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己游世虚己忘给上一句(虚己以游世什么意思)

虚己以游世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山木》第二篇结尾,“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译文:一个人倘能听任外物、处世无心而自由自在地遨游于世,谁......

虚己游世虚己忘给上一句(虚己以游世什么意思)

虚己以游世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山木》第二篇结尾,“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译文:一个人倘能听任外物、处世无心而自由自在地遨游于世,谁能够伤害他。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不要太自我、太自私、太把自己当回事。一个人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太//www.souquanme.com把自己当回事,那么就很容易与别人起冲突。一个人如果不把自己当回事,不以自我为中心,放下自以为是、放下偏见和无用的面子,谁又能伤害他呢?

扩展资料

1、“虚己以游世”www.souquanme.com出自庄子《山木》第二篇,市南宜僚见鲁侯。

市南宜僚见鲁侯,鲁侯有忧色。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

鲁侯曰:“吾学先王之道,脩先君之业;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然不免于患,吾是以忧。”

市南子曰:“君之除患之术浅矣!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旦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

其皮为之灾也。今鲁国独非君之皮邪?吾愿君刳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

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吾愿君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

君曰:“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市南子曰:“君无形倨,无留居,以为君车。”君曰:“彼其道幽远而无人,吾谁与为邻?吾无粮,我无食,安得而至焉?”

搜趣网南子曰:“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足。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故有人者累,见有于人者忧。

故尧非有人,非见有于人也。吾愿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于大莫之国。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2、庄子《山木》由各自独立的九则寓言故事组成,每则寓言故事的主旨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体验和感悟,不乏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

3、庄子(前369-前286),华夏族,姓庄名周,字子休,享年84岁。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

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样版,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山木

庄子著作中最能代表其思想的是哪一句?

《庄子》中最能代表其思想的就是《齐物论》,建议你都去读一读
其中有一句话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人心隔肚皮,怎么样才能看清楚一个人呢?

看不清人在想什么
1. 首先人要知道人应该尽心做好自己职责本分的事情。循理行义,正道直行。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
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荀子)
循理行义。做合理的事情,作自己职责内的事情。
本来不是自己分内事,答应了,开始做了,就成了自己分内的事。认了,就要认真做好。
2. 其次明确人做事情都是“为己”的,做自己职责内的事情,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做自己心里想做的事情。本质是为自己做事情。就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了。
做事是以完成为目的,有果而已,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受表扬,为人知。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好坏结果都准备接受。
比如,见了乞丐施舍,是因为我们当时不忍心。施舍完自己心安就行了。不必再琢磨对方是真乞丐还是假乞丐了,这样心又不安了。
比如,向灾区捐款是为了我们自己心安。捐多少自己觉得心安就行了。没有必要和别人比较多少,也用不着在乎别人的比较。也不要期望人家报恩。
3. 自己认真做了,“人不知”,别人不认账。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可能是因为我们自己能力不够,做得不好:
君子病无能焉www.souquanme.com,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也可能是因为沟通不够,不会沟通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 觉得自己做好了,沟通也没有问题,还是要反思: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反思的结果也可能真的是对方错了,那又何必苦恼呢?
孟子曰“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5. 即使是别人的原因,但最好还是从自己身上找解决方法: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中庸)
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
君子能为可贵,而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而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而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www.souquanme.com子)
6. 为什么最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因为“外物不可必”――别人永远不会完全依照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期望。
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庄子)
外物不可必,人可以努力地做好,但不能期望一定能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只是自己的观点,自己想通。
别人的看法不一定能改变,但自己的心情自己完全可以做主。
否则,人就会觉得别人是自己的地狱,因为本质上没有他人能完全理解我们自己。
7. 把他人看轻、把事情看小、把目光放长远。可以让人不受他人、琐事的干扰。不会殉物丧己――因外物的纷扰而迷失自己。
一般来说,我们越看重对方,越会因为不被理解觉得难受、委曲
走在路上被一个陌生人揍了一顿,受的只是皮肉之苦,很快就会好。被自己的兄弟因为误解打了一巴掌,难受在心里。
被父母、朋友误解,会委曲、埋怨。相对于同事、下级,被上司误解,会更“受伤”。
这是因为相对于陌生人,我们更在乎父母、兄弟、朋友;相对于下级和同事,人更在乎上司。
因此,让自己在人不知的情况下感觉好一些,一个方法就是把人“看轻”、“看小”,把自己“看大”。
我们对小孩子容易原谅,相对于大人,我们也也不怕被小孩子误解。
把对方看成小孩,把自己的心态培养成“大人”――胸怀大的人。“大人不计小人过”,也是一种“自大”“看小”方法。
把目光放长远,把事情“看小”“看轻”“看短暂”,看清楚不被他人理解实际上是很正常也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毁誉之言,未必皆实,修己者不可以是遽为忧喜。观人者不可以是轻为进退。
所有问题都是暂时的,不过是人生长河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时间能够证明、解决一切问题。
8. 有时候,我们比较恼火,是因为对方是有心、有意为之的,对方可以选择,似乎是有意与我们“作对”。要看出对方的无心。
“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区别就在于“精心谋划”还是“无心之失”。受到的惩罚也不同。
复雠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庄子)
就是因为镆干无心,飘瓦无情。走到大街上被吹断的树枝砸伤,会自认倒霉。被迎面来人当头一棒,会怒火中烧。因为前者无心,后者有意。
其实,我们能很轻易地原谅小孩子,也往往觉得他们是无心的。
一个个性格内向、行为孤僻的人,对我们不热情,其实他可能生成长在一个压抑孤僻的环境中,更值得同情,而不是怨恨。这也是不管自己的儿女怎么样,父母都爱他们的原因:在父母的眼睛里,儿女永远是孩子。在一个睿智的老人眼睛里,所有的人都是孩子。
9. 把目光放长远,关注人生中真正的大事。自足于内者无待于外。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闲有至贵至富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孟子)游,游说也。嚣嚣,自得无欲之貌。自足于内者无待于外。
10. 无心、无我、无相、虚己以游世
不执著自我,看小自己,以至于无。我尚不存,谁被误解?虚己游世,孰能害之?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庄子)
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中庸)
至此,才有可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圣人的话简单明白,贵在能够真正领会并应用到我们自己身上。

怎么样理解庄子的虚己思想?

虚己:犹无我。言人能无我,则凡事不着意。《庄子山木》:“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庄子告诉人们:一个人如果太以自我为中心,太把自己当回事,那就容易与别人起冲突;一个人如果不太把自己当回事,不以自我为中心,放下自我为是,放下偏见和无用的面子,凡事不着意,这样谁都不能伤害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会有意无意的卷入矛盾和争执之中,这就需要我们拿出“空船无人气自消”的勇气和大度,做到“虚己游世”,开放便门、闭是非口,心正行端、虚己自安,心宽忍让、等闲容忍,莫虚名、莫贪利,修身亲和。青山虚己不管人间事,绿水何曾招是非?虚己而免害,无我而自快。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