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皆有定数福祸皆因果何意
万事皆有定数福祸皆因果何意因果皆有定数
要懂得因果皆有定数。师父稍微给你们解释一下这句话。因果有定数是什么意思呢?今天你种下的因,有多少的数量要还你,都是根据你种下的因的数量而回报给你的数量。师父在这里讲一个天规给你们听,种下去的一定少,回报的一定多,这是一个天理。今天人家生病了,你给别人吃一颗药,人家逢年过节一定会送你一个礼,这就是大回报;
今天对人家好一天,人//www.souquanme.com家会对你好一年;那么你今天去说别人一句坏话,那你得到的可能是他对你的终身的陷害,或者污 蔑。这个报应是有数字的,而且这个数字是越来越大。你今天说他一句坏话被他听见了,他明天可能会骂你,你是说了,他骂了,等到你也骂他,他说不定就打你了,报应就是这样的。所以,莫论人非啊,不要去讲人家的是非啊,他好他坏那是他的事情,他要下地狱,你也拦不住他。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人际交往、语言、思维皆无实体,没有一个是实实在在可以留住的,皆无实体就是真 理。小时候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一件新衣服,平常不舍得穿,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拿出来穿,参加小朋友的舞会才拿出来穿。现在这件衣服到哪里去了,还找得到吗?为了吃一顿很好的饭,一直憋着、憋着,好不容易等到这一天了,狂吃一顿,把西服的纽扣都吃得绷掉了(笑声)。现在想想这顿饭还有吗?结束了。皆无实体,就是说没有一件事情是靠谱的,没有一件事情是靠得住的。
很多女孩子小时候长得难看,后来越长越漂亮了;还有一些女孩子小时候很漂亮,后来越长越难看。但是他们就是忘记了一句话,所有的人最后都是越长越难看。所以,难看的人不要悲伤、不要难过,好看的人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你最终会成为一个老太婆、直不起腰的老伯伯啊。四大皆空啊。
要学会守佛的戒 律。守佛的戒 律是什么呢?就是不停地用佛的戒 律来对照自己:佛会吃荤吗?不会。佛会骂人吗?不会。佛会害人吗?不会。佛真好啊。
要懂得因果皆有定数。师父稍微给你们解释一下这句话。因果有定数是什么意思呢?今天你种下的因,有多少的数量要还你,都是根据你种下的因的数量而回报给你的数量。师父在这里讲一个天规给你们听,种下去的一定少,回报的一定多,这是一个天理。今天人家生病了,你给别人吃一颗药,人家逢年过节一定会送你一个礼,这就是大回报;今天对人家好一天,人家会对你好一年;
那么你今天去说别人一句坏话,那你得到的可能是他对你的终身的陷害,或者污 蔑。这个报应是有数字的,而且这个数字是越来越大。你今天说他一句坏话被他听见了,他明天可能会骂你,你是说了,他骂了,等到你也骂他,他说不定就打你了,报应就是这样的。所以,莫论人非啊,不要去讲人家的是非啊,他好他坏那是他的事情,他要下地狱,你也拦不住他。
很多人问师父:师父啊,为什么他对我这样,我还要对他那么好?师父反问:他要下地狱,你想下吗?你不想下地狱,好,那你就不要跟他一样了,道理很简单的。
我们做人在因果上也是要看他前世的福 分。所以,我们做人不强求去寻因,不得到强求之果。就是做人不要经常去问为什么,不要去寻因,明白吗?什么东西都不要去强求,自然来的,那就是不强求,不自然的东西就是强求来的,这些要看一个人的福 分多少。所以,要控 制好自己内心的这个平衡点,用现代话来讲就是气质。
要懂得,消除内心的恐惧是非常重要的。恐惧就是恐怖,要消除恐怖,才能无罣碍,才能无恐怖故。当你了解了这个世界的真 相都是空的、假的、不真 实的,这个世界可能很快就会结束了,这个时候,你就不会执著于降伏外在的物质了。
举个例子给你们听,有个孩子小时候很顽皮,也不好好做功课,结果没有考上大学,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天天被爸爸妈妈骂他没有出息,你看人家都是大学 生,这个孩子把爸爸妈妈气得要死。但是没想到这个孩子脑子特别聪明,会做生意,自己创办企业,用人用的都是大学 生、硕士,还有博士。现在他的公 司已经发展成为集 团公 司,爸爸妈妈看见他天天笑眯眯的。这个孩子怎么会从一个没有文化、没有出息的//www.souquanme.com孩子转换成大老板的呢?这就叫无常,这就叫世界上万物都会变的啊。你把这个事情看死了,你就失望了,你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居然这么有出息,做了一个大老板,而且用的全部都是有高学历的人啊,你是不是眼睛看差了?
