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有其财的前一句(天有其时 地有其财 人有其治 夫是之谓能参)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1,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2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地有其财的前一句(天有其时 地有其财 人有其治 夫是之谓能参)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1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2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为什么体现天人相关论
第一句出自荀子《天伦》.荀子认为,尽管天有四时变化,地有丰饶资源,但人也有治理自然和社会的办法.机会总是可以创造的,人可以按照自然规律而“有其治”,这就是“能参”,也就是天、地、人三者各行其职,和谐共处.第二句话出自贾思勰《种谷篇》,他认为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应顺应天时,裁量地理,根基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如果放纵情欲违背大道,就会劳动而没有收获.在地理上说,这是追求人地和谐,也就是我们只有依靠规律利用规律进行生产活动才能获得好的成效.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是什么意思?

不但要有解释,相关的哲学原理!谢谢!
荀子还喜欢谈“参”,如“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天论》);“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王制》)“专心一致,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性恶》)天人虽然各有其职分,不能互相替代,但从更大的范围看,天人又是一体的,人的活动可以参赞天地的变化。所以荀子既讲天人之分,也讲天人合一,二者构成其思想的整体。
长期以来,学术界存在着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在以后的长期发展中,则逐渐强化和积淀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基本观念之一,并且渗入政治、艺术、科学以及日常习俗、心理底层等各个领域。而天人之分的观念却长期被人们忽视,没有形成一股足以与天人合一相抗衡的思想洪流。由于天人合一重道德,轻认识;重综合,轻分析;重直觉,轻逻辑,结果导致了对自然认识的轻视,严重影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造成了中国在近代历史上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但根据竹简的内容,天人之分其实也有深刻的历史渊源,而且从思想史的发展来看,天人之分与天人合一总是相伴而生的,没有不讲天人之分的天人合一,也没有不讲天人合一的天人之分。但不论是竹简还是荀子,其天人之分都不是以认识自然为价值趋向,竹简的天人之分主要讨论的是如何面对命运的问题,因而是人生论的而不是认识论的;荀子虽然涉及到人与自然的问题,并提出要“制天命而用之”,但在万物之所以生成的问题上,却主张“不求知天”,这就从根本上堵住了探求自然奥秘的可能。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的问题是,它始终没有产生出将主体与客体严格区分开,并以认识自然为价值趋向的天人之分思想。从这一点看,真正影响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与其说是天人合一,不如说是天人之分。
百度搜

找一篇关于‘人和’的作文

renhede
天地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王之道,斯之美”是在中华民族独有的处世观念,其核心文化思想,为一“和”字,经过5000多年的心心相传,已演变为一精神,升华为一种境界。
  
  天地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王之道,斯之美”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源于《论语学而》。原句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就是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三国演义中为了扬刘抑曹,产生了一句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天,包括天气,气候变化等。人们常说靠天吃饭,比如适度下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时,选择就是做事的时间。比如农业的春播秋收,就是顺应了天时。《说文》:“时,四时也。”即春夏秋冬的季节变迁。又说:“旹,古文时,从之日。”查甲骨文“时”作“�”,正是从之从日,意指“日之行”,即太阳的运行。这表明人们很早就直观地感觉到太阳运行引起季节的变迁,而称之为“时”。
  
  天时,有天下大势和机会,也有自然环境的影响,这里面包括疾病的流行。唐末梁晋之争,开始梁军占尽优势,几次包围太原,都因为大疫,士卒损失过半而罢兵,最后输给了晋军。天时,可为我们所运用,正所谓顺天而行道。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巧用了天时草船借箭,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国演义中,吴国的元帅周瑜,在研究了魏军的情形后,决定用弓箭来防守来犯之敌。可是怎么在较短时间内造出作战所必需的十万枝箭呢?回为根据当时吴国的工匠情况,要造出这么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时间,而这对于吴国的防守来说,显然是时间太长了。
  
