数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权威。
七月秋,曹操亲领大军十余万南下荆州,用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的话来说是“乘破袁绍之势以下荆、吴”。企图一举消灭刘表和江东的孙权,统一天下。正当曹操疾趋宛、叶之时,八月间刘表病逝。九月,其次子刘琮在新野(今属河南省)不战而降于曹军。荆州水军数以千计的蒙冲、斗舰,悉归曹操所有,至此曹军水战实力大增。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的刘备,闻讯后率部南撤。
当时江陵(今湖北江陵)贮有刘表的大量粮草、兵器等,因此刘备一方面由樊城向江陵撤退,另一方面命关羽带领水军经汉水到江陵会合。九月,曹军亲率精骑五千,包括亲兵虎豹骑,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坡(今湖北当阳东北)击溃刘备军后占领江陵。
曹操至江陵后,立即采取安顿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
贾诩劝说曹操先利用荆州的资源、休养军民、稳定新占地,可是曹操并没有理会他的建议。曹军的作战部署大体是:以赵俨为章陵(郡治在今湖北枣阳东南)太守兼都监护军,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张辽、冯楷等七军,统一指挥他们在汉水、淮水之间的行动。荆州方面,曹操以曹仁和夏侯渊驻守江陵,以曹洪驻守襄阳,另以一部水陆军由襄阳沿汉水南向夏口。曹操亲率一部连同新附荆州之众顺江而下,攻打东吴。
当曹操南下时,孙权派鲁肃出使荆州,吊刘表丧,兼说刘备同心御曹。鲁肃与刘备相遇于当阳,后刘备用其计折向东南汉水方向撤退,和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并与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联军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汉汉口),图谋联合孙权抗击曹操。刘备遣诸葛亮随肃往东吴共谋抗曹之计。
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孙权已接到曹操威胁的书信,信上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不愿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曹操,又顾虑孙刘联军不能与曹操相匹敌。孙权部下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和张昭为首的主和派也展开了激烈争辩。诸葛亮为孙权分析敌我双方的利弊:“豫州(刘备)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他指出(一)曹操劳师远征,士卒疲惫;(二)北人“不习水战”;(三)荆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诸葛亮的结论是如果孙刘联合,定可取胜。
鲁肃又用激将法进言,说服了孙权,同时劝孙权立即把周瑜从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召回。周瑜支持诸葛亮和鲁肃的意见,先后分析曹军的弱点,指出:第一,曹军疲惫不堪;第二,“又今盛寒,马无藁草”第三,加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既而进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孙权增强联刘抗曹取胜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率精锐部队三万人,沿江而上至夏口,与刘备统军两万多人会合,共同抗曹。
[编辑]
兵败乌林
周瑜率领的军队在樊口与刘备回合。然后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曹军相遇。曹军新编及新附荆州水军,战斗力较弱,又遭瘟疫流行,以致初战不利。曹操不得不把军队“引次江北”,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双相对峙。
北兵不惯船上生活,曹操下令用铁索将战船连锁在一起,以减轻风浪颠簸。周瑜部将黄盖建议采用火攻战术以败曹军:“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并即决定让黄盖用诈降接近曹操战船。黄准备了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帷幕伪装,上插与曹操约定的旗号。
时值隆冬,多刮北风,但按气象规律,几天严寒日过后,以常见有少暖之日,风向亦或变为东风,南风。据说,十一月十二日甲子日(合公元208年12月7日)这一天,晴空风暖,傍晚南风起,及至午夜风急,黄盖以准备的船舰出Axmee发,顺风驶向曹船。到了江的中心,黄盖手锯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在南岸的孙军主力船队乘机擂鼓前进;同时刘备也自蜀山向乌林进发。盟军横渡长江,大败曹军。曹操见www.souquanme.com败局已无法挽救,当即自焚余船,引军退走。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曹操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却,加以瘟疫、饥饿,曹军损失大半。幸得张辽,许诸等接应,才得脱险。至江陵城下,曹操恐后方不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守江陵,满宠驻当阳。
[编辑]
后果
赤壁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诸侯自然在道义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既然曹操具有如此的优势,孙刘联军的战绩更以辉煌。此战,孙刘军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果断、以少胜多的的著名战例。赤壁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未有机会如此大规模南下荆州。曹操集团也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遣甘宁袭取夷陵(今湖北宜昌),曹仁率部进围甘宁,周瑜率军救援,大破曹仁军。刘备回师夏口,欲溯汉江迂回曹仁后方。次年,曹仁被迫撤退。孙权继续与刘备联盟,以抗拒曹操。刘备乘势取得荆州大部,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长沙、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零陵(均在今湖南境)等四郡。稍后又夺得刘璋的益州。孙权据有江东,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
[编辑]
点评
在评论曹操兵败赤壁,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曹操没有乘胜把刘备彻底击溃。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则不以为然,他认为:「曹操当时既新平江汉,威慑扬越;资刘表水战之具,藉荆楚楫棹之利,实震荡之良会,廓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