不要执著于降伏表面上的物质。宿舍里每个人都有一个西瓜,为什么我没有啊?我非要吃到这个东西,人家就是欺负他、不给他,结果这批西瓜都是用过农药的,有问题,全宿舍的人吃了都拉肚子,他没吃就没拉肚子,这种事情很多的。跟人家抢一张机票,人家都上机了,为什么我不能上啊?结果人家飞机失事了,你没事,这就是道理啊。要懂得,对于内心本性的开悟、了悟那是最重要的,心里想明白了,就不会恨了,就不会贪了,就不会愚痴了。
学佛人的心要无得无失。我没有得到什么,我也没有失去什么。用最原始的原理来解释,就是我从小来到人间,我没有带来什么,我怎么可能带走什么呢?今天我到你家里来,我什么礼物都没有带来,我还想把你家里的东西带走吗?你光溜溜地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你还想带走什么?人家给你喝杯茶、吃顿饭,你已经要感恩了。所以,在地球上能够有份工作,有一个生活,要感恩啊,因为我不应该得到的。
这个地球姓“地”吧,我到你家里来,我到这个姓“地”的朋友家里来,我什么都没有带来,我还要吃饭、喝水,还睡在你家里这么长的时间,几十年,最后我还想从你家里拿东西走啊?你们谁能够从地球上拿东西走啊?一根头发都带不走啊。去贪啊,这是我的,那是我的,跑到酒店里,把牙膏、好一点的手纸都拿光。师父看见有些酒店用中文写着:请勿拿浴巾。如果拿了,一条罚款 www.souquanme.com20 澳元。这就说明有人拿这东西的。实在没有拿的了,连人家的枕头都放在箱子里拿走,这就是贪啊。
无得无失,心中才会不增不减,行住坐卧都是佛啊。我们学佛人绝对不能被外相所迷惑和动圝摇,外相就是表面的现象。有多少人本来有个很好的家,就是因为天天回家感觉无聊,看见老婆的脸很讨厌,看见外面的女孩子个个风光啊,个个都很可爱,看人家良心怎么这么好,怎么看都比自己的老婆好,他就被外相迷惑了。没想到,跟外面那个女的一接 触,他就被打得遍体鳞伤。这种事情师父听得还少啊?
这么漂亮的女孩子怎么会动手打人呢?事后他想一想,自己老婆这么粗的手还从来没有抓他、打他呢,这么细巧的手居然这么凶啊?师父问你们,哪个不凶啊?别忘记,人是高级动物,是动物,就会抓人、咬人、踢人、打人;当他不高级的时候,他就是低级动物,他就会打人、咬人了;等到他是高级动物的时候,他就是大学讲 师、工程师,大家听得懂吗?就这么点事情,在人间搞来搞去,最后还搞不清楚。
好好努力学佛,千万不能乱来的。学佛要有师父的,没有师父, 就像学校里的孩子没有老 师, 你上什么课啊?课本都有,可是学不会啊。
福虽未至祸已远离的上一句是什么?
福虽未至,祸已远离的上一句是人为善。
出自《春秋曾子》。
原文是: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意思是:为人善良,虽然没有福气降临,也将使自己远离祸事;为人凶恶,哪怕没有天降之灾,也会离好运越来越远。待人处事和善的人,就像春天公园里的小草,每天看着好像没有很高,其实每天都有生长。为非作歹的人,就像拿来磨刀的石头,看上去好像没有损伤,实际上每天都有消耗。
感悟:
六祖大师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同。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从内心自求,力行仁义道德,自然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而得到身外的功名富贵。
若为人不知反躬内省,从心而求,只顾好高骛远,祈求身外的名利,那就算用尽心机也是求不到的。若能一心行善定能改变命运。古人说: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要改变命运,不//www.souquanme.com是去找算命先生帮自己改,真要改写命运靠的是自己;多行善功,自求多福,那就不需要去算命。有福自有贵人助,自得健康、家庭、事业、姻缘等等如意,他人充其量只能从旁起提醒的作用。行善,还得自己切实执行。
而世间一切荣辱吉利,由福德力决定。而决定福德力的,是三个因素:过去世积累、祖先的积累、今生的积累。前二个因素我们无法把握和改变。唯有今生的积累撑握在自己手里 。
福虽未至但祸已远行的上一句是什么
“人行善,福虽未至,但祸已远行”意思是:一个人行善,虽然现在福气并没有降临到他身上,但是他通过行善,正在走上有福的那条路上。
全句为:人行善,福虽未至,祸已远行;人行恶,祸虽未至,福已远去。
此句告诫我们要辨清善恶多行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有心为善,虽善不赏”很多人说为了福报我们应该多行善,其实行善该是发自本心的。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这四句,把感应理与事,都说得非常的透彻,感好比种植,应好比是花果,有感必有应,随感随应,这是天然之道,这个道理,非常之深,当然也不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就能够说得完
今天在此地呢?我们也只能用两个小时来介绍感应篇的大意,其目地呢?是希望诸位同修,能够提起兴趣来研究,来读诵,来实行,造自己之福,造一家之福,造社会国家之福,这是我们研学的目标,全篇是以开头的四句为总纲,这就是所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啊,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四句,把感应理与事,都说得非常的透彻,感好比种植,应好比是花果,有感必有应,随感随应,这是天然之道,这个道理,非常之深,当然也不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就能够说得完,佛在经论里面,给我们的启示,所谓世出世间万事万物无非是一大感应啊!如果要彻底探讨感应之理,必须要从大经大论,于甚深般若之中去探讨,理明了之后,我们对于感应,信得才真,信得才切,而后我们进修才有余地啊!成就是必然的。