  当时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正好出访吴国。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周瑜于是向他请教怎样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所需的箭。诸葛亮对周瑜说,三天时间就可以了。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并不着急。他向吴国的大臣鲁肃说,要造这么多箭,用普通的办法自然是不可能的。接着,诸葛亮让鲁肃为他准备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要军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为幔,并插满草。
  
  诸葛亮说三天时间就能备好十万支箭。第三天半夜时分,诸葛亮命令二十只小船用长绳子连接在一起,向魏军的宿营地进发。
  
  当天夜里,大雾漫天,诸葛亮命令船队快速前进。到船队接近魏军营地时,诸葛亮命令把船队一字排开,然后命令军士在船上擂鼓呐喊。听到擂鼓呐喊声,魏军派出约一万名弓箭手赶到江边,朝着有呐喊声的地方猛烈射箭。一时间,箭象雨点一样飞向诸葛亮的船队,不一会儿,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满了箭。
  
  诸葛亮的船队到达吴军的营地时,吴国的主帅周瑜已经派五百名军士等着搬箭了,经过清点,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万支箭。吴国的元帅周瑜也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智慧了。诸葛亮怎么会知道当天晚上水上会有大雾呢?原来,他善于观察天气变化,经过对天象的仔细推算,也得出当天晚上水面上有会大雾的结论。就是这样,诸葛亮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从敌军那里弄来了十万支箭。
    
  可以说,草船借箭是诸葛亮成功的利用了天时的经典之作。
  
  地利,古人把“地”看成是“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管子水地》),“利”字后人多从“锋利”、“利益”等意义上使用它。“地利”完全是从农业生产中得出的概念。“利”虽用“以刀割禾”会意,但“禾”只是作代表,“利”可泛指土地之所出。与“地利”密切相关的还有“地宜”或“土宜”的概念。《左传》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视也)土之宜而布其利。”讲“土宜”正是为了尽“地利”,因为只有用其宜,才能得其利。地,选择做事的地方,在军事上常讲占有有利地形,说明地利也很重要。
  
  《地道战》曾经是一部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影片。影片中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地道战,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地道成为拥有地利的表现形式,成功的利用有利地形取得了胜利。当然,这里也离不开人和。
  
  人和的主体是“人”,中心思想则为“和”。这里的“和”取意“中和”、“平和”、“和谐”之意。
  
  人,是做人,为人处事。人为万物之本,亦为万世之主。做人,是一种态度,也是一门学问.学会如何做人,则人生无忧也.我欲做人,应先学会立足于“天地”之“中”。
  
  人,生长于天地之间.下立足于”地”,上敬奉于”天”。在”天地”之间休养生息本意应该是取其”中”。
  
  “天地人和”---将人处于”和谐”与”平和”的世界之中,处于天地之中。它所阐述的是一种思想,更应该是一种境界.”天地人和”,传承于古而宣扬于今,顺应社会发展,共建”和谐”与”和平”.更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意境,如果真如此,则事业昌盛,人生吉祥也!
  
  阐述人和的重要,或许下面的故事更能说明问题。
  
  猎人在湖边布下罗网,许多鸟儿落网了,然而这些鸟很大,带着网飞走了。猎人跟在鸟儿后边跑,农夫看到说:“你要跑到那里去呀,你能用一双腿追上鸟儿吗?”猎人回答说:“如果只有一只鸟,我是没有办法把它捉住的,但像现在这样,我是十拿九稳的。”
  