传统的评论一般忽略的一面是疫病流行因素。曹操把失败原因归於疾病,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裴松之评论赤壁之战是说:「至於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役大兴,以损凌厉之峰,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 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Rafe de Crespigny 认为乌林之战实是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
[编辑]
传说与演义
后代的文学家在以此次战争为题材而创作诗、文、小说时,又往往有意地渗入了夸张、附会的成分。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全书最重要、规模最大、人才最集中的战事。从第四十二回刘豫州败走汉津口,鲁肃来夏口吊刘表之丧开始,接下去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第四十七回“庞统巧授连环计”、第四十八回“锁战船北军用武”、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到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都是描述赤壁的战事。
《三国演义》则绘影绘声地描写了周瑜的营帐驻在今鄂州市之西山,孙、曹鏖兵之处在三江口。
传说、演义,和历史有较大的区别。
[编辑]
附录
[编辑]
史料
主要的第一手史料是陈寿著《三国志》。
《三国志》之《魏书》、《蜀书》和《吴书》中有许多矛盾。
最近30年,考古发现开始补充正史记载。1973年出土了东汉晚期的铜马镫一件,印有东汉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的瓦砚一台,并有东汉铜镜、陶瓷器和箭镞等。1976年,在赤壁山下一米多深的土层中发现沉船上的铁环、铁钉、东汉铜镜等物。同年,又在赤壁山上发现铜、铁、玉带钩各一件。
[编辑]
赤壁的位置
多年来,学术界对於「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争论的焦点是蒲圻说、嘉鱼说与黄州说何者为是,其余四说难以成立。
1. 蒲圻说: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主是说。三种说法,蒲圻说较为可信,因为近年蒲圻的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1991年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出版了《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赞同上述观点。
2. 嘉鱼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的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3. 黄州说:还有一说认为赤壁在今武汉以东地带。唐朝杜牧和北宋苏轼都把黄冈(古黄州)西北的赤鼻矶(今「东坡赤壁」)视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前赤壁赋》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回答者:2389398 - 门吏 二级 9-14 21:33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3 个人评价
好
66% (2) 不好
33% (1)
其他回答 共 3 条
却说周瑜立于山顶,观望良久,忽然望后而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左右救回帐中。诸将皆来动问,尽皆愕然相顾曰:"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不争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慌忙差人申报吴侯,一面求医调治。
却说鲁肃见周瑜卧病,心中忧闷,来见孔明,言周瑜卒病之事。孔明曰:"公以为何如?"肃曰:"此乃曹操之福,江东之祸也。"孔明笑曰:"公瑾之病,亮亦能医。"肃曰:"诚如此,则国家万幸!"即请孔明同去看病。肃先入见周瑜。瑜以被蒙头而卧。肃曰:"都督病势若何?"周瑜曰:"心腹搅痛,时复昏迷。"肃曰:"曾服何药饵?"瑜曰:"心中呕逆,药不能下。"肃曰:"适来去望孔明,言能医都督之病。现在帐外,烦来医治,何如?"瑜命请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孔明曰:"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瑜闻失色,乃作呻吟之声。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觉烦积否?"瑜曰:"然,"孔明曰:"必须用凉药以解之。"瑜曰:"已服凉药,全然无效。"孔明曰:"须先理其气;气若顺,则呼吸之间,自然痊可。"瑜料孔明必知其意,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顺气,当服何药?"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瑜曰:"愿先生赐教。"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
欲破曹公,
宜用火攻;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瑜曰:"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瑜闻言大喜,矍然而起。便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往南屏山筑坛;拨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听候使令。
孔明辞别出帐,与鲁肃上马,来南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层用四人,各人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分付鲁肃曰:"子敬自往军中相助公瑾调兵。倘亮所祈无应,不可有怪。"鲁肃别去。孔明嘱付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却并不见有东南风。且说周瑜请程普、鲁肃一班军官,在帐中伺候,只等东南风起,便调兵出;一面关报孙权接应。黄盖已自准备火船二十只,船头密布大钉;船内装载芦苇干柴,灌以鱼油,上铺硫黄、焰硝引火之物,各用青布油单遮盖;船头上插青龙牙旗,船尾各系走舸:在帐下听候,只等周瑜号令。甘宁、阚泽窝盘蔡和、蔡中在水寨中,每日饮酒,不放一卒登岸;周围尽是东吴军马,把得水泄不通:只等帐上号令下来。周瑜正在帐中坐议,探子来报:"吴侯船只离寨八十五里停泊,只等都督好音。"瑜即差鲁肃遍告各部下官兵将士:"俱各收拾船只、军器、帆橹等物。号令一出,时刻休违。倘有违误,即按军法。"众兵将得令,一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厮杀。
是日,看看近夜,天色清明,微风不动。瑜谓鲁肃曰:"孔明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乎?"肃曰:"吾料孔明必不谬谈。"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徐盛从江内去,丁奉从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二将领命。徐盛下船,一百刀斧手荡开棹桨;丁奉上马,一百弓弩手各跨征驹:往南屏山来。于路正迎着东南风起。后人有诗曰:
七星坛上卧龙登,
一夜东风江水腾。
不是孔明施妙计,
周郎安得逞才能?
