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妖于身,必妖于人是什么意思?
不妖于身,必妖于人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凡是生来就被称作尤物的人,不祸害自身,必然祸害他人。
出自《莺莺传》,《莺莺传》是唐代传奇小说,由元稹编撰。原题《传奇》。主要讲述的是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
原文节选:
张之友闻之者,莫不耸异之,然而张志亦绝矣。稹特与张厚,因徵其词。张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搜趣网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于时坐者皆为深叹。
译文:
张生的朋友听到这事,都觉得很讶异,然而张生的情意已断绝。元稹和张生非常友好,便问他为什么要断绝跟莺莺的关系。张生说:“大凡上天所造就的绝代佳人,不危害她自身,就一定为害他人。如果崔莺莺婚配富贵人家,凭借着娇宠,不成云不成雨,就成为蛟成为螭,我不知道她会变成什么。
从前殷商的辛帝,西周的幽王,拥有百万人口的国家,力量很雄厚,然而一个女子就可以破坏它,溃散他的民众,宰割他的躯体,至今仍被天下人耻笑。我的德行不足以战胜妖孽,因此只好克制感情。”这时在座的人全都非常感叹。
扩展资料
《莺莺传》成功地地塑造了崔莺莺的经典形象。她是位出身于没落士族之家的少女,内心充满了情与礼的矛盾。小说深刻揭示了出身和教养给莺莺带来的思想矛盾和性格特征,细致地描绘这位少女在反抗传统礼教时内心冲突的过程。
莺莺悲剧性格既单纯又丰富,她最后拒绝张生的求见,体现出性格由柔弱向刚强的转变。莺莺的悲剧性格既有独特性又有普遍性,它典型地概括了历史上无数个女性受封建礼教束缚、遭负心郎抛弃的共同命运。
在中国文学史的人物画廊中,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都是追求自由爱情,勇于向封建礼教挑战女性,她们都是处于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内涵的光辉妇女形象,而列在画廊榜首则是崔莺莺。相比之下,张生的形像则写得较为逊色。
尤其是篇末,作者为了替张生遗弃崔莺莺的无耻行径辩解开脱,竟藉其口大骂崔莺莺为“尤物”﹑“妖孽”﹑“不妖其身,必妖于人”,这就不仅使得人物形像前后不统一,也造成了主题思想的矛盾。诚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说:“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莺莺传
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其人 什么意思
“尤物”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原文如下:
初,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其母欲娶其党。叔向曰:“吾母多而庶鲜,吾惩舅氏矣。”其母曰:“子灵之妻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甚恶,'是郑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无后,而天钟美于是,将必以是大有败也。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餍,忿类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且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女何以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叔向惧,不敢取。
这段文字的大体意思是: 晋国大夫叔向要娶申公巫臣的女儿,他的母亲则想要他取自己亲信的女儿。为了说服叔向,她的母亲便说了这句“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虽然叔向被母亲的一番话给吓住了,但后来还是在平叔的怂恿下娶了巫臣氏。
在这里,“尤物”一词所表达的意思 大体是指“特别漂亮的女性”,这与目前大部分词典中对这个词的解释比较接近。根据这一典故,有人认为“尤物”一词应该带上一层“祸”的含义,即 因美貌女性对男性的影响而改变男性甚至历史的命运,凡这样的事端便将“原罪”放在“尤物”之上。
比如元稹的《莺莺传》,张生对他绝情的解释是:“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娇宠,不为云为雨,则为蛟为螭,吾不知其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万乘之国,其势甚厚。然搜趣网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不过后来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中,“尤物”则被用来形容小巫山的优美风光,这里的“尤物”的意思就是“特别”和“与众不同”的意思: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这一句的意思是: 小孤山属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独立的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等等,都是天下名山,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红楼梦》中有宝玉说尤氏姐妹“真真一对尤物,他又姓尤”,从“红楼二尤”中体现出来的“尤物”则再次冠以“足以移人”的意思。 这便也就是有人形容的: “尤物在历史上应该是一种很厉害的物种,她的特质是一种催化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摧毁一个男人的上进心,把他变成女人的绵羊、男人的暴君。比如褒姒,可以让她的国王丈夫烽火戏诸侯;再比如武则天,她可以让她法定意义上的儿子不顾一切要娶她;陈圆圆,可以令吴三桂冲冠一怒做汉奸……”
白居易《真娘墓》 : 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 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 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据说真娘是唐朝一个能歌善舞的美丽女子,安史之乱时被人拐卖进妓院,真娘不愿接客,遂自杀明志。后人对她的行为多有歌颂,她的坟墓也成了旅游景点。这里的“尤物”就没有带上“足以移人”的特性,而纯粹是指“特别的女子、美貌的女性了”,而且根据“贞烈女”真娘的事迹,“尤物”一词又自然带上了一层新的含义,在考虑它的词义的时候又可以拿真娘来做参考了。
有人认为,挖掘“尤物”一词的含义完全要看使用者的心态,根据作者的意图“尤物”既可以是给人最美好的形容,也可能会是最大的讽刺。这样的看法恰与“尤物”原本的一层含义//www.souquanme.com暗合。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流词典对“尤物”一词的过短解释使得现代人对“尤物”一词的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脱离了古典“尤物”的原有含义。比如,互联网上多以“尤物”形容性感、美貌的女性,便是直接采用词典上那句“特别漂亮的女人”。
关于“尤物”的解释似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这应该和读者本身的阅读面和阅读心态有关。
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其人 出处?
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其人 也有说成 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这话出处在哪里?越详尽越好后收录到<太平广记>
<莺莺传>
原句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
不妖其身
必妖于人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www.souquanme.com人”翻译
如果不要求很专业的翻译,大意是:凡是那些天生丽质的美人,是不会魅惑到自己的,只能魅惑到别人。即尤物对己无害对人有害之意。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译文:不管是悲欢的时候还是离合的时候,都在一杯酒中慢慢沉淀,喝完之后呢,东南西北大家便各自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