  后来证明果然如此,那些鸟儿各自朝自己的方向飞回去,一只要去森林,一只要去沼泽,一只要去田野,到头来就一起连网掉到了地上,猎人把它们捉住了。
  
  故事的启示:一群鸟儿的目的都是为了逃跑,但由于群鸟没有共同的方向最终失败。说到底就是不和造成的。一只鸟就能成功逃脱的原因就是一个字“和”。可见,人和的重要。其实,古人也十分重视人和:
  比如说三国演义中魏吴蜀三国,会讲魏得天时,吴占地利,蜀有人和。三国能在群雄混战中割据一方,各有立国之本。其实,得天下的战略表面看来有天地人各种因素,说穿了只有一条:人和。曹魏集团能统一北方,势力最大,不过是人才最多而已。刘备重视人和,三顾茅庐传下美名,桃园三结义是人和的具体体现。但也只能是文用孔明,武用关张,心胸有限,人才也有限。蜀国伐魏不成,先主攻吴丧师,均是人才战略上出了问题。而曹操一生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走赤壁、克马超、收张鲁、封魏王。戎马四十载,多胜少败,究其根本,乃是人才济济,你看谋士方阵: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贾诩、华歆……武将有:乐进、李典、于禁、张辽、许褚、徐晃、庞德……文武群臣中,先事他人再降曹操者多矣,曹操不以为疑;刘备、孙权不行———刘备要讲哥们义气,孙权要讲来路出身。曹操困住关羽,关羽降汉不降曹,曹允之;关说待打听到刘备去处,就跳槽,曹再允之;关过五关斩六将,曹不究;知刘备乃枭雄,也几度容之,还与其煮酒论英雄。可见,曹操在人和上表现突出。这说明人和是关键,而天时、地利均是辅助条件。人气为贵,人和为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eDBcHCJF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下》)。这段话: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之间关系的,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军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开的。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因为天地人和没有运用好的例子也很多,如美国将军评朝鲜战争时说,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的错误的战争。那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人物才行。也就是把握好天时、地利、人和。
  
  在天地人和中,“人”与“天”“地”并列,既非大自然(“天”、“地”)的奴隶,又非大自然的主宰,他是以自然过程的参与者的身份出现的。《荀子天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是之谓能参。”最能反映“三才”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天地人的统一体里,人和自然是相互协调的,而不是相互对抗的。进一步说,天地万物都是和谐统一的,“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人们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认识到“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的道理。《荀子天论》说:“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这里的所谓“养”已包含了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互养共生的意义在内。人们要注意不去打断天地万物互养共生的这种自然再生产过程,进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去辅助它和促进它,并有节制地加以利用,以期达到和谐发展、永续利用的目的。
  
  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仅是名言,而且,还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商业竞争、体育比赛尤其是足球比赛的狂热之中。这充分说明它所蕴含的哲理是丰富、深刻而具广阔的延展性的。
  
  天之美,在乎于浩瀚广宇匆匆划过流星的印痕。地之美,在乎于锦绣山河如诗如画。人之美。在乎于奔涌腾湃热血中炼狱的灵魂。和之美,在乎于与之相辅相承相衬相依的默契。掌天时之机,获地利之先。拥人和之便,成吉祥之家。
  
  天地人和,它阐述了一种思想,颂扬了一种精神,顺应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更为我们的生活指引了方向。