丁奉马军先到,见坛上执旗将士,当风而立。丁奉下马提剑上坛,不见孔明,慌问守坛将士。答曰:"恰才下坛去了。"丁奉忙下坛寻时,徐盛船已到。二人聚于江边。小卒报曰:"昨晚一只快船停在前面滩口。适间却见孔明披发下船,那船望上水去了。"丁奉、徐盛便分水陆两路追袭。徐盛教拽起满帆,抢风而使。遥望前船不远,徐盛在船头上高声大叫:"军师休去!都督有请!"只见孔明立于船尾大笑曰:"上覆都督:好好用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徐盛曰:"请暂少住,有紧话说。"孔明曰:"吾已料定都督不能容我,必来加害,预先教赵子龙来相接。将军不必追赶。"徐盛见前船无篷,只顾赶来。看看至近,赵云拈弓搭箭,立于船尾大叫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奉令特来接军师。你如何来追赶?本待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失了和气。--教你知我手段!"言讫,箭到处,射断徐盛船上篷索。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赵云却教自己船上拽起满帆,乘顺风而去。其船如飞,追之不及。岸上丁奉唤徐盛船近岸,言曰:"诸葛亮神机妙算,人不可及。更兼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汝知他当阳长坂时否?吾等只索回报便了。"于是二人回见周瑜,言孔明预先约赵云迎接去了。周瑜大惊曰:"此人如此多谋,使我晓夜不安矣!"鲁肃曰:"且待破曹之后,却再图之。"
瑜从其言,唤集诸将听令。先教甘宁:"带了蔡中并降卒沿南岸而走,只打北军旗号,直取乌林地面,正当曹操屯粮之所,深入军中,举火为号。只留下蔡和一人在帐下,我有用处。"第二唤太史慈分付:"你可领三千兵,直奔黄州地界,断曹操合淝接应之兵,就逼曹兵,放火为号;只看红旗,便是吴侯接应兵到。"这两队兵最远,先发。第三唤吕蒙领三千兵去乌林接应甘宁,焚烧曹操寨栅,第四唤凌统领三千兵,直截彝陵界首,只看乌林火起,以兵应之。第五唤董袭领三千兵,直取汉阳,从汉川杀奔曹操案中。看白旗接应。第六唤潘璋领三千兵,尽打白旗,往汉阳接应董袭。六队船只各自分路去了。却令黄盖安排火船,使小卒驰书约曹操,今夜来降。一面拨战船四只,随于黄盖船后接应。第一队领兵军官韩当,第二队领兵军官周泰,第三队领兵军官蒋钦,第四队领兵军官陈武:四队各引战船三百只,前面各摆列火船二十只。周瑜自与程普在大艨艟上督战,徐盛、丁奉为左右护卫,只留鲁肃共阚泽及众谋士守寨。程普见周瑜调军有法,甚相敬服。却说孙权差使命持兵符至,说已差陆逊为先锋,直抵蕲、黄地面进兵,吴侯自为后应。瑜又差人西山放火炮,南屏山举号旗。各各准备停当,只等黄昏举动。
话分两头。且说刘玄德在夏口专候孔明回来,忽见一队船到,乃是公子刘琦自来探听消息。玄德请上敌楼坐定,说:"东南风起多时,子龙去接孔明,至今不见到,吾心甚忧。"小校遥指樊口港上:"一帆风送扁舟来到,必军师也。"玄德与刘琦下楼迎接。须臾船到,孔明、子龙登岸。玄德大喜。问候毕,孔明曰:"且无暇告诉别事。前者所约军马战船,皆已办否?"玄德曰:"收拾久矣,只候军师调用。"
孔明便与玄德、刘琦升帐坐定,谓赵云曰:"子龙可带三千军马,渡江径取乌林小路,拣树木芦苇密处埋伏。今夜四更已后,曹操必然从那条路奔走。等他军马过,就半中间放起火来。虽然不杀他尽绝,也杀一半。"云曰:"乌林有两条路:一条通南郡,一条取荆州。不知向那条路来?"孔明曰:"南郡势迫,曹操不敢往;必来荆州,然后大军投许昌而去。"云领计去了。又唤张飞曰:"翼德可领三千兵渡江,截断彝陵这条路,去葫芦谷口埋伏。曹操不敢走南彝陵,必望北彝陵去。来日雨过,必然来埋锅造饭。只看烟起,便就山边放起火来。虽然不捉得曹操,翼德这场功料也不小。"飞领计去了。又唤糜竺、糜芳、刘封三人各驾船只,绕江剿擒败军,夺取器械。三人领计去了。孔明起身,谓公子刘琦曰:"武昌一望之地。最为紧要。公子便请回,率领所部之兵,陈于岸口。操一败必有逃来者,就而擒之,却不可轻离城郭。"刘琦便辞玄德、孔明去了。孔明谓玄德曰:"主公可于樊口屯兵,凭高而望,坐看今夜周郎成大功也。"
时云长在侧,孔明全然不睬。云长忍耐不住,乃高声曰:"关某自随兄长征战,许多年来,未尝落后。今日逢大敌,军师却不委用,此是何意?"孔明笑曰:"云长勿怪!某本欲烦足下把一个最紧要的隘口,怎奈有些违碍,不敢教去。"云长曰:"有何违碍?愿即见谕。"孔明曰:"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当有以报之。今日操兵败,必走华容道;若令足下去时,必然放他过去。因此不敢教去。"云长曰:"军师好心多!当日曹操果是重待某,某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过他了。今日撞见,岂肯放过!"孔明曰:"倘若放了时,却如何?"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云长曰:"若曹操不从那条路上来,如何?"