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解释
知道“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的典故吗?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一句出自<牡丹亭>剧本作者汤显祖的《牡丹亭标目》.意思是”只要是相思(即有爱恋之意)就不能相负(有背叛之意),就好比牡丹亭上的爱,至死不灭.”
这大概是有见识的人对爱情的执着及希望吧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这句话指什么的?
能具体解释一下吗?只要相思不相负,定能迎来牡丹亭上的再世姻缘。
牡丹亭讲的是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爱情故事,两人经过了”生前,死后,重生”牡丹亭上三生路的艰辛历程却矢志不渝,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出自明代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第一出标目。
节选原文:
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后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译文:
离开繁忙的官场来到清闲的地方居住。百般思量,没有一个能让自己心情欢畅的去处。白天看书时细细品味那些哀怨断肠的句子,觉得人世间只有情最难诉说。在玉茗堂看书写文章,不觉已从早上到了红烛迎人的傍晚,这里优美的景色使我的文章也为之生色。只要相思不相负,定能迎来牡丹亭上的再世姻缘。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汤显祖自幼心性灵慧,才华卓越,但因时运不济、兼得罪权贵而四次科举考试失利,使汤显祖对科举制度的弊端与权贵以势压人、恶意报复的丑陋面目有了清醒深刻的认识,人生之路上的磨难未能改变汤显祖坚持自我、重视德行的做人准则,反而造就了他坚定意志、注重操守品行的风格。
不久,身处官场险途的汤显祖慢慢消减了其经世致用的雄心壮志,上疏贬官事件后,汤显祖下定决心告别官场,将满腔报国热情投注于戏曲创作之中。
重情重义的汤显祖始终将“情”与“志”紧密相联,并指出“万物之情各有其志”,很早就开始尝试以言情主题为核心开展戏曲创作。而汤显祖与好友之间“梦生于情”、“情生于适”的友情互动带给了他特别的//www.souquanme.com感情体会,最终促使汤显祖走上“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创作之路。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汤显祖辞官,回到家乡江西临川县的乡村闲居。这一年他49岁。他在生活中耳闻目储了一些青年男女的爱情遭遇,这些经历激起了他的创作感情。回乡不久,他就开始了《牡丹亭还魂记》的写作。《牡丹亭还魂记》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而成。
在明朝初期,由于各地方语言、风俗以及传统音乐的差异,传奇剧可以说是诸腔竞作,包括了大量风格各异的地方声腔。到了明朝中期,南曲中最为盛行的四大声腔为:“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嘉靖、隆庆年间,以魏良辅为代表的一批戏曲音乐家,对昆山腔进行了全面改进。在唱曲的板眼、宫调等方面,伴奏方面,气韵和平仄的使用方面,将昆山腔进行重新的规划整理,创立了一种清新典雅的声腔风格,时称“水磨调”、“冷板曲”。 《牡丹亭还魂记》就采取了由海盐腔衍化而来的宜黄腔为基础写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牡丹亭还魂记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出自哪一折,是游园惊梦吗
但是相思莫相负:这里的“但是”是“只要”的意思。只要彼此思念不要忘怀,不要相互辜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是约定再世姻缘的地方。传说,李源与惠林寺僧圆观(一作圆泽)有很深的友谊。圆观临死时对他的友人李源说,十二年后和他在杭州天竺寺外再见。后来李源如期到那里,看见一个牧童,他就是圆观的后向。见《太平广记》卷三八七《圆观》。三生石在杭州灵隐,即李源会见牧童的地方。此指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团圆的爱情故事。
愿君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思路。是什么意思
一、“愿君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出自《牡丹亭标目》,意思是——希望你相思我不要辜负我,来生再续姻缘。
愿君相思莫相负:这里的“愿君”是“希望你”的意思。只要彼此思念不要忘怀,不要相互辜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是约定再世姻缘的地方。传说,李源与惠林寺僧圆观(一作圆泽)有很深的友谊。圆观临死时对他的友人李源说,十二年后和他在杭州天竺寺外再见。后来李源如期到那里,看见一个牧童,搜趣网他就是圆观的后向。见《太平广记》卷三八七《圆观》。三生石在杭州灵隐,即李源会见牧童的地方。此指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团圆的爱情故事。
二、《牡丹亭》简介: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作者汤显祖。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受寻幽爱静的道家理念的影响,汤显祖在这部《牡丹亭》中大量涉及神鬼异境。剧中歌颂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压迫。体现出追求内心精神的完全超脱、绝对自由的道家思想。《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
《牡丹亭》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另一说是《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三、内容介绍: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 ,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HMQhhYmuIV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代表作。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它与汤显祖的另外三部作品并称为“临川四梦”。
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等几折。
汤显祖万历二十六年被罢免还家,绝意仕途,笔耕以终老。其一生四部传奇杂剧比较著名,《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邯郸记》(又称“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明朝人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搜趣网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阅读《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飨宴,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不必借助现代科技,缠绵秾丽,至情弘贯苍茫人世,逶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