天时地利人和

天地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王之道,斯之美”是在中华民族独有的处世观念,其核心文化思想,为一“和”字,经过5000多年的心心相传,已演变为一精神,升华为一种境界。三国演义中为了扬刘抑曹,产生了一句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天,包括天气,气候变化等。人们常说靠天吃饭,比如适度下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时,选择就是做事的时间。比如农业的春播秋收,就是顺应了天时。《说文》:“时,四时也。”即春夏秋冬的季节变迁。又说:“旹,古文时,从之日。”查甲骨文“时”作“ //www.souquanme.com”,正是从之从日,意指“日之行”,即太阳的运行。这表明人们很早就直观地感觉到太阳运行引起季节的变迁,而称之为“时”。天时,有天下大势和机会,也有自然环境的影响,这里面包括疾病的流行。唐末梁晋之争,开始梁军占尽优势,几次包围太原,都因为大疫,士卒损失过半而罢兵,最后输给了晋军。天时,可为我们所运用,正所谓顺天而行道。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巧用了天时草船借箭,就是很好的例子:当时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正好出访吴国。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周瑜于是向他请教怎样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所需的箭。诸葛亮对周瑜说,三天时间就可以了。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并不着急。他向吴国的大臣鲁肃说,要造这么多箭,用普通的办法自然是不可能的。接着,诸葛亮让鲁肃为他准备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要军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为幔,并插满草。诸葛亮说三天时间就能备好十万支箭。第三天半夜时分,诸葛亮命令二十只小船用长绳子连接在一起,向魏军的宿营地进发。当天夜里,大雾漫天,诸葛亮命令船队快速前进。到船队接近魏军营地时,诸葛亮命令把船队一字排开,然后命令军士在船上擂鼓呐喊。听到擂鼓呐喊声,魏军派出约一万名弓箭手赶到江边,朝着有呐喊声的地方猛烈射箭。一时间,箭象雨点一样飞向诸葛亮的船队,不一会儿,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满了箭。诸葛亮的船队到达吴军的营地时,吴国的主帅周瑜已经派五百名军士等着搬箭了,经过清点,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万支箭。吴国的元帅周瑜也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智慧了。诸葛亮怎么会知道当天晚上水上会有大雾呢?原来,他善于观察天气变化,经过对天象的仔细推算,也得出当天晚上水面上有会大雾的结论。就是这样,诸葛亮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从敌军那里弄来了十万支箭。可以说,草船借箭是诸葛亮成功的利用了天时的经典之作。地利,古人把“地”看成是“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管子水地》),“利”字后人多从“锋利”、“利益”等意义上使用它。“地利”完全是从农业生产中得出的概念。“利”虽用“以刀割禾”会意,但“禾”只是作代表,“利”可泛指土地之所出。与“地利”密切相关的还有“地宜”或“土宜”的概念。《左传》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视也)土之宜而布其利。”讲“土宜”正是为了尽“地利”,因为只有用其宜,才能得其利。地,选择做事的地方,在军事上常讲占有有利地形,说明地利也很重要。《地道战》曾经是一部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影片。影片中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地道战,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地道成为拥有地利的表现形式,成功的利用有利地形取得了胜利。当然,这里也离不开人和。人和的主体是“人”,中心思想则为“和”。这里的“和”取意“中和”、“平和”、“和谐”之意。人,生长于天地之间.下立足于”地”,上敬奉于”天”。在”天地”之间休养生息本意应该是取其”中”。“天地人和”---将人处于”和谐”与”平和”的世界之中,处于天地之中。它所阐述的是一种思想,更应该是一种境界.”天地人和”,传承于古而宣扬于今,顺应社会发展,共建”和谐”与”和平”.更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意境,如果真如此,则事业昌盛,人生吉祥也!阐述人和的重要,或许下面的故事更能说明问题。猎人在湖边布下罗网,许多鸟儿落网了,然而这些鸟很大,带着网飞走了。猎人跟在鸟儿后边跑,农夫看到说:“你要跑到那里去呀,你能用一双腿追上鸟儿吗?”猎人回答说:“如果只有一只鸟,我是没有办法把它捉住的,但像现在这样,我是十拿九稳的。”后来证明果然www.souquanme.com如此,那些鸟儿各自朝自己的方向飞回去,一只要去森林,一只要去沼泽,一只要去田野,到头来就一起连网掉到了地上,猎人把它们捉住了。故事的启示:一群鸟儿的目的都是为了逃跑,但由于群鸟没有共同的方向最终失败。说到底就是不和造成的。一只鸟就能成功逃脱的原因就是一个字“和”。可见,人和的重要。其实,古人也十分重视人和:比如说三国演义中魏吴蜀三国,会讲魏得天时,吴占地利,蜀有人和。三国能在群雄混战中割据一方,各有立国之本。其实,得天下的战略表面看来有天地人各种因素,说穿了只有一条:人和。曹魏集团能统一北方,势力最大,不过是人才最多而已。刘备重视人和,三顾茅庐传下美名,桃园三结义是人和的具体体现。但也只能是文用孔明,武用关张,心胸有限,人才也有限。蜀国伐魏不成,先主攻吴丧师,均是人才战略上出了问题。而曹操一生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走赤壁、克马超、收张鲁、封魏王。戎马四十载,多胜少败,究其根本,乃是人才济济,你看谋士方阵: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贾诩、华歆……武将有:乐进、李典、于禁、张辽、许褚、徐晃、庞德……文武群臣中,先事他人再降曹操者多矣,曹操不以为疑;刘备、孙权不行———刘备要讲哥们义气,孙权要讲来路出身。曹操困住关羽,关羽降汉不降曹,曹允之;关说待打听到刘备去处,就跳槽,曹再允之;关过五关斩六将,曹不究;知刘备乃枭雄,也几度容之,还与其煮酒论英雄。可见,曹操在人和上表现突出。这说明人和是关键,而天时、地利均是辅助条件。人气为贵,人和为王。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下》)。这段话: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之间关系的,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军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开的。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因为天地人和没有运用好的例子也很多,如美国将军评朝鲜战争时说,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的错误的战争。那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人物才行。也就是把握好天时、地利、人和。在天地人和中,“人”与“天”“地”并列,既非大自然(“天”、“地”)的奴隶,又非大自然的主宰,他是以自然过程的参与者的身份出现的。《荀子天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是之谓能参。”最能反映“三才”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天地人的统一体里,人和自然是相互协调的,而不是相互对抗的。进一步说,天地万物都是和谐统一的,“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人们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认识到“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的道理。《荀子天论》说:“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这里的所谓“养”已包含了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互养共生的意义在内。人们要注意不去打断天地万物互养共生的这种自然再生产过程,进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去辅助它和促进它,并有节制地加以利用,以期达到和谐发展、永续利用的目的。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仅是名言,而且,还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商业竞争、体育比赛尤其是足球比赛的狂热之中。这充分说明它所蕴含的哲理是丰富、深刻而具广阔的延展性的。天之美,在乎于浩瀚广宇匆匆划过流星的印痕。地之美,在乎于锦绣山河如诗如画。人之美。在乎于奔涌腾湃热血中炼狱的灵魂。和之美,在乎于与之相辅相承相衬相依的默契。掌天时之机,获地利之先。拥人和之便,成吉祥之家。天地人和,它阐述了一种思想,颂扬了一种精神,顺应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更为我们的生活指引了方向。

