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上一句是啥?
[作者]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冬夜读书示子聿》就是这样一首哲理诗,其内容饱含了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且意境深远。[1]《冬夜读书示子聿》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译文
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青少年时肯下工夫到老才能有所成就。
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身实践。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搜趣网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长子陆子虞,次子陆子龙,三子陆子修,四子陆子坦,五子陆子约,六子陆子布,七子是陆子聿。
绝知此事要躬行前一句是什么
【作者】陆游 【朝代】宋
译文对照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前一句是什么?
意思: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晕,这么浅显的不知道啊。
不是说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吗?
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
纸的意思是书本、从书本学来的理论知识。那么这些知识是否正确,究竟对这个知识掌握了多少,那么你去躬(亲自)行(行动、实践、去试着做一做)。
翻译过来就是:
从书本上学来的总是感觉浅显,要想真正的掌握它,那还是要亲自去对比着做做看,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秘
从纸上得来的始终是表面的,要想知道事情的究竟,只有亲自做一做才知道.
觉知此事要躬行上一句
上一句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一、出处
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二、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释义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四、重点
1、示:训示、指示。
2、遗:保留,存留。
3、始:才。
4、终:到底,毕竟。
5、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扩展资料
一、作品赏析
首联人赞扬了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颔联是说做学问的艰难。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后两句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绝知此事要躬行上一句是什么
(南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示:训示、指示。
子聿(yù ):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遗:保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纸:书本。
终:毕竟。
觉:感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
绝:完全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搜趣网 躬(gōng)行:亲自实践。
古人学问无搜趣网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搜趣网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断努力,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
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bó)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运用在教育小孩方面[教育不通的地方,只有放手让小孩自己去闯,让小孩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在吃苦受累中摸索成长。
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名字叫《冬夜读书示子聿》,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诗中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
诗的前两句,从古人的经验谈起,其中“无遗力”三个字,概括了古人做学问用功程度;诗的次句,既道出了做学问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也强调了“少壮功夫”的重要。告诫儿子在年轻时抓紧大好时光努力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只有重视了“少壮功夫”,将来才会有所成就。
诗的后两句则是从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一定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要躬行”至少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在学习过程中的动脑、动手、动嘴就是学生的一种“躬行”。我们现在不是提倡“启发式”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吗?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讨论、练习,就是学生的一种实践活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没有学生的“躬行”参与,就几乎无法进行,即使古人学习内容以文史为主,学习过程也有一个“躬行”问题,学了文章诗篇要背诵,是一种“躬行”,不是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古训吗?懂得了文章的起承转合,还要自己练笔写作,否则,先生讲得再多再妙,学生的文章还是做不好的。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这个“躬行搜趣网”就是社会实践,要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已学的知识,要通过社会实践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为己所用,还要通过社会实践去巩固、深化已学的知识。