孔明曰:"我亦与你军令状。云长大喜。孔明曰:"云长可于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来。"云长曰:"曹操望见烟,知有埋伏,如何肯来?"孔明笑曰:"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他见烟起,将谓虚张声势,必然投这条路来。将军休得容情。"云长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玄德曰:"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孔明遂与玄德往樊口,看周瑜用兵,留孙乾、简雍守城。却说曹操在大寨中,与众将商议,只等黄盖消息。当日东南风起甚紧。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操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军士忽报江东一只小船来到,说有黄盖密书。操急唤入。其人呈上书。书中诉说:"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也。"操大喜,遂与众将来水寨中大船上,观望黄盖船到。
且说江东,天色向晚,周瑜唤出蔡和,令军士缚倒。和叫:"无罪!"瑜曰:"汝是何等人,敢来诈降!吾今缺少福物祭旗,愿借你首级。"和抵赖不过,大叫曰:"汝家阚泽、甘宁亦曾与谋!"瑜曰:"此乃吾之所使也。"蔡和悔之无及。瑜令捉至江边皂纛旗下,奠酒烧纸,一刀斩了蔡和,用血祭旗毕,便令开船。黄盖在第三只火船上,独披掩心,手提利刃,旗上大书"先锋黄盖"。盖乘一天顺风,望赤壁进发。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使风而来。"操凭高望之。报称:"皆插青龙牙旗。内中有大旗,上书先锋黄盖名字。"操笑曰:"公覆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近。程昱观望良久,谓操曰:"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操曰:"何以知之!"程昱曰:"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当之?"操省悟,便问:"谁去止之?"文聘曰:"某在水上颇熟,愿请一往。"言毕,跳下小船,用手一指,十数只巡船,随文聘船出。聘立于船头,大叫:"丞相钧旨:南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抛住。"众军齐喝:"快下了篷!"言未绝,弓弦响处,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船上大乱,各自奔回。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曹操回观岸上营寨,几处烟火。黄盖跳在小船上,背后数人驾舟,冒烟突火,来寻曹操。操见势急,方欲跳上岸,忽张辽驾一小脚船,扶操下得船时,那只大船,已自着了。张辽与十数人保护曹操,飞奔岸口。黄盖望见穿绛红袍者下船,料是曹操,乃催船速进,手提利刃,高声大叫:"曹贼休走!黄盖在此!"操叫苦连声。张辽拈弓搭箭,觑着黄盖较近,一箭射去。此时风声正大,黄盖在火光中,那里听得弓弦响?"正中肩窝,翻身落水。正是:火厄盛时遭水厄,棒疮愈后患金疮。未知黄盖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回答者:卡卡西66 - 魔法学徒 一级 9-14 21:38
赤壁之战
战争日期:208年七月 ~208年十一月
地点:乌林(今湖北蒲圻西北)
结果:孙刘盟军胜利
作战各方:曹操 刘备,孙权
指挥官:曹操 周瑜、程普、刘备
兵力:约160,000 约50,000
赤壁之战:长坂之战–乌林之战–江陵之战
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至次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之赤壁长江南岸今湖北蒲圻西北)地区,大败曹水军的著名战略性决战.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参见曹操统一北方战争),欲吞并江南、统一天下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修建玄武池,训练水军,作向南方进军的准备。七月,亲统大军10余万南征荆州.企图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八月,荆州牧刘表病亡,次子刘琮请降.荆州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