荀子《天论》全文翻译

译文如下:

大自然的规律永恒不变,它不为尧而存在,不为桀而灭亡。用导致安定的措施去适应它就吉利,用导致混乱的措施去适应它就凶险。加强农业这个根本而节约费用,那么天就不能使他贫穷;衣食给养齐备而活动适时,那么天就不能使他生病;遵循规律而不出差错,那么天就不能使他遭殃。

所以水涝旱灾不能使他挨饿,严寒酷暑不能使他生病,自然界的反常变异不能使他遭殃。农业这个根本荒废而用度奢侈,那么天就不能使他富裕;衣食给养不足而活动又少,那么天就不能使他保全健康;违背规律而恣意妄为,那么天就不能使他吉利。

所以水涝旱灾还没有来到他就挨饿了,严寒酷暑还没有迫近他就生病了,自然界的反常变异还没有出现他就遭殃了。他遇到的天时和社会安定时期相同,而灾祸却与社会安定时期不同,这不可以埋怨上天,这是他所采取的措施造成的。所以明白了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区分,就可以称作是思想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了。

不做就能成功,不求就能得到,这叫做自然的职能。像这种情况,即使意义深远,那思想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对它也不加以思考;即使影响广大,那思想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对它也不加以干预;即使道理精妙,那思想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对它也不加以审察,这叫做不和自然争职能。

上天有自己的时令季节,大地有自己的材料资源,人类有自己的治理方法,这叫做能够互相并列。人如果舍弃了自身用来与天、地相并列的治理方法,而只期望于与自己相并列的天、地,那就糊涂了。