过去,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一生之中,留给我们的遗教,可以说是相当的丰富,现在在台湾台北,有一个佛教出版社,将大师一生的遗教搜集起来,编了一个全集,是精装六大册,那么在全部遗教里面,我在讲席当中,把他归纳为五句,二十个字,就整个包括了大师一生的教化,也就是说,他老人家一生教化的纲领,不出这二十个字,第一句讲的是‘敦伦尽分’,伦就是伦常,分是本分,所谓五伦十义啊!这是世出世法的大根大本,第二句‘闲邪存诚’,是要做心地的功夫,也就是儒家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印祖以四个字来说明,闲邪存诚,与儒家讲的这八个字是一样的,第三是说‘诸恶莫作’,前面那两句敦伦尽分是自修,是搜趣网修身,闲邪存诚是修心,以身心作基础,再进一步,做诸恶莫作这就是消灾,我们一切的灾难,是过去世,现在世恶业的感应,如果我们从此以后,真正能够做到诸恶莫作,我们一切的灾难,就渐渐的远离了,灾消了以后,我们进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培福,培福怎样培法呢?那就是要做到‘众善奉行’,这一些在了凡四训里面,已经把这个道理,大略的说过,在这一篇里面,将这些细目,具体的开示给我们,便于受持,便于我们依教修学,所以这一篇东西印祖取他代替佛门的戒律,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佛法的修学,一定是以戒律为基础,所谓是因戒生定,因定才开慧,何况我们智慧,不能够现前,就是由于我们业障太重,障碍了我们的智慧,性德,那么,我们怎样叫智慧开、性德现前呢?首先要讲消灾,消灾怎么个消法,过去章嘉大师曾经告诉我,必须要修忏悔法门,所以十大愿王,忏悔业障列为第四条,这个前面四条,都是属于修学的基础,罪业怎么忏除法,就是要知道善恶,要知道自己的过失,改过自新,这个才叫真忏悔,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消除业障啊!因此这一篇全篇宗旨所在,就是后面的一句话,‘改过迁善’,能改过迁善,自然就能转祸为福啊!可见得我们的障碍,我们的灾难,别人不能够给我们排除,别人也不能够代替我们,必须要靠自己认真的努力,才能够做到转祸为福,转迷成悟,转凡成圣,这一桩事,实在讲并不难啊!世间之难事,是以求人为最难,这一桩事情不必求人,这是求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能努力肯发奋,一定可以做到功德圆满,这是首先,我们要认识的,我们要改造自己的命运,转移自己的命运,关键的所在,就在这一篇,能不能彻底的圆满去实践他,就是以世出世法来说,你要想学佛,成佛,成菩萨,基础也在这一篇,所以印光大师一生当中,不遗余力来提倡,来勉励我们后学,以这一篇代替戒律,以这一篇做为成佛作祖的根基,所以我们在华藏佛教视听图书馆里面,我们计划经常开这个科目,与诸位同修共同来研究、来探讨他的理论与精神,来研究他在日常生活当中可行的方法,以及听取诸位修学的心得报告,来增长我们的信念,增长我们的信心,我们这一方,人人都以感应篇来修学,断恶修善,善人多了,我们这个地方就是福地,是善地,善人多了,我们这个城市,就叫做福城,我们读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生长在福城,居住在福城,种种的事业,都在福城,福城究竟在那里呢?福城在我们心地里面,我们有了福,我居住的地方,就是福地,现在呢?让我们将这一篇的大意,概略的给诸位做一个简单的报告,全篇经文的结构,可以分做七个大段,第一个大段是总纲,有四句,第二个大段是示警,就是很明显的指示我们警告我们,第三大段是讲修福、福报,第四大段是讲恶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以这二段,福报与恶报为本文的重心之所在,就像经典里面,所谓的正宗分,主要的一部分,第五个大段,推本念初,也就是根本,要找出最初这一著,第六也是全经的旨归,也就是用心之所在,改过迁善,未后几句是全文的结勉,总结劝勉我们,这是一共分做七个大段,在第一大段里面,当然每一段每一句,我们都没有时间来细说,可是我们还是需要从本文把这个一段一段的意思介绍出来。
在总纲里面,虽然只有四句,四句就是两小段,前面两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啊!这两句是阐明感应的道理,是讲感应之理,后面这两句,是善恶之报,报是报应,如影随形,这两句是阐明报应之事,讲这些事相,
人为善 福虽未至 祸已远离 人为恶 祸虽未至 福已远离 出处 ?
一个人的命运到底能逃的过吗?我认为: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恶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六祖大师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同。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从内心自求,力行仁义道德,自然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而得到身外的功名富贵。若为人不知反躬内省,从心而求,只顾好高骛远,祈求身外的名利,那就算用尽心机也是求不到的。若能一心行善定能改变命运。古人说: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经意的夜晚 ?
佛曰: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
------------------------------------------------------------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
佛曰: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
------------------------------------------------------------
我问佛: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
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
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
------------------------------------------------------------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
佛曰:“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如此的放不下,实在有违做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