布列于天空的恒星互相伴随着旋转,太阳月亮交 替照耀,四季轮流控制着节气,阴阳二气大量地化生万物,风雨普遍地施加于万物。万物各自得到了阴阳形成的和气而产生,各自得到了风雨的滋养而成长。看不见阴阳化生万物的工作过程而只见到它化生万物的成果,这就叫做神妙。

人们都知道阴阳已经生成的万物,却没有人知道它那无形无踪的生成过程,这就叫做天。只有圣人是不致力于了解天的。

自然的职能已经确立,天生的功绩已经成就,人的形体也就具备而精神也就产生了,爱好与厌恶、高兴与愤怒、悲哀与欢乐等蕴藏在人的形体和精神里面,这些叫做天生的情感。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身体,就其功能来说,它们各有自己的感受对象而不能互相替代,这些叫做天生的感官。

心处于身体中部空虚的胸腔内,用来管理这五种感官,这叫做天生的主宰。人类能够控制安排好与自己不是同类的万物,用它们来供养自己的同类,这叫做天然的供养。能使自己的同类顺从自己叫做福,使自己的同类反对自己叫做祸,这叫做天然的政治原则。

搞昏了那天生的主宰,扰乱了那天生的感官,抛弃了那天然的供养,违反了那天然的政治原则,背离了那天生的情感,以致丧失了天生的功绩,这叫做大凶。圣人清醒自己那天生的主宰,管理好自己那天生的感官,完备那天然的供养,顺应那天然的政治原则,保养那天生的情感,从而成全了天生的功绩。

像这样,就是明白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了、明白了自己不应该做的事了,天地就能被利用而万物就能被操纵了,他的行动就能处处有条理,他的保养就能处处恰当,他的生命就能不受伤害,这就叫做了解了天。

所以最大的技巧在于有些事情不去做,最大的智慧在于有些事情不去考虑。

对于上天所要了解的,不过是它所显现的天象中那些可以测定气候变化的天文资料罢了;对于大地所要了解的,不过是它所显现的适宜条件中那些可以便利种植庄稼的地文资料罢了;对于四季所要了解的,不过是它们所显现的规律中可以安排农业生产的节气罢了;对于阴阳所要了解的,不过是它们所显现的和气中可以治理事物的因素罢了。

圣人任用别人来掌握这些自然现象而自己所做的只是去掌握治理国家的原则。

社会的安定或混乱,是由上天决定的吗?回答说:太阳月亮、行星恒星、祥瑞的历书,这在禹与桀是相同的;禹使天下安定,桀使天下混乱;可见社会的安定或混乱并不是由上天决定的。

那么,是季节造成的吗?回答说:庄稼在春季、夏季纷纷发芽、茂盛地生长,在秋季、冬季积蓄、收藏,这在禹与桀又是相同的;禹使天下安定,桀使天下混乱;可见社会的安定或混乱并不是季节造成的。

那么,是大地造成的吗?回答说:庄稼得到了大地就生长,失去了大地就死亡,这在禹与桀又是相同的;禹使天下安定,桀使天下混乱;可见社会的安定或混乱并不是大地造成的。《诗》云:“天生高大的岐山,太王 使它大发展;太王 已经造此都,文王使它长平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上天并不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取消冬季,大地并不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废除宽广,君子并不因为小人的叽里呱啦就中止行动。上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大地有经久不变的法则,君子有经久不变的规矩。君子遵行那常规,而小人计较那功利。《诗》云:“礼义上我错误不犯,何必担忧人说长道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楚王外出时随从的车子有上千辆,并不是因为他聪明;君子吃豆叶、喝白水,并不是因为他愚蠢;这种情况是时势命运的制约造成的。至于思想美好,德行敦厚,谋虑精明,生在今天而能知道古代,这些就是那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事情了。

所以,君子慎重地对待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而不去羡慕那些取决于上天的东西;小人丢下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而指望那些取决于上天的东西。君子慎重对待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而不去羡慕那些取决于上天的东西,因此天天进步;小人丢下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而指望那些取决于上天的东西,因此天天退步。

所以君子天天进步的原因与小人天天退步的原因,道理是一样的。君子、小人相差悬殊的原因,就在这里。

流星坠落 、树木发响,国内的人都害怕,说: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说:这没有什么啊。这是自然界的变异、阴阳二气的变化、事物中很少出现的现象啊。觉得它奇怪,是可以的;但害怕它,就错了。

那太阳、月亮发生日食、月食,旋风暴雨不合时节地突然袭击,奇怪的星星偶然出现,这些现象没有哪个时代不曾有过。君主英明而政治清明,那么这些现象即使在同一时代都出现,也没有什么妨害;君主愚昧而政治黑暗,那么这些现象即使一样都没出现,也毫无裨益。

那流星的坠落 、树木的发响,这是自然界的变异、阴阳二气的变化、事物中很少出现的现象啊。觉得它奇怪,是可以的;但害怕它,就错了。

在已经出现的事情中,人事上的反常现象才是可怕的。粗放地耕种而伤害了庄稼,粗放地锄草而妨害了年成,政治险恶而失去了民心,田地荒芜而庄稼长不好,米价昂贵而百姓挨饿,道路上有饿死的人,这些叫做人事上的反常现象;

政策法令不明确,采取措施不合时宜,具有根本意义的农业生产不加管理,发动劳役不顾农时,那么牛就会生出像马似的怪胎、马就会生出像牛似的怪胎,六畜就会出现怪异的现象,这些叫做人事上的反常现象。

礼义不加整顿,内外没有分别,男女婬荡混乱,而父子互相猜疑,君臣离心离德,外寇内乱同时到来,这叫做人事上的反常现象。

人事上的反常现象实产生于昏乱。上述这三类反常现象交 错发生,就不会有安宁的国家了。这种人事上的反常现象解说起来道理很浅显,但它造成的灾难却很惨重。这是可怕的,但不值得奇怪。

古代解释经文的书上说:“各种搜趣网事物的怪现象,经书上不作解说。”没有用处的辩说,不是急需的明察,应该抛弃而不加研究。至于那君臣之间的道义,父子之间的相亲,夫妻之间的区别,那是应该每天切磋琢磨而不能丢掉的啊。

祭神求雨就下雨了,为什么呢?回答说:这没有什么,它就像不去祭神求雨而下雨一样。太阳、月亮发生了日食、月食就营救它们,天气干旱了就祭神求雨,占卜算卦然后决定大事,古人并不是认为这些做法能得到所祈求的东西,而只是用它们来文饰政事罢了。

所以君子把这些活动看作为一种文饰,但老百姓却把它们看得神乎其神。把它们看作为一种文饰就吉利,把它们看得神乎其神就不吉利了。

在天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比太阳、月亮更明亮的了,在地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比水、火更明亮的了,在物品之中没有什么比珍珠、宝玉更明亮的了,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什么比礼义更灿烂的了。

太阳、月亮如果不高挂空中,那么它们的光辉就不显著;水、火如果不积聚,那么火的光辉、水的光泽就不大;珍珠,宝玉的光彩不显露于外,那么天子、诸侯就不会把它们当作宝贝,礼义不在国内施行,那么功业和名声就不会显著。

所以人的命运在天,国家的命运在礼义。统治人民的君主,推崇礼义、尊重贤人,就能称王天下;注重法治、爱护人民,就能称霸诸侯,喜欢财利、多搞欺诈,就会危险;玩弄权术、坑人害人、阴暗险恶,那就会彻底灭亡了。

认为大自然伟大而思慕它,哪里及得上把它当作物资积蓄起来而控制它?顺从自然而颂扬它,哪里及得上掌握自然规律而利用它?盼望时令而等待它,哪里及得上因时制宜而使它为我所用?

依靠万物的自然增殖,哪里及得上施展人的才能而使它们根据人的需要来变化?思慕万物而把它们当作与己无关的外物,哪里及得上管理好万物而不失去它们?希望了解万物产生的原因,哪里及得上占有那已经生成的万物?所以放弃了人的努力而寄希望于天,那就违背了万物的实际情况。

各代帝王都没有改变的东西,完全可以用来作为政治原则的常规惯例。国家有时衰微有时兴盛,但君主都凭这种常规惯例去应付它。治理好这种常规惯例,国家就不会混乱。

如果不了解这种常规惯例,就不知道如何应付变化。这种常规惯例的主要内容从来没有消失过。

社会的混乱,产生于这常规惯例的实施出了差错;社会安定,全在于这种常规惯例的实施十分周详。所以,政治原则中那些被一般人看作为好的东西,如果符合这种常规惯例,就可以依从;如果偏离了这种常规惯例,就不可以实行;如果违反了这种常规惯例,就会造成极大的迷惑。

在水中跋涉的人用标志来表明深度,如果这种标志不明确,就会使人陷入深水淹死;治理民众的君主用标准来表明政治原则,如果这种标准不明确,就会造成混乱。

礼制就是治理民众的标准。违反了礼制,就是昏暗的社会;昏暗的社会,就会大乱。所以,政治原则没有照不亮的地方,它对外对内都有不同的标准,对隐蔽之事或显露之事都有永久不变的规定,那么民众的陷阱就可以除去了。

万事万物只体现了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某一种事物只是万事万物的一部分,愚昧的人只认识了某一种事物的一个方面,就自以为知道了自然规律,实在是无知。慎子对在后服从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对在前引导的一面却毫无认识;老子对委曲忍让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对积极进取的一面却毫无认识;墨子对齐同平等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对等级差别的一面却毫无认识;宋子对寡欲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对多欲的一面却毫无认识。

只在后服从而不在前引导,那么群众就没有继续前进的门径;只委曲忍让而不积极进取,那么高贵和卑贱就不会有分别;只有齐同平等而没有等级差别,那么政策法令就不能贯彻实施;只求寡欲而不见多欲,那么群众就不易被感化。《尚书》上说:“不要任凭个人的爱好,要遵循君主确定的正道;不要任凭个人的厌恶,要遵循君主确定的正路。”说的就是这个。

原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 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故水旱不能使 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 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 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 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 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 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 夫是之谓天功。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 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 天政。暗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是之 谓大凶。

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 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其行曲治,其养曲适, 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

故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所志于天者,已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所志 于地者,已其见宜之可以息者矣: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所志于 阴阳者,已其见和之可以治者矣。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 天也。

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 以乱;治乱非时也。

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 非地也。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 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 “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若夫志意修,德 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 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 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 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 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 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而政险,则是 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物之已至者,人祆则可畏也:楛耕伤稼,楛耨失岁,政险失民;田薉稼恶,籴 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祆。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勉力不时, 则牛马相生,六畜作祆:夫是之谓人祆。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婬乱,则父子 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祆。

祆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其说 甚尔,其菑甚惨。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祆,可怪也,而亦可畏也。传曰: “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 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 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 吉,以为神则凶也。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 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明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 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 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 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 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 变。贯之大体未尝亡也。乱生其差,治尽其详。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 为,匿则大惑。水行者表深,表不明则陷。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则乱。礼者,表也。 非礼,昏世也;昏世,大乱也。故道无不明,外内异表,隐显有常,民陷乃去。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 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www.souquanme.com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 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

有后而无先,则群众无门。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 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 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之谓也。

扩展资料:

文章主题思想:

其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和人事没有什么关系。其主要思想是,社会是清明富足还是动荡飘摇,也全是人事的结果,和自然界(所谓的“天”)也没有什么关系。荀子的这种思想,有力地否定了当时的各种迷信,强调了人力的作用,放到战国时期看,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

语言特色:

《天论》语言富于文采和气势。比如第一段中“强本而节用……妖怪不能使之凶”和“本荒而用侈……妖怪未至而凶”这两节文字意思相反,字句工整相对,从整体上看,运用了对比兼排比的修辞手法,而这两节文字分别又是由两组排比句构成,文字的工整严密令人叹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论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